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六)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第二十三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这个就是分身供养嘛。一食顷,承佛神力一食顷,供养无量无边。有的人,很多人就是说我不愿往生,为什么呢?我想供养其他佛,我想怎么样怎么样——这个没问题的,你往生彼国可以到十方世界,供养一切诸佛,一食顷就可以做完了。《阿弥陀经》讲了啊,到那个世界大家都什么游化自在啊,供养十方诸佛,供养诸佛,往生彼国呢就是不影响我们到无量世间,你认为喜欢的世间去游化,度脱众生,供养诸佛,不影响这个。

  有的人修到有意生身了,就说:哎呀,我在这个世间就可以度化多少人,度化很多方便。佛给这类人授记:你可以在一食顷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界的佛菩萨,以佛威神故,你在此界你不过是能有一点幻现,对,没有广大究竟无碍圆满力,这都是给菩萨讲的。承佛神力,不可思议的,这种神力能供养诸佛于一食顷。

  (第二十四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供养的东西,有的供养具我们不具足,对吧?供养具有时候不具足的,总想有好东西给别人,往往我们没有啥好东西;真要有个自己很满意的东西供养别人,结果呢,自己满意的东西又舍不得给别人——这两类,对吧?佛说没问题,你到这个国土,你心有什么愿望,对,你所欲求的供养之具都给你满足的。你说这不是不劳而获吗?不是坏因果吗?不是!以佛福德力故,令其圆满,对,这个地方没有坏因果的,很多人认为净土教言是懒汉的事,不是!决定不是的!这决定不是这样的。因为往生这个佛土的佛功德、我功德等无差别的!对!

  问:这边提到“德本”。

  答:德本,德本,对,“现其德本”。实际的我们一般依性德观哪,一切物质、一切功德没有名号的,不是属于你的,也不是属于他的,随意所用,各得自在。极乐世界的财产不是属于哪个人的,没有标上这是属于阿弥陀佛的资产,你往生彼国呢都可以供你使用,因为啥?以德本故,以性德故,依性德没有差别,说使用方便,各随意择取啊。你依佛的誓愿故也是如是,依佛圆满回施心智故,也是令我们圆满取用,不假于名相的,不是说这是谁的,我到那儿去了说这是,这个借给我用,我供养佛,不是这样的,你用就是你可以供,真实不虚。因为你无尽藏打开了嘛,对。无尽藏,因为我们的性德就是无尽藏,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财富,具足一切善巧,具足一切通力,具足一切变化,所以呢我们要是率性的钥匙一打开我们的无尽藏,就可以依心力随意自在。

  读快一点吧。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五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

  这个呢,要是我们依性德之智,观万物之本性,以安心之智来观一切教法,我们现下就可以演说一切智,一切智我们称为总相智,以总相智方便了知世间,总相智——就是万事万物的根本是什么?从源头来说了,这一切智呢很容易认知。道种智千差万别,虽然呢亦是顺性发现,但是有千差万别的细分妙用,有细分了——道种智。这个一切智呢,但依本性而显现,就是万物、万物、万事万物一来了本性就显现,好比说佛的法印都是一切智所现——无常、无我、苦空寂静、涅槃,这都是一切智所得见、一切智之回施,就是总相,总的来说——法无自性!这都是一切智所见。

  你怎么不能演说一切智呢?

  (注)三智——指大智度论卷八十四释三慧品所说之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1一切智,即了知一切诸法总相之智。总相即空相。此智乃声闻、缘觉之智。

  2道种智,又作道种慧、道相智。即了知一切诸法别相之智。别相即种种差别之道法。此智乃菩萨之智。

  3一切种智,又作一切相智。即通达总相与别相之智,即佛智。

  天台家认为,此三智为空、假、中三观所成,即一切智为空观所成,道种智为假观所成,一切种智为中观所成。

  又依空、假、中三观之义,别立二种三智,即:

  1别相三智,别教菩萨次第修习别相三观,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乃至修习中道观,了见佛性,成就一切种智,常住涅槃。

