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六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7/21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三十二面倒数第二行,从经文看起:

【世人共争不急之务。於此剧恶极苦之中。勤身营务。以自给济。尊卑。贫富。少长。男女。累念积虑。为心走使。无田忧田。无宅忧宅。眷属财物。有无同忧。有一少一。思欲齐等。适小具有。又忧非常。水火盗贼。怨家债主。焚漂劫夺。消散磨灭。心悭意固。无能纵舍。命终弃捐。莫谁随者。贫富同然。忧苦万端。】

这是第一个大段,说明我们这个世界造恶受苦,要知道厌离,这一段里面给我们讲忧恼、劝舍。《无量寿经》最重要的两段经文,第一段是第六品,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信愿坚固成就了极乐世界。从三十二到三十七,这六品经文完全是讲因果报应,是讲我们现前实际的生活状况。我们要了解为什么这个世间这么苦,苦从哪里来的,如何改进,经文上都提供我们很多的参考资料。所以净宗学会当年在美国成立,我们就选了这两段经文做为我们的早晚课,早课第六品,我们记住要像阿弥陀佛发同样的愿;晚课就是读诵三十二到三十七品这六品经文,让我们认真反省这一天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违背佛陀的教诲,要忏除业障,要改过自新,所以这两个部分是行门,我们学到这部经必须要应用在生活上。

中国老祖宗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就是改过自新。深信积善则有余庆,积恶那就有余殃,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所以经文第一句就说『世人』,这世间人,大家都在争,争什么?『不急之务』,不重要的事情。这个不重要是什么?名闻利养,不重要。什么东西重要?生死大事重要,我们得人身,如果在这一生当中永远摆脱六道轮回,这是大事,永远不在六道里头去受这些折磨,造这些罪业,这是大事。觉悟的人,他念念在这个地方,他不是在世间这些名闻利养,一定,肯定他会做到「於人无争,於世无求」。你看本师释迦牟尼佛在世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他是王子,他父亲是国王,他是老大,太子,如果他不出家,他就继承王位。国王不要,宫廷里面荣华富贵的生活也舍弃,出去托钵,过苦行僧的生活。为什么?快乐自在,这世间人不知道,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这个多自在,所以身心健康,快乐无比。

一生的事业是什么?教学。所以真正最有智慧的人,他一生选的事业都是教学,这个世界上所有宗教的这些创始人,都是最聪明的,最有智慧的,选择全是教学。所以「宗教」这两个字是日本人提出来的,从日本传到中国来的。我说当年把外国宗教翻成中文,这个日本人很有智慧,因为宗教两个字的意思太好了。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你看合起来,主要的教育,你不能不接受,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这个名义,名词的意义,走遍全世界,任何一个宗教都认同,没有反对的。这十几年我在这个世界上走了很多地方,与许许多多宗教接触,把中国宗教这个意思讲给他听,都鼓掌欢喜、都承认这个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的确,最初宗教创始人那是名符其实的宗教导师,变质是之后的事情,不是创始。要是像现在这种宗教,这是搞迷信,哪能传这么久?哪有这么多人去信仰、去认真向他学习?这个事情我们要认真去思考。

去年我访问梵蒂冈跟教廷,我们做了两次会议,两天,在教廷活动是两天。陶然主教代表教皇跟我们交流,所谈到的问题都是过去未曾谈过的,第一个是宗教本身问题,陶然主教给我们做报告,他们有调查,所有宗教里头只有天主教有组织,有行政组织,其他的都没有。佛教是完全没有组织,佛教的性质是像中国古代私塾教学,它连制度也没有,私塾教学,就一个老师,释迦牟尼佛老师,其他的菩萨、声闻全都是学生,菩萨是高级班学生,声闻是中级班学生,像我们是小班学生。私塾教学,没有任何组织,顶多这一班推一个上首,上首就是我们现在讲的班长,就是一班班长,再没有其他组织,所以佛法是纯粹教育。他们告诉我,最近这十几年的调查统计,全世界信仰宗教的比例年年下降,所以他们忧心忡忡,要这样下去,二十年、三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寥寥无几,可能宗教要在这个世间消失了。

当时我的说话就针对这个问题做了个建议,我说当初摩西创教、耶稣创教,实际上摩西跟耶稣是一家的,这世界上三个宗教,犹太教、天主教、基督教,他们所依据的经典都是《圣经》,就是《新旧约》。犹太教遵从的是《旧约》,基督教遵从的是《新约》,天主教是《新旧约》都学,所以实际上是一家三派。我有一次在新加坡,南非有一些宗教虔诚信徒,他们是欧洲人,到新加坡来访问,来拜访我,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他提出来问我:法师,你对於这三教怎么个看法?就是犹太教、天主教跟基督教。我说:你们三个教是一家人,但是一家三派。他说:哪三派?我说:犹太教是皇上那一派,天主教是皇后那一派,圣母玛利亚,基督教是太子那一派。他们都笑起来,你的比喻很好,比喻得很恰当。真的不是假的。他们三个教合起来,在全世界的信徒二十多亿,你看看联合国有统计,今年大概是十月全世界人口突破七十亿,他们合起来大概估计有二十五亿,占大多数!另外一个大的宗教就是伊斯兰,回教,回教他们自己说全世界信徒有十七亿,那我做了一个保守的估计,应该差不多有十五亿。你看十五亿加上他们三个教的二十五亿,四十亿。佛教在全世界不到七亿人,应该是六亿多,不到七亿人,也算是大的,其他宗教人数都没有这么多。所以说要是算五个宗教就包括佛教,要是四个宗教不包括佛教,这信仰的人逐渐下降。

