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每日法语(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内财是什么?身体。我们今天讲的,我们用智慧、用体力、用精神、用时间为一切众生服务,这服务就是布施,这比金钱还可贵。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讲的义工,我来替你服务是义务的,不求报酬,这叫内财布施。内财布施得的福,比一般烧香供养那个福报,不知道要增长多少倍。愈是不求果报,果报愈殊胜,希求果报的反而少。希求果报是你自己画个圈圈,「我就要这么多」,他就得这么多;你自己不画这个圈圈,那个果报不得了,不可思议,这要懂得。

  中国古人常讲,「受人滴水之恩,当思涌泉为报」,这叫人道,这个道理都不懂,都做不到,你还想成佛,没有这回事情!不但佛你成不了,来生人你得不到,这是人道,做人的根本道理;忘恩负义那不是人,你来生就不能得人身。来生不能得人身,就饿鬼、畜生、地狱去了,你说多可怕!我们今天这个命名,无非是教人要知恩报恩。

  安定、和平是世出世间修学的基础、根本,佛门常讲「身安则道隆」,我们身心不安,你怎么修道!身心不安,你在社会上从事任何一个工作都做不好。所以,社会安定、世界和平是一切众生繁荣、幸福的基础,是安和乐利的大根大本。

  什么是道?伦常是道,伦常里头的关系,父子是道,夫妇是道,兄弟是道,君臣是道,朋友是道,这是道!这不是哪个人发明的,自自然然的,自然的法则是道,随顺自然法则是德。所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是德,本来是这样的。你不相信,看看婴儿,你看维邦的儿子,每天大家带到这边来玩。他才七个月,他跟每个人都和睦相处,谁去抱他他都笑眯眯的,这是自然的,这没有人教他。

  伦常、道德,我常常说千万不要误会,那不是什么吃人的礼教,那是自然的法则,人要违背了自然的法则,叫反常。反常必定有灾难,小,灾难就在你一身;大,就是现在人常说的末日;末日是共业的灾难,你自己一身是别业的灾难。能不能转?能转,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把念头转过来,整个环境就变了!转地狱为天堂,转恶道为三善道,转娑婆为极乐,就在你转。从哪里转?从心上转。什么心?真诚心!真诚心里面自自然然行孝,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

  「性」也就是现代哲学里面所讲宇宙万有的本体,哲学的名词叫做「本体」,在佛法里头叫性,性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它没有生灭,它没有真妄,它没有邪正,它没有染净、没有大小,也没有凡圣,也没有苦乐,说什么都不是。这个世间无论用什么来做比喻,也都比不上,这桩事情只可以用心去体会,不能言传。在哪里?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有一法不是,统统是。谁知道?谁见到?诸佛如来、法身菩萨。诸佛如来是究竟明了,法身菩萨是明了而不究竟;十法界凡夫(这有情众生)听说,听佛菩萨说有这桩事情,自己不能证得!虽不能证得,无始劫来,后面还有无终,无始无终从来没有离开过它,念念跟它拥抱在一起而不知道,这是自性。我们能见、能闻、能觉、能知,是它,我们身上每个细胞、每根汗毛,也是它。这妙了!它就是『性究竟』。

  这就是善导所讲的,「三辈九品往生,总在遇缘不同」,这话说得好极了!过去世修行虽然还没有到家,没有成功,这一世缘太好了,一样带业往生。就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不得了,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萨,缘不同。所以,这个殊胜之缘,我们决定不能放过。这一生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个世界一定要舍弃。

  儒在哪里?儒的底限是「礼」,佛的底限是「戒」,没有戒,哪来的定?没有定,哪来的慧?万万不可以把记问之学当作智慧,你就错了。你看得多,你记得多,这是属于常识,与你的悟性一点关系都没有。儒、佛的教学,它的目标是教你开悟,开悟一定要靠定,你心不清净,你怎么能开悟?你要想修清净心,你不能不学戒律,戒律是帮助你得定的,定才能开慧。

  诸佛如来果地无障碍,我们今天障碍这么多,触处成障。最严重的,头一个障碍,最明显的,不能容人。我看这个人不顺眼,障碍!所以,什么时候你能学得跟菩萨一样,无论是什么人,无论是什么事,都看得顺眼,都很欢喜,什么原因?没有成见,就没有障碍;我们有成见,障碍永远不能够拔除。看到别人的过,祖师大德常说,那是你自己的过,我们不肯承认,「他有过失,我有什么过失」?我看别人的过,就是自己的过。为什么佛菩萨看不出来,我看出来了?佛菩萨心清净,看到一切众生都是清净的;我心不清净,看到一切众生都不清净。这个道理谁懂!