  2一心三智,不依别相之次第,融三谛于一境,即于一心而作三观,故所发之三智亦于一心中证得,无前后之别。

  又华严经疏卷四亦举出俗智、真智、中道智三智,其中真智即观照真谛空理之智,相当于一切智;俗智即观照俗谛诸法差别之智,相当于道种智;中道智不偏真俗二边,双遮双照,相当于一切种智。[大品般若经卷一、大智度论卷二十七、摩诃止观卷三上、观音玄义卷下]

  276“

  (第二十六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金刚那罗延身”就是不坏身。哎呀,太好了,往生彼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啊!金刚那罗延身。我们这色身太恍惚了,你知道吗?一碰就死了,经不住招,真是这样子的。你看看练武的他们那个电影,砰!一拳打死了,砰!一枪打死了,太弱了。金刚那罗延身是不可毁坏的,因为顺应这个圆满的心智所设立,随着佛的这个正觉阿弥陀佛,这都是因为正觉所化生啊,莲花生身,他这个色身是不可击毁的。金刚那罗延身,在一切世间的魔恼中不可散坏,从立相不可散坏。要是看看这,我们这个色身一对比,哎呀,阿弥陀佛了。这色身太薄了,太脆弱了。

  我得病的时候我想,哎呀,去OK好呢?还是去坏了好呢?后来受点苦,OK,病好了。对,金刚啊。所以说我们,佛以种种善巧,好比说对那些天人啊,这些都是对那些菩萨啊,对那些修行者啊,对那些有一定威德的人说的,因为他这个身的修持就非一大劫二大劫的修持了,对,往生彼国即得金刚那罗延身,对。

  (第二十七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一切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其诸众生。乃至逮得天眼。有能明了辨其名数者。不取正觉。

  这就说的性德所成就的庄严,阿弥陀佛顺性修德的庄严,一切有情,乃至有天眼的有情,不可总说,不可总辨,实际我们一顺性德遍布法界,一尘一刹,尘尘刹刹,无尽刹土,你咋能总说呢?极乐世界无量光佛刹亦复如是,你虽然可知可见,但你不能总说。

  我对这个呢挺有感觉的,以前有时候会打打坐什么的,有一点影像、境界什么的,有时候就是,人说啊,吹牛啊,在一起聊天啊,就想说一说,但说不了两句就感觉恶心想吐,因为啥?说不出来,就是表达不准确,就是看看周围找不到对比的东西,想一想自己脑袋瓜子意识中也找不到对比的东西,咋说呢?就是总是这个概念,就是不好表达。读过《华严经》,说拿《华严经》上这个句子能做一点对比性的说法,再从世俗中呢很难找到类比的东西。

  我有一次在北京的时间,他们拿来一束花,那个白色的百合花,那个香气太(浓了),我受不了,我身体弱那时间,一闻就晕,一闻就晕。我说不行,我坐一会儿,坐一会儿闭上眼睛了,进入了一个状态中,哎呀,都是百合花,怎么都看不到头,都是百合花,全部都是百合花,没有边,没有际,什么都是百合花,我不知道怎么形容,你知道吗?就很难述说这个东西。就是我们这小小的一个梦境都不好说,况且是佛的国土呢?没法说,就是不可总说,这是真实言,这是佛的真实言,有体会······名数也不可辨啊,就是有多少数量啊,有多少莲花啊,没法说!对。

  (第二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无量光色。高四百万里者。不取正觉。

  那少功德,“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我们都知道的往生彼国的有情是多种多样的啊,就是有的累计功德,有的往生彼国了还会精进的。这个地方就是往生彼国不修功德的人、少功德的人,那么无量的光色呢一样可见,一样能知的。实际说就是他的功德并没有差别,还是说泯除了差别相,以平等回施、顺性安立的这个教法呢,随时随地就表达出来了,对。我们凡夫的这个对比取舍心呢,随时随地也在表现,所以佛说四十八愿呢随时随地用清净平等、顺性平等回施,来印契我们的心,来启发我们、满足我们。

  (第二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

  讲啊:在极乐世界的有情,或者说安心的有情,读诵经法也好,什么也好,都会得辩才之智,这是决定无疑的。我遇到很多佛教徒都是希望自己辩才无碍,说教无碍,行法无碍。但是看看无碍的人呢还是不太多。极乐世界里人人都无碍,真实不虚,因为这个平等的回施是真实不虚的。这个还是一个很清晰的提示。对!

