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中心论 |
 
法门寺中心论 五代以前法门寺和白马寺一样,都是北中国两 人佛教中心。由于佛教宗派斗争的关系,在隋代曾 使法门寺一度失去中心地位;而且受到了冷落。1987 年以前国内出版的文化词典甚至宗教词典都不曾提 起它的名字;自从法门寺塔下地宫发现了佛指骨和 大批的稀世珍宝后。震动了国内外,才又引起了佛 教界和旅游者以及佛学研究者和文物考古工作者的 重视。掀起了法门寺热,法门寺又恢复了它在中国 僻教发展史上的中心地位。 (一)法门寺和白马寺是 同龄的佛教中心 史界人士一般都承认白马寺建立于东汉明帝永 平十一年(公元68年);有的史界人士却不承认法 门寺也是建立于东汉永平年间。白马寺建于东汉根 据是“据传”:“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遣 中朗蔡倍,博土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佛法.十年 (67)同中天竺僧摄摩腾、竺法兰至洛阳,并在雍门 166 (北魏时改称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创建此寺。”寺 名取名“白马”也系二则各异的传说:一、南梁慧 皎著《高僧传·卷一》:“外国国王尝毁破诸寺。惟 招提寺未及毁环。夜有一白马绕塔悲呜。即以启王。 王即停坏诸寺,因改招提以为白马。”二、北魏杨衔 之著《洛阳伽蓝记·卷四》中说:“汉明帝遣使西域 求佛法及佛经。时白马负经而来。遂取以为寺名。” 南朝刘宋武帝时(433——493)人范哗著《后汉 书·八十卷》天竺国条下载;“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 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 佛,其形长大六尺而金黄色。帝于是道使天竺问佛 道法,遂于中国图画形象焉。”明帝梦神可能是他遣 使天竺的借口,是传闻不足为奇;“帝于是遣使天竺 问佛道法”应是史实。应引起人们注意的是,这则. 史载中没有提到扶风阿育王寺。也没有提到洛阳白 马寺,但“问佛道法”的经典总得有个地方存藏; “图画形象”(佛图佛造形造象相佛骨)总得有个悬 挂、放置瘗贮之所。于是有白马寺存经和扶风阿育 王寺塔瘗贮佛骨的“据传”和“从闻”就产生了。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明帝十年或十一年,也是来 自于“据传”,“从闻法门寺建自西典东来。藏释氏 舍利于浮图,历六朝(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 陈)以迄唐。”(清顺治十年《重修钟楼记》)。碑文 中的“从闻”,来自于历代有关法门寺释史和寺中的 碑刻,可以说是总结性的推断。 167 法门寺是以舍利塔为主而建寺的。唐释世道 《法苑珠林》:“京西……岐山南,古塔于平原上,周 魏以前名阿育王寺,憎徒五百。”唐道宣《集神州三 宝咸通录》:“扶风岐山南古塔者, ……俗谚为阿育 王寺,周魏以前寺名为阿育王”;唐释法林《破邪 论》,“阿育王以神力分佛舍利,使于诸鬼神造八万 四千宝塔,今洛阳、彭城、扶风、蜀郡、始藏、临 淄等,皆有塔焉。”阿育王何时将佛骨分送中国建塔 瘗贮,没有史载也都属于据传。尝使人们称道的浙 江宁波阿育王寺,相传建于东汉,又相传建于西晋 太康二年或三年(281或282)。说有一沙门和尚慧 达在阿育山上得塔基一所,认为系阿育王寺7这与 法门寺建塔传闻相似,那里叫“塔基”,这里叫“圣 家”,都是因佛骨而有塔,有塔而建寺。《大唐无忧 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并序》中有“故风俗谓之圣 家焉。