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陈红兵:建构生态观要以佛教缘起论为基石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摘要: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应该是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以缘起论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为基本内容的。我们需要在这一理论体系基础上,不断挖掘佛教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以使其能够在回应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拓展。

一、佛教生态观研究及其理论建构的意义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西方的问题,也是我们自身现代化建设正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关注生态文化思潮,从多种文化资源(包括佛教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依据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研究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下笔者对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问题做一些探讨。

二、佛教生态观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基石

(一)佛教生态观建构的基本原则佛教本身并不是生态观。

我们探讨佛教生态观,一是从当代生态文化观念出发对佛教相关思想的挖掘、阐释;二要从佛教自身精神立场出发对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积极回应,是佛教理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进一步拓展。

佛教与生态文化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建构佛教生态观不能简单地从佛教传统观念本身阐释其中包含的生态文化内涵,而应该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自觉地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的合理因素,进行积极的创造。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的现实生存问题,它要求佛教充分发展大乘佛教的人间关怀维度,转变自身偏重个人心灵解脱和精神超越的偏向,吸取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关注现实、谋求现实解决途径的主体精神。同时,佛教生态观的建构也不能单纯模仿西方生态观念,人云亦云,而应从自身的精神追求和生活准则出发,开出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为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和现实的环保实践做出自身的贡献。

此外,佛教生态观的建构还必须秉承人间佛教的人间情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一方面淡化精神解脱的虚玄倾向,将其转化为现实的人的精神追求;另一方面加强佛教人生关怀的现实维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环境的优化和生存质量的提高。

(二)佛教生态观建构的理论基石

佛教缘起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可以帮助我们从多方面阐发佛教生态观的内容。彭家源硕士论文《从生态环保看佛教的环保思想与实践》(2002) 曾从“缘起性的平等性”、“缘起性的相关性”与“缘起性空的无我论与利他的思想”几个方面申发深层生态学的“以生物为中心的平等性”、“自我实现”与“生态环保利他的作为”的生态观念,即说明了这一点。佛教生态观中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等均可建立在缘起论基础上。

(三)佛教生态观建构的两个层面

佛教顺应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及人的不同根性,宣传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从不同的角度言说真理的两个层面--俗谛和真谛。当代西方生态文化思潮在自身生态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也开始在生态政治、生态经济之外,关注生态观的精神层面,如奈斯的“生态大我”观念。这表明佛教生态观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相互关联的两个层面:一是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层面,相当于佛教所称的“俗谛”;一是内在的精神层面,包括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以及精神家园的寻求等,相当于佛教所说的“真谛”。

三、佛教生态观的基本内容

(一)缘起论的整体论佛教缘起论在原始佛教那里主要是揭示人生现象产生根源与过程的理论,如十二支缘起。

以后随着佛教的发展,缘起论逐渐延伸到关于宇宙人生的总体认识。佛教缘起论将宇宙万物看作“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的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存在,是一种整体论的世界观。后期佛教缘起论如阿赖耶识缘起、真如缘起、法界缘起等将世界视作整体性存在的观念更为明显。佛教将宇宙人生看作缘起的存在,本身是为了说明人生痛苦的根源,或者揭示人生的虚妄。宇宙人生存在的真相,是与其追求解脱、智慧的人生观、价值观相互关联的,与生态文化观念是不同性质的思想观念。我们谈佛教整体论的生态观,只能是对其基本观念的进一步引申。同时,佛教缘起论偏重于讲缘起性空的方面,关注的是现象世界的存在本性。我们探讨佛教生态观,则应着重从俗谛层面申发其中包含的生态意蕴。

(二)缘起性空的“无我”论

严格说来,佛教受自身人生价值取向影响,在真谛和俗谛上还是存在偏重真谛的倾向,它讨论俗谛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顺应世俗,更好地引导众生认识真谛。笔者认为,佛教生态观的建构应适应时代的需要,突出俗谛层面,在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同时,肯定人的现实需要,肯定人的主体性,将人的主体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如果片面强调无我,甚至否定人的现实生存的需要,否定人的作为,本身是对佛教无我论的错误理解。同时,缓解生态环境危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环保实践无不需要在一定的意义上肯定“假我”的存在,无不需要“假我”的推动和实行。实际上,大乘佛教强调发“大心”,强调“觉他”、“度世”,本质上是肯定大乘菩萨的主体精神的。我们所要做的是将这种主体精神发挥到维护和改善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建设上。

