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禅林衲子心:学者为何? |
 
禅林衲子心:学者为何?
文/见穑法师 《论语.宪问》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学习是为了充实自己,进德修业;现在一般人的学习则是为了装饰门面,炫耀给别人看。尚在求学的过程中,实应深思自己为何而学习?以什么为学习目标? “学”一字按《说文解字》:“学,觉悟也。”谓藉由学习,能使人除去蒙蔽,进而自立、自主、自强。因为“人非生而知之者”,故须藉着前人的智慧及引导,广知世界万事万物,才不会做出违反道德、常理之举,不仅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所以“学”亦有仿效之义,向前贤看齐。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藉由学习,不断地提升自我,进而能自利利人。 古人云:“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所谓的气质,是由内心的修养所散发出来的相貌。因为每个人薰习不同,自然会展现出不同的气质,或许是正气、或许是秀气,乃至于是俗气。修行者应涵养的是“道气”,言行举止符合戒律、威仪,身、口、意三业清净,众生一见就欢喜,甚至还可以影响别人、助益他人,此即以“道”为学习目标。 “道”是一条通往光明之路。《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佛法来说,大学之道,即是大觉之道,开始修行就是觉悟的开始。首先要明明德,明悟本具清净光明之德性,称为“自觉”,藉由许多法门,修善断恶,进而达到觉悟的境界。除了自己有成就,更要帮助他人,即是亲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教导众生正确的知见,引其趋向正道,即是“觉他”,待自觉觉他皆圆满,就达到止于至善,也就是“觉满”。此时,心平世界平,走到哪里皆是祥和安乐,没有烦恼。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是一件欢喜的事,不仅能去除无知愚昧,开启自性的智慧;更幸福的是,古圣先贤早已将路铺好,只待我们向前迈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皆当成佛,发愿精进学习,无有疲厌,回向“我与众生等,皆共成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