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五章 佛学基础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五章 佛学基础

  三藏经典

  三藏经典是结集了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的教义,以巴利文记录的佛教经典。

  其中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佛教的三藏经典是由亲耳听闻佛陀言说的阿拉汉们所结集的。

  佛陀虽然已经入灭,但是他生前的教诲,毫无保留的流传下来,一直到今天。佛陀虽然没有著书立论,可是他的教义,却由他的弟子们以超凡的记忆,一代一代的以口头方式流传下来。

  佛陀入灭后,五百名上座阿拉汉弟子即刻召集了结集大会,重覆地审核了佛陀的教义,当时,由阿难达尊者诵出经藏,伍巴离尊者诵出律藏。在第一次结集一百年后,当卡拉索喀(alasoa)王朝时,举行了第二次结集。这是因为有部分信徒提出要求修改十项戒律(十事非法),但是,遭到上座弟子们反对,他们认为佛陀所订立的戒律是完整的,不需要做任何的更动,要求修改戒律的信众决定举行另外的结集,这称为大众部结集,这导致僧团的分裂。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阿首咖(Asoka)时代,举行了第三次结集。在这次结集中,僧众们对经藏和律藏都发表了意见,也一致的对经藏和律藏做了再次结集。在这次结集后,主持莫噶里普塔.提萨(Moggalputta Tssa,古译:目犍连子帝须)尊者,从经藏中整理出第一部「论」《辨宗义论》(Atthaatthu),让信徒们更容易的理解佛陀的教义。上座部通过和接受了论藏(阿毗达摩,Abhidhamma)为佛教经典的一部分,到这时候,三藏经典才完全的定了型。

  公元 80 年,第四次结集在斯里兰卡举行,由国王瓦塔噶米尼.阿巴鸦(Vattagamn Abbaya)主持。这是在佛教史上,第一次将三藏经典以文字记载下来。

  三藏宝典分为三个部分:律藏、经藏和论藏。

  律藏:

  律藏记录了比库和比库尼生活的戒律。它详细的记载了佛陀所教化的戒律和道德生活的渐次进展。它也记载了佛陀弘法的生涯,也间接的记载了当时印度的历史、风俗、习惯、艺术和科学等有价值的史料。

  佛陀证悟后的二十年内,并没有订立任何戒律。后来僧团逐渐庞大,所带来的问题也多了,因此,佛陀开始为僧团制定戒律。

  在律藏中保留至今的五种:

  一、巴拉基嘎 (Pàràjika,古译:波罗夷)。

  二、巴吉帝亚 (Pàcittiya,古译:波逸提)。

  三、大品律 (Mahā-vagga)。

  四、小品律 (Cullaagga)。

  五、附随   (Parivāra)。

  经藏:

  经藏主要收录了佛陀在各种场合所讲述的教义。其中也包括了佛陀的弟子如:沙利子(Sàriputta)、阿难达(ânanda)和马哈摩嘎喇那(Mahàmoggallàna)等的弘法记录。经藏是一套非常究竟的经典,佛陀为了弘扬佛法,将这些教义善巧的加以解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和不同性格或理解力的人。

  经藏分为五大部:

  一、长部 (Dãghanikàya)

  二、中部 (Majjhimanikàya)

  三、相应部 (Saüyuttanikàya)

  四、增支部 (Aïguttaranikàya)

  五、小部 (Khuddakanikàya)

  小部经藏共收录了十五部经:

  1、小诵(Khuddaka patha)

  2、法句(Dhammapada)

  3、自说(Udana)

  4、如是语(Itivuttaka)

  5、经集(Suttanipata)

  6、天宫事(Vimanavatthu)

  7、饿鬼事(Petavatthu)

  8、长老偈(Theragatha)

  9、长老尼偈(Therigatha)

  10、本生(Jataka)

  11、义释(Nidesa)

  12、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ga)

  13、譬喻(Apadana)

  14、佛种姓(Buddhavamsa)

  15、所行藏(Caciyapitaka)

  论藏(阿毗达摩):

  论藏,对一个肯思考的人来说,是重要和有意义的。它包含了佛教所有高深的哲理,与经藏深入浅出的说教方式,刚好成为一个强烈的对比。经藏中所提出的问题,是属于个人或众生。但是,在论藏中不同于这些传统的名目,我们面对的是一些探索生命本质的名词,如:假合、名、色等等。在经藏中所记载的是普通的教义(普法,ohara Desana),在论藏中所记载的是究竟的教义(对法,Paramattha Desana)。

  在论藏中,每一件事物都加以详细的分析和说明,因此称为分析的教义。

  论藏中包含了四种有关于生命终极的究竟法(Paramattha),它们是:心法(Citta)、心所法(Cetasa)、色法(Rūpa)和涅槃法(Nibbàna)。这四种究竟法,对众生进行了细微的分析和详细的解说,一切都是因缘条件和四大的假合。最后,它更将所有有关于达到终极目标的方法和细节都加以更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论藏包括以下七部经典:

  一、法集论(Dhammasaïgaõã)

  二、分别论(Vibhaïga)

  三、界  论(Dhàtukathà)

  四、人施设论(Puggalapa¤¤atti)

  五、论  事(Kathàvatthu)

  六、双  论(Yamaka)

  七、发趣论(Paññhàna)

  另一种对三藏宝典的分类法是根据佛陀的论说,而分为九类(九分教):

  一、契经(Sutta):散文体,是佛陀在各种场合宣说的各种长、中、短的经文、如:《祝福经》(Mangala Suttaü)、《宝经》(Ratana Suttaü)和《慈心经》(Metta Suttaü)等。律藏的全部经文都属于这个体裁。

  二、重颂(Geyya):以散文体的论说于前,偈颂结尾,有重新宣示之意。如:《相应部经》等等。

  三、记说(Veyyàkaraõa):即广分别说,整部论藏都属于这类,在三藏中除了其它八类外,都全部属于这类。

  四、偈颂(Gàthà):诗偈体,全部经文以诗偈诵出。如《法句经》、《长老偈经》、《长老尼偈经》等。

  五、自说(Udàna):是佛陀即兴发表的言说。这类经文一部分收录在《小部》 中。

  六、本事(Itivuttaka):共有一百一十二部经。每部经都以「如是我闻」作为开始。也是《小部》十五部中之一。

  七、本生(Jàtaka):收录了五百四十七个佛陀自说过去世因缘的故事。

  八、稀有法(Abbhuta dhamma):解说一切绝妙稀有的事,如:《稀有法经》(《中部》第 123 经)。

  九、方广(Vedalla):意义方广大的经文,如:《大毗陀罗经》(《中部》第 43 经)、《毗陀罗经》(《中部》第 44 经)、《正见经》(《中部》第 9 经)等。这些都是佛陀回答发问者而令他们充满法喜的经文。

  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是分析物质的本质和元素的一门学问。

  阿毗达摩(论藏)是收录在经藏中佛陀教义的浓缩。

  经藏中展示了对治「苦」的学识,使我们心灵得到训练和发展。这种学识领导我们过着平稳、被尊重、不受伤害和神圣的生活,从学习佛法中,我们能明确的了解和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在经藏中存在很多特殊名词,这些特殊名词需要通过诠释,才能令人了解它的科学性。在经藏中要了解的是一般的「法」,而在阿毗达摩中要了解的是绝对的「究竟法」。对阿毗达摩的诠释,就好像科学家在诠释科学名词一样。

  只有在阿毗达摩里,充分的解释了人类如何因自己的心念或外界的诱惑而缔造「善业」或「恶业」。阿毗达摩清楚的分析了四大元素的本质与特性,这些都能在经藏中找到,阿毗达摩只是经藏的浓缩。

  通过经藏了解佛法所获得的知识,就好像在学习病理学,所获得的知识,只能治疗某些疾病。而一位合格的医生,如果拥有全面的知识。这种特殊的知识,将能更广泛的分析病因,和治疗疾病。这种特殊的知识,令他处于更方便的位置,更有效地执行他作为医生的任务。同样的,一个人通过学习阿毗达摩,将能更了解心的本性和心理分析的能力,他将不再犯错并发展了对治各种邪恶的力量。

  阿毗达摩指示了正确的信念和其它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概念,如:「我」、「你」、「人」和「世界」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因为不了解事物真正存在的真相。这些概念无法反映真正的欢愉、永恒或不永恒的因素,以及了解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的元素或动力的真相。阿毗达摩指示了绝对的「究竟法」,让你了解人类或其它生物,这种对人类本质的分析,远远的超过从其它方面而获得的学识。

  阿毗达摩显示了「究竟法」(paramattha dhamma)的真相,它共分为四类:

  一、心法(Citta):思想或意识,与知识或经验类似。心法是意识的瞬息境界。

  二、心所法(Cetasa):心所法是心法的衍生。

  三、色法(Rūpa):物质的物理现象。

  四、涅槃法(Nibbàna):一种无法以语言解说的最高境界。心法、心所法和色法因条件而存在(缘起法)。如果失去存在的条件,它们就自动的消失,因此它们也属于无常法。而涅槃法是非缘起法,它不因外在的条件而存在,它不曾升起也未曾落下。这四种法,通过我们所给予的名词解释,对它们有了一定的了解。除了这四种法以外的一切,包括或不包括我们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粗或细?低或高?远或近?这一切都不是我们要究竟的真相。

  心法、心所法和涅槃法,也称为「名法」(Nāma)。涅槃法是「非因缘名法」,心法和心所法是「因缘名法」。这两种「名法」和「色法」构成了我们的物质社会,包括人类在内。「名法」与「色法」在阿毗达摩内分析得很清楚。就连「生」和「死」也一样分析的很清楚。在阿毗达摩里清楚的标明如何对佛法生起信念和了解行法,这让我们更接近解放自己的道路。阿毗达摩引导我们和这个世界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绝对的真理。

