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佛藏经描仿》念佛品第二(卷上)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佛藏经描仿(卷上)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罗什译

释智谕撰

念佛品第二

诸法实相品是总说,自此以下,系依诸法实相作分别说。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于此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

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比丘。汝当观身取是身相。所谓不净。当观一切诸有为法皆悉无常。

观一切法空无有我。比丘。汝当取所缘相系心缘中。专念空相。当乐善

法。当取不善法相。取不善法相已。为令断故观念修习。谓为断贪欲观

不净相。为断瞋恚观慈心相。为断愚痴观因缘法。常念净戒深取空相。

勤行精进为得四禅。专心求道观不善法皆是衰恼。观于善法最是安隐。

一心修道分别谛观。善不善法谛取相已。唯观涅盘安隐寂灭。唯爱涅盘

毕竟清净。如是教者名为邪教。谓是正教而是邪教。舍利弗。如是教者

名恶知识。是人名为诽谤于我助于外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

舍利弗问佛,于实相法中,云何为恶知识,云何为善知识?佛依实相不生不灭

无相无为,无所有不可得的原则回答如下。

佛告舍利弗,若有比丘教余比丘曰,比丘!汝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当知此是六念法门,佛随顺世间,以世俗谛与众生说,非是第一义谛。于第一义谛 p-20

中,佛相不可得,法、僧、戒、施、天相不可得。故于第一义中,一切诸法,无非

实相、无分别、无取无舍。

比丘!汝当观身,取着于身相,所谓观身不净。当知如此观者,非为了义。于

了义法中,身相不可得,不净相亦不可得。何以故?实相无相故。

比丘!汝当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无我。当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尚不可得

,无常无我云何可得?

比丘!汝当取所缘相,系心缘中……当知境缘相,如幻非实,境缘非实,以之

系心,岂非妄想?所以专念空相,是着于空相。乐善法取不善法,是着善法相及不

善法相。

何况于虚妄上更加虚妄,谓为令断不善法故,观念修习。所谓为断贪欲,修不

净观。为断瞋恚,修慈心观。为断愚痴,修因缘观。此皆于虚妄上,重增虚妄。于

实相中,诸法性远离,一切言语道,一切趣非趣,皆悉寂灭性。焉有贪欲、不净、

瞋恚、慈心、愚痴、因缘可得?

