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禅宗 禅宗典藏 禅宗公案 禅宗思想 佛理禅机护持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二)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vaScript>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xt').style.fontSize=size+'px' }

  (三)回归佛陀本怀、人间化佛教——民国八十二年(1993)

  到了民国八十二年(1993),圣严法师在其《圣严法师学思历程》则更详细地说明「佛陀出现在人间,亦以人类为主要摄化对象」的化世内容与方式,并从不同于民国六十七年(1978)的观点,指出近代佛教何以衰弱的原因——佛教「与社会脱节」。佛教之所以与社会脱节,是因为佛教受中国文化本位的影响,促使出家人托钵游化人间的生活方式改变:

  释迦牟尼佛制定比丘必须向人间托钵,藉此机会将佛法的理念和精神以及佛教徒的生活轨范、五戒、十善,传播到人间去,所以称他们为游化人间的「人间比丘」。

  而传到中国的佛教,因为社会的风俗轻视乞丐的行为,所以比丘只有在寺院的山林里自耕自食。

  大的寺院靠山林和农地的租收维持,小的乡村和城市的寺院,就靠香火、经忏和信徒的应酬交际来维持。他们未必没有课诵或修,但和整个广大社会的群众脱节却系事实。也由于这样的原因,寺院的经营,既不是为了教化社会,对法的弘扬也就显得并不重要,既然不需要弘扬佛法,也就没有人来培养弘法的人才和感到弘法人才的需要,以至于佛教给人的印象和看法,就变成了逃避现实,与世无益,甚至迷信有害,而应加以废止和淘汰的宗教。(《圣严法师学思历程》页44)

  上述法师从佛教困于儒家文化,逼得寺院走向变相的生活经营,说明佛教何以与社会脱节,导致佛法的弘扬不受重视,致使佛教对弘法人才,不觉得需要培养。佛教在这种情况下,被视为「无益、迷信有害」,并进而加以「废止、淘汰」,似乎是因果的必然。

  民国六十七年(1978)法师从由外部战乱说明佛教人才没落,民国八十二年(1993)法师则以佛教内部经济生活型态,解释佛教何以不重视人才。接着法师进一步指出,近代大德如何就上述现象加以改革:

  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代的杨文会仁山居士,要提倡刻印佛经、流通佛书,并且成立学院,培育僧俗的弘法人才了。他的学生太虚,起而提倡「人生佛教」;太虚的学生印顺,继而主张「人间佛教」;我的师父东初老人,则办《人生》月刊;而我自己在台湾创立「法鼓山」,目的是在「建设人间净土」。这都是为了挽救佛教慧命于倒悬的措施,也是回归佛陀释迦牟尼本怀的运动。(《圣严法师学思历程》页44)

  此时,法师将印老以虚大师学生,和其师父东老人并列。并诠释从杨仁山、太虚、印老、东老人到其本人,所从事一系列的佛教教育、文化等工作,都是呼应着「佛陀游化人间」的精神,是为了续佛慧命,所以是「回归佛陀的本怀」15。

  以此回头看法师民国七十八年(1989)似乎引用了印老「人间佛教」的观点,却没有直接提印老之名,这不是有意的忽略。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法师佛陀的「在人间」句义是「出现在人间」,不是印老的「诸佛皆出人间」;而且法师重点在后一句,「亦以人类为主要摄化对象」而不是印老的「终不在天上成佛也」。所以法师之义是「佛陀游化人间」,以摄化人类为主。

  原因二是法师宗教情操致使,16因为从《圣严法师学思历程》一书可发现,法师早已将「佛在人间」游化的观点,化为其根本信念,故而「主张采用原始佛教的精神」,以「回归佛陀时代的根本思想」。所以造成「把自己跟整体佛教融合在一起」,而忘了此来自《阿含经》的观点,是受印老影响的率直表达。17

  同年,法师指出明末,尤其是民国初年,佛教走向人间、走进都市的缘由,是受「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挟着西方的科技文明」传入所致:

  明末以来,当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挟着西方的科技文明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界的有识之士,便起而振兴,尤其是民国初年,佛教界出现了数字大师,又将山林中的佛教推向人间,走进都市,重视义理的弘扬,恢复佛教的化世功能。例如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印光大师主张「敦伦尽分」,都是人间化的佛教。当今的印顺法师也主张「人间佛教」,我的先师东初老人也是主张「人生佛教」,我们法鼓山正在提倡的理念是「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这些都在强调佛教是跟人间结合在一起的。18

  法师以「人间化的佛教」,「佛教是跟人间结合在一起的」来涵盖虚大师、东老人「人生佛教」、印老的「人间佛教」,与法鼓山「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甚至连提倡求生西方的印光大师将「佛教徒的生活轨范、五戒、十善」,以儒家的「敦伦尽分」作陈述,让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行者,善尽人间事。

  可见近代佛教的趋势,如同法师所言,无法回到过去「山林」,远离人群。佛教的「人间化」是时代的必然走向:

  处于现代的我们,再也不可能回到「离开人间而终老山林」的生活形态去了。……我们毫无选择的余地,已不可能舍弃人间隐入山林。19

  法师更以佛陀指示五比丘各自弘化一方,证明走向人间的「人间化」佛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

  各位都曾阅读过《释迦牟尼佛传》,知道释尊在鹿野苑度化五比丘,度过一夏之后,便指示五人各自分头,走向人间,各化一方,这就是佛教的根本精神。20

  换句话说,这就是「佛陀的本怀」,也是近代台湾佛教复兴的根源:

  近数年来,台湾佛教的复兴,乃基于人间化的关系。21

  此一「人间化佛教」的「人间」,法师这里是相对「山林」而言,所以含意当是「人群」。

  总摄法师前述民国六十七、七十八、八十二年(1978、1989、1993)在文章中所举的共通人物,除了这里首次出现的印光大师外,有杨仁山、虚大师、印老、东老,尤其是虚大师与东老,每次都有提及。这些人物的主要关系可说是「太虚大师」,因为杨仁山是虚大师的老师,印老、东老人则是虚大师的学生,法师则是虚大师的第三代。这样的「传承」特色,是以佛教现代化为方向来响应时代、社会人群。换句话说,就是对佛教改革采比较开放、积极者。杨仁山是首位将国际佛学视野引入僧教育体系者;虚大师提出了三种革命,22可说是推动佛教现代化最为积极与全面的灵魂人物;印顺导师则是继虚大师「人生佛教」的学理改革,标举「人间佛教」予以修正;23东老则随虚大师佛教现代化的方向,努力于佛教教育、文化等事业。24法师则继其后标举「建设人间净土」。

  所以相较于民国六十七、七十八年(1978、1989)的说法,法师民国八十二年(1993)从内部论及佛教衰微的现象、原因,与整个近代中国佛教革新运动的外在因缘,及精神、传承,与改革方向:现代化教育的具体落实(杨仁山、虚大师、东老)、学理改革(虚大师「人生佛教」、印老「人间佛教」)、文化推动(东初《人生》杂志,倡办佛教大学等),是更加深入、完整的说明。25这些也就是「回归佛陀本怀」、「人间化佛教」的内容。

  (四)推动落实人间佛教——民国八十五年(1996)

  法师民国八十五年(1996)〈「人间净土」是什么?〉一文中,更指明佛教现代化改革的整体呈现,「便是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也就是「法鼓山所提倡的人间净土」:

  到了近代,太虚大师主张人生佛教,倡导人间净土;先师东初老人继此思想而创办《人生》杂志,鼓吹人生佛教;现在的印顺导师主张「佛在人间」,是依据《增一阿含经》所说:「诸佛皆出人间。」我是跟随古圣先贤,提倡人间净土……法鼓山所提倡的人间净土,便是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法鼓全集光碟版》第八辑第六册《法鼓山的方向》页501)

  这里「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的内容,就是民国八十三年(1994)综合、归纳自民国六十七年(1978)以来,所推动的一切活动、事业为「一大使命,三大教育」。所谓「一大使命」就是推动全面的教育,全面教育的内容就是三大教育:

  大学院教育:也就是研究所、人文社会大学的教育,也包括函授教育及寒暑期的学校在内。

  大普化教育:包括禅坐、念佛等修持,以及各种弘化活动等。……并有计划地培养在家居士成为弘扬佛教的专职人才。有修行安养中心、佛教历史博物馆,有文化出版的部门。

  大关怀教育:我们目前正在推动的是礼仪环保、生活环保、临终的助念关怀、亡灵安顿设施、清洁日的活动、贫病救济、医院医疗的支持等等。(《法鼓山的方向》页78-79)

  此三大教育不仅涵盖民国八十二年(1993)「回归佛陀本怀」所提到的虚大师、印老、东老之佛教革新运动精神、方向、事业。更有法师特有的佛教理解与事业推动。如禅修、念佛与栽培居士参与教化工作等。

  之前引文中所谓的「古圣先贤」,就「先贤」部分,与民国八十二年(1993)「回归佛陀本怀」所提到的虚大师、印老、东老相同。而「古圣」,不是印光大师,乃是宋初提出「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为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论根据的永明延寿禅师(904~975):

  建设人间净土的理念,……是用佛法的观念来净化人心。……只要你的一念心净,此一念间,你便在净土。……只要有一人的一念心清净,就有一人见到了一念的净土。若有志同道同的十人、百人、千人,愿意体验一念清净,就有十人、百人、千人见到了一念的净土。此在宋初永明延寿禅师(公元904~975年)的《宗镜录》内,常常说到:「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的观点。26

  「古圣」——永明延寿——《宗镜录》「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的观念,在法师禅修、念佛方法、佛教的入门书中,多有提及;甚至生活化地应用于《人间净土》的通俗演讲里。但正式举名「永明延寿」,确认「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为「建设人间净土」的净土理念,却是上述民国八十五年(1996)开始。然而真正完整地以经典论证「建设人间净土」的「净土」根据,则见于民国八十七年(1998)《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一文。

  永明延寿的「一念成佛」论,就是《人间佛教的人间净土》一文中的思想核心:

  《宗镜录》对于一念成佛论,着墨甚多,其所依据的圣典及宗义,便是《华严经》及华严宗的圆教。此对于凡夫学佛成佛的信念,是极大的鼓励,也为在此娑婆世间提倡人间佛教及人间净土的理念,提供了最好的理论基础。27

  也是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的信念根源。此一信念法师则透过三大教育去落实。28法师如何将此传统中国佛教归趣「西方净土」的理念,结合近代「回归佛陀本怀」运动,转为「建设人间净土」的理论,是值得吾人探讨。但这部分不是本文的主题,因此只能将其置于结论稍作略述。

  检视前面民国六十七年(1978)「复兴中国佛教」,七十八年(1989)「建设人间净土」,八十二年(1993)「回归佛陀本怀」运动,八十五年(1996)「人间佛教的全面推动与普遍落实」,这些不断出现的近代佛教人物是虚大师、东老、印老或杨仁山等。为何出现在这一系列有关「建设人间净土」的人物,何以不是法师在禅七领众禅修后,所礼敬的近代中兴禅门的虚云老和尚,或持名念佛的印光大师,与持戒的弘一大师?

  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弘一大师这三位大德的共通点,都是以宗教家力行、实践的方式而复兴中国佛教,因此成为法师指导禅修后,领众感恩的对象。但就佛教适应时代现代化的角度而言,他们都是偏向传统佛教的延续与复兴,而不是近代佛教学理——「人生」或「人间」佛教——「人乘行」的信奉与传承或再创者。可见法师的精神方向,是循着虚大师提倡的「人乘行」之时代适应路线为主。

 
 
 
前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一)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一节

禅的内容——禅与自我

驴的哲学

禅的历史

 

后五篇文章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三)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四)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二节(五)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一)

圣严法师「建设人间净土」理念根源 第三节(二)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