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净土宗 净土法脉 净土经论 净土圣贤 早晚课 净土指归 净土文集护持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四集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四集) 2012/9/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3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五十一页,第一行。科题,「流通分」。下面分五段,五大科,从四十三品到四十八品。念老在这个地方给我们做了简单的报告。

「全经三分」,就是三个大段落,第一个是序分,第二是正宗分,第三个是流通分。「灵峰大师云: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用人来做比喻,序分像是头部,「五官俱存」,眼耳鼻舌都在这上面,看到头就知道这是什么样的人。正宗如身体,五脏六腑圆满无缺。「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今是后语,后语亦善,不可因其非正因而忽视也」。其实愈到末后愈重要,佛法如果不能流通,佛在世间就不能度众生,度众生全靠流通。这个经本之由来也有三分,夏莲居老居士会集五种原译本成这一个本子,这就好比是序分,如首;黄念祖老居士会集注解,引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这就像正宗分,脏腑无缺;我们今天在此地,搞的就是流通,把这个本子、把这个注解尽心竭力的流通,让世人都能够知道、都能够认识、都能够相信、都能够依教奉行,这就属于流通。如果没有流通,前面两个都是白做了,可见得流通关系不小。这是对于三分的认识。

五段,第一段「劝信流通」。我们看品题:

【非是小乘第四十三】

品题念老有注释,「本品经文,多是《唐译》」,五种原译本里面多半是采取《唐译》本。「其中非是小乘与第一弟子」,这两句是《宋译》本的,《唐译》本里没有。这两句话非常重要。「本品是流通分之首,独劝持名。正是会权归实,摄末入本」,这两句话《法华经》上讲的。《法华经》到最后,佛说出真话,佛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说真的,真的是帮助一切众生在一生当中成佛,这是佛示现在世间他的本意,他真正的目的,帮助众生成佛,帮助众生圆满的觉悟。所说的三乘、二乘,二乘是大乘、小乘,三乘是声闻、缘觉、菩萨,都是方便说,不是真实说。真实说的就是一乘法。

一乘法,古大德所肯定的就是三部经,第一个是《华严》,第二个是《法华》,第三个是《梵网经》。《梵网经》没有翻到中国来,这是一部大经,流传到中国来只有一品,就是「菩萨戒品」,「梵网菩萨心地戒品」,只有一品。非常可惜,现在梵文原本也失传了,这些东西失传说明众生福薄。但是不要紧,只要这个法门能够流传下去,一切众生都能因此而得度脱,所以佛度众生的本愿依然没有丝毫变质。这个地方,非是小乘与第一弟子,到经文里面会细说。「会权归实,摄末入本」,这是世尊最后的遗教,告诉大家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终极的目标是教我们归实,因为四十九年所说都是权说、方便说,不是真实说。教你断恶修善得人天福报,这不是真实的;教你证阿罗汉果、证辟支佛果,也不是真的;教你证菩萨果位,还不是真的;真的是教你成佛。成佛的《法华》,所以《法华经》说真的,「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末,四十九年所说的是末,《法华》会上讲根本、讲真实。

《无量寿经钞》这里面说:「上来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这是真话!万行,无量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教给我们往生。生天,生四圣法界,生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这都是世尊引导我们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向上提升,像爬楼梯,没有到顶层,顶层是成佛之道。我们看佛的本愿,在哪里看?第六品四十八愿。弥陀的本愿也是一切诸佛的本愿,如果不是诸佛本愿,一切诸佛就不可能帮助阿弥陀佛流通这个法门。世尊当年在世,讲经只讲一遍,没有讲第二遍的,唯独这个法门,就是《无量寿经》,是多次宣讲。经典里头明显证据,至少是三次以上。因为十二种原译本七种失传了,我们没有看到,如果那七种看到了,可能又发现跟现在五种本子里头完全不同的经文,那就是说明,那又是一次讲的。所以祖师判定至少三次以上,这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发现。同时我们看到,一切诸佛没有不介绍这个法门的,其他的经教不一定讲,这个法门决定会讲,这就是诸佛如来的本愿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无一不是希望众生在一生当中就证成佛道,在这里非常明显的体会得。所以意在众生,佛的意思都是在众生,希望众生能信、能愿,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名号,你这一生就圆满成佛了。