  到殡仪馆助念不是助念,那是去超度。助念是病人还没有断气, 善知识在旁边照顾他,不要失掉正念。不论什么境界现前,善友在旁边立刻提醒他,不要理会、不要管他,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来了就跟他去,不是阿弥陀佛,不管什么佛菩萨都不要理会,时时刻刻提醒他,保持它的正念。打断他的妄念,打断怨亲债主的诱惑,帮助他提起正念,跟着大家一起念佛,这个重要!

  对事物要面面观,才能深入了解,不至于判断错误、偏差、造成过失。现前大环境诱惑力太大,心定不下来;心定不下来就得不到佛法的利益。

  五伦,第一个是夫妇。所以要晓得,夫妇好合,家庭就兴旺,社会就安定,国家就兴旺,天下就太平。今天社会动乱不安的根源从离婚、家庭破坏而来的,使得整个社会动乱不安,世界没有和平,这个道理谁知道?

  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的本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我们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凡夫?因为我们迷了!现在一切诸佛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就是教我们用这个方法把自性恢复。可是,我们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了,天天念还是唤不醒,怎么办?阿弥陀佛发心帮助我们,教我们具足真信、切愿,再加上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忙就帮上了。

  佛菩萨的名号是教化众生,天王的德号也不例外,也就是教学的方法。东方持国天王教我们行大道,南方增长天王教我们积大德,西方广目天王教我们修大行,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成大果。从这些地方来看四天王是怎样教化众生、怎样来护持正法。

  世界上许多地区正遇到水灾,现前社会上发起救灾的运动,我们捐出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这就是救济;我们在念佛堂里面精勤专念阿弥陀佛,也是为了救灾。念佛能救得了灾吗?确确实实会起作用。你懂得道理很好;不明道理的,只要肯切,以真诚心就有感应。

  如果是真的明白人生的真相、因果的道理、是非善恶、邪正真妄,明了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有害,知道无比殊胜的利益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求学,而且我们肯定能去,就能生大欢喜心;换句话说,真正在极乐世界已经报名、注册了。我们在这个世间只有这一桩事,除这一桩事之外,世出世间没我们的事,你的心不就清净了吗?心清净、身清净,你就得自在快乐,你就常生欢喜心。

  《金刚经》上四句偈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我们能常常这样观想,开智慧。事相不违背,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不但不坏世间法,还成就世间法,圆圆满满的成就世间法,不可思议,这是佛法的大用。成就圆满,心里又一丝毫不沾染,这是染净不二,那就是真的无染了。要离开染得净,那没有真正得到清净,染净不二才是真正清净。

  最近这两年来,我在讲经常常劝大家,消业障、断烦恼从哪里下手?从自己内心里面的矛盾,内心里面的对立,把这个东西打掉。不求别人,要求自己,孟子说的,「反求诸己」,这真做功夫。别人跟我对立,我不跟别人对立,别人心里头有矛盾,我心里头没有矛盾,把自己心里头的矛盾、对立化解了,真功夫!一般人为什么做不到?就是没有了解事实真相,事实真相了解了,肯定你会在这里下功夫,这就是祖师大德常讲的「从根救起」!内心的矛盾、对立是烦恼无明的根本,用《华严经》上说,就是妄想、分别、执着的根,我们从这个地方拔除。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但是世间法,佛法也包括在其中,《金刚经》上说得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舍不是说丢掉不要了,不是这个意思,不要放在心上,你的心才清净。心要做到纯净,行要做到纯善,纯净、纯善,就是佛的境界,法身菩萨所行的。

  弘法利生是个好事情,自己要衡量,如果做这个事情于自己将来往生净土有妨碍,这事情我不能做!不能做,不是叫你不做,随缘做,不能把全副精神去做,那你就错了。随缘随分,遇到有机会做一点,没有,决不去求。为什么?往生是大事,自己不成就,你怎么能成就别人?自己没有成就之前,成就自己是第一桩大事;自己成就之后,成就别人是第一大事。所以,真正肩负起弘法利生的责任是什么人?至少是法身菩萨,他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无明也破一品了,这个行。法身菩萨,真正我们讲的这十个字他是圆圆满满做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他完全做到,那个行。他是倒驾慈航,到这个世间来示现的,他全心全力做弘法利生的事情。

