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一 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一 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佛陀的教导是一个体系完整的教学,籍着开展对自己的了解而净化自己。体认到自己的实相,便能消弭因不当的理解而引生的错误行为及不快,让我们依循实相来行事,过着丰饶、积极而快乐的生活。

  佛陀在《念住经》中,指出一种透过观察自身,培养出了解自己的实践方法,这就是内观法。

  观察自己的实相,立刻会发现:我们平时提到的“自己”有身心俩个层面,我们必须学习从生理、心理(身和心)俩个层面来观察。但要如何确实地体验到身和心的实相呢?接受别人的解说或理智的知识是不够的,这些或许可以在我们进行“自我探索”时作为参考,但是实际地进行内在的探索及体验自身的实相还是必须靠自己。

  我们依赖感受来体验身体的实相,也就是以产生在身体上感受来感觉身体的存在。尽管闭上双眼,我们仍知道有手,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的存在,因为我们能感受到它们。就像一本书,有外在的形式、有内在的内容一样,我们身体结构也有外在身体的客观实相,以及内在感受的主观实相。我们研读书中所有的文字以了解内容,同样的,我们透过感受来感觉身体。如果没有觉知到感受的存在,那就无从了解身体的结构;这俩者是不可分的。

  同样的,心理结构也可分为形式和内容二部分;心(citta)和法。此处的法,是指任何心上所产生的贪头、情绪、记忆、希望、恐惧等心理内涵。就如身体和感受实际是无法分割的一样,离开了法(心的内涵),也就无法观察心;心和法是紧紧相连,彼此互相影响的。在佛陀的教导中,这一关键性的发现极具意义。佛陀说:

  心上只要有任何念头生起,必定就有感受伴随而生。

  因此,观察感受其实是了解个人身心整体的最佳方法。

  我们可以从下列四个方向去了解每一个人;生理方面的身体和感受,心理方面的心和法(心的内涵)。这四个面向既是《念住经》的四大部分,也既是观察个人现象的四项有利切入点。要完整地探索,每一个面向都必须实地体验,而每一个面向都可以籍着观察感受来体验。

  因此,佛陀特别强调觉知“感受”的重要性。佛陀对弟子最重要的开示之一,《婆罗门加罗经》中,他说:

  籍着如实地观察感受的生起和灭去,

  籍着如实地观察感受的爱味,

  籍着如实地观察感受所含藏的危机,

  籍着如实地观察从感受中脱离,觉者获得自在和解脱。

  佛陀强调,想体悟四圣谛,觉知感受是先觉条件,他说:

  对那些体验到感受的人,我告诉他们:什么是苦、什么是苦的起源(苦集)、什么是苦的止息(苦灭),以及止息的苦的方法(苦灭道)。

  感受到底是什么?佛陀用了许多方法来描述它,并把感受纳入构成心识的四种历程之中(请参阅第二章)。但是,在精确一点定义中,佛陀说,感受包含心和身两层面(注四)。只有身没有心,无法觉知到任何东西,例如死亡的躯体就不会有感受存在。能感觉的是心,但所感受到的东西具有不可摆脱的身体成分。

  这个身体成分在我们修习佛法时扮演核心的地位。我们修习佛法,目的是要开发我们的能力,去面对生活上的各种变迁,而仍能保持平衡稳定。所以我们得先练习,在内观时保持平等的心,去观察我们身上发生的任何现象。保持如此平等的心,我们便得以去除因习性所造成的盲目反应,而能于每一个情境中做出最好的正面行动。

