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二) |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直解(二)
甲三、随文释义 分四 玄奘大师解释八識分成四類;前五識一類,第六、第七、第八皆各一類。 前五識三个偈颂,前兩个偈颂讲有漏的杂染識,第三个偈颂是讲无漏的清淨識。总共包括了凡夫的前五識和圣人的成所作智活动情况。 乙一、前五识颂 分二 初、有漏杂染識。二、无漏清淨識。 今初丙一、有漏杂染识性境现量通三性, 性境——前五識的所缘境。 现量——前五識的能缘量。 性境:前五識之所缘境唯独是「性境」。前五識攀缘境界时,内心所取得的境界唯独是性境,不是带质境,也不是独影境。 现量:前五識的「能缘」,与境界接触时,前五識那能缘的心,在三量中,也唯独是「现量」。前五識没有比量和非量。 通三性:前五識的体性,有可能是善、是惡、或是无记这三性。 「性境」和「现量」是讲前五識的了别情形,「三性」则是讲前五識的造业情况。也就是說;在境界理所造作的业力,可能是善、或惡、或无记三种情况。蕅祖解: 统論所缘,凡有三境:一、性境。二、带质境。三、独影境。 一、性境者:性是实义。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故名为实。性境;性——真实不虚之义。什麽「真实不虚」?谓前五識的相分这种色法或色尘,也就是前五識所对的五尘,是如何來的呢?它是从「相分种子生」,亦即从善、惡的业力种子所变现,不是从第六、第七的分别心所生。因此叫作「实」。也就是境界本身是由业力所生,不假藉分别,故称为「实」。如果是依止分别心创造的,唯識学都称之为「不真实」(前五識取境时,是不落。名言的。) 此復有二:一、无本质。二、有本质。 「性境」又有兩類:一、无本质。二、有本质。 一、无本质者: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及诸种子,但是自变自缘,不假外质。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既是共相識种所变,亦得說有外质也。根本智亲证真如,虽不变为相分,亦名性境。 「无本质」意思是没有所依托的本质。首先讲「有为法」,所谓「没有所依托的本质」,是指第八識的「心王」。第八識的心王去攀缘它的相分时,第八識的相分有三种:根身、器界、种子。广大的正报、这一期生命的根身、依报、以及无量无边的种子,都是第八識所攀缘的,而这样的境界是「自变自缘」,不假藉外在的本质。但是在根身、种子、器界当中,有一特别的地方,就是:约着器世间以及他人的浮尘根,就不完全是不依本质,因为在这裡有众生的共业所变现,故也可以称之「有外质」。这是「无本质」有为法的部分。 第二是「无为法」。根本智亲证真如,虽不变为相分,亦名性境——初地菩萨的一念相应,根本的我空、法空智慧,证得二空真如理的时候,这时是「能」、「所」双亡,就没有所谓見分、相分的差别,这时也安立为「性境」。因为证得二空真如理时,此时对于境界,内心当中是没有名言的。亲证法体,没有名言,故亦是「性境」。这是「无本质」的无为法。 二、有本质者:即今五識所缘现在五尘,及明了意識初念,并定中独头意識所缘定果色等,皆托第八意識之相分以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識相分,而为所缘。 「有本质」;性境多數是有本质的。一、五識所缘现在五尘:前五識所攀缘的现在五尘。二、明了意識初念:五俱意識的第一念,也可能是保持性境。三、定中独头意識所缘定果色:定中的意識也是性境。禅定中的第六独头意識所取的境界是性境;与境界如实,不增也不减。故知;定中意識不带名言,不增益境界,也不减损境界。