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一)

 

  甲一、作者略史

  尝谓:「去圣时遥,义類差舛,遂使双林一味之旨,分成当现二常,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兩道,纷纭争論,凡數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

  距離佛在世的年代实在太遥远了,经典辗转的流传下來,义理有所偏差,与佛所說的法本意乖违了。「双林」是佛灭度之处,佛在兩大树之间入涅槃,意表佛灭度是空、有无碍的。佛大般涅槃本是同一法味,大乘宗旨是空有不二。但是此时却演变成南北二道。(唐朝初期,大乘佛法分成南道和北道。)

  「南道」观念讲真如缘起;讲「现常」。亦即:一切法生起是依真如受熏。真如清净本然,受染净法的熏习而变现十法界的差别因果。意义是:既然一切法是真如所现,凡夫的惑、业、苦现在就是真常,你的惑、业、苦无明当中,现在就是清净,不必等到把烦恼去掉,当下就清净,这就是「现常」。

  「北道」观念讲阿赖耶缘起;讲「当常」。亦即:阿赖耶刹那刹那生灭,受前七转識业力的熏习,它会变成善,也可能变成惡。阿赖耶本身不是常住,它是「当常」,当來常住。现前这一念无明的心,现在不是真如,但是慢慢用戒定慧來熏习它,将來它慢慢能够转成「真如」,这就是「当常」。

  此南、北二道之思想在奘师心中产生激盪,纷纭争論有數百年之久(自北魏孝文帝至贞观年间),整个中国佛教都有此怀疑,没有人能作正确的判断与抉择。(当时智者大师已論出「当常」「现常」可以融通。智者大师从《涅槃经》、的思想,佛有譬喻:有一人有「乳」,没有「醍醐」,但是若问他有无醍醐,他可以作兩种回答:「有」,也可以說「没有」「没有」。,因为是「乳」,没有「醍醐」「有」。,有「乳」就可以煉出「醍醐」。→当來有醍醐。对望着「当來」,他說有「醍醐」也对;对望「现在」而言,它现在是「乳」,不是「醍醐」,他說没有「醍醐」也是对。但是其实「乳」和「醍醐」是一味的。由此推言「阿赖耶」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如」,一念迷而成「阿赖耶」。经过闻、思、修慢慢熏习,「阿赖耶」就能转成「真如」,故說此当现二常之思想其实是一致的。)

  补充:《瑜伽师地論》

  此論阐述三乘之境、行、果。它的境、行、果都是相应于涅槃的。《瑜伽师地論》之根本在第一分「本地分」,有五十卷。在五十卷中,古德将之分为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

  「唯識境」讲凡夫杂染的境界(三界九地),亦即凡夫惑业苦的境界,都是阿赖耶所变现。

  「唯識果」讲佛陀清净的功德(有馀依涅槃、无馀依涅槃)。

  「唯識行」亦即从「唯識境」到转变成「唯識果」的修行方法。此中主要有二:一、禅定。(三摩多地、非三摩多地、有心地、无心地总共四科)。二、智慧。(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从凡夫杂染境界转成清净的涅槃,所应修的兩种功德,一是禅定的功德,二是智慧的功德。《瑜伽师地論》就是讲此三件事(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此論由弥勒菩萨所造。

  《显扬圣教論》由无着菩萨所造,論述《瑜伽师地論》之要义。

  《真唯識量》,唯識者,万法唯識也。奘师于「曲女城」法义辩論大会所立之「宗旨」:唯識。一切法都是由「心識」所变现。分成兩類:因缘变和分别变。

  「因缘变」:是第八識的业力所变现出來的各式各样的客观环境。

  「分别变」:是前七转識的分别,以分别心跟境界接触,依自己心情的好坏或善惡所变现的另外一个境界,这叫「分别变」,是一种主观的环境。亦即:第八識的「因缘变」加上前七转識的「分别变」「万法」就出现了。,

  这个「万法唯識」的道理,不是凡夫所能見、闻、觉、知,义理非常深妙,所以它是一个「量」,是「比量」,不是「现量」。此万法唯識之量再加一「真」字,表示此道理真实不虚,不是奘师所捏造,更不是外道所能破坏!

