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6)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评判——法念处修行的诀要(6)

        真有智慧的人并不一定能想出许多道理,在心中作种种复杂的,“投影作用”或“系统分析”。他只是如实地知道了自己在做什么。复杂的人往往建立了庞大的功业,但却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动机是什么。而智慧的不同点就在此。它并不一定是复杂的,但它能令人对自己人生中大大小小的运作皆如实了知。有一句中国话说“智者知人”,以佛法来看的确讲得对。但在知人之前,更重要的是“知我”——了解自己。

  凡是不了解自己而在讲空、无常、无我等道理的,以我看就是佛法玄学化的表现了。而任何如实描述生命的文学、电影、美术或戏剧,只要它们能帮助人类对自己的了解,虽然没有直接讲“空”、“无我”等道理,以我看就是佛法了。

  作为一个佛法修行人,当然该加深自己的四念处觉照力,去深观一切法的无我性与空性。凡是直观自己的生命而见到一点点和“空”、“无常”、“无我”等理论相应的事实,哪怕只是一点点,他一定当下就会有喜悦由心中涌出的。这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点都假不了的事实。难只难在修行人只在心中想空、想无常、想无我,却没有见空、见无常、见无我。严格说来,一个人不去不存预设地如实直观生命,而把一套东西硬加在生命上,就是在作一种价值评判了。他是在把世界或生命想成说成——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无自性的,乃至缘起的。他的这个“心之行为”不是由生命中自然展现的,而是学来的、听来的、看来的。事实上这是违反原始佛教中四念处“如实观”的原则的。修行人若不能不存成见地如实观察生命修四念处,则他的“慧力”是不会增进的。因为他不在观察,而在批判,不在看事实,而在尝试解释什么。不在如实地接受生命,却把生命想成一个样子。

  真理是不能靠“涂抹”及“反复”而达到的。《金刚经》中说,若人说如来有所说法,就是谤佛,是一点也不假的。修行人如果抓住佛所说的一句话,以为这就是真的,就是空间的东西,这种心态却正是佛讲《金刚经》时所要纠正的。佛的意思是说他讲的东西没有一样是有实体的,故他“实无”所说。他若说了什么,也只是用来帮助修行人更了解自己及自己的执著罢了,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意义。而候选人若以为佛说的法有一绝对的意义,就是把佛的意思曲解了。

  至于为何佛要讲这些“实无所说”、“说什么即非什么”的道理呢?这就和本意所欲阐述的主题——不要轻易作价值评判——有关系了。

  佛所发现众生烦恼的主因——执著,是可能以一切事物为对象而产生的。这其中包括了感性层面的种种,如人对感情、感觉的执著等等。同时,它也包括了知性层面的执著。

  感性层面的执著好察觉,四念处修起来(主要为身、受及心三念处)也比较容易。但知性层面的执著相对地比较难观察,四念处在此处修起来(就是法念处)就没有像前面三项那么容易了。



 

 
 
 
前五篇文章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值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二、今日修行之二边

 

后五篇文章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苟嘉陵:做个喜悦的人-念处今论 十一、不要轻易地作价

普济:五灯会元卷第十一

护法法师:静坐与喜悦之路 身体可以设定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