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十章 生活的艺术

 

  我们的许多成见中,其中最基本的是认为有一个“我”的存在。这样的假设,使我们每个人把“我”摆在首位,视自己为宇宙的中心,尽管在大千世界中,我们毫无困难地看到我们的世界只是其中的一个;在这个世界的芸芸众生,我们也看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个。无论我们如何自我膨胀,与浩瀚的时空比较,“自我”实在显得微不足道。“自我”的概念显然是错误的,虽然如此,我们仍致力于追求自我实现,认为这是快乐之道。若想以别种方式来生活,反而显得不自然或甚至觉得有危险。

  但任何经历过自我意识折磨的人,都知道那是多么大的痛苦。一旦我们局限于欲望、恐惧、身份,我们就被限制在狭窄的自我监牢中与世界隔绝而与生活脱节。从自我的妄念中苏醒,才是真正的脱离束缚,使我们走向世界,对生命开放、对别人开放,找到真正的实现。我们并不需要自我否定或自我压抑,而是要从错误的自我观念中解脱。这条解脱之路是要先明白我们所谓的“我”,事实上是短暂的、不断变化的现象。

  内观是获得这种洞见的方法,未曾体证过身心变化无常的人,必会落入自我主义的圈套中,而招致痛苦。一旦恒常不变的错觉粉碎后,“我”的错觉自然就会消失,痛苦也会消失无踪。对内观者而言,体认自我与外在世界生灭的本质,用以打开解脱之门的钥匙,就是“无常”。

  了解无常很重要。“无常观”连贯整个佛陀的教导。他说:“只要能活着一天了解生灭的实相,好过活了对它无知的一百年”。

  对无常的觉知,他比喻为农夫的犁头;犁田时,能断除所有的根;又好比屋顶的最高屋脊,高过所有支持它的梁;好比强权的领袖统治诸侯;好比月亮的光亮使星光失色;又好比升起的太阳驱散所有的黑暗。他临终前的开示:“所有的业行、所有有为的事物终将会毁坏,努力去学习体悟实相吧!”

  无常的实相不能只在知识上接受,也不能由于情绪或虔诚而接受。每个人都必须从自己身上去体验无常,直接了解无常,同时了解自我的幻化本质与痛苦的本质,才能建立走向解脱的正见,这才是正当的了知无常。

  当戒、定、慧三种练习到极致,内观者即可经验到解脱的智慧。除非接受这三种训练,一步步地走在这条路上,否则不能达到洞见而解脱痛苦。但即使在开始练习之前,也必须具有某些智慧,或许只是先从知识层面上认识苦谛。即使是浅显的了解,如果没有这样的了解,是绝不会生起想努力解脱痛苦的念头。所以佛陀说:“正见是首要的。”

  因此,八圣道的第一步就是正见与正思惟。我们必须正视问题并决定要解决它,这时才有可能去练习。我们开始在道德上实行此正道,遵照戒律来端正我们的行为。藉由专注力的训练开始训练心,靠察觉呼吸来培养定务,靠观察全身的感受,培养解脱习性的智慧。

  当我们从自身经验中,体认到真理时,正见又再度成了八圣道中的第一步。透过内观的修习,了解变化无常的本质,便可脱离贪、瞋、痴三根本烦恼。有了纯净的心,不可能想伤害他人,反而对所有人充满了善意与慈悲。在语言上、行动上及生活上,都会过着无过失、宁静与祥和的生活。内心的平静来自戒律的实践,因此容易培养专注力。定力越强,就越有深入的智慧。如此良性循环走向解脱之道。戒定慧互相支援,就像三脚架的三支脚。三脚缺一不可,且要一样长,否则就无法站起来。同样的,修行者要戒定慧共修,平衡培养八圣道。

  佛陀说:“从正见进入正思维;有正思维走向正语;正语导入正确的行为(正业);正业可发展正当的职业(正命);正命带来正确的努力(正精进);正精进就能产生正念;正念导致正定;正定能产生正智慧;正智慧才能得到正解脱。”

