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禅门修证指要 《修心要论》节录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门修证指要 《修心要论》节录

  1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重云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辉。譬如世间云务,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性,亦復如是,只为攀缘妄念烦恼诸见重云所覆。但能凝然守心,妄念不生,涅槃法自然显现,故知自心本来清净。

  2

  行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槃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中略)

  涅槃者,体是寂灭,无为安乐。我心既是真心,妄想则断;妄想断故,则具正念;正念具故,寂照智生;寂照智生故,穷达法性;穷达法性故,则得涅槃。故知守本真心,是涅槃之根本。

  乃至举一手爪,画佛形像,或造恒沙功德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作当来胜报之业,及见佛之因。若愿自早成佛者,会是守本真心。三世诸佛无量无边,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故知守本真心,是入道之要门也。(中略)

  如来於一切经中,说一切罪福、一切因缘果报,或引一切河大地草木等种种杂物,起无量无边譬喻,或现无量神通种种变化者,只是佛为教导无智慧众生,有种种欲心,心行万差,是故如来随其心门引入一乘。我既体知众生佛性,本来清净,如云底日。但了然守本真心,妄念云尽,慧日即现。何须更多学知见,所生(生)死苦,一切羲理及三世之事。(中略)《涅槃经》云:“知佛不说法者,是名具足多闻。”故知守本真心,是十二部经之宗也。

  三世诸佛,皆从心性中生,先守真心,妄念不生,我所心灭,后得成佛。故知守本真心,是三世诸佛之祖也。

  3

  若有初心学禅者,依《观无量寿经》,端坐正念,闭目合口,心前平视,随意近远,作一日想,守真心,念念莫住。即善调气息,莫使乍麤乍细,则令人成病苦。

  夜坐禅时,或见一切善恶境界,或入青黄赤白等诸三昧,或见身出大光明,或见如来身相,或见种种变化,但知摄心莫著,并皆是空,妄想而见也。经云:“十方国土,皆如虚空,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

  若不得定,不见一切境界者,亦不须怪。但於行住坐卧中,常了然守本真心,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一切万法不出自心。(中略)若能知识本心,念念磨炼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中略)若了此心源者,一切心羲自现,一切愿具足,一切行满,一切皆办,不受后有。会是妄念不生,我所心灭,捨此身已,定得无生不可思议。(中略)好好自安自静,善调诸根,就视心源,恒令照燎清净,勿令无记心生。(中略)诸摄心人,为缘外境,麤心小息,内炼真心,心未清净时,於行住坐卧中,恒惩意看心,犹未能了了清净独照心源,是名无记心也。

  4

  但能著破衣,餐粗食,了然守本真心,佯痴不解语,最省气力而能有功,是大精进人也。世间迷人,不解此理,於无明心中,多涉艰辛,广修相善,望得解脱,乃归生死。

  若了然失正念,而度众生者,是有力菩萨。

  分明语汝等,守心第一。若不勤守者,甚痴人也。

  会是信心具足,志愿成就,缓缓静心。更重教汝,好自闲静身心,一切无所攀缘,端坐正念,善调气息,惩其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好好如如稳看,看熟则了见此心识流动,犹如水流、阳焰,晔晔不住。

  既见此识时,唯是不内、不外,缓缓如如稳看,看熟则反覆消融,虚凝湛住,其此流动之识,飒然自灭。灭此识者,乃是灭十地菩萨众中障惑。此识灭已,其心即虚,凝寂淡泊,皎洁泰然。吾更不能说其形状。妆若欲得者,取《涅槃经》第三卷中<金刚身品>,及《维摩经》第三卷<见阿闪佛品>,缓缓寻思,细心搜检熟看。(录自大正四八·三七七——三七九)

  圣严识五祖弘忍(西纪六O二——六七五)的傅记资料,最早的是《傅法宝记》及《楞伽师资记》(大正八五),其次是《神会语录》(石井光雄藏本)与《历代法宝记》(大正五一)。还有《宋高僧傅》卷八(大正五O)及《景德傅灯录》卷三(大正五一)等。

