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石经半天紫 静觉古刹满园香——记成都石经寺 |
 
遥望石经半天紫 静觉古刹满园香——记成都石经寺 朱丽晓 石经寺是川西五大佛教丛林之一,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之天成山。石经寺山门前即是老成渝公路,整座庙宇坐西向东,所有建筑由东向西依山势逐层而建,寺中终年林木苍翠、郁郁葱葱。明代大学士赵贞吉夜宿石经寺时曾为其壮丽景观所动,写有《题楚山和尚石经寺》:“百道寒泉万木中,半天凝紫晚鸦东。道人旅泊游三界,犹滞重关印不空。” 一 石经寺始建于东汉末年,初系官宦家庙,蜀汉时期(221-263)名为“灵音寺”。唐时初建大殿,宋时进行过维修。明代高僧楚山法师于1438年前后驻锡于此,“四方闻道者请益者川至云集”。当时的“蜀和王召见并加敬礼焉”,一批官僚、文人紧随蜀王之后,对楚山及其所驻锡的寺庙“俱以诗唱和”,一时之间,楚山和灵音寺名声大振。楚山更寺名为天成寺,寓沐浴天恩而成之意。增修了上下殿宇,扩大寺庙,建有九重殿,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楚山法师驻锡期间,曾自锦江泛舟,出川云游至楚、吴等地,讲经弘法,名声甚广,成为明中叶临济宗的一代高僧,并被朝廷册封为荆壁禅师,天成寺亦随之名扬巴蜀,饮誉海内。明成化九年(1473)楚山法师圆寂于天成山丹崖内,其弟子遵照遗嘱,将楚山法师之遗体用香泥垒塑,华幔严饰,供于祖师洞内,并增修祖师殿,奉为“肉身菩萨”。楚山驻锡的时候,正是此寺的鼎盛时期,直至明末兵灾焚毁后,一度荒芜。 清乾隆(1737—1795)年间,峨眉山伏虎寺续兰法师来到简阳,居于天成寺,着手募化,恢复寺庙。天成寺“巍然焕然,庙貌为之一新”。简州牧宋思仁游寺有感,于清代乾隆三十二年(1767)亲赠石刻《金刚经》一部,共三十二块,成了镇寺之宝,续兰法师为之将天成寺更名为“石经寺”。现存的石刻《金刚经》只有一块(第二十八块)是宋思仁所赠,其余的是后人重刻的。 二 石经寺由汉传佛教的胜地成为金刚道场,源自于能海上师。能海上师是中国近代的爱国名僧,曾得临济宗第44代嫡传法统。后赴藏成为拉萨格鲁派大德的入室弟子,1932年返回汉地讲经说法,并于1938年在成都南郊近慈寺建立了汉地第一个藏传佛教密宗道场。他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地讲经说法,后升座为石经寺第五十代方丈。 1981年,石经寺被列为成都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赵朴老曾两次亲临石经寺,并将能海上师在汉地开创的第一个密宗金刚道场由近慈寺迁建到石经寺。 此后石经寺由永光法师出任方丈。永光法师1924年随同能海上师受具足戒于贯一老和尚座下,后又随能海上师赴西藏求密法。中途曾辗转回成都,后又于1928年到达拉萨,兼修显密诸法。于1947年回到成都近慈寺,并在1962年接替能海上师任近慈寺方丈。1980年复出后接任石经寺方丈,在成都地区的佛教徒中颇有声望。1988年圆寂。 此后继承石经寺的是贞意法师。贞意法师出生于1921年,21岁时皈依昌圆老法师,法名隆恩。次年在近慈寺出家,由照通老法师披剃,从能海上师受戒,自此追随能海上师左右修学。1987年任石经寺都监,1988年接管石经寺,1993年升座为石经寺方丈,2003年圆寂。贞意法师驻锡石经寺16年,日夜卒劳,使石经寺面貌焕然一新。 三 石经寺建筑皆依山顺势而建,布局疏密得体,错落有致,其中宗喀巴大师殿堪称群殿之冠,最为壮观。大师殿修建于1991年,采用仿明古典殿宇设计。殿分上下两层,底层供奉了宗喀巴大师的铜像一尊,左右两侧分别是宗喀巴大师的弟子贾曹杰和克珠杰两位尊者的铜像。大殿两侧悬挂着八大论师的彩色油画像,采用了西藏唐卡传统工笔重彩,兼收汉地唐卡画之特长,精工绘制而成。大殿上层为藏经阁,正中供养从缅甸请来的玉佛坐像一尊,雕工细腻,神态生动。大师殿的屋脊正中,八辐法轮巍然竖立,牝牡二鹿左右相依。屋脊两端是鳌鱼独占,俯瞰全殿,廊檐上有青狮、白象、蜷龙,把殿宇装饰得器宇轩昂,令信众、游客流连忘返。 石经寺藏于一片翠绿之中,除红墙绿瓦、雕梁画栋之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大雄宝殿前的那棵千年罗汉松,相传此松植于后周显德年间(954-959)。大雄宝殿北侧的两棵1300年前的古银杏树,相传植于唐贞观年间(627-649),至今还枝繁叶茂,形如华盖。 近年来,石经寺重修了观音阁,历时三年之久。观音阁内供有乌木千手观音菩萨像,该观音像选用川西特有的千年乌木为原料精雕而成,外观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汇集了汉传佛教观音像和藏传佛教观音像的主要特征,除了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外,更丰富了石经寺的珍藏,为石经寺又一镇寺之宝。 石经寺积极地传播佛教文化。2008年3月,石经寺举办了千年乌木千手观音像开光法会暨第二届楚山绍琦禅师、能海上师学术研讨会(第一届研讨会于2006年3月在石经寺举行)。此外,石经寺还在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设立了“石经寺禅密文化奖学金”,资助致力于佛学研究的学子。在汶川大地震后,石经寺为受难同胞举行祈福法会,并大力捐助受灾地区。 千年古刹石经寺,在弘传佛法与服务社会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 《中国宗教》2010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