以上三种有本质的性境,都是依托第八意識的相分以为本质,随即变为自識相分而为所缘。 犹如镜中所现群像,虽约真谛言之,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識相分。从种子生还熏成种。 这个「有本质」就好比镜中所现出的影像,而这个影像没有加上各人的分别。约真谛來說;前五識所缘的境界是业力所现,虽然不带名言,但以真谛的角度而言,它却是如梦如幻了无真实——缘起性空。(本性是空,假相容易出业力。)从世俗谛的角度來看,五尘即是五識相分,从种子生还熏成种——从过去的善惡种子变现,你再去了别以后,又熏习成另一類的种子。不同空华镜像兔角龜毛,亦復不同过去未來之不可得。故名性境也。 「性境」是过去业力所现的境界,不像空华镜像或兔角龜毛等,此境界是有因缘存在性的,也不像过去或未來式之不可得,是属于「现在」的境界。 现量者:现——谓显现。五根对境——分明显现。 量——度量。依之发識——缘虑度量。 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然有自性分别。 得彼性境——不错不谬。 任运了别——不带名言。 「现量」;约着能缘的心而說,「现」是显现,「量」是量度。五根对境时,它是分明显现。五根是前五識所依止的根,面对境界时它分明显现。依止「根」和「尘」而发动五識去「缘虑度量」,而这样的缘虑度量虽然没有「随念」和「计度」兩种分别,但是有「自性」分别。 解释心識之三种分别: 一、自性分别:自性分别是在诸法的自相上的分别。(例:水就是水,火就是火,将其自之体相,水是湿性,火是热性,能加以分别,此时是不带名言的。) 二、计度分别:计度分别是一种共相的分别,必须假藉名言。(例:水比火冷,火比水热,这是比较的,夹带名言而分别诸法的共相。) 三、随念分别:随念分别是对于过去已经学习过的境(事情)加以追念分别。(念者;明记不忘叫作念。随顺于「念」心所而加以分别,故知随念分别必须是曾经学习过的境﹙事情﹚。) 前五識只能作「自性分别」,故說「得彼性境,不错不谬。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亦即业力显现出什麽样的境界,前五識的「现量」就像镜子一样如实取境,也得到如是的认識,在这当中是不带名言的。 三、性者:善、惡、无记也。五識能助第六意識作善惡业。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惡性摄。俱不相应,则无记性摄。故云「通三性」也。 「三性」是指造业情形,善、惡、无记三性。前五識能帮助第六意識作善、作惡或无记业。体性可能是「善」,能令此世、他世得可樂果报;反之即得不可樂果报,或是无记性。前五識在造业时帮助第六意識,与善心所相应时,就是善性所摄,与无惭等惡心所相应就惡性摄,不与善相应也不与惡相应时就是无记性。 前五識的「心王」本身是无记,但是它跟哪一个心所相应,就变成什麽性质,故說通于三性。 《瑜伽师地論》将前五識的「了别」跟「造业」作了一个总结,前五識的「了别」性有三种情况: 一、唯缘自相:它只能攀缘诸法的「自相」,不能攀缘「共相」。因此缘境时,唯独是「性境」、「现量」,因为它不带名言,它不会使令境界安立好的名言(增益),也不会安立不好的名言(减损),它只是老实的把境界取到而已。 二、唯缘现在:前五識不能攀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和尚未发生的也不能攀缘,前五它只能攀缘「现在」「显现」的境界,故說「唯缘现在」。 三、唯缘刹那:五根与五尘接触时,前五識就会根尘相应,識的活动就生起。但是前五識只有第一刹那,当第一刹那取到境界时,假设第六意識不出來帮它分别,它就要退失了(前五只能第一念)。如果前五識的第一刹那跟五尘接触时,第六意識能够生起,那麽前五就能够跟第六一起活动。