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2 释本文

 

  1.堪导具德士,圣音我略宣,能生诸福德,真善宜谛听。

  具德士是指乐行王,因为他是贤善的国王,具有很大的福德,是位善根具足堪受引导,接受佛陀教法的德士,可以导他走上解脱之道。龙树菩萨写信给乐行王,可以直接利益国王,也能使对佛法有信心,与龙树菩萨有缘的众生都能得到利益,依由国王的帮助,对佛法生信心,有希求心的人也能得到解脱之因。

  圣音二字可从两方面来解释:第一,把佛陀的声音形容为圣音。第二,龙树菩萨所宣说的法因,是依据导师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所以是值赞叹的,因此说是圣音。

  2.随何木雕像,智者宜恭敬;我诗非善巧,依法说勿轻。

  龙树菩萨是以一个平凡比丘的身份写信给国王的,所以很谦虚的说:我的诗文不是很善巧,所说的内容是依据佛陀的教法,你虽然是国王,也不应该轻视这封信。

  3.大圣言深妙,王虽先已解;粉壁月辉映,愈增鲜明丽。

  以圣者来说,小乘阿罗汉也可以称为圣者,因为他们已经从烦恼中获得了解脱。但是大圣不只断尽烦恼障,也断除了所知障,所以称为大圣。虽然大圣的教法,大王您已经知道了;粉壁由大理石所做的墙壁,如同月光照耀在大理石墙壁上,会反映得非常亮丽。因此,大王您虽然已明白了佛陀圣教,我想在此重新解说,是希望您能更清楚地了解到大圣的教言,能增加胜解,岂不是更好,您何不听闻呢?

  4.佛法僧三宝,施戒以及天,一一功德聚,佛说常随念。

  内外道的差异,是由皈依而区别。当我们内心完全皈依佛法僧三宝,对三宝没有何疑惑,信心具足,就是真正佛教徒。如果有人对三宝信心衰退,怀疑是否值得皈依时,自然就不是佛教徒了。因此是不是佛教徒,并不是经过一位上师,经过皈依的仪式,认定我们变成佛教徒,以後要开除时,再经过一种什麽仪式,就不是佛教徒。是由完全相信三宝的功德,至心皈依三宝,就是佛教徒;反之,信心不具足,就不是佛教徒。

  皈依有很多种不同的层次,有一种是依历史及父母家庭背景;例如从小生长在佛教家庭里,长期受佛教的熏陶,虽然不甚了解教理,但是因为时常听父母讲三宝,因此内心不会有任何理由,很自然地相信三宝,这也是一种皈依。另一种由宗义见理所生的信心的皈依,宗义的论中曾说过:依由我执,依由我见,和除我见等,而分为内外道。因为外道都执有常一自主的我,内道各派则主张无我。

  虽然我们暂时没有办法经由教理的认识,断除俱生的我执,但是,对於性空缘起的学习与认识,可以慢慢地深入,而且觉得不管怎麽观察,都找不到有个常一自主的我;当更深的思惟空性内涵,内心的感受也会不同。假使能运用观择所得,不但对自己有帮助,对他人也有帮助;暂时的对治烦恼有帮助,对未来永远的断除烦恼也有帮助。经过这个道理的认识,会觉得缘起性空应该是真理,宣说缘起性空的无上导师,也能生起强烈的皈依心,这种皈依的量是坚固的。

  了解以上道理之後,实际依道次第修持,功德会慢慢增长,内心的感受也会越来越强。因为内心的证量,以及内心对法的感受越来越强,自然皈依的心就越来越坚固了。总而言之,同样是皈依.但是皈依的量,却有强弱不同。

  佛法僧的生起次第,以宗大师的教法,是佛陀先诞生,诞生之後成道。所以是先有佛,成佛之後,佛转*轮,因此有了法宝;佛转*轮让弟子生起了道谛功德之後,法就存在了;由道谛功德,进而得到灭谛功德,具有灭谛和道谛两种功德法宝的补特伽罗,就称他为圣者,也就是僧的意思。所以以整个教法的生起次第,佛在先法在後,然後僧宝。但以佛本身而言,佛是由僧宝而来,僧宝又由法宝为基础,所以首先必须有法宝,再形成僧,僧慢慢地依由道谛的增长,达到最究竟的佛果位。由个人的生起证道次第,是先有法後有僧,最後佛。