  甲二、解释题目

  乙一、总释标题

  「八識规矩」是别题,「颂」是通题。

  「八識」表「法」,规矩是喻。八識者,我们說「一切法唯識」,一切万法是我们的心識所创造。所谓「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一切法是由心識作引导,由心識所创造。「心識」开展出八个識,事实上,合起來就是现前这一念心識。因此「八識」是一个法,心法。规矩者,规,画圆之器叫「规」;矩,画方之器谓之「矩」。比喻「心識」的造作有一定的轨范,从颂文裡就可以明显看出心識的轨范有兩類,一類是讲凡夫有漏的杂染識;一類是圣人无漏的清净識。故知八識规矩包括凡夫的心識,和圣人的心識情况。

  「颂」者,印度的一种文体,類似中国之诗词,有一定之字句、押韵等。有孤起颂、重颂,本「八識规矩颂」是孤起颂。「颂」能总持一切法义,令学人容易背诵。

  乙二、别明八识

  〈一〉解释名义:說明八識的名称和意义,分成三段,前六識一段,第七識一段,第八識一段。

  前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依根立名」。

  「前六識」指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識的活动以第六意識为主,第六意識挟带前五識,前五識是辅助者,第六意識是造业者。前六識是「依根立名」,以它所依的根而安立它的名称。(例:眼識依止眼根攀缘色尘)《成唯識論》中之问答:

  何以「識」不以其所缘之「尘」而立名?

  答:因为在凡夫有漏位,一个根只能发动一个識,攀缘一个境界。但是无漏位的圣人,一个根能发动一个識,但是一个識却能普遍攀缘六尘。换句话說,六根互用。如:眼睛依止眼根,它能見色,也能听到声,也能闻香等等。圣人之六根发动六識,能够六根互用,一个「識」就能广泛攀缘六尘。那么若以「尘境」而立名,就有溷濫的过失了。

  第七識:末那識——「相应立号」。

  第七意識叫末那識,是属于「相应立号」(在阿含经或大智度論并没有明显。讲到第七、第八識,只讲到前六識。到了解深密经、华严经,乃至唯識的一切经論,才提到有第七和第八識的存在,因为此二識已是非常微细,不若前六識之粗显。)第七識翻为「末那」是「意」的意思。是「相应立号」,末那或意。意——有恒审思量之功能。「恒审思量胜馀識故」,第七的恒审思量超过其他诸識。前六虽也思量度衡,但不恒常现行,第八能够恒常现行,但不能思惟度量。只有第七意識能恒又能审。它能恒常相续的思惟观察所攀缘的境界,故安立为「意」。恒审思量之意,故称「相应立号」(意有染污意、清。净意)

  第八識:阿赖耶識、異熟識、种子識。——「功能受称」。

  第八識以三种功能而受称:

  一、阿赖耶:翻成中文是「藏」。能藏、所藏、我爱执藏。(在这裡特别指我爱执藏)第八識之行相非常微细,被第七識恒审思量的功能所误会,以为它就是恒常住、不变異的「我」——我爱执藏。依止这样的「我执」,第七識对它的误会,所产生之我执,而安立第八識叫「阿赖耶」(它被误会了,所以。叫阿赖耶識)

  二、異熟識:翻成中文是「果报」,它能受熏。第八識能受前七转識的熏习,不管造惡、造善,第八都能把所造之业以种子(持种)的形态保存下來。对望着前七转識的业而說,它是一个「果」,而前七識就是「因」。因此只要前七转識造业,第八識就会有变化。(以凡夫情况而言,阿赖耶和異熟这兩个名称,都有「不动地前才捨藏,金刚道后異熟空」之情况。不动地,八地。到了八地才把分别我执、俱生我执都破坏了,到此就不再是「阿赖耶」了,不再被执为「我」。金刚道是成佛,成佛以后第八識就不再受熏了。。佛是已经功德圆满,因此佛的第八識已经没有異熟的功能,不再是一个果报,而是「法身」境界。

  三、种子識:阿赖耶和異熟都是凡位才有,而种子識通于凡圣。种子識因为它能执持无始劫來有漏、无漏善、惡之种子,就其能「持种」的功能而安立为「种子識」。从凡夫到圣人,到成佛都有此功能。

  故知第八識依此三种:阿赖耶(执藏)、異熟(受熏)、种子(持种)之功能而立名称,称之「功能受称」。

  乙二、〈二〉相应心所

  前五識——三十四心所: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本惑三、中随二、八大随惑。

  前五識相应的有三十四个心所,包括:遍行五个、别境五、善心所十一个、本惑三个、中随二、八个大随惑。前五識只能攀缘现在,不能攀缘过去、未來;就是现在,也只能攀缘第一刹那。前五識取境时,只在第一刹那;第二刹那时第六識就出來活动了,这时就变成「五俱意識」了。第六意識一出來,前五識就失去功能了,完全听第六意識的分别,前五識由于取境时间太短,因此造善、造惡的力量也是非常薄弱的。

