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2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二百八十四面第三行: 「第三十,永离热恼,心得清凉。所受快乐,犹如漏尽比丘。是为乐如漏尽愿。」这一愿为我们解答一个问题,弥陀称为极乐世界,什么叫极乐?这一愿给我们解答出来,真的是名符其实。为什么?他方世界找不到的,特别是凡圣同居土跟方便有余土。实报土是平等的,诸佛如来都差不多,没有多大的差别,唯独同居土差别太大了。下面黄念老为我们解释,永离热恼。什么叫热恼?「热恼,为剧苦所逼,身热心恼,故名热恼」。热恼就是烦恼,剧苦是极大的痛苦逼迫你。特别是在现前的社会,热恼两个字形容现代人非常恰当。我们常常听说,不但成年人有,未成年的,十几岁的中学生有,大学生更不必说,甚至於连现在小学生都有。从哪里看?你看小学生自杀,他为什么自杀?一定是遭遇到很大的痛苦,这个痛苦叫小孩都感觉到生不如死,他才采取这种手段。这是一桩大事,不是小事。 我们要是读古书,从古圣先贤里面看到,中国古代称皇上称圣王,皇上的命令称为圣旨。圣是什么意思?人的智慧、品德、学问达到最高峰,称圣人,次一等的称贤人,再次一等的称君子。圣贤君子,他们存的是什么心?念念心里怀着帮一切众生化解热恼,这是圣人,为人民解除痛苦,不会给人民添麻烦。在整个世界上来看,中国圣贤君子特别多。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一个朝代,朝代政权建立的时候,前面一半的时间,一般大概都是有二、三百年,前面一半。我们以三百年做标准,前面一半就是一百五十年,前面一百五十年政治清明,可以都能称得上盛世太平,中国人讲太平盛世,人民幸福,政治清明,都是好官,好皇帝,好官,后半就慢慢衰了。后半什么?这些领导人的子弟,从小养尊处优,没有忧患意识,逐渐养成贪图享受,於是那种热爱人民、伦理道德的观念逐渐就衰了。到末代皇帝,那就衰得不像话,可以说是只顾自己享受,不顾人民死活,这是逼着人民要造反,要起革命,把前面一个朝代推翻,新的皇帝出来了。新皇帝出来时,一定是遵循古圣先贤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所以又一个盛世出现。这在中国历史上诸位都能看到。 你看最近的满清,满清二百七十多年,大概盛世一百五十年;顺治,这是刚刚入主中国建立政权,康熙六十一年,雍正十三年,干隆六十年,嘉庆还算不错,都算是盛世,嘉庆之后不行了。嘉庆以后,你看道光、咸丰、同治,那就一代不如一代。咸丰的晚年,慈禧太后就干政。咸丰死了之后,儿子同治很小,慈禧太后摄政,她就掌权了。同治死了之后,同治没有儿子,也不要过继,选择什么?选择他兄弟一辈的,就是光绪。这是什么?慈禧太后便利她执政,选这种小皇帝,大权操在一个人手上。所以慈禧执政的时候国运就衰了。非常明显,盛世的时候,清朝前面几个帝王都是礼请儒释道的专家学者在宫廷里面上课、讲学,皇帝带着嫔妃、文武大臣天天接受儒释道的教诲。 满清是少数入主中国,少数民族,入关也不过是二十万军队,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族群,他靠什么?靠中国传统文化。他告诉人民,孔子说的、佛说的、圣人说的,中国人就听。他没有说他自己说的,他如果说自己说的,谁听他的?这是帝王聪明,帝王真学。真正认真学习的,雍正,雍正对於儒释道真可谓是精通,真下功夫。在佛法上,高僧大德,他跟高僧大德相比绝不逊色,宗门教下,显密圆融,实在是了不起!这个制度太好了,慈禧废除的,不再邀请这些学者到宫廷里面上课,就废止。慈禧太后遇到问题问谁?问鬼神。慈禧搞迷信,宫廷里面开始用扶乩扶鸾,搞这个,重大的事情请乩,由鬼神来决定,亡国了。这一桩事情,早年我的老师章嘉大师告诉我的。我也是因为看到这个扶乩,心里有怀疑,那真的是佛菩萨吗?我向老师请教,老师就把慈禧太后这桩事情告诉我。他说扶乩,乩灵不灵?小事情灵,决定不是佛菩萨,鬼神冒充佛菩萨传递信息,小事说得很准,大事他也糊涂,他也不知道。所以佛法用教学,不用神通。用神通做佛事,妖魔鬼怪都有神通,他可以骗人,我是什么菩萨再来的、什么佛降世的,那是假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教学,三十岁开悟,七十九岁圆寂,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有没有神通?有神通,不用神通做佛事,就是说绝不用神通来教人。为什么?妖魔鬼怪他离了神通,他没有别的办法,他的智慧德行甚至於比一个君子还不如,有善心,藉这个做一点好事,免不了有后遗症。所以真正学佛弟子不能不知道,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像中国孔子一样,教学。