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三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三集) 2012/6/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0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八百六十八页,倒数第四行最后的一句看起:

「五佛五智」,我们前面学到这个地方。五佛介绍过了,今天我们从五智看起,我们有个讲义,是从《佛学大辞典》里面撷出来的。《佛学次第统编》里面说到五智,这个五种智是「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这五种智慧。这五种智慧都是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释迦牟尼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平等的,没有人专利的,一切众生各各都有。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智慧没有了?我们的智慧不是没有,完全存在,只是现前有障碍,这个障碍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三大类的障碍障住了。障住了,智慧就扭曲了,我们讲变质了,变成什么?变成烦恼。大经上常说,烦恼即菩提,菩提是智慧,说明烦恼跟智慧是一体,一桩事情,觉悟了就叫智慧,迷了就叫烦恼,它是一个东西。所以烦恼不能断,烦恼断了,智慧就断掉了。应该怎么说?转烦恼为菩提。我们今天是转智慧成了烦恼,我们不会转,转错了;佛菩萨会转,转得很正确,把烦恼全部转变成菩提,就这么回事情。学佛就是学得要会转,像佛菩萨这样转过来。这个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一切众生平等,绝不是佛的专利。所以佛告诉我们事实真相。

第一个,「大圆镜智」。大圆镜是比喻,镜能照见,能照见外头的万事万物,这个智慧像一面镜子一样。这个智慧对于万事万物无所不知,没有一样不明了,过去现在、此界他方统统明了通达,比喻作大圆镜。现在迷了,迷了就叫它做阿赖耶识,大圆镜智迷失了的现象就变成这个东西。「在于因位,含藏染净之种子」。阿赖耶识就像个仓库,像个资料室,我们自己以及一切众生,无始劫来起心动念,不管是善不善、净不净,这个种子全在这里头。我们不叫种子,种子大家不好懂,我们叫资料,现在说资料大家就有概念。你所造的业,善的、不善的,清净的、不清净的,这些资料全在这个档案室里头,在这个仓库里头。我们也记不起来了,大概这一生干的能记得到,前世记不得了。

如果有这个缘分,你能知道过去世,也能知道未来世。未来世怎么知道?未来世,你今天所做所为的这些资料,这是因,有这个因将来会结果。所以今天看到将来的果,要记住,是今天的果,非常准确。明天,明天可能有变化,因跟果刹那刹那在变化。今天我恶念,看到的果报是什么?是地狱。现在我又一个善心出来,我想救度苦难众生,这个念头一转的时候,那个恶念没有了,看将来什么?将来是天堂。所以因跟果都是刹那刹那之间在转变的,不能说他看错了,不能说它没有。譬如很多这些预言,这些年来我们所接触的灾难,你不能说没有,他在那个时候看到灾难有,可是今天没有了。什么原因?今天人心转变了,大家都因为怕灾难,所以都存好心,都存个好念头,那些灾难就没有了。所以统统准,不是说看得不准,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恶念再多,抵不过一个善念。为什么?善是真的,恶是假的,善是正念,恶是邪念,邪不胜正,道理在此地。道理没有搞清楚,我们说怎么不灵?道理搞清楚了,就晓得很灵。尤其是大家都知道有灾难,不敢再存恶念,纵然是恶念,也要把它淡化一点,求保平安。外面境界真的就跟着念头转了,风水轮流转,福人居福地。

一个人要断恶、要修善,要积功、要累德。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在中国我相信不止一万年,至少也是一万几千年之前。世世代代的我们的老祖宗,都遵守伦理道德,可以说是这个族群祖宗明了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易经》上说的,这是老祖宗的真实智慧。我们把老祖宗东西丢掉了才不过两百年,一万多年,这两百年是小事,不是很长。所以我们知道,老祖宗对我们有惩罚,像父母教训儿女一样,狠狠的打他一顿,不会要他的命,希望他能够回头,是这个意思。所以中国这个族群不会灭亡,会有一点灾难,灾难是老祖宗的惩罚,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相信老祖宗的智慧,不相信老祖宗的理念,不相信老祖宗的方法,这就要受惩罚。老祖宗的方法在中国行了一万多年没出问题,世世代代社会都安定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像兄弟姐妹一样,怎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把老祖宗东西丢掉了。

