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弟子规》与净宗修学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弟子规》与净宗修学

主讲:蔡礼旭老师

地点:杭州   日期:2004.10.13

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阿弥陀佛!

末学蔡礼旭在这边和大家分享学习《弟子规》跟往生西方净土之间的关系。有讲的不妥的地方,请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指教。

佛陀在《华严经》里有一句非常重要的开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诸位同修,你相信吗?你打从内心相信自己有如来智慧德相吗?关于净宗的修学,藕益大师在《要解》当中提到「六信」,其中第一信最重要的要先信己,信己是佛。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我们本来就有了,一定可以找得回来。同理,一切众生也都有佛性,我们就能对自己,对他人,生起很深的信心,相信别人也可以成佛。

佛陀第二句话点出来,为什么我们本来是佛,但是现在却得不到受用,沉沦六道轮回。紧接着,佛陀就把我们的问题全部点出来了,「但因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分别、执着把我们本来的本性障住了,有了本性但是不得受用,所以这一句话,告诉我们本觉本有。但是要让本觉显现,一定要从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下手。

《弟子规》是世法,也是出世法。佛法是不二法,有世法跟出世法的分别就不是佛法,而是二法了,佛法是不二法。我们净宗学人,依照经典的教诲,最重要的要落实在生活当中,(净空)老法师在讲经当中重复提醒我们的话,一定是最重要的。老法师在讲经当中常常告诫我们,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落实在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当中,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请问,普贤菩萨第一愿「礼敬诸佛」应该从哪里下手?离我们最近的佛菩萨,就是我们身旁的父母。所以,在你生活当中,在你处事待人当中,「礼敬诸佛」最直接的下手处就是我们的父母。那父母怎么孝敬呢?对父母的礼敬应该从何下手?

诸位同修,《弟子规》里的第一篇「入则孝」教导我们,在与父母言谈,生活当中应该如何礼敬,如何广修供养。所以,这是最具体的教诲。「礼敬诸佛」从对父母的讲话态度开始礼敬,《弟子规》第一句话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在当下之中,都是用非常恭敬的心在礼敬父母,在关心父母。礼敬、关心绝对不是口号,要落实在生活当中。「冬则温,夏则凊,晨则醒,昏则定」,时时刻刻在生活当中,观照到父母有什么样的需要。念念当中都是礼敬父母,不愿意让父母为我们操心。「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关于如何从生活中落实礼敬父母,《弟子规》谈得非常仔细。

接下来,我们从礼敬父母再往外延伸,应该礼敬谁?礼敬兄弟,礼敬所有的长者。当你把心量拓宽,《弟子规》告诉我们「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这一句经文,就像大乘经典里面告诉我们的,「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当你的心量拓宽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的分别自然就放下了。如何礼敬长者,也有具体的做法。《弟子规》告诉我们,对于长者要处处礼敬,「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所有日常生活,言语造作,都怀着礼敬长者的心,这是实实在在把教诲落实在生活、处事、待人之中。

除了父母要礼敬,一切长者要礼敬,一切人要礼敬之外,我们还应该礼敬什么?老法师给我们的教诲,礼敬诸佛是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应该礼敬。所谓「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所以不止对人要礼敬,对物也要礼敬,《弟子规》里面讲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对什么的礼敬?是对时间的礼敬!「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辙净手」,当你爱护整洁的时候,是对你自己身体的礼敬,也是对别人的礼貌。你很脏的时候,别人接触你,他会生烦恼,那你就没有做到礼敬了。「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对任何一种物品都要礼敬它,都要把它放得整整齐齐。所以老法师在讲经当中,常常举一个例子,我们对于桌子应该怎么礼敬?应该把它擦得干干净净,排得整整齐齐,这就是对桌子的礼敬。我们把所有东西都物有定位,看起来都整整齐齐,这就是对物的礼敬。「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这个是对食物的礼敬,所以第三篇「谨」是教导我们,对于物的礼敬。《弟子规》也提到「事勿忙,忙多错」,这是我们对于事情的礼敬。「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不适宜的事情,我们能不能轻易答应别人?不行,这也是对事的一种礼敬态度。

第四篇「信」教导我们,对于我们所讲的言语,要有恭敬心,不可以乱说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当我们的言语要出口的时候,也要想着有没有失了分寸,有没有对他人不够恭敬。所以《弟子规》的「信」当中又说了「见未真,勿轻言」,这是你对于说话的一种态度,「知未的,勿轻传」。

《弟子规》的下一个篇幅是「泛爱众」。从对父母的礼敬,延伸到除了父母跟长辈之外,对于一切人,甚至于一切众生的礼敬,都可以含摄在「泛爱众」这个部分。「凡世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那么在生活当中,应该怎么样去落实,才是真正的礼敬一切人呢?《弟子规》告诉我们,「人有短,切莫揭」。当我们要讲人家的坏话的时候,对人有没有礼敬?就没有礼敬了。「人有私,切莫说」,如何「泛爱众」?如何礼敬一切众人?一定要把它落实在生活当中。假如我们的佛法,修学跟生活脱节了,没有去力行,解行脱节了,保证我们纵使遇到再殊胜的念佛法门,都会不得其门而入。这个叮咛《弟子规》里就有,「不力行,但学文」,「不力行」就是跟生活脱节开来,「长浮华,成何人」。其实这一句话,跟老法师在《华严经》的讲述中常常提醒我们的两句话「有解无行,增长邪见」完全相应。「邪见」就是傲慢,就是浮华。

《弟子规》下一句告诉我们「但力行,不学文」。你只是照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尊重佛菩萨圣贤的教诲,就会「任己见,昧理真」。这一句话,老法师在《华严经》的讲述中也常常提醒我们「有行无解,增长无明」。无明就是「任己见,昧理真」。《弟子规》是佛陀教诲,尤其是「普贤十愿」具体落实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细相的说明。

「泛爱众」之后是「亲仁」,我们要亲近仁德之人,必然要礼敬。最后一篇「余力学文」,我们对于求学问,要不要有礼敬恭敬的态度?绝对要!礼敬诸佛如何落实,《弟子规》是下手处。

再来,我们看普贤大士第二愿「称赞如来」。《弟子规》告诉我们「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所以《弟子规》里面的教诲,也教导我们如何具体「称赞如来」。

我在接触一些同修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年轻的同修,内心都会止不住的喜悦。两年前,刚好我到澳洲净宗学院的时候,看到一个应该比我小七、八岁的同修。长得很庄严,身材也很高,我一看到他就开始赞叹他。我说:“这么年轻就能学佛真了不起”。我这句赞叹,有没有符合「称赞如来」?这个值得我们深思!因为在我称赞他之后,过了差不多一个礼拜的时间,刚好他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我发现有一些瑕疵。因为他小我七、八岁,所以我也很直接地就跟他建议:这样的做法可能不恰当。我在言语上也是「怡吾色,柔吾声」,但是当我言语一出,这个同修眉头马上皱起来,脸色很难看。我在当下突然觉得,一个礼拜前给他的称赞不是正确的,因为我的称赞,已经让他产生执着,产生傲慢,所以这个叫“以善心行了恶事”。

后来我在讲解《弟子规》的过程,突然体会到「称赞如来」要顺着性德称赞,才能长他的善心。「性德」两个字很广泛,具体的表现是什么?只要他的行为符合《弟子规》上的教诲,你都可以称赞,因为那是性德。所以你称赞一个人“念念为父母着想”,你越称赞他,他做得越欢喜,做得越积极。当他对待一切人,都非常的有爱心,都做到「凡是人,皆须爱」,你在他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上,去称赞他,他一定会更积极的尽德修业,所以「称赞如来」也要有一个标准,我们才不会称赞错了。

