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工巧明 地理 雕塑 绘画 建筑 历史传记 农工商业 书法 天文 舞剧 哲学 其它护持
 
 

温国寺失去生命本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温国寺失去生命本色

  尤凌波

  确实不能用今天的眼光来批判51年前所做的事情,要不然千年古刹———温国寺也不会一夜间变为学校,致使文物或流离失所,或风吹日晒,或失去生命。

  虽然清嘉庆《长安县志·寺观志》所载的“温国寺,在城南四十里水岸。本隋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置,名实际寺。唐开元十五年,建塔改今寺。明……修,……有记。嘉靖……重修,有记。清朝雍正十年复加修葺”,与清代人许松所著的《唐两京城坊考》中:“太平坊西南隅,温国寺,本实际寺,隋太保、薛国公长孙览妻郑氏舍宅所立。景龙元年,殇帝为温王,改为温国寺”的说法不一,(按前者说当在今长安区黄良乡西湖村,按后者云应在今西北大学内),但温国寺创建于隋,原名实际寺,后改名为温国寺的事实看来毫无疑义,且长安区黄良乡湖村小学校内明朝重修碑尚在。

  1953年,这座千年古寺一夜间变为村小学,其时5间大殿和6间廊房都成了现成的校舍,另有四块明清时代的石碑及两座古塔。十年浩劫后,仅存大殿5间、明代铁狮一对、《温国禅寺》匾额一块以及明重修碑记一通。

  如今,青砖做墙、灰瓦覆顶、椽木为栋梁且有瓦当呵护的大殿被辟作学校的会议室。会议室外的石阶上,蹲着两只大铁狮,一只足踏绣球,昂首张口,怒目圆睁,威风凛凛,充满阳刚之气;另一只脚护幼崽,闭口望天,给人一种舐犊情深的温柔之美。两狮均高约1.4米,长1.2米,宽约60公分,踏板上铸有“大明国陕西西安府长安县黄良乡……”等字样。两狮虽威猛,却也几乎惨遭毒手,据校长张少华介绍,2002年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几个贼人竟然开着铲车将狮子偷走,幸被发现的早,追回。为防不测,学校请人在踏板上安装了铁夹。

  而其他几件文物就没有那般幸运了,铁狮子下,是一棵千年白皮松,原来满树悬挂着明清时的铜铃,清风拂过,叮叮当当,声闻十里樊川。现在,被盗的只剩下一只,孤苦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追思着当年兄弟姐妹欢聚一堂的盛景。

  千年白皮松旁的屋檐下,断为两截的明《重修温国寺碑记》叠放在一起,压在下面的龙形碑首,十分精美。“好多日本、韩国专家学者,都对此碑雕工赞不绝口”,张校长一旁介绍。

  正值绿肥红瘦的初夏,但在学校的北墙外,一棵光秃秃的柏树奄奄一息,稀疏的几缕叶子还未见返青。“千年松万年柏,这棵古柏树身上少的那一块,是解放前渭北一土财主在给其母做柏木寿材时,少了一块料,于是四处打探找到此树,欲买遭拒后,便买了大量的谷草环堆树旁。一年多后,高高的谷草堆因雨垮塌,村民这才发现柏树已被锯走了一大块,但生命力顽强的柏树很快恢复了元气,一直活到现在。可惜的是在它的南边,原来还有一棵大小相等的柏树,却因一场大火死掉了。我们作为学校对现在的现状也不满意,也在做着力所能及的保护工作,但毕竟力不从心啊。唉!”始终陪着我们的张少华校长心情复杂地长长叹了口气。

  残阳下,柏树旁,有一块几年前县上立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似乎在告诉我们,原来这座已成为学校的古寺还没有被相关部门彻底遗忘。

 
 
 
前五篇文章

天梯山石窟——石窟鼻祖

唐玄奘来过白杨沟大佛寺

黑唐卡

汉地菩萨造像服饰的文化意蕴

韩国典型的山地佛寺

 

后五篇文章

温县慈胜寺壁画

温县慈胜寺壁画历史

四川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白马寺名字由来

北石窟寺北朝——隋代窟龛与造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