《浮山志》第四章:佛教
第一节 沿革
浮山佛教,始于晋梁。梁天监三年(504年),武帝推崇佛教,沿江一带寺庙大兴。浮山地处江畔,山青水秀,石窟成林,自然成了建刹的宝地。当时“浮图始昌,为室为堂”,一派生机。南陈太建七年(575年)之前,有高僧智顗在此结茅禅修,后建“浮山寺”,为有史料记载的创庙之祖。智顗南渡后,在天台山创立天台教派,影响甚广。进入隋代,炀帝赐予智顗为智者大师,故浮山寺被称为“智者大师道场”,或曰“祖庭”。此时,中国佛教处于鼎盛时期,天台宗在浮山占主导地位。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诏令天下没收寺院财产,毁灭佛寺、佛像,强迫僧尼还俗,出现“会昌灭佛”的局面。浮山受到波及,以致“栋宇颓弛,释子无似”。
宋代,儒家学说已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指导思想,而佛教的基本观点又与儒教相融合,故赵宋王朝对佛教多采取扶持政策。时有高僧远禄,云游四方,参谒过汾阳的昭和尚和叶县的省和尚。两位禅师的说法对远禄的思想归宗起了重要作用。后远禄参拜了佛教曹洞宗祖师太阳玄禅师,玄师以直裰皮履授之曰:“洞宗无人,以此传之”。远禄奉命往住浮山,成为浮山曹洞宗的开山祖师。
曹洞宗是禅宗七祖江西青原山行思之后,洞山良价禅师为曹洞第一代祖师。至远禄卓锡浮山,已传七代。远禄为曹洞宗第七代祖师。时有欧阳修等文人学士常来浮山游,与远禄十分友契,彼此酬唱诗文。远公用下围棋作比,宣讲佛法,使欧阳修大为惊叹,促使他成为护持佛法的重要人物。由于“因棋说法”而使欧公折服,招致许多社会名流,如范仲淹、杨杰、吕济叔、富彦国等前来问法,从此浮山声名远扬。宋仁宗嘉祐年间(1056——1063),皇帝御赐匾额,并赐远禄法号“圆鉴”。在舒州知州吕济叔的支持下,重建殿宇,“废则必修……筑屋周列”,致使浮山寺庙林立,香客如云,逞一时之胜。
元代,战事频繁,香火冷落。至元末,浮山成为军事要冲,寨堡林立,庙宇所剩无几。
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朱元璋崇奉佛教,有高僧净康来山领事,苦心经营,又恢复了部分寺庙。至成化年间(1465——1487),华严寺毁于大火,僧人无力再建,残存庙宇沦为民间私产。万历年间,有邑人太史公吴应宾,因目疾告归故里,见远公道场荒废,立志修复。恰有云南高僧朗目来浮山礼拜祖师塔,二人相交默契,于是分头募化,拓土扩地,恢复旧观。吴太史集资铸塑一铜制丈六金身于金谷岩,朗目则求助于安徽巡抚刘东星,并上达朝廷,后得旨归还“远公道场”。神宗皇帝又钦差任大用来浮山颁赐《大藏经》5048册,李皇后另赐和尚紫衣袈裟及花幡与银两;沈王朱胤移捐资万金,建造“大雄宝殿”。原先散失的田产重归寺庙所有,山上一寺五岩全部得以恢复。经过重整仪轨,沙门大振,序寮成片,亭塔如林,遂成为十方丛林。明末,张献忠义军围攻浮山寨,香火逐渐冷落,殿宇也多倾圮,佛事遂衰。
清康熙年间,我国著名的思想家、科学家无可大师方以智,接受安徽巡抚和桐城官绅之邀,为浮山十六代住持。其徒山足和尚主持重修了《浮山志》,建造了“藏经阁”。清末,太平军与清军在浮山激战多年,焚庙毁佛,只存一片瓦砾。1924年,邑人房秩五先生在大华严寺的废墟上创办了浮山公学,少数僧人迁居于新普同塔院。建国前夕,浮山各寺僧人的分布是:华严寺求度、果慧;金谷寺庙山、庙慧、永慧、慧风;会圣寺道光、了然;张公寺宝发;佛母寺常安。建国后,僧人有的还俗,有的回原籍,各自星散。残存的庙宇被毁,或改作它用。