「又黑谷《大经释》」,黑谷上人是日本净土宗最初的一位祖师,可以说净宗的始祖,在日本,就是法然上人。我在日本,法然上人的故居我去参访过,在冈山县。他的《无量寿经注解》,有几段话节录在此地,这念老节录在此地。「至流通」,经讲到流通分了,「初废助念诸行二门。但明念佛往生」。这个意思很明显,到这个地方纯真无妄,教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世尊多次宣讲这部经的目的就达到了。我们要深深去体会佛祖的慈悲愿力,对众生的爱护,对众生的摄受,恩德不可思议。「又云:准本愿故,至流通,初废诸行,归但念佛」,其他的行门都放弃了。在中国,我们看到莲池大师、蕅益大师到晚年,把生平所学的全都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莲池大师说,「三藏十二部」,这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我不学了,让给别人去悟;「八万四千行」,行门,八万四千法门,「饶与他人行」,你们想修,很好,去修去,我放下了。经典放下了,行门放下了,一心专念弥陀求生净土,成为净宗一代祖师。莲池大师是净土宗第八代的祖师,蕅益是第九代的祖师,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

「可见弥陀本愿,实愿众生」,真真实实希望一切众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我们能体会到,不仅是弥陀的本愿,真实本愿,同时一切诸佛如来、法身大士都是这一个愿望。因为众生根性不相同,接引的时候不能不以方便说,所以开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些法门都不错,问题在哪里?问题不容易修成,都需要对着根性的人,上根利智才能成就,中、下那要有坚定的信心,勇猛精进,也能得几分,所以那个法门叫难行道。唯独净土是个易行道,它只要求三个条件。第一个,真正相信,信西方有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这第一个,你具足信心,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信心难,前面我们差不多用将近十几个小时,经文里头全讲信这个字,断疑生信。我们都以为我们自己信了,其实认真一检讨,我们的信心很有限,疑心很重,所以虽念佛最后不能往生。不能往生,没有想到自己,我自己深信切愿了,为什么不能往生,怀疑佛在经上说的话有问题。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教给我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什么?真正做到了,你就真正相信。只要你没有做到,你就要承认,你的信心不足、愿心不足,所以你有障碍。如果真信真愿,什么障碍都没有。你用功不会疲倦、不会累,日夜不休息,精神愈来愈好,那是什么?是信心的能量。有没有这种人?古时候有,现在也有,我们没见到。所以古人般舟三昧修的人多,般舟三昧一期是九十天,九十天不睡觉,你说那个精神多好,精力充沛饱满。那是什么?那是信心的能量,得三宝加持。我们今天才拜几拜佛,才念几句佛号就感觉到累了,这证明什么?证明我们信心有问题、愿心有问题,不是别的,问题都在自己,不在外面。中国祖先说得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问题决定出在自己,不出在外头,外面找不到,你回过头来反省,真正改过自新。

可是信心怎么建立?我们没有那么大的善根,一听到就真信、就没有怀疑,那是善根福德深厚的人,我们不是这样的人。那个善根福德过去生中多生多劫所修的,我们的善根福德比不上他们,现在只有一个方法,一定要多听经、多读经。古人常说「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念上一千遍心就定了,心定了信心就生,用这个方法来补足我们的缺陷。听讲也是如此,不是听一遍、二遍、三遍就了事,我听过了,不行,你也得听上千遍,听上千遍怎么样?你开悟了。不是别人帮助你开悟,是你一千遍念下去心定了,你妄念没有了、杂念没有了,清净心现前了,清净心起作用就是大彻大悟,是这么个道理。你要说经帮助我开悟的,那我念前面十遍、二十遍怎么不开悟?为什么一定要一千遍、二千遍?可见那个开悟不是经的问题,经是一个增上缘,是一种方法帮助你的,帮助你得清净心,帮助你把杂念念掉,帮助你把妄想念掉,杂念、妄想念掉了,真心就现前,真心用事就开悟,就是这么个道理。我们心定不下来永远不会开悟。这个话世尊在大小乘经里都说过,「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最大的事情见佛、成佛,只要你把心定在一处,你就能做到,你就能见佛,你就能成佛。