  在阿毗达摩所显现的真理,无法在东方或西方的学术论著中找到。意识从分析被分类,并根据重点而下了定义,各种意识都被清楚的理解了,意识就像流动着的清流,这是威廉.占士的看法,他是一位对阿毗达摩有清晰认识的西方学者。一位真认识阿毗达摩的人,完全理解到没有灵魂的存在(Anatta)。这点在学术立场是非常重要的。

  阿毗达摩解说了这世间生死轮回的定律,支持了业力导致轮回的说法。为各种心法下了广泛和详细的定义,比如物质的本性、形态和因素,名与色(心和物)的关系等等。

  《阿毗达摩.摄义论》(Abhdhammattha Sangaha)里,解说了缘起法。这是一种独特的见解,无法在世间其它的学说中找到类似的见解,因为这是经过分析后而发展的学说。阿毗达摩并不是为肤浅或浮夸的读者而设立的。

  从哪一点可以看到阿毗达摩和现代心理学的异同?现代心理学受了一定范围的限制,而阿毗达摩却通过各种心理境界说明了各种心识,最大的不同是阿毗达摩不接受灵力或灵魂的概念。

  阿毗达摩对心识本性的分析,并没有透过其它渠道。阿毗达摩没有现代心理学的成分,也没有心的原动力或心的波动(Jaana Citta)存在。

  著名的心理学家各拉汉.豪威,在他的着作《无形的躯体》中提到:「就如心理学的先驱人物 G.H.佐安一样,很多心理学家发现他们更接近佛陀,学习一点佛法有助于让他们理解二千五百多年以前那遥远和没有所谓现代心理学的年代,所提出的现代心理学问题和解决方案。这充分的证实了古代东方人的智慧。」

  有些学者认为阿毗达摩并非佛陀的言教。但是,它确实是因为诠释佛陀的教义后,所发展而形成的。这些诠释都是由当时一些高僧主持的。因此,在传统把它当作佛陀教义的一部分。

  根据一些论著的记载,佛陀的母亲死后往生天界,佛陀曾经在天界三个月,为母亲及 其 他 天 人 讲 述 阿 毗 达 摩 。 主 要 的 讲 题 (mata)是 善 法 (usala dhamma)和 不 善 法(ausala dhamma),过后,佛陀向沙利子(Sarputta)尊者重覆的论述了这些「法」,后来这些法被记录成六部经论。

  从古至今,一直在争论阿毗达摩是否佛陀亲口言教。但是这些争论也只引起一些学院派学者的兴趣。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阿毗达摩的内涵。阿毗达摩是觉悟的根源,是佛陀所教诲的。所以阿毗达摩的内容,都可以在经藏中找到,这些都是在佛陀以前无法见到的论说,但是,有些人却宣称阿毗达摩并非佛说,阿毗达摩也没有必要重覆经典的论说,这些都是没有根据的邪说。

  根据上座部的传统,阿毗达摩的精神、思想和整体都契合佛陀的教义,虽然这些诠释和论述可能是出自后来的佛陀弟子之手。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精神,和它对我们个人的提升。佛陀应用阿毗达摩的知识,解决了许多心理、生理和哲学的问题。争论于佛陀是否曾经亲口讲述阿毗达摩,对我们理解真理并无帮助。

  另一个问题是:阿毗达摩的实质是否佛法的修行?这问题见仁见智,要看个人对修行的理解,有些人的悟性高,心灵和个性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各种心识都能得到平衡。而有些人的修行是基于怖畏心,有些人是为了获得神通。阿毗达摩有助于那些想深入和清晰的了解佛法的人。它护持那些发展内观禅定的人,使他们理解无常、苦和无我。阿毗达摩并非只对禅定的修行者有益,它一样的有助于世间忙于日常事务的人群。我们通过学习阿毗达摩而对究竟法有所了解,因此而获得利益。阿毗达摩对理解和教导佛法也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对一些佛学专门知识或专有名词的了解,如:「法(Dhamma)、业(kamma)、轮回(Samsara)、行(Sanhara)、十二因缘(Patcca Samuppada)和涅槃(Nibbàna)等等,唯有通过阿毗达摩才能获得正确的解释。

  心和物(名与色)

  什么是心?不是物。什么是物?不是心。

  根据佛教的说法,生命是心和物的结合。心包括了受、想、行和识。物是四大元素的组合,包括了地(固体)、水(流体)、风(动体)和火(热)。

  生命是心与物的组合,老是心与物的失调,死是心与物的分解,再生是心与物的中心组合──当肉体死去后,精神力在一个不同的物质状态或身体中形成一个新的组合。

  心与物的关系,就好像电池与汽车引擎一样。电池发动了引擎,引擎发动后为电池充电,这样的组合,促成了汽车的运行。同样的道理,物使心作用,心使物活动。

  佛教认为生命不只是物质而已,整个生命过程依靠因果来持续和流动。精神和物质两大因素组成了小至变形虫,大至大象,乃至一切众生包括人类在内。虽然,有些人认为生命只是物质现象。但是,有些前卫的科学家已经开始接受,心识于物质形成之前,已经是生命的起源这种观点了。佛教称这种观点为:「再连接的意识」。

  我们每个人都存在于心和物里,除了心识范围和物质现象,再也没有别的。我们从心与物的范围里,认识到没有「自我」和灵魂的存在。在精神上,我们也不是对一切都有所认识。比如当我们受伤时,感觉到痛的不是我们的身体,而是精神。当我们感觉到饿时,不是我们的胃觉得饿,而是我们的思惟。但是,我们的思维并不需要补充食物,却能引导身体补充食物。这些都是心与物在作用,它们互相的依赖,相互的支援。在我们的生命中,心与物无时无刻的都在作用。透过对心与物的了解,我们洞察到:

  一、我们到底是什么?

  二、我们找到些什么?

  三、是什么与我们同在或环绕我们,又为什么?

  四、什么是我们所欲求达到的心灵目标?

  洞察生命的本质后,我们了解生命有如梦、幻、泡、影,即生即灭。一切的生与灭都是因缘的条件反应。

  四圣谛

  我们在这里做什么?我们对生命感到快乐吗?什么是苦的根源?我们如何 结束苦并达到永恒的宁静?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的主导。是让我们理解世间真相的知识和真理。当我们知道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短暂的和苦的时候,了解到在这物质世界里,根本没有快乐可言。唯有通过心灵的净化和智慧的发展,才能得到永恒的宁静和快乐。

  四圣谛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的一环。佛陀宣说四圣谛是为了让我们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根据《转法轮经》(Dhammachaa Sutta)的记载:佛陀证悟后,于鹿野苑首次为五比库开示时,所宣说的就是四圣谛和八圣道。

  什么是四圣谛?四圣谛是:

  一、造成诸苦的苦,苦圣谛。

  二、苦的起因,集圣谛。

  三、苦的熄灭,灭圣谛。

  四、灭苦之道,道圣谛。

  在巴利文中苦(Duha)有多重含义,如:困扰、不满足、疼痛、不和谐等意思,在四圣谛中,我们采用了意义更深入和广泛的「苦」为它下定义。「苦」包括肉体和精神的「苦」,如:生、老、病、死。「苦」与舒适界限分明,永远站在不舒适的那一边。但是,很多人不理解当欢愉和快乐的时候,那也是「苦」,因为欢愉、快乐是不永恒的,一旦失去时就转化成「苦」了。因此,「苦」占据了整个生存的空间。我们的快乐或悲伤,甚至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苦」,只要我们活着一天,就要接受生命就是「苦」的真相。

  有些人认为生命就是「苦」是一种悲观的看法。其实,这一点也不悲观,而是一条正确理解人生的道路。当一个人生病时,不承认自己有病,不愿找医生诊治。这是不正确的观点,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因此,这种错误观或悲观,不能令人了解生命的真谛,无法解决生命中的问题。四圣谛清楚的解释和分析「苦」,并指示了对治「苦」 的方法。如果佛陀只限于分析「苦」的真谛,而不指示对治「苦」的方法,那么,人类将是无助和没有希望了。佛陀不止为我们分析了「苦」,也为我们提供了对治「苦」的方案。当佛教徒都知道如何对治「苦」时,它们又怎么会悲观呢?佛陀的教诲,令人类充满了希望。

  另一方面,生命是「苦」,并不表示人类因此就没有快乐、欢愉、荣幸等情绪。佛陀的教诲,也能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充满法喜。当我们深入了解时,一切乐受都是不永恒的。当我们在享有快乐、友好、挚爱、青春、健康时,要了解到这一切即将转化为「苦」。因此,当一个人在快乐时,不要忘记提醒自己,鞭策自己,勤奋的寻求解脱之道。

  我们要对治「苦」,就必须先了解「苦因」。根据佛陀所说,欲(tanha)和贪(Ràga) 就是「苦因」(集)这是四圣谛中的第二圣谛──集圣谛。人类追寻欲乐、追寻物质、追寻永生、追寻不死,但是,这一切都会让他们失望。人类所追求不止于物质方面肉欲的快感、财富和权力,也追求于精神方面的,如:想法、看法、意见、概念和信仰等等。贪欲带动愚痴,使人蒙蔽,看不清真相。认清楚「我」,了解「无我」(Anattà)的道理,思考于不永恒、变动和死亡,那么,「苦」就开始远离你了。

  自私的危险:

  欲望是火焰,能烧毁一切生命,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由欲望生起的。从人类到各种低等生物,在本性都充满了欲望。从动物侵袭对方,到人类的战争、杀生、欺骗、撒谎等不良的行径,可以证实这一点。欲望占据了一切生命,是生命中最大的弊病。是欲望导致众生轮回不息。

  当我们明了「苦」的真谛后,就应该消灭「苦」。我们应该如何灭苦呢?灭苦的根源就在于舍弃欲望。这是第三圣谛──灭圣谛。没有欲望的清净境界就是──涅槃(Nibbàna)。涅槃的巴利文 Nibbàna 是由字根 n 和àna 组成,原意就是舍弃欲望。这是一个没有苦受和轮回的境界,也没有生、老、病、死。这个境界并非人类的语言可以解释得清楚。涅槃是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境界。在我们居住的世界里,要造就一个无生、无因缘、无造作、无组织的环境是不可能的。

  涅槃是一种理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思维方式来趋向究竟涅槃,但是,这并不是正确了解涅槃的方法。要正确的了解涅槃,必须先认识「八圣道」,同时要勤奋、有耐心和净化自己。通过心灵的发展和道德的培养,我们正确的认识了第三圣谛──灭圣谛。

  「八圣道」是第四圣谛,是引导我们迈向涅槃的圣谛。通过八种正确的生活方式,我们走向正道──苦灭之道。佛教徒学习和了解生命中任何细节,「八圣道」也是为我们带来幸福生活的唯一途径,不但为自己带来幸福,也为他人带来幸福。但不是所有自称佛教徒的人,就能理解这个真理,他必须深入的去了解和实践这个真理,才能过着神圣的宗教生活。

  八圣道-中道

  八圣道是不走极端的中道,是领导神圣的宗教生活的正道。

  八圣道是佛陀教义中最杰出的真理,是指引生活的正道。八圣道也称为中道。佛陀教诲弟子们,正确的修行方法是避免两个极端──纵欲和自我苦行。中道是正确的生活方式,不存在外在的影响,是一种以自我道德行为作为引导的一种修行方式。实践于正道,不畏惧任何外在的力量或神、魔。根据八圣道修行是一种正确的修行方式,正当的行为,是一种自我的要求,目的就在于净化自己。

  中道是一种有计划的内心训练和发展的过程,一个人可以透过对中道的实践来训练和发展自己的心灵,而不是通过膜拜或祈祷。佛陀说过,任何人只要根据佛法而生活,将获得佛法的护持和指引。当一个人根据佛法生活,他也同样的生活在和谐的世间法里。

  每一个佛教徒都被鼓励以佛陀所宣教的八圣道过生活。依八圣道的生活方式,可以脱离今生或来世的忧苦和灾难。他的心识也将获得发展,因此而远离邪恶,获得道德修养方面的增长。

  八圣道就好像一张地图,指引游人到正确的目的地。我们需要八圣道来指引我们迈向涅槃──人生的终极目标。要达到涅槃境界,就要修证八圣道。信徒们需要发展八圣道的三种特性──戒(Sila)、定(Samàdhi)、慧(Pa¤¤a)。透过戒、定、慧三学的发展,才能获得心灵的全面发展。首先,必须持戒,使自己的行为利益众生,持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用酒等麻醉品。当戒学获得发展后,他已完全能控制自己的心识,这时,他开始发展定学,通过定学的发展,智慧自然生起。

  逐步进展:透过那无尽的智慧,佛陀知道不是所有的众生都有相同的根基来获得心灵的发展。因此,他宣说了八圣道,指示了心灵修行的实际道路。他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这一生获得圆满的心灵发展,因此,他宣说了戒、定、慧三学,让众生能在多世的生命中获得精进。八圣道引导修行者进入绝对究竟和无苦的境界。

  八圣道的生活:

  戒Sila

  正  语Sammàvàca

  正  业Sammàkammanta

  正  命Sammà-àjãva

  定Samàdhi

  正精进Sammàvàyàma

  正  念Sammàsati

  正  定Sammàsamàdhi

  慧Pa¤¤a

  正  见Sammàdiññhi

  正思维Sammàsaïkappa

  慧学:

  什么是正见?正见就是对四圣谛有所认识,或了解事物的真相。正见也指明了各种善业和不善业,及它们对人类身、语、意的影响。认识「业」以后,人们就懂得远离邪恶和向善,缔造美好的生活。当一个人拥有正见时,他了解人性的三种本质:无常、苦和无我,也了解十二缘起法。当一个人发展了正见之后,觉悟于真性,断除邪恶之根,因此而获得解脱。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发展智慧,从智慧中获得对自我、对生命和对一切现象的正见。

  当一个人获得正见后,他将进一步发展正思维,这就是拥有不动摇的心、正确的抱负和正确的思想。在精神境界放弃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培养通往涅槃的道德戒行。正思维就是弃除邪恶的思想和培养纯正的思想。正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了一个人思想的净化或污染。

  正思维有三重意义:

  一、放弃私心,为世间谋求幸福,利益他人。

  二、发展慈心,以慈心对治邪恶和伤害。

  三、发展悲心,以大悲心对待一切众生。

  当一个人心灵之道获得发展,在思想上,仁慈之心会日益增长、不再伤害、不自私、充满了爱心和慈悲心。

  正见和正思维是属于慧学,它培养善与道德的真性。

  戒学:

  戒学分三类:正语、正业、正命。

  正语即尊重于真理及他人的福利。也就是不撒谎、不毁谤、不造谣、不奉承及不胡言乱语。我们经常忽略了语言的威力,因此不关注于语言。

  但是,我们无时无刻都受到语言的伤害,语言有时候比武器要来得厉害。有时候,因为一句话改变了你的想法,或因此导致犯罪。要发展和谐的社会,就必须先控制不良语言和使用正面的语言,只说一些真实、平和、善良和有意义的话。佛陀说:「令人愉快的言语,像蜜糖一样甜,真实的言语,像鲜花一样芳香,不正确的言语却像污秽物。」

  正业是戒学中的第二项。正业就是珍惜生命、珍惜财物和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业和五戒中的前三戒息息相关,那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生命比一切都珍贵,大家都害怕被惩罚,珍惜生命畏惧于死亡。我们在珍惜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更爱惜其他众生的生命,不要对其他众生造成伤害。珍惜财物就是:那些不属于我们的财物,不要据为己有,比如:偷盗、欺骗或抢夺。珍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不要搞正常婚姻以外的性关系,要信任和爱护自己的配偶。通过正业,我们能缔造一个更平稳和更适合人类居住的社会。

  正命是戒学中的第三项。正命指示了人类在这个社会中如何获得生存的权力。正语和正业之道指导我们如何珍惜生命、财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命却指示了我们如何在不违反道德准则中生活。佛教徒应该远离五种不道德的行业:人口买卖、武器买卖、肉类买卖、酒类和麻醉品买卖和毒品买卖。有些人说,他们从事这类的买卖是为了 生活,所以他们并没有犯错。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说服力,如果他们没有错,那么,小偷、杀人犯、歹徒、凶手、走私犯和骗子,也可以这么说:他们从事这些不正当的行业并没有错,同样是为了生活。

  有人认为钓鱼和狩猎是一种高尚的娱乐,屠宰动物是为了食物,因此并不犯戒。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是因为对佛法缺乏认识的缘故,这些都不是高尚的生活方式,任何生类都不应该对其他生类造成伤害。这些伤害都是一些没有必要的伤害。对生命抱着错误的观念,并非佛陀所教。

  佛陀说:「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在不安定的日子里活了一百岁,不如一个持戒和有禅定修养的人活一天。」《法句经》

  宁可死得有道德和值得尊敬,也不要活得像一个邪恶和狡猾的人。

  定学:

  定学共有三项:正精进、正念和正定。通过定学的锻炼,可以净化自身和获得智慧,也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我们自己的心识,从而获得智慧和善性,并为我们打开了证悟和解脱的大门。

  正精进,就是全面的发展,如:通过不懈努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和实践佛法,而获得各方面的进展,这就是正精进。正精进有四种属性。

  一、已生恶令灭。

  二、未生恶令不生。

  三、已生善令增长。

  四、未生善令生。

  正精进于我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令我们的精神境界获得充分的发展,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行法的无常性。

  正精进和正念关系密切。身为一个佛教徒,培养正念是必要的。佛陀说过,正念是唯一灭苦的途径。正念(依所缘)有四种:

  一、念于身(身念处,观身不净)。

  二、念于受(受念处,观受是苦)。

  三、念于心(心念处,观心无常)。

  四、念于法(法念处,观法无我)。

  正念体现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切受、想、行、识都受到「念」的支配。因此,我们生活中,应该非常关注于「念」,使「念」清晰,培养正念。

  正念影响了我们的身、受、心与法,及其它一切的有关行为。因此,导致于我们向往「定」。正定导致我们无论在精神或肉体,都能获得「专注」(心一境性)的能力,心识关注于一个目标,不受外在所有因素的影响。通过正确的途径锻炼正念,可获得两种利益。

  一、在身心方面获得平静、舒适和欢愉。

  二、提升心的洞察力,生起观想事物本性的能力,进而引发智慧。

  八圣道是佛陀教义中的精粹。是完整的心灵发展的原动力。是佛陀为众生找出的病源──苦,和诊治的唯一方法。「苦」的根源就是欲念和贪,当消除欲念和贪后,就能轻易的进入无苦的涅槃,这就是八圣道的真正定义。当一位高明的医生在为病人诊治严重的疾病时,他不单治疗病人的肉体,也给病人做了精神的辅导。八圣道是灭苦的唯一途径,同时也是对治轮回的良方,发展我们的心识和提升我们的本质,它指示了如何获得心灵纯净和通往无苦境界的道路。

  万物无常

  凡是存在的都在变化。永恒不变的,根本就不存在。

  当我们正视我们的生命时,我们会发现它无时无刻都在两个极端和对比间,不断的流动和变化。我们注意到世间的一切浮沉、起落、成败、得失,我们受到尊敬和侮辱、赞誉和谴责,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我们的心反应了幸福和忧愁、愉快和沮丧、得意和失意、希望和恐惧。这些情感的浪潮将我们托起又将我们摔下,不让我们有片刻的休息,继续受到新浪潮的冲击,我们期望如何能站稳在这些浪潮里头?我们如何建立我们生命的大厦于此永无休止的浪潮中?