若比丘教余比丘言,比丘!汝常念净戒,深取空相,勤行精进为得四禅。当知

于实相中,心清净即是戒,即是真空,即是真精进。诸念清净,假名四禅,非是实

有四禅可得也。

教比丘言,比丘!汝专心求道,观不善法皆是衰恼,观善法最是安隐快乐。一

心修道分别谛观,取善不善相已,唯取涅盘安隐寂灭,唯爱涅盘毕竟清净,当知诸 p-21

法实相,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于中善不善法乃至涅盘,皆不可得。若谓有道可修,

有涅盘可证,即是增上慢人。何以故?于实相中,无一法可得故。

佛最后结论说,若如是教诸比丘者,名为邪教。彼自谓为正教,而实是邪教。

是人名恶知识,为诽谤于佛,为助于外道。此人自为邪道,亦为他人说邪道法。

是知凡不契实相者,皆非正法也。故古德有云,除诸法实相外,皆是邪道。凡

违逆诸法实相而说法者,皆是邪说,皆名恶知识。

【舍利弗。如是恶人我乃不听受一饮水以自供养。我说教者不说受者。舍

利弗。于我法中多有如是增上慢教。舍利弗。若受教着受戒五岁。不能

悉舍如是所教。于是教中勤心精进。自有得无所有。比丘不往谘问。我

说此人虽有五岁犹名邪见。杂外道法顺行魔教。】

舍利弗!这种恶人,取着于相,执有所得者,我不听许受一饮水之供养。我所

谓不听受一饮水供养者,是说以如是邪教,教化他人者,并不是说受教的人。

舍利弗!于我法中,以有所得教人者,即是增上慢人。于我法中,多有如是增

上慢教。受教之人,不得信受其教。若信受其教,出家受具足戒五岁犹不能舍其教

者,于此邪教中勤心精进。别处另有会契正法,得「无所有」之比丘处,却不往谘 p-22

问。我说此人虽受戒五岁,犹名邪见,杂外道法,顺行于魔教。

【舍利弗。若有比丘受是教已。闻空无所得法即自觉知。我先受者皆是邪

见。于空无所得法无疑无悔。深入通达不依一切我见人见。舍利弗。我

说此人名为得清净梵行。】

舍利弗!若有比丘受此佛藏经教已,闻毕竟空、无所得之实相法,能自觉悟。

自谓我先受有所得法皆是邪见。此人于空无所得法,无疑无悔,深入通达。此人能

够不依一切我见人见,我说此人为得清净梵行。

【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如是无所得忍。虽现未得无余涅盘。我记是人

。弥勒佛时当在初会。时弥勒佛欢喜三唱。是人能于释迦牟尼佛法中。

成就无所得忍。舍利弗。若在家出家成就此忍。我记是人必得涅盘。】

舍利弗!若有比丘成就无所得忍,我记此人现在虽未得无余涅盘,当来于弥勒

佛龙华三会中,初会得度。令弥勒欢喜赞叹。舍利弗!无论出家在家,若能成就无

所得忍,我记是人必得涅盘。

【舍利弗。若有人受如是教已。闻空无所得法实时惊畏。是人可愍。无有

救者无有依者。直趣地狱。何以故。舍利弗。于佛教中惊疑畏者。是人

则为具足恶道。所以者何。我常自说。有所得者是恶道分。】p-23

舍利弗!若有人受此佛藏经教已。闻空无所得法惊畏者,是人可愍,无法可救

,无佛可依,直趣地狱。何以故。于佛实相法惊疑畏者,则为具足恶道,故趣地狱

中。所以者何?诸法实相,即无所得。有所得者,是恶道分。

【何以故。舍利弗。佛所得法无有差别。是与非是若可差别是有所得。舍

利弗。人宁成就五逆重恶。不成就我见众生见人见寿见命见阴入界见。

贪着持戒着持戒见。贪着三昧着三昧见。依于佛想得于法想。于僧断事

成就身见。】

舍利弗!佛实相法中,无有差别,无是与非是二法之差别。若有差别,便是有

所得见。

舍利弗!宁造五逆重罪,不可成就我人众寿阴界入见。不得以有所得心贪着持

戒,着于持戒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是持戒也。不得以有所得心贪着

于定,着于定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是禅定也。不得以有所得心依于

佛,得于法,于僧断事成就身见。应知自性清净不生有所得心,即一体三宝也。

不得僧依律断事时,起于身见。三人以下称比丘,四比丘以上乃至百千人称僧

。梵语萨迦耶见,译为身见,身见又曰我见。众生以有所得心,生颠倒见。本来五

阴皆空,妄执实有五阴,此第一重颠倒。复于五阴中执有我,此第二重颠倒。于我

复执有生死流转,此第三重颠倒。总言之,即为身见。p-24

【何以故。于佛法中成就身见不在僧数。】

凡具实德者,谓在僧数,如四向四果等。四向是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

果向,四果即初二三四果。断三结名初果须陀洹,三结即身见结戒取结疑结。

【舍利弗。佛弟子众心无分别。舍利弗。佛弟子众无不善者。无破戒者。

无破见者。无破威仪者。】

舍利弗!佛弟子众,心无分别,若有分别,即是有所得。佛弟子众,无不善,

无破戒者,无破见者,无破威仪者。

律云破戒体者,名为破戒。破见即破正见,起六十二邪见,戒法中有律有威仪

,威仪者威德仪则也。

破戒破见破威仪,皆名不善。佛圣弟子众中,无有此事。若有此等事,即是有

所得心,即是分别心。

【舍利弗。何等为恶不善。于佛众中不在僧数名恶不善。谓心心数法与诸

缘合。无真实事但作分别。以分别故计有所得。是人乃至所有言说心心

相续。乃至善不善法。于圣法中名恶不善。】p-25

舍利弗!何等为恶不善?于佛僧众中,不在僧数,名恶不善。何故不在僧数,

名恶不善呢?因为不在僧数者,必是于我于法生有所得心,生分别心。乃至破戒破

见破威仪,为诸不善。故不在僧数,名恶不善。

心心数法与诸缘合者,即起有所得见,而起贪瞋痴也。此等诸见,即于毕竟空

中,执取幻相虚妄分别,无有真实。以虚妄分别故,计有所得。是人所有言说,皆

以有所得心,心心相续而生计着。乃至以有所得心计着不善,故名恶不善,即令计

着于善,亦名恶不善也。

【何以故。舍利弗。所有乐处中必有苦。如来法者灭是苦乐。】

乐因苦立,苦轻名乐,故乐处中必有苦。如来法者,毕竟清净,一切法不可得

,故灭诸苦乐。例如西方极乐世界,乐不对苦,彼佛国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

【舍利弗。如来所得。是中无欲亦无非欲。无乐无苦无思无想无修。乃至

亦无空想。何以故。舍利弗。若计空想即是我想众生想者。是常想者。

是断想者。何以故。舍利弗。随所有想则生诸想。是皆堕邪。】

舍利弗!如来所得法,究竟无上。是无上法中,究竟清净遍满,无欠无余,无

有分别。故是中无欲无非欲。何以故?欲尚不可得,非欲何可得?