  即使在此时此刻,内观修行也能有相当深远的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状况发生威胁到内心的平静。意想不到的困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人会跟我们对立。毕竟,练习内观并不是保证不会面临困难。正如学会开船,不代表航程会一帆风顺,暴风雨还是会来,问题依然会发生。想逃避是枉然的,而且会有挫折感,相反地,正确的开船是利用学得的所有技术,来让自己安然驶离暴风雨。

  为了能做到这样,首先我们必须明白问题的本质。无知使我们责怪外在的事件或人物,认为他们才是问题的根源,因而花费所有的精力想去改变外在事物。但修习内观会明白除了自己以外,没有人该为自己的快乐与否负起责任。问题存在于盲目反应的习性,因此我们应该注意内心所习惯反应出来的内在风暴。只是下决心不起习性反应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要盲目反应的习性仍存在潜意识中,尽管我们尽全力压抑,它迟早会生起并且压倒我们的意识。故唯一的解决之道是去学习观察和改变自己。

  说来简单,但做起来却很困难,问题是,我们应如何去观察自己呢?面对逆境时,负面的习性反应——生气、恐惧与憎恨已经油然而生,还没想到要去观察它,早已被这负面情绪制服了,并且做出负面的语言或行动。等到伤害已造成,再来认错后悔,已晚了一步。但下一次,我们再度面对逆境,仍又重复同样的行为。

  或者,假定我们能体会生气的习性反应已经发生了,我们尝试着去观察生气本身。当我们尝试时,这些令我们生气的人或事物会在心中出现。想起这些会更增强我们的愤怒。要将这些人或事物隔离,只单纯地去观察我们的情绪,这是超出一般人的能力之外的。

  但是,经由从观察身心的究竟实相,佛陀发现到无论何时心里生起情绪反应,在身体层面会有两种变化,一个非常明显,就是呼吸会变得粗重些;另一变化则比较细微,是生化方面的反应:身上会产生感受。经由正确的训练后,一般人可以很容易培养出观察呼吸和感受的能力。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呼吸和感受的变化作为警示,在负面习性反应聚集到危险强度之前提醒我们。如果我们可以持续观察呼吸和感受,我们很容易从负面情绪中解脱。

  当然,惯性反应的旧习已根深蒂固,无法立刻去除。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加强练习内观,我们会发觉至少有一些状况,我们不会不知不觉就起习性反应,渐渐地,观察的时刻会增加,而习性反应的时刻,即使在最令人生气的状况,我们也能够观察呼吸和感受,而保持平稳平静。

  以这种来自内心最深层的平等心,我们首次才有能力采取真正正面的行动——而真正正面的行动总是积极且具创造性的,而不是对别人的负面情绪盲目地生出反应,例如,我们会选择最恰当的处理方式。当遇到一个怒气冲天的人,无知的人也会跟着变得很生气,结果引来争吵,双方都会不愉快。但如果我们保持平静沉稳,我们会帮助别人远离愤怒,建设性地处理问题。

  观察感受使我们学到:我们自己被负面情绪压倒时,我们就会痛苦,所以我们看到他们有负面反应时,我们明白他们正陷于痛苦之中,而不会让他们更痛苦。我们感到安详与快乐,也帮助别人得到安详与快乐。

  培养觉知与平等心,并不是让我们像植物一样不动,也不是漠视他人的痛苦,而一味追求自己内在的平和。正法教导我们,对于自身和别人的幸福,我们都有责任,我们要尽可能帮助别人,但须始终保持平衡的心。看到一个小孩身陷流砂中,愚笨的人会变得心慌,奋不顾身跳入流砂中,使自己也陷在其中。而有智慧的人,会保持平静沉稳,找树枝搭过去,把小孩拉到安全地带。随着别人跳入贪嗔的流沙中是无法助人的,我们必须将别人带到心里平衡的坚硬平地上。

  有时候在生活中,强烈的行为是必要的。但在行动之前,我们必须先自我检查内心是否平静、是否对这个犯错的人充满爱与慈悲,如果是这样,这行动才会有用;若不是,一点帮助也没有。如果我们做事出自爱与慈悲,就不会错。当我们看到强者欺负弱者,我们有责任去制止这有害的行为。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做,虽然可能出自同情弱者而气愤侵略者,而内观者会对两方都有相同的慈悲心,因为必须保护弱者不受伤害,也要保护强者不受他自己有害行为的伤害……