常常在学佛的过程中,碰到一些同修,见面的时候就会说:“我已经吃素十年了,我已经学佛十年了”。很多人听了这些话语之后,马上就大肆赞叹。当这些人常常被赞叹之后,他很容易起什么心?贡高我慢之心。我们学佛十年,哪有常常挂在嘴边,跟人家炫耀的。祖师大德不是这样教我们的,印光祖师自号“常惭愧僧”。印祖举手投足,点点滴滴都是为了教化我们,印祖为什么要用这一个称号呢?是要常常提醒我们,要常常惭愧自己是薄地凡夫,常常惭愧自己,六道轮转,无有出期。惟有靠阿弥陀佛的悲愿加持,这一生才有机会了生脱死。常常怀着这一颗心,就不敢怠惰,更不敢贡高我慢。所以我们也要常常观察自己的心,讲这些话的时候自己的存心是什么!而当你在赞叹别人的时候,要落实「称赞如来」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些言语出去,会让对方提起正念,精进修行;还是会让他起名闻利养,起贡高之心,我们要细细地去思惟。所以「称赞如来」的具体落实,可以以《弟子规》里的一些言语行为为准则。

普贤大士第三愿「广修供养」。供养当中分为「财供养」、「法供养」,还有「无畏供养」。这个「广」是没有边际,《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广修供养」第一个「财供养」分「内财」、「外财」。「内财」是用自己的劳力、智慧去供养。我们把范围缩小一点来说明,在「入则孝」当中,就是广修供养。我们对于父母的生活起居,尽心尽力,这个叫内财供养。当然,父母的生活起居,假如要用得到钱的话,我们也是尽心尽力,所以内财、外财供养都做到了。

关于「法供养」,《弟子规》里面提到了「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以正确的知见,正确的道理去进谏,去修法供养。

第三个 「无畏供养」,就是让我们的父母免于恐怖,免于担心。「身有伤,贻亲忧」,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让父母不担忧。「德有伤,贻亲羞」,我们把我们的德行好好地精进,好好地提升,让父母不会因为我们的德行而感到羞愧,这个就是安父母的心。「亲所好,力为具」,父母亲所欢喜、希望的,为人子的要尽心尽力去成全父母,让父母心生欢喜,而没有烦恼,这个就是「无畏供养」。当我们把「入则孝」里面的教诲拓宽到对一切众生,这便是遵照佛陀的教诲「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当我们能用「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的心量去落实「入则孝」的教诲,那我们就做到了「广修供养」。

普贤大士第四愿「忏悔业障」。「忏悔业障」最重要的是后不再造,就是知过改过。假如我们连过都不知道,那「忏悔业障」每天念,可能也没有用。「普贤十愿」每天早课都要念,具体来说,教诲有没有结合生活?如果没有,就像老法师常常提醒我们的:假如不落实在生活中,你是早上骗佛菩萨一次,晚上又骗佛菩萨一次,于心何忍!所以当我们熟悉《弟子规》的教诲,您在念念「忏悔业障」的时候,就知道我「孝」没有做好,「悌」没有做到,「泛爱众」没有做到,时时刻刻能够反省,能够改过。

这五天的课程,很多的朋友,在听过课之后都会很激动。跑过来跟我分享。其中有一位朋友说:“活了几十年,都不知道错在哪儿?学了《弟子规》才知道!”另外一个同修,听了三天课之后,面对我们只讲了一句话:“太好了,太好了。蔡老师,我没有其他的话讲,我现在只能讲三岁小孩的言语,才能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就是太好了,太好了。”他说:“原来我根本没有做到「言语忍,忿自泯」。我面对我的同事,意见不和,脚就踢出去了,手就打出去了。但是不是我不愿意学,是因为没有人教我。”所以当一个人,知道他错在哪儿的时候,他的内心是喜悦的。所以老法师常说,发现自己的过失叫“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要明确了解自己的过失,才知道从何下手。当我们对照《弟子规》里面教诲的时候,就了解到自己哪一些地方做错了,要赶快改过来,后不再造。

有一个朋友学佛好多年了。第一天上完「入则孝」的课,很激动地跑到我们吃饭的桌前说:“我学佛这么多年,总觉得不扎实,不踏实,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今天上完「入则孝」,终于知道我就缺这一课。”

不管是孔夫子的教诲,还是伟大佛陀的教诲,都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就德行,要从哪里下手?从孝道!夫子说「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教之所由生也」。我们接受教化,就是从这个「孝」字开始入手。佛陀在《观无量寿经》当中,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佛陀提到「三世诸佛,净业正因」,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都必须要修这三福才能成佛。三福中,第一福的第一句就告诉我们要孝养父母,这说明,孝道是所有圣学的根基,我们要从这儿开始做起来。所以,刚才提及的那位同修,当他上完「入则孝」的时候,发觉自己连孝道都没有尽,生起了忏悔、惭愧之心。所以我们忏悔业障,也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里。

普贤大士第五愿「随喜功德」。现在这个世间,似是而非的观念太多了,邪知邪见也很多。什么样的功德才值得我们随喜?这个也要有一个标准,而《弟子规》就是这个标准,符合这个标准。《弟子规》的教诲里提到「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就是「随喜功德」。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就是随顺有德能的人的行持,我们就可以修随喜功德。当众人能做到《弟子规》的教诲,我们也可以随喜功德。

普贤大士第六愿「请转法轮」。「法轮」,是代表正法,转动正法。老法师有一次在澳洲讲《华严经》当中,曾经有同修问到:“现在的菩萨行者,就是大乘行者,在现在这个社会,应该表现出什么样的行持,来唤醒众生的觉悟呢?”老法师讲道:“他一定会把「孝悌忠信,礼仪廉耻」表演出来,唤醒众生内在的道德。”所以,当我们能够把道德演出来,能够把《弟子规》演出来,那我们就是用身教转动正法。当我们尽心尽力,随缘尽份地去推展《弟子规》的时候,我们也是在「请转法轮」。

普贤大士第七愿「请佛住世」。诸位同修,我们这五天的教诲当中,不知道记忆最深刻的,是哪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一定都是从自己开始做起。有一次听老法师在开示的时候,刚好讲到「请佛住世」,老人家就说了:“诸位同修,你要请谁住世?”老人家这句话出来,我的内心非常的激动,请佛住世要请到根本,请谁先住世?要请自己。老法师接着说:“在现在这个末法时代,能够闻佛法的有多少人?闻到佛法,又能闻正法的又剩多少,闻了正法,又能闻念佛法门的又剩多少?闻了念佛法门,又能听闻持名念佛直截了当的法门的又有多少?而今天,你已经有机会听闻这么殊胜的法缘,你还要请谁住世?”所以,我们能够闻到圣贤的教诲,最重要的,一定要先请自己立身行道,自己勇猛精进去落实!

除了请自己住世之外,我们还要把《弟子规》的教诲,把圣人的教诲,介绍给家人、亲朋好友。像我们从事教育工作的,当你用圣贤的教诲,去教导你的孩子,教导你的学生,让他德行的根从小就扎下去。诸位同修,我们在做这些的时候,就是「请佛住世」!