  第六識——五十一心所:广缘十方三世诸法故。

  第六識广泛的与五十一个心所相应。因为它能广缘十方三世诸法,攀缘十方——圣人法界、凡夫法界。攀缘三世——思惟过去、分别现在、思惟未來。活动范围最广,造业势力最强。(生命之善惡,皆由第六意識决定)

  第七識——十八心所:我痴、我見、我爱、我慢。遍行五、别境慧、八大随惑。

  第七識的相应心所有十八个,包括我痴、我見、我爱、我慢。遍行五、别境的慧。以及八大随烦恼。

  第六識攀缘境界时,广缘十方三世诸法,所缘境会不断变化。但是第七識所攀缘的对象,主要是第八識的「見分」,就是产生「我」的我痴、我見、我爱、我慢,因为这些烦恼都是依「我」而起,所以加一个「我」字。这四大烦恼的总相是「我痴」。第八識的明了性是刹那刹那生灭,它是異熟而不是法身境界,是一个「果报体」,也就是說,它随着前七转識的造业而转变,因此它是生灭变異的,不是「我」(。「我」的定义是:常一、主宰)但是第七識观察第八識的明了性时,以为它是恒常住、不变異的,所以产生了一个「我痴」→无明。依此无明(我痴)而产生一个「我」的知見(我見),爱着此「我」,保护此「我」(我爱),因为「我」的尊崇高贵(高举)而与众生产生高慢(我慢)。别境裡的「慧」心所,但这个「慧」是个错误的抉择(惡慧),它抉择了第八識之明了性,但是误以为它是恒常住且不变異的。

  第八識——五心所:唯独与遍行五心所相应。

  八个心王当中,第八識最单纯,既不造善、惡,又是无覆无记,只与作意、触、受、想、思相应,所有的善念、惡念一概不起。

  问答:眼睛取色尘境界的第一刹那是没有名言的,只有自性分别,不能随念分别,也没有计度分别,时间不会太长,马上第六意識(第二刹那)就跟着起來。第六意識一生起主要就是第六在分别,前五退居到辅助作用。亦即第六未生起之前,前五是单独活动,一旦第六生起,前五的功能就很微细了。

  ------

  乙二、〈三〉識能缘量

  「心識」有了别的功能,当「心識」跟境界接触时,它有「能」「所」的差别,约「能分别」这方而言,它能得到一种认識,此「认識」在唯識学上将其安立为「量」。亦即我们的一念心,与境界一接触,就能生起一个「量」→「认識」。而此「认識」可能是正确的认識,也可能是不正确的认識,因此唯識学把它分成三种差别:现量、比量、非量。

  此三种「量」說明「識」和境界接触时所出现的三种不同的认識。

  一、现量:现——现在、现有、显现。

  量——量度、楷定。

  「现」有三义:「现在」——境界存在于现在,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來(未成)「现有」——此境界是真实存在,不是龜毛兔角等不真实,这是。简别「不真实」的存在。「显现」——境界不但存在于现在,真实而有,而且在空间上必须要显现。

  「现量」者:面对现在、现有、显现三种条件,而去加以量度、楷定,称之为「现量」。故知「现」是形容「所缘境」界;而「量」则是形容「能缘心」。谓五俱意識之第一念,现前明了,不起分别,不带名言,无筹度心,亲得法体;如镜现象,名为「现量」。

  「现量」多數是发生在「五俱意識」的第一念。「五俱意識」——前五識与第六同时活动,也可以說第六挟带前五識。「五俱意識」与境界接触的第一刹那,其实只有前五識,第六意識在第二念才生起。因此第一念有三种情况:

  一、「现前明了」:现量的条件它不能是昏昧或颠惶的狀态,内心必须是一种「现前明了」的狀态。

  二、「不起分别」:此时内心对于境界是「不起分别」「不起分别」者,不带。名言,无筹度心。内心取到境界,但是并无名言的分别,也没有筹度的心。只有「自性分别」而已。

  三、「亲得法体」:能够亲证诸法的自体。内心与境界接触能够保持此三种狀态,就像镜子把现象现出來一般,镜子能把现象现出來,但是镜子本身并没有名言,只是把「相」如实现出而已。此情况安立为「现量」「现量」有兩种情形:。

  一、有为法的现量:通于凡圣。凡夫现量范围狭窄,佛的现量通达十法界差别因缘果报。

  二、无为法的现量:凡夫无此现量,圣人方有。所谓「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 「空性」,此现量,要圣人以上方有(佛已圆满;阿羅汉与菩萨是分证)。