中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政策得以落实,佛事活动逐渐恢复。除华严寺外,其它庙宇俱在修复之中。会圣寺规模如旧,由僧人修顺、开权等3人管理;金谷寺正在施工修复,丈六金身已登莲花宝座,住持先为安修,今为望山。张公、观音、佛母诸寺,已列入修复计划。
第二节 寺庙
敕赐大华严寺 古为浮山寺,南陈智者大师创建。北宋时,远禄来此开坛说法,香火旺盛。据传,远禄曾梦“青鹰入怀”,次日即有精通《华严经》的义青禅师前来拜见,故得悟而改寺名为“华严寺”。在远公拓地扩寺之初,因得舒州知州吕济叔和巢湖周同的资助,筑屋周列、规模空前。时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富彦国等多来朝礼问法,与远禄十分友契。继远禄者,有晓云、大通、古庭等。其时,浮山周围十余里山场、田地均为该寺所有;金谷、会圣、观音、佛母、普陀、白云诸寺统归华严。
元季庙毁。明洪武二年(1369年),高僧净康重建华严,成化中又毁于火。明万历年间,太史吴应宾、大司马吴用先捐金恢复寺观。邵武太守阮自华、吏部侍郎刘东星上疏神宗,请旨护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得旨归还道场。时逢云南高僧朗目本智禅师至此,宏演宗风,大振沙门。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三月二十八日,皇帝、皇太后使钦差任大用赐《藏经》五千余册于寺,赐朗目紫衣袈裟一件。万历三十年(1602年),全寺重修,诸佛再塑。其间沈王又赠万金造起大殿,人称“沈王殿”。朗目后,有憨山、博山、觉浪、文若、古庵相继。清康熙年间,安徽巡抚,桐城县令及安庆府内官绅,恭请无可禅师方以智住持华严。因无可云游在外,遂派山足来华严监院。山足不负师命,于1677年建成“藏经阁”,第二年又建“新普同塔”,寺貌大为改观。1682年,清大学士张英,将康熙御笔所书《心经》石刻初拓本送至华严寺珍藏;大批乡贤故老,如何如宠、钱田间、姚康、吴道新等,先后来此酬唱诗文,曾留下许多珍贵的墨宝。
华严寺位于妙高峰下,前临银涛推涌的白荡湖。抱龙峰耸左,天柱峰持右,据张英记载:全寺“建置宏敞,楼观轩翥,金碧辉映”。山门坐北朝南,门额曰“敕赐大华严寺”。入门可见“御碑亭”,内供圣旨碑。前殿供三尊大佛,额为明沈王所书“浮幢净土”四字。佛后立一直匾,刻“敕赐护国大华严寺”。殿前置有大铜炉一尊、大铜瓶一对,为明御史方孔炤捐造。殿后是“藏经阁”,列藏经四柜,上标“御赐藏经”。阁旁有“阅藏房”,阁后为禅堂。堂上有“远禄宗坛”匾一块,为明李戴所题。清无可禅师又亲书“九一堂”,置于其上。堂左为方丈室——“慈云普覆”,为皖抚郑某所书;堂右为“枱华居”,由无可禅师题名。寺东建有“十王殿”,居中即为“新普同塔”。
华严寺毁于清末。房秩五先生在古寺的遗址处创建浮山公学,即今浮山中学之前身。
金谷禅寺 建于宋代前。因寺前有株木莲树,故俗称“木莲阁”。入山门,步石级,可达大殿。殿两厢是倚岩而建的东、西楼,左侧是选佛岩,岩下建有僧厨。全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
