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0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2011/7/18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乘无量寿经解》,第六百二十二面第七行,从当中下半看起,从净定:

「净定者,其心清净,寂然不动也。安乐者,安然自在,任运常乐也」。接着前面,我们学到的是「自然保守,真真洁白,志愿无上,净定安乐」。现在我们看「净定安乐」,经文上这个四句非常重要。我们也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来学习,特别是「自然保守」,保守什么?「真真洁白」。这真心怎么样能保持?「志愿无上」,这是自己觉悟了,念念想帮助别人觉悟。「净定安乐」,是我们的目标,我们自己希望得到,也希望一切众生个个都得到。『净定』,意思是「其心清净,寂然不动」,这是真心。我们要知道,会动的是妄心,不动的是真心。什么叫不动?心里面没有分别执着、没有起心动念,叫不动。这个不动分三个层次,不执着,这是小小的不动;不分别,不动的等级提升了;到不起心、不动念,才叫真不动。由此可知,阿罗汉跟菩萨,比凡夫、比天人来说,他们心不动了,我们这个心乱糟糟的。如果要比起佛,他们的心还在动,只是很微细的动,像水一样,它有很小的波浪,还是有;凡夫,大风大浪,叫波涛、海啸,现在变成这种可怕的程度。真心永远不动,惠能大师说得很好,「本无动摇」,这在佛法里面称它作「自性本定」,这个定不是修来的,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所以它是自然的,它不是修得的,只要你把那些动放下,它就不动,不动就现前。动是假的,它是生灭法,所以可以把它灭掉;真心不是生灭法,所以它不动的那个清净相会现前。这是功夫,真正修行人就想修这个东西。

净定的作用就是『安乐』,「安然自在,任运常乐」,这个安的意思很深,它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没有烦恼,没有习气,没有忧虑,没有牵挂,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缺。为什么什么都不缺?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样样都具足,具足万事万法、十法界依正庄严,它一样不缺,就在我们眼前。你看我们眼前什么地方缺了一块?现在我们看到很多大地无缘无故的就沉下去,叫天坑,这是不是缺了一块?没有,你看看天坑那个底还在,没缺。无论是极乐世界,无论是阿鼻地狱,全都是自性本自具足,样样不缺。这些境界不同,为什么不同?念头不同。你记住一句话,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是大乘经教的核心,那就是佛讲的「一切法从心想生」,你想什么就现什么。你想安乐,安乐就在现前;你想悲伤,悲伤就在现前;你想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在现前;你想山崩地裂,山崩地裂就在现前,一切法从心想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念头?仁义礼智信是极乐世界,自然的;反过来,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什么世界?是我们现前的世界。

这个景观真存在吗?佛告诉我们不存在,假的,幻相。就像我们看电影,就像我们看电视,没有两样。你要是明了事实真相,什么都不放在心上了。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做不到,为什么?习气太重,不知不觉那就是自然中自然相,不知不觉,念头就生起来了。所生的念头你细心去观察,凡夫的念头自私自利,圣贤的念头全部是利他。利他是善,自利是恶、不善,利他是假的,自利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但是外面境界变化,确实跟着你的念头转,病苦现前,灾难现前,不善的念头所变的。天堂现前,极乐世界现前,是你的善念、净念所变现的,一点都不稀奇,无有一法不是自然中自然相,全是的。只是我们迷失自性,叫粗心大意,都在眼前没离开我们,可是我们看不到,我们没有觉察到,没有体会到,问题在这里,这桩事情不能不知道。净定,安乐就现前,换句话说,我们的心净不下来、定不下来,就是烦恼现前,安乐就没有了。安乐是从净定来,与环境不相干,但是初学的人环境会干扰你。你习气重,在环境里面你做不了主,你心随境转,你得要炼。真正会炼的人,他不离开环境,为什么?他要在环境里头锻炼,那叫真功夫。环境再好,不起贪恋,环境再坏,不生烦恼,在环境里面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善缘、是恶缘,他在里面干什么?他炼净定,在这个里头炼这个功夫,这叫真修行,这种人叫上上根人。

