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西藏米穷日寺的密宗尼姑生活探秘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西藏米穷日寺的密宗尼姑生活探秘

  我并不知道米穷日寺,汽车在拉萨街头行驶的时候,司机罗布忽然指着城外的一处山说,那儿有个尼姑寺。我模糊地看到远方没有植物的暗黄色山岗上有一块白色的云或者石头,我们就往那儿去了。汽车很快就越过水泥新城区,穿过一些空旷的采石场来到了不毛之地。只是几公里,我们已经置身于古代的荒野,公路消失,世界空无—人,只有几只老鹰在天空中盘旋。山脚某个坑凹处出现了一个白色的牌子,蓝色的箭头上面写了一行字“米穷日寺”。

  罗布一拐方向盘,忽然闪出一条便道,我心里立即毛起来,这便道也就是一辆越野车那么宽,许多转弯处是直角的,车子要停下来,后退一些,才可以转过去。我们的车子已经悬挂在悬崖的边上了。这是什么山啊,恐怖万状,几乎不长植物。整个山就像大地震荡刚刚完结,造物主一抖麻袋,石头滚成一堆一堆,土质还是松的。汽车战战兢兢地穿过硝烟刚息的山坡,盘旋了二十多分钟,才到了那白色的巨石面前。它是一座用石头砌起来的藏式城堡,有几个黑色的窗子,像幽深的眼睛。这是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地方,没有村庄,没有粮食。阳光明媚的5月,大地上的无数地方正在花枝招展,此地却没有一点响应。巨石如野兽环绕着寺院,虎视眈眈,随时就要一滚而下将一切吞没。有些最大的石头上刻了经文,缠着彩色的经幡,正在相爱的鸟侣在其间悠然散步。听到我们的动静,四条杂种的小藏獒吼起来。

  寺院的主管丹珍和几个尼姑飘飘若仙地出现于石头后面。丹珍小声地说,我们正在种花,也不知道会不会开。她们在山腰某处开了一块地,刚刚把从拉萨城里买来的花种播下。这是阳光灿烂的白色下午,城堡与僧尼,恍惚间我觉得这是在希腊。进入寺院的门很矮,门框几乎要碰到头,这是进入寺院惟一的门,夜晚,把这个门锁上,寺院就固若金汤。门旁边有口凿于岩石上的井,石灰色的井壁上挂着一把铜瓢,井水已经到底了,丹珍说,这个井最近出的水越来越少了,水源消失,树木倾倒,在信仰神灵的世界里都是迹象,意味着什么呢?但她们还知道另一个水源,就在附近。

  丹珍卓玛三十岁,来自墨脱县的贡卡。她认真地说,她从小的愿望就是想当个尼姑。在西藏,出家是一个家庭的喜悦和光荣。1991年她如愿以偿,来到米穷日寺出家,目前是寺院的负责人。丹珍是寺院里睢一会说较多的汉语的人,她同时也在学习英语。她问我会不会说英语,她觉得用英语表达她的意思更准确些。这个寺院曾经有过100多个尼姑,目前有50多个,这是政府核定的,如果要收入新的出家人的话必须经过批准。日前寺院刚刚放假,假期是7天,僧尼们大多下山去了,寺院里只有10位僧尼在家。丹珍说,僧尼们每天6点起床。一般是自然醒来,也有用闹钟的。然后打扫卫生,洗脸穿戴什么的,把供着佛像的柜子打开透气,点酥油灯,换小钵里的供水。然后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念经。各种各样的经文念颂若干,才吃早饭。上午一般跟着老师学习经文。大约12点左右吃午饭。然后再学习思考经文,下午休息一个小时,种花啊,闲聊啊,洗洗衣服什么的,大约6点半到7点吃晚饭。晚饭后背诵经书,到10点左右睡觉。集体在经堂念经每个月大约5次。差不多吧,佛教有“无住”的思想,并没有学校的上课铃那么枯燥。自有她们自己会心一笑的作息时间。寺院里有一台电视机,但很少打开,僧尼们关心的是经书的研习。尼姑寺就是僧尼们研习经书自我修行的学校,但它与学校不同的是,这是永远不会毕业的学校,研习经文,修行得道以期未来能够转世成佛是终其一生的事情。米穷日寺是色拉寺的属寺,讲习经文的喇嘛主要来自色拉寺,他们讲完经文又沿着山路走回去。重大的宗教事务也会请教哲蚌寺的高僧。除了喇嘛讲习经文,尼姑也可以讲习经文。尼姑们无论年龄大小,出家的时间长短,只要她对经文有高妙的领悟,就可以当老师。

