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大乘起信论》经典(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大乘起信论》经典(二)

  原典

  问曰:「修多罗(1)中具有此法,何须重说?」

  答曰:「修多罗中虽有此法,以众生根行(2)不等,受解缘别。所谓如来在世,众生利根,能说之人色心业(3)胜,圆音(4)一演,异类等解,则不须论。若如来灭後,或有众生,能以自力,广闻而取解者;或有众生,亦以自力,少闻而多解者;或有众生,无自智力(5),因於广论而得解者;亦(6)有众生,复以广论文多为烦,心乐总持少文而摄多义能取解者。如是此论,为欲总摄如来广大深法无边义故,应说此论。」

  注释

  (1)修多罗:梵语Sutra,译为契经、经等。有二层含义,一指上契诸佛之理,二指下合众生之机缘。指经、律、论三藏中的「经藏」 ,为「经」的总名。

  (2)根行:根,指根机、根性;行,指修行。

  (3)色心业:总摄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即身、口、意三业。

  (4)圆音:圆妙的声音,喻佛语。圆音又名一音,有二义,一谓如来在一处说法,十方众生都能听到;二谓佛以一音说法,众生各得其解。

  (5)「智力」,《金》本、《丽》本、《贤首疏》本均作「心力」。

  (6)「亦」,《金》本作「自」。

  本论大旨

  译文

  已说造论因由,次说立论大旨。

  所谓大乘佛法,总体上可以从两方面立说。哪两方面呢?一是从大乘的法体方面说,二是从大乘的义理方面说。

  这裏所说的「法体」,即是指「众生心」。这个「心」,包括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和出离世俗世界的一切现象。正是依存於这个「众生心」,显示了大乘佛法的一切含义。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众生心」的真如之相,水恒不变,即展现了大乘佛法的本体自性:而它的生灭之相,随缘变化,则既能显示大乘佛法自身的本体,又能显示它的相状和功用。

  这裏所说的「义理」 ,则有三方面。哪三方面呢?第一是真如本体大,即是说,「心」作为真如本体,作为一切现象所具的共性,无论随染或还净,无论在世间或出世间,性恒平等,不增不减:二、真如的相状大,即是说,「心」作为「如来藏」, 其中本具有无量无边的法性功德:三、真如的功用大,即是说,由此真如,能生起一切世间和出世间、有漏和无漏的因缘果报:因为,一切诸佛都是以「心」这一大乘法到达究竟地的,一切菩萨,也是乘此大法到达如来地的。

  原典

  已说因缘分,次说立义分。

  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1),二者义(2)。

  所言法者,谓众生心(3)。是心则摄一切世间(4)法、出世间(5)法。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何以故?是心真如相(6),即示摩诃衍体(7)故;是心生灭因缘相(8),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9)故。

  所言义者,则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体大(10),谓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减故;二者相大(11),谓如来藏(12)具足无量性功德(13)故;三者用大(14),能生一切世间、出世间善因果故,一切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萨皆乘此法到如来地故。

  注释

  (1)梵文Dharma,唐译本分别译有法、法。概指一切有形与无形,真实与虚妄,本体与现象等。通常可分别有本体与现象二义。在此文中,法作法体解,指大乘法体。

  (2)义:梵文Artha,又译道理、意味等。即表示内涵、意义等,这裏指大乘法义。

  (3)众生心:这是《起信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其全部学说展开的主体。众生心,即如来藏心,被看作是大乘的法体,二者名异而实同,从能持有的众生讲,称「众生心」;从所持的功德讲,称「如来藏心」。本论认定,众生只有依靠本有的心性求得解脱,因而众生心即是由染到净、由不觉到觉、由世间到出世间的「大乘」。这是由於「一心」而具「二门」,是真如本体与生灭现象的和合实体。正是在这样的「众生心」中,染净互薰,无明与真如互相影响作用,现实世界得以建立,而回归涅盘的自我解脱,也有了实现的内在根据和根本保证。

  (4)一切世间:世间,世为迁流、破坏之义,间有中与间隔之义,因此,世间指堕於世中之事物,彼此之间,相互间隔而有界畔。在《起信论》中,世间即指真如与生灭,本觉与不觉,净与染和合的现象世界。此句「一切世间」下,《贤首疏》本无「法」字。