  佛陀并不是生来就是佛,原来也像我们凡夫,但经由苦行,不断学习修持,才证得佛果位,成为佛陀的。我们皈依三宝,是因为佛说法,所以我们皈依佛,因为僧宝是我们修行的榜样,因此我们皈依僧;但是最主要的是皈依法宝,因为只有在内心相续上生起了法宝,才能让自己得到救护,是将来要证得的法宝。我们可以持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但重要是由内心生起皈依的量,不是光靠外在的持诵,也不是外在的仪式而已。皈依的量,是依所皈依的因,求皈依心的强弱,影响皈依的量。

  皈依的因是什麽呢?就是畏惧和信心。畏惧烦恼以及烦恼所带来的痛苦,烦恼是痛苦的根源,因为烦恼所带来的不自在,是无自主的痛苦,由痛苦而产生的畏惧。信心是什麽?是相信可以达到永恒的解脱,远离烦恼所生的一切痛苦。实际上法宝,可以断除痛苦以及痛苦的因缘,这个法宝我们称为灭道二谛功德。具有最究竟灭谛和道谛功德的就是佛陀,佛陀为我们说法,如实依法修行的就是僧宝,我们相信三宝,就是信心。畏惧和信心越强烈,所生的皈依量也就越强大,这是依皈依因所生的量。

  当然以畏惧来说,有人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意、身体上的问题,而想皈依三宝,勉强说也是一种信心,但这是下劣的信心。至於畏惧三恶道的痛苦而皈依三宝,虽然是好的;但最重要的,就是前面所谈的法,真正的法是涅槃;因此畏惧心,是畏惧烦恼所带来的痛苦,并且相信灭谛、道谛的功德是存在的;而这种功德,经过我们努力精进修行,是可以获得的,因为畏惧而产生对三宝的信心,才去依止三宝,这种皈依才叫真正的皈依心。

  当我们了解到这点,慢慢的觉得阿罗汉个人的解脱,虽已断除了烦恼,但他还没有圆满自利,无法帮助一切有情,不能圆满他利。经过这样思惟,可以生起对自我解脱的排斥,并且觉得自我解脱不圆满,应该要为一切众生,圆满自他二利的事业,成就无上菩提。於是畏惧所知障,相信有灭谛可以断除所知障,相信佛果位的灭谛是存在的,具有这种畏惧和信心,生起了对大乘的不共皈依时,这才算是最殊胜的皈依。

  要具足大乘不共皈依,只是畏惧和信心这两种因缘仍然不够,还需要不忍他人痛苦的大悲心,以及【大乘庄严经论】所说的:所缘的功德,就是缘一切众生。生起大乘不共皈依的所缘境,是一切有情众生,目的是为了成就无上菩提,这菩提是从自性空中所现起的。所以大乘不共皈依,不只要畏惧、信心、还要有悲心、所缘的功德,以及不共目标的功德。具有这种功德而产生的大乘不共皈依心,远胜於一般的皈依。

  总而言之,生起大乘不共皈依之心,最主要是皈依心:畏惧烦恼障和所知障,悲愍一切有情众生的痛苦,相信一切有情众生的痛苦和所知障都可以断除的,而这种灭道的功德,必须自己证得。依这个信心,而生起了大乘不共皈依之心。

  此外还有四皈依、五皈依等。如同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如皈依上师、皈依本尊、皈依佛、皈依苦萨、皈依勇士、皈依空行、皈依护法。但无论什麽皈依,应以三皈依为主。如皈依本尊属於皈依佛,因为本尊就是佛。在四皈依中为何上师放在最前面呢?因为上师介绍我们认识了法及僧,三皈依是由他介绍而知道的,对我们个人而言,最直接有恩的就是上师,所以把上师放在最前面。但是以实际而言,上师可能是佛,也可能是僧,绝对不可能超过三皈依之外。

  我有个朋友,她是德国人,是位女士,虽不是佛教徒,但非常喜欢佛教。有一次我们在不丹相遇,她非常惊讶的说,在不丹看到一尊画像,画像最上面是上师,之後就是四部本尊,之後是千佛像,千佛像里面也有释迦牟尼佛。她奇怪的怎麽佛上面还会有比佛证量还高的佛。这不能怪她,因为她不知道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必须了解。就像我们见到本师释迦牟尼佛像,都是很有威仪、朴实慈祥。当我们见到本尊像,却是愤怒相,手中还持着剑弓之类的兵器。以佛而言,他不需要任何武器去除灭敌人或障碍,他只要依慈爱三摩地就可以降服一切魔障了。为什麽本尊要示现愤怒相?这虽然不是很重要,但还是要明白。