  采取任何强硬行为之前,检视自己是很重要的;事后才回顾辩解是不够的。如果我们无法体验内在的安详和谐,也无法带给他人安详和谐。作为内观者,我们要学习超然,既慈悲又冷静。我们培养觉知与平等心,以帮助所有的人。如果我们都不做增加这世界紧张不安气氛的事情,就已经是做有益的行为了。事实上沉默平等心的行动是很大声的,它具有深远的回响,对许多人事物都会有正面的影响。

  毕竟,负面的情绪,不论是自己或别人的,都是人类痛苦的根源。内心变得纯净时,无限宽广的生命就会在我们面前展开。我们可以享受,也可以和别人分享这真正的快乐。

  问题与回答

  问:我们可以告诉别人内观吗?

  答:当然可以,法是没有秘密的。你可以告诉任何人在此的一切,但教导别人怎样修行又是另外一回事,是不宜的。唯有等到你的技巧十分纯熟且接受过指导别人的训练之后,才比较恰当。如果有人对修习内观有兴趣,可以对他们来上课。至少第一次内观的体验,必须在合格的老师的指导下,在安排好的十日课程中学习,然后才可自我练习。

  问:我练瑜伽,如何和内观结合呢?

  答:在上内观课程时,不允许练瑜伽,因为那会干扰他人。但回家之后是可以将内观配合瑜伽姿势做为健身运动。瑜伽非常有益身体健康,有的甚至可以和内观结合。例如:你可以做出一个姿势,然后观察全身的感受,这样会比单纯练瑜伽更有益,但是使用咒语与观想技巧的瑜伽与“内观”就完全背道而驰,千万不要混用这种技巧。

  问:那么关于瑜伽中不同的呼吸练习呢?

  答:它们与健身练习同样是有益的运动,但不要把这些呼吸的练习与内观的观息法混合。观息时,你必须观察自然的呼吸,不要控制呼吸。把练习呼吸当做是一种健身运动,而观息则是为了内观。

  问:我是不是执着与证悟呢?

  答:如果是,那你是背离正法而行,只要有执着,你就绝不可能体验证悟。只要明白什么是证悟,然后继续观察当下的实相,证悟自然会到。如果没有,也不要失望,你只要做你的工作,把结果留给法去处理;如果你这样做,你就不是执着证悟,它就会来临。

  问:那我只要努力内观就行了吗?

  答:是的,净化你的心是你的责任。把这个当作是责任,但不要执着。

  问:不要想到达任何目标?

  答:该来的自然会来,让它自然发生。

  问:您对教导正法给孩子有何看法?

  答:最好的时间是在出生前。在怀孕其间,母亲就应该修习内观,小孩会接收到,他将会是一个正法的小孩。但如果你已有小孩,你可以和他们分享正法。例如,在内观课程结束时,你学会修习慈悲观的技巧,来和他人分享和谐;如果你的孩子们还很小,在每次内观后,及他们睡前将慈心回向给他们,这样他们也能得到法益。如果他们是较大的小孩,可讲解一些他们可以接受的正法,让他们明白。若他们能了解,可以教他们练习观察几分钟呼吸,一起坐几分钟就让他们去玩。不要对孩子施压。让他们觉得内观就好像游玩,他们自然就会喜欢做。最重要的是你要过健康如法的生活,做孩子的好榜样。在家中你要建立和谐安详的气氛,让他们长大后成为健康快乐的人。这是你可以为孩子们做的最好的事。

  问:谢谢您教导如此好的法。

  答:谢谢法,法是伟大的。我只是个传递的工具,也谢谢你们自己,你们很努力,所以学会了这个技巧。光是老师一直说一直说,而学生不去实行,就得不到什么!保持快乐,努力用功,努力用功。(全文完)