  (5)出世间:相对於世间之称,概指真如、本觉之本体,它超出一切有漏、轮回的世间境界。

  (6)心真如相:即指众生心中永恒不变的真如方面。

  (7)体:实体,本性,指存在的内在根据。

  (8)心生灭因缘相:即指众生心中,染净对待,真如与生灭和合,觉与不觉相融的方面。

  包涵大乘法体、相、用三个方面。

  (9)相用:相,指生灭门中的无量性功德;用,系指真如随缘而不变的活动。

  (10)体大:指真如理体,不生不灭,随缘变化而体不增减,为一切法之所依。

  (11)相大:指不空如来藏,具足无量无边的无漏功德,这些功德,为真如实性而发起,相不离性,性、体通过相而显示其妙用,所以称之为「性功德」 。

  (12)如来藏:此处指众生心中藏有如来法身,即自性清净的真如本体。

  (13)性功德:指作为真如本体的如来藏中本来就具足固有的无量功德。

  (14)用大:指真如理体,具有产生一切善因果的大能力。在《起信论》中系指本觉在众生心中所唤醒的还灭反净的觉性之义。

  义理解释

  译文

  已说立论大旨,其次正式解释本论所立大乘之义。解释可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

  第一是正面解释本论所立「一心二门」的大乘义理。第二是以大乘法药,对治「人我执」和「法我执」。第三是指明发心趣向佛道的各种阶位与方法。

  1显示正义

  关於「一心」与「二门」

  首先所显示的大乘正确义理,就是上述「一心」(即众生心或如来藏心)。可以分两方面(二门)来说明。哪两方面呢?一是心真如门,一是心生灭门。「心」的这两门,各自都能涵摄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法。这意谓著什么?这是因为,此两门乃体、相关系,彼此互不相离的缘故。

  原典

  已说立义分,次说解释分。解释分有三种。云何为三?一者显示正义;二者封治邪执(1);三者分别发趣道(2)相。

  显示正义者,依一心法有二种门(3)。云何为二?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4)。是二种门,皆各总摄一切法。此义云何?以是二门不相离(5)故。

  注释

  (1)对治邪执:指有针对性地克服、破除「人我执」、与「法我执」。

  (2)发趣道:发为发起,趣为趣向,道指大乘佛道。发趣道即指发心趣向菩提道的必经步骤。

  (3)门:此指含义。

  (4)心真如门、心生灭门:此义参见上文中心真如、心生灭二相之解释。

  (5)不相离:指真如本体与它的相状,作用不相疏离,统摄於一心。

  译文

  (1)心真如门

  心真如义

  心真如,即作为「真如」的心,指的是一切事物最普遍的共性,统一无差别的本原,赖以生成存在的本体。

  心的本性是不随妄生、不随染灭的。一切现象,只是因为心中幻起的妄念,才产生纷纭错乱的差别。如果远离一切妄念,就不会产生种种境界的假相。所以,一切现象,从其本体来说,都是脱离言说、概念以及思虑所表达的相状。因为真如本体,毕竟平等无二,没有变异,不可坏灭,只是一心永在,所以叫做「真如」。一切言语施设,都是假名,没有实性,由随缘的妄念而产生,不能得到真实。此处所说的「真如」,也没有任何相状,超越一切言语的施设。说它是「真如」,只是为了表达的方便而说,而这一概念自身,也是应该遗除的。至於「真如」的实体,则是实际存在而没有什么可以遣除的,因为一切染净诸法,都是「真如」的表现:也没有什么可以建立的,因为一切染净诸法,与「真如」无二无别,所以也不能在一切法之外去别立「真如」。应该知道,一切现象,就其本体而言,不可言说,不可思虑,所以叫做「真如」。

  有人问:如果是这样——一切法都以「真如」为本体,不可言说,不可思虑,那么所有众生又怎样能随顺真如法性而证得真如呢?

  回答说:如果认识到一切法,虽有言说,而实际上是不能言说和不可言说的:虽有思念,实际上是不能思念和不可思念的,这就叫「随顺」,如果再进一步远离一切妄念,契合无念的真理,便叫做证得「真如」。

  其次,所谓「真如」(离言离相,无有可说,但为了众生理解,勉强依言说加以分析),则有两种含义,哪两种呢?一是「如实空」,指它能究竟显示出「真如」自体的真实性。二是「如实不空」,指它确有自体具足、清净无漏的法性功德。

  原典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1)大总相(2)法门(3)体。

  所谓心性不生不灭(4)。一切诸法,唯依妄念(5)而有差别。若离心念(6),则无一切境界(7)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8)相,离心缘(9)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遗言(10)。此真如体,无有可遣(11),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12),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

  问曰:若如是义者,诺众生等,云何随顺(13)而能得入(14)?

  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於念,名为得入。

  复次,此(15)真如者,依言说分别,有二种义。云何为二?一者如实空(16),以能究竟显实故;二者如实不空(17),以有自体具足无漏性功德故。

  注释

  (1)法界:梵名Dharmadhatu,又译为实相,一般可以从二个方面理解。从现象方面释,就事而言,法者,表示事物的自体;界者,表示事物的分界。即表示不同分界的事物。也可总摄一切现象界之万事万物,相当於华严宗说的「事法界」。约本体实性方面释,「法界」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等,在这裏,「界」为因凭之义,即因依之而生诸圣道;「界」又可释为法性,即法界为一切法所依之性。在《起信》中,法界作法性实相解,一法界或一真法界,指真如实体唯一无二,本论所说的真如实体即一切众生的离念真心。