再下来是普贤大士第八愿「常随佛学」。当我们真正遇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我们要懂得亲近。也就是《弟子规》在「亲仁」这个部分提到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常随佛学」,不止是亲近仁德的人,才可以常随佛学。其实,一切时、一切处都是“菩萨学处”,所以跟善人跟恶人都可以学习。《弟子规》中所说的「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当我们有这份学习的心,那一切时,一切处,你都可以落实「常随佛学」。

第九愿「恒顺众生」。我们今天要帮助一切人,要先想到你要付出,要劝解他,先要有哪一个条件?要先建立信任,那如何建立信任?你要懂得先付出,在你要付出以前,要先了解,他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现在要法供养众生的时候,请问,现在众生要以什么法才能唤醒他的德行,唤醒他的觉悟?要明白这个机缘,那你才能够恒顺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即现什么身而为说法,应以什么法得度,我们就要现什么法,来唤醒他的觉心。

所以,印光大师在民国初年的时候,是怎么唤醒众生的觉悟?印祖印了三种书,三种书的量超过几百万册。可见这些高僧大德,念念只想到如何救度众生。他有没有法执?他没有法执!所以看到众生,连因果都不相信,就赶快大量印送《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我们离印祖已经好几十年了,在这几十年当中,中国圣贤佛菩萨的教育,受到很大的危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

现阶段我们的根性,不止不相信因果报应,连做人怎么做都不晓得了。今天,有一个同修,他已经七十岁了,他说:“我七十岁才补这一课,做人根基的课程”。

老法师非常非常慈悲,为了成就我们往生的大事,希望我们能够把做人的根基扎好,把往生的资粮备好。近几年来,应该有个四、五年左右,老法师苦口婆心地劝我们,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不管你是不是已经八十岁了,都要从《弟子规》开始学起!

我们面对老法师的教诲,一句话都不能够轻听。老法师句句话都是从他的大慈悲心当中流露出来的。老人家为什么劝我们学《弟子规》?老人家的存心是什么?我们要好好体会。因为,老人家看到我们修行多年,功夫不得力!因为,楼房没盖第一层,没盖第二层,就直接盖了第三层,修行起来摇摇欲坠。事实上「万法因缘生」,中国为什么可以承传大乘佛法?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缘,成就了中国人的大乘修行?为什么其他国家的人都没有承传大乘佛法的机会?我们都很清楚,只要众生愿意闻佛法,高僧大德舍其生命,他都愿意,他都在所不惜。

中国的《楞严经》,就是西方(印度)的一位高僧,为了让中国人能够听闻《楞严经》,所以把自己的手臂剖开,把《楞严经》藏进去。为了让中国人闻到这么好的教诲,他都可以不惜生命。所以高僧大德们,只要有因缘,他绝对全心全意去度众生。但是,欧洲没有大乘佛法,美洲也没有大乘佛法,甚至于离印度最近的那些东南亚国家有没有大乘佛法?也没有大乘佛法,东南亚只能接受小乘佛法。

诸位同修,假如从这里慢慢去思考,对于祖先留下来的这些智慧,你会打从心里感谢、感恩。因为中国的老祖宗把我们的根基都扎下去了。所以汉朝时候,大乘佛法一过来,中国人自然而然就能够领受大乘佛法的教诲。

佛陀在经典当中,有一句开示「不学小乘,而学大乘,非佛弟子」。诸位同修,非佛弟子是谁的弟子?我们要细细去思惟佛陀这一句教诲。小乘,还有人天乘,就好像楼房的第一层跟第二层一样,大乘佛法是第三层。我们中国人又没盖人天,又没盖小乘,怎么直接盖第三层,还这么稳,还这么坚固?从这里就可以了解到,中国圣贤人的教诲,已经具足了人天乘跟小乘的佛法,甚至于,圣贤人的心量还超过小乘。我们在《礼运大同篇》里面有提到,孔夫子教诲中国人,应该用什么样的胸怀去面对别人?要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胸怀,要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面对别人的长辈,别人的父母,我们也能视如自己的父母一样恭敬。面对别人的孩子,我们也能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怀、去照顾,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老有所终」,希望老人都能得到安享晚年的幸福;「壮有所用」,所有的壮年人都能够发挥他的才能,去奉献社会;「幼有所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很好的教育,很好的人格,很好的成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所有人生有一些不幸的,比方说太太走了,先生走了,儿子走了,这些比较孤独的人,都能够得到大众的关怀,这就是《礼运大同篇》里面的教诲。因为接受圣贤的这些教化,所以中国人的心量,跟大乘佛法是道妙暗合。

当我们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再念「上报四重恩」当中的「国家恩」时要想到,中国是代表几千年传承的文化,不是指个别的哪一个朝代而已。当我们深刻理解到,中国圣贤对我们的恩泽,相信你在念「四重恩」的时候,一定会有不同的心境。近代一两百年,中国人把老祖宗的思想怎么样?丢掉了!现在四、五十岁的人,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止没有圣贤教育,还是什么?还是毁谤圣贤的教育!所以我们这个时代,第一层楼跟第二层楼,怎么样?都没有盖!

老法师看到这一点,希望能够让每一个人都成就,所以苦口婆心,定了两年的修学基础。而这个基础,就建立在「净业三福」之上。「净业三福」第一福,就是「孝养父母」。所以老法师指定,「孝养父母」跟「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的教诲之中。当我们还不能完全理解老和尚的意思的时候,我们当学生的人,最好守住两个字,就是“老实”。

末学是因为在这七、八个月当中,在力行《弟子规》,在为他人解说《弟子规》,在一门深入《弟子规》的过程中,才体会到,为什么老法师要把《弟子规》摆在第一!为什么老法师要建议我们,先把根基花两年扎好的苦心!我有很深的感受,也有很深的感谢,感谢老法师用他的智慧,帮我们指出明路。所以,只要我们遵照老法师的教诲,把这个根基扎稳,又能够念念回向西方极乐世界,那往生会有把握。

所以,「恒顺众生」,也要看众生现在需要什么法,所谓契理,还要契机。

普贤大士最后一愿,「普皆回向」。当我们修学《弟子规》时的心境是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为了爱护一切人,那你也在落实「普皆回向」。

我在最近几场《弟子规》的讲习班当中,看到非常多的同修,以至诚的心,希望更多的人,能得到圣贤的教诲。在庐江的时候,有两个已经退休的老师来参加课程。听完两天的课程,第三天的时候,我在路上碰到他,这一位老师双手合掌,两膝想跪下去,我一看马上把他扶住。他说:“蔡老师,你一定要到我的故乡讲课,我故乡的这些老师,连做人都不懂,真是在残害下一代,我恳请你,一定要到我们的故乡讲课!”他那一份心,是念念为下一代,念念为成就众生,这颗心就是“普皆回向”的心。

前天中午,有位老人家,是从新疆乌鲁木齐来的。老人家已经八十岁了,她是在弥陀村听的课,她的行动已经不大方便了。但是她走到我们上课的地点,在那里等我,当她见到我的时候,马上就告诉我,她说:“蔡老师,我们新疆人,都没有机会听闻圣贤学问,听闻这么好的教诲。”她一边说,这个双膝就跪下去了,我当时也陪着她,一起就跪下去了。当一个人那一份至诚心发出来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感受到!当她眼泪掉下来,我其实是跟着她,同一个时间眼泪也掉下来。所以,当我们念念为众生的成就,为众生的离苦得乐,那我们就在落实「普皆回向」。当我们有这种心境,这种态度的时候,我们再念回向偈「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那才是从真实心中发出来的。

所以,提到「普贤十愿」,您可以借由《弟子规》的落实,而去实践「普贤十愿」。诸位同修,西方极乐世界是普贤法界。《无量寿经》第二品,就是「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那我们什么时候修普贤大士之德?诸位同修,假如我们想说往生西方再修,请问我们这一念是什么念?是分别,是执着。佛陀开宗明义,给我们的教诲是「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破分别、破执着,要你当下就能够落实普贤行愿。那我们来想一想,假如你现在就能把普贤十愿的教诲,落实在你的生活当中,工作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那你当下就是普贤菩萨,你当下就在落实普贤行愿。我想,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一定每一天都催着阿弥陀佛说:“那一个人,现在就是普贤菩萨了,阿弥陀佛,我们赶快去接他吧”。所以,能不能往生西方,我们自己要最清楚,到底你落实了《无量寿经》多少教诲!老法师曾经在讲经当中提到,你能够做到百分之百,那你是上品上生;你能够落实百分之九十,是上品中生;以此类推,你能够落实百分之二十,是下品下生。假如,我们的生活跟经典脱节了,没有落实,那就要好好警惕,这样的修行,是没有办法成就的!