(帮助第六意識來了别,若第六意識不现起,它就退失掉。)因此称之「唯缘刹那」(以上。「了别」情况) 「造业」情况:前五識是随意識转,自己不能作主。第六意識起善,它就起善;第六意識在境界上起惡,它也起惡。例如:拜佛时内心是善心,此时眼视佛像也是善意的,耳朵所听到的佛号也是善意的。如果第六意識起惡意了,眼看佛像是惡意的,耳朵也是惡意,故說前五識不能作主,只能随「意識」转,虽然它能造善、造惡、或无记,但是它自己本身并不能作主。 眼耳身三二地居 前一句說明的是前五識在「了别」和「造业」的情况,此处是說明前五識的「活动范围」。 眼識、耳識、身識这三个識的活动范围是在「二地」(欲界的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的離生喜樂地。) 解:五根通于二界五地。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 就「根」而言(色法),五根通于二界(欲界、色界)的五地,(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色界四禅四地: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只有无色界的四空天没有五根。(无色界:空无边处天、識无边处天、非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无色界已无「业果色」,它只有「定自在所生色」。 解释:无色界已无业果色——人有一定的相貌,虽然有老、病、死,但起码保持一定的人的相貌。但是无色界天人,没有一个固定的相貌,他在禅定中能现出一棵树或一隻鸟,完全没有固定的相貌,因为他没有业果色,没有业力所变现的色貌相狀,只随他定中所起的念头,就现出什麽色貌來,是称之为「定自在所生色」,因此他没有五根。 今明五識,则,鼻舌二識,惟欲界得行,初禅以无段食杂气故,不现行也。(分成兩類) 一、鼻舌二識:前五識中的鼻識和舌識,只能在欲界中活动、造业、了别。 初禅以上因为不吃饭了,没有段食的欲望,没有杂染的气味,它完全是向内受用内心的清淨三昧,由境界不现前,所以「識」就不能活动了。因此初禅以上鼻識、舌識就不活动了。 眼耳身三識,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離生喜樂地,此二地中得行。若二禅内淨喜樂,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故并眼耳身之三識,亦不起现行也。三禅以上,不可言知。(見附表一)释上文「三界九地」。 佛法把凡夫的世界分成三類,亦即有漏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界」,界限。唯释学解释「界」是任持自性,能够任意执持其体性。(比如一个贪烦恼很重的人,他遇到一些染污的因缘,就会生起粗重的贪欲,这「贪」烦恼就是他的自性,他能够任意执持他的体性。反之贪烦恼澹薄的人,他也能任意执持他的「離欲」的体性。故称之为「界」——任持自性。 欲界 一、五趣杂居地——段食欲、睡眠欲、男女欲。 「欲界」中众生的色、心诸法,心法有贪欲,色法是粗重的。为什麽以「心法」來安立?色法之所以粗重,主要是因为内心有欲望的关係。因此以「心」而安立「界」。此「欲界」以下众生,内心都是有「欲」的,故称「欲界」。欲界有一地——五趣杂居地。包括天、人、地狱、饿鬼、畜生。此「地」之「受」特别的多(果报、感受),人、天樂受多,三惡道苦受多,不管是樂受、苦受都是有「欲」(段食欲、睡眠欲、男女欲)。 只要有吃饭的人都一定要睡觉(四个小时以上之睡眠),故段食与睡眠二欲互有关係。男女欲则是独立的,与睡眠、段食无关。《瑜伽师地論》中說男女欲,地狱众生有此欲,但恆常不起现行,因为身心太苦恼了。