(三)缘起论的生命观

佛教也有从现象层面论证生命的内在关联和平等,这就是佛教的六道轮回观念。佛教按照生命意趣将生命形式划分为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六道,认为不同生命形式之间并没有绝然的分界,低等级的生命形式通过自身的功德培养可以转升到比较高等的生命形式,而高等级的生命形式如果不注意自身的思想行为的修养同样会堕落到低等级的生命形式中。这就从时间维度上肯定了不同生命形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同时,既然不同生命形式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变的可能,因此,当下的其他生命形式( 如动物) 就有可能曾是我们过去生的亲戚朋友,这也就要求我们平等对待其他生命。如果说六道轮回理论从时间维度上说明了不同生命形式的内在关联,天台智者大师的“十界互具”理论则从空间维度对此作了进一步阐发。“十界”是指包含“六凡”和“四圣”在内的不同生命形式,他认为,不同生命形式之间之所以存在相互转化的可能,是因为不同生命形式中同时包含其他“九界”生命形式的本性,不同生命形式的转化不过是本性不同方面的隐现而已。既然不同生命形式均包含全部的生命本性,且具有相互转化的可能,这就从本体与现象两个层面更好地论证了不同生命形式的平等性。

(四)缘起论的慈悲观

慈悲是佛法最重要的法则,它是一种对万物众生慈爱、悲悯的态度。佛教慈悲观是建立在对缘起论的整体观、无我论、平等观的体证基础上的。依据缘起的整体性,大乘菩萨体证到众生与自身的同一体;依据缘起论体认的生命平等性,而有对生命的尊重;依据缘起性空体认的“无我”,而能舍一己之私;慈悲又是一种“与乐拔苦”的行为实践。慈悲的善行主要包括布施和不杀生。不杀生包括不杀鸟兽虫蚁,不乱折草木等,表现为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佛教慈悲观不同于基于尊重个人权利理念的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它对其他生命的尊重不是从论证动物是否有与人一样的权利( 由此生发的是基于考虑到其他生命存在的权利,对自身行为的他律) ,而是从人与其他生命的一体性,是从对自身生命本性的体证出发的行为自律。在它看来,其他生命是生命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内在本性的一个方面,关爱、悲悯其他生命即是自身本性的深化和拓展。显然,佛教生态观开出的生态伦理自觉、自律向度对生态文化观念的建构具有补充作用。

佛教对净土的理解与生态环境建设还具有不同的内涵,那就是它注重精神的清净无染,就如何建设净土而言,主张“诸恶不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从外在行为到内在心灵进行全方位的努力。西方生态文化观念一般较少强调心灵净化对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佛教则强调人心的贪欲、无明对于生态环境的危害。客观地讲,倡导大众“自净其意”,过单纯俭朴、清净无染的生活,对于纠正当代社会存在的消费异化,缓解人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深远意义。

总之,佛教生态观的理论建构应该是以佛教缘起论为理论基石,以缘起论的整体论、无我论、生命观、慈悲观、净土观为基本内容的。我们需要在这一理论体系基础上,不断挖掘佛教生态文化观念的新维度,以使其能够在回应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得以进一步拓展。

 
 
 
前五篇文章

以慈悲护生精神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杨曾文

台中灵山寺 德钦大师事略

明伦师生游庐山

临别半日游

浮屠胜迹——长安大荐福寺的小雁塔

 

后五篇文章

唐代长安城的标志大雁塔

树石艺术欣赏 香港文农盆景

张海山:佛教文化中蕴涵着生态文明理念

夏金华:佛教生态理论的优势造福于人类

金易明:举净化心灵之纲 张生态文明之目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