无乐无苦,无思无想无修,乃至亦无空想。以若有空想,则是取于相,着于有

法。所以经文解释曰,若计空想,即是我想众生想者,即是常想断想者,皆堕有想

。p-26

何以故?随所有想,介尔有想也。则生诸想,则生我人众寿、常断等想。以取

像为想相,介尔有想,便取我人众寿常断等像也。如是诸想,皆堕邪见。

【舍利弗。空名无念是名为空。空念亦空是名为空。舍利弗。空中无善无

恶。乃至亦无空想。是故名空。】

舍利弗!空则无分别,故空名无念,无念名空。即此空念亦空,亦不取着,是

名为空。空中无一法可得,故无善无恶,乃至无有空想,是故名空。

【舍利弗。诸有为法可知可解。空非可知亦非可解。非可思量。是故名空

。舍利弗。空非念得。何以故。空无想故。是故名空。】

诸有为法有相故,所以可知可解。空则无相,故非可知可解,非可思量,是故

名空。空不可得,故非念求可得。何以故?空无想故。念即取像想,而空则无想,

故非念得。是名为空也。

【舍利弗。何故说行空行。不念一切诸想。乃至空想亦复不念。是名空行

。舍利弗。想名乃至心有所念。即名为想。无所念者乃名无想。离诸想

故名为无想。随所取想皆是邪见。】p-27

舍利弗!何故说行乎空行?行空行者,非是有能行所行。而是以无住心,契不

可得法。所以行空行者,不念一切诸想。如是则可内无所住、外不取相。

乃至不念空想,是名空行。舍利弗!想于「名」,乃至心有所念,皆名为想。

心无所住,不取于相,一无所念者,乃名无想。离一切取相想故,乃名无想。如果

有取着想,皆是邪见。

【何以故。舍利弗。于圣法中计得寂灭皆堕邪见。何况言说何况说者。如

是空法以何可说。舍利弗。诸佛何故说诸语言皆名为邪。不能通达一切

法者。是则皆为言说所覆。是故如来知诸语言皆为是邪。乃至少有言语

不得其实。】

于圣法中,计得寂灭涅盘,尚堕邪见,何况计得言说,何况计得说者?如是空

法,以何可说?计得言说是法执,计得说者是我执。换句话说,计得涅盘尚堕邪见

,何况计得我法二执?

舍利弗!何故诸语言皆名为邪?因为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不可得,而语言

者,有生有灭有相有为有所得,诸法实相,皆为言说所覆,故如来说诸语言,皆为

是邪。乃至少有言语,皆是取相皆是虚妄,不得诸法实相。

【舍利弗。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是无想无念。何以故。如来于法不

得体性亦不得念。】p-28

舍利弗!诸佛无上菩提,即是无想无念。

如大方等大集经云,无上菩提,无想无缘……无有分别无有句义……无上菩提

,清净寂静光明无诤…&helli

如来于法不得体性,亦不得念。因为如来如实觉,一切法皆以无性为性,故不

得其体性,亦不得念。

【舍利弗。如来何故说有念处。舍利弗。经说若人得四念处。是人能得诸

法体性。能得自身得我得人。无有是处。】

舍利弗!如来何故说有念处?如来于经中说有四念处,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受念处,观受是苦,三心念处,观心无常。四法念处,观法无我。当知身受心法

