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证严法师:尘尽光生·大爱篇 智慧之泉 |
 
证严法师:尘尽光生·大爱篇 智慧之泉
大爱无国界,慈悲无远近;要净化人心,祥和社会, 唯有以大爱凝聚善业,天下才能无灾无难。 培养大慈悲心 学佛,最重要的是培养一念大慈悲心,因为大慈悲心是燠热人世的一股清凉剂!现代的社会如此紊乱,唯有「大爱」才能治理恶浊的社会现象。 《杂阿含经》里有段记载——佛陀在舍卫城祇园精舍时,有一次对身边的弟子们开示:「比丘们!如果有一把经过千锤百炼、十分精锐的利剑,可否用手将它磨钝或拉弯呢?」 比丘们面面相觑,觉得佛陀的譬喻很奇怪。有位弟子就回答:「佛陀!这是不可能的事,手是血肉之体,怎么能将利剑折弯或磨钝呢?」 佛陀说:「对!这的确是不可能。然而,要培养爱心和大慈悲心,也是一件困难的事,必须经过长时间的修持,这分爱心才能坚固。有了坚固的大爱,就不怕境界的考验,就像一把经过千锤百炼的利剑,手无法使它弯曲一样;而「贪、瞋、痴、慢、疑」这五种毒念也就不会生起,具有大慈悲心的人,不会被任何逆境所击倒!」 学佛,最重要的是要去除贪、瞋、痴。凡夫很容易对境生心,一遇境界,大爱的心念就会受到动摇,而被贪瞋痴所取代,所以,「慈悲心」的启发,对修行者来说非常重要! 除了要有慈悲之心,还要蕴涵智慧,才能让心中不生起毒念。现代的社会不能安静,就是因为有种种不正之念;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摩擦,也是由于心念的自相矛盾,如果每个人都能培养慈悲、智慧,就能平息乱象,消弭自我的矛盾。 静思语教学成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几句话,虽然连小孩子都会背诵,可是它的道理很深。 「慈济教师联谊会」的教师们及「慈济儿童精进班」的班妈妈,为了启发孩子的善心,就将《静思语》运用在教学中,孩子们不但喜欢背诵,并且应用在生活里。 曾有位十一岁的小菩萨说,他在学校上课时,有位同学突然举手告诉老师:「我肚子很痛,我要去厕所!」老师就说:「你赶快去吧!」那位同学很快地跑到厕所,可是经过一段时间仍没回来,于是老师请另外一位同学去看看——原来那位同学还来不及如厕就解在裤子里,因此躲在厕所不敢出来。 同学回来报告老师后,老师问:「哪一位同学愿意去帮忙他?」这位十一岁的小菩萨就举手说:「老师,我去!」他先去厕所了解情况,之后又回来向老师借香皂和水桶,然后提水给厕所里的同学,告诉他:「香皂和这一桶水让你洗身体,你把裤子丢出来,我帮你洗。」然后他在水槽里把那件沾满粪便的裤子洗一洗,洗好后晾在栏杆上。 等同学洗好身体、穿上外裤出来时,小菩萨拿了一个塑料袋给他,说:「你的裤子我帮你洗好了,但是可能没有洗得很干净,等一下你可以把裤子装在袋子里,带回家给妈妈洗。」 老师赞叹这位小菩萨时,他回答说:「没什么嘛!为善要及时啊!」「为善要及时」是《静思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就应立即伸出援手。 小菩萨回家后告诉妈妈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妈妈听了马上责备他:「你怎么可以去洗那么脏的裤子?」孩子看到妈妈变了脸色说:「那没什么啊!只是帮忙人家,我们为善要及时呀!」 这位妈妈听了,顿时觉得很惭愧,因为她常常听师父说《静思语》要用在日常生活中,但是当孩子实践静思语的精神去帮助同学时,她却生气地责骂孩子,所以立刻改口对孩子说:「乖孩子!你做得对,妈妈很惭愧!」 我听班妈妈提起这件事,就问:「可否把这孩子带来让我看看?」隔天那位妈妈果真陪着孩子来了。我称赞小菩萨:「你好乖!」小菩萨却说:「真不好意思,妈妈一直跟人家说。」他妈妈接口说:「那天我真的很惭愧,后来我还打电话告诉他的班妈妈。」 