为什么一开头,要聊到《普贤十愿》跟《弟子规》的关系,为什么要聊到这一点?因为,我们除了在世间搞分别、执着之外,事实上,我们入了佛门,还在搞分别、执着。分别什么?世法跟出世法。诸位同修,世法跟出世法是二法,二法就不是佛法了,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其实,没有世出世法,最重要的是觉悟跟迷惑,觉的时候,世法就是佛法;迷的时候,佛法也是世间法。当我们迷惑的时候,纵使每天念《华严经》,每天念《无量寿经》,但都没有落实,请问有没有办法出离生死?不可能!当我们以觉照的心、觉悟的心、觉醒的心了解到,「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有的众生都是自己。我们已经有这个觉悟的时候,你去落实《弟子规》,都可以成就出世的果位。因为你的分别,已经去除了,你是用觉悟去落实圣贤的教诲。

我在领受老法师的教法时,有一个心态:任何一句老法师说的话,都不可以等闲视之。假如我们听老法师的教诲,听十句只做五句,另外五句不做,其实你挑的那五句,可能也不是真正了解老法师的意思。因为你已经不是用恭敬心,去领受老法师的教诲,只是觉得这五句,我现在可以做,另外五句我做不到,所以我不做了。当我们还是用一份分别跟执着听老法师教诲,可能我们听五年 、听十年,都还得不到受用,那就对不起老人家。

在老法师很多讲记的封面,都会印一段老法师的开示,相信这一段开示,大家都应该非常熟悉。哪一段开示呢?「佛教,是佛陀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教育……。」老法师这一段文字,其实可能只有一、两百个字,而这一、两百个字,却把佛法的本质,都讲得非常清楚。包含修行的真正意义,就是修证行为,修证什么行为?修证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这一句话点出来了,修行什么时候修?时时刻刻、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在修。所以我们因为接受老法师的教诲,面对佛法修学,一开始的态度,就能够摆得很正确。

老法师又从大藏经当中,挑出五个最重要的修学纲领,来提供给我们修学。诸位同修,假如让我们去看大藏经,不知道要看多久,看完之后,我们挑得出来这五个纲领吗?所以,老法师以他几十年修学的智慧,选出了五个修学纲领,让我们修学,这是对我们弟子莫大的慈悲!我们面对这一段教诲,绝对要恭恭敬敬地、老老实实地去依教奉行。俗话讲,“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老法师把他一生重要的教诲,全盘托出,无私地贡献给我们,我们做弟子的一定要感谢师恩,依教奉行,才能够报答这一份恩情。

这五个行门是哪五个行门?「三福」、「六和」、「三学」、「六度」,还有「普贤十愿」。老法师常常教诲我们,心有根本,行有根本,心行要一如。佛法的教诲,要从存心下手,要从行为当中,点点滴滴去落实。《无量寿经》里面,最重要的一句开示,告诉我们,三辈往生的人,要做到一句教诲,叫做「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菩提心」,是心的根本,而行门的根本在哪儿?老法师帮我们挑出来,就是这五个科目。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菩提心」?老法师怕我们对「菩提心」很难去感受,所以老人家慈悲,把它解成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真诚」,就是不虚妄,以一份真诚心对待他人。真诚心不能只是喊,要落实在生活当中。我们在面对父母的时候,是不是就在提起真诚心?我们看看,「冬则温,夏则凊」,当你在照顾父母的时候,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出则悌」,当我们在面对长辈的时候,我们都是打从内心真诚、恭敬,所以真诚心,也要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

「清净」,就是不染着,就是不被邪知邪见所污染。当我们懂得受持《弟子规》的教诲,「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时时刻刻提得起防止污染的警觉性,才能保持你的清净心。《弟子规》里面又提到「斗闹场,绝勿近」,不好的环境怎么样?绝对不要进去,不要受污染。「邪僻事,绝勿问」,当别人在那里是非人我的时候,那绝对不能过去,要常保清净心。「亲仁」里面说的,「流俗众,仁者希」,所以面对「流俗众」的时候,我们要懂得敬而远之,这样就保持了我们的清净心。清净心最大的污染是什么?就是感情的污染,就是情执的污染。当我们建立起理智,就不会有情执的污染。所以,让孩子越小建立理智的判断越好,那是真正保护他的清净心。

「平等心」,我们什么时候修「平等心」?面对任何人的时候,有没有一种态度是「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成圣成贤,那你的「平等心」才真正现前。当我们心里面有高下,有傲慢的时候,「平等心」就失去了。所以,《弟子规》里面教导我们「凡是人,皆须爱」,用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任何人。「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纵使是面对自己家里面请来的佣人,我们还是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绝对不用权势去压迫他人。所以,「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我们要有「平等心」,才能真正做到《弟子规》这几句教诲。

「正觉心」,觉者不迷,觉悟了就不迷惑。当我们时时刻刻,知道做人应该怎么做;对事、对物应该用什么态度;时时刻刻,都能提起《弟子规》里面的教诲,去依教奉行,那你是用一颗觉悟的心在生活,这就是「正觉心」。

最后一个「慈悲心」。我们的慈悲,也有缘分不同,最深的缘从哪里下手?从我们的父母下手,关怀父母;从我们的兄弟下手,「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你在跟兄弟相处时,跟人相处时,要能爱护他,不跟他起冲突,就要「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人跟人最常冲突的是什么事?就是言语不慎,不然就是为了财物,拼得你死我活,当你对于言语、对于财物都能放下,都能替他着想,那你是有慈悲之心了。「泛爱众」,广泛的爱众生,这个也是「慈悲心」具体的落实。第一句话就是「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接着又指导我们,「己有能,勿自私」,自己有能力,不要自私,要服务大众,你是用慈悲心在爱护众人。「人所能,勿轻訾」,对别人的能力不能嫉妒,要随喜。「勿谄富,勿骄贫」,你面对贫穷的人,缺乏「平等心」,失去「正觉心」、失去「慈悲心」,还轻慢人家、欺负人家,那「慈悲心」就不见了。「勿厌故,勿喜新」,你喜新厌旧,对人的伤害很深。所以我们说,「怨不在大」,人跟人的怨恨不在大,在乎伤心。在于你做出来那个行为,会让他一辈子,心都在流血,那真的是跟人家结深怨。所以,你假如厌故喜新那真是没有「慈悲心」。