  (第三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

  可能这两个是相续的。

  (第三十一愿)设我得佛。国土清净皆悉照见十方一切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犹如明镜。睹其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见十方世界、十方诸佛,清净可见,若不是如是呢,佛不成佛。这太好了!我们现在呢想见哪一个世界,拿个天文望远镜想看哪一个星星,只能在一个孔,对不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会给我们带来无量的方便,可以明确了知十方世界,天亲菩萨在他的《往生论》上这么讲的,什么“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对,观十方无碍,这些地方呢就是观十方无碍的实际内容,能见十方诸佛。

  (第三十二愿)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如是。不取正觉。

  这是以香气来做佛事,对。宫殿楼阁池流华树等等,就是不光是地下、虚空皆以杂宝众香合成,众生闻到这个香味就能修佛行。因为我们这人懈怠,你看啊,我们自身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都看得到的,睡懒觉没问题吧?不做事情没问题吧?放逸没问题吧?尽量地想偷偷懒没问题吧?这个放逸太······但在极乐世界呢,像《阿弥陀经》讲啊,什么什么风声刮来了,念佛、念法、念僧;什么鸟叫了,念佛、念法、念僧,反正什么都给我们带来修法的机会、教法的机会。那么这个香气呢令你正行,远离懈怠,实际人太懈怠了,娑婆世界不光是修行机会少,正知正见少,退堕的机会多,放逸的机会更多,在娑婆世界我们的放逸的习惯要是还有,那么他不断地提醒我们,提醒。闻香正行。

  (第三十三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呢是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的一个誓愿了。“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明触其身者。身心柔软。超过天人。若不尔者。不取正觉。”你说我们被这个光······有人说触过没有呢?有禅修的人真是能出光,身体有变化的。那你说我不出这个光,好比说我们以教理感知教法之光,清净平等圆满无碍,安详于世,实际这也是光明的,也能令我们身心柔软,自然向上,三垢消除。因为极乐世界,像阿弥陀佛这种说法呢就是说的他方世界啊,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蒙我光明,就是他这光普照于十方世界的。那我们现在闻到这个教法了,这是教法之光,那会圆满回施给我们,我们能身心安乐,一样可以身心调柔的。那当然你要修般舟三昧也好,你修念佛三昧也好,能见佛身相,见佛光明,那你身心调整的,你自然会清晰。对,阿弥陀佛的誓愿啊,誓愿,以利众生,十方众生,这是利他方世界的一个誓愿,对。(其它誓愿)很多是往生彼国的一个誓愿。对。

  (第三十四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

  这两个愿是回施十方、他方世界众生的,就是闻名字不得菩萨无生忍、诸深总持者不取正觉,这一个誓愿呢我们要多了解的,因为很多人学习净土他并不了解佛的愿力,令我们得菩萨无生忍,得总持法门。闻名啊,闻万德之名,闻性德之名,闻无碍之名,闻阿弥陀佛的这个报德之名。这两个愿呢我们就看到这个是他方世界,对他方世界的直接利益了。

  第三十五愿,也是这样一个誓愿:

  (第三十五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其有女人闻我名字。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恶女身。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

  那么这一类呢,就是他方世界,并没有说往生不往生的事情,但是厌患女身,闻到这个佛的名字,欢喜发菩提心——发菩提心与往生不往生可能还没关系了。就是在闻到佛名,欢喜信乐,发菩提心,厌患女身,此人必然来世转女成男。不要小看这个事情,很多女居士、或者学佛的人说:“女人有什么不好呢?”不是这个概念。在佛法的教法中呢,它认为女身的障碍比较多的。多不多呢?我们平时可以对比一下,(居士:八十四态。)八十四态那是一个说法,女性的这个情绪化与多变,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起码我们都领教得太多了。当然你们自己领教不领教你们知道的,对吧?不可思议。

  这里面呢就是你厌患这呢,你闻到名号呢你这一次发心。那有的人她就没有愿意往生咋办?她厌患女身必然转女成男。说的“寿终之后。复为女像者。不取正觉。”这是对女同胞讲的了。

  (第三十六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那么这个地方呢也是没有往生与不往生,是讲的他方的菩萨,那我们再持戒、行菩萨道、闻阿弥陀佛名,常修梵行,直至菩提,也不会退转的。那这就有味道了,这里面还有不愿意往生的摄化。没往生,但你要常行菩萨道,常发菩提心,这样在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加持下呢,我们直至成佛无有退转。这几个愿都是对他方世界的众生、菩萨而言。