孩子很天真,而且懂得帮助别人,这就是人的本性,多么清净、又有智慧!我们也要学习这分直心与天真,回归清净本性,及时为善。 唯一的观众 人与人之间,应该培养良好的情谊,彼此真诚地相待;如果能以「和颜悦色」、「柔声软语」待人处事,就会让人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关心」,若能时时用诚恳的心关怀别人,则会让人永铭于心。 曾有一则故事——美国一家电视台的舞蹈团,每天都上台表演节目,表演之前必须事先排演、练习,这是他们例行的工作,而且规定彩排时不能让观众进场。 但是,有一位白发皤皤的老奶奶每天都会来到现场,独自坐下,全神贯注地观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缺席过。团员们心想:既然她年纪已这么大了,就随她吧!于是,老奶奶成为彩排时的唯一观众。 团员中有一个女孩,看到老奶奶每天来当忠实观众,而且风雨无阻,内心无比感动。有一天,排练完后,她从舞台上走下来,轻轻地走到老奶奶的面前,很亲切、温柔地拍拍老奶奶的肩膀,出自内心真诚地关怀、问候,并感谢老奶奶每天在台下观赏、鼓励他们。 老奶奶是一位孤单、无依无靠的老人,有这么一位可爱、善体人意的女孩来到身边,给她殷切的关怀及温柔的爱,所以老奶奶很高兴、很感恩。之后,她还是每天准时到场观看,并且特别注意那位善良女孩的舞姿。 有一天,老奶奶没有再来观赏彩排,台下少了她熟悉的慈颜,大家的心中都充满疑惑。不久,有位在法院服务的先生,手里拿着一封信、一张保险单,到舞蹈团找这位女孩。他说,老奶奶几天前去世了,留下了一份遗嘱。 内容说:她年轻时也是一位歌舞艺人,但是老来孤苦零丁,没有亲人,所以唯一的生活乐趣是坐在观众席看别人排演,这样就可以回忆起年轻时的风光。 虽然她坐在台下享受美好的回忆,却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直到有一天,这位女孩走到台下,给她一分温馨的问候,让她感受到亲切的关怀,所以,她决定将遗产赠予这位善良的女孩。 其实钱财并不重要,最令人感到温馨的是,女孩心存一分善念,愿意关心周遭的人。社会上黑暗的角落里,不知有多少孤苦无依的老人,期盼有人关心、照顾,我们应伸出温暖的手,抚拍他们的肩膀、握握他们的双手,表达真心的关怀,即使只是一句问候,对寂寞的老人家来说,是多么受益啊! 总之,无论面对任何人,我们都要勇于「表达」一分真诚的关怀,不要只放在心中,应表现于行动上,这样才是真正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可爱的老人 前一阵子我在高雄,看到一位可爱又可敬的长者,今年已八十高寿,他的身体很硬朗,精神抖擞、声如洪钟,而且为善不落人后,他就是令人赞叹、具足智慧的「发心菩萨」——陆老先生。 陆老先生是一位退伍军人,一生忠于党国、保家卫民,随着军队跑遍大江南北。他来台湾以后,虽然没有结婚,但认养了一个小孩,他将全部的心力放在孩子身上,以爱心、耐心抚养、教育他,如今这孩子已成家立业。 以前陆老先生服务于高雄荣民总医院时,看到很多孤苦无依、贫病交迫的人,亟需大家的关怀,所以当他六十五岁退伍之后,即发心留在医院当义工。身心轻安、一无挂碍的他,付出大爱与时间,天天满心欢喜地服务人群,并且加入银发族的义工团体「长青服务团」,诚挚地为老人们服务。 有一次,他看到劳工及妇幼医院的公园里杂草丛生,于是就自动前往整理,不仅将公园清扫得干干净净,连花草树木也修剪得非常整齐美观;而且他也经常到妇幼医院当义工,每天都将时间安排得既紧凑又充实。另外,他每周利用一天的时间,为慈济做资源回收工作,他的身手矫捷、体力充沛,做起事来常常让年轻人望尘莫及。 六月底,他老人家由委员陪同来到慈济高雄分会,同时带了一笔为数不少的善款来捐赠。我问他:「您怎么有这么多钱呢?」