所以,「今劝流通」,经讲到这个地方,这就是劝信流通,劝我们相信。「特显佛愿」,特别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本愿。「独倡持名」,倡是提倡,修行的方法不提倡别的,就提倡专念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是宝!三宝当中的法宝,无上的法宝,法宝之中的法宝,就这一句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没有人知道,我们搞了几十年,逐渐逐渐才明白了,这个明白得来不容易!得到之后自己醒过来了,摆在面前是一条成佛的大道,再不会走偏、再不会走邪了,从今往后一个目标西方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们自己明白了,那要报佛恩、要报祖师的恩,怎么报?自己真干,还得「普劝流通」。希望所有学佛的人,都把这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他一生决定成就,不会再走弯路了。「故称为后善」,最后流通分跟初善、中善、后善同等,没有差异。

我们看下面这段经文,「举十方已生者劝信」。你看看十方世界,念佛往生的人有多少!我们看了之后,自然就会生起信心。请看经文:

【佛告慈氏。】

『慈氏』是弥勒菩萨。佛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号,下面就有很重要的开示,不是重要开示通常不叫名字。

【汝观彼诸菩萨摩诃萨。善获利益。】

前面正宗分最后,佛为我们说菩萨往生,十方世界菩萨,什么样的菩萨?都是法身菩萨,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菩萨,这不是普通菩萨。在中国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像智者、像善导、像无著、像天亲这样的大菩萨,十方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真的是无量无边,不可称量。小行菩萨就更多了,人天念佛去往生的就不要细说,太多太多了!所以有人怀疑,极乐世界能容得下吗?这都是我们的妄想分别执着,不了解事实真相。极乐世界跟我们这个世界不一样,我们这个世界,色、心二法都是从阿赖耶变现出来的。我们的身体,我们居住的物质现象,山河大地、花草树木是阿赖耶的相分,三细相里面的境界相。我们的念头,这讲心法,受想行识是阿赖耶的见分,三细相里面的转相,全都属于阿赖耶。

阿赖耶不是真的,阿赖耶本身是波动现象。现在科学家发现了,整个宇宙是个脉动现象里面所产生的。脉是像人身的脉络,你看中医把脉。人从出生脉搏就在跳动,脉搏的中心就是心脏,心脏带动全身血液的循环,波动现象。人从生到死,这个脉没有了,这叫死相现前。从生到死这个脉动始终在跳,相续相继,整个宇宙也是如此,也是个脉动现象。如果这个脉动现象没有,宇宙就没有,这是科学家很清楚、很明白。宇宙的脉动没有了,好!那到哪里去?回归常寂光,就都成佛了。也就是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后,脉动的现象没有了。你没有了,你人还在世间,行,可以,这在佛法叫有余依涅槃,身体还在,实际上呢?实际上不动。怎么知道不动?他见色闻声,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是他不动,他有这个本事。这就是见性,明心见性。跟我们一般人没有两样,我们一般人看到他脉搏也在动,实际上,实际上他的心不动,他这个动是阿赖耶起作用,这个就是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他用真的那一分,就是有余依涅槃。我们是真妄不二,我们是用妄的那一分,搞错了。妄的那一分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我们用这一分,用这一分就是六道凡夫,用那一分就是诸佛菩萨。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法身菩萨。所以我们得会用,每个人都有,每个人都是。只要在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那就是法身,那就是如来境界,那就是常寂光。所以佛法教你修行、教你用功,修什么行,用什么功?放下而已。

我感老师的恩,我跟老师第一天见面,第一个问题请教,就是问他老人家,佛门有没有方法能教我们很快契入佛境界?我问这么一个问题。老师告诉我,有,「看得破,放得下」。这两句话说绝了!看得破是智慧,放得下是功夫,你真能放下智慧就现前,因为智慧是你自性里头本有的,不是从外头来的。因此,修行成佛跟学不学经教没有关系,跟认识字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在中国,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我还听说,藏传的密勒日巴大师也不认识字。世尊当年在世,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里面有很多不认识字的,没有念过书的,都能证阿罗汉果。因为证阿罗汉果,证菩萨果、成佛,与这个都没有关系,与放下有关系。你看放下执着就证阿罗汉,放下分别就成菩萨,不是说你念多少书,不是的。八万四千法门,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放下,放下就是,不可思议!放不下,不行。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不知道你就无法用功。真正用功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起心动念之处。起心动念之处,先学不执着,再进一步不分别,最后不起心不动念,你就成功了,你确实就达到诸佛如来事事无碍。他不起心不动念,事事无碍,同体大悲,无缘大慈,自然流露出来。都不是学的,也不需要人教你。