空传西域之草。独享中人之荐。”《大唐秦王 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碑文中也有“究异草之西来,驰 灵踪之所止。;从这两段碑文中可推知西典(佛经) 和佛骨应是由西域憎人同时奉携来中国的。“圣家” 就是瘗贮“灵踪”之所,法门寺那时就成了供奉佛 指骨的中心了。 阿育王分送佛舍利在世界各地建塔是在公元前 273到232年间,相当于中国秦昭王34年到秦姑皇 15年。从史籍中看,这些年代中没有发现阿育王与 中国有过交往的记载,中国还没有佛教传开,没有 168 佛徒基础,在中国瘗贮“夷狄之神”的尸骨,显然 是不可能的。所以法门寺何时建塔还得从佛教在中 国传开后谈起。 为什么说白马寺和法门寺是同龄的两个佛教中 心,因为两寺都是根据“据传”或“从闻”确立创 始开始年代的,公平对待才合理,更何况法门寺建 塔于东汉还有不少佐证。从历史学角度讲,学者往 往用历史资料和历史文物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结 合时代的背景特征推论出历史上的人、事、物的源 渊;从考古角度讲,专家们注重实物,以出土文物 来说明历史上人、事、物的有无。如果我们只拘泥 于当时原始资料和当时文物的出土,那么在没有文 字的原始社会传说中的人、事、物是永远也说不清 楚的,这个时代永远会成为一段空白。以此法则来 否定法门寺和白马寺建于东汉也未尝不可。所以我 认为白马寺和法门寺是同龄的,都是建于东汉永平 年间。 一、从史载推论: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张 或撰《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圣真身宝塔铭并序)》碑文 中有段记载:“大魏二年,岐州牧小家宰拓育以为 口口口古名同于今口,削旧规,创新意,广为台殿, 高其闻闳,度僧以资之,刻石以纪之。”《大唐咸通 启送岐阳真身志文》碑文中有载:“元魏二年,守拓 跋育初启塔基,肇由供养o”可以肯定岐州牧小冢宰 拓拨育和歧守拓拔育是一个人。家宰官职殷、周、汉. 169 时均设,历代也有没的。在朝廷辅佐王室或宰相等 朝官也有称谓家宰。总之不是地方官职;牧和守是 州郡地方官吏,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太和十一年曾设 岐州,可见拓拨育既作过朝官也作过岐州地方官。孝 文帝在位期间,曾于太和二十年(496)改拓拨姓为 元姓。所以后来史家把他在位时称为元魏。碑载元 魏二年也是元宏即位的次年延兴二年(472)。拓拨 育将荒毁的阿育王寺重修并且首次开启地宫之史料 是相当可靠的(也有人把元魏二年推测为532年、 555年或558年的)。幸而还有一块北魏千佛残碑保 留寺中。上残存十八字:“已卯口口口口月十七日乙 已佛弟子淳于舍。”北魏有两个已卯年;一是太武帝 拓跋焘大延五年(439);一是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可以证实阿育王寺在北魏时确实有的。拓跋 育对阿育王寺是重修扩建,那么旧规又是如何,建 始于何时。还不得不再往上推去。 公元923年(唐代天佑十九年·五代后梁龙德 三年)薛昌序在《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碑文中 关于法门寺历史沿革有载:“粤自有周,泊乎大汉、 至于晋魏。爱及齐梁。隋文则誓志焚修,我唐则累 朝迥向。”周代没有佛教传人,汉时已有佛教。东汉 明帝刘庄于永平七年(64)派遣中郎蔡倍和博士秦 景等十八人去天竺取经,于水平十年(67)返回。同 来的还有天竺两个和尚摄摩腾和竺法兰。此时佛教 已经得到了当政者的承认支持。佛教在中国站住脚 170 了,才有译经传教,建寺筑舍利塔的可能。