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火石寨石窟与古丝绸之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火石寨石窟与古丝绸之路

  火石寨石窟坐落在西吉县城东北15公里处。这里保存和珍藏着许多石窟造像,它是历史的产物,是丝绸之路长期中西文化交流、友好往来的结晶,它将为研究我国民族雕塑、工艺、建筑、宗教等方面的历史和艺术提供宝贵的资料,为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艺术提供历史借鉴,为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做出更大贡献。今火石寨乡境内遗存有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时期的石窟群120多孔,有代表性的是扫竹岭石窟、石寺山石窟、禅佛寺石窟和石城石窟。

  扫竹岭石窟,位于火石寨乡南5公里的石峰群中,距县城北15公里,因山岭上生长作扫帚的毛竹而得名,亦称“云台山”、“西武当”。扫竹岭石窟是火石寨石窟群最多的石窟。这里林木葱茏,流水清澈,特别是奇特高耸的石山给人以“桂林之山”的感觉,几座山峰神态仙姿,颇具风采。扫竹岭山峰险峻异常,高百余米,呈驼峰状,西南面宽330米,三面绝壁,只有东北角有人凿石阶可攀,陡峭之势与天水麦积山有相似之处。在往上攀便是沿山势出现的不规则凹凸不平的石台,石窟开凿在每台的正面。穿过数道石门,方才能领略观赏这里的奇迹。扫竹岭石窟与须弥山石窟同在一个小山系,石窟群相互唇依。据《宣统固原州志》卷二地舆志中记载:“扫竹岭在州西北百余里,峰势陡峻,危桥深洞。明时建有真武祠,或又称为西武当云。”现存玉皇阁、大佛殿、菩萨殿、牛王殿、阎王殿、万寿宫等洞窟30孔。是10余处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石窟在石崖分三级(层)建造,每层都凿有水窖,窟内残存石雕须弥座、神台、佛龛、壁画。流存石雕像四尊,铜造像三尊。石造像最大的高5米,腹围4.5米。铜造像分别是:宋代鎏金释迦牟尼,身高40厘米;大明万历三十一年造的约弥勒佛,高46厘米;铭文为北魏太平真群二季造的佛牌,是非常珍贵的文物。现藏于西吉博物馆,在旧县志里将扫竹岭列为八景之一。誉为“云台迭翠”。据《西吉县志》载:“每当山雨欲来,必先幽然作云,即晴亦多烟岚,啼鸟钟声隐约其中,花香扑鼻,足堪娱目,夏中游人甚多”。从扫竹岭石窟的凿造风格考证,启建于南北朝,历代修扩,盛行于隋唐,清代同治年间横遭兵劫,但其自然风光依然如故,周围群山环抱,山上森林繁茂,林中禽兽出没,鸟语花香,深邃幽雅,既有南方山色之秀,又兼北国山势之雄,历代为“凿仙窟以居禅”与旅游避暑之佳地。

  石寺山石窟,位于火石寨西南,因石峰上凿有石窟寺而得名,石寺山岩体裸露,有三座主峰并列,呈“山”字形,石峰高达百余米,拔地而起,嶙峋险峻,四面绝壁,惟东面有人凿石阶可攀。石窟建造于隋唐,现存长方形大小石窟8孔,水窖4眼,石窟内凿像被毁,残存石雕莲花须弥座和佛龛、壁画。因其与扫竹岭石窟相连,又名“后云台山”。

  禅佛寺石窟,位于火石寨乡禅窑村,因其与固原须弥山相连,又称“须弥山禅佛寺”,为唐朝佛教禅宗派的流传胜地,与须弥山同属一个佛教宗派。禅佛寺石窟凿造在一座尖顶宝塔式的石峰上,高约120余米,若攀上峰顶,云雾飘然脚下。石峰东西现存石窟10孔,水窖5眼,石窟多为长方形,残存壁画、石雕须弥座等,具有明显唐代风格。在石峰顶部一孔石窟内,现存三尊泥塑神像,石峰下半部有一石窟,深15米,宽4米,高5米,可容纳百余人。石窟主峰四周奇峰怪石林立,或崛起凌空,或沉落幽谷,形态各异,犹如仙境。

  石城石窟,位于火石寨乡禅窖村南1公里石林中。据《宣统固原州志》卷二地舆志中记载:“按古有是城,莫知所创。在乱山中,四面峭峻,惟东一路可通,亦险甚。周围有石壁,疑为避兵之地。明成化初,逆匪满四踞此为巢穴。逆既平,遂毁其城,名曰满四堡。距城一百二十余里。今遗址杳然,而山势之峻险如故也。”石城系天然形成,红砂岩质,形似卧牛。底部周长800多米,垂直高度50米,四周绝壁,惟东南角有人凿石阶可蹬。城顶东西长338米,南北宽120米,面积4万余平方米。顶部中段从东到西人工凿造长方形石窟6个,东端有石窟1孔。石城外周四面石峰林立,易守难攻,险要异常,别具特色。明朝有名的“石城之战”已载入史册。

  火石寨石窟的开凿,是丝绸之路繁荣的标志。佛教文化东入中土,是逐渐随着外贸、外交途径沿着丝绸之路进入的。作为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必经之途的须弥山和西吉火石寨,所受佛教文化的影响自在其中。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后秦及北魏佛教盛行,对当时的西吉影响较大,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占据中原地区之后,佛教在西吉得到一定程度的表现,不仅使火石寨石窟应运而生,而且为大规模的凿窟造像活动奠定了基础,火石寨石窟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现象,对西吉的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火石寨石窟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是西吉古代社会繁荣发达的象征,是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存和中西文化交融的产物。

 
 
 
前五篇文章

黑龙江境古碑刻述略

黑河地区志——第二章 佛教

贺兰山拜寺口遗址维修与考古资料

广化寺石塔为何能抗震

关于太湖县弥陀寺见闻二则

 

后五篇文章

京西石佛村摩崖造像群

康熙御赐宝林寺碑

贺兰山拜寺沟方塔清理发掘

朗木寺:生命在时光里轮回

历史的记忆中卫古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