孔子只教了五年,释迦牟尼佛教四十九年,有教无类,不分国籍,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信仰,只要你肯来学,释迦佛都教,平等的教你,不收学费,完全是义务,是这个世间古往今来最好的老师,老师当中的模范、典型,这我们得把他认识清楚。 称他为佛,这是印度人对老师一种尊敬的称呼。印度人称佛陀,就像中国人称圣人一样,我们中国习惯上对孔夫子,只称他夫子,没有称他为孔圣人,孔圣人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印度人称佛陀,跟中国人称圣人,意思非常相接近。圣是对於宇宙人生事理通达明了,这称为圣;佛陀这个意思,也是对於宇宙人生万事万物觉了,觉悟了,不再迷惑,称为佛陀,所以意思很接近。从这些称呼上,我们就完全明白,没有称释迦是神,没有称他作神,也没有称他是上帝,也没有说他是天使,这些名号是宗教的,在佛教里头没有。佛教,佛陀是中国人的圣人;菩萨,中国人称贤人,觉悟,但是他不圆满;阿罗汉,中国人称为君子,有德行、有学问,真正能够爱人,能够主动去帮助别人。 所以苦难,这种热恼,剧苦所逼,几乎每一个时代都有。但是我们现前处这个时代,人民所遭遇的痛苦,在历代都没有见过,史书上没有记载过,真正是佛经上讲「剧苦所逼」,形容现代人是非常恰当。身热心恼,心里生烦恼,这叫热恼。「《法华经信解品》曰:以三苦故,於生死中,受诸热恼」,这《法华经》上说的。三苦,苦太多了,无量无边,释迦佛在教学方便起见,把无量的苦恼归纳为三大类,三苦就是三大类的苦。第一类叫「苦苦」,下面这个苦是名词,上面是个动词。哪些是属於苦苦?佛又把它归为八类,经中常讲「八苦交煎」,八苦就是三苦里面的苦苦。所以三苦比八苦多,这要知道。苦苦里头分出八苦,生老病死,这就四种,这是任何人不能避免的。生苦,怎么知道生苦?只要你冷静细心去观察小孩出生是什么样子,小孩出生痛哭流涕,人只有苦才会哭,他不苦他就哈哈大笑,哪个小孩出世笑咪咪出来的?这没有。你从这里去体会,那个出生是多苦!其余三种,我们能看到的老苦,年老了,没有人照顾,晚年多悲惨。中国人现在也可怜,古时候还不错,古时候讲孝道,儿孙纵然不孝,对於老人生活还是照顾得相当好,怕社会批评,怕造罪业,他还有顾忌。现在人不讲孝道,现代人跟外国人学。 诸位要知道,外国人小孩十六岁就算成年,他就独立了,他要是离家出走,你别去找他,要尊重,他有人权。人权是外国人发明的,中国人没有这种说法。我们住在外国的时候,中国人他的小孩离家出走,报警,警察问他,你小孩多大了?他说十八岁。十八岁,你还去找他?十六岁就不要找了。外国的法律。外国人没有伦理道德的观念,不懂得什么叫孝道。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他的责任,到成年,十六岁了,他自己能够谋生,家里可以不必照顾。有些小孩真的十六岁离家出走,一生永远不再见面,很多,这在中国叫大不孝,在外国没有这个名词。你想想一个人连父母都不爱,他能爱别人吗?完全是自私自利,起心动念都是损人利己,这社会能好吗?社会法律条文订得再严密,一样犯罪。所以聪明人钻法律的漏洞,逃避法律责任。这就是伦理道德因果教育没有了,社会上出现这些现象。这个现象在今天的世界,全世界的社会,普遍的存在,而且一天比一天严重。 佛在经典上告诉我们,这灾难从哪来的?是这个地区,今天讲这个地球,地球上的居民心行不正所感召的果报。我们心行不正与山河大地有什么关系?关系很密切,大乘经教上常讲「境随心转」。前几天还有个同修问我,相不相信风水?我就告诉他,风水有,但是跟着人心转。这个地方是个好风水,如果人心不善,他在这里住上三年,这个风水就坏了,就变坏了;这个地方是个很坏的风水,很不好的,这个人太好了,心地善良,有高尚的品德,他在这上住三年,那个不好的风水也都转好了。境随心转,不是人跟着风水转,错了,哪有这种道理!你明白这个道理,要不要去看风水?不要了。好好的修自己的心、修自己的行为,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是好风水,你也就不会被那些风水先生欺骗。风水先生,要真的风水那么好,他为什么不找个好风水,不去享受大富大贵,把好风水介绍给你,这世界上还有这种好人?你细心想一想,这里头漏洞百出。所以佛跟我们说的话好,「一切法从心想生」,谁的心想?自己的心想,心善,没有一样不善。极乐世界,就是那个地方的居民个个都是上善之人,不是普通的善,大善、上善,都是这样的人,所以它的依报环境好,它那里山河大地丝毫灾难都没有。人心,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八苦里面,除了生老病死之外,还有四种,我们讲五六七八。第五种,「求不得苦」。世间人都有欲望,都有所求,求不得,不是你想求就有。你所能够求得到的都是你命里有的,你命里没有,决定求不得。