  另有一点特别重要的,就是汉文里面的活佛两个字,这点很严重。活佛是活生生的佛,这名称实在太夸张了。梵文咕噜二字,在藏文是喇嘛的意思,无论是咕噜也好,喇嘛也好,绝对没有活佛的意思。喇嘛的喇是上面的意思,嘛是无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无上的意思,一般翻译为上师,但严格地说,应该翻为无上。以功德而言是无上,以对我们个人恩惠,无有比上师对我们更有恩惠的人。所以喇嘛是无上的意思,而不是活生生的佛。可能是因为汉人对自己的上师很尊敬,所以称他为活佛也不一定;但因为称为活佛,所以英文也翻成Living Buddha,就造成很多的麻烦。至於上师与佛法僧各别分开,是在无上密中才有。

  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首先是依止善知识的教授;但下士道的主旨,是要破除对今世的贪着,为何在这里要讲依止善知识呢?因为本论最究竟的目标,是要引导我们进入金刚乘无上密;假使跟密教没有任何关系,不是为了趣入金刚乘而说,只讲显教这部份,直接讲三十七道品就可以了,不需要讲依止善知识。为了要让我们趣入金刚乘,最究竟的目标是为了要让我们得到无上密的证量,所以要有上师瑜伽的基础。

  因为要有上师瑜伽的基础,所以在【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前面,先讲依止善知识,再讲中士道、上士道菩提心之後,再讲六度万行的修持,在六度万行的智慧度之後,又讲奢摩他和毘钵舍那,最後就提到【密宗道次第广论】,目的是引导我们进入金刚乘。

  此外,上师和转世者,不知为何翻成活佛,转世活佛和上师,这也有差别。所谓上师,真正具有学问和证量的人,我们才称为上师,上师有上师的定义,善知识有善知识的定义,就像从【戒论】一直到金刚乘,每部论所要求的上师条件,虽然不同,但是上师本身的定义就如同刚刚所说的,以学问而言是无上的,以恩惠而言也是无上的,所以他内心一定要有证量。但是转世活佛,不知道这名词怎麽来的,藏文叫土库。总而言之,只要有这个名字,人家就把他们捧得高高的,无论有学问也好.没有学问也好,他永远都站在别人的前面,纵使他做错了事情,他的名字也不会被磨灭,我觉得没有道理的。在西藏社会里有一个不好的情况:如某一个转世活佛,跟随他的人越多,人们认为这位转世活佛的证量就越高,因此,这时就有更多人拥戴他、供养他,认为他是上师,其实他只是转世活佛,还未具上师条件。反之,具有证量苦行的高僧、大成就者,如果他自己手拿着包袱,很谦虚的从你身边走过,能给他一个糌粑就不错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分辨清楚。

  阿底峡尊者是位精通三藏的大成就者,无论显密都精通,当初迎请尊者到西藏来的时候,许多西藏大师们,都穿着得非常华丽,骑在马上列队迎请尊者,当尊者看到这幕景象时,马上将法衣蒙着自己的头说:「太恐怖了,西藏的魔鬼来了!」弟子们问尊者为什麽这样?尊者就说明不如法。於是那些西藏大师,立刻下马,换上七衣和九衣之後,再整齐的列队迎请尊者,尊者才接受他们的迎请。

  这的确是一种教训,这道理我们每天都在讲,但实际上有没有做到,又是一个问题。此外安多有位喇嘛讲话很直接,他说:「现在西藏喇嘛(主要是指卫藏的喇嘛)名字很长,但他的功德却不像他的名字那样长。」目前藏传佛法在外地很兴盛,你们要特别小心;要小心观察,这些道理要先了解,不要被骗了。我常对西方人说:你们说什麽上师的转世活佛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因为藏传佛法主要是依据印度大论师的着作而流传下来的,在印度所有的大论师中,主要以龙树父子和无着世亲兄弟等,依南瞻六庄严(龙树、提婆、无着、世称、陈那、法称)大师们的着作,因此我们很有信心,很有把握的说:我们绝对是有传承的,而且传承是来自印度的论师。那麽我们何必要用到转世活佛这字眼呢?我们的修学方法、传教的方法,都应该依照当时印度的方式,以及学习的方法才对。我们要生起对三宝的皈依心,不是一般的皈依,而是皈依量要很坚固。