五趣除地狱外,其他诸趣众生都有男女欲之现行,此中之差别:鬼道、天(欲界天)、人等,都有男女之婚嫁(喻正YIN),畜生道没有男女之婚嫁,是杂交之情况。这一類众生都是因为有「欲」,故安立为「欲界」众生。 色界:色界果报色、心就不一样了,内心已经「離欲」,離欲故能寂静,色法也精妙、光明。依此色相而安立名称,故称「色界」。 二、離生喜樂地——觉、观、喜、樂、一心。 色界第一地,也就是「初禅」——離生喜樂地。 「生」;欲界之烦恼叫「生」,主要是男女之欲。「離」;调伏之意。(意即要有对治的法门,來调伏男女之欲望。)才将之安立为「離生喜樂地」。如果只是因为缘缺不生,没有男女因缘所以「欲」暂时不活动,这不能安立为「離生喜樂地」「離」是已经调伏,不再活动。从欲界到初禅有欲界定和未到地定,经过九心住,呵责五欲,修习禅定,就从九心住,到未到地定,到初禅。 未到地定至初禅,智者大师的摩诃止观中說,「識藏未來,性藏根本」,識,提色身。意即修禅定时,只要你感觉色身还存在,还在障碍你的内心,就是还不到「未到地定」(識藏未來)。如果你突然感觉到「觉身空寂,受于快樂」,色身已经空掉了,这就是到「未到地定」了(性藏根本)。性,指内心的「欲」,只要内心还有欲的活动,表示没有得到「根本初禅」。 故知,「禅定」是从内心欲望的有无來判断。「未到地定」是以色身存在与否來判断。 我们能够通过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此时就达到「離生喜樂地」了。此地中,内心有五种功德:觉、观、喜、樂、一心。也就是内心中还有寻、伺、觉、观,因此初禅内心还有一些微细的名言分别。 喜樂,《法界次第初门》之解释:人会产生忧苦,这「忧苦」是从「欲」而來的。(比喻:皮肤长疮,流脓流血,很痛又很养,偶而去抓一抓,有「樂」的感觉,这就是「欲」。) 追求「欲」多數都是得到苦恼,在抓的当下有那麽一丝的樂,但是抓过之后,疮抓破了就更痛苦了。「離生喜樂地」与禅定相应,把「欲」给调伏了,内心能够寂静住,就好像把疮治好之后,皮肤也好了,不再流脓流血,同样是皮肤,但是没有疮了,同样的色法、心法,但是「心法」的「欲」调伏之后,内心也没有忧苦了。就像一个人扛了很多重物,把重物放下之后顿觉轻鬆,然后内心的喜樂就出现了。这与五欲之樂不同,五欲的喜樂是粗重的,这个初禅是寂静而喜樂,喜樂而寂静。 三、定生喜樂地——内淨、喜、樂、一心。 初禅的「離生喜樂地」刚刚得到禅定,禅定还不坚固,内心尚有觉、观的名言分别,对他的禅定会有干扰,所以他会诃责觉观,觉观就停止了,这时是「内淨」。淨就是寂静,離觉观故,内心无有分别,所以寂静。完全是一种无分别住的情况,内心的喜樂更增长,禅定相应,禅定越深,三昧樂就越殊胜,这个殊胜的喜樂还是「心一境性」。这是色界二禅定生喜樂地的情况。 四、離喜妙樂地——捨、念、慧、樂、一心。 三禅「離喜妙樂地」有五种内心功德:捨、念、慧、樂、一心。二禅的「定生喜樂地」的「喜」比较粗相,欢喜心太厉害对禅定有影响,希望再进一步的寂静,就诃责这个「喜」——如病、如痈、如疮,「喜」一诃责就停下來了,到达了三禅的離喜妙樂地,内心出现五种功德: 〈一〉捨:行捨(非捨受之捨),離喜不悔因为「捨」,離开了前面的「喜」而不忧悔,因为得到更殊胜之樂。 〈二〉念:正念分明。内心当中是明了清楚的。 〈三〉慧:善巧方便(智者大师解)。此善巧方便不是修空观,它是很善巧方便的把局部的樂受引导成周遍身心(到「離喜妙樂地」时,「喜」已经消失了,所以它所受用的只有「樂受」,而这个「樂」是很微细的,而「慧」能善巧的把「樂受」控制到由小而大,由局部而遍满,这就是此地的「慧」的功德)。 〈四〉樂:此时之樂当然是更加美妙了。 〈五〉一心:内心还是心一境性(使心止住一境)。在有为法中,此「離喜妙樂地」是最快樂的。 五、捨念清淨地——不苦不樂、捨、念、一心。 此地是色界四禅,内心功德:不苦不樂、捨、念、一心。