据传佛 经是这时传人中国的,那么佛舍利又是何时瘗贮中 国的,虽无可靠资料,却也有“从闻西典东来”之 时的记闻,应是和佛经同步而来。当没有确切证据 推翻这一“从闻”之前,还是叫这一“从闻”当作 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或十一年较为合适。就 现存法门寺宋代以前的实物碑刻而言,有北魏、北 周和大量的唐碑。就年代早于白马7就数量也比白 马寺为多。就我所知白马寺所藏最早的碑刻有唐经 幢和元代碑刻,最多的大都是明清时代刻制,建筑 物也多为明清时代所建;法门寺地宫是唐代建筑;碑 刻有北魏、北周时物。 二、法门寺发现汉代时献神实物:值得探讨的 法门寺塔和地宫中发现有汉时的文物.这就是地宫 里撤不少五铢钱和塔中存有两面汉镜。五珠钱在地 宫里发现有可能唐时封闭地宫时放进的;也许是东 汉瘗贮佛骨时奉献的,二者均可存疑。 至于两面汉镜在塔中发现可以作法门寺建于东 汉时的有力佐证。法门寺塔中共发现铜镜三面,二 汉一明。明镜放置时间应是四层木塔改建为十三层 砖塔时所献;汉镜也应是东汉瘗贮佛“圣冢“时的 原物,建木塔时放置于木塔之中,木塔改建为砖塔 时放置砖塔中。这种情况在砖塔修成时是可能的,在 明塔中发现不少宋.元时代的佛经和铜像等物。再 说,献佛之物,钱可以是旧钱,但物应是新的,如 171 果佛徒把破旧之物献于神灵,不是犯了亵渎神灵之 罪,有大不敬之嫌吗?因此我认为,这两面汉代铜 镜应是东汉建阿育王寺舍利塔时献纳的。 三、汉代建筑材料在法门寺的发现:法门寺塔、 地宫和殿堂建筑,在千年的岁月中不断遭到破坏,但 也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重建。地宫是唐代重修确切无 异;原十三层砖塔在明代改木塔为砖塔史实确凿;殿 舍也多为明、清时重建。但是,在砖塔塌毁的.砖中 发现有汉砖、汉瓦和瓦当,这可以说是法门寺塔 (或圣家)建于汉代的有力证明。 四、有古久的法门寺塔的民间传说:岐山有则 传说:“先有佛指沟,后有法门寺”,说是佛指骨西 来停留于此。因佛指骨须选择地点建塔瘗贮,工程 决不可能象佛家所说“阿育王使鬼役一夜建成”。需 要一定的时间。佛指沟在岐山县西五里凤鸣岗下,周 公庙南,卷阿水边,正当丝绸之路关中道上,离法 门寺不过百里。佛指骨在此停留,俟阿育王寺舍利 塔(或“圣家”)修成后移入是意想中事,这和佛经 运到洛阳后停留在鸿胪寺中,俟白马寺建成后再移 入的情况很相似。据传东汉明帝遣使取经返回洛阳, 天竺和尚摄摩腾、竺法兰被招待住入外宾之所一一 “寺”中,白马寺取名寺后,“寺”字逐渐成了佛教 庙院的专有名称了;阿育王寺瘗贮佛指骨之处为家, 家是古代坟墓,不过在佛指骨家上加二“圣”字,以 示区别,以表尊贵。关于法门寺,塔建始于周、秦、 172 汉的传说不下十则,这则传说是合乎“西典东来”佛 教传人中国的历史实事的。 (二).法门寺中心的形成与盛衰 如上所述白马寺应是佛教经藏的中心,是佛教 藏经在中国最早的寺院;法门寺一开始建寺也即为 瘗贮佛骨的中心,历史上瞻仰迎奉佛舍利大都是在 这里举行的。从唐皇家屡次迎送佛骨的供养物中独 独没有佛经来看,可见法门寺塔主要是瘗贮佛骨的 场所,而且在寺塔前面加上“真身”二字,这也是 有别于其他瘗贮佛骨的舍利寺塔的。 白马寺与法门寺形成两个不同类型的佛教中心 是那个时代背景所决定的。史传西周时期与春秋时 孔子已知佛教;秦始皇时已有国外僧来中国活动;西 汉时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佛教与中国的接触频繁。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佛教始终在中国没有打开传教 的局面,因为中国当时已有祭天敬祖祀万物的原始 宗教,儒教已形成,道教也开始萌生,所以外教被 指为“夷狄之教”加以排斥,为父母之邦的人们所 不能接受。