  这个身体是为众生服务的工具,没有自己就自在,有自己就不自在,道理在此地。有自己就有苦,有自己就有六道,就有十法界。无自己,我们的心,心是什么?虚空法界是心,是自己的心;身,刹土众生就是我自己的身,这个话都是真的,《华严经》上你们去看。这个身,经典上称为清净法身,不生不灭,无始无终。我们入这个境界,实在说,在今天最方便、最简单、最容易、最可靠的,是念佛法门。自己老实念佛!念佛要万缘放下,所以念佛堂堂主常常提醒大众,「放下身心世界,提起正念」,正念就是六字洪名。

  什么叫看破?看破是明了,对于眼前万事万物,性相、理事、因果,通达明了,百丈大师所说的「不昧因果」,这句话很重要,不昧因果就是看破。所谓放下,你真正懂得诸法实相,你才会放下,为什么?真了解之后,《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既然是虚妄,你何必放在心上!你就会放下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哪是有为法?你们念过《百法》的都知道,前面九十四类的法都是有为法,只有后面六个无为。六个无为,五个是相似的无为,因为有为法不能包括它,相似的无为。真正无为只有最后一个,「真如无为」,那是真的。你要真的晓得这些东西都是梦幻泡影,你当然放下了,你怎么会放在心上,不可能的事情。

  前一个时期SARS的病毒,那是什么?可以商量,善心对待他,那个毒就变成美好了,叫他转变。什么样的病毒你都可以跟他商量,都能够把他变成最好的养分;不可以杀他,不可以消灭他,你要消灭、要杀他,他变得更毒,那你死得更快。所以我跟江本博士说,我说你好好做实验,这不但是对佛法证明,对于社会大众是很大的贡献。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身体健康长寿,都希望自己长生不老,你把这个东西搞透了的话,大家能生起信心,这个问题能解决,一切法从心想生。

  顺境里面,顺境比逆境还要麻烦,顺境之害,你自己一点警觉心都没有,你起贪痴,那个麻烦大了,比瞋恚严重多了。所以,小乘在逆境里面修,大乘在顺境里头修,太不容易了。诸位在《华严》上可以看到,善财他在顺境当中修,没有一丝毫贪着。你看五十三参,最后「恋德礼辞」,恋德是感恩,礼辞是一点都不染着,他成功了。顺境比逆境难修!顺逆境界,善恶之缘,统统都能够不染着,这才得大自在,这才真正能说随缘。

  转境界要靠智慧,定功不行,定能够伏烦恼,忍住,忍住到忍无可忍的时候就爆发了;所以定能够伏,不能够化解。慧能化解,智慧一开之后,化掉了,一到面前就化掉了。所以没有一个境界不是好境界,没有一个缘不是善缘。学佛没有别的,学得跟诸佛如来一样,会转。

  学佛最重要的,就是要给众生做个好样子,这是我们讲了很多很多年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我们起心动念,不要问别人知不知道,也不要论毁誉,人家赞叹也好,毁谤也好,这都不相干。一定要问自己,我这念头能不能给一切众生做好样子?问自己,不要问别人。我的行为能不能给一切众生做模范?

  伦常是宇宙之间的大道。随顺自然叫做行道;从道德表现出来的、与道相应的叫做道。行道有德,德就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伦常八德是善行,如果没有夹杂[我],而是为一切众生的利益,不著相、三轮体空,那就变成功德:如果夹杂自私自利,为我的利益,就只是福德。

  如何能够克服病苦?病决定是业障,业障现前要晓得怎样消除业障。消除业障最好的方法是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一心向佛。念佛第一善,念佛确确实实能解决一切问题。

  我们每天念回向偈:[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有什么用?要真正做到才行。天天念,天天提醒我们,我们为什么没有做报恩的行为?实在讲不知道恩。不知道恩德,你怎么会报恩?佛菩萨苦口婆心的教导我们,如果我们阳奉阴违,叛逆佛法,这就是自造罪孽。那你念回向偈只是打妄语,自欺欺人。表面上做得不错,心里还打妄想,那就错了!你要不认真、不谨慎,「报恩」这两个字是有名无实。