「慈悲心」落实在生活点滴当中,又提到了,「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你的「慈悲心」已经落实在生活的细微之处,时时可以观照到别人的需要,或者别人的情况,进而不要去影响到他。「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在整个团体当中,最怕的是什么?是谄言,是一些毁谤的流言。所以,「谄言慎莫听」,谄言只要听了,灾祸就怎么样?就来了!「听之祸殃劫」,团体当中,绝对不能把人家的一些过失、不好,都讲出来,你在人家背后讲坏话,当事人要听到这个事实的时候,感受怎么样?一定会非常痛苦。「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诸位同修,回去之后,相信会很积极地把《弟子规》的教诲,去推荐给亲朋好友,请问这些同修的存心是什么心?是慈悲心,是希望他人离苦得乐。所以,「道人善,即是善」,他的存心也是慈悲,希望人家效法,希望人家成长、成就。「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慈悲心」面对恶人也要怎么样?也要爱护,不要逼得他狗急跳墙,这样可能会让他恼羞成怒。我们要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他,不要去激怒他,这就是你的真诚,你的慈悲。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所以,面对任何人,时时刻刻还是存着要成就对方的心,对方一有过失,我们就善巧方便去劝戒他。《弟子规》后面又讲,「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你看,念念都想着别人,念念都希望自卑而尊人,这个就是慈悲的体现。「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时时刻刻第一位摆谁?摆着别人,摆着他人。这些都是慈悲心的体现。所以,当我们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当中,都能够提得起「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去落实《弟子规》,那我们心的根本,就扎下去了。

所以「发菩提心」接下来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一句话是不是告诉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一句佛号不断,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假如这一句话只有这个解释:要二十四小时都念阿弥陀佛,那诸位同修,几个人可以修?或者再这样说好了,除了睡觉以外,统统都要念这一句阿弥陀佛,那几个人能受持?所以「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代表净宗法门的正行,是念这一句万德洪名。但是,在现在的生活、工作当中,有没有办法,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念佛?不可能!现在是工商业社会,我们还有很多工作的事、家里的事,都要敦伦尽分,尽心尽力去做。所以这个「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代表能念佛的时候,不要打妄想,时时刻刻把佛号提起来。但是一有工作要做的时候,就要念觉,念着觉悟,去把它做好。念佛是心上真有佛,而佛是觉悟的意思。我们中国字很有智慧,这个「念」是会意字,代表什么?「今、心」,就是你当下的心,真正有佛,叫念佛,佛就是觉悟。当你放下佛号,在做工作,在处事、待人、接物的时候,也能够保持觉性,保持佛性,那你就是在念佛。所以老人家把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应该遵守的教诲,举出了五个修学最重要的纲领。

所以,我们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一定要时时把这五个教诲去落实。当工作放下之后,就要能够怎么样?再把佛号提起来。不念是迷,念是悟。因为我们无始劫的烦恼习气,都很重,一有时间一定要好好念佛。

诸位同修,我常常都要讲学,可能一天休息的时间都不多。所以我念佛,是在洗衣服的时候念,是在走路的时候念,是在煮饭的时候念。我走路的时候,都是两步一佛号,我们修持的法门,没有任何障碍。

让我们现在来看看,你如何在生活、处事、待人当中,都能够提得起这五个修行纲领?如何落实这五个修行纲领?老法师提到,修行的基础是「三福」,处事修「六和」,待人修「六度」,然后又能遵「普贤十愿」,你这五个纲领都做到了,「佛之教化能事毕矣」!佛陀的教化,你已经抓到纲领了,你这一生成就没有问题。

修行的基础是「三福」,「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老人家说,这两句话就落实在《弟子规》里面,怎么「奉事师长」?是不是每天跟在老师屁股后面,是不是每天,拿好吃的、拿好穿的给老师吃?绝对不是!最重要的要能依教奉行!老法师告诉我们,《弟子规》是圣学的根基,圣学的骨干,要能终生奉行,要真信、真解、真行,而且一生都不能违背!你真正遵从老师的教诲,「净业三福」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就做到了。

接下来,「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就是我们的身、口、意,再把它分成细相的十个条目。我们来看一下「十善」第一个「不杀」。祖师大德对于这个「不杀」,有一个非常好的开示,叫做「不恼害」。不恼害众生,连恼害众生的念头都没有,有没有可能去伤害去杀,那不可能。诸位同修,你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如何达到不恼害众生,你假如能够去修,那你的道业一定能够成就得很快,因为你从根本修,从起心动念修。我们念「不恼害」三个字,请问落实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弟子规》说的「父母呼,应勿缓」,假如父母跟你讲话的时候,你很凶地回他一句:“你要干吗?吵什么!”当你这么回应的时候,你已经恼害谁了?恼害你的父母了,当你做出不对的行为,「德有伤,贻亲羞」。连你这么亲的人你都恼害了,那你在外面会恼害多少人,那可想而知了。连你劝别人的时候都不能恼害他人,所以「亲有过,谏使更」,劝别人的时候要「怡吾色,柔吾声」。假如你当着众人的面数落你的父母,那你已经严重恼害你的父母了,当你劝诫他的时候,就好像他变儿子你变父亲了,那他的内心一定非常烦恼。所以要不恼害众生,先要不恼害父母。

还有,不恼害长辈,当你对长辈恭敬有礼,他们生欢喜心,当你很无礼的时候,长辈会怎样?生烦恼心:现在的年轻人怎么这个样子。你看「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假如我们现在年轻人吃东西,长者还没吃,自己就坐下去,在那边大吃特吃了,长辈看到了内心会怎么样?“唉!下一代没有希望了!”所以当你有礼、有敬,你才能真正做到不恼害众生。我们生活谨言慎行,才不会让众生痛苦。

比方说,「步从容,立端正」,你的行为重规重矩,人家看了很舒服。假如今天我们在念佛堂绕佛,走路的时候左右晃来晃去,又没有做到「步从容」,这个时候,谁生烦恼啊?走在你后面的人,头都快晕了!而刚好你又不是很爱干净,「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这个时候佛号念出来味道又很重,那你又恼害众生了。你在这些细微当中都能处处替人着想,这个「不杀」戒,真是持到根本上去了。

我们再看信,「凡出言,信为先」。假如你不是一个守信的人,人家跟你相交往,内心常常很不安。「奸巧语,秽污词」,你用很冲的话,很不好的言语跟别人交谈,他的内心一定会很痛苦,我们说「利刃割体痕易合」。你用一只很锋利的刀,在他的手上划一横,他过两个礼拜可能伤口就愈合了,但是「恶语伤人恨难消」。所以当我们的言语有分寸,懂得替人着想,那你才不会因为言语,恼害了众人。

「泛爱众」是人与人相处,应该怎么样让人家感受到欢喜而不生烦恼。这些具体的做法,我们要时时能够提的起来,做的出来。「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心情很不好的时候,就不要去烦他,心情很不安的时候,也不要去打扰他。「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这些说出来之后,不止当事人很痛苦,其实你这一些批评别人的话,到最后,一定会搞得整个团体,每一个人都生烦恼。所以我们要会听话,「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真正的仁人志士绝对不愿意团体失和,所以你要有明辨的能力,听到这些谗言的时候怎么办?他可能不能恼害你,但是可能恼害其他的人。所以,老人家给我们教诲,当有一个人,要告诉他某某人的坏话的时候,老法师会马上制止他:他对我很好,我只记得他的好,你不要再说了。这个叫「谣言止于智者」。所以「十善」业,第一要做到「不杀」,最根本的能做到「不恼害」。

第二个「不盗」,祖师大德也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叫做「不与取」。所以《弟子规》说「凡取与,贵分晓,」要跟亲人分东西的时候最好是取少一点,给多一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态度。我们宁可给别人多一点,给自己少一点都没关系。学圣贤学问的人,都了解「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需要去强求。接着,又提到了「用人物,需明求,倘不问,即为偷」,也是明白教戒我们,任何要用的东西要先问主人,不是你有那个偷他的心了才叫盗,而是你只要用人家的东西,没有人家的答应,你已经在偷了,这就叫「不与取」,因为你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