  我们对生活的体验仍透过六个根门(眼、耳、鼻、舌、身、意)而来,其中五个是身体的感官,一个是心识。从缘起法来看,六根只要有任何一根与外境接触,接触到物或心的任何现象,便会在身上产生感受(请参见第四章)。如果我们没有注意到身上发生什么,我们在意识层面就不会察觉到感受的存在。在这种无明、无知的情况下,下意识便会对感受生起刹那刹那的喜欢或厌恶的反应,这种习性反应会增长成贪爱及憎恨。在意识察觉以前,习性反应已经不断重复增强过无数次。因此,如果禅修者只在意识的层面留意,他们只能在习性反应已生起并酝酿强大危险的力量之后才察觉到,那时,足已吞没禅修者。他们已放任感受的火花变成大火,然后才要扑灭它,这实在是无谓地自找苦吃。而如果他们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身体上,客观地观察身体内的感受, 火花就会自行烧光,不致酿成大火,禅修者经由注重身体的层面,就能在感受生起的瞬间觉知到,而不会产生任何心性反应。

  身体层而的感受实在是非常重要,因为它让我们在自己体内体验到当下可以触及的无常实相。我们的内在,刹那刹那都在改变,以感受这出戏来显示无常。在身体这层面,必须体验无常,观照到感受的不断变化,我们便能领略到自己无常的本质。这样的领略让我们明白:执著那些短暂存在的事物是没有意义的。这种对无常的实际体验,会自然地激发我们生起不执著的心理。这种不执著的心理,不但能防止我们产生新的贪爱及憎恶,也可以消减我们对爱、憎的惯性反应。这时候我们的心才能渐渐地从苦中解脱。除非包含整个身体这个范围,否则,受蕴便仍是片面而不完整的。因此佛陀常常强调,从身体的感受去体验无常的重要性,他指出:

  持续努力、保持对身体觉知的人,戒除不好的行为,并做该做的事,有觉知力并有彻底的了知,就能从烦恼中解脱。

  苦的原因是贪爱和憎恨。一般认为,爱憎是来自于我们身心对各种对象所产生的反应。但是,佛陀却发现,介于对象和习性反应之间,有个失落的环节,那就是感受。我们是对内在的感受做习性反应,而不是对外在的事物做反应。当我们学会客观地观察感受而不带贪心或嗔心的习性反应时,不但不造作苦因,反而还会止息苦。因此,观察感受是实践佛陀教导的精髓所在。而要觉知全面的受蕴,必须观察身体的感受。对身体感受的觉知,能使我们深入问题的根源并拔除痛苦的根源。观察到我们自己身心的深处,才可能从痛苦中解脱。

  了解觉知感受在佛陀教导中的重要后,我们就能从《念住经》得到新的洞见(注六)。经文首先叙述念住的目的在于:

  使众生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

  叙述念住的目的后,接着便简要地告诉我们,如何去达到这些目标:

  禅修者,要精勤、觉知、时时彻知无常,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就心观察心,就诸法观察诸法,去除对身心世界的贪嗔。

  就身体观察身体,就感受观察感受。

  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对一个修习内观的人而言,其中意旨就像黑暗中的火花一样清楚明显。身体、感受、心、以及心的内容(诸法)是人所包含的四大部分,要正确的了解人的这些现象,我们必须直接去体会自己的实相。为了获致直接的体验,内观者必须发展俩种能力:觉知(sati)和时时彻知无常(sampajanna)。这部经名为“念住”,但如果没有深入自己的洞见,只有“觉知”是不够的,须得洞见到我们所谓“我”的无常现象。修习“念住”能使内观者领会自己短暂的本质。有了这种亲身的体验时,就能确实建立“念住”,建立那种能引致解脱的“正念”。到那时,贪、嗔自然消解,不只是对外在世界的贪、嗔消解,连内在世界最难消解的贪、嗔也会消解。内在世界的贪、嗔常是深藏心底,而且经常被疏忽,是不假思索、心腹相连地执着我们自己的身心。只要这种深藏的执着还存在,我们就难以从痛苦中解脱。