  女子要成为尼姑。要经过学习,请寺院里具备资格的尼姑做自己的老师,以获得最基本的知识,具备成为尼姑的条件。先学藏文,然后学“噶洛玛”经(文殊颂),再学“卓玛堆巴”经(度姆颂)。此外,还要读“喇嘛曲巴”、“莫龙朗吉”、“乔瓦久珠”和“卓玛朗当玛尼”等佛经著作,至少要会背诵500页以上的经文,最后还要通过关于经文的考试。再请著名的活佛替她剃度,然后立誓皈依佛,皈依佛法,皈依僧,皈依三宝,必须身体健康,笃信宗教,坚守戒律,一心学经,才可以剃度入寺。

  在西藏的历史中,尼姑就是女性中的知识分子,她们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识字读经,而经书包括宗教、哲学、文学,还有历算、绘画、建筑、医学、历史、艺术等等,佛教知识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并非只是枯燥的教条。有些尼姑经过多年修炼,已经具有高僧大德的智慧,但不为人知。因为世俗世界对女性的轻视同样影响着人们对尼姑的看法。尼姑就是修炼有了大成就,也往往被视为奇迹。据说著名的尼姑寺香色寺有个女活佛,名叫仁增·曲尼旺姆(又称吉尊仁波齐),经过长期修炼,精通瑜伽功,传说她活到120岁无疾而终,被视为奇迹。在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十二三法典》和《十六法典》中规定:“人有等级之分,因此命价也有高低。上等上级的人如王子、大活佛等,其命价为尸体等重的黄金;而下等下级的人如妇女、屠夫、猎户、匠人等,其命价为草绳一根。”随着社会的进步,妇女的地位提高了很多,但传统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除,从尼姑寺院和喇嘛寺的建制就可以看出来,同样献身予佛,后者的生活境况和建制规模显然是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的。

  米穷日寺建立于12世纪初,建立寺院的是绕加曲吉大活佛。15世纪时宗喀巴在色拉寺上面的山顶修行,他预言米穷日寺将要搬迁。当时寺院的主持是吉尊卡曲白姆,她是绕加曲吉人活佛的转世灵童。搬迁的时候喇嘛们开始念经,不久,一只“乃勒”鸟飞米,衔起一个法器飞去,落到了米穷日山半山腰的一块巨大的黑石头上,这是显灵的迹象,米穷日因此建立在鸟指示的地址上。从宗喀巴大师的弟子孔如坚村·桑布当色拉寺的主持时开始,米穷日寺就成为色拉寺的属寺。外面知道米穷日寺的人不多,它是西藏无数普通的寺院之一,但本地人都知道它。藏历6月10口前来朝拜的人最多,寺里还要请人来演藏剧。演戏就在寺院外面的巨石平台上,下面就是大峡谷,可以想象那些戴着面具的人们如何在白色的城堡旁边跳舞,吹响森严的法号,而拉萨平原仰头凝望。

  这个寺院曾经有经堂、佛塔和小楼,有200多尼姑在这里修行,在持续了几近1000年后,于文革中被摧毁了。1987年,8个老尼用化缘得来的钱修复了寺院。寺院的正式名称是“拉萨市城关区纳金米乡米穷日寺民管会”。寺院的管理是由50多个僧尼投票推选的7人小组负责。寺院的重大事情先征求全体僧尼的意见,然后由7人小组决定,最后提交全体僧尼再讨论一次。每个僧尼有什么新的想法都可以向7人小组反映。丹珍说,在决定做什么事情上,众僧尼几乎没有什么不同的意见。这种管理制度是班禅大师教导的,丹珍说。那条通向米穷日寺的便道就是7人小组决定修建的,为了加强与外面的联系,让更多的人能够来米穷日寺朝拜,她们用几次集体化缘得来的经费于2004年修建了这条长4、5公里的便道。很大的工程,用了许多炸药,我们十不了是包给工程队干的,工程队为了表示心愿,只收了一半的工程款。丹珍说。过去,前来寺院只可以步行,从拉萨城到米穷日山脚有11公里,然后还要在几乎是垂直的崎岖山路走两个多小时,海拔上升得很快,到米穷日寺时,已经从3800米升到4700米。对于外来人,几乎走几步就要休息一下,又不是名利大寺,所以来的人很少。现在寺院要做的大事是把那条路再修整得平一些,如果有可能还要把寺院扩建一些,丹珍说。丹珍住在一间进屋得低头的小屋里,里面有两个床铺,一个书架,书架上摆着几本书,其中有汉语渎本、英语词典和佛经,看起来像一个清净的女生宿舍。