所以我们反观一下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是在拿人东西的时候,没有跟人家讲?这个我们自己就要警惕了。还有人是这样借东西的,拿起人家的一只笔,然后问人家:“这一只可不可以借我!”人家敢不敢不借你,你都把东西拿在手上了,甚至于那一只,可能是她男朋友送她的,是她最珍贵的。她本来是不想借给你的,可是你都已经拿在手上了,所以她只能说好吧,你已经「恼害众生」了。所以,任何东西要用,一定要取得别人的同意才可以拿,这个叫「不盗」。

「不淫」。一个孩子从小学《弟子规》,他就懂得人与人相处的分寸,进而了解男女相处的分寸。所以,你教孩子正确的态度、分寸要从小教,等到他大学毕业了,才教,来不及了。你要能让孩子「不淫」,最重要的要让他防止污染,学习当一个克己复礼的人。而《弟子规》就是礼,就是做人的规矩,《弟子规》后面也教导「非圣书,屏勿视」,才不会长他那些邪恶的念头。当然我们在读诵《弟子规》,要理解一点,经文是无量意,绝对不是只有一个意思,你要把它加深、加广。非圣书不可以看,那不好的歌可不可以听,让孩子会产生不正常的情执的歌,也不能听。当然我们也不能听,我们也不能看那些书、电视,网络。你从缘上断掉,才能落实「不淫」。

「口业」方面,「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这四个重点,在《弟子规》里面就涵盖的差不多了,《弟子规》说的「诈与妄,奚可焉」,「奸巧语,秽污词」是不是又是恶口,又是妄言。「人有私,切莫说,人有短,切莫揭」,这就是两舌。所以能够落实《弟子规》,我们妄语、两舌、恶口、绮语也能够断除掉。

「不贪」、「不瞋」、「不痴」。「不贪」,贪最根本的问题在自私自利,而当一个人念念想着落实圣贤教诲,念念想着孝养父母、尊重长辈,泛爱世人,他会不会贪?他就不贪了!

「不瞋」,瞋是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才常常会发脾气。当他了解「言语忍,忿自泯」,「财物轻,怨何生」他跟别人互动,才不会起瞋恚心。当他念念有泛爱众人的态度,他也不容易起瞋恚心。因为你有那份慈悲,你的瞋恚心就会日渐减少。

「不痴」,愚痴就是不明理,才会愚痴,不明理才会不知道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接物。《弟子规》就在教导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如何能够「不痴」。

「净业三福」第一福,跟《弟子规》息息相关。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觉」、「正」、「净」。当你是一份觉悟的心,是一份清净的心,是一份正觉的心,那你就是受持「三皈」。而我们刚刚也有提到,《弟子规》在落实的时候,就是正知正见,也就是觉悟,你能够提起自己不要受到污染,也就是提醒自己要有一颗清净的心。

「具足众戒」。我们光看《弟子规》它的名称,就能够知道,它是学圣贤学问应该具有的规范,在儒家叫做「三千威仪」,就是这个礼仪,在佛家讲就是「戒律」,其实就是做人应该遵守的规范,所以「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弟子规》当中所讲的对长者的态度,还有生活点点滴滴的言行,都是落实「不犯威仪」。「步从容,立端正」,跟人家打招呼的时候,也很有威仪,要很真诚。「揖深圆,拜恭敬」,站要有站相,做也要有坐相。「勿践阈、勿跛倚」,「践阈」以前是踏着别人的门槛,你看到一个人,把脚踏在门槛上,看起来就让人感觉很随便,很轻浮。假如人家要知道你是佛弟子,又知道你是圣贤人的学生,那对佛法、对圣贤学问会怎么看?他会觉得,圣贤学问不见得好,所以我们就是以身谤法。因为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让人家轻慢,让人家觉得:学圣学贤的人也不怎么样,所以他也不愿意来学。我们佛弟子要谨记一个教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绝对不要让佛菩萨的招牌在我们身上给砸掉了,所以要「不犯威仪」。

第三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在「净业三福」之中,老人家开了几本基本的课程,第一福当中要落实《弟子规》、《十善业道经》。第二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我们在家人要落实《弟子规》,落实《常礼举要》,而出家师父要落实《沙弥律仪》。最后「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落实在《地藏经》。《地藏经》里面,把因果报应讲的非常清楚。

那我们来落实第三福,「发菩提心」而且要「深信因果」。「三福」这个因果,有别于一般的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念佛,成佛”。我们念佛人,有正行、助行,正行就是持一句佛号,助行就是所有的这一些善行,都可以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遵照《弟子规》的教诲,所做的事,我们不求人天福报,都把它回向,当往生净土的资粮。

「读诵大乘,劝进行者」。 「读诵大乘」最重要的,是不是把经典背三千遍?真正的目的,是不是为了背三千遍?三千遍是一个手段,方法,不是真正的目的。有一个同修念了三千遍,跑去跟老法师说:“师父,我已经念了三千遍了,接下来怎么办?”老法师回答说:“你再念三千遍。”念三千遍,是要让我们把《无量寿经》的教诲,牢牢的记在心上,然后把他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当中,这个才是读诵经典最重要的目的。

最后,「劝进行者」。念佛法门好不好劝人家相信,这个在《无量寿经》里面有讲到,「能说法门亦难开示,坚固深信时亦难遭」。假如你能遇到这个人,他会信受奉行《无量寿经》,信受奉行念佛法门,那真是「难中之难,无过此难」。所以我常常在听老法师一些教诲时,内心会觉得很踏实。老法师说:“你如果劝人家念佛,人家如果马上就相信那才奇怪。”因为你马上劝他,他就相信,那你就看到一尊佛了。因为这个法门是当生成就的佛法,他假如相信了,他当生就作佛了。所以我们有这个心境,就不会很急躁地让人家一下子就相信,也不会因为人家不相信,而生了很多烦恼。但是我们来设想一下,你要劝人家接受佛菩萨的教诲,现在不容易。要让一个生活忙碌的人,坐下来把经典打开来都很难,因为他觉得他很忙。你让他捐一些钱,他很愿意,叫他来读读经,他吓得半死。所以要让现在的人,升起对佛菩萨教诲的信心,跟向往之心,必须靠谁?靠我们演出来!所以叫「为人演说」,演在前面,说在后面。演得漂亮,人家才会主动来了解,原来接受佛菩萨教诲的人,这么好相处,这么样的成功,那我也要来了解佛菩萨的教诲。他才能真正产生向佛之心,向学之心。所以,我们一定要演出一个道道地地的善人的模样,让人家来学习来效法。所以,我们把《弟子规》的根基,完全扎下去了,相信你一定可以为人演说,一定可以「劝进行者」。「三福」是修学的基础,因为不想恼害众生,修行的基础是「三福」。

待人要修「六和」,「见和同解」、「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其实这「六和」当中,有一个是最核心的教诲,哪一和?「见和同解」。有一个佛友,他学佛也很多年了,刚好到深圳时我们在讲《弟子规》,他就来学习,一起切磋。结果,当他学了一两次《弟子规》之后,他跟我们讲:“《法华经》、《无量寿经》这些大乘经典我都读诵过。以前读诵大乘经典的时候,觉得自己真是善根深厚,因为「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一读觉得自己怎么样?走出去都抬头挺胸,我是无量劫来,供养无量诸佛的人。”诸位同修,经典你要解对啊!「于此正法不能闻」,什么叫「闻」?不是读过听过《无量寿经》叫「闻」,是真正听了之后,能信能解能行的人,那才是能「闻」。所以,实话很不好听。学了《弟子规》之后,那位佛友就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读大乘经,觉得自己善根深厚,读了《弟子规》觉得自己什么都没做好。”诸位同修,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当我们的学问都在空中飘,飘了五十年,到善恶报应追逐所生的时候,你就开始抱怨了:“我都依照《无量寿经》念,为什么没有往生?”这个时候就来不及了。所以,我们现在就要真正把一些知见建立起来,让大众在相处当中,有所依寻。所以,我们在团体当中,要「见和同解」。