就是做强盗抢人家的东西,做小偷偷到的东西,都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你还没有到手就被警察抓去,去坐牢了,为什么?你命里没有。你就想想,你何苦去用这种不正当的手段?那是错误。人要是统统相信这些因果,不会做坏事。所以因果教育太重要。古人说得好,伦理道德能教人羞於作恶,我做不好的事情,感觉得羞辱、羞耻,不愿意做坏事。可是因果教人不敢做坏事。中国几千年的社会,就是伦理、道德、因果这三种教育,做为普世的教育。在那个时候,虽然学校很少,读书的人不多,可是民间普遍受到这种教育。 古书里头有,这些圣王,古圣先王,神道设教,化民成俗,那是一种高尚的手段。你看看中国人,在香港普遍能看到的,祠堂,春秋祭祀。宗亲会很多,在外国很多,每年都有几次同一个姓的,这是一家人,一年都有几次聚会。这是伦理教育。孔庙是道德的教育。神庙,代表神庙的是城隍庙,这是因果教育。我们在香港地区,你去看看,你到郊外,偏僻地方,每一个村都有土地庙、都有山神庙,这些教什么?教因果。你看到那么多人到这里烧香,从那里经过就提醒自己,「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不敢做坏事,就把人教好了。再看中国,这些现在讲的文艺表演,说唱艺术,你听听他所唱、所表演的内容,都能遵守孔子的一句话,「思无邪」,细细观察,忠孝节义、善恶报应,他表演这些。每一年年节表演,这个地方上有庆典举行表演,祭祀一定有表演,这是什么?这就是全民教育,寓教於乐。所以中国这些艺术表演不是完全娱乐,它重要的精神在教化众生,用这种方式让全民不认识字的,他懂得伦理、懂得道德、懂得因果。那心地善良,知道爱人、知道帮助别人,特别是有苦难的人,遇到的时候一定会伸出援手去帮助他,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我们把自己优秀的东西丢掉,去学外国人的糟粕,错了!外国现在走投无路,现在向中国学、向印度学,学什么?学古老的传统,他们真干。确实有些外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超过一般中国人,我们看到他们正在学习。所以这是求不得。 再接着「爱别离」、「怨憎会」。你亲爱的人不能常常聚在一起,你所喜欢的物也不能够天天在手中把玩,常常别离;冤家对头,不喜欢在一起的天天碰头,这两大类。怨憎会是不愿意做的事情偏偏遇到,不喜欢的人天天碰面,所以不是冤家不聚头。末后一个,「五阴炽盛苦」,这一条比较难懂,这一条是讲因果。五阴是讲我们身体,精神跟物质,肉身是色身,用一个色做代表,代表物质,受想行识是精神,今天所谓是身体有压力、精神有压力,这就是属於五阴炽盛苦。这八大类都属於苦苦。 第二种叫「坏苦」。苦苦欲界全有,欲界还有六层天,欲界天人他所受的还是有苦,有八苦,统统都有。愈往上面去,受的苦比我们轻,这六层天。六层天再上去是色界天,色界天财色名食睡他放下了,所以苦苦没有了,他没有苦苦,但是他有坏苦、他有行苦,那两种苦他有。经典上告诉我们,欲界天人是化生的,他不是胎生的,所以他没有生苦,确实他不老、他不生病,你看生老病苦他没有,可是他有死苦。他寿命到了,死前七天他感觉到痛苦,身体不舒服,只有七天他命就终了。命终,他不能往上面去,他往下面堕落。如果他的功夫不断提升,向上升,他就没有这个苦,他就没有死,他往上升!初禅升到二禅,二禅升到三禅,那就没有死苦。凡是有五衰相现前的话,这种苦的话,都是往下堕落。四空天连坏苦也没有,但是他有行苦。行是什么?不能永恒住在那里,他还是有寿命。寿命到的时候必定往下堕落,因为他已经到天顶,往上再上不去了。这个时候,定功失掉之后,业障就现前,无始劫来所做的不善业全现前,不善业的果报牵引你到三途六道,就搞这个去了。所以这叫三苦,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於生死中,这个生死就是六道轮回,在轮回里面受诸热恼。这个热恼通常专门形容地狱,地狱里头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多数是用在这上面。佛在此地告诉我们六道都苦,所以真正聪明人应当要知道永远离开六道,这就对了。 下面说,「今极乐国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永离热恼」。这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佛在经上给我们讲,但受诸乐,只有乐没有苦。极乐世界连苦的名词都听不到,哪里会有真的苦!为什么没有?苦乐是果报,烦恼习气一切不善的心行是因,极乐世界没有人有恶念,没有人造恶业,所以那个世界,所有一切苦报你都看不到,从来也没有人说过,所以永离热恼。底下给我们解释「清凉」,「清净凉爽,正与热恼相反」。