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九)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九)

 

  问:受了菩萨戒的在家居士,怎么样取舍细微的因果?

  答:首先,要了知佛陀在有关经典中规定的菩萨戒条。假如不了知菩萨戒的根本学处、细微的支分学处,在日常生活中根本没办法取舍。

  然后,不管是学显宗还是学密宗,即使自己的证悟、见解非常高深,取舍因果也不能轻易舍弃,在缘起规律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亘古不变的原则。莲花生大师也说:“纵然见解比虚空还高,取舍因果也要比粉末还细。”当然,具体怎样取舍因果,关键还是看修行人自己。

  总之,大家先要懂得所有的戒律,对佛陀具有无比的恭敬心,然后在此基础上,尽量护持一切学处,假如不慎违越了,则当励力去忏悔。

  问:如何判别相续中的菩提心是真实的,还是相似的?

  答:这个界限比较好分。菩提心有世俗、胜义两种,胜义菩提心远离一切戏论,这是凡夫人难以获得的。但世俗菩提心却比较容易,如果没有别人劝你,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想到:“我要度化众生,让一切老母有情获得佛果,为了他们我要精进努力。”这种没有造作的心一旦生起来,或者心心念念在这种心态的摄持下,则说明我们相续中生起了菩提心。但若只是偶尔想一下众生,大多数的时间都是自私自利,这不叫真实的菩提心。

  打个比方说,一个员工不愿意在某公司干了,下定决心要离开,这叫做出离心;而在工作的过程中,时刻想要度化众生,除此以外,再没有其他的事情了,这就是菩提心。因此,我们到底有没有生起菩提心,通过这个比喻也可以衡量。

  问:既然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又怎么会有众生呢?

  答:从实相而言,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在《楞伽经》、弥勒菩萨的《宝性论》中均有明确宣说。但从现相来讲,众生在没有了悟心性之前,被无明迷乱所障,跟佛陀之间有天壤之别。

  密宗中也有一个比喻:就像流落街头成为乞丐的王子,虽然他的种姓尊贵,将来会成为一国之君,但现在却身无分文、穷困潦倒。尽管如此,有朝一日他回到王宫、登上王位之后,本体上跟现在的乞丐无有任何差别。

  同样的道理,众生在实相上与佛无二无别,但就现相而言,众生被迷乱实执所缚,认为“梦里明明有六趣”,可是一旦梦醒过来,才知道“觉后空空无大千”,自己所执著的一切根本不存在。

  对此若欲进一步了解,不妨翻阅《入中论》、《宝性论》等教典。

  问:您对外面的在家居士有什么看法和期望?

  答:他们非常需要佛教的基础教育!有些居士本身很有信心,上师怎么样说,他们还是很听话的,但我始终有种感觉:好多上师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并没有认真地教他们。

  作为上师,应该学会关心弟子,这种关心并不是给一个东西安慰安慰,而是要给他们佛法的利益。如果自己有能力,应开示一些取舍的道理,让他们守持哪怕一分以上的居士戒,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一些知识,修一些简单的法(如金刚萨埵、阿弥陀佛),每个人应该有自己专修的法门。

  现在很多居士相当不错,可惜的是,佛教基础太差了。如果懂佛法的话,以自己的能力组织一些大大小小的团体,在社会上尽量宣扬佛教的真理,以佛法去影响别人,对社会应该非常有利益。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在家人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佛法还是很有能力的,尽管即生中没有出家的因缘,但他们也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佛教徒。如今美国有很多在家人举办的佛教中心,对整个佛教的影响相当不错。中国以前因为种种原因,这方面不是特别提倡,但我希望现在的居士们尽可能建立自己的学佛团体,此举对自他也有极大的意义。

----------------------------------------------------------------------------------------------------------------

更多索达吉堪布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二十)

海涛法师说故事 第6册 3.贪心的代价

海涛法师说故事 第6册 4.贪欲犹如焚身之火

海涛法师说故事 第6册 5.善有善报

海涛法师说故事 第6册 6.终于得道

 

后五篇文章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八)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七)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六)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五)

索达吉堪布:闲谈问答录(十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