他回答:「儿孙们都已经能自立,我平时生活又简单,钱留在身边也没用,交给慈济最放心了,因为师父会好好地运用它做四大志业,普济天下悲苦的人。」 他又说:「我经常阅读慈济刊物,最喜欢看月刊中的<随师行记>。」我笑着说:「我走到哪里,你就跟到哪里。」陆爷爷开心地说:「我的心跟着您。」他还说,在他往生后要捐大体给慈济医学院,作病理研究之用,做到真正的遗爱人间。 看他满怀欢喜,真的是好快乐!他的生活简单朴素,三餐都是吃开水烫过的蔬菜而已,不添加任何的调味料。他说:「像我这样就没有生病的机会,也没有生病的理由。」 陆老先生实在是一位豁达、喜舍的大智慧者。我常说:「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陆老先生能善用人生的使用权,不让时日空过,而且秉持一念真心,无所求地付出大爱。这就是正确的人生观,唯有如此才能身心健康,时时充满喜悦、快乐! 以大爱化解悲情 学佛的人要有充分的慈悲与智慧,「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不论处在何种逆境,都要时常保有宽厚的胸怀。 慈济有位工作同仁的母亲骑机车时和一位学生相撞,虽然立即送医急救,但因脑部严重受创,医生宣布为脑死,只能靠仪器维持生命。 这位同仁十分悲伤,但却能以「大爱」和「智慧」来处理这个意外事件。她请朋友帮忙联络这位学生,见面时她一再安慰对方:「不要害怕!我已经跟警方解释,可能是我母亲骑车不小心,你要安心读书。」 当时我出门在外,听到此事很感动,因为这位同仁能抱持大爱的精神来待人处事——她了解生命无常,意外事故既已发生,母亲已回天乏术,再怎么追究、计较都于事无补了。更难得的是她考虑到对方的恐惧感,所以忍住自己内心的悲痛,亲自去安慰他,何其宽容的心量! 她坚持不再追究责任,但有些亲友却一直愤愤不平地说:「你妈妈已经脑死了,怎能不要求赔偿、不追究呢?」大家纷纷指责她。但是她觉得赔偿再多的金钱,母亲也无法康复,所以她以慈悲与理智来圆满这件事。 几天后,她母亲往生了。静思精舍的常住师父及她的同事,陪她把母亲的遗体送回家;花莲的慈诚队、委员及工作同仁,则协助她办理后事。世间有几人能突破现实的逆境?又有多少人能了悟生命的无价?真的很难!而年纪轻轻的她却能看得开、做得到! 她的家境清寒,爸爸多年前就中风了,弟弟还在读书,经济来源就靠妈妈做小工和她的工作所得来维持。如今母亲不幸往生了,家庭的重担将落在她一人身上。尽管如此,她还是一点都不计较,又能关照肇事者的心理压力,这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 一般人通常因为生活平安无事,听到感人的事,总会觉得很感动,可是一旦不幸的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心念就会混乱。而这位同仁在慈济花莲本会工作,长期耳濡目染,看到、听到很多感人的事迹,所以她能透彻人生苦空无常的真理,并且以无比的毅力突破逆境,真正是位力行菩萨道的智者,的确十分难能可贵! 其实,学佛就是要学「大爱」的胸襟,佛教三藏十二部经典都是教我们要临危不乱,以宽大的心来待人处事。唯有时时勤修「戒、定、慧」,净化「身、口、意」三业,才能发挥良能,实践经典的义理,体悟透彻的智慧。 有爱的人生 曾看到一则新闻:有位现役军人强暴了一名小学生。他被逮捕到案时,记者问他:「你难道不知道现役军人犯下这种罪,刑责会很重?」他说:「我知道这种罪受军法审判,是唯一死刑。」「既然知道,为何你还要这么做?」「因为我一时控制不住自己而铸下大错。」 这叫做「业力」,它看不到,但就好像一股气的存在。为什么会有业力?这是因为众生的爱心没有被启发出来,如果心中有一股大爱的力量产生,就会有定力,不会做不该做的事。有句话说:「一善破千灾。」若心中有善念,这股力量产生之后,恶业自然就会消灭。 