世间的有为法是不究竟的,有为法中的受用,再好的东西也是「长者生厌」,时间长了会生起厌烦,不像「涅槃」,涅槃可以长时受用,恆常寂静安樂。有为法的「樂」时间久了会起厌烦,所以就诃责这个「樂」「樂」停止了,内心是一种:, 〈一〉不苦不樂的狀态——(捨受)。 〈二〉捨,離樂不悔。離开了前面的樂而不忧悔,表示现在的东西比前面的更好,真实的得到一种没有快樂也没有痛苦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最持久的,所以他一点都不后悔。 〈三〉念,正念分明。 〈四〉一心,心一境性。四禅的内心狀态是特别好的,因为它没有八种法的干扰:苦、忧(苦忧在初禅就停止了,因为忧苦由「欲」而來)、樂、喜、出息、入息(禅定中人觉得呼吸进进出出是干扰)、寻、伺。(无名言分别)。没有这八种法的干扰,修习圣道,这裡是最好的依止处,此地又称「不动地无为」。 色界四种地的特色都是「離欲寂静」,但是都还有色法,与欲界色法不同,此界色法特别精妙、光明。 三、无色界:无色界内心虽然寂静,但是他觉得色法的存在是一种罣碍(如鸟在籠),意即我们的心被色法给繫缚住了。 六、空无边处地——缘空灭色,而入定者。 因为不欢喜色法存在(业果色),想将色法灭掉,他观察毛细孔(我们的毛细孔是有「空」的),观察毛细孔的空是一个洞、一个洞的,将毛细孔慢慢扩大,色身慢慢减小,到最后全身都是虚空。(从毛细孔扩大到最后,色身就消失掉了。)缘无边的虚空就像毛细孔的空一样,就把色法给灭掉了,进入到「空无边处地」,这时「业果色」就消失了。 七、識无边处地——捨空缘識,而入定者。 他,发觉攀缘无边的虚空,这个所缘境太广了,觉得太疲累了,所以放弃了所缘的虚空,转过來攀缘「能分别」的心,攀缘过去心、现在心、未來心,攀缘这个「心識」而入定,叫作「識无边处地」。 八、无所有处地——捨識处心,依「无所有法」而入定者。前面的「空」和「識」都是有所缘,有所缘就是罣碍,这时他把「識」(能分别的心、所分别的空处)都捨掉,依止「无所有」而入定(内心什麽都不想)。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捨二边想,而入定者。 进一步又发觉「无所有」也不对,「空」和「識」是有想,「无所有」是无想,所以他找一个中道的,捨二边想,有想、无想都捨掉,安立在一种「非想非非想」的境界裡而入定。此时内心是非常微细寂静了,外道因此认为这个时候就是涅槃。(回到讲义 p.11) 眼、耳、身三識的活动范围,只有在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離生喜樂地」这兩地能够活动。二禅已无寻伺之干扰,内淨喜樂,没有外色、外声、外触可缘,因此二禅以后,眼耳身三都不起现行。三禅以上就更不必說了。 此偈总义:前五識唯独在初禅以下活动,到了二禅「定生喜樂地」以上,前五識都不活动了。前五識再拣别一下,鼻、舌二識只有在欲界活动(五趣杂居地),眼、耳、身三識只在欲界一地(五趣杂居地)和色界一地(初禅的離生喜樂地)活动,三界九地中,前五識的活动只到这兩地。二禅「定生喜樂地」以上,前五都不活动了,虽不活动,但是在色界裡,他的五根是还在的,色界众生「識」虽然不活动,但是色身都还存在的,只是无了别的功能,因为没有外在的尘境让他分别,他不须要「識」了,完全是受用内心清淨的三昧樂。故知二禅以上,已无前五識之活动,只有第六意識的独头意識。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解:此明五識,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也。 前五識在了别五尘境界时,在五十一个心所中,只有跟三十四个心所相应: 一、遍行五心所——谓作意、触、受、想、思。遍一切心决相应故。 