圣人的教诲这么多,你要背,可能要背好几本才会完整,才会时时提得起来。而《弟子规》,它是掌握了圣贤佛菩萨的教诲,编出来的一本书。所以诸位同修要了解,《弟子规》依据的是孔老夫子的一段开示,这一段开示就是把圣学的纲领抽出来。那是《论语》里面的一段话,孔夫子告诉他的学生,弟子应该「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把所有的修学,落实在生活当中,这几个纲领就是概要了。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非常有智慧,他依据这个纲领,把生活当中最常发生的一些言语行为,通通列出来,就编成了《弟子规》。现在很多的公司团体,都集体读诵《弟子规》,真正做到「见和同解」。所以「见和同解」要先放下每一个人自己的成见,一起依归、依止圣贤佛菩萨的教诲。这样就能达到「见和同解」,而当你达到「见和同解」的时候,其它五个教诲,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

我们来看一下其它几个教诲,「利和同均」。处众当中,我们的财物能够互相支援。《弟子规》里面教诲「财物轻,怨何生」「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这个时候「利和同均」,这个均,是公平,甚至于你能做到别人多,自己少,都没关系,这样就能「利和同均」。其实,当你念念都能做到别人多,我少,保证其他的善友也能被你感动。到时候你们的团体,都在谦让、礼让之中。家和万事兴!团体只要和睦,绝对兴盛。

「身和同住」,一起住,就要有规范,不然住在一起,一定会让人生烦恼。所以你只要时时守礼仪,能够在生活当中谨言、慎行,爱整洁,就是我们《弟子规》这个「谨」的部分,那你跟人同住,才不会给人家添麻烦。举一个例子,「对饮食,勿拣择」。假如你吃东西都剩下来,而我们佛门最强调的是惜福,你餐餐都剩饭,那别人跟你相处就不愉快。「置冠服,有定位」,处众当中,很多东西是公用的,当我们没有一个习惯动物归原,用完了就放回原位,到时候你用了东西没还,别人要用的时候就找不到了。所以,同样要遵守《弟子规》这个规范,才能够「身和同住」。

「口和无诤」。这一部分,我们在「十善」的部分有讲解。

「戒和同修」。《弟子规》就是戒,《沙弥律仪》就是戒。只要我们能够遵守,能够力行,那就做到了这一点。

当你「六和敬」都做到了,就是僧团啊!佛陀有讲,世上只要有僧团出现,就能够把佛法弘传到全世界。所以这六条教戒重要,只要四个人以上的团体,遵守「六和敬」就是僧团,就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保佑。老法师曾经在讲经当中说到:“几十年来从来没有看到僧团!”诸位同修,请问老法师这句话,要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听老人家这句中肯的话,应该怎样去领受?不是听完之后就说:“僧团铁定没有了,因为老法师几十年都没有看到,肯定没有。”假如我们这么想,那就没有把老法师讲话的用心听出来。老法师是期许我们,能够依教奉行,能够真正做到「六和敬」,来真正承担如来家业。所以,我们听完之后,一定要期许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良师益友,同参道友一起往「和合僧团」努力。当我们能这么想,老法师才会觉得「孺子可教也」!

处事修「六度」,与人相处,处事、待人、接物要修「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与我们生活,处事、待人、接物息息相关。我们来看一句《弟子规》里的教诲,「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诸位同修,我们现在先感受一下,为人子、为人夫、为人妇、为人兄、为人弟、为人友的时候,你要劝诫他,你要用什么态度?什么心境?才能真正把他劝好?我们来看这一句,「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听不进怎么办?「悦复谏」,要有耐性,而且还要有智慧洞察机缘,察言观色。所以叫「悦」,这个「悦」字是指,他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再劝诫。劝不听,也不放弃,「号泣随,挞无怨」,因为念念都想到我们的本分,对方又骂又打就不会在意,只要谨记落实自己的本分。我们在这一句所要力行的过程中,来思考一下,你在劝人的时候有没有「布施」?有「财布施」吗?你在跟他讲话的时候,要不要花时间,要不要用你的智慧,那是「内财布施」加上「法布施」。今天劝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要让他断恶修善,从错误的路赶快走到正道来,这个叫根本的「无畏布施」。今天他饿了,你给他一顿吃,是「无畏布施」,但不是根本无畏。他跟人家起冲突了,你赶快去救他,让他没有受到伤害,这都是「无畏布施」。但是只能解一时,假如这个人瞋恨心特别重,你能不能每一次都挡得住?挡不住啊!真正能够让他明白道理了,让他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这个叫根本「无畏布施」。因为他只要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他就断了恶缘了,所以,这个叫「布施」。请问你在劝他的时候,有没有「持戒」,当然有!朋友有信义,夫妇有道义,父子有情义。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做子女的一定要劝诫,不能陷父母于不义。这是我们该遵守的圣贤教诲,这是戒啊!所以也在持戒。第三个,有没有「忍辱」?你假如没有「忍辱」,马上就被这个境界转了,马上就对着他破口大骂:“你真没善根,劝你还不听,早晚堕地狱!”那你的忍辱在哪?你忍不住了!前功尽弃,而且还可能没有成就他的善根,把他的善根拔起来了。所以你劝别人,还要有「忍辱」的功夫。你在劝别人当中,时时可以观照自己的态度对不对,观照自己的心诚不诚,观照自己用的方法好不好。那你是时时「精进」,时时提升你劝诫别人的能力,这个叫「精进」。

「禅定」,「禅定」是不受干扰,心有主宰。所以你在做这件事的时候,不会因为别人的表情不好,你就被他转了,这个时候就是你的定功了。当他有很恶劣的言词出现的时候,你还能时时提到起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觉本有,不觉本无」,你还能够提得起这些教诲,就不会被他恶劣的相续相给激怒了,这个就是你的「禅定」功夫。

「般若」,「般若」是智慧,时时刻刻做什么,都明明白白,都看到自己的本分,都尽心尽力,依教奉行。这个是有智慧的人才做的出来,所以,诸位同修,「六度」在哪里?在你生活点点滴滴当中,都在落实「六度」。假如你在处事、待人,在做工作当中,心里还想着,我要去念《无量寿经》才是做「六度」,那你的心已经生分别、执着了。你应该把「六度」时时刻刻落实在生活当中,这个叫「立身行道」。而当你真正时时是把「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都做出来,保证你会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受,保证你会常生欢喜心。我们为什么修学那么久,常常会生烦恼,因为把这一些教诲,跟生活脱节了,所以再怎么修,心里面总觉得不踏实。我们真正依照老法师的教诲去做,就慢慢能体会到,老法师为什么要这样教导我们。进而随着你的力行,你对老法师慈悲的教诲,体会也会越来越深刻。所以,老法师常常讲一句话现在好老师很难找,好学生更难找。真的,要找到老实人,真不容易。所以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明师难求,今已遇。