首先,对老祖宗怀疑,这个怀疑,带头的是慈禧太后,这也两百年了,她的罪很重。在她之前,历代帝王没有不尊重儒释道的,对儒释道都称老师,自称弟子。只有她,她自称老佛爷,把儒释道都摆在两边,她坐在当中,让人家看到这个形象,对儒释道这种尊敬的心降温了。这种怀疑、这种降温,到今天几乎尊重的心完全没有了。没有这个东西,我们讲把儒释道的教育再恢复,可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儒释道的教育是要用真诚恭敬心才学到,现在人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心,孔子来教,释迦牟尼佛来教,都没用,麻烦在此地。所以要从哪里抓起?要从孝道抓起,要从师道抓起,但这现在人还不懂。

做老师的要教学生孝顺父母,做父母的要教儿女尊敬师长,尊师重道。现在老师跟家长都不懂,这才叫真正的麻烦。懂得的人要做出好样子,功德无量。带头做好样子给大家看,让大家懂得尊师孝亲,要从这个地方开始,要从这个地方慢慢恢复。丢掉两百年,我们相信恢复也需要两百年,没有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办法恢复起来。所以在这一段期间当中的人生活会很苦。但是修积功德,这又未尝不是个好机会,太平盛世积功累德难,在这个乱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来得容易,完全在乎我们自己认识。佛法对于这些事实真相讲得最透彻、讲得最明了,可是今天没人学,没人讲了,认为它是迷信,这很可惜的事情。

因位是我们现在修行,修行是因,成佛是果。阿赖耶识在因位,你看含藏染净之种子。染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是染污,染污是心不清净,心不清净,外面环境就不清净。所以现在人讲环保,我大概在三十年前就说了,环保能不能收到效果?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只懂得物质上要保护环境,不知道保护心,心不清净,外面的物质现象不可能回归清净。所以环保要从哪里讲起?从心地讲起,让我们的心清净,心不受染污,外面的环境染污就很容易清理掉。这个道理被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了,这就有了科学证据。科学家告诉我们,念头,起心动念能够影响物质环境,物质环境跟自己最贴近的就是身体。所以,中国人谚语里头有说,没有明白说,但是聪明人一听就明白。古人讲所谓忧能使人老,有忧虑,常常有忧虑,这个人很容易老化。这不就说了吗?念头可以影响我们身体,身体是物质环境。

不但能影响身体,影响我们居住的环境,这都是真的。这个地区人慢慢觉悟了,觉悟的人虽然不多,可是产生巨大的力量。台风是个灾难,现在的香港人觉悟慢慢多了,当然距离理想还差得很远,是个好现象,风灾就免了,不来了。我也听说有大的海啸,可是海啸靠近香港的海域,它水就平了,浪就没有了。有些人说这是佛菩萨保佑这个地方,说得也不算错。实际上这里人心转变了,灾难就能化解。这就是说境随心转,外面环境是随着念头在转。我们有好的念头,身心健康;有好的念头,居住这个地方环境少灾少难,这是真正化解灾难的方法、理论。所以染污、清净都在心地。

阿赖耶识是最深的,是个妄心,不是真心,是一念不觉从真心里面变现出一个影子,妄心,称为阿赖耶。这个东西能力很强,佛经上称阿赖耶,我们一般世俗叫它什么?叫它做灵魂。翻译,外国文翻成中国文,这些翻译的人翻译的名词叫神识。神识就是阿赖耶识,就是一般人讲的灵魂。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它迷,它没有觉悟。如果觉悟了,就叫大圆镜智,就不叫阿赖耶。大圆镜智现前,这个人就成佛了,我们就称他为佛;迷了大圆镜智变成阿赖耶,这个人叫凡夫,是一桩事情。所以,众生跟佛是一体,觉悟了就叫你作佛,迷了你就是凡夫。

「以生一切法之现行」,现行就是现象。宇宙之间万事万物的现象,从哪里生的?是从阿赖耶里头含藏染净种子生的,染的种子生出六道轮回,净的种子生出四圣法界。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这是净种子生的,六道是染种子生的。这就说明,十法界依正庄严从哪里来的?阿赖耶变现出来的,阿赖耶是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这么来的。阿赖耶在什么地方你找不到。楞严会上,释迦牟尼佛叫着阿难,问他,你出家的动机是什么?你为什么想出家?阿难说,他看到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非常羡慕,这个好相绝不是父母所生的,是你修成的,我也想能有这个好相,所以我出家修行。你看,他出家修行目的是想修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这么个原因。佛就说了,你把你能够想象的这个认为是心?是的。心在哪里?你指出来给我看看。这一问把阿难就问倒了。阿难的确比我们高明,他能找到七处,我们找不到,七处都被佛否定掉。