宋时,大通禅师结庵于此,初名“绿萝庵”,陆元钧有记,刻于殿后石壁上。其后,有高僧古庭、大迁、如金、如谷、如岩、如浮、西宗、以德、慈明、了悟等,均在此开坛传戒。
万历甲午(1594年),吴应宾造丈六金身供奉寺中,其兄吴济宇又捐资嵌岩为殿,架石为楼。龙宫鹿苑,各争其胜。
清末,太平军破浮山寨,佛毁寺残。民国初年,再塑木质丈六金身,50年代又毁。现寺内大佛,是1987年由浮山管理处从苏州迎至,高4米,重1.5吨,安于莲花座上。宝座为石雕,9层,高2.3米,系宋代制品。宝座东前侧,悬吊大钟一口,系明代铸造。佛后石壁上,尚保存着宋、明佛雕29尊;大佛右安置着元代高僧古庭禅师的衣钵塔。大殿拟定修复,寺额已由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书。现住僧安修、望山等,募资塑佛像3尊,以供人礼拜。
会圣禅寺 位于浮山中部,为江左名刹。该寺建于晋梁,衰于五代,兴于赵宋。至明万历年间,香火日盛。此寺为圆鉴大师远禄给欧阳修说法处,也是远公著书处、坐化处,一直为人景仰。后在此住持的有义青、晓云、思公、端公、澹居、清隐等,多有建树。明天启三年(1623年),汪之广建“九带堂”于会圣岩顶,毁于清末。寺门前现耸立着一株约300余年的古银杏和一株约150年的古冬青,周围万松出径,翠竹婆娑。入门即见远公塔院,塔右为殿,均依岩而建。前殿供弥勒佛及韦驮,后殿供三尊大佛,殿后石台上,安置着圆鉴大师的玉雕像。
会圣禅寺毁于太平天国时期的浮山之战。清宣统二年(1910),重建瓦房三大间。1986年浮山管理处主持重修,现已初成,全寺占地面积1080平方米。寺匾“会圣古刹”为赵朴初手书。住持修顺新塑观音、地藏二佛像,重整仪轨,管理井然。
壁立岩寺 初为道观,因宋代张同之在此面壁修道,故名。明万历年间,改为佛寺。有老僧德空及其徒碧云住此,曾兴建“大士阁”,供奉大士像,香火渐盛。寺前原有“夕阳楼”一座,古朴典雅;寺旁建有僧房,共占地224平方米。清嘉庆时,有高僧慧莲在此驻锡,并于寺西建起“渡仙亭”,与“夕阳楼”相峙。寺庙毁于清末,但香客依然不绝。
观音岩寺 古称“啸月岩”,位于浮山西部,占地580平方米,寺名为明安庆知府赵寿祖题。前有僧房数楹,倚岩添瓦,就石为门。岩内设有“大士阁”,供奉白衣观音,门外有“云锦廊”,系明代连云禅师所建。是寺于50年代拆毁,今拟复建。
佛母岩寺 因岩形如筛,俗称“筛子岩”。岩内建有准提殿,供三眼六臂准提观音,故称“佛母岩寺”。殿前有堂,系垒石而筑。全寺占地约240平方米,为明代深修和尚所建,现已毁。
普陀岩寺 昔为僧人结茅禅修之所,距会圣岩约一里。宋欧阳修拜访圆鉴大师后,常偕友人在此奕棋、饮酒,故又名“醉翁岩”。欧公去后,寺庙荒废。明万历年间,如法和尚募资重建,恢复旧观。现岩存庙毁。
报亲庵 在墨历、掌岩之西麓。旧名“在陆居”,或曰“在陆山庄”,今称“陆庄”。1611年,方以智祖父方大镇辞官归里建此山庄。庄中有堂,名“此藏轩”,为方大镇亲题。墨迹刻石,嵌于壁中。明末张献忠部过境,全庄被焚,独存此轩。清兵入关,方以智出家为僧,云游在外。其子中德、中通、中履,为迎养其父,重修此轩。时宣城学者施愚山与方家友善,题名曰“报亲庵”。以智逝世后,中德又于庵东“庚月亭”旧址上,新建“四代祠”。其住持为法澄。庵与祠毁于清末,遗址尚存。