  这世间的任何一种快乐,都是来自许多的失望、失败和挫折之后。这世间的快乐都是病态的,在拼命和死亡之间成长。这世间在不久前和我们一起悲悯,不久后又需要我们的同情,这样世界需要宁静。在这样世界里,我们的朋友,第二天就变成了伤害我们的敌人了。

  佛陀形容这世界是永无休止的变化和消长的。一切都属于无常、变动的,有如流水一般,一切都在不停的变化、浮沉、盛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聚散于无常之中,反覆的生灭,反覆的轮回。生命不断继续的运行、变动而到死亡。物质或其形式在生命中,无论有没有表现出来,也都不断的在运行、变动乃至毁坏。这种万物无常的本质,是佛陀教义的重点之一。绝对的真实并不属于这个世间,有绝对就不可能有生死。不管任何事物有起源就有毁灭,无常是事物的真本性。

  当认清楚无常的定律后,就会理解到为什么佛陀否定这世间有永恒的实体存在。物质和精神都属于虚妄和抽象的,一切都是因缘假合,相互依赖而生起的作用。今天科学家们开始接受佛陀对于无常的定律。科学家认为世界根本没有实体或稳固的东西,每一件东西都属于一个流程,由两个点联系在剎那间产生的作用。没有一件东西是相同的,整个世界都存在于这迅速运行和变动的流程中。科学家并不因为这种论调而感到恐慌。佛陀说过,宇宙或我们居住的世界是循环不息,永无休止的生灭,如人类的生命一样。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会结束,以前发生过,将来也一样会发生。

  「世界是一个过渡的现象,我们属于时间的世界。每一个写下来的字、每一件石雕、每一幅图画、每一件人类文明的创作、每一代的人,有如夏日的落花、落叶一样的被遗忘。有存在就有变化,没有变化就不存在。」《相应部经》

  宇宙的一切,如:神灵、人类、动物和一切物质,都受到「无常」这一定律所支配。

  佛陀说:「身如泡沫,受如水花,想如雾气,行如芭蕉,识如戏法。」《相应部经》

  业力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

  有一首童谣:「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用来解释业力是最恰当不过了。

  对农人而言,业力就是:「种下什么种子,获得什么收成。种下坏的种子,得不到好的收成。」

  对科学家而言,业力就是因果律,有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业力也称为道德因果律,在道德范围内因果律的运作,与在物理范围内的运作是一样的。

  「一切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污染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苦恼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车轮随着牛的脚印一起前进。」《法句经》

  「一切不善法,以心意为主导,一切事物的形成,都是心意在造作。如果以纯净的心意发诸于语言、或行动,那么安乐将紧紧的跟随他,好像影子跟随着我们的身形。」《法句经》

  业力是一种本能的行动。在我们的生命中,有一种原动力,叫做本能的倾向或意识等等,以固有的本能(业习)推动每一个意识(包括推动心理或生理),意识转化为行动,行动的重覆,就变成习惯,习惯转化为个性。在佛学里,这整个过程就叫做「业力」。

  佛陀说:「业力就是意志力。(思即是业)」业力不是实体,只是一种过程、一种行为、精力和力量。有人为业力下了这样的定义:「行为的影响力」,是我们的自作和自受。人类所经验的苦乐,都是自己身、语、意活动的结果。成功、失败、愉快、忧愁等,都是由我们的身、语、意的造作而生起的。

  业力不具备人格性,它是根据我们的行为而运作的自然法则,这法则本身没有立法者。业力自行运作,不受任何外力或主宰的干预。因为没有潜在的管理员和执行赏罚的执法者,所以佛教徒不需要依赖对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灵的祈祷来影响业力。佛陀说:

  「业力不是前世命运注定的,也不是一种需要让我们无条件的交出自己,让那些神秘而不可知的力量来做裁决。」

  佛教徒相信:「人类种下什么因,就获得什么果。」我们现在所得到的,是基于过去所制造的因,我们将来所得到的,是基于现在所制造的因。换句话说,人的现在不等于他的过去,人的未来也不等于他的现在。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一直都在流转变化。

  业力不是绝对的,佛陀说:

  「如果每一件事情都已经注定,那就无法拥有自由的意志和道德的精神生活了。我们必定成为过去的奴隶。」

  假使每一件事情都是注定的,我们将无法培养道德和增长心灵的力量。因此,佛陀既非「宿命论」者,也非「非宿命论」者。

  不要误解业力:

  不要误解业力,也不要以不理智的观点来看待业力。在《增支部》中,建议智者放弃以下观点:

  一、相信一切事物都是过去世所造的业。

  二、相信一切业都是超自然的灵力或神所缔造的。

  三、相信诸法的生起,是无因、无果的。

  假如一个人成为杀人犯、盗贼或奸淫犯,是因为过去的业力造成,或是一种超自然的定律构成,或只是一种偶然发生的事,那么他就不需要为自己的邪恶罪行负责了。

  另外一种对业力的错误观念是:以为业力只执行于某些拥有特定宗教信仰的人身。事实,人类的命运,一点也不受他所选择的宗教所左右。不管他选择什么宗教,他的命运还是完全由他的行为、语言和意识所决定。只要他造善业和过着没有污染的生活,他来生一定会重生于快乐的境界。如果他造的是恶业,同时心中充满邪恶的意念,他的来生肯定在恶趣中度过。因此,佛教并不认为,只有那些以祈祷为宗教的人,可以在死后升天堂。一个人,不管他信仰的是什么,只有他的心识能决定他今世或来世的命运。业力的重点,不在于死后获得的意义,佛陀没有秘密,也没有私人的动机,他没有向我们承诺,实践他的教诲,将会在来世获得虚无缥缈的幸福。他也没有以业力这一定律来保护富有的人或慰藉穷人,保证他们在来世获得幸福。

  佛陀对业力的诠释,说明了人类不平等的现象。这些不平等现象不单是自遗传、环境或自然形成,同时也是我们的业力或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导致的结果。然而,我们必须了解──业力是决定我们一生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业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我们无法以肉眼来观察它,和了解它如何作用。以种子为例:业力的结果潜藏在意识中,如同枝干、叶子、花卉、果实蕴藏在种子中一样。在良好的因缘条件下,如:阳光、土壤、水分都具足时,种子开始萌发,枝干、叶子、花卉、果实将会从很小的种子开始茁壮成长。

  业力的作用,也可以用银行的户口来作比喻。一个人在今生的德行、慈悲、仁爱,就会令他的善业增加,这有如户口里的储蓄,然而他必须不断的储蓄,要不然户口里的积蓄用完了,他就会破产。到时,他将归咎于谁导致他造成悲惨的环境呢?他既不能责备别人,也不能抱怨命运,他要为自己负责,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

  做为一个优秀的佛教徒,绝不会是一个逃避者,他必须面对生活。业力不是逃避就能摆脱的,积极的行善和个人的幸福是分不开的。不造业就无业是一种错误的观点,终究逃避不了业力的牵绊。

  佛陀说:「想要逃避恶业的人,在这世间是无法找到躲藏的地方。」《法句经》

  对业力的理解:

  理解业力,就会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要对自己的悲伤或快乐负责,我们是自己业力的缔造者。佛教认为人类有一种塑造自己的业力来影响自己生命的本能。另一方面,人类不是自己行为的囚犯,也不是业力的奴隶,也不是受业力操纵的机器,反而我们是业力的主人,业力自动自发的为我们服务。人类不是业力的产品,人类具有强大的能力去控制业力,人类心识的原动力比业力更强大,因此他可以完全控制

  业力,让业力为他服务。人类不需要臣服于自己所缔造的业力,而放弃了自己的希望和努力,他可以累积善业来抵消恶业,他可以用善行和德行来使自己的心识获得净化,不须要靠礼拜、祈祷或其它宗教仪式来消灾去恶。人类只要以智慧去尝试过崇高的佛教生活,必定能自我解救和获得心灵的解放。

  人类必须应用后天的一切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理想,命运就掌握在自己手中。虽然, 一切都不是我们最初自觉性的选择,但却能追溯到我们过去的业力。目前,如果我们放纵自己的行为,根据现有的因缘来行动,我们将可能有得亦有失。业力等于人类的行为,人类的行为缔造了业力。人类的行为并非全部都带意识性的,业力也一样,无法全部都以善业或不善业来区分。佛陀因此宣说了业力与心识活动的关系。无论是善行或恶行,如果当初是在没有任何意识或任何意图之下实行的,就不一定在来世获得强有力的果报。然而,这些非意识性的行为,如果其本质是属于愚痴的,就免不了果报。无知的小孩子也和成人一样会种下恶因,只要他们的行为是属于有意识性的恶行,就逃避不了恶报。比如,一个小孩子碰触一根烧红的铁棒,他不可能不被烫伤。业力的作用也是一样的,不偏不倚,就如地心吸力一样。

  安古里玛拉(Angulimala)和阿首咖(Asoka)的彻底转变,说明了人类的潜力足以控制业力。安古里玛拉是一位拦路大盗,杀害过999人,我们能以他的恶行来为他下定论吗?