所以学佛,看破放下而已!老师教给我的叫和盘托出,一丝毫隐藏都没有。我们天天干什么?天天放下。什么都得放下,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接触,乃至于念头,就在这上下功夫。了解事实真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包括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都不是真的。今天量子力学家,尖端科学,他们的报告对我们帮助很大。过去我们在经典上读这些经文,研究祖师的注解,没搞清楚。实际上,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他讲得是很清楚,但那个时候就不懂,看不懂、听不懂,一知半解,搞了几十年。到看科学家报告之后,我们这个怀疑放下了。科学的报告跟佛经讲的完全相同,发现原来大乘经教是尖端科学。你看佛在三千年前说了,最近三十年的研究才达到。科学家虽然达到了,他没有看破,他没有放下,所以虽然看到了,他得不到受用。菩萨证得的他得到受用,这个受用是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真心流露,大慈大悲流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现前了。这个科学家没有。

佛怎样知道这个宇宙奥秘?从禅定当中看到的,所以得受用。科学家是从显微镜、仪器里面看到的,不是从定中见到的,所以虽然统统看到,不得其用,佛能得其用。科学家如果要得其用的话,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他就成佛了,他就得其用。所以戒定慧三学重要!这不是假的。科学走的路子跟佛不一样,完全相悖。佛法、圣学,契入的心是真诚心、是信心;科学是怀疑的心,先怀疑,发现问题用数学推演,看到有这个可能,再用科学仪器去发掘、去追踪,最后被他看见了,这叫证明,他走的是这个路子。佛法走的路子不一样,真诚恭敬,一丝毫不怀疑。

印光大师所说,「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讲《六祖坛经》里面说过,我说惠能大师对五祖忍和尚,对佛法他有万分诚敬,所以他得万分利益;神秀大师只有百分的诚敬,他得的是百分利益,所以五祖传法没传给他。他跟五祖二、三十年,算是五祖入室弟子,每一天去见五祖的人很多,一大半都是他代表接待,有问题向他请教,所以每个人都以为他一定是禅宗第六祖。没有想到衣钵传给惠能,这没想到。惠能跟五祖只见过几次面,黄梅住八个月不是天天见面,见不到,派他在碓房里舂米、破柴,做义工,修苦行。那是什么?是培福报,修福。最后传衣钵,半夜三更在方丈室召见他,跟他讲《金刚经》大意,当然不用经本,不认识字不需要经本,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神秀跟他那么多年,听他讲多少遍也没有开悟。经还没讲完,大概讲四分之一,他就开悟了。悟了,不要讲了,悟了怎么?全通了,就叫他赶快走。衣钵传给他,赶快走,什么原因?怕嫉妒障碍。唐朝那个时候距离现在一千三百年,那个时候嫉妒就那么严重,何况现在!所以我们看世尊、看过去祖师大德,我们心就会定下来,觉得今天受这些苦难应该的,佛受过、祖师大德受过,我们今天比祖师大德享受已经很过分了,不要再多求,要知足了。机会一定要抓到,成就自己、成就佛法。

现前这世界上的宗教,呈现的现象是没落。去年、前年我两次,这两次是很密集,时间不太长,我访问梵蒂冈跟教宗见面。前年有一次会谈六个小时,陶然主教代表教宗,他首先提出一个也算相当严重的信息,告诉我们,根据他们的统计,最近十几年来,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逐年下降,就是人数愈来愈少,尤其是年轻人。所以他们真正担心,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改进,怕的是二、三十年之后,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很少很少了,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当时我告诉陶然主教,我说我们回顾最初创教的创始人,第一位祖师他是怎么创教的?怎样把这个教传下来?传了千百年,一直传到现在还存在,那是什么原因?我们今天搞得没人相信,又是什么原因?能把这个原因找到,把这个原因消除,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12下一页
 
 
 
前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三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四集

 

后五篇文章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五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六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