现今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甚至有杀父害母的逆子,为何他会如此心狠手辣?就是因为欠缺感恩心和爱心,当一念心被无明遮蔽时,往往会做出许多令人终身遗憾的事情。 反观慈济世界会让人比较安心——印度尼有位女孩,要动心脏手术,需要大量输血,当地的慈济人一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十多人跑去捐血。对方十分惊讶地问:「你们不是印尼人,为什么这么热心?你们是不是有什么要求?」慈济人回答:「我们别无所求,只是想救人而已。」 这分大爱的精神,令当地人十分感动。但是,印尼仍有种族歧视、宗教对立的问题,这是因为缺乏互爱;如果人人肯付出爱,互相尊重、心存感恩,哪会有排华的事件发生呢? 我常说:「人如果活在没有爱的世界里,实在是最不幸的人生;最幸福的人生,就是活在有爱的世界。」这分爱是指清净的大爱,有大爱的心,不论在任何环境,都会有清净而美丽的境界。 人间菩萨 有「爱」的人生最幸福,但是有时爱也会带给人痛苦,让人堕落,唯有运用智慧,将大爱普及天下众生,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人生的价值在哪里?难道只在于衣食住行上,凡事只想到自己的欲念享受?如果把人生界线定位得这么狭隘,生命就很没有价值,也十分渺小。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扩大、提升价值观,将自私的心念转化为拥抱众生的大爱。 慈济人曾前往印尼办义诊,在义诊中,看到一位才三十多岁的妇人背部长了很大的肿瘤,据说这颗瘤在她身上已经有二十多年,但家境贫穷,没钱接受治疗。 她的先生于两年前往生,留下她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平日靠帮人家洗衣服维生。慈济人去当地义诊时,发现这位妇人,就陪她到医院检查。医师检查之后表示,可以开刀割除;但由于她的身体太虚弱,必须先把身体养好才能动手术。从那天开始,慈济人经常煮东西为她补身体,不久之后,她终于可以接受开刀手术。 动手术那天,慈济人前往医院探望,问她:「快要开刀了,你会害怕吗?」这位妇人很坚强,露出笑容说:「我不会怕!我已经等了二十多年了,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我心里很高兴!」 手术进行了将近七个小时,结果非常成功,顺利取出她身上的肿瘤,在开刀这段漫长的时间中,慈济人都没有离开手术房。由于这位妇人个性很乐观,恢复的状况十分良好,隔天便转到普通病房。 从这位妇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生的悲苦;再看看慈济人,虽然与这位妇人非亲非故,却能发挥清净的智慧,付出心中的大爱,这群「人间菩萨」多可爱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分清净的智慧,若人人都能将这分「智慧之爱」发挥得淋漓尽致,人间就会充满温馨与和乐,这才是可爱的人生。 大爱弭千灾 前阵子是台湾的梅雨季节,天气不是很好,这种气候上的转变,也可以说是人生的无常。普天之下,有的地方需要雨水,有的地方却是因雨成灾,人生实在是难以尽如人愿。 像阿根廷与巴西是邻近的两个国家,但是在阿根廷的北方,大水成灾,造成很多灾民流离失所。由于飞机无法降落灾区,当地的慈济人从侨居地到灾区协助救灾,距离非常遥远,开车大约要将近三天的车程。 在巴西北部却因长久没下雨而干旱成灾,能吃的东西都已经吃尽了。那里的居民后来竟靠着吃仙人掌维生;若没有仙人掌,就抓四脚蛇来果腹,勉强维持生活,有些地方甚至断粮断食。某些政客便趁机煽动民众行抢,以致演变成社会暴动。 