  这里布施等六随念,是对国王说的,但也暗示了,假使你看到一个很贫穷的人,如果你有能力帮助他,就应该尽量帮助。尸罗就是戒,要我们的行为善良,遵守自己承诺,不要损害别人等,这是属於尸罗的教训。六随念,在此并不是指出世间的天人,因为出世间的天人已经是圣者,应该包括在僧随念里面了;在此的天人,我想可能是世间的天人,就是以世间的天人为证人,策励我们不要做坏事情。在【现观庄严论】中谈到二边加行的时候,曾经说天人随念,是随念度母、随念观世音菩萨等。虽然同样都是天随念,我想应该是随念世间的天人才对,也就是将世间的神明、天人,像梵天、帝释天王、大自在天等当为证人,时常监督我们,避免我们做坏事。常六随念。

  5.十善诸业道,身语意常净;应即远离酒,乐行清净命。

  这里谈到尸罗,尸罗是调伏我们的行为,佛所说的戒,基本上的就是十善法戒,断除十恶业的戒,包括身三语四意三共十种戒。如同【宝鬘论】所说的必须要有十善业道,再加上六种善行。所以这里也说到,不只要行十善业道,更应远离酒;这里直接翻译成酒,但实际上藏文的意思是属於似酒之类,就是不应该食用任何让自己迷幻的药物。我们要以正命过活,不应以邪命生活,就是以清净的善行过生活,不应该以邪命赚钱来过生活。不应该取得的东西,不以任何手段获得。邪命又分为五种邪命等。喝酒会失去理智,造作许多恶业,如醉酒就放逸,无正念正知,不知应取应舍,因而造作许多的恶业,所以佛陀曾说不只出家人不允许喝酒,以及不可食用让自己迷幻的药物,就是在家人也不该做的。

  6.知财本非固,如法施僧众,贫贫及亲友,他世成胜亲。

  我们应了解财物并不坚固,假使不用於布施而只是让自己受用,当守财奴是毫无意义的,所以劝诫国王应该要布施。布施的对象是比丘或梵行者,或是贫穷饥饿的人,以及具有功德的师长、法友或亲友等。布施应如法行施,功德不只对今世,对後世也有助益。而今世的亲友只有今世对自己有助,後世对自已却没有帮助,所以胜亲无法胜过布施。

  7.戒是德依处,如万物依地,莫令戒衰损,离下杂染污。

  大王您虽已离开了戒的衰损及下劣,但是还要继续努力。衰损就是违犯戒律的意思,若违犯戒律,就叫下劣了,如此戒体不只衰损,也变成下劣了。杂混和染污,如果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名誉,或为今世的安乐而守戒,就是杂混或染污。所以,大王您应该要远离一切戒的过患,并要了解戒是一切功德所依处,一切功德的根源。如同动不动依於地,会动的有情,不会动的房舍树木草石,都是依於地而生存,所以说戒如大地,一切的功德都是依戒而获得的。

  以戒定慧三学的次第,我们在守戒的时候,以个人来讲,我会想我是一个追随佛陀的比丘,所以不应该伤害生命,依由正念正知,避免造作恶业。在守戒的时候,如果要使自己的业清净,正念和正知非常重要,将来在学定时,也是依正念正知而慢慢地提升,最後使我们内心细微的散乱和昏沉掉举远离,我们才能获得奢摩他或昆钵舍那,所以定的基础,首先是要依粗分比较容易修行的,正念和正知的串习,进而才能帮助更细微的正念正知增长,戒就是定的基础了。当我们获得了奢摩他,定力坚固时,再观修无我慧。要得的奢摩他或毗钵舍那,所以戒是一切德依处。

  8.施戒忍进定,慧行渡彼岸,勤习令增长,渡有海成佛。

  持戒、布施等善行,在成佛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依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而让我们到达彼岸。所以想要成佛应当勤习六度万行,使六度万行的善行增长,帮助我们渡过三界的苦海而成佛。

