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

  温洁珍

  一、东亚

  在研究东亚佛教寺庙建筑之前,我们应明确东亚的范围,这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话题。因为不同的国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对佛教建筑的理解和继承也有很大差异。按其地理位置,东亚包括以下国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以及蒙古。

  二、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研究对象

  宗教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宗教建筑作为它的物质载体,也受到文化影响。东亚属于汉字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指的是历史上使用过汉字、本国语言大量借用古汉语词汇的东亚地区,其特征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国民中信仰佛教者众,历史上或现在以汉字作为传播语言和文化载体,这些地区主要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由此可见,东亚佛教建筑深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而中国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中国的佛教建筑是东亚佛教建筑的典型代表。

  佛教的起源和发展都经过复杂和漫长的阶段。它起源于印度,然后由印度向世界各地传播。佛教向亚洲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由斯里兰卡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由于佛教的传播线路是由印度—中国—朝鲜—日本—越南,因此它的建筑也继承和发展了传入国的建筑特点。所以把中国寺庙建筑作为研究代表就可以从宏观上把握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的概况。

  三、佛教寺庙的演变

  佛教建筑的整个建筑形态是由塔、窟、寺庙三者构成的。但在佛教刚开始的时候,是不存在寺庙这种建筑形态。它是在佛教传播过程中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形态,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本地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起源于印度,佛教寺庙也是在印度佛教建筑的形态中演变过来的。印度佛境主要由两种建筑形式来体现:塔与石窟。寺庙就是由这两种形式发展起来的。在印度本土,塔与石窟代表着不同的关系,塔代表了佛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石窟体现了佛与僧侣的关系,而且石窟体现了僧侣的远离社会和政治。就建筑空间来说,石窟与寺庙是一样的,从这一角度看,石窟是山崖的、远离市俗的寺庙,寺庙是地上的、进入社会的石窟。佛境三相塔、窟、庙相互关联,正象窟与庙一样,塔与庙同样有一种转换关系。塔是无僧侣居住的公共建筑,但它又是佛教的建筑体现,一旦僧侣要进住塔中,塔为了容纳僧侣的进入而变成了寺。因此,塔、窟、庙体现的是僧侣与社会文化的三种特定关系。正是由于这样的逻辑关系,经过时间和文化的影响,最后才演变成了寺庙。这三种建筑形式成了佛教重要的物质载体,共同演绎着繁杂的宗教史进程。

  由于各地的文化传统以及自然环境不同,因此由塔、窟演变成寺庙的外在形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南亚佛教以塔为主,寺庙也由塔演变而来。这样的寺庙在外形上也继承了塔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演变过程中,寺庙不是平面的扩展铺开,而是立体的向高发展,且它的发展一直受到塔的制约,这样的演变是受到南亚文化机制影响的结果。但东亚的佛教寺庙与南亚佛教寺庙不同,它超越了塔中心,按照自己对佛教的理想和思想意识对寺庙的建造进行了不同的空间组合。塔在寺庙中失去了中心的地位,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部分。

  四、汉传佛教寺庙

  佛教传到亚洲,主要形成了汉佛圈和藏佛圈。而东亚佛教主要以汉佛圈为主。它是指流行于汉族为主的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佛教,明清时期以四大名山为其圣地,分别为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普贤)、九华山(地藏)和浙江普陀山(观音)。在这些四座山上都建有寺庙建筑。

  汉地佛教寺庙建筑的名称和建筑体系,在最开始就已烙上华夏文化的厚重印记。在名称上, “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的政府机构之一,只是从汉朝出现的第一座佛教建筑白马寺开始,就渐渐成了佛教建筑的名称。而寺庙建筑也是完全仿制中国传统建筑形制,在建筑上要遵照一定的规制,基本是坐北朝南,纵轴展开,左右对称,堂堂正正,尊卑分明,秩序井然。

