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山有座青风寺 |
 
大青山有座青风寺 郭存水
大青山脚下的清风寺遗址 存水 摄 兴城西部的大青山,巍峨高峻,不仅以其雄浑的气势著称于世,其蕴藏的神奇更为人们所向往。“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大青山的名气,不单是它本身的钟灵毓秀,而是那些蕴含丰富,鲜为人知的地域文化。 1982年编制的《辽宁省兴城县概况》上记载:原青山南麓有清康熙四十年(1702年)建“青风寺”。又载:“青风顶子”南麓原有“青风寺”,为朱三太子据山为王誓盟处。 这座清风寺到底在哪?2004年3月,我与市文管处常德义先生一起,在高家岭乡王道沟村支书老于陪同下,去考察青风寺。在村北1公里处,是大青山南麓的一块两山之间凸起的平台地,老于指着一片废墟告诉我们:这就是建在王八脖子上的清风寺。寺的东、西、南三面是沟,西侧有山溪向南流淌,北靠大青山脉的青峰顶。这里树木成林,环境非常幽静。青风顶南麓是王道沟村,据说过去此山与村无路相通,明明末时“朱三太子”占山为王后,沿“六股河”北岸马牙砂山梁开出一条山路,故称此沟为“王道沟”。 传说归传说,从遗址上散落的青砖断瓦,可以看出这确是一座具有相当规模的寺院。随处可见的布纹瓦当和绳纹砖等建筑材料,断定清风寺不是建于清代,应属于辽金时期所建的寺庙。 据当地75岁的老复员军人刘玉林介绍:小的时后听老人说此寺的建设分为两期,最先建的是前后两个主殿,近百年前才建的中殿。后殿门前两侧还有两株高大的香柏,可惜已不存在了。刘玉林还讲:此寺内原建有前、中、后三座大殿,塑有四大金刚、八大怪,在这一带很有灵气,香火很旺。 我们从寺庙遗址墙基分析,此寺在当时规模宏大,建筑精良。寺院为两进院落,由后殿5楹、东西耳房各3楹、中殿4楹、东西厢房各9楹、山门3楹、并在山门东西两侧还开有偏门,同时在后殿西侧还开有后脚门。 根据当地百姓描述和现场勘测,此寺庙在中轴线上座落的三座正殿均为硬山双坡顶式的建筑,其他后殿两侧的耳房、东西偏房均是辽西囤顶式建筑。中轴线上的后殿东西长11米,南北宽12米。中殿东西长9米,南北宽8米。山门东西长7米,南北宽6米。后殿的东西耳房均是东西长10米,南北宽5.5米,东西偏房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5米。 从现存寺庙围墙基础遗址来看,此寺院落为东西宽31米,南北长50米,占地面积为1500多平方米。寺院山门外原来还设有很宽阔的广场,广场上还残存两个碑头及一个碑座,花纹清晰,字迹工整,雕刻精良。该寺在文革时期被毁。 青风寺遗址座落在位置极佳的大青山风景区,据有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价值。从规划角度上讲:一是为今后大青山开发建设旅游区提供了可贵的游览景点。二是为我们今后考查和发掘整理兴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增加了新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