  9.若供养父母,具德舆师长,现世得美誉,後能生人天。

  我们所要布施供养的对象应该是父母,或是具梵行者,或是自己的师长。假使我们能如实的供养,今世不但可以得到美誉,後世也可获得天人果报,就是增上生的果。

  10.杀盗淫及妄,耽酒非时食,歌伎喜高床,香彩皆断除。

  戒分许多种,有一种戒必须要经由传戒的仪轨而得戒,如在家居士五戒,就是经过传戒的仪规而得戒体。现在讲在家居士所应要守的戒律:杀生,最主要的对象是指杀人;偷盗,未经许可而窃取任何财物,以及借不还或侵占;淫欲,邪淫的意思;妄语是说非实语。杀、盗、淫、妄四者是根本。除此以外,一、耽着於酒,二、非时食,三、歌舞娼伎香花彩鬘,四、喜高床。这四者是属於支分。前面四根本加上四支分,共八种戒,在家居士都应断除。

  11.罗汉果随顺,八斋支能得,长净感天身,善信当精勤。

  在家居士依此八种律仪,可获得罗汉果位。如果具足长净这八斋戒,就能感得欲界天身,就是喜爱的增上生,大王啊!不只您应当要精勤地修学这八支戒,更应该间接地让许多丈夫和妇女善信,也一起修学八支戒。

  12.悭谄诳与贪,懈慢淫欲瞋,族色多闻壮,骄矜视为敌。

  这裏讲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犯的十三种烦恼。一、悭,就是吝啬。二、谄,自己不好的地方怕别人知道,刻意覆盖自己的缺失或过错。三、诳,虽然自己没有这样的功德或学问,却对别人炫耀说有。四、贪,最主要是贪着五欲的享受。五、懈怠。六、伪慢,慢心是自己没有这样的学问和功德,但是却一直认为自己有,是说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没有这种功德,因此而生起的慢心。七、淫欲,後者的欲跟前面提到的不太一样,前者最主要是贪求享受,後者的欲是贪欲,贪有情或不净行的贪欲心。八、瞋,瞋恚心。九、慢心,由氏族,生於贵族之家所生的骄慢心。十、容色,认为自己长得很漂亮或很庄严而生慢心。十一、多闻,因为广学多闻生的慢心:十二、壮,因为身体强壮而生的慢心:十三、骄矜,由权力所生的慢心,大致上有十三种烦恼。这十三种烦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显现,所以应该视这些烦恼为仇敌,努力对治。对治慢心最好的方法是观修菩提心,如果平常能观修菩提心,慢心就很容易对治或摧毁。

  【大乘庄严经论】和【入菩萨行论】都曾经说过,在调心时要特别的注意;当我们的内心一直想无常或念死无常,内心会觉得很沮丧;如果觉得沮丧得都快要失去自信心时,这也不好。我们不要慢心,但自信心是需要的,因此为了提升我们的心力,就要思惟暇满人身的可贵,想一些自己欢喜的事情。譬如思惟我有智慧,假使我好好的修学缘起性空的道理,我是可以了解的;假使我好好运用我的精进与智慧,烦恼是可以断除的。应该往这方面思惟,让自己生起欢喜心。如果使内心起伏过份高昂,又很容易生起慢心,这时候就应该要思惟无常、念死无常,或者思惟:你不用那麽傲慢,因为你也是被业和烦恼所控制的众生。我们若能从某一个角度以道理思惟,内心自然就能够平息了。

  13.精勤如甘露,放逸生死路,汝为增善法,恒慎毋放逸。

  这里所说的甘露不只是甘露而已,而是不会生死的甘露;世尊说:不放逸且精进,就如同不会生死的甘露。这里的生死,是痛苦或轮回的意思,依精进我们可以解脱,远离痛苦的生死,烦恼的生死,所以精进如同甘露一样。以一个佛弟子而言,应该要这样想:我是一个学佛的弟子,我是一位比丘,甚至於梦中也要这样想,要有精进力。假使我不精进而放逸,我永远都在生死轮回痛苦中。因此,平时应该要精进修行,不应该放逸。

  14.先懈後勤修,如月云翳除,如指鬘难陀,差摩贤圣等。

  假使我们原先放逸做了很多坏事,也不需要灰心,因为往後若能勤修诸善行,就如同月亮除翳,翳是云,被乌云遮盖的意思;如同月亮没有乌云遮盖时,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皎洁的月光。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人叫指鬘,他杀了九百九十九个人,然後将他们的指头串成串,挂在自己的脖子上,在当时他代表了瞋心最强烈的人;难陀,是一个贪心很强的人;差摩(阿奢世王),是一位国王,因为遇到恶友,所以杀了自己的父母。这三个人虽然造了极大的恶行,但足後来因由精进勤修的缘故,最後还是得到圣者的果位。贤圣是一种名称。