前五識活动时,第一个相应的一定是「遍行」,遍行能够遍一切心、遍一切地、遍一切性、遍一切时。(心所法请參阅《大乘百法明门論》笔记 I,p.39) 在作意、触、受的时候,内心活动狀态是不明显的,虽然对境界有一些感受,但是内心还没有现出境界的相貌,在「想」的时候就现出相貌了,到了「思」就令心造作了,在境界裡面造作了。「思」的下一刹那会带动「寻」「伺」(可能是善的寻伺,也可能是惡的寻伺)。善寻伺就带动善的心所,惡寻伺就带动惡的心所,所以「思」是正式造业了。 五遍行它遍一切心王,以及有漏、无漏的心行都相应。五遍行正式造业时,是在「思」心所,正式在一个所缘境造业是「思」心所,但是「思」心所的善惡要由「想」心所來决定,「思」心所要造善、造惡,跟我们内心的名言有关,也就是与「想」心所有关。 唯識思想讲「万法唯識」,生命的祸福跟内心的「思想」有决定的关係,遇到境界时,你有什麽样的想法,就会去造作什麽样的业力。我们的这一念心跟境界接触时,内心会有一些名言出现,由名言的施设而生起种种烦恼,惡的寻伺,乃至于驱动身、口的惡业。相反的,遇境时如果能够换一种善的寻伺,有善的名言,能够深信因果而逆來顺受,那麽逆境反而变成增上缘。因此「名言」是会影响「思」心所,引导你去造什麽样的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用佛法胜义谛的名言,引导这一念心到没有名言的境界。 对境界有什麽样的想法(名言)?又要如何去处理这个境界?从「想」 「思」到必须好好掌握。 二、别境五心——谓欲、解、念、定、慧。 由同时意識所引,亦得于别别境生欲等故。 「遍行」,在一个境界上生起五个心所的活动。 「别境」,在各别、各别境界生起各各心所的活动。 (别境五心所请參阅大乘百法明门論笔记 I,p.43) 五遍行是前五識能够单独生起,但是前五識不能对「别境」单独生起,它必须由同时意識所引,亦即前五識跟境界一接触,第一刹那是生起五遍行,下一刹那第六意識就生起活动,这时才帮助前五識生起「别境」心所,所以前五識的「别境」由同时意識,就是五俱意識的第六意識所引导,在各别各别的境界生起欲、胜解、念、定、慧。(亦即前五識要生起「别境」,要有第六意識的帮助) 学佛的过程中,都强调发菩提心,希望自己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但是我们是不是能够真实的厌惡世间的五欲?真实的追求圣道?因此我们要能够观察五欲的过患,以及观察圣道的功德,才能生起一个坚定的希望,希望成就无上菩提。 見附表二——圣非圣樂差别 《瑜伽师地論》中,分别圣道法樂、和世间欲樂有八种差别: 〈一〉有罪喜樂相应 无罪喜樂相应 受用五欲樂夹带罪业,喜樂夹杂着烦恼,烦恼的活动就是罪业。受用五欲樂的同时,也种下未來痛苦的因。圣道的喜樂是清淨无罪的喜樂。(没有烦恼) 〈二〉不遍所依 周遍所依 「所依」指我们的身心。生命所依止的就是这个色身,和一个明了性的心。非圣道的五欲樂不能周遍身心(局部的),但是圣道的樂能够周遍身心(色身有调畅之樂,内心有寂静之樂)。 〈三〉依外缘故不时有 依内缘故,一切时有 「不遍所依」是约「空间」,这一项是约「时间」。五欲樂的出现,它要依止外缘才能生起,所以它不能「一切时有」(我们要受用五欲樂,必须要五欲。的境界现前。)「識」在受用境界,还必须要依止「根」「根」不能败坏。因,此受用五欲樂必须有「境界」和「根」都具足的外缘,一生中受用有一定的「时间」。但是圣道樂是依内缘,一切时有。任何阶段的年纪,只要你修止观,就有寂静的快樂,因为它并不依止根,而是依止第六意識的独头意識。 〈四〉有边尽 无边尽 世间的欲樂有成住坏空(生灭法),但是圣道之樂如涌泉,没有边际。 〈五〉能为他所劫夺不为他所劫夺 如:财物本是五家所共(王、贼、水、火、惡子),但是圣道樂无人能夺。 〈六〉有怖畏、怨对、灾横、烧恼等患无怖畏、怨对、灾横、烧恼之患怖畏,失坏的怖畏。