谈到社会暴动,就想到印尼,印尼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天然资源堪称富饶。但是,许多社会问题的错综复杂与政治问题,使得印尼的贫富日益悬殊——富人更富有,穷人则穷到家徒四壁。再加上金融风暴的影响,造成整个社会的秩序都乱了。 巴西为何会有干旱?因为当地的雨林都被砍伐得相当严重,影响了全球的气候变化,宇宙天体一旦被破坏,循环就会失序,天灾便会接续不断。但是,你能说它是天灾吗?我常说天灾都是出于「人祸」,因为常是人祸在先,天灾才随之而来。所以,真正要「救世」,必须先「救心」。 人心既然能造成祸端,也一定能平定天下。人心若能平齐和合,将「爱」与「和」结合起来,相信灾难自然会慢慢平息,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营建人性之美 立足台湾、宏观天下,我们要好好惜福——生在台湾,可以天天付出,而且付出得非常欢喜;但是大家可知道,地球上的某些角落仍有人难以度日? 一九九八年,南斯拉夫的族群战争,造成该国科索沃省数十万名阿尔巴尼亚裔人沦为难民。战争让他们疲惫而茫然,彷佛活在人间炼狱。几百年来,他们住在这块土地上,哪里会想到有这么一天?只因少数人残酷的「种族净化」观念,竟使他们的生活及家庭完全变异! 另外,马来西亚前些时日爆发人畜共通疫病,有近百人往生、两百多户猪农的生计陷入愁云惨雾之中,九十多万头猪只遭到扑杀。回想几年前台湾的「口蹄疫事件」,也发生同样的状况。不论猪只有没有病都一律被扑杀,真是惨不忍睹。 我们的爱要很普遍,不只要爱人类,也要庇护动物。从猪只集体被扑杀,可以想见人类的残酷;而人类也有集体屠杀的现象,像现在南斯拉夫的种族战争和以前中国的「南京大屠杀」。为什么要种族斗争?为什么发动空袭?战争、屠杀……,不都是滥杀无辜吗? 人性可以往恶的方向偏离,也可以往善的方向努力,这都只存乎一念间。如果人人的每一念心都是以「爱」为出发点,这个地球不是很美好吗?在宇宙间,我认为地球是最漂亮的星球;有山、有水、有美好的环境,假如能再加上人性之美的互动、互爱,不就像是一处极乐世界吗? 我们应该要好好惜福,努力净化人心,让社会时时充满祥和、光明,没有争端。当然这需要大家一起来努力;期待人人能去除贪心、瞋恨心,重建人性最美、最清净的美好境界。 散播爱心聚福业 佛陀说:「人生无常,国土危脆。」看看最近的天灾、人祸,真是令人忧心忡忡。 现今年龄六十岁以上的人,对于二次世界大战应该还有印象——遇到空袭时,会有警报声通知大家赶紧躲进防空洞。可是现代的战争,用的是计算机操控,不仅没有空间及时间逃难,即使躲入地下深处也不一定能得到庇护,这种原子及核子的战争,毁灭力实在非常可怕! 一九九九年四月间,因种族问题所引发的南斯拉夫战火,已使数十万的科索沃人民被迫离开家园,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人间的悲剧多么令人心痛!同样是人,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何必分什么种族呢? 佛经记载:在末法时期,世间有「刀兵、饥馑、瘟疫」等三灾。第一是刀兵劫。大王国家战争,中至种族屠杀,小至社会人心道德沦丧。二十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三次世界大战什么时候会发生?没有人知道,也许随时一触即发,大家要心生警惕啊! 第二是饥馑。就如北韩,由于粮荒严重,人们将野草晒干、磨成粉后,再和着玉米粉煎成饼当食物;其它贫穷国家,有人在垃圾山里寻找衣食,夜晚以纸箱作为被窝。反观我们生活在丰衣足食的台湾,应该要时时怀有感恩心。 第三是瘟疫,就是传染病。现代人的营养足够,医疗资源也很丰富,十分注重传染病的防范与扑灭。记得多年前的卢安达,因种族争战造成难民潮,接着由于卫生不良,曾引发传染病。 「刀兵、饥馑、瘟疫」这三种灾难为何会发生?都是「人心」混乱造成的。