  他在有生之年,证得阿拉汉果。就这样,他跨越了他过去所造的种种恶业。阿首咖是印度中兴的帝皇,他为了扩张版图,在战争中杀害了成千万的百姓。然而,当战争结束后,他完全改过自新,也因此转变了他一生。著名的历史学家 H.G.卫尔斯,给他下了这么的评论:「历史无数的帝皇,有不少人缔造了文治武功,但其中只有阿首咖的名字,如星星一样照耀千古。」

  其它与业力有关的因素:

  佛教相信人类能控制业力,但不相信一切事物都是业力所导致的,但是佛教并不忽视自然界其它的力量。根据佛法,有五种过程或自然规律,运行于我们的身心世界。

  一、有关季节性转变的自然规律。

  二、有关胚胎或种子顺序生长的自然生物学规律。

  三、有关道德行为和因果的业力法则。

  四、有关电力和潮汐的物理现象。

  五、有关潜在意识过程的心理规律。

  业力被认为是五种自然规律中的一种,用以解释世间的种种变化。业力能被转化吗?

  业力经常被环境所影响,善业或不善业的形成力量支持或反对这种自我运行的业力规则。其它促成或妨碍业力的是: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

  一个有利的出生背景或不利的出生背景能发展或阻碍业力的实现。举个例子来说明:当一个人出生在高贵和幸福的家庭中,他生活得很愉快,他那幸福的生活背景,为他提供了一个善业运转的机会。即使他并不聪明,因为善业的果报而令他出生在富贵之家,他将因为他的家庭、他的父母而受到他人的尊敬。同样的,当一个人出生在不好的生活背景,他就不会有同样的待遇了。

  美好的外表和不美好的外表,也是两个重要的因素。它可以妨碍或协助业力的运作。有人因善业的果报而得到好的出身,可是这好的出身又被某些恶业所阻扰,那么,他将不能充分的享用他的善报。这好比一位王储,因为身心的缺陷而无法继承王位。外表美观也是一种善报,即使他生长在贫穷的家庭,他一样能发挥影响力,我们会发现,有些人从低贱或贫穷的生活背景中,崛起而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时间和环境条件也是影响业力的两大因素。当生于饥荒或战乱的时代,大家都被迫生活在同样的生活背景,接受同样的苦难和同样的命运安排。这种不如意的生活背景也可能是恶业的显现。在另一方面,好的时间或好的环境条件也可以阻碍恶业的运作。

  努力和才智是影响业力运作的最主要的因素。没有努力,无知和精神方面都不可能获得进展。一个人如果不努力的去克服自己的困难和治疗自己的疾病,或勤奋的使自己精进,那么,他的恶业种子将得到适当的因缘而萌芽。如果他努力的去克服困难,那么,善业将协助他,让他获得全面的发展。在佛陀《本生经》故事中,在佛陀的某一世,佛陀还是菩萨的时候,有一回,这位菩萨乘船出海,遇到海难,全船的人都在祈求神明的保佑,而菩萨却努力于寻求自救和救护他的母亲,结果船沉了,全船的人都淹死了,只有菩萨和他的母亲得救。

  业力的运作与出生背景、时间或环境条件、外表、个人的才智和努力息息相关。虽然有些人尝试透过其它种种的方法来抑制业力的运作,但是,只要他还处在于生死轮回的境界里,他就无法脱离业力的束缚。只要因缘一成熟,他以往所抑制的业力照样萌发。这是世俗生活中不可易变的定律,就连已是最后一生佛陀和阿拉汉,也无法避免,还是一样要受到业力的召感。

  时间是人们体验业力的另一种因素,人们只能在这一世体验某些果报,有些果报要到下一世才会成熟。有些果报要等到停止生死轮回证悟涅槃后才消失。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最初的发心和愿力(Jaana Ctta),导致他的心识向善或向恶的方面发展。

  业力是一种人类的原动力:

  那些不相信业力的人,应该了解业力不是藉由各种不同的宗教所产生的。虽然兴都教(Hinduism,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都承认业力,也为业力做了诠释。但是业力是一种宇宙规律,并不属于任何宗教所拥有的。不管他信仰什么宗教,他一样受到业力的牵制。那些一生安住于这宇宙定律的人,将会体验到和平与快乐。业力不偏不倚的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相信或不相信,无论他有无宗教信仰,业力作为一种宇宙规律与他同在。 请认清楚,业力并非完全属于佛教的财产。

  如果我们了解业力,知道它是一种无始的动力,业力和电力一样,无法找到它的起始点,业力只是一种因缘的假合。如果说业力的源头是意志力,这是一般世俗的说法,就好像一般人都认定河流之水来自山顶一样。

  好像浪涛融汇于海洋一样,一个意识流向另一个意识,一个意念并入另一个意念,这就是业力的作用。

  佛陀说:「生命是每一个众生的动力,在业力的启动下自行运作。」

  业力是一种能量表现,不能在意识或身体中找到,就好像芒果并不是事先收藏在芒果树里,而是根据某种特定因缘的结合而产生的,这就是业力。业力有如风和火,它不蕴藏在宇宙的任何地方,只在某种特定的因缘下而存在。

  轮回

  感官的不满足是造成轮回的最大原因。

  轮回对佛教来说,不仅是理论而且还是可证实的事实。信仰轮回成为佛教的基本教义。然而轮回的信仰不仅存在于佛教,在其它国度、其它宗教里,甚至以下自由的思想家里,都有信仰轮回的人。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能记得起他的前世,柏拉图(Plato)也能记起他好几个前世,柏拉图相信人能轮回十世。同时也会轮回到畜生界里。在古代的中国和挨及,一般都相信贵族和帝王能转世轮回。一名基督教权威奥里根(Orgen, 185-254)也相信轮回,他认为没有永远受苦的地狱。十六世纪的意大利哲学家果拉那.布鲁诺(Gorana Bruno),相信每一个人或畜生的灵魂都是由另一个众生的转世。在一七八八年著名的哲学家康德,批评了「永 久 的 惩 罚 」, 康 德 也 相 信 轮 回 于 其 他 天 国 的 可 能 性 。 另 一 位 哲 学 家 叔 本 华(Schopenhauer, 1788-1860)认为:「只要有生存的意志,就必然有生命,就是生存的意识令生命得以持续运转。」佛陀诠释这种「生存意志」为:对「生」的「执着」。

  要实际验证我们的过去世,是可能的,但并不容易。心的本质的转变,使大多数人无法记忆起他们的往世。我们的心被贪、嗔、痴、慢、疑五种障碍所左右,因为有这些障碍的存在,我们的「识」受了限制,因此无法识别往世。这有如一面镜子被灰尘蒙蔽,照不出影像一样。因此大多数的人不能回忆前世。白天,我们看不见星星,并不是星星不存在,而是太阳的光比它们还要强烈。同样的,我们无法回忆起我们的往世,是因为我们现在的「心」一直负荷过重,我们对每天遇到诸多的事故,生起了种种的思虑,因此,导致「心」的真性被蒙蔽了。

  思考于「我们在世间的寿命是短暂的」,将有助于我们培养正确的轮回观。如果我们考虑到生命的究竟意义和目标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生经验时,我们就能推断在「人」的短短一生中,实在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实现他所想要做的事。经验层次的范围非常大,只要因缘成熟,人体所拥有的巨大潜能就可以获得充分的发挥。知识是无限的,并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我们眼前,特别是今日,我们只要稍加观察,我们都会发现我们自己拥有高度的抱负,但是没有时间去实现。同时,有一大堆激情、欲望、自私的动机和野心一直在我们的内心中交战,或与他人交战,这种力量必须去尝试、去征服、去压制和去利用。一次的生命,不够力量来达到我们的理想,如果说我们只拥有一次的生命,又要用它来完成这么多的事,那完全是不可能的。这无疑是开宇宙和生命的一个巨大而残忍的玩笑。

  佛教所阐述的轮回学说,应该和其它的轮回学说区分开来,佛教否定永恒的神创造存在的灵魂,也否定在无数的轮回中,有一个不变的实体。 没有「自我」或「灵魂」的存在,也由「因果」相对的不断循环而获得证实。因此,死亡后可以不通过「灵魂」的转世而获得重生。在生命中,每一个「念」都是生生灭灭的,严格的说,这种剎那间「念」的生灭,就是一种生死。因此,在我们一生中的每一秒钟,都经历了无数的生死。只因为一个肉体,在支撑着心理路程的延续, 因此,我们认为身和心的结合,就构成单独存在的「生命」。

  一般,我们以为「死亡」就是身体活动力停止作用。当身体失去了活力,它就不再支持意识的流动,可是,只要对生命有一点点执着,有一个想继续生存的贪念,那么,意识之流就不因为身体失去了活力而从此停顿。当死亡一发生,身体开始毁坏时,意识之流在渴望生存的驱使下,再度进入一个精子与卵子结合的生命体中,就这样,当死亡后,重生的现象就即刻发生,记忆之流或许中断了,感官意识也转变成另一个新的形态,而本质经验的累积却转入一个新的生命体中,生命的循环又找到一个新的起点。

  因此佛教认为:「死亡既非永生,也并非绝灭。」新的生命开始后,接着是成长、衰老,然后又是另一个死亡。

  当意识死亡之时,生理功能也跟着死亡。这就好像汽车松开了油门,引擎得不到新的动力而终止运作。同样的,业力的生起或运作是不依赖物质现象的。

  佛教不相信「生」是在幸与不幸这两个永恒点之中。也不相信死后有所谓的天使接送到永恒的天堂或地狱。佛教相信「生」是无数世间生命轮回中的一段小插曲。佛教相信只有业力留在「心的潜在意识」里。所有的众生都将因为自己所造的善业或恶业,在某段时间,轮回于某个生界。这里所提到的「心的潜在意识」,并不是现代心理学所提到的「潜意识」。