我说当初这些创教的人,凭什么那么多人信奉他,跟他学习,他魅力何在,我们有没有认真去思惟、去观察?我说他们那些人全是用现在的话说,社会教育家,哪一个不讲经教学!摩西教学二十多年,耶稣教学三年被人害死了,他要不被迫害的话,我相信他是一生教学。穆罕默德教学二十几年,释迦牟尼佛最长四十九年,统统是教学。但是,他们的教学都有一个宇宙的主宰,在基督教称之为神,称为上帝;在伊斯兰教称为安拉,称为真主。佛教里没有,佛教里对於这些神尊重、尊崇,决定没有轻视。佛教里面的佛是觉悟的人,所以佛教的佛、菩萨、阿罗汉是学位的名称,他不是宇宙的主宰,不是这个意思。所以佛教与政治毫不相干,他没有政治色彩。你看释迦牟尼佛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国王,没有上帝,极乐世界你细心去观察介绍,实际上它是一个教育的机构,像我们现在讲佛教学校,它是这么个性质。

这个世界里头只有两种人,一个老师,阿弥陀佛一个人,学生这是所有往生去的菩萨、声闻、天人、六道众生,统统是学生。它跟一般宗教不一样,一般宗教确实它有个主宰的神,佛教没有。佛教里有哲学、有科学,科学跟哲学确实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是世界上最高峰。科学这一部分,近代这些物理学家,他们的研究报告几乎跟佛经讲的是一样,这就说明三千年前,今天科学的成就佛全知道。科学跟哲学到今天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是宇宙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个事情佛经里面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宇宙到底怎么回事情?生命到底是什么?解释得清楚,这是科学、哲学还没有达到的地方,所以这是一门大学问。

他所求的是智慧,所以佛的教学一生是以智慧为中心、为主题,就是般若。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学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好像办小学十二年,叫阿含。讲什么?完全讲做人的道理,你怎样做个好人,所以这是基础,人都做不好,你怎么能成佛,怎么能成圣成贤。十二年之后提升到方等,方等好比是中学,八年。方等之后,二十二年般若,我们晓得这是核心,这是智慧,时间二十二年,四十九年讲经教学,这一个单元占二十二年,你就知道这是佛法的核心。最后八年是法华,那我们知道那是研究所,法华、华严这都属於研究所,真正达到成佛了,就是最高的学位拿到。成佛是博士学位,菩萨是硕士学位,阿罗汉是学士学位,他四十九年分四个时期,好像办学一样,从小慢慢往上提升。一生从事於教学。

学生当中,在当时有十六个大国王,都是释迦牟尼佛在家学生,他要建个学校很容易,哪一个国王都可以办得到,他自己家里也可以办得到,他父亲是国王,怎么会办不到?他怎么样?不要,居无定所,今天住在这里,明天住在那里,他过的是游牧生活,住在哪里?住在山林、水边,哪风景好就到哪去,居无定所。吃饭,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你看多自在。托钵,真的是一钵千家饭,所以讲共产,释迦牟尼佛头一个带头共产。他的一个僧团,那时候长期跟他不离开他的,经上看到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每个人都出去托钵,这不叫千家饭吗?托钵不是自己托来就吃,不是,我托了这些饭菜很好,你托的很差,那就不平等。托完之后,托钵,钵有个盖子盖起来,回到树林底下,把饭菜统统倒在一起,搅和平均,吃多少在里面拿多少,这真正的共产,平等,没有差别。所以每个人一钵都是千家饭,这不是形容词,这是事实。

所以僧团是平等的,僧团确确实实把共产主义兑现了,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你看看世尊给我们介绍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共产,极乐世界几乎没有私人财产。但是所有一切物质应念现前,你想什么它就现前,不用了,不用就没有了,所以不用收拾。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大厅,空空荡荡的,想什么有什么,客人来了,来多少人它就有多少座位,客人走了座位就没有了。这个用现在的话,这是理想的共产主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那个是真实的共产集团。所以传到中国来之后,中国寺院的确实现的是共产主义,没有私人财产,一切都归公,所有一切供养是公共的,所以寺院里叫常住物,常住物就是公共的,不是属於任何私人的。这个制度大家心安理得,没有争论。