  天色渐晚,风火起来。把放在外面的狗收进来,门一关,寺院里就安静了。灰暗的院落,青石块铺就的天井深陷在暮色中,炉子和大锅就支在走廊旁,炊烟在升腾,三个穿着暗红色袍子的僧尼忙着做晚餐,提水,熬茶,打酥油什么的。她们动作缓慢,没有任何时间在催促她们。弥漫着某种中世纪的氖围,仿佛是伯格曼电影中的某个镜头。我拿着照相机,旁观着,就像一个即将犯罪的人,与这个环境格格不入。日常杂事是全体僧尼轮流当值,3个月一换。厨房有两个窗子向着拉萨平原,白色的光芒被窗户上的油腻改变成淡黄色,犹如灯笼。窗子边插着一个小灵通手机,电话响的时候,接听的阿尼就把窗子开一个缝,似乎这样声音就可以清晰一些。厨房里支着已经被熏黑的大高压锅,西藏的沸点很低,因此普遍使用高压锅。她们用某种古老的方式使用着这些现代器皿,并没有因为这是现代之物而对其刮目相看、顶礼膜拜。锅子的盖被擦拭得很亮,茶壶的盖擦拭得很亮,厨房里可以擦拭的一切:酥油桶、勺子、热水瓶、碗筷……(都是已经被这个时代视为落后的器皿)都被擦拭得发亮,使这个厨房看起来像一幅19世纪的油画。

  晚餐开始的时候天已经暗了,虽然点着电灯,但只是比酥油灯稍亮,厨房的许多角落隐藏在黑暗中。房间的外墙下面就是峡谷的陡坡,来自拉萨的风吹打着院墙。半夜起来,看见月光照着山岗,那些巨石一个个魔相毕露,非常恐怖,而城堡安然宁静。想起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到拉萨,抵达时已是黄昏。我穿过满街乱走的小狗和低头缓行的香客,来到大昭寺前面的广场,忽然听见某种天国的音乐传来。有一些人盘腿坐在地上,穿着暗红色的僧袍,闭着眼睛,摇晃着手中的转经筒,拨弄着乐器,敲打着羊皮鼓,仿佛风在摇晃春天的灌木,虽然剃了顶,依然看得出她们是女性。她们是拉萨附近群山中前来化缘的尼姑,风尘仆仆,美丽庄严而不妩媚,天真淳朴如石头。我被深深感动,仿佛时间后退了千年,我回到过去时代的世界里,成为从遥远云南来朝拜伟大拉萨的香客之一。后来,尼姑们结队而去,消失于黑暗中,听得见她们边走边响起的小声说笑声……现在她们睡着了。

  黎明时阿尼们已经起床漱洗,打扫庭院,然后坐在经堂里颂读经文。她们背诵一段,喝一会儿酥油茶,说几句小话。念经的阿尼只有四人,其他人忙着做各种杂事。到8点左右,一个僧尼提来一小桶奶渣粥,弓腰低头舀到各人的木碗里面,这就是早餐。她们喝茶吃粥的动作像一群优雅的鸟,指头在暗红色的羊毛织物和杯盏之间环绕、飞翔,与她们比起来,我们的动作无论如何部太快而且粗野。念经的声音再次响起,犹如一堆铜铃被风碰上发出了笑声。昨天还阳光灿烂,今天已经下雪,山头白了。

  下山的时候有个僧尼搭我们的车一起走,她要去拉萨城里为寺院买些物品,我们的车子像滑雪板那样飞快驶下,令人提心吊胆。顷刻,已经回到拉萨,十年前拉萨街头到处是被放生的狗,现在一只也见不到了。在一家新近开业的超级市场门前,阿尼下了车,走进花花绿绿的人流里,她的暗红色僧衣与周围对比鲜明,她走得很慢。

 
 
 
前五篇文章

西藏境内的石窟主要分布

西藏的歌舞艺术

西藏壁画(第日)介绍

天山北麓唯一现存的石窟寺

唐卡作为藏族绘画形式之一

 

后五篇文章

茶与佛教

峨眉山著名名刹古寺

法门寺中心论

雍和宫唐卡的种类

筇竹寺的五百罗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