  什么是轮回缘起的因?佛陀说,轮回肇始于无明所缘起的欲望,欲望得不到满足就造成轮回,当所有的欲望都消失殆尽时,就不再轮回了。因此,要了断生死,必须先涤除欲望,要涤除欲望必须先消灭无明,当无明被消灭后,轮回就因失去了翼护而失去价值,因此,也就没有再「生」的需要了。

  无明导致人类以为生命只有这一世的错觉和不合理的观念。另一种无明所导致的观念,是以为死后将能得到永生或永灭。

  佛陀说,只有四圣谛才能消除愚痴和「苦」,一个人要消除愚痴,必须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学习一种包容性强的利他行法,在行为、学识和智慧要有同样的精进,同时,要降伏各种层次的欲念──包括个人的欲乐和自私心。

  轮回是如何产生?当身体不再具有活动的能力时,「生命源」并不与他同时消失,他会继续以另一种生命形态出现,业力可以使这生命形态转化为人类或其他众生。如果,一个人不全面的去发展业力,那么轮回就产生了。这种业力──包括贪、嗔、痴、慢、疑的存在,并不因为身体的死亡而消失,它们继续以不同的形态而重生,这就是轮回。

  今天,在很多国家里,不断的传出有人开发了前世的记忆,这些人的经验被完整的记载于新闻或刊物中。这些人,有些是从来都不相信轮回的,却因记忆起前世的琐碎、片断的生活经历而相信了轮回学说。很多资料显示,他们的回忆的确和过去世的经历相符。

  通过催眠术也能获得过去世的经验,有些人能透过催眠而唤醒对前世的记忆。

  轮回是一种循环性的自然规律,它不属于任何宗教的创造,因此,无论你信或不信有轮回的存在,都同样避免不了轮回的发生。只要心中渴望于生存,渴望于感官的欲乐或任何对心灵的执着,轮回就会发生,这种强烈的意志力,存在于宇宙间所有的生灵。如果冀求摆脱轮回,就必须做到不攀缘、不执着。在世俗的条件下,曾经看过或经历过不确定或不满意的生存经验后,聪明的人决定以正确的方法来排除轮回,而那些不能减少自己的欲念或执着的人,就必须面对永无休止的生死轮回。

  轮回是否与生死并存?

  另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就是轮回是否与生死并存?这是一个争论性的问题,有些学者认为人死后,轮回现象即刻发生,不需要任何中断。而有些学者却认为人死后,在重生前,以一种类似灵魂的形态存在一段时间。而另一种说法是,否认了灵魂的存在,认为人死后意识力或精神力继续存在于自己的贪欲或执着的支持下。无论如何,轮回是迟早要发生的事。转世为鬼类(Petas)是最不幸的,它们的精神生命不能持久,在短暂的生命结束后,继续轮回。

  另外一个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的观念是:一个人或许转世为畜生,而畜生也可以转世为人类,人固然不可能在其生理形态变成畜生,但是,人类心理形态拥有畜生的本质,也有些人采取了畜生的生活方式,就这样,促使他转世为畜生。「心」和「行」的因缘,必须为来世负责,有些人,可能由于前世对某种「心识」的滥用,而导致今世轮回为畜生。而有些畜生因不造恶业而转世为人。我们都知道,有些畜生非常聪明和善解人意,这点清楚的显示它们倾向于人道的生命。

  临死前的片刻:

  在临死前的片刻,有三种潜在的意识(Vi¤¤àõa)在作用──联系于重生的意识、被动的意识和生命延续的意识。当意识与生命分离时,联系于重生的意识开始生起,产生三种不同的信息。

  一、联系重生的意识逗留在「识」的过程中,产生五种细微的意念,然后沉没于生命中,也就是这一世生命结束的时候。

  二、生命分离的意识生起,它中断了生命与意识,也就是在这一剎那间,结束了目前的生命。

  三、在一个生命结束之际,另一个联系于重生的意识生起于另一个生命之中,就在这一剎那,新的生命开始了。

  这是佛陀所阐述的生死轮回的过程,也只有在佛教里,才会对这种自然现象,做出如此详细的诠释。

  佛教徒面对死亡时,不认为是生命的危机,反而当作是一件正常的事,因为,他们知到有「生」必有「苦」、衰老乃至最后的死亡。有些人形容的很恰当:「每个人一出世,就拥有死亡证明。」倘若,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如此理性及明智,我们就不会攀缘和执着于生命了。

  佛陀说:「这是我的最后一生,我不再轮回了。」《转法轮经》

  涅槃

  涅槃是最高的境界,它是远离尘世的永恒幸福,涅槃的幸福,不是那些沉迷于感官欲乐的人所能体验得到的,涅槃是由宁静中获得。

  涅槃是佛教徒的终极目标。什么是涅槃?要知道涅槃是什么并不容易,要知道涅槃不是什么反而容易得多了。

  涅槃不是空洞的寂灭,否则佛陀离开家庭、王国以及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整个都是空洞的。

  涅槃不是极乐世界,佛陀入灭后的几个世纪,有些佛教徒把涅槃形容成极乐世界。他们将涅槃与外道的天堂划等号,是为了吸引资质较差的信徒和坚定他们的信仰。结果,涅槃变成一个很美的地方,在那里每一件事都是美好的,每一个人都获得永恒的幸福,这种论调非常动听也非常吸引人,可是这并非佛陀原本所介绍的涅槃。

  佛陀住世时,并没有否定早期婆罗门教所向往的天堂观,但是,佛陀知道重生于天界,还是一样免除不了轮回,要获得解脱必须超越它。佛陀证悟的涅槃是超越天界的。

  如果涅槃不是一个地方?那么涅槃到底是什么?涅槃和火一样的存在,但是和火一样没有贮存的地方。当你用两块木头摩擦时,摩擦和热是火生起的因缘,同样的,当人涤除了心中本质的所有污秽,那么涅槃的喜悦将会出现。

  你能体会到涅槃,在你体会到涅槃的超越和真正的喜悦之前,你能推断涅槃到底是什么吗?如果有人坚持要从理论探索涅槃的真相,经典中也提供了线索,根据经典的记载,涅槃是超越尘世、真正幸福的状态。

  就涅槃本身来说,它是非常难以理解和难以说明的。就如黑暗,只能以其反面──光明来加以说明,静,也只能以动加以说明。同样的,涅槃等于消灭了所有的「苦」,这是一种反面说明,「苦」是众生在轮回中所必须忍受的。被黑暗占据的地方,就没有光明,在静的地方,就没有动。因此,涅槃是「苦」、「无常」和「不净」所不能存在的地方。

  一个受苦者,在抚摸伤口时,会觉得痛苦暂时得到舒缓,这种暂时的舒缓现象很快被伤口的痛苦所抵消,并导致病情加重,因抚摸伤口而得到的短暂舒缓现象和病情痊愈的舒畅现象,是完全无法相比的。同样的,满足于感官的欲求,也只能带来短暂的喜悦或幸福,无法脱离轮回。只有涅槃能根治轮回,涅槃是贪欲的结束,贪欲导致生、老、病、死、悲伤和苦恼,涅槃所带来的快乐,不是在短暂的轮回中,充满感官所带来的欲乐,所能相提并论的。

  揣测涅槃是什么?是一件危险的事。我们必须先要理解,达到涅槃所需要的因缘和条件,如何获得内在的平和?如何以清楚的思维导向涅槃?跟随佛陀的告诫,修学佛陀的教义,消除贪、嗔、痴等污染,过着道德持戒的生活,进行禅定的锻练,致力去弃除所有的私心和妄想。这样,你就能达到涅槃,达到涅槃后,你就能体会到涅槃到底是什么了。

  涅槃与轮回:

  根据巴利文三藏圣典:「轮回是说明四大、五蕴、十二处,或心识之源的完整不断的过程,而涅槃只是相对于身心因缘消失而言。」 然而,我们也必须承认,有人能在生死中获得涅槃的喜悦,但是,当它们一旦死亡后,这一切也跟着消失了。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涅槃已无因缘的存在,既不相对,也不相互依赖。如果说,涅槃之后还有什么?那就是「绝对的真理」。

  你必须学习远离所有的世间法,假如你执着或厌恶于任何人或事,你将永远无法证悟涅槃,因为涅槃是超越相对的执着或厌恶、喜欢或讨厌。当你获得那最究竟的境界,你就已充分的了解你现在所贪着的对象,你也将体会到所有众生的「苦」、「无常」和「无我」。

  没有任何一位老师或书本能传授你这种经验。你必须以正确的方法精进和努力,冲破重重困难去理解涅槃。你的梦觉醒了,空中楼阁消失了,骚动中止了,对生命的挣扎已成过去,自然的过程停止了,所有的忧伤、责任、困扰、负担和身心的各种情绪和烦恼都已经消散了,这就是获得涅槃后的喜悦境界。

  要达到涅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必须放弃对五蕴的贪着,贪着于五蕴,将使你蒙蔽,无法认清涅槃的真相。

  今生就证悟涅槃。这是所有佛教徒最崇高的理想。在今生以肉身所证悟的涅槃,叫做──有余涅槃(Sopadsesa Nibbàna),阿拉汉肉身还存在时,所证悟的是殊胜涅槃(Par Nibbàna),当肉身灭寂后,就进入──无余涅槃(Anupadsesa Nibbàna)。