净土跟密宗,说实在的话,它们是同一条道路,同一个目标,手段不一样。无量法门归纳到最后就是三门,总的来说就三门,这三门就是觉正净。禅宗走觉门,性宗走觉门;教下从解门,觉正净,解门就是正知正见,天台、华严、法相,这些统统是走解门。第三个就修净门,净门是两个,一个是密宗,一个是净土,密比净土更清净,因为净土回避,染污的我回避,密不回避,它是净中之净,那个难。所以学密,早年老师告诉我,学密成就就成佛,不成就就地狱去了,没有当中的。不像显宗,显宗不成就不至於堕地狱,成就也不至於成佛。你看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最普遍的、人数最多的凡圣同居土。不像密,密的成就肯定在实报土,他不可能在同居土、在方便土,不可能。所以密难,太难了!他财色名食睡统统在面前,他一点不拒绝,境界现前真正不染,不起心、不动念,密成就了,他的净定成就了,真净定。净土宗的净定那是比较,比较一般凡夫是净定,比上差远了。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知道学这个密是多么困难,为什么他学不成功会堕落?财色名食睡里头,他有没有贪心?他生不生瞋恚心?他有贪心是饿鬼道,他有瞋恚心是地狱道。境界在面前,不容易!那叫真功夫,那个不是假的,所以学密成就的人少。

黄念祖老居士是密宗的金刚上师,他到临终的时候他念佛,他不用密,他都念阿弥陀佛。告诉我一天十四万声佛号,一句一句追顶着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间断,一天十四万声。这都是做榜样给我们看的,他学过禅、学过密、学过教,最后归净土。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也是的,学过密、学过禅、学过教,最后跟印光大师学净土。统统都学过之后,对净土死心塌地,其他的全都放下,他的心净定,安乐就现前!安乐不在外面,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自己烦恼习气重,实在没有办法把心定下来,环境可以帮助,找个安静的环境,不算闭关,就算是住山,在从前在山上建个小茅蓬住山,不是闭关。初学的人适不适合?不行。我初出家的时候,已经学佛七年了,可以讲十三部小经,讲得听众还都能欢喜,法缘还挺盛的。有这么个缘分,台北有个居士名字我都忘掉了,五十三年前。他有个别墅在山上,日本式的建筑,后面有个很大的防空洞,是在二战时候建的,美国人轰炸台湾,他们在那个地方建防空洞,防空洞外面建个小房子在山上,环境很幽静。胜利之后,战争结束他们不住了,他做生意。来跟我说,那个地方想供养我,让我在那里进修。

我把这个事情向李老师报告,李老师笑笑说:古人闭关、住山是有条件的。我向老师讲:什么条件?「自己已经得定、已经开悟了,得定还不行,一定要开悟,什么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一下就把我给呆住了,要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为什么还要去闭关、去住山?佛法是师道,总不好意思说:我已经明心见性了,我可以做你们老师,你们来跟我学。这话说不出口,这太傲慢。那怎么办?我宣布闭关,我宣布住山,住茅蓬,这是什么意思?告诉人,我学习已经毕业,我在关房里,我在山上等,等什么?等你们来请我下山,弘法利生教学,请你出山,这么个条件。老师又说,你有没有听说佛门「赵州八十犹行脚」?赵州和尚八十岁,还在外面参学,他为什么不去闭关?他为什么不去住山?没开悟,没有大彻大悟,就是学生的身分,你要到处去参学。我这才明了。可是我们同届的,刚刚受戒完之后,有这个机会,就跟我的缘分一样,他们都去闭关,都去住山去了。老师不答应,还要继续学习。

所以我出家受戒之后,我出家两年才受戒,受戒之后又到台中跟老师,满足十年才离开。没开悟要跟老师,不能离开老师,离开老师我们会走错路。在现前这个环境,你很不容易把持,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李老师要求我的是跟他五年,我跟他一年三个月就出家了,没有满五年,所以回到台中之后把这个时间补出来。五年我觉得很有受用,跟他在一起,那就是机会教育,有很多东西是没法子说的,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你自己要会看,你要会体会,你才能得受用。五年满了,我自己感觉得不够,跟老师报告我再住五年,就我跟老师十年离开他。老师点点头笑笑,为什么?不是他要求的,我自动提出来,根要厚,根要扎实,你才能成就。所以我到八十五岁,我还没有住过山,还没有闭过关,我明白我没有条件,没有这个资格。到处讲经教学也是属於参学,为什么?教学相长,讲给别人听,自己也有进步。这是每个人教学都有这个经验,我们从教学当中去求学。什么时候能够真正专修净定安乐?那这是缘分,这个缘分我相信佛菩萨会给我们安排。我们自己要这么做不太妥当,一定要佛菩萨来安排。