怨对,斗争也。灾横,指老、病、死。烧恼,与寂静相违。圣道樂没有一切怖畏、怨对、灾横、烧恼等。 〈七〉不可住持后世可住持后世 将善法的业力希求在三界得果报,也只有一生。所谓「万般带不去,只有业随身。」今生的荣华富贵不能带到下一生去,但是圣道的修习所产生的寂静樂,能相续到后世去。 〈八〉不能断后世大苦 能断后世大苦受用五欲樂时,不能使令你生命增上;受用圣道樂的同时,也能消除过去的惡业种子。 结示:世间欲樂——「譬如美食,夹杂毒药;初虽美味,终成大患。」 释:淨土法门 淨土法门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创造了极樂世界,但是阿弥陀佛也从此设立一个方便來接引众生,就是在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关键还不在「十念必生」,在于:「至心信樂,欲生我国」「欲生我国」这件。事情不是很容易的,极樂世界是没有五欲樂的,从《阿弥陀经》可以了解;极樂世界的人民,不是听经就是打坐、经行,要不就是以神通力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供法、供僧,极樂世界是一个清淨的圣道樂,假如我们内心没有透过一个很明确的抉择,真正的厌離娑婆,把世间的五欲樂看出它的真实相,你就很难真实的生起「至心信樂,欲生我国」,这也就解释为什麽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的原因。 因为你没有真实的想要往生清淨国土!只要内心有杂染的希望,就会有业力使令你在三界中得果报。这样的希望,是因为我们没有如实了知五欲樂与圣道樂的差别,完全由愚痴而來。 三、善十一——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欲界善五識——得与十善相应,但除轻安。 初禅善眼耳身識——并得有轻安故。 「善」的十一个心所体性决定是「善性」,亦即这十一个心所能够引生此世、他世可樂的果报。 此十一个「善性」的心所分成三類:第一類:信、惭、愧,修学次第,第一个是「信」「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圣道功德靠信心才能进入。(善十一请參阅「百法」笔记 I,p.48) ※信心生起之后,接着有惭愧心生起。「愧」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对于惡法的断除,比修学善法更重要,也就是「轻拒暴惡」这件事非常重要,儘量避免在身、口、意生起罪业,这是修学的第一步。从「信、惭、愧」开始去淨除罪障,积集资糧。 第二類:无贪、无瞋、无痴。这是一种「止」跟「观」的力量了,「信、惭、愧」能够断除惡业的种子(业种子),由有轻拒暴惡、崇重贤善的力量,可以有对治惡业种子的相续,但是我们内心当中的「名言种子」只有靠「信、惭、愧」是不能对治的。「名言种子」亦即「想」,我们从无始劫來,与众生的关係是错综複杂的,这都由于名言种子的等流习气,众生因为愚痴而有人我执、法我执这些相对的烦恼(贪、瞋等),当我们要消除名言种子时,主要的就是修我空观、法空观,从空性的安住,慢慢消融名言的等流习气。 无贪、无瞋、无痴等三,首先要生起「无痴」,否则贪和瞋难以停止下來(不能靠强压),一定是生起佛法空性的观照,才能消灭我们与众生之间贪、瞋等名言种子(此时还是散亂心,尚未有禅定,故须继续精进)。我们内心当中,想从散亂心变成禅定的心,要相续用功的——閒居静处,念所受法(放下一切外缘,一次又一次去忆念所缘的境界)。经过「精进」以后才能得到「轻安」(轻安即表示禅定)。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