  因为佛的名字能令菩萨得不退转,所谓的的常修梵行,立这样的直至成佛道的这样的加持力,这说的佛的名号呢就含有性德之加持、不退之加持、圆满之加持、相续之加持。嗯,他方菩萨。

  (第三十七愿)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天人民。闻我名字。五体投地。稽首作礼。欢喜信乐。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致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那要是我们真有这样的修行心智,所谓的就是说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欢喜踊跃,稽首作礼,修菩萨行,那么世间的有情呢皆应礼敬。所以念佛人呢,可以受一切世间之爱护、供养、礼敬,但你要是真念佛人,不是为了贪图人礼敬才念佛的。因为它是对这个名——阿弥陀佛的名号的、这个名字的礼敬、敬仰,对彼方的礼敬、敬仰而产生的实际效果。

  (第三十八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欲得衣服。随念即至。如佛所赞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有求裁缝捣染浣濯者。不取正觉。

  这个话是怎么讲的呢?说这个生彼国有情啊,欲得衣服随念即至,这个不假方便的,不假缝制,也不加洗啊裁啊,不假这个东西的,如佛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这几句话呢有一个说法就是世尊在世的时间呢——就是释迦牟尼世尊在世的时间呢,说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披身,不假于缝制的。这个呢就是“应法妙服自然在身”,是善来比丘。就像这样的,那么彼国的人民呢,谁要衣服一动念就像这个善来比丘是一样的,须发自落,袈裟披身。就是你随意一动念,你的衣服就在身上了,就不需要什么裁剪啊什么这一套程序。这是对那些可能是经常为衣服发愁的人给以方便,对。有的人真为衣服发愁的,尤其女性,哎呀,穿这好呢?穿那好呢?今天穿这个衣服······我经常见她们换衣服换两个小时、三个小时的,我的确是见到了,我感到不可思议的。以前我在家的时候她们换衣服,受不了。他这个不需要的,你一动念就可以了,随你意、满你意的衣服就有了。

  (第三十九愿)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漏尽比丘,我们都知道什么叫漏尽比丘。(旁边的人:没烦恼)啊,对。阿罗汉是漏尽比丘,他因为呢,他这个三明中,漏尽明的人呢有漏尽定,有漏尽通,有漏进明,就是与生死长揖告别了,拜拜,没有生死了。这样的人呢在有余无余涅槃中已成为事实了,这样的人得什么欢喜呢?广大寂灭海中游历自在,不受世间困扰了。你要想想我们要不受世间的任何因缘困扰,那是什么样的一个喜悦呢?这个喜悦是不修行的人是不可及的,但是在往生彼国,所有的有情呢可以受到这样的快乐,像漏尽比丘一样的快乐,这太不可思议了。所以很多人想修声闻乘说,我要像漏尽比丘一样,在这世界里有成就的,但是还是少数,往生彼国这样的就具足了,所以这对声闻乘的人也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念佛也可以满足声闻乘心愿。

  (第四十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如愿。于宝树中悉皆照见。犹如明镜。睹见面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个还是像前面那有几愿是一样的,来引发大家了解这个极乐世界观十方无碍的善巧,当然这个地方是对菩萨所提的。那往生彼国到底是天人还是菩萨呢?所以实报庄严土呢就泯灭了这些差别了,但是我们一般的人呢,这种种说法呢,一会儿天人哪,一会儿声闻哪,一会儿菩萨呀,我们感觉才过瘾哪,才踏实啊,才安乐,要不然感觉到一个劲儿地去了,人就不服气。我真是问过很多人的,“他们(也能和我一样往生)?!······”有的认为自己很修行,高高在上,“他们(也能和我一样往生)?!······”我因为见得多了,所以说可能是表达得挺相似的。这个呢,因为这个人呢,我们已经取相分别惯了,所以总说一点差别起伏,才有点故事情节,要不然人不能忍受。对,对,来点情节大家感觉到挺高兴,大概是这个意思。