佛陀说「众生共业」,恶的共业会变成灾难,善的共业则会变成福报。因此三十多年来,我一直发愿要净化人心、祥和社会,提倡人人付出一分爱以凝聚善业,如此,天下才能无灾无难。 天底下苦难人这么多,灾祸又不断。我们要立足台湾,就应放眼天下;大爱无国界,慈悲无远近,我们应赶紧去做救人的工作,这才是真正的慈悲。希望人人的爱心能「动」起来,凝聚成一分大爱,形成吉祥的福业而化解未来的灾厄。 慈悲护生灵 有一则真实、感人的小故事——有个小男孩,与父母、祖母三代同堂,居住于纯朴的小乡村,他们家附近有一座佛寺。这孩子个性憨直,反应比较迟缓,他的妈妈以爱心来抚养他、以菩萨的智慧教育他,耐心地陪他一起成长。 在学校有些不懂事的同学会嘲笑、欺负他,每次看到他都会喊着:「呆子来了!呆子来了!」尽管同学作弄他,他都不愠不火,只是远离他们,自得其乐地玩游戏。 他特别喜欢捡拾一些小东西、石头……,装满口袋带回家,甚至放在枕边陪他入眠。妈妈知道他有这个习惯,每天放学时就开心地问:「你口袋里有什么东西?」小男孩都会乖乖地取出,让妈妈将口袋清理干净才进屋。 有一天妈妈同样地问:「今天口袋里有什么东西吗?」小男孩竟然护着口袋,往后退了几步,不肯让妈妈看。妈妈再问一次,并且把手伸进口袋,结果摸到一团软软的东西,她吓了一跳,就问孩子:「到底放了什么?赶快拿出来!」孩子流着泪,小心翼翼地把牠捧出来。 原来是一只刚脱壳、眼睛尚未睁开的小鸟,小孩在树下捡到的。妈妈看着儿子说:「不要弄痛小鸟哦!不能杀生,赶快送回去放生,让小鸟自由地生活。」孩子点点头,当他正要转身时,妈妈叫住他说:「等一下,你的衣服有破洞,先把衣服脱下来,妈妈帮你补一补。」 她一针一针地缝补,心想:不如将衣服的口袋缝合,儿子就不会再乱放东西了。当她忙完之后,回头叫儿子,却不见踪影。她纳闷地想:孩子没穿上衣,会跑到哪里去呢?过了一会儿,婆婆从寺院回来,一进门就说:「今天是浴佛节,你为什么让孩子光着上身去佛寺呢?」 她想不透儿子为何没穿上衣就跑到佛寺去,于是赶紧寻找着爱儿。走到屋后时,听到仓库里传出声响,她轻轻地走过去,悄悄打开门,看见儿子拿着一瓶水,小心翼翼地喂小鸟,还轻声地对牠说:「快点喝,佛祖会保佑你快快长大,才能飞去找妈妈哦!」他不断地对小鸟说话,又细心地一滴一滴喂牠喝水。原来这是取自佛寺的甘草水(浴佛节的浴佛水)。 妈妈看了很感动,难得憨直的儿子懂得爱护生灵。她很欢喜、轻轻地走过去,对儿子说:「喂好小鸟后,记得赶快来穿上衣服哦!」她决定把原本已缝合的口袋拆开;因为小小的口袋,可以装满儿子的爱心,让儿子善良的本性有自然发挥的空间。 小男孩天真善良的赤子之心,拯救了一只小鸟的性命。「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有善良的本性、慈悲的心,我们都应该回归这分清净、纯善的本性,更要勇于付出爱心——尊重万物、爱护生灵,方能展现可贵的人性之美。 孩子,你怕痛吗?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行、住、坐、卧,时时都不离佛法——即使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是简单的几句话,只要肯用心,都能受用无穷。 佛世时代,为了将佛法普及大众,佛陀常常因材施教,尤其在简单的言谈对答中,便能赋与教化的功能。 当时僧团以托钵维生,有一天,佛陀从精舍至王舍城托钵,在返回精舍的途中,经过一个小小的湖泊。有一群天真无邪的小孩,在湖边快乐地嬉戏玩耍,佛陀就停下脚步,站在湖边观赏。 忽然间,有个孩子很大声地喊:「抓到了!抓到了!」原来他手上抓了一条鱼,只见鱼儿不断地挣扎,其它孩子看到了也都围过来,争先恐后地抓着玩。鱼儿离开水后不能呼吸,嘴巴张得很大,鱼鳃不停地颤动、张合,看起来很痛苦的样子……。 佛陀赶紧走过去告诉孩子们:「小朋友,你们怕不怕痛呢?」孩子们回过头看到佛陀,立即同声欢呼:「是佛陀耶!」