,及不净苦无常无我,皆因缘生法,无自体性。小乘人不得佛本怀,竟谓实有身受

心法,实有不净苦无常无我。小乘人纵破身见,但仅破人我执,断烦恼障。未破法

我执,未断所知障。

所以佛接着说,我于经中虽说四念处,但未说得四念处者,能得诸法体性,能

得自身,得我得人。若经中说得四念处者,能得诸法体性,能得自身,能得我得人

,则无有是处。

【示法别相空故说四念处。四念处性无性无处。无念无说无有贪着。念性

尚无何况念处。是故如来说名念处。】p-29

为示法别相空故,说四念处,身受心法,即法之差别相。身受心法,皆因缘所

生,体性本空。以体性空故,所以无念无说无有贪着。念性尚空,何况念处?不净

是身念处,苦是受念处,无常是心念处,无我是法念处。是故如来说是假名念处,

非实有念处体性。

如果套金刚经的话,说念处,即非念处,是名念处也。

【舍利弗。诸法若有决定体性。如析毛发百分一者。是则诸佛不出于世。

亦终不说诸法性空。】

诸法实相,缘起性空,故无自己之体性。若有体性如析一根汗毛百分之一者,

则诸佛不出于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

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一大事因缘者,为度一切众生皆成佛也。度一切

众生成佛者,令一切众生皆证实相也。如果诸法有决定体性,则违实相无相之理,

故若诸法有决定体性,则诸佛不出于世,亦不说诸法性空。诸法性空,即无决定体

性。

【舍利弗。诸法实空无性一相。所谓无相。如来悉见。如来以是说有念处

。舍利弗。念处名为无处无非处。无念无念业。无想无分别。无意无意

业。无思无思业。无法无法相。皆无合散。是故贤圣名为无分别者。是

名念处。如来以是说有念处。随顺无所有故。名为念处。随顺念佛名为 p-30

念处。】

何以诸法实空无性,一相所谓无相?因为诸法因缘生,未曾有一法,不以因缘

有。法既以因缘有,故无自性,法无自性故空。空无分别,无形无相,故曰一相所

谓无相。如来悉知一切法空无性,一相无相,以如是故,如来说四念处。四念处即

因缘生法,所以四念处即空无性,一相无相。

舍利弗!念处空无性一相无相故,所以念处名为无处。处不可得,非处不可得

;念不可得,念业亦不可得。念业者,即不净、苦、无常、无我。

无想者,想不可得;无分别者,分别不可得;意不可得,意业不可得。意业即

贪瞋痴也。

思不可得,思业不可得。思能令心造作,思业即身口意三业。思与思业,皆因

缘生法,空无性一相无相,故均不可得。

法尚不可得,无法何可得?相无合无散,以诸法无相,无相焉得有合有散?

是故了达一切法空无性一相无相之圣贤,名为无分别想者。是名念处,谓一切

贤圣,于四念处,知而无住,无分别想也。

以如是故,如来说有念处。如来为随顺无所有法,名为念处,为随顺念佛故,

名为念处。p-31

【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舍利弗。诸佛无量不可思

议不可称量。以是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实名无分别。诸佛无分别

。以是故言。念无分别即是念佛。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见佛。】

舍利弗!云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法名为念佛。见无所有法者,即见实相也。

何为无所有?无所有者横遍竖穷也。横遍竖穷,即是无量不可思议不可称量。以是

义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故见无所有名为念佛者,非是落断灭也。

真实名无分别。无分别者,即横遍竖穷即空无性一相无相也。真实无分别,诸

佛清净亦无分别,故念无分别即是念佛。无分别者,离虚妄见,离虚妄相,离一切

虚妄烦恼也。复次见诸法实相,名为念佛。诸法实相者,横遍竖穷无生无灭无相无

为也。换句话说,见一切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名为念佛也。

【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

。】

所谓实相,即是诸法毕竟空无所有。毕竟空无所有者,即横遍竖穷,非是空无

断灭也。

【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如是实相法中,乃至小念不可得,名为念佛。实相法中,毕竟清净横遍竖穷无

有分别无有烦恼,名为念佛。于毕竟净中,介尔有念便是妄想分别烦恼。故念佛心

中,应毕竟清净,无有妄想,无有分别人我是非,无有一切烦恼,是名念佛也。p-32

我们见此经文,千万不可把念佛作偏空会。当知念佛心,须是毕竟净无所有,

横遍竖穷,无丝毫妄想,无丝毫人我是非,无丝毫烦恼。决不是落入无想定,昧然

无知,决不是连念佛之念亦无。当知须是令佛之一念,横遍竖穷无有分别。此即分

别一切法,不作分别想也。

分别一切法,则念兹在兹。不作分别想,则无余杂念无丝毫烦恼。分别一切法

者念也,不作分别想者无念也。如是则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矣。

念而无念,无念则不生不灭,竖穷三际,三世清净。无念而念,念则普遍一切

,横遍十方,十方清净。三世清净,假名无量寿。十方清净,假名无量光。十方三

世一切清净,即是一真法界,假名极乐净土。故知于实相中,说西方时,十方皆西

方也。何以故?一真法界故。

【舍利弗。是念佛法断语言道过出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

切诸念皆寂灭相。随顺是法。此则名为修习念佛。不可以色念佛。何以

故。念色取相贪味为识。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是名念佛。是故当知。无

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

舍利弗!此念佛法,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得念,即无分别想也。如是名

为念佛。此即慧思大师所谓,佛本是无,清净则有也。于此可知,念佛法门,乃圆

顿大乘也。观想、观像、持名、实相四种念佛中,此是实相念佛。然持名一法,始 p-33

修时系借缘调心,持至一心不乱,即契实相。

舍利弗!一切诸法毕竟清净,故一切诸念皆寂灭相,无生无灭无相无为。能随

顺如是法门者,名为修习念佛也。

当知不可以色相取佛,因为色是生灭法,不可以生灭有为之色相取佛也。

何以故?念色取相,是分别识。须是无形无色无缘无性,方名念佛也。是故当

知,无有分别,无取无舍,是真念佛。p-34

 
 
 
前五篇文章

怎样更好的做一个弘法者、服务者、慈悲者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一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二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三疑

《净土十疑论白话浅译》第四疑

 

后五篇文章

龙树净土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影响(持念)

念佛要诀八不必

《涟珠甘露》弥陀净土的层次

《涟珠甘露》念佛与十方净土

《涟珠甘露》净土思想校正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