  15.能忍修苦行,瞋心皆不随,佛说能断瞋,证得不还果。

  再也没有比忍辱更难修的苦行,瞋恚心的正对治是忍辱,任何时刻我们都不应该放纵自己,随顺瞋恚心。如果我们时刻都能修忍辱的苦行,内心不会产生任何瞋恚心,那麽,增长善行最主要的障碍瞋恚心就消除了;逆缘一旦消除,善行的增长就会非常的顺利快速,就能顺利证得不还果(声闻三果),这是佛陀亲自说的。

  16.若他捶打我,欺陵夺我财,怀恨招诸怨,舍恨眠安稳。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虽然佛说受辱不还报,但是当他人捶打我、辱骂我、欺负我的亲友,掠夺我的资财时,我还是受不了,我应该怎麽办呢?如果怀恨在心,反而直接伤害自己,假使不怀恨,睡觉的时候都会睡得很安稳,这是非常实际而正确的。

  我时常举一个例子:当邻居常来找你麻烦时,你要怎麽办?如果你生起怀恨心,整天想法要如何惩处他,由於心生恨意,使你废寝忘食,睡不着,吃不进,本是好吃的东西,也变了味,吞咽不下。慢慢地,当好朋友来看你的时候,因为你的表情已经受到邻居的影响,心中很不愉快,所以跟好朋友也无法开怀畅谈,於是朋友就慢慢地疏远你;说不定有一天,朋友在你非常生气时来访,因为气极而反问说:「你来干吗?给我滚开。」因为你睡不着,吃不好,慢慢的因为内心不乐,身体受了影向,很容易生病,内心产生痛苦,焦虑不安,恰好满足了邻居的心愿,因为他们最欢喜的就是你受折磨啊!

  反过来说,如果邻居做出一些不合理的事情,虽然你可以向法庭提出告诉,甚至还击,但绝不可以瞋恚心相待;如果内心能保持慈悲心,面对问题时心平气和,事後还可以跟好友开怀大笑,融洽的相处,好吃的味道不会消失,也能睡个安稳的觉,那麽,坏邻居也伤害不了你,这时是他寝食难安,而折磨的是他,你如果相应不理,除非他拿刀枪才能真正伤害到你,否则他对你可能就没有办法了。这是实际的状况。

  所以瞋心真正伤害的是自己,并不是他人;当我们内心生起强烈的瞋心时,拿棍子打人,因为非常的生气,可能连眼睛都看不清楚,说不定没有打到你要打的对象,反而打错人。如果你没有生这样大的瞋心,内心很平静的话,你打人一定会打得很准,绝对不会打错人(众笑)。

  第十三世法王时,有一所寺院的纠察师,他的责任是纠察僧众,时常视察僧众的生活起居。在法王的居住内有一只狗,常常找纠察师的麻烦,一直咬他,他用法衣去赶牠,牠也不听,因为这只狗属於法王所有,纠察师也不敢直接的打,後来他拿一块石头绑在自己的法衣内,别人看不见,就这样轻轻的敲打这只狗,看起来像轻轻的打,其实是重重的打(众笑)。瞋恚心曾为自己直接带来伤害,而不会直接带给别人伤害的。

  17.於水土石画,人心如是解,烦恼如初胜,爱法应似後。

  人的根性,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如在水中刻画,所画的形状马上就消失不见了,形容他许下的承诺,就像水中刻画一样,马上就消失了;第二种如在沙土上刻画,如果没有风吹,痕迹还会留着,但当风吹过之後,就随着风吹不见了;第三种如在石上刻画,可以保存长久不坏,所以人心可作如是解。对治烦恼要如初,水中刻画,断除不留痕迹;接受法义的善心要似後者,铭刻於心永不忘记。

  18.佛说三种语,入意实虚妄,犹如蜜花粪,弃後修初二。

  佛说众生的话,大致上可以分为:第一、入意语,第二、真实语,第三、虚妄语。入意语就像蜂蜜,真实语就像花朵,虚妄语则如同粪便。我们应该舍弃最後的虚妄语,而尽量的说入意语和真实语。

