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云居寺石经的发掘、收藏与研究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云居寺石经的发掘、收藏与研究

  段汝连

  1956年,中国佛教协会为纪念释迦牟尼涅槃二千五百周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对房山石经进行了全面调查、发掘和拓印,到年底始告完成。中国佛协的黄炳章先生自始至终在石经山和云居寺地穴现场主持了发掘和拓印的全过程。

  石经的发掘和拓印

  1956年3月12日开始在石经山上修建工房和工棚、筹划发掘拓印的准备工作。4月21日周叔迦副会长和北京图书馆金石部曾毅公先生亲临现场,首先启开第三洞洞门,搬出经版,开始拓印。对山上的九个藏经洞按近代发掘处理办法进行编号:下层从右侧起编为一、二号;上层自右侧起依次编为三——九号。拓印工序是:从洞中抬出经版,抬到工棚平放,洗刷干净,编号并注明洞号再行拓印,然后放回原洞内。这次发掘九个洞共得完整经版4196石。洞内残石363块,洞外残石419块,总计4978石。每石拓印七份。山上各洞全部石经拓印工作于1957年年底圆满完成。

  云居寺地穴的石经发掘拓印工作从1957年夏天开始。地穴的石经发掘不同于山上,在山上九个藏经洞,洞门明显,只须启开洞门,石经版即可取出。而云居寺地穴的石经深埋地下,具体位置并不十分明确。有两则文献资料对石经的发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则是天庆八年志才撰《大辽涿州涿鹿山云居寺续秘藏石经塔记》载:“……至天庆七年于寺内西南隅穿地为穴道宗皇帝所办经大碑片,通理大师所办石经小碑片,皆藏地穴之内,上筑台砌砖,建石塔一座,刻文标记,知经所在”。另一则是天庆七年《大辽燕京涿州范阳县白带山云居寺释迦佛舍利塔记》载:“至大辽天庆七年已镌造了经近三百帙,秘于东峰满八石岩。此塔前相去一步在地宫有石经碑四千五百条……”释迦舍利塔是一座十三层密檐砖塔,于抗日战争期间为日本军队所毁,仅存塔基,杂树丛生。1957年8月1日,周叔迦副会长和北大考古系闫文儒教授来到云居寺遗址,指导发掘工作。先清理塔基,到8月6日塔基已全部显现。沿塔基东、南、北三面各掘一道探沟。塔的西面为山崖,无需开掘。8月7日下午,南面探沟左端发现经版。经全部发掘得知地穴南北长19米,东西宽10米,深5米。地穴分南北两部,北部占三分之二,南部占三分之一,两部之间有1米厚的土墙相隔。整个地穴藏经一万零八十二石,比文献记载数目要多。拓印工作仍依山上办法进行,到1958年底全部完成。

  地穴石经的收藏

  地穴石经拓印后,没有回归地穴原处。原计划在山上开凿石洞,地穴出土经版全部运到山上保存。后来鉴于山洞内石经容易风化,市文化局决定在地穴遗址东面建造了四十间石经库房,地穴出土石经全部入库保存。配备一名专职人员,由市文化局开支,周口店区(房山县)政府文化科代管,这个单位就叫“经版库”。

  经版库比较简陋,砖木结构,四十间库房围成一个四合院,南北屋各十一间,东西屋各九间,大门开在南屋中央的三间,一间大门,东西各一间门房供工作人员食宿办公之用。库房地面是的泥土未经硬化,经版分二至三层立面朝上并排码放。经版库的用电是从附近部队营房拉的电线。饮用水是从经版库东的小河里担水。经版库的四周都是庄稼地。

  从1959年建立经版库到1987年建立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二十八年间,先后有周玉琨、张瑞云、刘显斌、李荣光、田福月等五位同志在这里充当守经人。

  守经人的生活是十分寂寞的,一天到晚很少有人到这里来,又不能擅离职守到外边去。所以后届守经人都是全家住在这里或是有子女陪伴。

  守经人的责任是重大的,那就是确保石经不能丢失,云居寺遗址不遭人为破坏,山上石经洞不遭人为破坏。除看守经版以外还要经常到山上和云居寺遗址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石经出土至今四十多年未遭人为破坏,也没有丢失,当有守经人的一份贡献。

  房山石经的研究

  1958年底石经发掘拓印工作结束。石经拓片分藏在中国佛协、北京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以及上海、吉林等六个单位和地区。北京图书馆金石组对拓片作了系统整理和编目工作。一些学者开始利用新的发掘材料,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1980年中国佛教协会建立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其中设有房山石经整理研究组,专门从事房山石经的研究工作。不久,中国佛协又设立房山石经编辑刊印委员会,计划全部影印拓片和有关论著。现在已有《房山云居寺石经》、《房山石经之研究》、《房山石经》、《房山石经题记汇编》等专著出版。

  由于众多学者参与房山石经的研究,因而研究成果是很丰富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是:房山石经(辽金部分)是早已失传的《契丹藏》的复刻本。学者们在对房山石经拓片的研究中,对照有关资料,特别是对照山西应县木塔中发现的《契丹藏》残卷。发现房山石经与契丹藏的千字文编号、版式,每纸经的行数、每行字数二者完全一致。从而可以确定房山石经是契丹藏的复刻本,这一发现在佛教史及中国文化史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资料:

  1、《房山云居寺石经》                     黄炳章著

  2、《房山石经题记汇编》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中国佛协图书文物馆编

  (《房山文史资料》第13辑)

 
 
 
前五篇文章

云居寺与杨乃武案卷

云南省打洛镇寺院教育与学校基础教育比较调研报告

再说良乡寿因寺

造像记:隋唐民众佛教信仰初探

赵朴初出席云居寺天王殿毗卢殿竣工典礼纪实

 

后五篇文章

妙高寺觅古

罗汉寺揭秘

龙门奉先寺石窟造像

刘萨诃与圣容寺

灵永寺怀古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