在五、六年前,当我在电视上看到老法师讲经说法,我眼睛一亮。这一生,从没有遇到讲话这么有道理的高僧大德,一看就入迷了。从此就开始听老法师的教诲,而当我感受到老法师的因缘稀有难逢,内心升起很深的感谢跟珍惜之情。老法师这样的高僧大德不好找了,也正是老法师一份至诚恭敬的心,才成就他遇到三位好老师。遇到好老师,还要有像老法师这样的好学生,而老法师又坚持走佛陀弘法利生的路,在这个时代当中,那更是难遭难遇。所以老法师讲经已经接近五十年了,能够把所有大乘经典,深入浅出地讲解,让我们听了很欢喜,也知道如何下手。这样的开示,诸位同修啊!找不到了!所以当我有这份体会的时候,我就觉得我这一生,什么都不用求了,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这一生纵使让我遇到再大的困惑,再大的挑战,我都不会生痛苦,因为我这一生已经够本了。所以,能够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我们一定要珍惜,一定要依教奉行。

诸位同修,我们学佛也好,发心弘法利生也好,不要想得太复杂。经典当中有开示,「真心是能感,境界才是所感」。只要你有一份至诚恭敬的心来学佛,来讲经说法,佛菩萨绝对会助你一臂之力。所以我们对佛菩萨要非常有信心。

我这五年多来,有求必应,当然我们这个求一定要为众生求,绝对不能为自己的私利而求,那一定求不到。其实我们如果没有佛菩萨加持,真的连正法都听不到,也听不懂。诸位同修,这是真的啊!我们能听懂一句两句,都是冥冥之中诸佛菩萨加持的,压住了我们的烦恼习气,你了解这个事实真相,你才知道什么叫师长恩!你才知道「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你才知道佛菩萨念众生,「如母忆子」!

我当初就是因为没有佛菩萨加持,所以要出去干什么,都没有成就。后来自己很多的妄想定下来了,就开始念佛、读《无量寿经》。结果因为心静下来了,不再有妄想、妄求了,这个时候佛菩萨才好安排。所以,刚好我在的那个地方是一个山区,他们的学校有一个老师生产,需要两个月的代课老师,而那一年规定大学毕业才能代课。本来高中毕业就可以,所以,那两个月,照平常的情况,他们的这些同事就赶快把自己的亲戚找来,好把这两个月的薪水领走了,不可能轮到我。结果那一年,刚好调成大学毕业才能教书,整个乡镇找不到一个大学毕业生,怎么办?就找到我了。我跟他说:“拜托了,我这一生从没想过要教书。”还要叫我教一年级的,站起来连我的腰都不到,真的连想都没想过。不过现在事后想想一切都是佛菩萨安排,后来我就把他推掉了。一个礼拜之后他又来了,他说:“蔡师兄,我们这里完全找不到任何一个大学毕业生,求求你来教一下吧!”这个时候,想到佛陀的教诲,教导我们要「恒顺众生」,人家都这样求了,你还不做,那就是不近人情,所以就点头答应了。结果教了三天,突然觉得教育真正能够帮人,其实我教的那三天,确确实实累是得半死。但是那种累会让你觉得,我人生就是想找到一个,可以无求的付出,绝对不是为了自私自利付出,而做了之后是真正对人有帮助的,我就求这个行业啦!求了那么多年都求不到,突然阴差阳错去教那个小学,教完之后很高兴。所以我一回到自己家里就去补习,补习的时候信心十足,因为我有佛菩萨加持。所以虽然时间很短,也很有信心,后来也顺利就考上了。然后佛菩萨很慈悲,他每一年让我教的学生难度都不一样。第一年难度减一点,第二年难度深一级,第三年就把全校最难教的班给我了。所以要发心弘法利生的人,绝对不要怕杠子把你压死了,跟你保证,当你快要撑不住的时候,佛菩萨会赶快帮你扶一下。后来,末学因为感受到自己的学问太浅了,所以起了一个念头,希望能遇到一个好的国学老师,能遇到一个好的善知识,在我的生活点滴当中给我指导。我就起了这两个念头,结果到了澳洲,杨淑芬老师就坐在讲台上讲课,而卢叔叔又刚好在我的旁边。告诉诸位大家一个秘密,我跟卢叔叔是这一届的学生当中,惟一破格录取的。因为所有的佛友,都是从开课第一天到最后一天,而我不能第一天参加,因为我要把学生带毕业,我才能到澳洲净宗学院。

所以诸位同修,当你随时随地敦伦尽份,尽心尽力的时候,你的福分已经在积累了。我那个时候也没想那么多,既然不能去净宗学院,那去山下的净宗学会好好念佛,有机会再到山上去学习,我也就这么决定了。结果还不等你去,净宗学院刚好有一个同修认识我,他就直接跑去跟总干事说:“这样的同修他很想学,你一定要让他进来。”所以,你看「人有善愿,天必从之」,这么多的善人都帮我们开路。当你有真心的时候,绝对都能感得好的境界,所以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莫向外求。时时要问自己的心,是不是真正清净、慈悲、平等,正觉。

最后,刚好有几位同修问到:往后假如要参加弘扬中国文化,或者要弘扬佛法,应该怎样练习讲经?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其实也依循老法师的教导,在两年打根基的基础上来深入。所以你能先落实《弟子规》,然后再看《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我们现在学习这些经典,一定要提得起一个最重要的态度,就是“经典”是拿来做的,而不是拿来背的,也不是拿来读而已。当你有这样的态度去学习《弟子规》、《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那保证半年之后,你的国学根基就会扎得很深,除了这三本书之外,可以阅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基本上先用这些书扎根就可以了。

在训练讲经这个部分,老法师曾经讲过《内典讲座之研究》这本书,应该有资料可以找得到。这一本《内典讲座之研究》,讲的是如何讲解佛经,老法师在讲解这本书里面,有一句很重要的开示,在这里我供养各位同修,老法师说:“一个人要把经讲好,百分之五是演讲的技巧,百分之九十五是你那一颗至诚的心,真诚的心!”所以,李炳南老师也是这样教诲老法师的,李老师说:“我们现在讲经说法的人,最重要的,要求至诚感通。”所以要把课讲好,我们要从自己的真心出发,要从自己点点滴滴的修身,力行圣教去出发。老法师在讲经当中也提到了,做到的人一定能把经说好。所以要把经讲好,要至诚感通,要依教奉行!我相信只要坚持这个原则,就能随着我们讲经过程,解行相应。

最后我以一段《无量寿经》的经文做最后的结尾:

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供养诸如来则能欢喜信此事

恶骄懈怠及邪见难信如来微妙法

譬如盲人恒处闇不能开导于他路

唯曾于佛植众善救世之行方能修

诸位同修,我们修的是什么啊?惟一一个能够帮助众生脱离六道的方法,“救世之行方能修”!

闻已受持及书写读诵赞演并供养

如是一心求净方决定往生极乐国

假使大火满三千乘佛威德悉能超

所以你怕不怕原子弹呢?“乘佛威德悉能超”!

如来深广智慧海唯佛与佛乃能知

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

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

人身难得佛难值信慧闻法难中难

若诸有情当作佛行超普贤登彼岸

是故博闻诸智士应信我教如实言

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

受持广度生死流佛说此人真善友

 
 
 
前五篇文章

慈法法师壬午年结夏说法选录-- 谈“往生”

慈法法师开示:略述《往生论》之净土五念门

法宣法师讲解:印光祖师十念法!

如本法师 佛学讲座讲义--善导大师念佛法要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愿文

 

后五篇文章

《弟子规》与往生西方的关系

往生净土之共通条件

莲池大师念佛法要

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之晚课

净土与大圆满修法仪轨简注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