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南源禅寺 |
 
重游南源禅寺 文 / 山谷清风 二十三年前,我与友人行走南源寺,仿佛转身之间的事。 那时风华正茂,自行车时代嘛,一行人一人一辆自行车出行。我们从城区出发,在沙土马路上慢行,路面沙粒密集的地方容易打滑,不小心会翻车。行至途中下了大路,进入高低不平的乡间泥路。 记得大家带着中午的干粮和水。水装在仿军用水壶,那会儿市场上还没有什么瓶装水,出门郊游时兴背这水壶。 记得南源寺修建不久,大殿内不少塑像没有着彩,游人也难得见到几个。 如今可面目一新,规模日渐完善。 我搭坐友人的摩托,其中也有当年同游的老友。 约好七时出发,夏日骄阳早早挂在头顶。老路新颜,柏油路面油亮亮的,昔日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一直通达南源寺。呵呵,头一回搭摩托在崇山峻岭的乡下兜风,清凉的山风吹得人亦醉,感觉真够味!火辣辣的太阳在山中也失去了YIN威。 南源禅寺,原名为“中山古刹”,是福建省邵武的祖庙,公元977年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由威山祖师起建。说起邵武,外人大多知道是李纲的故乡。这里离市区二十六里地,摩托车也只要三四十分钟。据说此寺在康熙、乾隆年间寺院房舍百余间,朝廷也曾赐《藏经》两万余卷。 我们停车寺前,眼前是一片荷塘,风吹荷花频频点头喜迎游客。荷池内高高耸起一座十米高的观世音菩萨巨像,她俯视人间之态,显得慈祥而平和。据说此九品莲池是禅寺九景之一,不知何人留诗在此:“花开九品莲,品品极乐香。” 正门上方的“南源禅寺”是赵朴初先生墨迹。山门有台阶,两边是狮子石雕,“双狮法界生,雌雄两边挑。”有诗为证是“狮伏山门”一景也。 登上山门,便是修葺一新的天王殿。两边柱上镌刻着“口笑相逢,到此都忘恩怨;肚皮若大,个中收书乾坤。”四大天王的塑像伫立大殿两侧,意味着风调雨顺。有人指认现任住持释中翔法师,我一看,很年轻,正忙乎着挂新幡呢,准是个有为的法师。听说农历七月二日举行开光大典。我走进大雄宝殿,正中坐佛释迦牟尼像也是金光照人。 最为令人惊叹的是,名不经传的寺院出了一位云从法师。法师原籍邵武桂林惠林村,诞生于1915年2月。23岁出家,师礼光福双泉寺法净和尚。1999年在南源寺结莲西逝,遗下五色舍利67颗。印光大师云:“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之表相耳。”云从法师生前也留下偈语:“以子之心,觉子之觉。以子之觉,觉子之心。觉子之心,觉者之心。是心自觉,觉心不二。” 我边走边想:但凡做事的,只要不是混混,总是有所事事,佛家也是如此。不过一些村子把建庙宇当作生财之道,绝非行宗教之事。 我看见进来一些善男信女,年纪约莫二、三十岁,自带香火,从寺院到大殿再到山门,挺懂得烧香许愿的规矩,表现得自然娴熟虔诚。 寺庙一侧的长廊尚在修建中。最令人记忆的是寺庙外院中的参天“苦槠”,枝繁叶茂,层层叠嶂,依旧葱茏。此景有人寄诗为凭:“风衔一粒种,随缘入尘寰,无依亦生根,有志方成长。气凝延百岁,神定不游方,年高无多事,赐寿于佛前。” 在离开禅寺的时候,我抚今追昔,感慨良多:眼前多少事,人间几千年。古树依然在,往事如云烟。人生叹短暂,悠悠何处寻。留些文字在,长久可回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