佛陀亲切柔和地对他们说:「这条鱼在喊——好痛!好痛啊!你们知道吗?」抓到鱼的那个孩子,听到佛陀这么说,赶快回到湖边,轻轻地把鱼放了。那条鱼儿再度回到水中,立即逃遁而去。 佛陀很高兴地向孩子们招招手,他们也欢喜地爬上岸,围绕在佛陀身边,佛陀摸摸孩子们的头说:「你们要记得,如果是发生在你们自己身上,会让你们觉得痛苦的事情,就不可以加在他人或小动物身上;若是不小心做了不该做的事,会使自己也无法脱离苦难,所以,不能做错事啊!」 孩子们听了似懂非懂,不过「不能做错事」这句话,他们都能够明白。佛陀以这几句简单的话,就能启发小孩的良知,让他们回归纯真、清净、善良的本性,这不仅是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更是他的德行身教使然。 疼惜小鸟的白衣人 佛陀曾说:「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哪怕是一条虫或一只鸟,也有其生命的价值。 在印度有个古老的小故事——在某处郊区,有一群工人收工后到树下乘凉。忽然间,他们听到小鸟奋力拍动翅膀的声音;过不久,又听到一阵吃力、哀鸣的叫声。于是,他们就循声过去,看到一只小鸟一直振动翅膀,想要往上飞,却一再地掉落下来,在地上挣扎着;旁边有一群孩子快乐地追逐着牠。 这时,有位身穿白衣的人走过来,身旁还跟着几位随从。这位白衣人走到那群孩子的面前,说:「你们在玩这只小鸟吗?」然后弯下身来,小心地捧起那只小鸟。噢!原来小鸟的脚被系上一条绳子,绳子的尾端还绑着一粒石头,难怪牠飞不起来! 白衣人心生怜悯,打算放走这只小鸟,那群孩子却说:「小鸟是我们的,你不可以放走牠。」白衣人说:「好!我想买这只小鸟,需要多少钱呢?」孩子们一听到有钱可拿都很高兴,就把小鸟卖给了他。白衣人随即轻轻地解开小鸟脚上的绳子,然后放牠飞走。小鸟十分快乐地展翅飞翔,并且在白衣人的头上绕了好几圈;而牠的叫声,也变得十分清脆悦耳。 之后,白衣人对那群孩子说:「你们看!小鸟自由地飞翔、快乐地唱歌,不是很美吗?万物都有其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权利,这就是天地间的生命之美!」说完之后,那群孩子和在一旁看热闹的大人听了都觉得很惭愧!白衣人看到大家都有了惭愧心,心里很高兴;他再次摸摸每个孩子的头之后,就带着随从离去。 等他走远了,大家都觉得这位白衣人看起来不像是个普通人,因为他说的话很有道理。这时,有位孩子突然叫道:「他好像是我们的国王耶!」那位孩子所指的国王,就是「阿育王」。阿育王是一位仁王,也是很虔诚的佛教徒;他常常穿着一身白衣,走入人群、了解民情。 有仁德的人才知道生命之美,也才懂得要尊重生命、及时付出。不过,只要用心,我们每天也都能尊重生命,享受到万物生命之美。 野生的栗子树 人生需要平和、稳定,世间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也都不能缺少「和」。把心调得和气,对人才会有敬意;彼此互敬,才能互爱啊! 日本有则童话——在某处山林里,生长了一棵野生的栗子树。有一天突然刮起了一阵强风,将已成熟的栗子吹落一地。一群猴子看到了,很高兴地拿了篮子来装,准备带回去和其它的猴子一起享用。 当牠们正在捡拾时,有只猴子就说:「我们捡够了就好,其余的留给狐狸。」因此,牠们只捡了一篮栗子就回去了。 不久,狐狸真的来了,牠看到地上有粟子,也很高兴地捡了起来。捡了一会儿之后,狐狸心想:留一些给鼷鼠吧!于是,牠适量地捡了一些就回去了。过了不久,果然有几只鼷鼠也跑来捡栗子,牠们捡了一阵之后,看看好像没有其它的动物会再跑来了,就将地上的栗子捡得一乾二净。 没想到,后面又来了一只鼬狸。牠看地上已经没有栗子,而街上的栗子还很多时,感慨地说:「为什么我这么慢才来?地上已经没有现成的栗子好捡了。」 