  总的来说,佛教寺庙建筑是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构成时空合一的整体。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用以衬托主要建筑,并从对称中显出庄严。中轴线的建筑以一种断连节奏和高低旋律展开,在内容丰富的时间行进中,突出一个中心:大雄宝殿。这一中心使整个寺庙形成等级秩序。寺庙一开始是以塔为中心,然后到塔像,最后才演变成以殿为中心。因此寺庙在中轴线上要突出大雄宝殿。佛教寺庙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其中山门有三个,空门、无相门、无作门,象征佛家的三门解脱,但门却是殿堂式,有汉地本土的尊贵。天王殿,有六尊塑像,殿中对着山门的是弥勒,两侧是四大天王,弥勒背后,由板壁隔开,面向大雄宝殿的,是韦驮。而大雄宝殿是朝拜佛陀的圣地,是寺庙的高潮部分。其佛像结构为:北墙坛上是大佛,或三身,或五身,或七身,也可一佛二弟子、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三佛各带二胁侍菩萨,总之要用三、五、七等单数构成一个向心的中心结构。东西两壁前,多为十八罗汉,整个殿又构成一个等级的向心结构,这种结构正是金銮殿上的皇帝与群臣的等级结构。本质上,这都显出了佛的呈现方式从印度文化的个人方式到汉文化的等级排列方式的演变。皇帝的神圣,官吏的高大,都是从这种等级结构中显示出来的,法力无边的佛陀也要从这种等级结构中才让对他顶礼膜拜的人们产生确有法力的感受。

  五、小结

  佛教在印度产生之后分南北两支向亚洲国家传播。“北支”先传入中国,在中国经历了一些“民族化”的改造后又传入了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亚的一些国家。由于日本、朝鲜等国家的佛教是从中国传播出去,因此它们的建筑风格也深受中国影响。如朝鲜佛教寺庙在建筑样式上吸取了中国本土的楼阁式风格,日本的寺院建筑也以木构为主。同时佛教建筑也受到各国本土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因此有些地方又不同于中国特色。例如,日本的佛教寺庙建筑采用的是非对称布局,整体上类似于民宅。而不像中国的寺庙类似于皇宫,给人以威严感。但总体上,东亚佛教的寺庙建筑都是以中国寺庙为蓝本,同时渗浸本国文化和对佛教的理解元素。因此寺庙总体格局还是保持了与中国寺庙的一致性。

  佛教建筑是宗教文化的物质载体,其建筑模式、风格以及建筑材料都体现了本土国的文化、环境特色。佛教寺庙建筑,从诞生到演变都经历了复杂的过程。其演变可从两个视角去诠释,一是建筑史,二是佛教艺术史。佛教建筑从塔、窟演变成庙,对建筑史来说,是逻辑的有序演进。因为塔、窟在形态上就有演变成庙的逻辑。但对佛教艺术史来说,其演进逻辑是无序性断裂的。因为在演进过程中掺加了佛与政治、社会的关系。如塔与石窟的两种境界在于僧人与政治在趣旨上的分离,塔代表了佛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石窟体现了佛与僧侣的关系,更主要的是,石窟体现了一种印度僧侣的远离社会和政治的“隐”的志趣。因此无论是哪种建筑形态占主流,都折射着一种文化、历史、观念的逻辑关系。所以佛教寺庙建筑所表达的意境和内容需要通过本国的文化和环境去理解。

 
 
 
前五篇文章

从寺院建筑看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潮汕地区的建筑石雕

闽台寺庙建筑第一木匠师——王益顺

佛教寺院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

探古觅胜——兴隆山古建筑群

 

后五篇文章

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中的寺院建筑

唐宋时期浚县正月古庙初具规模

鹤壁市浚县正月古庙会发展历史之三:明代浚县正月古庙会形

鹤壁市浚县正月古庙会发展历史之一:正月古庙会的萌芽

辉县的深山名刹白云寺系列6:高僧名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