第三节 法谱
一、正宗主持
智者大师(538——597) 名智顗,为我国佛教天台宗创立者,人称天台大师。智者法号为隋炀帝所赐,其肉身塔在天台上佛陀真觉寺中。智者去天台山前,创立了“浮山寺”,自为住持,故浮山在隋唐时均称“佛教祖庭”。
第一代开山法远禅师 佛教曹洞宗第七代祖师,自称柴石野人,宋仁宗赐号圆鉴大师。自幼出家,初拜三交嵩公为师。后谒汾阳昭和尚和叶县省和尚,获益良多,佛学大进。达官薛某等邀其结伴同游四川等地,后设法摆脱了薛某等,远离功名利禄,以示洁身自好,故人称远禄公。宋天禧元年(1017年),参拜太阳玄禅师。玄师以衣钵传授,命续洞宗,往居浮山。时有欧阳修来访,他“因棋说法”,使欧阳修叹服。此事载于《传灯录》,传为千古佳话。不久,范仲淹请他住持平江路天平寺(苏州天平山,范氏祖坟山)。暮年归老会圣岩,著《九带集》,叙佛祖奥义,以阐扬佛法。远禄住浮山,在吕济叔、杨无为、周同的大力支持下,将五代之季毁坏的寺庙修葺一新,使浮山佛教,名振海外。其功其德,在杨杰《隐贤岩记》中有记。远禄享年70余岁,在会圣岩坐化,遗骨建塔栖真岩内,范仲淹撰写了塔铭。
第二代义青禅师(1032——1083) 青社人,俗姓李,七岁在妙相寺出家。曾入洛阳,听高僧讲《华严经》得悟,后云游至浮山,远禄以“青华严”称其名,并以太阳玄师所传之物相授,嘱承衣钵,传曹洞一宗。“华严寺”之名,亦因他精通《华严经》之故而改。熙宁六年(1073年),住浮山华严寺,并以白云岩为方丈,今白云岩端尚存“青华严方丈”五大字石刻。元丰六年(1083年)四月五日,禅师盥沐而逝。临终偈言为“两处住山,无可阻道,珍重诸人,不须寻讨”。享年五十二,僧腊(出家龄)十五。
第三代晓云禅师 宋代高僧,《隐贤岩记》和会圣岩内的巨幅石刻中,均载其名,是远禄和尚的高徒,为恢复智者道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第四代善本禅师(?——1109) 汉理学家董仲舒之后,因其祖父在颍州做官,遂居颍州,为颍(今颍上县)人。嘉祐八年(1063年),在京都地藏院出家,元丰七年(1084年)至浮山,爱其岩洞之胜而住太守岩,并结茅于绿萝岩下,时称“绿萝庵”。宋哲宗闻其名,赐号大通禅师。大师逝于大观三年(1109年)十二月,黄庭坚为其像题赞。
第五代洪琏禅师 远禄和尚高徒,宋代名僧。
第六代德宣禅师 庐山高僧南和尚之徒,宋代名僧。
第七代光选禅师 为青原山信和尚之徒,宋代高僧。
第八代法真禅师 园通和尚之徒,为一时名僧。
第九代善坚禅师(?——1493)云南昆明人,正统十年(1445年),参拜无际大师,接着住金陵天界。天顺间(1457——1464)住浮山,明英宗赐号古庭禅师。暮年返滇建归化禅林,弘治六年(1493年)坐化,至今肉身如生。浮山金谷岩侧有其衣钵塔,著作有《山云水石集》。
第十代大巍禅师 名净伦,明云南昆明人。在浮山与古庭禅师最为投契。后移居五台山显通寺,在浮山写有《山居吟》诗集。
第十一代无异禅师 名元来,明舒城人,俗姓沙。受戒云栖,改名大舣,得曹洞正传于寿昌经和尚处。先住信州博山,人称博山大师;因省亲过桐城,邑绅请住华严寺,即为浮山住持。
第十二代觉浪禅师(?——1659) 名道盛,号杖人,为曹洞宗青原一脉,明福建人,俗姓张。受戒于博山大师,无可和尚为其高徒。顺治五年(1648年)由南京至会圣礼远公塔,遂住华严寺。居浮山时,有村人在白云岩聚众械斗,他以数语相劝,即平息了一场风波。著有《浮山语录》一卷。