  缘起法

  不是任何神或婆罗门所能寻获的,生命之轮没有迹象。当你理解它的运转时,知道这一切都是缘起法。《清净道论》

  缘起法是佛陀教义中最重要和最珍贵的一项。佛陀以他那宝贵的觉悟体验教导弟子们,要获得觉悟,有两条道路,一是通过理解四圣谛而获得觉悟,另一是通过理解缘起法而获得觉悟。虽然,大多数人愿意去了解四圣谛,而忽略缘起法,但是,缘起法相对于四圣谛,是一样重要的。

  通过对缘起法的观察,能获得心灵的发展,因此,缘起法是觉悟的重要关节。缘起法是阐述生命与宇宙错综复杂的关系,某些因缘的生起,必须依赖某些因缘的条件。以下「四句」是缘起法的重点:

  此有故彼有。

  此生故彼生。

  此无故彼无。

  此灭故彼灭。

  通过这「四句」,我们理解因缘的生起、延续、转变和消失,这就是「缘起法」(Patcca samuppada)。缘起法,让我们理解到宇宙的一切离不开因缘,这世间的一切都依赖于各种因缘。一个现象的生起,是依赖于各种的因缘条件。一个现象的消失,也因为各种因缘的变化或消失。支撑目前的因缘条件,却依赖其它因缘条件的生起、维持或消失。

  缘起法是唯一了解宇宙和佛教宇宙观的关键。通过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这个物质世界,这世界的本质本来具无,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既然一切都是因缘条件的结合,那么,这世间根本就没有一件东西是永恒的。甚至,很多人都认为永恒的灵魂,实际也不存在。

  这个被我们理解的世界,是一连串因缘条件的组合。但是,这是不是我们对这世界的一般性观念呢?我们根据自己的心念,给予这些现象一个虚拟的永恒概念(假名),这几乎是人类共同对于这些现象的一种美好的意愿。人类被这些贪婪的力量伤害,被妄想欺骗,被永恒的假想蒙蔽了真性。因此,我们很难理解,也不愿意去理解,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泡影的真相。这就好像一团火球,迅速的在环绕我们, 到一定的时候,为我们再创造一个轮回。

  缘起法主要是靠因和果的运作。在缘起法里详细的阐述了各种「因」的要义,让我们清楚的观察到环绕我们的各种因缘的本质。让我们以油灯作为实例,油灯的点燃靠的是油和灯蕊,当油和灯蕊的因缘和合时,油灯就能够被点燃,就能发出光亮,当这两个因缘条件缺少一个时,油灯就无法点燃了。透过油灯,我们清楚的了解缘起法的运作。再以植物为例子,植物的成长,靠的是种子、土壤、养分、空气和阳光,这些因缘条件缺一不可,这更清楚的让我们了解什么是缘起法。在佛法里,让我们清楚的理解造成「苦」和轮回的缘起法。缘起法为我们解释了为何我们还要受困于轮回,为我们明了「苦」的定义,及如何解脱于「苦」的正确途径。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逃避各种因缘,也不要对缘起法生起错误的观念。在缘起法里阐述了什么是第一因,一切事物的生起有赖于因缘,生起事物的「因」,就是第一因。

  缘起法是阐述十二连续生起的因缘,因此,也称为十二缘起法。

  一、缘于「无明」(贪、嗔、痴等烦恼)而产生「行」(造作诸业)。

  二、缘于「行」(造作诸业)而产生「识」(业识)。

  三、缘于「识」(业识)而产生「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

  四、缘于「名色」(物质与心理现象)而产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

  五、缘于「六入」(眼、耳、鼻、舌、身、意)而产生「触」(外境接触)。

  六、缘于「触」(外境接触)而产生「受」(苦、乐的感受)。

  七、缘于「受」(苦、乐的感受)而产生「爱」(对境生爱欲)。

  八、缘于「爱」(对境生爱欲)而产生「取」(追求造作)。

  九、缘于「取」(追求造作)而产生「有」(业因完成)。

  十、缘于「有」(业因完成)而产生「生」(在受于身)。

  十一、缘于「生」(在受于身)而产生「老死」(未来身之老死)。

  这就是生命的生、灭和延续的规律,也是「苦」的生起。十二因缘让我们了解生命在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循环规律,在十二因缘里,「无明」和「行」属于过去世二因,「识」、「名色」、「六入」、「触」和「受」属于现在世五果,「爱」、「取」和「有」属于现在世三因,「生」和「老死」属于未来世二果。

  在十二因缘里的第一因缘「无明」,导致各种烦恼的生起,如:贪、嗔、痴等。「无明」使我们迷失了本性,「无明」使我们不断的在制造善与恶业(行),因此,导致不断的轮回,根据自己的业力而重生于人界、天界或其它生界。当一个人死后,根据自己的业力而重生,重新与「识」联系,因此,「识」是新生命的重新开始。

  新生命因「识」而开始,根据缘起法而生起「名色」(思维与肉体),新的生命式诞生了。因为「名色」的(思维与肉体)生起,新的生命形式诞生了。因为「名色」的作用,因而生起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于是,色身的感官开始形成,思维也开始有了感官的认识。感官形成后,开始与外界接触,接触些什么呢?就是色、声、香、味、触、法。

  色、声、香、味、触、法,产生了「受」──乐受或苦受。对「受」产生了执着或贪恋就形成「爱」。因为「爱」而生起贪欲,想进一步的拥有,因此生起了「取」(一切造作和追求)。通过「取」而执着于「有」,这时候,轮回的业力已经形成了,因此,导致再「生」的果报。 当再「生」的业力形成后,就堕入轮回中,生命又开始循环了。最后还是免不了「老死」,跟随「老死」的就是一切「烦恼」和「苦」。

  生命就在十二因缘的作用下,不断的从「无明」到「行」,从「行」到「识」,从「识」到「名色」,从「名色」到「六入」,从「六入」到「触」,从「触」到「受」,从「受」到「爱」,从「爱」到「取」,从「取」到「有」,从「有」到「生」,从「生」到「老死」,一次又一次不断的轮回于生死之间。

  佛学对十二因缘与生、死的关系分析的非常认真和清楚。阐明了「苦」和「轮回」的因缘。在十二因缘里的「无明」,和四圣谛中的「无明」是一样的。因此,对四圣谛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明」导致我们堕入无休无止的生死轮回。

  佛陀对阿难达尊者开示道:

  「不理解十二因缘的人,就像被绵球纠缠一样,无法看清楚真相,因而导致悲恸。生是悲惨和可怕的,导致紊乱和无休止的苦,而他们却不知道要如何脱离这个境界。」

  常见与断见

  佛陀反对常见与断见这两个极端。

  要了解什么是见?首先必须先认识到「常见」和「断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完整和不正确的。

  「常见」,是一种认为生命或万物可以永恒存在的信仰。在佛陀降世之前,这是一种主流思想,认为宇宙有一种持久存在的本质,能导致万物永久的存在。因此,人类称这种思想为「常见」(Sassata diññhi)。「常见」,源于人类「永恒」的期望,即使在今天还是一样存在。

  为何佛陀要否定「常见」?当我们观察一般人认为真实的世间一切事物时,我们无法发现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导致事物不停的变化就是因缘条件。当我们分析事物到最后的单元或最后的真实性时,我们不难发现,根本无法找到任何持续性的本质或永恒的事物。因此,「常见」被认为是不完整和错误的。

  「断见」,就是指断灭论。有些人认为人死后就一了百了,这些是属于唯物哲学的错误观点。唯物哲学家们拒绝接受心智缘起的知识,以唯物观点来了解生命,因此,它们只说对了部分而不是全部。佛教重视心智缘起的部分,如果有人主张任何事物在停止或消失后,就不复存在,那么他等于在否定心智缘起。我们必须了解所有的缘起包括心识和物质两方面。当我们了解了心识与物质的缘起条件后,我们就不可能再说「死后就一了百了」了,或东西消失后就不复存在了。「断见」是错误的观点,因为它不全面。因此,佛陀否定「断见」。佛陀对业力的阐述,充分的证明了 「死」并非灭绝。佛教认为死后还存在,但不是永恒的灵魂,而是「识」的重新开始。

  佛陀在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里,遇到不少人提出有关生命的真相或缘起等问题,他都一一的把问题给解答了。在公元前五世纪,印度的文化空前的发达。出现了很多的学者、瑜伽行者、哲学家、国王,甚至一些普通的在家人,他们提出了有关人类存在的哲学问题,有些人甚至还带着嘲弄或刁难的心理。有些人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这些课题,可是它们的研究却远离了修行体证的范围。

  佛陀不愿回答宇宙缘起的问题。佛陀认为人类所面对的问题,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的问题。明了「常见」和「断见」,将能引导他破除各种烦恼与障碍,了解存在的真相,和各种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生起不满情绪的原因。佛陀声明要证悟涅槃,必需先要拥有「正见」。唯有拥有确知正见的人,才能证悟涅槃。

  能知道第一因吗

  我们很难理解,如果没有第一因,世界如何存在呢?但是,更难理解的是:第一因是如何成为存在的开端?

