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探古觅胜——兴隆山古建筑群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探古觅胜——兴隆山古建筑群

  来源:庆阳市文物局 作者:赵志强

  兴隆山(俗称东老爷山)古建筑群,200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是庆阳境内古建筑中规模最大、艺术成就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落。也是陇东现代革命圣地之一,1935年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二、三纵队在此地宿营,司令部和电台办公室就设在祖师殿内,叶剑英、邓发、蔡树藩、张经武等领导在神龛下过夜。兴隆山属于子午岭山脉的北部余脉,海拔1774米,位于环县四合塬乡以东六公里处,距县城75公里。北与宁夏盐池相望,东与陕西定边毗邻,素有"鸡鸣听三省"之称。

  兴隆山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清康熙、道光年间曾进行过两次修复和扩建,现存15座建筑,占地面积约40000平方米。划分三个区域,一是东南峰外围建筑区域,现存有牛马王庙,城隍庙;二是中峰东南坡上分布的建筑群,它们不规则地分布在许多小平台上,依次由下而上有前门楼、碑坊、中门楼、三进门楼、关帝庙、药王洞等建筑;最高处即是中峰峰顶主建筑群,以无量祖师大殿、献殿和山门为中轴线,旁有佛殿、菩萨殿、钟楼、鼓楼,共同构成了对称规整布局。

  前门楼是兴隆山第一道门,为纯砖发券砌成的二层楼阁,上层为砖砌仿木歇山顶,下层为卷顶形门洞,其顶部为四檐出水短坡,以屋脊代回廊栏杆。下层墙体为四方形,每边长6米,檐高4.6米,中开拱券顶门洞,高3.1米,宽1.8米。门洞内有暗道式楼梯,隐在门楼第一层的侧墙内,楼梯踏步23级,曲折而上至第二层屋内。第一层四面坡短檐下有二层雕花砖刻,图案有“琴棋书画”、“建筑四宝”等,还有较为少见的人面龙和人面鸟。上层墙体也是正方形,每边长3.75米,高3.9米,园券顶门开东南向,上层屋顶为仿木歇山顶,共有13条脊,14个兽。屋内有神坛,塑像已佚,仅存部分绘有屏风人物的壁画。

  碑坊为砖砌仿木歇山顶,通高4.4米,宽3.64米,进深1.77米,顶部结构和前门楼上层屋顶结构相似,但略小点。檐下有横匾楷体阳刻“蟠龙泊凤”四字,两侧各有两幅砖雕人物图案,工艺属浅浮雕。横匾下有两个并列神龛,高2.52米,宽0.71米,进深0.61米。其中一龛内有镶石碑一通,即清道光二十年的《无量祖师庙记》碑。

  中门楼亦是两层纯砖楼阁结构,通高8.4米。下层为正方形,边长4.45米,高3.7米,有发券门洞,高1.68米,宽1.43米,下层出檐为两层平砌素砖,每面均有两个仿木倒挂垂莲柱,四角有仿木角科式挑角。上层为歇山顶,结构与前门楼相似,正脊中有一站狮。东南开圆拱门,两侧雕有对联一副,“金砖有眼不垯善,钢鞭无情自逐凶”屋内有神坛,塑像已佚,两壁各尚存山水画四条副。

  三进门楼与前门楼结构相似,通高9.35米。下层正方形边长4.32米,檐下有两层雕花砖和一层云纹雕花仿木雀替砖,砖雕图案为琴棋书画和暗八仙题材。上层为纯砖发券结构的歇山顶,正脊中有团龙,龙上有铁制变形寿字装饰。檐下亦有两层砖雕图案和仿木吉祥草纹样雀替,四角有简式角科,正面开门,门两侧檐下和后檐檐下各有一方蒙古装男士砖雕,神态威武强悍。

  关帝庙为砖木结构硬山顶,前廊有两明柱,面阔4.1米,进深5米,通高4.8米。在两山墙上施以贴墙柁,大柁与二柁间以金瓜柱相承。屋顶为青色板瓦、简瓦覆顶,5脊6兽。正脊为镂空双龙双凤脊图案,脊中有宝珠,形成二龙戏珠,宝珠上有狮驮宝塔。4个垂脊末端亦为张口龙兽。

  药王洞位于中峰东南山坡中部南侧,属黄土窑洞建筑,外加简易雨棚,洞高2.3米,宽2.2米,进深3.1米。

  山门为单间砖木结构歇山顶,面阔3米,柱高3.3米。门匾墨书“兴隆宝山”四字。山门四角柱露明,上托角科,下座鼓形基石。前檐檐枋、额枋均彩绘,额枋下面为镂空二龙戏珠图案的骑马雀替,雀替下为云角。梁架结构为四角亭式结构,屋顶青色板瓦、简瓦覆顶,中脊、垂脊、戗脊均为堆花脊,脊上均为张口龙兽。

  钟楼和鼓楼位于山门内两侧,这两座建筑造型和大小完全相同,均为高台基二层建筑,歇山顶。台阶高1.3米,平面为四方形,边长3.3米,檐高2.8米,顶高1米,通高5.1米。向山门处开拱券门洞,高1.83米,宽0.69米。二层围墙其余三面均有圆形窗。木制窗棂为“八字连环”式,窗周饰以“鹊雀掸梅”或栀子花图案。