所以佛,各个宗教都是教学,所以才有多人来敬仰、来学习,把这些教学传到后世,能传几百年几千年。如果当时这些人都是专门搞祈祷,专门搞佛门的经忏佛事都属於祈祷,绝对传不下来,早就没有了,那是不可能的。你说宗教有没有,我相信那时候肯定有,而且很多,祈祷的都传不下来。科学愈昌明,他们愈不能存在,但是科学昌明对佛教有很大的利益,为什么?佛教本身是高等科学,是高等哲学。这个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能够与科学相应的只有佛教。其实每一个宗教虽然都崇拜宇宙之间一个真神,现在这些高级宗教说真神不是人,他没有形状,他存在,说他是灵,这个话讲得通,佛法里面讲自性、法性,我们中国人讲本性,老祖宗讲的人性本善,那就是神,那就是灵,用的名词不一样。外国把这个人格化,中国跟佛教没有,称它为自性,称它为法性,它是宇宙万有的本体。佛教这一个说法,现在科学哲学还不能够证实,但是佛家讲的阿赖耶被他们发现了,这个很了不起!发现阿赖耶等於说佛法里头一半的东西他们明白了,这一半是很明显的,那另外一半是隐密的他不知道。所以这些科学家,在佛法里面可以称他们是菩萨,他们到佛还有一段相当遥远的路途。

经里面这段经文,「右段首明此土众生普皆忧恼,劝令厌离」,普是普遍,我们地球上的众生普遍都有忧虑,都有烦恼,厌离是什么?把忧虑烦恼离开,无忧无虑,无烦无恼,人天的福报你才真正享受到。这桩事情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释迦牟尼佛当年表现给我们看,他们这个团体,每天在讲学,每天在学习,同学们天天在一起分享,无忧无恼,这就是方东美先生早年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中国古时候读书人羡慕孔颜之乐,孔是孔子,颜是颜回,孔子、颜回当年在世所表现的是什么?快乐人生,也就是表现出无忧无恼,大家看了羡慕。这两个人在社会上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孔子是平民,颜回的物质生活之清苦,在同学当中没有比他更差的。夫子说他箪食瓢饮,箪食是什么?用竹子编个篓,竹篓盛饭,没有饭碗。瓢饮,葫芦瓢,舀水喝水,没有杯子。你去想他的物质生活困难到什么程度,但是一天到晚快乐。我们讲幸福快乐,夫子这些学生没有办法跟颜回比,颜回乐什么?乐道!天天在学习,天天有领悟,这个快乐。所以佛门里古大德常说,「世味哪有法味浓」,世是世间名闻利养,这种享受的快乐要跟佛法比,比不上,佛法一无所有,它里头有真乐,这个乐是从自性里面往外流的,像泉水一样,它往外喷的。世间人之乐是外面的刺激,所以名利的刺激,好像得到就很乐,那失去就忧虑,活在那个环境当中患得患失,得到很快乐,就怕丢掉,所以他有忧虑。他怎么样去保,能不能保得住?保不住,为什么?身命有限,你死的时候带不走,所以他苦恼无边。在佛法、在圣贤教育里面,没有这些,他把这些物质看得很淡,所以外面环境上不能干扰他的清净快乐,这叫真乐,不是从外头来的。

所以这一段告诉我们世间人错用了心,佛讲得非常圆满,讲得非常详细,是第一句总纲,「共争不急之务」,这个务就是俗务,你每天所作所为。「指世人皆共争无关紧要之俗务,不重本身急迫之大事」,本身急迫的大事,要说一个俗话来讲,什么是大事?不生不灭。你看秦始皇做了皇帝,还想找长生不老药,为什么?他懂得这个东西重要,当年派徐福带五百童男、五百童女,到海上去求神仙,找不死药,这一去没有回来。我们在日本讲经教学十几天,有当地的佛门弟子来问我,他说徐福带着童男童女到日本来,有没有这些事情?我说有,中国历史里有记载,这不是假的,确实。所以这个是急务。是不是真有不生不死?真有,只是你不知道,你要知道你这个忧虑就放下了,每一个人都不生不死。你要知道,生死是什么?生死是肉体,肉体肯定有生有死,什么不死?灵性不生不灭。

你看看,所谓最近我们看到附体的,在美国有,在澳大利亚有,在欧洲有,在日本也有,我就问他们有没有?有。那不就证明了吗?都是过去这些灵,有一些过去几千年前的,这古人,他们附体那不就表示他存在吗?这个我们用客观冷静去观察、去思惟,面对这个现象,现在愈来愈多。他透的信息我们一定要有智慧去辨别,合情合理我们可以做参考,但是我们不能听他摆布,他叫我们做什么,这个很危险。我总是记得早年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一直怀疑,小时候我在福建,抗战刚刚开始,我是抗战前一年到福建,在福建住了六年,念小学。我在福建看到扶乩,福建的扶乩很普遍,差不多中等人家堂屋里都挂着乩盘龙头,那个畚箕,在沙盘上写字。中等以上家庭,堂屋供养在正当中,有什么疑难杂症就请他来指示。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五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四集)

《印光大师法语》摄心念佛法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0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一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