东汉时虽然开始有人接受佛教传人,但 还得看皇帝的脸色行事,所以教势甚小影响甚微,要 不是当朝最高统治者汉明皇刘庄的允许,佛骨佛经 进入中国更要向后推迟。 佛经佛骨同步来到中国,为什么不能同时进京 173 都,这和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关。佛经是文化典 籍进京无可非议,异国佛神尸骨随佛经进京修坟家 庭贮,在当时看来是不可能的。在佛骨瘗贮法门寺 塔后很长时间里人们还持有异意来看,这就是一个 证明。我们知道法门寺佛骨有“九启六迎”之说,前 三次只能就地供瞻,没能进入京城,唐高宗李治首 次迎奉供养佛骨也只是迎入陪都洛阳;武则天当政 时的久视元年(700)七月游幸三明宫时,有胡僧 (西域和尚)邀请他瞻仰佛舍利,侍郎同凤阁鸾台平 章事狄仁杰极力阻谏,“谓佛夷狄之神、庸憎诡惑不 足观”(《唐会要·卷二十七》)。武则天觉得众意难 违,不得停止迎奉佛骨。后来唐皇帝每次迎奉佛骨 进京,差不多都有朝臣阻谏。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 “佛骨为异国神的尸骨”。由唐向上报到七、八百年 前的东汉永平年间。朝臣与百姓对夷狄神骨更会有 不得迎入京都的看法的,这恐怕是佛骨不能随佛经 进京的原因所在。佛骨在西京长安西岐地方凤鸣岗 下佛指沟停留。然后瘗贮在美阳县治城为之修建的 寺塔中 . 佛教初传中国,在东汉、三国和魏、晋时期,白 马寺与法门寺的地位都不是多显要的,因此正史不 载,因而失去确切的始建年代。随着十六国和南北 朝的到来,佛教才突飞猛进的传播开来,这和那时 各朝代的当政者多是边睡的少数民族统治有先进文 化的民族。吸收了儒学中有利于他们的部分;道教 是中国土著宗教,当政者大力宣扬外来的佛教。大 量增度僧尼,大施修建寺庙,实际上也起了抑制道 教的作用,当然也利用了道教中对他们有利的部分。 统治者为了麻痹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尽量传播 “佛法无边”,要人们“自我解脱”,忍受一切痛苦和 烦恼,“善有善报”,可以升人十八重天堂;“轮回转 生”,“恶有恶报”。以十八层地狱恫吓人们要服服贴 贴服从统治。这是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白马寺和法 门寺迅速成为两大佛教中心的主要原因。战争中两 寺有过损毁,某一皇帝反佛时也遭到过破坏。但那 只是暂短的、过后很快又得到了恢复。 法门寺因佛骨而建寺,因塔而置寺。史书和佛 家著述中有载:中国有五舍利塔。泰国岐山得其一 (《后魏志》);华夏有五舍利塔,扶风得其一也 (《无忧王寺真身宝塔铭并序》);华夏有十七舍利塔, 第四即法门寺(《广弘明集》);华夏有舍利塔十九 所、岐阳圣迹复载其中(《神州三宝通录》);华夏 有二十一座舍利塔,第五即法门寺塔(《法苑珠 林》)中国有舍利塔不止是法门寺一处,但没有“九 启六迎”之举。这次地宫发现了千件稀世珍宝,发 现了四枚佛指骨(三枚影骨与一枚真骨),这不能不 说明法门寺塔是瘗贮佛舍利的中心。 唐与唐代以前,法门寺重修扩建基本上是皇帝 诏令施行,可以说是国家级寺院。其中也有一个暂 短时间的降格,这是由于佛教内部派别斗争所引起 175 的。十六国时后秦弘始三年(104),后秦主姚兴把 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天竺和尚鸠摩罗什 迎至长安,叫他僧肇等八百余人翻译《成实论》74 部佛经。《成实论》是印度佛教徒诃梨跋摩在四世纪 时著的佛经,内容宣扬“我空”(人物自性)和“法 空”(客观世界无自性),形成了小乘空宗教派“成 实宗”,从后来情况看“成实宗”盛行于南北朝时期, 法门寺成了“成实宗”在关中的重要据点,以故在 隋开皇三年(583)改名为“成实道场”。