  弘忍是黄梅人(今之湖北省黄梅县),原籍浔阳(今之江西省九江县),俗姓周。他十二岁(《傅法宝记》)——一说七岁(《楞伽师资记》)即开始奉事道信禅师。他经道信小了二十三岁。《历代法宝记》说:弘忍身长八尺,容貌与常人绝殊,一直亲近道信达三十年之久,承受双峯山的禅法。道信去世后,弘忍又在双峯山之东的凭茂山建寺,住山西十馀年,唐高崇诏其入京,坚辞不赴。接引四方的学者,而被称为东山法门。(大正五一·一八二)《楞伽师资记》对於弘忍的记载是:“大师俗姓周,其先浔阳人,贯黄梅县也。父早弃背,养母教障,七岁奉事道信禅师。自出家,处幽居寺,住度弘?,怀抱贞纯。缄口於是非之场,融心於色空之境。役力以申供养,法侣资其足焉,调心唯务浑仪,师独明其观照。四仪皆是道场,三业咸为佛事,盖静乱之无二,语默之恒一。时四方请益,九众师横,虚往实归,月逾千计。生不瞩文而羲符玄旨。时荆州神秀禅师,伏膺高轨,亲受会嘱。玄赜以咸亨元年(西纪六七O)至双峯山恭承教诲,也奉驱驰,道尾五年。”又说:“如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傅吾道者,只可十耳。我与神秀论《楞伽经》,率理通快,必多利益;资州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兼有文性;莘州惠藏、随州玄约,忆不见这;嵩山老安深有道行;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扬州高丽僧智德,此并堪为人师,但一方人物;越州羲方,仍便讲说。”

  《楞伽师资记》是玄赜的弟子净觉所集,他把神秀推为五祖门下的第一位上足,惠能虽也名列十人之中,却许为“但一方人物”。这应该是北宗禅的态度。南宗的《坛经》及《神会语录》便表明了惠能是弘忍之下的唯一心傅。

  由《楞伽师资记》对弘忍的介绍说:“其忍大师,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以及:“生不瞩文,而羲符玄旨。”看来,五祖并无著作傅世。现存於大正藏经卷四十八及卍续藏经卷一一O的<最上乘论>,也标明<弘忍禅师述>,此连敦煌发现的本子,有好几种,或作<导凡趣圣悟解脱宗修心要论>,或作<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而在大正藏及卍续藏本,不知何时何故标题为<最上乘论>。事实上<最上乘论>的开头,就是<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的十二个字。所以本书仍用<修心要论>为其标题。这是后人所集弘忍的语录,故在其文中也明白地记著:“弟子上来集此论者,直以信心,依文取羲。”之语(大正四八·三七九)

  《楞伽师资记》又说:“在人间,有《禅法》一本,云是忍禅师说者,谬言也。”(大正八五·一二八九)也许就是指的这部<修心要论>,因在《楞伽师资记》所录惠可的<略说修道明心要法>的一段,几乎与<修心要论>的第一大文段大部相同。不论怎样<修心要论>的敦煌本子,也说是“蕲州忍和上”的,乃是一部中国早期禅宗的修行指导书。内容很长,约有三千字,是以答问方式,大致连接,却不是整体,是编集而非一气撰成,则显而易见。本书中仅节录其重要而对初机修证有指导作用者,大约是全文的一半。虽然在其文首已有警告:“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还是不得已而作了节录,有心者,可请寻其原本。

  从<修心要论>所引经论,实在不能说弘忍是一位“生不瞩文”的人,所见经名有《十地经》、《金刚经》、《心王经》、《维摩经》、《遗教经》(引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涅槃经》、《法华经》、《观无量寿经》、《华岩经》(引经云:“三界虚幻唯是一心作”),另有论云:“了然守心则妄念不起”,未详何论。

  若以《楞伽经》与《金刚经》并列的观点看,北宗禅重《楞伽》,所以《楞伽师资记》特别提到弘忍与神秀“论楞枷经”。那末<修心要论>虽也著要“真心”“真如”“自性”,却未见引用《楞伽经》,而其“守本真心,胜念他佛。”的思想,是根据《金刚经》的观点:“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大正四八·三七七)此与四祖道信所说“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大正八五·一二八六)的观点不同。然其教人“凝然守心”、“惩意看心”、“好自闲静身心”的说法,又与《坛经》的观点不同,《坛经》不赞成教人“看心观静”,而谓:“心若住法,名为自缚。”(大正四八·三五三)。可知这部<修心要论>,乃是从傅统的禅观方法,过渡到纯粹南宗禅的指导书。其不主张称名念佛,却又运用净土法门之中《观无量寿经》的“日观”法。此对初入禅门的人,有大用处。

 

 
 
 
前五篇文章

禅门修证指要 心铭

禅门修证指要 入道方便(二)方寸论

入道方便(一)<入道安心要方便门>抄略

禅门修证指要 信心铭

禅门修证指要 心王铭

 

后五篇文章

禅门修证指要 《六祖坛经》录要 一 般若

禅门修证指要 《六祖坛经》录要 二 定慧

禅门修证指要 《六祖坛经》录要 三 坐禅

禅门修证指要 参同契·草庵歌 一 参同契

禅门修证指要 参同契·草庵歌 二 草庵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