我们看底下经文,『一旦』,「指某一刹那际」。「因此无上是行不到处」,无上表这个意思,「故无行程可计」,你没有办法计划,无上是行不到的地方,那是明心见性,「即无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这个很有味道了,那个无上有没有办法达到?有,要在无心三昧中。这什么意思?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叫无心三昧,起心动念就不行。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能做到?做不到。为什么?真正不起心、不动念,这个宇宙法界不见了。什么时候这个境界现前,整个宇宙没有了,自己身体也没有了,可是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有一切现象都没有了。我们没有入这个境界,能想像得到,为什么?那常寂光的境界。自性有没有?有,自性是一切万法的本体,一切万法的本体是空寂的。我们只要看到有现象存在,我们的起心动念就没有断。前面我们所说的,相似相续相,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就好像看电影,你只要看银幕上画面都在,它在动,它没有定下来。如果一定下来,画面没有了,画面没有了就是银幕上一片空白,那就是自性现前,那就叫见性。见性之后,不动是见性,动还是见性,为什么?你透彻了解了!动与不动都不放在心上,二边不住,中道不存,那个作用叫妙用,妙用是清净安乐。清净安乐四个字你没得到,妙用就没有,你的用会生烦恼,凡夫的作用生七情五欲。菩萨起的作用生智慧,决定没有七情五欲,道理在这个地方。

所以,见性没有行程可计,也没有期限可言,「只是在无心三昧中」,高峰禅师的话,「突然触着碰着,摸着向上关捩子」,这个东西比喻,就好像保险柜上那个号码一下调对了,这一对了马上一拉就开,很轻易,一点障碍都没有,「刹那相应,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净土宗讲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有没有可能?有可能。你不要有希望,有希望就是障碍,那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随它去,自然就碰上,那就非常有可能。我们自己要具备什么条件?具备一心。我们常常讲的,心里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叫一心,就有这个机会。那我们在应酬怎么样?有一个好方法、妙方法,也是古人教给我们的,你看见什么人都是阿弥陀佛,你看到什么事都是阿弥陀佛,这就不妨碍了。看见我喜欢的人阿弥陀佛,看到冤家对头阿弥陀佛,把一切分别执着全打掉,我六根所接触的统统是阿弥陀佛,这样念佛,纵然不能明心见性,不能大彻大悟,给诸位说,二、三年功夫成片是决定成就,有功夫成片往生就自在,什么时候想去就去得了。修行功夫不得力的,什么原因?没有放下,没有放下里头最重要是情执,这是最严重的。名闻利养还比较容易放下,情执太难了,破除这个障碍的方法,确实观念改变过来。

这一切人是不是真的阿弥陀佛?你说是真的,他就是真的,你说是假的,他就是假的,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你自己做主宰。不是别人做主宰,别人做主宰就困难了,要自己去做主宰,所以这个事情不用问人,你问佛菩萨也没用处。老祖宗告诉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没有叫你去找别人,反求诸己就对了。「刹那相应」,这是你自己意想不到的事情,不知道在哪个刹那你一下碰上。每个人的机缘都不一样,我们从《五灯会元》里面去看,一千七百则开悟的例子,没有两个人是相同,这说明什么?说明念念都不相同,没有相同的念头。哪一个念头的缘跟你相应,一下就通开,迷关就打破了。所以平时心愈清净,这种机会就愈多;心不清净,妄念很多,这个机会就没有了。开悟,心一定要清净,念佛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心地接近清净,这个方法非常之妙。