  你这一生当中不真干,你就不能往生,你要不能往生肯定是长劫轮回。虽然在这一生当中,你种了些佛法种子,这些佛法种子,当你寿命到的时候用不上力,所以,该怎样轮回还是怎么轮回。这些话是最重要的警惕,警告我们一定要真干。真干就是真信、真解、真行,依教奉行,希望这一生当中,能够往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要知道这个世间全是假的,不能把它放在心上。在我们现前这个环境里,只许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其他的万万不可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夹杂,夹杂就是破坏自己的功夫。

  我们今天道场有些人做得不如法,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当年已经做出样子来给我们看。世尊用什么方法来对治他们?这是我们应当学的。世尊采取「默摈」,默摈是慈悲、是智慧、是善巧方便,不是不理他。不理他是错误的,而是怎么样?现在的话就是说不责备他、原谅他,帮助他觉悟,帮助他回头,帮助他改过自新,这才是默摈真正的义趣。换句话说,要让他随顺我们,我们可不能随顺他,他作恶,我们不能跟他作恶,这叫默摈。

  古时候的教育,实在讲最重视的就是「和睦相处,平等对待」,真正教育的重心就这两句。和睦里面决定包含着包容,互相尊敬,互相敬爱,真诚互信,彼此互相信赖,互相关怀、照顾,互助合作,包括在和睦相处里头。这是这个家、这个国为什么会兴旺,道理在此地。

  一定要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要依靠经论的教诲,真正去修正自己一切错误的行为。人只要起这种念头,发这个心,震动一切世界。我们是凡夫,自己力量很薄弱,求佛菩萨加持,求佛菩萨帮助。人有善心善愿,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修学过程当中难免遇到挫折,肯定有的,你看菩萨示现成佛还有魔障,那个魔障就是挫折。不能灰心,遇到挫折就灰心,这个人没成就。遇到挫折,这是考验的时候,看你有没有智慧,你能不能转境界!果然有智慧转境界,这个障碍不但障碍不了你,反而帮助你提升。一次挫折,一次障碍,帮你提升一层,你会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不生烦恼,增长智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哪有留恋?活一天,记住「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干一天,在哪里干都好,在什么时候干都好,没有一样不好。「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把烦恼习气在生活、在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里头淘汰的干干净净,这叫学佛,这受用!所以学佛确实快乐无比,我们常讲的喜乐无比。

  《楞严经》上说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要学会转境界,不要被境界转。现在人担心灾难,你能转境界,灾难不就没有了,这才是真正消灾免难,妙诀!不可以躲避。古人讲的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你要学佛菩萨这个本事,转境界不为境界所转。用什么方法?念佛这个方法比什么都妙。

  清凉大师注解里面讲「不坏其相」,这一点是德行,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处处舍己为人。以智慧、以慈悲、以善巧方便帮助别人就是教化众生,帮助他破迷开悟,帮助他回头是岸,这是菩萨道,菩萨心,菩萨行。

  你的心常常在定中,你真修道。念念不要去想是非人我,不要去想五欲六尘,不要去想名闻利养,一切忧虑、牵挂、得失统统放下,只留一个阿弥陀佛。每天观想阿弥陀佛,我们不是参禅,我们是念佛,我们也静坐,我们静坐念佛,忆佛、念佛。我们拜佛,我们观看佛像,那是观像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一天到晚除了睡觉之外,就干这个事情。三、五个人在一起生活,互相照顾,互相勉励,互相警策,好事!各个功夫都得力。所以,修行成败的关键,实在讲是你修学的心态,方法还是在其次。环境是缘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德行,德行从哪里表现?言语少、妄想少、分别少、执著少,跟一切人和睦相处。

  要怎样把自己提升到人中的佛、菩萨?佛高,我们说菩萨。菩萨修六度万行,菩萨用菩提心,发菩提心,也就是用真心,不用妄心。心地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一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内修六度,这是自己的功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对外,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常讲,讲的遍数太多了。念念行行与这个相应,人中之菩萨。人中之人,是修五戒十善。人中之天,是修上品十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佛在经典上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我们要去干。

  《般若经》上讲,「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你要是真正参透,真正明白了,你对于这一切境界里头,一切人、事、物,你的心就平了。为什么?不再计较,不再执著;不计较、不执著,才叫做随缘。你还要计较,还要执著,你不随缘!你不自在!这个尘能脱掉。