第十三代千仞禅师 名行岗,若庵问和尚之高徒。住湖北五祖寺时来礼浮山远公塔,遂留住华严寺,为方丈。心欲振浮渡宗风,因时乱未果,后仍归五祖寺。
第十四代文若禅师 名行盈,明霍丘人,受戒于觉浪禅师,因玄朗和尚之请,主华严三载。
第十五代古庵禅师 名行鼎,宜兴人,住华严三载,著有《浮山录》一卷。
第十六代无可禅师(161l——1671) 俗名方以智,浮山人。顺治8年(1652年),至南京拜觉浪为师,法名无可,又名弘智,号愚者。为曹洞正宗二十九世祖。康熙九年(1670年),接受皖抚、桐城县官绅之请住持浮山,并事先委派其徒山足和尚到山理事,嘱其一要建藏经阁,以保存万历皇帝所赐经书;二是组织编写《浮山志》。第二年,因公案被逮,在解往岭南途中病死于舟中。
第十七代山足禅师 名兴斧,字剑谷,号荆堂,法名山足,俗姓张,吉安人。康熙九年(1670年)承药地师命监院华严,后受方丈,曹洞正宗三十世祖。他继承并实现了无可大师的遗志,主修《浮山志》十卷;募金建造了藏经阁。由于他管理经营有方,寺庙与田产均有增益,并在华严寺东侧,兴建起“新普同塔院”。著作有《山足语录》一卷、《一茎草诗》一卷,清大学士张英为其作序。
第十八代宗六禅师 名法社,号许峰,法名宗六,宛陵人,住持华严46年之久。他在山足和尚奠定基础上,增建僧房,重修正殿,广栽竹木,扩大斋田。张英赞曰:“皆山足创其规模,而宗六承其遗绪”。他为曹洞正宗三十一世祖,著作有《枱华居诗》、《浮山语录》。
第十九代汝南禅师 名界源,潜川人,生平无考。
第二十代恒慧禅师 名界升,字慧庵,号樵者,安庆人。雍正十一年(1733年),安徽抚台徐本,奉旨恭请他为太平寺大结蓬厂领斋上江七府之僧。其主事者高凤翰曾以诗相赠曰:“名解恒慧真能慧,山亦浮空果是空。怪道相逢开别眼,诸夫省识众人中。”逝后建塔如来峰之东麓。
第二十一代淇清禅师 名界超,号三荫,蕲州人。他云游四方到达浮山,时逢华严寺无主三载,和尚相互争斗,村民砍伐林木,致使山场、寺庙遭到极大破坏。乾隆二年(1738年),浮山诸护法请淇清为方丈。他苦心经营20余年,修葺殿宇,栽培树木,复兴旧观。
二、宗门名宿
白云禅师 名守端,宋衡阳人,俗姓葛。少读书,青年皈依茶陵山郁和尚,曾来浮山参拜远公,研讨佛学。后承袁州杨岐山方会大师衣钵,住山白云寺,以白云岩为内院,归属浮山。熙宁五年(1072年)迁化,寿48。其生平事迹,《传灯录》有记。
法演禅师 俗姓邓,绵州巴西(今四川绵阳县)人。少年出家,先在成都学习《唯识》,后归禅游方各地,历时15年,最后得法于白云守端。住白云岩和浮山,有礼远公塔偈一首。因其较长时间在湖北蕲春县五祖寺开堂说法,所以禅宗史上称他为“五祖法演”,卒于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
思公禅师 姓名无考,宋代人。自四明而来,住会圣岩28年,苦心修行,无病而逝,寿龄74。逝前作四句《辞众偈》,居士林绩刻于会圣岩壁,今清晰可见。
净照禅师 名道臻(1014——1093),字伯祥,福州古田人,俗姓戴。14岁在上生院出家,得法于浮山远公。宋元丰二年(1079年)十月二十日,太皇太后逝,旨招入太寿宫说法。有僧问:“太后仙游定归何处?”道臻答曰:“水流原在海,月落不离天”。皇帝喜悦,赐物甚多。神宗去世,哲宗召往福宁殿说法,并赐号为净照禅师。元祐八年(1093年)八月十七日坐化,世寿八十。