这时有只乌鸦飞来,看到鼬狸很失望的样子,生起怜悯心,就飞到树上,用翅膀去晃动树枝,树上的栗子就纷纷掉落下来,于是鼬狸很高兴地把栗子捡回去。动物之间也有这分「和」与「爱」,这是多么祥和的童话世界! 人类却是因为缺少了这个「和」字,以致社会动乱不安。世界需要和平,社会需要祥和,人心需要和气,所以我们在分秒之间都不能疏于调和自己的身心。 祖母的黑痣 有位年轻人虽然辛勤地工作,却总是穷困潦倒。有一天,他经过某个村庄,看到一头母牛刚生下小牛。他心想:如果买下小牛,把牠养大再卖掉,就有经营生意的本钱了。恰巧牛主人正担心母牛若养育小牛,会消耗很多体力,无法好好地工作,就很便宜地将小牛卖给年轻人。 年轻人带着小牛继续走,遇到一位独居的老婆婆,便向她租房间,并约定一段时间过后再付清房租及伙食费。从此以后,慈祥的老婆婆每天供应三餐给年轻人,也帮小牛准备食物。 过了一段日子,年轻人觉得老婆婆每天辛苦地张罗他和小牛的食物,他却必须等到小牛长大才能还钱,实在很对不起老婆婆。于是,他向老婆婆说:「我不能再继续麻烦您了,我想到外地找工作谋生。长久以来承蒙您的照顾,无以回报,就将这头牛送给您吧!」老婆婆说:「好啊!你放心去找工作,我会好好地照顾牠。」 老婆婆像疼爱自己孩子般,将小牛照顾得无微不至。由于小牛全身毛色黑得发亮,又常常跟在老婆婆身边,老婆婆就为牠取了一个奇特而亲昵的名字——祖母的黑痣。 「祖母的黑痣」常与村里的小孩玩耍,和其它的牛只也相处得很和睦,在爱的环境中逐渐成长得强壮、乖巧又聪明。牠常常想着:老婆婆年纪那么大了,还要辛苦地养育我,我应该好好报答她,但是要用什么方法呢? 有一天,一群商人用牛车载了许多货物经过村庄,涉水过溪时,因为货物太重,所有牛车都陷入溪床的软泥,牛只再怎么使力也拖不动。商队里有个人很懂得牛性,他看见对岸有一群牛,就走过去想找一头强壮的牛来拉车,他一眼就发现毛色黑亮、脚力强健的「祖母的黑痣」。 商人问看牛的人可否借用这头黑牛,看牛的人说牛的主人并不在这里。于是,商人便走向「祖母的黑痣」说:「牛啊!如果你肯帮忙拖动那些牛车,我就给你五百贯钱。」牛儿无动于衷,商人又说:「要不然一千贯?」 「祖母的黑痣」听了,轻快地跑向车队,商人将拖车的架子放在牠身上,牠勤快地拖起一辆又一辆陷在溪里的牛车,没多久就将牛车全部拖到对岸。商人用绳子将五百贯钱绑在「祖母的黑痣」脖子上,但是牠好像很不高兴,挡在车队前方,不让车队向前走。商人自知理亏,赶紧再挂上五百贯钱,牠才退到旁边让车队前进。 「祖母的黑痣」就一路跑回家,老婆婆看到牠脖子上挂着那么多钱,非常惊讶地问道:「孩子,这些钱从哪里来的?到底怎么一回事?」 可是牛无法回答,老婆婆跑去问看牛的人,得知事情经过,不禁感动得流泪,搂着牠说:「孩子,你花那么多力气赚来这些钱,我很感恩,也好心疼!」「祖母的黑痣」也亲密地将头贴着老婆婆的脸。 人与万物本应和谐相处,在世间有两种要素万万不可缺少,一是「感恩」,一是「大爱」。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无不来自天地万物的赐予和社会人群的协助,所以应当事事感恩、时时感恩,发挥良能回馈世间。 所谓「大爱」是悲悯一切众生,虽然众生的身形各有不同,但与人类一样也有喜怒哀乐的心情,也都本具清净圆满的佛性。人与人之间常不需言语交流即可明了彼此心意,人与其它生灵也可借由真诚的爱心来传达感情,营造温馨祥和的世界。 感恩与大爱的力量无穷无尽,人生若能具足这两种胸怀,就没有什么难关不能突破;人人都把这光明良善的力量发挥出来,社会必定健全又安定。
----------------------------------------------------------------------------------------------------------------- 更多证严法师佛学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