  从这个地方我们想到古人一句话说,「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前是什么?前面业因给你定的。古人又说,你自作自受,一点都没错。不是佛菩萨给你受的,也不是阎罗王、小鬼给你受的,自作自受。地狱从哪里来的?是你的恶业变现出来的。你要没有恶业,你怎么找也找不到地狱,你没有这个业;你有这个业,就自然变现在面前。十法界依正庄严同一个道理,什么样的业因变现什么样的果报,我们眼前所受的统统都是。

  在大乘佛法里面,古来祖师大德常讲,「识得一,万事毕」。整个宇宙是一,一就是里头没有二,没有对立,二就对立了。所以,自性是究竟圆满的、和谐的,自性现一切万法,变现出虚空、法界,刹土、众生,所变现的一切现相是一,是没有对立的,是和谐的。我们一对立,就是魔,就不是佛!佛,我们可以简单说,就是诸法实相,一切法的真相,你违背了真相就是魔。完全回归到真相,与真相完全相应,这叫佛;与真相不相应,这就叫魔。所以真相里面,没有妄想、没有念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佛。违背了真相,你现在会起心动念,你有妄想、有分别、有执著,你就是魔。这是把佛跟魔的真正的意思说出来了。由此可知,一切众生,你不是佛就是魔,不是魔就是佛,没有当中的。

  这个空是《般若经》上所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空、有是一不是二,相有,体空。所以相有,你可以欣赏、可以享受,你决定不能控制,你决定得不到。就像我们看荧光幕、看电影一样,你可以欣赏,荧光幕里面一切东西,你一样都拿不到。会的人,六根接触这个境界里面开悟了;不觉的人,在这个境界里迷惑了,他愈迷愈深。觉就叫佛,迷就叫魔。

  知道我们人的一生当中,什么最重要?修自己的清净心最重要。你想想看,「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是菩提心、这真心,分别、执著统统把它破坏了。你有分别执著,你心诚没有、清净没有、平等没有、正觉没有、慈悲也没有了;只要一有分别执著,你的菩提心全破了。全破了那个心叫轮回心,无论你做什么你出不了六道轮回;你行善,六道里面三善道,你作恶,六道里头三恶道,出不了六道!你要想出六道,你一定要懂得、练习,我不执著,我不分别,我看什么都好。

  在我们世间,自他是对立的,这一对立,你们就想想,今天我们讲化解冲突,对立就是冲突的根,根源。冲突都是从很小地方起来的,小小的不如意生起来烦恼。那佛在经典里面教导我们,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讲「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小冲突起来的时候,不要把它变成大冲突,化无。佛教我们什么?把对方想作是我们自己的父母,我们自己的父母说几句重话,我们听到了还能计较吗?这个方子好。

  学就是觉,觉就是佛,学佛就是学觉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觉而不迷。看到善的地方,我们要学习,想想我们自己有没有;如果有,我们要保持,如果没有,我们要学习。看到不善的地方,我们要反省自己有没有;有,要改过、要自新,没有,要记住,希望自己以后永远不会犯这种过失。我们要有这种心态来学习,天天有进步,一天都没有空过,我们的生活非常充实,非常快乐,福慧增长。所以要懂得学习,要会学。这佛法里头常讲善学,善学就是你会学,你知道怎样学习,你也学得很好,没有一法与佛法不相应。

  我们所看到六道里头轮回的现象,这经上讲得很清楚,那就是缘聚缘散。在这里头你微细去观察,缘聚的时候相不生,缘散的时候相不灭。为什么?相是假相,缘聚的时候没有,缘灭的时候也没有。这样你就不著相,你对于所有一切现相,你用平等心去看,你不会起分别,更不会起执著。因为相是妄相,只有迷惑颠倒的人才会执著它,才会取相;觉悟的人他怎么会取相?离妄想分别执著,你就跟诸佛菩萨没有两样。诸佛菩萨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你也不住生死不住涅槃,何等的自在!

  我们一定要警觉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不能够超越,你就没有办法离开六道轮回。轮回很辛苦,还要继续干吗?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还起心动念,你还分别执著,不论你造的是善、造的是恶,都是轮回业。所以你要常常想想,天天要问问,我今天造的是不是轮回业?我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是净业还是轮回业?

