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拉稍寺石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拉稍寺石窟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宋元

  【摘要】拉稍寺创建于北周,又叫大佛崖,寺内保存了大量北周至元代的石窟艺术作品。它的主体开凿于莲苞峰南壁一处高宽约60米的弧形崖面上。陡峭的崖壁上有浮雕3尊,中间的大佛高达40余米,两旁是手持莲花躬身肃立的胁侍菩萨。周围是众多的佛龛,伫立着宋代小佛像。其造型留有小乘佛教的痕迹,在我国石窟艺术中比较罕见。

  【关键词】拉梢寺;造像;壁画;文化内涵

  【中图号】J18【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2-0223-01

  1拉稍寺石窟造像的艺术特点

  拉梢寺造像以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开凿的摩崖浮雕一佛二菩萨像最具代表性,该龛位于整个莲苞峰崖面左侧,为拉梢寺的主体。立面呈方形,利用凹进去的崖面浮雕石胎泥塑造像并绘制壁画,在佛头光的顶部修有木质防水遮檐。崖面高约60米,宽约150米。崖面石胎泥塑浮雕一坐佛和二胁侍菩萨及佛座,佛座为三层式仰莲台,每层之间上至下分别浮雕背向而卧的狮、鹿和象。坐佛通高42.13米,低平肉髻,面形丰圆,脖颈粗短。着圆领通肩袈裟,衣纹为凸起泥条,上彩绘方格纹,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脚掌心向外。双手上下重叠,掌心向上,置于腹部,禅定印,左脚掌心上刻一法轮图案。头光呈同心圆形,内至外共8圈,其中内圈为彩绘折枝花卉纹饰带,第2至6圈为彩绘波浪纹,第7圈为彩绘花瓣纹饰、最外圈为红色纹饰带。佛座为方形高座,高17米、宽17.55米,由七层浮雕组成,上至下分别为双重仰莲、卧狮、双重仰莲、卧鹿、双重仰莲、立象,和双瓣覆莲。左侧菩萨通高27.25米,头戴三瓣莲式宝冠,脸方圆,额中白毫相,弯眉,双眼半睁,略下视,高鼻,嘴略大,两角上翘,大耳下垂,宝缯于两侧垂肩,短颈宽肩,颈饰项圈,上身穿偏衫,臂戴钏,腕戴镯,左手伸于腹前,掌心向上托花茎的一端,右手上举至右肩上,掌心向外,手持莲茎。菩萨面带微笑,略侧身向佛虔诚而立,头光圆形,自内至外共5圈,其上彩绘波浪纹、花卉等图案。右侧菩萨高26.75米,与左侧菩萨面容、服饰、姿态基本相同,这组造像形象高大、神情肃穆、布局严整、比例协调,具有浓郁的犍陀罗造像特征,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摩崖浮雕造像。在佛、菩萨的面部、肢体、头光、衣纹等细节处理上采用减地雕刻、再在石胎上敷泥等多种技法,很好地运用浅浮雕技法表现出造像的立体感和凹凸感。无论是造像题材、艺术风格、动物形象,还是浅浮雕技法的运用,都与3~4世纪犍陀罗造像以及中亚金属制品、木雕、纺织品等艺术因素有着很深的亲缘关系,尤其是由动物立体雕刻构成的高大佛座,受到了古代印度乃至中亚一代非常流行的以动物作为柱头或骑座的强烈影响。这种表现形式在当时中国佛教造像中是独一无二的,在此后各个历史时期的窟龛造像中也再未出现,成为一处展示中国与北印度、中亚等地区在历史上进行艺术交流和融合的绝好例证。

  2拉稍寺石窟壁画的艺术特点

  壁画在拉梢寺石窟中占有重要位置,历代均绘有大面积壁画,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以摩崖浮雕大佛为中心,在四周崖面绘诸神及众生听法,兼绘单幅佛说法图。另一部分崖面通体绘千佛场面及单幅或成组的佛说法图。

  拉稍寺石窟的壁画,艺术上承袭并发扬了中国传统壁画特别是北周壁画的风韵,其特点有三:一是技法的多样性,包括白描、工笔重彩、沥粉贴金等,将佛教壁画法相庄严、镇慑人心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二是布局的统一性, 拉稍寺石窟的壁画大多与同一崖面上的小龛、塑像、浮雕为一体,整个壁面主次分明、排列有序给人以内容充实、气魄辉煌的感觉,集中反映了北周石窟文化的全貌。三是内容的丰富性, 拉稍寺石窟的壁画不仅不同程度地留存了以北周到元代的佛教壁画风格体系,而且还保存了儒、道壁画,一些金代的壁画(拉梢寺摩崖大佛右侧)及元代的喇嘛教壁画(拉梢寺摩崖壁画左侧),它们是研究儒家、道教、金人佛教和藏传佛教的重要资料。

  3拉稍寺石窟的文化内涵

  3.1拉稍寺石窟雕塑与壁画文化是儒、释、道三教相结合的产物南北朝以来,拉稍寺石窟文化代代相续,是中国传统佛教发展脉络和武山及周边地区佛教信仰的真实写照。明清以后,随着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发展趋势,又形成了以拉梢寺为中心的水帘洞石窟群宗教活动场所,在周边的甘谷、礼县、岷县、陇西和通渭一带拥有广泛的信众。因而在拉梢寺等的造像和壁画题材上出现了许多反映儒、释、道三教内容的造像和壁画,如水帘洞内四圣宫、观音寺、南殿、菩萨泉殿、老君阁和十数个小殿的塑像和壁画。所有这些都充分显示了拉稍寺石窟是三教合一、兼容并蓄的文化产物。

  3.2拉稍寺石窟雕塑与壁画文化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农耕文化,即以土地为依托、以农业为主导产业所形成的文化,具有朴实、含蓄、保守、温和的特点。游牧文化,则是以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以放牧为主导产业所形成的文化,其特点是豪放、洒脱、进取、刚毅。拉稍寺石窟文化正是这两种文化的有机结合。从雕塑与壁画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敬奉儒、释、道各主神之外,还供奉有农耕文化的各种行业神和地域神,主持创建拉梢大佛的尉迟迥是北周王朝的皇亲国戚,本来就是北方少数游牧民族,所以水帘洞石窟群的雕塑和壁画,又必然地反映出了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在拉梢寺的人物造像风格上反映的比较清楚)。由此,可以说拉稍寺石窟雕塑与壁画文化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同存共处,巧妙结合。

  总之,拉稍寺石窟的雕塑与壁画,内容丰富,技术精湛,具有较高的历史资料和艺术欣赏价值,对于我们今天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书画艺术,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4参考文献

  [1]胡同庆.甘肃石窟雕塑艺术概论[J].敦煌研究,1997,(4)

  [2]王骁勇.陇右石窟的建筑形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7)

  [3]武山县志编纂委员会.武山县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出自: 《跨世纪 》 2009年2期

 
 
 
前五篇文章

净信寺:千年古刹的新生

金山东林寺

回望永宁寺

漫步国清寺

论佛教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后五篇文章

郎木寺的云

历史悠远的双泉寺

康区格鲁派第一寺——昌都向巴林寺

拉萨药王山摩崖石刻叙论

霞浦县县志——佛教篇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