  故事:时机已到

  我有幸出生于佛法之国:缅甸。殊胜的内观技巧,经历了两千多年在此地还维持其原貌。我的祖父大约在一百多年前,从印度移民到此定居,所以我也在这里出生。我很庆幸自己出生于商贾之家,也很庆幸自己从十几岁就开始工作赚钱。当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赚大钱,我很幸运地在年轻时就赚了很多的钱。如果我不曾了解有钱人的生活,就无法亲身体验富人生活的空虚。如果我没有如此的亲身体验,那么在我内心的某个角落,可能会时时萦绕着这样的想法:真正的幸福在于有财富。人一有钱,就会在社会上享有特殊的身份、崇高的地位,在许多不同的机构中担任要职。我从二十出头就开始疯狂地追求名望。在这些压力之下,很自然地患上身心官能症:严重的偏头痛。每两个星期发作一次,药石罔效。罹患此症也是我的福气(使我才能接触到正法)。

  缅甸最好的医生对我的病都束手无策,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在症状发作时给我注射吗啡止痛。每两个星期就得注射一次吗啡,然后就必须忍受其副作用:恶心、呕吐和心情苦闷。

  像这样的受苦了几年后,医生警告我说:“现在你每次头痛发作都靠吗啡止痛,如果继续下去,你就会上瘾,到时你就非得每天注射吗啡不可。”那我这一生不就完了吗?想到这里令我震惊。医生劝我说:“你时常到国外旅行做生意,就为了你自己的健康出国一趟吧!我们无法医治你的病,我们知道国外的医生也一样,不过他们也许有新的止痛药。那你就不必再依赖吗啡了。”听了医生的忠告,我去了瑞士、德国、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看了这些国家最好的医生,幸运的是他们都无法治好我的病,我只好回国,病情比出国前更严重。

  求医不成,回国后,一个好心的朋友来看我,建议道:“为什么不试着去坐一期乌巴庆老师指导的十日内观课程呢?乌巴庆老师是一位圣人般的人物,他是政府官员,也跟你一样是有家室的人。照我看来,你的病是心理压力引起的。这种技巧可以去除心理压力,或许你练习了这技巧后,可以治好自己的病。”到处求医都无效,我决定至少去见见这位教内观的老师,反正对我没有损失。

  我去到乌巴庆老师的内观中心,与这位不平凡的人交谈。内观中心宁静祥和的气氛,以及乌巴庆老师安详的举止,令我印象深刻。我说:“老师,我想来参加一期您的课程,您愿意收我这个学生吗?”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学这技巧,欢迎你来参加课程。”

  我接着说:“好几年来我为严重的偏头痛所苦,却又无药可治。我希望学了这方法之后,我的病可以不药而愈。”

  “不!”他突然说道:“不要来找我。你不要参加课程。”我不懂我做错什么得罪了他;但是接着他充满慈悲地解释说:“正法不是用来医治身体上的病痛的。如果你追求的是冶病,你最好去医院。正法的宗旨是为了治疗人生所有的苦痛。你的病事实上只是你人生苦痛的一小部分。在净化内心的过程中病痛会消失,但这只是副产品。如果你将副产品当作主要的目标,就贬低了正法的价值。不要为治病而来,要为内心的解脱而来!”

  我被他说服了,我说:“老师,我明白了,我将只为净化内心而来,不管我的病会不会好,我都要来体验在这里看到的安详。”向乌巴庆老师许下承诺后,我就回家了。

  但是我还是一直拖延没去上课,出生在顽固、保守的印度教家庭,我从小就背诵这些诗句:“宁愿死时仍坚信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法,绝不能改信别的宗教。”我对自己说:“你看,这是别的宗教:佛教;这些人都是无神论者,他们不信神也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好像只要相信神或灵魂就可以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似的!)“如果我变成无神论者,我会有什么下场呢?不行,我宁可死时坚信自己的宗教,我绝不接近那些人。”

  就这样我犹豫了好几个月,但幸好后来我决定试试这个方法,看看究竟会怎样。我去上课,而且坐完全程十天。很幸运地我受益良多,我了解了自己的“法”、自己的道路、以及他人的“法”。全人类的“法”就是自己的“法”。只有人类有能力藉观察自己而从痛苦中解脱。低等生物没有这种能力。观察自己内在的实相就是人类的“法”。如果我们不善用这种能力,那么就会过低等生物的生活,我们的人生就会浪费掉了,这当然是极危险的。