这是极乐世界天人他们所受的,永远是清净凉爽,非常适合人们的生活环境,最美好的生活环境,修学的环境。在经典里面,我们看到释迦如来的教诲,那个世界不在我们地球上,是另外一个星球,确确实实有这种地方。我们读《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这两品经文是佛教的太空物理学,跟我们讲宇宙,宇宙的源起,宇宙的活动,宇宙的状况,过去、现在、未来,讲得很清楚,不输给现在的天文学家、太空物理学家,不输给他们。知道许许多多星球上都有高等生物,有比我们人更聪明的,连欲界天都比我们聪明,我们都比不上他,何况所说的高等,高等是阿罗汉以上,最高的是佛菩萨,这些人也都是修成的。经上说得很好,「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在高等里面,佛是到巅峰。释迦佛告诉我们,每个众生本来是佛,现在为什么变成这样?迷失了自性。《华严经》上透的信息说得好,「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那我们就知道,如果我们能够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你就证得。放下执着就证阿罗汉,放下分别你就证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我们今天这三样都没有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非常严重,这放下就是了。这三样放不下,你就是六道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佛教导我们修行,修行是修正行为,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造作是身的行为,行为再多,不出身口意这三大类。错误的行为把它修正过来叫修行。修行这个意思很深、很广,修行的标准就是自性,自性就是清净心,就是我们这本书里经题后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这是修行的标准,如何能在日常生活当中保持自己的清净心,清净就没有染污。热恼是染污,自私自利是染污,名闻利养是染污,五欲六尘是染污,贪瞋痴慢是染污,这个东西统统放下,你清净心现前。热恼生热恼,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热恼。平等心,菩萨所证得的,比清净心高一等,菩萨所证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是佛所证得的,这是我们的自性,这是真正的性德。回归性德,这就圆满,这是真修行。修行不在乎你念多少经,念多少声佛号,每天磕多少大头,不在乎这些,那些是形式,真正重要的,清净平等觉,真修行。我们的心一年比一年清净,一年比一年平等,这个重要。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是表演给人看的,为什么?接引大众。佛法是师道,哪一个老师敢说我的学问好、道德好,你们要跟我学,在中国自古以来没有人敢讲这个话,那就太狂妄、太夸张了。愈是学问道德高的人愈谦虚,你们读古书,你看孔子多谦虚;你看佛经,释迦牟尼佛多谦虚,见到乞丐都那么恭恭敬敬的,见到妇女、见到小孩都非常恭敬,尊重别人。这么好的老师,人家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介绍?我们就用这些形式介绍,对老师的赞叹,让大家听了之后感动,有这么好的老师,我们去亲近他,这是一种招生的手段。形式是这个意思,形式不是自利,是利他的。可是你自己要没有修好,你表演,表演得不像。现在这个表演的很多,你看一般民众对这个,迷信。这什么?他表演得不像。真表演像了,感动人;表演要让别人起反感就是自己实质没有做到,光装这个样子装不像。所以这些道理我们都应该要懂得。 「《大智度论二十二》」,二十二卷,里面有这么一段话,「曰:人大热闷,得入清凉池中,冷然清了,无复热恼」。这是从比喻上说,一个人遇到炎热,像夏天,温度太高,四十多度以上,人受不了,能有个清凉池,到池子里面去泡泡,这就很舒服,能够解除热恼,佛用这个做比喻。「清凉池,喻涅盘也」,涅盘就好比是清凉池。「今往生之人,入於彼土大清凉池中,故皆心得清凉。」用这个做比喻,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人心清净,人心平等,人心觉而不迷,所以热恼的现象在极乐世界完全没有。人要是往生极乐世界就好比入清凉池,用这个做比喻,这是我们很容易体会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