心在哪里?心跟常寂光一样。妄心从真心变现的,真心有多大,妄心就有多大;它迷了,悟了就是真心,迷了就是妄心。净土讲的常寂光净土,遍法界虚空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要说在哪一个地方,错了,不能说在哪个地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你决定看不见它,为什么?它没有现象,真心没有现象。妄心有现象,妄心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有自然现象,所以科学跟哲学能够发现妄心。今天量子力学家很了不起,居然发现阿赖耶的存在,这是我们连作梦都不敢想象的,他真发现了。他的报告对我们的帮助太大了,因为我们对于阿赖耶这桩事情,经上讲得多,古人注解也多,但是我们读了、看了、去研究它,始终疑惑不能断,确实它太深了,太微妙了。当我们看到近代这些量子力学家的科学报告,我们这个疑问断掉了,肯定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一点都不错。三千年前讲的,三千年后的现在,最近三十年被科学家证明了,确实有这个东西。

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这个东西构成阿赖耶识。业相,科学家今天发现的能量,能量是业相;第二个转相,就是意念、念头,我们讲的精神现象;第三个是物质,境界相,物质现象。科学家的入门,入手,用的理论跟方法跟经上讲的完全相同,对于物质用分析。佛在经上有说,佛是用的比喻,科学家真干,找最小的物质。佛在经上比喻说,牛毛尘,牛毛很粗,牛毛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在这个尖端上,你怎么摇它都不会掉下来。这粒尘土很小,把牛毛尘分析,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在羊毛尖端上,它也不会掉下来。再把它分成七分,羊毛尘再分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用这个分析的方法。

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水尘,这得用科学了。水的密度虽然很大,里头有空隙,这一粒微尘在水里面空隙当中往来没有障碍,叫水尘。水尘再分为七分之一,叫金尘。金是金属,金属的密度大,比水大多了,但是还是有空隙,这个我们在高倍的显微镜下看到,里面确实有空隙。这一粒微尘在这个空隙里头,金属里头,它没有障碍。钢板,很厚的钢板它能穿过,障碍不了它。像铁栏杆一样,它里头有缝,它可以从缝里头钻过去,在显微镜一放大你就发现了。金尘还可以分,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微尘,佛说了,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在我们想象当中,应该微尘就是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原子;换句话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原子。比原子更小的,阿罗汉看不见,但是它还能分。

再分,佛用一个统一的名词,叫色聚极微,这名词很有味道。色就是最小的物质现象,聚,聚集在一起,色聚,极微,极微是非常细小的。这个东西是什么?现代科学家所发现的基本粒子、夸克,就是这一类东西。这一类东西阿罗汉看不到,因为它太小了,菩萨能看到。你看今天科学家告诉我们,基本粒子有几十种之多,夸克也有几十种,将近一百种,这个统统,佛用一个名词色聚极微。色聚极微还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这就叫极微之微。七分之一,在前面是事上讲,微尘以后是从理上讲的,那个不代表七,代表圆满,不能把它看作数字。真正把它分析出来,圆满的分解开来,这就是七的意思,不能说它是七分之一。七分之一只能到微尘,微尘以后不可以说七分之一。所以佛说色聚极微,这名词用得非常好,很有智慧。

极微之微不能分了,再分就没有了。这个极微之微被科学家找到了,科学家称它为微中子。再把它分,没有了,物质现象没有了,跟佛讲的完全相同。所以,微中子就是佛说的极微之微。物质没有了,物质没有看到什么东西?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才恍然大悟,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念头,是念头产生的一个幻相。色把它聚集起来,成为我们肉眼能看得见的,它聚集在一起,我们就看得见;它要分散了,看不见,它太小了。所以《金刚经》上讲,所有一切物质现象叫一合相。那一是什么?一就是今天科学讲的微中子,统统是微中子聚集起来产生的幻相。于是科学家才下个断语,这个世间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

123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一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0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九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七八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七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八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