  根据佛陀的看法,为生命或事物寻求第一因,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根据一般的经验:因变为果,果变为因,在因果循环中,要找到什么是第一因,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有关生命的缘起,佛陀这么说:「在生死轮回中,没有可以被认定的目标,人被愚痴所阻挠,被贪欲所束缚,人的开始是不可知的。」《相应部经》

  生命只要不离开贪和痴,将是无止尽的。唯有断除贪和痴,生命之流才不会泛滥。 也只有到那时候,轮回才会结束。

  我们很难理解空间的尽头,我们也很难理解时间的本性,更难理解的是:一旦没有时间,时间又将如何?同样的,我们也无法理解:世界是如何由第一因而存在的?世界一开始时,第一因是如何导致世界的存在?如果说,第一因是不被创造而存在的,那么,就没有理由说明宇宙的其它现象,因为不被创造,所以不能存在。

  我们不禁要问:何以没有第一因而有众生呢?佛陀不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问题本身,是由于人有限的理解力而引起的。假如,我们能理解时间相对性的本质,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世界可以没有开端。有关这个问题的解答,本身就出了问题。我们假设: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必须有一个创造者,那么,谁是创造者之前的存在者呢?

  依据逻辑:创造者本身也必须有一个创造者,这样的推理,最终是无穷尽。如果说:创造者不须要因(以前各种形态的创造者)而存在,那么,问题就不能成立了,整个争论也就没有了结果。创造者的理论,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更加复杂化。

  佛陀不愿意讨论世界缘起的问题。无论世界是被神所创造的,或是自发而生起的,都无关重要,佛教徒的修持也不会因此而不同。无论宇宙是有限或无限,佛教徒依然是佛教徒。佛陀告诫人们,要不断的努力精进,寻求自我解脱的道路,不要做无谓的推测。

  虽然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形成生命、植物、星体或其它事物的原因,可是依然无法为它们的存在,找出第一因。如果他们继续的寻求第一因,在一个接一个的过程中,他们可能回到起点,因为「因」变成「果」,「果」又变成另一个「果」的「因」。

  所以佛陀说: 「第一因是不可思议的,宇宙是无始的。」

  不灭的灵魂存在吗

  相信不灭的灵魂存在,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灵魂学说:

  在这世间,有三种不同的灵魂学说:

  一、认为「人」死后仍然存在一贯永恒的自我本质──灵魂,在佛学称这种思想为「常见」。

  二、认为「人」只是暂时的本质,死后就一了百了,是一种唯物思想,佛学称这种思想为「断见」。

  三、认为「人」的自我本质,既非永恒,亦非不永恒,这就是佛陀的学说。

  佛陀认为我们妄称「人」为「自我」、「自己」、「灵魂」或「人格」等等,这些都属于「假名安立」,并没有提到真实、独立的本质。佛教徒没有理由相信,有一个永恒不灭的灵魂,来自天堂或自我的创造。死后将「移民」天堂或地狱。佛教徒不相信这世间或其它世间,有某些事物是永恒的。我们经常执着于我们自己,希望能发现某些事物是永恒的。这种行为,像小孩子想攀天上的彩虹,对孩子们来说,彩虹是美丽的、真实的,可是成人都知道,彩虹是光和水因缘和合而组成的幻象。就彩虹的本质来说,它只不过是一连串的光波罢了。

  发现没有灵魂存在时,人类的表现也很正常。人类并不因为没有灵魂的存在,而表现失常或急躁不安。也不因为假设或想像灵魂的存在及灵魂如何作用,而产生震憾世界的新发现。寻找灵魂或企图发现灵魂的存在,有如在暗室里寻找东西,什么也找不到。但是,一般可怜的人,从来不理解这一点,他们所要寻找的东西根本就不在暗室里,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努力是白费功夫,那简直太难了。

  某些人相信灵魂的存在,可是却没有能力解释灵魂到底存在于什么地方,以什么形式存在。佛陀告诫信徒,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这无谓的事情,要专心的寻求解脱之道。当我们获得大成就后,就会知道灵魂到底存不存在。

  一位苦行修士瓦差哥达,来到佛陀眼前,问道:

  「尊敬的苟答马先生!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

  佛陀沉默不回答。瓦差哥达再问道:

  「尊敬的苟答马先生!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

  佛陀还是保持沉默。瓦差哥达放弃了,他转身就离开了。

  当瓦差哥达离开后,阿难达尊者问佛陀:「世尊!为什么不答复瓦差哥达的问题呢?」

  佛陀向阿难达尊者解释了他的立场。

  「阿难达啊!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有『我』的存在,那就等于承认了外道的『常见』观点。」

  「阿难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没有『我』的存在,那就等于承认外道的『断见』观点。」

  「阿难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根据我的智慧,所有的『法』都是『无我』的。」

  「确实是『无我』。」阿难达尊者回答道。

  佛陀又说道:

  「阿难达啊!还有,当瓦差哥达问我到底有没有『我』的存在时,如果我回答:没有『我』的存在,那么,将令瓦达哥达感到困惑,他可能会误解:以前确实有『我』的存在,怎么现在『我』却没有了。」《相应部经》

  佛陀认为对灵魂的臆测是无用的,灵魂只是一种幻象。佛陀说: 「愚痴和妄想使人们沉迷于幻觉中,他们把灵魂当作是自己存在的实体,并认为灵魂可以和自己的身体分开存在。他们心中执着于自我,他们渴望天堂的存在,并寻求在天堂中的自我享受。因此,他们无法发现并觉知无上的幸福和不朽的真理。」《相应部经》

  自私的观念之所以出现在人们心中,就是因为人类对自我和存在的执着。

  无我论:

  佛陀以「无我论」反驳了一切灵魂和灵魂思想。无我(Anatta),可解释为没有自我或没有灵魂的存在,要了解无我,必须先了解「常见」──即认为世间有个恒常的‘我’或‘我所有’,和「断见」──认为没有任何的因、没有任何的缘,人死亡后色法、名法都灭尽,死后什么都不存在了。「常见」和「断见」都是由「我执」生起的「邪见」。要了解「无我」就不要执着于任何灵魂学说或思想。相反的,我们必须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去了解事物的本性,不要凭感觉而捕风捉影。一个人必须先要了解「我」、「我执」、「灵魂」到底是什么?这一切只不过是因缘条件的假合和变化罢了。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分析,佛陀教导我们:那些我们认为永恒的,其实是名色和五蕴的因缘假合,身体是色(物质)、名(心识)和五蕴(色、受、想、行、识)所组成的,这些力量一直在发生作用和不停的变化,它们没有一个片刻是相同的。它们组成了身、心和感官。当佛陀分析身、心和感官时,他只发现了五蕴中「识」的力量,并没有发现灵魂的存在。但是,很多人对「识」产生错觉,以为「识」就是「灵魂」。佛陀分析的很清楚,识是依赖受、想、行而存在,「识」无法单独存在。

  「诸比库!色中无我、受中无我、想中无我、行中无我、识中无我。诸比库!了解了这一些,就不会把价值观建立在色、受、想、行、识上面。就这样,他能弃除烦恼而获得解脱,解脱的智慧也因此而产生。跟着,他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修行的基础也奠定了,以后不再有轮回了。」

  《无我相经》(Anattalakkhaõa Suttaü)

  佛陀的「无我论」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提出,和今天的科学思潮是一致的。在现代科学家眼里,人类只是一堆一直在变化的感受。现代物理学家认为,宇宙坚实的外表,实际是不存在的,宇宙只不过是一种「能」的流变。现代物理学家了解,宇宙的整个转变过程是由许多物质聚集而成的,而人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这一切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就已经了解了。

  一位杰出的作家 W.S.维利说过:「在现代思想的主要学派中,人类不灭灵魂的存在已经受到怀疑了。」灵魂不灭的信念,是教条主义,它抵触了可被证实的真理。

  灵魂不灭的信仰,相信在我们死后还有某些东西存在。可是这存在物到底能不能令我们永恒的存在?除非,我们有能力知道那存在物到底是什么?并且,我们还要证明我们到底是不是存在于那存在物里面?可是,大多数人宁可相信死后有不灭的灵魂的存在,他们顽强的执着与攀缘于肉体或人性的某些因缘假合的东西,并错误的认为灵魂是生命的基本形式。

  现代科学家通过研究后,对所谓“灵魂”描述如下:「灵魂只不过是一些感知、感受的情绪,与生理的经验互相作用的关系。」詹姆斯教授说:「灵魂这名词,最多是代表语言的一种图象,并不反应任何事实。」佛陀的「无我论」在大乘佛教里,称为「空性」或「空义」。这观念是由大乘著名学者龙树(Nagarjuna)大士提出的。但是「空性」(Sunyata)并非有别于「无我」,也不见得比佛陀原始的教义「无我论」 来得高明。

  相信灵魂、自我或造物者的存在,已成为一般的的想法。佛陀为何不接受这种多数宗教都认为绝对必要的说法?事实,当许多外道得知佛陀拒绝这种观念时,感到十分的惊讶。但是,很多对佛教存有偏见的学者或心理学家,在深入的研究和比较后,都与佛教站在同一立场。也有一些学者,他们固然非常欣赏佛教,可是却企图将灵魂或自我的观念推荐给佛教,曲解了「无我论」,以为这样就可以把佛教发扬光大。可是,佛陀早就觉察到,这种思想是一种邪见,对人性的提升一点帮助也没有。

  一切行无常。

  一切受是苦。

  一切法无我。

  《法句经》V227、228、229

  在佛经里,有一则关于灵魂的寓言故事:「有如把一条动着的绳子当作是一条蛇,因此内心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惧,当他发现那是绳子时,那种恐惧就完全消失了。」相信不灭的灵魂,就好比那个人对绳子产生的错觉──其实,只不过是个人心中的想像罢了。

 ----------------------------------------------------------------------------------------------

更多达摩难陀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六章 佛教与其它

彦琮大师: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 序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七章 人类的道德

彦琮大师: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一

彦琮大师:集沙门不应拜俗等事卷第二

 

后五篇文章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四章 永恒的真理

达摩难陀法师: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三章 佛陀入灭之后

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

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

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五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