  二、比量:「比」——比類、比拟。「量」——量度。比類:比——比较。類——類推。拟——推测、度量。量度:楷定,量度。(比量的量度与现量的量度已不同了)谓于不现前境界,借相推度,而知有故,名为「比量」。

  「现量」是现前境界,而「比量」是不现前境界,可能是过去境界,也可能是未來的境界,总之「比量」这个境界是不现在前。不现在前的境界又如何得知?假藉已知的相狀來推度它的存在。比如:見烟知火。假藉佛陀的圣教量,我们知道「空」的理論——比量;藉此「比量」熏习成「现量」「现量」。

  与「比量」之相同点——都属于正确的认識。「现量」与「比量」之不同点——「现量」是亲得法体;「比量」是借相推度。(例如:从语言文字上所认識的柠檬汁的味道是「比量」,舌头和柠檬汁一接触的那一刹那是「现量」。)

  三、非量:错误的认識。(凡夫常在非量境界)非——似现、似比。量——量度。

  似现:好像是现量,其实不是。现前的境界,由于我们的希望、分别而产生不正确的认識。也就是:境界是现前的,认識却是不正确的。(如暗中的绳,绳是现前的,但是由于光线,我们误以为蛇——非量。)

  以「唯識学」而說,第七識完全是「非量」。生命体的色、受、想、行、識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但是第七識去观察第八識的时候,它误以为第八識的明了性是「恒常住、不变異」的,是一个「我」。这个「我」就是「非量」。

  虽然第八識是如实明显的显现,但是它的真实境是刹那生灭的明了性,第七識却误以为它是「恒常住、不变異」,这就是「似现」。

  似比:是一种不现前的境界,但是做了不正确的推度,产生错误的认識。比如:念佛时在打妄想,心缘五欲境界,想的是常、樂、我、净,起四种颠倒,五欲境界虽不现前,藉着推度的关系(借相推度),而产生错误认識。不管是「似现」或「似比」,都是「非量」。

  心缘境时,于境错谬,虚妄分别,不能正知,名为「非量」。

  内心与境界接触时,对于「境界」产生错谬的认識,而此「错谬」之产生非关境界,是我们内心这种无始劫來的虚妄名言分别,使令我们不能正确了知境界的真实情况,这个时候的「量」——「非量」——佛陀最为呵斥此量。(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障碍都由内心生起,起因于妄想——名言分别。众生于诸境界安立种种名言,这是「我」,这是「你」,最微细的名言就是你、我的对待,本來是诸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的,但是我们作名言安立,有你有我,有了「我」,就有「我所」,对立的境界一生起,贪、瞋、痴、慢、疑就统统生起來了,障碍就此生起——从内心的名言生起。

  解释:依天台智者大师止观(圆顿止观、渐修止观)圆顿止观→圆教。一开始,初心——观不思议境。禅宗也一样——「保持现量」,不落名言分别。

  初学者——以名言破名言(前一个「名言」是圣教名言)。

  权法是随顺于实法的。

  总之,最后我们要得到的是——无为法的现量。

  乙二、〈四〉識所缘境

  约「所缘」的境界,安立三种境:性境、带质境、独影境。

  一、性境:谓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唯依实种生,不随能缘見分种生,名为「性境」。

  「性」——真实。性境——真实的境界。实根尘四大;「实」——一种真实的作用——这种作用是由「种子」变现的,不是凡夫分别心所变现的。故「性境」是指:真实作用的「五根」——正报的色身;以及「六尘」——依报的六尘。此根、尘四大都是有真实作用的。

  实定果色;亦即禅定中所现的色、声、香、味、触、法,或定自在所生色。这种相分境,都是依止我们善、惡的业种生(实种生),不是随顺「能缘的見分」——分别心所生起的,称之为「性境」。

  「性境」:意思就是它是由业力所显现的(因缘变的),不是从我们的分别心现出來的。故知「性境」必须有「真实作用」——有「实种」(阿赖耶識的。善、惡种子所变现,不是分别心所现出來的。)