南北朝时 “大乘有宗”教派也流人中国,此一教派也叫‘‘瑜伽 行派”主张“万物唯识”是通过现观思悟不求今生 但求来世的修行方法,也称“唯识宗”(贞观十九年 唐僧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在长安慈恩寺译“唯识 宗”经卷后,亦称“慈恩宗”)。大乘有宗“唯识 宗”与小乘空宗“成实宗”的斗争中,逐渐占了上 风。 两派的斗争发展到隋朝,文帝杨坚虽然是个虔 诚的佛教徒,但他对“成实宗;是不感兴趣的,以 下举些事实来说明这个问题。杨坚纂北周改隋朝的 当年就普沼天下,听任出家为僧尼,下令计口出钱 营造寺院佛像,开皇七年即度僧尼50余万(《续高 僧传、靖崇传》),但“成实道场”僧人还不满50人; 寺院残破不堪,仁寿四年(604)才由扶风郡牧李敏 奏准杨坚后修葺。在此之前仁寿元年(601)杨坚却 在“成实道场”北三十多里处西观山龙泉寺修了座 176 舍利塔,为了“普为一切法界幽显生灵”,祈求皇帝、 皇后、皇子、皇孙等“生生世世值佛闻法,永离苦 因”,对近在尺咫的“成实道场”不屑一顾。杨坚死 后,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广上台。到了大业五年 (609)“成实道场”从国家级的寺降为州一级的寺, 归扶风郡管理。不久干脆取消了“成实道场”,把仅 有的59名“成实宗”僧驱逐出去,寺产改属京师长 安宝昌寺,成了宝昌寺的一处寺庄。由于“成实 宗”的兴衰使那时的法门寺失去了关中佛教中心地 位,一场大火灾把它烧毁。 “成实宗”退出了法门寺,“大乘有宗”占领了 法门寺,到了隋皇泰元年(618)宝昌寺普贤和尚奏 准李渊,将原“成实道场”宝昌寺庄改名法门寺,使 它成为通过习修佛法获得佛果的“大乘有宗”的一 个门户,才又恢复了国家级管理的寺院。这也得力 于驾信佛教的岐州刺史张德亮的表奏,奏中高度称 颂了法门寺塔下地宫瘗贮的佛指骨:“三十年一开, 则岁谷捻而兵戈息。”于是掀起了唐皇帝瞻仰迎奉供 养佛指骨的热潮,此种盛况是国内其他瘗贮佛骨的 场所都没有过的;寺院扩修,内有二十四院,这也 是国内其他佛寺所少有的。唐时法门寺又恢复了佛 教中心——瘗贮佛骨的圣地。 唐朝以后,随着政治中心的东移,法门寺失去 了佛教中心地位达1180年之久。在此期间,法门寺 一切修葺统由民间自办,皇家不再管理出钱;千亩 177 大的寺院(包括寺田),到后来只剩下数十亩:二十 四院也只存塔院一处。1987年4月3日上午10时 法门寺塔下地宫见了天日,佛家神物佛指骨也见了 天日。唐代稀世珍宝贝了天日、蔽塞了一千多年的 法门寺也见了天日。开始恢复了中心地位:佛“教圣 地旅游中心。珍贵文物展览中心,佛教学术研究中 心。 法门寺所在地的周原是周秦文化的发样地。地 下的出土文物。如青铜器与甲骨文等已经中外闻名。 成了当今世界古文化研究的重心课题;再加上新近 发现的法门寺一千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而形成的丰富 的文化积存。是中国古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交融结合 的产物。有学者把它称谓“法门寺学”或“法门寺 文化”是有道理的。法门寺文化是周原文化重要的 组成部分。包涵着经济的、政治的、交通的、文学 艺术的、科技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宗教的(含儒、 道、佛相互影响交融)等各方面的历史,把法门寺 历史文化纳入周原文化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将是学 术界刻不容缓而永久的探讨研究的课题;同时将法 门寺历史古迹的恢复也是一个长期的旅游资源开发 的任务。(陕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