  (第四十一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

  这太重要了,啊,他方菩萨呀,这可不是说的是极乐世界,是未往生的他方菩萨,闻佛的名字,闻名字开始一直到成佛,不再有诸根缺漏的因缘,这太不可思议了,简直是。哎呀,人在这个无量的世界中,这个残缺不全啊太容易造成了,阿弥陀佛名号的功德就是这样圆满地给予、圆满的加持,令我们的心智、报德圆满相续,直至成佛,这是十分感人的啊!这个愿望很感人!有的人呢可能是没有往生彼国,但因佛的名号的这种加持力而产生了这样一个事实,对,诸根没有缺漏,对,直至成佛这个过程。就是说闻阿弥陀佛名号,他方菩萨闻名之后,在相续修持中直至成佛不会再有诸根缺漏之障碍了。

  (第四十二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清净解脱三昧。住是三昧。一发意顷。供养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尊。而不失定意。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呢还是对他方菩萨,闻名而得到的不可思议的解脱三昧的三昧力,就是一发意顷,供养十方佛。这个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要以修德来成熟这样的、这种不可思议的力量,等觉、妙觉菩萨去做了。因为于一念顷供养十方诸佛,这实在是不可思议的力,对。因为我们知道从信位菩萨一直到等觉、妙觉菩萨这些修持中呢,次第都有差异的,供养诸佛各有方便,但是说一念顷供养无量诸佛,非等觉、妙觉菩萨不能为啊,所以往生彼国实是不可思议的,听闻名号也是不可思议的。这个地方直至闻到佛的名号的功德,我们以菩萨行地一样可以得到不可思议的利益。所以我们很多人就说不往生,你在此地行菩萨行,一样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常念阿弥陀佛名。对。

  (第四十三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很多修行人哪因为自卑心,就是好比出身哪、经历哪有些波折,有些不足,或者自己认为有一些伤害啊什么的,就会很痛苦。那么阿弥陀佛的名号呢能令闻名众生生尊贵家,你看我们就是不往生这个利益也是不可思议啊,对,生尊贵家,若不尔者,不取正觉。起码世俗的愿望满足是不可思议的。你看现在世人哪好比生在邪见家、贫贱家、罪恶家,真是也是很苦的,受不了,对不对?有的人被人欺辱啊、鞭打啊、受苦啊、衣食难求啊、无有正见啊,被种种东西所逼迫啊,真是······

  (第四十四愿)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具足德本。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欢喜踊跃。修菩萨行。”要是闻名欢喜啊,这受益是不可思议的。古人讲啊说,这是儒家的话:“有朋来自远方,不亦乐乎!”我们闻到阿弥陀佛这个万德洪名了要是不亦乐乎,我们会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真是这个佛名会给人带来······那有的人就会在这儿麻木不仁,佛在经典上说的话很重:此人从恶道中来,余报未尽。是不是真是这样子呢?实际我们的固执的业力还在蒙蔽自己,过去的恶报还残留在心中了,还不能生起喜悦。那你就鼓励自己喜悦呗,完全可以啊。

  我给你讲,我第一遍读《无量寿经》的时候,我读到这一段文字说:“我怎么不毛骨悚然呢?我怎么不掉泪呢?我是不是从恶道里来?下次我读到这里的时候我要激动一点。”第二次读的时候真哭鼻子了,我说故意鼓励自己从善道中来,心作心是呗!后来读得久了真是闻到佛名就欢喜了,闻到佛名真正欢喜了,那就善根增长了啊!就喜悦踊跃了,就开发心智了,受到不共的加持了,就如闻亲人之名号了,有亲切感了,好!

  啊,“具足德本”,这个闻名欢喜就会得到这个具足功德,欢喜踊跃,要不是这样子呢可能这相应的机会就少了。是,有时候我们真需要鼓励自己与教言相应的,有时候我们一闻到佛经就生烦恼,一闻到佛这个说法就生抵触,这一定要忏悔的,真要忏悔的,它会有的。我跟人介绍这个《般舟经》的时候,别人就不屑一顾,一推推一边了,我说这是经典,后面的话就不好听了,应该忏悔。

 
 
 
前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五)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四)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三)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二)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一)

 

后五篇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七)

佛说无量寿经要义

净土深义【法藏法师】(三)

净土深义【法藏法师】(四)

净土深义【法藏法师】(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