  献殿为砖木结构卷棚顶过庭,与大殿相通。两山墙饰以博风,顶有蝼蛄垂脊和龙兽。墀头顶部装饰成四面坡屋顶的牌楼形,平身科、如意科、平板枋、檐枋、檐檩以及椽和飞头等仿木构件样样俱全,还有仿木雀替和倒挂垂莲柱等装饰砖雕。在戗砖位置有三层砖雕,上下均为条砖所刻,上为双鹤,下位单鹿,中间为方砖雕刻的麒麟图案。献殿三开间,面阔6.92米,明间间宽2.36米,稍间间宽2.28米,檐高2.8米,进深6.27米。正门和隔扇均为六抹,条形板、隔心、裙板遍施彩绘。廊进深1米,两边廊墙上各有屏风形砖刻。东廊墙上部展示“琴、棋、书、画”四样文化生活;下部为“四福降临”图案。西廊墙上部则为“耕、读、渔、樵”,四种经济生活方式,下部为“丹凤赐福”图案。献殿屋架结构为三架梁结构,斗拱结构为一斗二升交麻叶。

  祖师大殿与献殿的开间、面阔、檐高完全相同,两者左右山墙也在一条线上,前后檐紧接,之间有50厘米宽的小天井。大殿为歇山顶,各脊均为团花脊,正脊中部有三层楼阁式天宫。四个翼角均有套兽。屋顶为青灰板瓦、简瓦覆顶,大殿各檐下的斗拱为“单斗只替”,屋架结构为“穿斗式”结构。大殿两山墙上有无量祖师成道的连环画彩绘壁画。

  佛殿位于大殿左侧3米处,坐北面南。单间歇山顶建筑,面阔5米,进深4.8米,通高6.1米。圆券顶板门,高2.82米,宽1.14米。门两侧各镶石碑一块,高1.02米,宽53厘米,左为《兴隆山地形碑记》,右为功德碑。佛殿四面平砌砖墙,用5层叠涩出檐。屋顶用青灰板瓦、简瓦覆盖,正吻为龙形兽,正脊为堆花脊,中部有立狮,左为狻猊,右为天马。殿内有西游记故事彩绘壁画。

  菩萨殿位于祖师大殿右侧,坐北面南,砖木硬山顶结构,面阔7米,进深8米,通高5.5米,原为五架梁,前带廊子。因后改造,前廊、前檐用砖墙包砌,用五层叠涩出檐,再用砖件刻出仿木椽头和飞头。面墙有圆券顶板门,门高1.66米,宽0.83米,门两侧有砖刻对联一副:“摆动慈云救八难,施行法雨淋苍生”,对联外侧各有一直径为88厘米的圆形窗。屋顶也是青灰板瓦和简瓦覆顶,五脊六兽,正脊为堆花脊,脊中有轮状装饰,正吻和垂兽均为龙形。

  牛马王庙位于东南峰,这里地形平缓、开阔,原有建筑较多,现仅存牛马王庙和城隍庙两座建筑。牛马王庙为纯砖发券相砌的歇山顶单间建筑,面阔3.7米,进深3.7米,通高5.2米,檐下高3.45米,出檐是以多层叠涩成形,再施以仿木椽头和飞头砖件,前檐下有砖雕装饰,面墙正中开券形门,高1.6米,宽0.95米。屋顶也是灰色板瓦、简瓦覆顶,正脊为堆花脊,正吻、垂兽和戗兽均为龙形。

  城隍庙与牛马王庙距离10米,为纯砖发券成四角攒尖 的单间建筑,攒顶为两层塔式楼阁天宫,天宫两层均为八角形,每面开圆拱门或金钱圆形窗,顶部有莲座和宝珠。通高5.7米,面阔4米,进深4米,檐高3.9米。四檐均以五层叠涩砖件和仿木椽、飞龙条砖砌成,叠涩砖下为雕花条砖砌成,叠涩砖组成檐枋,四角出角昂和云形耍头。坐北面南,面墙开圆拱顶门,门两侧砖刻对联:“举念奸邪任尔焚香无益,存志正直见吾不拜何妨”。

  纵观兴隆山古建筑群整体布局和建筑风格,至少可追溯到元明时期,而现存的建筑基本上属于清代,清代古建筑虽然不能用历史悠久来概括,但其历史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反映着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科技经济、乃至军事政治诸领域的社会现实。

  兴隆山古建筑造型虽不是宏伟高大,但趋向小巧玲珑。从总体效果看,布局疏密有致,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貌,呈不规则分布,人工雕琢与山形地貌结合得天衣无缝,体现出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文化思维。造型除献殿为卷棚顶外,其余多为单体歇山顶或硬山顶建筑;结构多为砖木结构或纯砖结构。另外壁画精美,情节连环、形神毕肖、寓意深刻。 每座单体建筑檐下都有三至五层以写实手法构图、深浅浮雕制作的精工砖雕,如此精美造型和精湛雕琢工艺以及保存完好的砖雕是其他古建筑少有的,体现了了清代环庆地区艺术流派和思潮。

  兴隆山古建筑群的科学价值主要表现在建筑布局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建筑物的结构与用途的合理结合这两个方面。从建筑学角度看,它是一处规划设计完善、施工规范,又具有创造和发明的建筑。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建筑为歇山顶砖木结构,架构采用无梁穿斗式;2、多采用纯砖发券结构;3、纯砖叠涩仿木出檐与砖混造型假歇山顶结合是一种发明,而用于庙宇实属兴隆山首创。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科技实物,是明清时期环庆地区劳动人民智慧和文明的结晶,也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前五篇文章

巧夺天工的中国佛教建筑:悬空寺

巧夺天工的中国佛教建筑:华严寺

览乐山大佛赞海通大师

观乐山大佛

道坚法师:谁有权力收取佛教寺院门票?

 

后五篇文章

佛教寺院的民族特色和建筑风格

闽台寺庙建筑第一木匠师——王益顺

潮汕地区的建筑石雕

从寺院建筑看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东亚的佛教寺庙建筑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