  二、带质境:谓心缘境时,挟带本质,变起影像,名「带质境」。

  八識心王与境界接触时,它挟带物体的本质,这「本质」是现前,但是境界接触时,它自己又生起它自己的影像,而这影像跟原來的本质已经不一样,称为「带质境」。举例:第七意識心王的了别功能,它去攀缘第八識明了性的「見分」以后,它也挟带第八識的本质(第八識心王也现前)。第八識心王本质现前时,它去接触第八識时,第七意識的心王本身,它在自己(第七)的心中现出一个第八識的影像,这个影像是一个「我」的影像,这个「我」的影像已经和原來第八識的明了性不一样了。(第八識的本质是刹那生灭的,但是第七去观察它时,内心却生起一个「恒常住、不变異」的「我」的相貌來)。

  三、独影境:谓第六独头意識,不仗本质,自生影像,名「独影境」。

  「带质境」是本质现前,所以它现的影像虽然跟本质不一样,但是跟本质有几分相似。但是「独影境」却不一样,它是不仗本质,也就是本质根本没有现前,本质没有现前,但是自己打妄想把它的本质现出來。比如放蒙山时,饭菜都没有现前,怎么能现出饭菜的影像呢?自生影像。亦即以自己的「分别心」——名言活动,把饭菜给创造出來,此境界即「独影境」。

  以上即八識心王约「所缘境」而言,有三种境界:性境、带质境、独影境。性境不随心,性境完全是业力的显现,没有个人的分别心。

  独影唯从見,独影境唯从「見分」——分别心。独影境根本不仗本质,它只有从「見分」中产生。

  带质通情本,带质境的出现通于「情本」——情是見分,本是本质,就是說由見分带本质生起的错觉心理。

  八識取境有三种境界,此三境只是說明与真实情况的比较,不論好或坏。当然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但是三量是必须分出错误与正确的。

  释念佛:

  「一句弥陀念诵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

  内心取到名号的境界是「性境」,不带名言。念佛时,只知有「阿弥陀佛」四个声音,取到这四个声音。此时我们内心当中,真实在修行时是行起解绝,不带名言。内心有皈依的心,「知」道它是「万德洪名」「知」道是一回事,,内心没有出现「万德洪名」这句话,此时就是「性境」——持名念佛。

  若是「观像念佛」,佛像在前面,张眼注视佛像,清楚了,再闭眼。第六意識再现出影像——「带质境」(本质有现前,但是你心中的佛像与原來的佛像。已经有差距了,在未成就念佛三昧之前,你心中想出來的佛像,和原來你观像的佛像,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此即「带质境」——挟带本质,变起影像。

  「观想念佛」就不仗本质,自生影像了。思惟…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樂。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說法…极樂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极樂世界的种种正报、依报,这些境界都没有现前,但是我们从经文中就可以「不仗本质,自生影像」,这就是「独影境」——观想念佛。

  由上观之,「持名念佛」比较不耗神,「性境」不随心,没有动分别。「观像」或「观想」一定要带名言,不动名言就不可能有境界现前。然而一动名言就表示「有分别」,有分别心就比较耗神。而且「分别」是随着所缘境的变化刹那刹那在转变。「持名念佛」的所缘境是「性境」——实种生。前一念的佛号和下一念的佛号都是「性境」,没有名言分别,故說「持名念佛」比较不耗神。

  乙二、〈五〉八識转依

  转者,转捨。依者,依止。转捨八識,依止清净智。

  前五識——成所作智

  第六識——妙观察智

  第七識——平等性智

  第八識——大圆镜智

  ﹥

  化身

  报身

  法身

  化身;教化凡夫、权教菩萨、阿羅汉,没有入法身的叫作应化身。成所作智所成就的是属于应化身的身、土。亦即:正报的色身和依报的国土。身、土的庄严它属于「色法」。

  妙观察智它所成就的属于「心法」。此智能摄持无量无边的法门,也能观察众生的根器,而为众生說法。

  成所作智与妙观察智所成就的就是「应化身」。

  平等性智是第七意識跟二空真如理相应了,是平等法性相应了,它所成就的是一个「功德报身」,无量光明,无量相好的「报身」。

  大圆镜智:第八識转成大圆镜智,圆满无缺的大圆镜智,成就的是清净「法身」。

  转八識而成四智,由四智而成就三身。凡夫到圣人的转变,是一种内心的转变,从有「我、法二执」的八識,转成跟「二空真如」相应的四智菩提。故知:成就「圣人」,破内心的我、法二执即成。

  释义问答:

  自性分别——没有名言。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前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3.心的真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9.转道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4.善知识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二)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5.平常心

 

后五篇文章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2.达波四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1.信仰

冈波巴大师:珍珠之鬘 第三辑:法会大开市 10.山居

冈波巴大师:吉祥荟萃 第二辑 倾城佳丽 12.渐次修

明法尊者:当下清凉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