  《念住经》首先教导的就是如何观察身体。身体是身心结构中最明显清楚的层面,也是最适合进行自我观察的起始点。从身体开始观察,然后的观察、心的观察、法的观察便都能次第开展。这部经里教导好几种开始观察身体的方法,第一个也是最常用的就是对呼吸的觉知,其次就是注意身体的一举一动。不论从何下手,都有必定的程序,每位内观者都要经过这些程序才能达到最后的目标。下列所录,是这部经里十分重要的章节:

  禅修者于是就身体内部观察身体,就身体外部观察身体,同时就身体内部、外部观察身体。因此,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的现象,他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灭去的现象,他同时观察身体当中不断生起、灭去的现象。于是他清楚觉知:这是身体!修成了只有了知和只有觉照的境界,超越执着,不再贪着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注九)

  这段文句十分重要,他出现在探讨身念住的每一段落结尾,接下来讨论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的章节中也都出现这些文句。(在那三个章节中,“身”就分别改换成“受”或“心”或“法”)这个章凶描述了念住最基础的修法,但因表达上的困难,因此有很多种不同的解说。但如果我们了解,这章节谈的是觉知感受,了解想来就没有那么困难了。修习念住,内观者必须洞察到自己的本质.深入洞察的方法就是观察感受,包括观察身、心、法其它三种身心现象。因此,下手处或许会有所不同,但修习到某个程度后,必然都会进入有关受念住的修行。

  因此,经文说,内观者可以分别从身体的内部或外部生起的感受开始观察。从身体的表层开始,或内外两者一起观察。也就是说,先从身体某部位开始观察感受,再渐进地培养出对全身感觉到感受的能力。当开始修习内观时,或许会感觉到明显而强烈的感受,并且似乎这感受还会保持一段时间。办几件实事观者会觉知到感受生起,经过一段时间然后灭去。此阶段,他们体验到的是身心上粗重明显的感受,整个似乎有坚固、持久的性质。但继续修心到某种阶段,那坚固的性质自然而然消失,身心只感觉是一团振动,瞬间生起、瞬间灭去。有了这种体验后,内观者就会明白身体、感受、心和法其实只是一连串没有自性、不断变化的现象罢了。

  具备了这样对身、心究竟实相的直接体悟,便能够粉碎我们原有的幻觉、设想和错误的见解。原先只是建立在信念或推论上的正确观念,当有了这些体验时,便呈现新的意味。逐渐籍着对内在实相的观察,到最后,所有扭曲认知的习性都将去除,只有清净的觉知和智慧留存下来。

  当无知消除,潜伏在深层的爱憎习性也将连根拔起,内观者便能从所有缠缚中解脱--包括对自己内在身心世界的最深执著。当这种执著消除,一切痛苦就消失,个人从此解脱。

  佛陀常说:

  无论什么被感觉到的都是和苦相连。

  因此感受是体验苦的真相的理想工具。不愉悦的感受当然是苦,但是非常愉悦的感受也是一种十分细微的苦扰形式。任何感受都是无常的。如果我们只想拥有愉悦的感受,当愉悦消失后,就只会留下苦。因此,每一个大吃一惊 都包含着一颗悲苦的种子。所以,当佛陀指点我们息苦之路时,他特别指出感受的生起这路和灭去之路(注十一)。人只要停留在身心世界的范畴,受和苦便会持续。唯有超越这个身心世界,去体验涅槃的究竟实相,受和苦才能止息。

  佛陀说:

  有些人不能过着如法的生活,因为他谈得太多。

  有些人虽只略闻正法,从自己的身体去体验自然法则,这样,他就能过着如法的生活,永远不会忘记正法。

  我们的身体是真理的见证。当内观者在身内发现真理时,真理是如此真实,自然会过着如法的生活。人人都可籍着学习观察我们内在的感受而体会到这个真理,我们也因为如此而从痛苦中解脱。

 
 
 
前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三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四 汉语版《大念住经》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五 葛印卡老师所教内观的导师传

净界法师:我那个果报体能够造什么业?

 

后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九章 目标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七章 慧的训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六章 定的训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