「故云:一旦开达明彻。开者,心开」,真心出现了,心开了。我们现在的心是闭塞的,被什么东西闭塞住?被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只要有这些东西,心就开不了。心一开,就像惠能大师一样,你看到清净,真清净,从来没有染污过。过去所谓染污是假的,不是真的,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真心不生不灭,妄心生灭。阿赖耶有染污、有生灭,本性是本自具足,阿赖耶里头没有具足功德,具足烦恼习气,具足一切落谢种子,它具足这些东西。自性本无动摇,它确实是净定的,所以净定是真心;阿赖耶是动的,念念生灭。真心能生万法、能现万法,阿赖耶没有这个能力,但是阿赖耶能够变万法,让这些法产生变化,它不能生,它也不能灭,但它能变,把一真法界变成六道轮回,它有这个本事。所以,六道轮回从体上讲跟一真法界无二无别。我们真正做功夫,功夫的核心,我们讲修行,修行功夫的核心是什么?就是这两个字「净定」。

八万四千法门,这佛说的,每一个法门都是修禅定,是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径,全都是修禅定。禅定是什么?就是净定,净是真心,就是本自清净;定就是自性本定,本无动摇。我们修这个东西,就是找真心,把真心找出来。妄心暂时放下,真心就暂时现前,你放下一分钟,它就现一分钟,就有一分钟的净定安乐;你放下十分钟,你就得十分钟的净定安乐,那对於身体健康有大帮助。一个人二十四小时忙碌,能够有十分钟的净定安乐,他这个疲劳就可以恢复。然后你就晓得,释迦牟尼佛跟这些菩萨、罗汉、祖师大德,他们为什么能够不疲不倦?没有别的,他心净定,他享受的就是安乐。我们今天心不安,心不安身就不安,心不安是妄念多,身不安是病痛多。道理我们真搞清楚,我们真正相信,不怀疑,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那对我们有大利益,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这个地方讲,讲得真好,刹那相应之后,「究极心源,契入理一心」,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全是在此地。心开了,『达』是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

下面,『明』是明白,「如《信心铭》曰:洞然明白」。『彻』是透彻,亦指彻悟。所悟者何?只是『自然中自然相』。这个意思深,自然中自然相在哪里?就在面前,阿罗汉见到,菩萨见到,佛见到。我们凡夫没见到,为什么凡夫见不到?凡夫能够把起心动念、妄想执着放下就见到了。见到是什么?见到还是这样的。你所见到的,六根接触到的六尘境界全是自然中自然相,为什么?没有丝毫做作。我们观察一个鸡蛋,这个大家很清楚,它为什么能孵出小鸡?打开鸡蛋,里头是蛋白跟蛋黄,找不到任何东西,为什么孵出来的小鸡有眼耳鼻舌身,里面有五脏六腑?怎么变现出来的?科学家也做不到,自然中自然相。你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个里面的现象,体、相、作用你完全通达明了。还有更微细不可思议的,一粒尘沙,前面在经上我们读过,尘毛,尘是物质现象,最小的物质是微尘;毛是什么?我们汗毛的毛端。毛的尖端,这是讲正报最小的,用毛端做比喻,依报里头微尘做比喻。前面我们读过,古大德说毛尘之微点,毛很小,尘也很小,它是很多很多微点聚集成的,微点当然比毛尘更小。黄念老在注解里面讲,近代的科学家、物理学家发现的中微子,大概就是佛法里面讲的极微之微,没有办法找到更小的,发现中微子。多大呢?他用一个电子做比喻,电子就很小,肉眼看不见,电子是绕着原子核转的电子。中微子的体积只有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那么小,这么小的一个东西,它里面具足色受想行识五蕴。我们听了这个话才想起来,《心经》上常常念的「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应该是指这个,我们都没想到。「度一切苦厄」,你要是看到这个事实真相,所有一切妄念全放下,苦厄不就没有了吗?苦厄从哪来的?不善妄念生的。不是别人给你的,任何人都没有办法给你,都是你自己生的。这个道理要懂,我们不会怨天尤人,就不造这个罪业,不去责怪别人。只要自己在境界里学不起心、不动念,真修行,真功夫!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七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六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四九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五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八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一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九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0二集)

净土大经解演义(第五一0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