本然禅师 名清觉(?——1123),登封县人,孔子52世孙。曾祖高勍,五代时任唐襄州、泽潞、河阳节度使,官至太子太傅。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在汝州宝应寺出家,海慧大师为其剃度。后参峨眉山千岁和尚,次抵浮山,结庵太守岩,宴坐20年。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居杭州灵隐寺后白云庵,自立白云宗,其宗大兴于浙江。宣和五年(1123年)坐化,建塔于白云塔院。其著作有《证宗论》、《三教篇》、《十地歌》等,其生平《佛祖统纪》中有载。
瑞公禅师 号秀岩,生平无考。至浮山不复去,为思公《辞众偈》加以演释。其文精湛,其义深刻,偈语共16句64字,刻于会圣岩。
了悟尊者 西藏人,元代高僧。其见识超凡,曾创建白云东岩寺,结茅金谷岩前,晚年莫知所往。
净康禅师 系云游四方僧人,明洪武二年(1369年)至浮山,重建华严寺,后不知所往。
朗目本智禅师(?——1605) 字慧光,俗姓李,世居金陵,后迁云南曲靖。曲城之南有朗目山,其父出家居此,他十二岁亦往皈依,黄道月舍人更其名为朗目。十九岁受戒后,遍历名山,足迹半天下。一日至浮山,与吴太史相会,知远公道场即云南古庭禅师演化处,今已荒废150余年,田地房产俱为人侵占。吴太史欲兴之而力不达,于是请朗目住华严,共复祖庭。郎目遂北至淮阴沁水,请安徽巡抚、工部主事刘东星护法。刘东星责令桐城县凡所侵之地,全归华严寺。朗目又入京都,请慈圣太后颁藏浮山。在此期间,他还重修了远禄祖师塔,建造了三宝塔。于是浮山佛教大兴,华严寺成为十方丛林。刘东星病故后,他前往吊唁。时京中沈王信佛,闻朗目在刘处,即坐中殿召见。朗目揖而不拜,问沈王:“你富有国土,高贵无比,作何胜因,感如此妙果?”沈王答:“从三宝中修来”。朗目说:“既然如此,你为何见了僧人不下礼?”于是沈王下座,请入“存香殿”,烧香行弟子礼,请其说法。事后,沈王成为浮山大施主、大护法,赐紫衣袈裟和水晶念珠以镇浮渡山门,捐金造大雄宝殿。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慈圣太后六十大寿,下旨请朗目大师讲《楞严经》。十二月二十四日,未毕二卷,朗目踞坐而逝。时皇太后重赐百金造塔,还灵骨于浮渡妙高峰之南麓。吴观我太史为之铭,其中“古庭归路为来路,远禄宗乘入教乘”之句,为其真实的写照。
憨山大师(1546——1623) 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椒(今属安徽)人,俗姓蔡。因爱五台憨山,便以山为号,故人称憨山大师。他12岁入金陵报恩寺,得到西林和尚、无极大师、云谷大师等的教诲,对佛经、参禅有所悟。1564年,他恭请西林和尚做披剃师,剃度后成了出家弟子。以后他云游十方,遍参高僧,名望日重。神宗皇帝和其母慈圣太后,都请他做佛事,抄经书。他每到一地,都能弘扬佛法。其诗文偈语,至今广为流传。大师于1616年到浮山,参礼远公祖塔,住华严寺讲经说法,所作《浮山长歌》脍炙人口。大师坐化后,肉身保存在广东曹溪憨山寺。