  佛法里头没有别的,断烦恼而已。般若、德能、相好,是你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不是修得的,本来具有,而是现在被这些烦恼障碍住、盖复住。我们今天的智慧、能力、相好(我们一般人讲福报),每个人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是因为你的烦恼障碍,每个人多少不一样。烦恼少一点的人,他所透出来的智慧、德能、福报就多一点,这是他本能的,不是学来的。烦恼障碍多一点,那这个智慧、德能、福报就小一点,就这么回事情。

  我们学佛不能不着急,也不能着急;着急错了,不着急也错了。不能不着急,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但是你要着急的时候是障碍,决定不能成就,所以又不能着急。那不能着急,这就一定要遵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长时熏修里面,这一门深入着重在信解,长时熏修着重在行证。我要把我所信的,要把我所解的,落实到自己生活当中,落实到自己的思想见解言行,我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跟佛经典上所说的相应,这才是行证,你真行!唯有真行,不定在什么时候豁然大悟。

  佛、法身菩萨为我们示现,教导我们,我们应当把这个色身舍掉。这个舍不是丢掉的意思,就是不要执著,不要分别执著这个身体,也不要分别执著我所有的。为什么?这都是虚妄的,你这个分别执著就冤枉,自找苦吃。

  然后你再想想,你住清净法身,你还有什么灾难?自性三德,般若、解脱、法身都是不生不灭,都是自性本来具有的,不是外来的。只要你契入少分,你就得大自在,你就得大欢喜。就像《心经》上所讲「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就什么灾难都没有,你有智慧去照,照五蕴皆空。五蕴皆空就是《金刚经》上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还有什么灾难?没有。你还有什么烦恼、还有什么忧虑?统统没有。

  世间人,特别是六道凡夫不知道事实真相,总是执著这一切法是真的,一切法是真有。这一切法是恒常存在,所以引起他的贪瞋痴。如果他要是真正了解事实真相,一切行实实在在是无常的,他会不会有这妄想执著?不会了。他还要在世间去营求吗?辛辛苦苦去营求,到最后一场空。最后什么时候到来,不一定,人命无常在呼吸之间。这个事实真相你要了解。所以不是说对身外之物,就是对自己身体,知道无常。虽无常,你不可以糟蹋它,你要是糟蹋它,那也是错了,你还是要爱惜它。爱惜它干什么?佛家常讲借假修真。你要不用这个假身,你怎么能够证得实际?这个人就聪明,对这个假身应用正确,丝毫没有差错。我要用这个假身修我的真性,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明心见性。现在如果说明心见性太难,我做不到,那祖师大德教我们,不得已而求其次。其次是什么?念佛往生西方净土。为什么?生到西方净土肯定明心见性,这目标就达到。

  我们迷失了怎么样?迷失了,我们眼睛见外头境界,看外面境界,你看无缘无故生起了妄想分别执著,这就叫迷。如果你睁开眼睛见外面一切色相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那就是自性清净涅槃,一点也没错,那就是自性清净般若。真的是无缘无故生起妄想分别执著,于是事实真相全不见了,把这个真相变成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这是佛在《金刚般若经》上说的。说什么?凡夫迷失了自性,把外头所有一切境界相统统扭曲。这个扭曲是比喻,并不是真的被扭曲。那个菩提涅槃,法身般若解脱失掉,这个失掉不是真的失掉,迷失,也就是说在现前你的生活境界里头,它不起作用。什么东西起作用?妄想分别执著起作用,烦恼起作用,菩提涅槃不起作用,所以没有失掉。这是佛说失掉,这个说法意思我们都要懂。

  初学佛的人如何才能上轨道?才能慢慢入佛境界?要自己约束自己,随顺佛陀教诲。佛陀的教诲太多了,要怎么办?八万四千法门中选一门,一通一切通。我们选择的是净土法门,净土法门也很多,我们走的是持名念佛,依据小本《弥陀经》与《无量寿经》。如何修持名念佛?在《观经》中佛教韦提希夫人往生净土的方法,尚未讲方法之前,先讲“净业三福”。净业三福是准备工作,有充分的预备然后才能起步。

 
 
 
前五篇文章

每日法语(一)

十年耕耘雨润八千学子

马祖与慧能禅教学精神之比较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二)

 

后五篇文章

每日法语(三)

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幻论

让节假日留住文化的根

马祖与《楞伽经》、《二入四行论》

推进晋商研究 建设文化强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