  (2)大总相:总相,相对别相言,大谓无所不包。大总相,即指涵摄真如与生灭二门之相。

  (3)法门:佛所说法,为世准则的,叫做法;无论凡圣,均以此为入道的通口,此之谓门。

  (4)心性不生不减:心性,唐译本译作心本性,更为浅易。这裏不生不灭是指心的本体方面而言,不是泛指一切心。

  (5)妄念:指凡夫贪慕六尘而产生的虚妄不实的心理思想活动。

  (6)「心念」,《金》本、《丽》本均作「妄念」,较切。

  (7)境界:依主观妄念活动而变现出的色、声、香、味、触、法六种认识和行为对象。

  (8)名字:梵文Nama,名者实名,字者假名,总指事物之名称。此指名词、概念。

  (9)离心缘:心缘,此系指一切意识的活动、认识与攀缘。「离心缘」,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释为「非意言分别」。

  (10)因言遗言:佛学中为了表示排遣名相的一种方便施设。以一种名言排遣另一些名言的执著,这种遣言的名言,自身也是一种非实有的假名所以自身最终也要遣除。正如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中说:「若无此名,无以遣名;若存此名,亦不遣名」这只是为了表达名言所不能直接表达的真如,而采用的一种语言概念上的巧说方便。

  (11)真如体无有可遗:遣,只是遣除名相、概念等可以把握真如的可能性,而不是连真如实性也一起遣除,那样便会陷入断见的顽空观。

  (12)亦无可立:一般人以为真如实体无可遣,则似乎有法可立,起心攀缘,产生妄念;而真如实体乃离一切妄情分别,无任何差别相,故也无法可立。

  (13)随顺:是一种方便的观照方法,即观照一切妄念都没有自性,虚假不实。这种观照方法不是要求离念,断绝一切念头,而是要体会到念处相空,虽念,实无能念的我及可念的法。这种即念而又不住念的方法,一方面不是灭念,因而离於顽空的断见;另一方面,知念无实,又离於执著的常见,断常双遣,才能叫做随顺入道的方便观照。

  (14)得入:即入真如三昧。得入实际上是在随顺的基础上远离一切妄念,达到豁然大悟的境界。

  (15)「此」,《金》本无。

  (16)如实空:唐译本为真实空。如即真如,实即实体,如实空,指真如实体远离一切虚妄染法。

  (17)如实不空:唐译本为真实不空。有二种解释,一是表示真如确有其存在之体;一是表示真如具有无边无量的胜妙功德,以与有漏烦恼相区别。

  译文

  如实空义

  此处所谓「空」,是指真如从来与世间一切虚妄污染的现象都不相应,它远离一切事物的差别之相,因没有任何虚妄心念的缘故。

  应当认识到,真如的本性,既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既不是非有相,也不是非无相:又不是亦有亦无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异相:既不是一相,也不是非异相,又不是亦一亦异相。总而言之,依据众生因有虚妄心念,才产生念念分别,均与真如本体不相适应,所以说之为「空」。如果远离虚妄心念,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空的。

  如实不空义

  此处所说的「不空」,是指已显示的法体即真如本体,是空而无妄的,这就是真心。这真心恒常不变,具备圆满无缺的清净之法,所以说它为不空。它没有任何形相可以执取,因为它远离一切妄念的境界,只有对真如的证悟,才能与之契合相应。

  原典

  所言空者,从本(1)已来,一切染法(2)不相应故。谓离一切法差别之相,以无虚妄心念故。

  当知真如自性,非有相,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非一相,非异相,非非一相,非非异相,非一异俱相(3)。乃至总说,依一切众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别,皆不相应,故说为空。若离妄心,实无可空故。

  所言不空者,已显法体空无妄故,即是真心。常恒不变,净法(4)满足,则(5)名不空,亦无有相可取,以离念境界,唯证(6)相应故。

  注释

  (1)「本」,《资》、《碛》、《普》、《南》、《径》、《清》本均作「昔」。

  (2)染法:染者,污染之义。污染真性,使不清净,故名为染法。通常概指与无明相应,由无明而起之法。

  (3)非有相等句:是佛学常用的一种遮诠法,表示真如本体不是一切言语思虑所可达到的,所有名词概念,皆是戏论。

  (4)净法:此系指不空义中的清净之义,远离一切污染之法。

  (5)「则」,《金》本作「故」。

  (6)证:指无漏之正智,能与真如相契会。「证」在《起信论》中应以觉性释义,即是一种觉证。从认识上,遣除一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对真如的把握,但并不因此堕入顽空泯灭,而是肯定有一种超越感性与理性认识的离念之智,可以直接与真如相契会,这就是佛家常说的证悟。

  译文

  (2)心生灭门

  阿赖耶识(藏识)

  所谓的「心生灭门」,依存於不生灭的如来藏,即真如心而有生灭心。即是说,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清净心与有生有灭的杂染心和合在一起。清净心随缘变化,而本性不变,所以与杂染心不同:清净心虽本性不变,而又随缘变化,所以又与杂染心不异。这称为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能包摄一切染净诸法,也能派生一切染净诸法。它具有两种含义。哪两种含义呢?一是觉的含义,另一是不觉的含义。

 
 
 
前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经典(一)

《大乘起信论》源流

《大乘起信论》附录(四)

《大乘起信论》附录(三)

《大乘起信论》附录(二)

 

后五篇文章

《大乘起信论》经典(三)

《大乘起信论》经典(四)

《大乘起信论》经典(五)

《大乘起信论》经典(六)

《大乘起信论》经典(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