  以前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信仰虔诚的人。毕竟,我善尽所有宗教上应尽的义务,我谨守道德规范,慷慨捐款布施。更何况若我不是真正信仰虔诚,怎有可能成为许多宗教团体的领袖?我想我必定是信仰虔诚的信徒。但是无论我付出多少布施及服务,不管我怎样谨言、慎行,当我开始检视内心黑暗的角落,我发现其中充满了蛇蝎蜈蚣,这就是以前我必须承受这么多痛苦的原因了。现在,随着心中的不净慢慢去除,我开始享有真正的安详。我体会到自己是何其幸运,能够学到如此殊胜的正法,正法之宝。

  其后在缅甸的十四年中,我有幸亲近我的老师,在他的密切指导下继续练习内观。当然我仍负起一个在家人所应承担的世俗责任,同时,每天早晚我继续内观,每逢周末就到老师的中心去,并且每年都坐一期十日或更长的课程。

  一九六九年初我必须去印度一趟。我的父母早在几年前就搬回印度,我母亲患了一种神经方面的病,我知道练习内观就可以治好这种病。但是当时印度没有人可以救她,因为内观法在其发源国失传已久,甚至连名称都已被遗忘了。感谢缅甸政府准我去印度,在当时一般缅甸国民都不许出国;也感谢印度政府让我入境。一九六九年七月,我在孟买举办了第一期课程,学员包括我的父母亲以及另外十二位人士。我很高兴能够帮助自己的双亲,传授正法给父母使我能够回报双亲无量的恩德。

  印度之行达成目标后,我准备回缅甸的家,但是参加课程的人开始要求再开一期,一期接一期。他们希望他们的父母、夫妻、子女、朋友都可以来上课。所以就开了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而“法”的教导就这样传播开了。

  一九七一年,我在菩提伽耶授课时,接到仰光来的电报,得知家师过世的消息。这真是晴天霹雳,令人悲伤的消息。然而,靠着老师传给我的法,我的心得能保持平稳祥和。

  现在我得决定如何回报圣人般的萨亚吉'乌巴庆师恩。父母生我为人,我仍是困于无明之茧中的人。直到我得到恩师之助,才得以破茧而出,观察自己的内在实相而发现真理。不仅如此,十四年来他不断使我在“法”中成长、茁壮。我要怎样才能回报这位“正法之父”呢?我所能做的就是遵照他所传授给我的方法来修行、过如法的生活,这才是向恩师致敬的正确方式。尽力培养出清净心、爱心、与慈悲心,我立志奉献余生来服务人群,这也是恩师对我的期许。

  他时常引述一则缅甸传统预言,说佛灭后二千五百年,“法”会传回其发源国印度,并由印度传遍全世界。到印度去传授内观法,使此预言实现,是他生前的愿望。“两千五百年过去了,”他说:“内观的钟声已经响了。”可惜他生前最后几年因缅甸政府的情况无法出国。一九六九年当我获准到印度,他非常高兴地对我说:“葛印卡,其实不是你去,而是我去!”

  起初我以为这预言不过是派别信仰。毕竟,为什么某件不寻常的事非得等两千五百年才会发生,而不能早一点发生?但当我到了印度,惊讶地发现,在这领土辽阔的国家,虽然我认识不到一百人,但数以千计不同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种族的人,开始来参加课程。除了印度人之外,还有成千个不同国家的人。

  我清楚地了解有果必有因。会来参加课程的人,必定有其因缘。有些人可能在过去种善因,所以现在有机会接受“法”的种子;另一些人以前已接受了种子,现在来此地培育它,使它成长,不论你是来取种子或来培育你已有的种子,为了你自身的好处、自身的利益、自身的解脱,请继续在“法”中成长,你会发现你也会裨益他人。“法”对所有的人都有益处。

  愿各地受苦的人,都能找到这宁静之道;愿所有的人都能从苦恼、桎梏、束缚中解脱。愿所有的人都净化内心去除不净烦恼。

  愿宇宙所有的众生快乐。

  愿众生享有安详。

  愿众生都得解脱。

 
 
 
前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一 佛法中感受的重要性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二 佛经中关于感受的章节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三 感受在念住的修行地位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四 汉语版《大念住经》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附录五 葛印卡老师所教内观的导师传

 

后五篇文章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九章 目标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八章 觉知与平等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七章 慧的训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六章 定的训练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第五章 戒的训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