碧云禅师(?——1641) 名海源,俗姓陈,明桐城人。拜壁立岩德空和尚为师,受戒后每日颂《金刚经》不懈。碧云岩前“幻度松”为其所植,可惜建国初被伐。碧云和尚德浮众望,临终时,全山僧众俱集,唯清隐法师未至,则不去。待清隐亲临,方怡然坐化。清隐法师有偈颂其德,慈照法师撰祭文一篇,为其超度。
连云禅师 名海洪,俗姓李,明桐城人。投壁立岩云空师出家。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于华严寺得古心大师大戒,因住连云峡,故以峡为号。他去世前自建塔于雨花廊,并作一偈:“石中无语石中眠,塔影空悬半壁烟。问道连云何处去?江天海月任游旋。”
清隐法师 名元亮,俗姓崔,明郾城人。3岁出家,后至浮山参拜澹居和尚,经澹居介绍受戒于古心律师。以后遍游十方,弘扬佛法。天启元年(1621年)返浮山,于石龙峰左开田数亩以接待十方,其名益重。法师精书法,工诗文,在浮山题留较多。逝前作偈语寄安徽官绅,以浮渡相托。作诗曰:“逢场一事正商量,拂地秋风一夜凉。红叶更从霜借色,清泉好为月储光。临川鲁叟宁知老,藏壑庄生不是狂。了了乾坤双眼在,镜中花放木樨香。”法师世寿五十九。生前自撰塔铭。逝后建塔于澹公之左。
慈照法师 名佛光,明新安人,朗目徒孙。常住华严寺后柴关,晚年以百金入华严寺,著有《石林水居诗》一卷。
澹居法师 名法铠,俗姓赵,明常州人。在浮山居会圣岩,曾主华严法席。明天启三年(1623年),募汪之广家,得资建“九带堂”于会圣岩顶;募许元复家,造三世佛于堂。工诗文,精书法,在浮山留有题刻。逝后建塔于翠微峰西。
古心律师 名如馨,明代人,俗家无考。受大戒于五台山,曾住浮山华严寺,弘扬佛法,中兴佛教,海内尊崇。后住华山,为华山佛祖。
三槐法师 名洪恩,俗姓黄,明金陵人。13岁削发于玄奘塔前,中兴佛教,学者云从。曾开讲于华严寺,作有《浮山长歌》。因爱连云峡中云堆雪浪,故别号雪浪。
云浪律师 名道南,俗姓李,明滁州人。少年出家,受戒于古心,后参博山大师,守华严寺20余载,建两廊僧房,栽竹种茶,十方云集,接待不倦。以他人济度之资,作寺庙油盐之助。律师犹精瑜伽之术。逝后,建塔于华严寺左。其徒玄朗接任,鼎建山门,功行居多。次徒深修,名弘证,为华严监院。
大迁禅师 明万历时住福建支提山,因入京谢皇帝颁藏之恩,回经桐城,被吴太史请住金谷岩。住山期间,曾建华严千日道场,后归支提。临行时,将管理文书和清单付徒如金、如谷、如浮和孙镇果、镇通、镇晓、镇宗等,要求他们严加管理。后来镇晓募金二百,赎回华严寺田产,以作香火之资。
西宗和尚 住金谷岩。明天启五年(1625年)主持重修了金谷岩殿宇及僧房。
以德和尚 住金谷岩。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请吴道新作疏,募众姓之资,于四十二年秋给丈六金身佛像重新装金。
德空和尚 住张公岩。明万历间,集资建造了张公岩真武殿、大土阁、夕阳楼和环岩僧房。
深修和尚 明朝人。住佛母岩。募资建造了筛子岩准提殿和前堂僧房。
偶岩和尚 住华严寺。清康熙年间,在皖上苦募廿余两白银,为建“藏经阁”之资。
古方和尚 住华严寺。清康熙年间,募化银两,铸千斤大钟一口、禅堂报钟一口、厨房云板一块。
如法和尚 清代人。募吴平之家资,建造了普陀岩僧房。
法证和尚 清代人。为报亲庵当家师。
尔培和尚 清代人。住金谷岩,募化集资,修建了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