  19.今明後亦明,今暗後还暗,今明後为暗,今暗而後明。

  今明後亦明。如果作善行,不只今世安乐,後世也会安乐,这是依加行和意乐皆善的善行力量而感得的。今暗後还暗。如果只造恶业,无论加行或意乐都是个纯黑业,会使我们一直走向黑暗。造作的意乐是善,加行是恶;或者意乐恶加行善,这是种杂染业,那麽就是今明後还暗,或是今暗後明。我们的造业大致上可分为这四种。如是真正有智慧的人,就应该累积今明後亦明的善行,也就是纯白业。

  20.芒果熟似生,或者生似熟,或二俱生熟,人心亦难识

  芒果有四种差别:熟似生。喻人的内心非常的善良,但是外表不一定看得出来,看起来很严肃。这一类人可以称为熟似生,虽然内部已经熟了,外表看来好像没有熟。生似熟。喻人的内心非常恶毒,从外表看来似是非常的善良,内部并没有熟,但是外表看来像成熟。生似生。喻人的内心跟外表是同样的恶毒。熟似熟。喻人的内心和外表一样的善良。这里最主要是强调我们应该内外一致,内外都应该要明,要正直才对。

  21.不应睹他妻,设观随年别,己母姊女想,若贪思不净。

  不应该以贪心来观视别人的妻女,如果我们见到,就应该依他人和自己的年龄作为比较,作如母女姐妹想。如果年纪比自己大,把她视为母亲,年纪比自己小,就视为女儿,同年纪的视为姊妹。假使作了自己的母女姊妹想之後,还会生起贪心时,就要修持不净观,观想女子的身体,都是由不净物所聚合成的;这主要是针对男人。同样地,女子也是如此,不应该以贪心看他人的丈夫,假使见到的话,要做父子兄弟想,如再起贪心,也要作不净观。

  22.防掉如护闻,爱子宝藏命,蛇毒刀怨火,厌乐亦如是。

  掉是缘悦意境的散乱,也可说是贪心相应;要防止这种贪心,就如同保护已经学过的知识,不让它忘记,亦如同保护爱子,珍贵宝藏,保护自身性命一样地保护这颗心,不让心於悦意境散乱,生起贪心。如果我们的心随顺着贪着,贪心如同毒品、蛇毒、敌人的武器一样伤害我们,如同猛火烧,将我们的解脱之道路焚毁,应把贪心视为蛇毒刀怨火,厌离五欲乐。

  23.欲乐生衰损,犹如频婆果,铁锁紧系缚,生死坚牢狱。

  由欲乐的贪心,能带来许多痛苦和过患,就如同频婆果。一种果实,看起来很漂亮,味道也不错,但却是一种毒物。贪心就像这果实一样,看来美丽动人,而且暂时享受,也会觉得快乐,其实是伤害你的。贪心如同铁锁,会紧紧的将我们锁住在生死坚牢的世间。因为纵使有无明,如果没有第八支和第九支爱取,不会结生相续,感得後世的痛苦;因为有了爱和取,就是有了贪心执着,所以才会流转生死。贪心如同铁锁紧紧地锁住我们,堕落於生死坚固的牢狱中。

  24.六根驰诸境,摄持莫放逸,调伏众敌中,智许为勇士。

  勇士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能调伏根识对色声香味触贪着的人。第二种,能在战场上杀敌,调伏众多敌人的人,我们称为勇士。以智者而言,调伏第一种敌人,调伏贪心才是真正的勇士,所以智者许初为勇猛。贪心最主要是来自欲界的五欲尘贪着,对欲乐的贪心。而且敌人来伤害,也是为贪着於他们自己的色声香味触而造成。总之,贪心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伤害,智者如能彻底消灭贪心的敌人,才算是真正的勇士,在战场上杀了很多敌人,并不算是真正的勇士。

  25.九孔藏不诤,身为薄皮裹,少女卸妆彩,细析恶难言。

  现在以男众的角度修不净观:观想一位美丽的少女,除掉彩妆服饰之後,所见的是九门常流不净,身体是血、肉、脓、肠等诸不净物聚合,外包裹着一层薄皮,要了知女身所拥有的,都是不乾净的。同样的,以女众的角度观看男众的身躯也如是,所拥有的不净物。如能观修,对於不净淫行的贪欲就不现行。

  26.癞者虫所侵,近火求安乐,初乐後增苦,耽欲亦复然。

  这种不净淫行的贪欲,如同痳疯病患的皮肤,受到病虫的侵扰,只有靠近火边,就可以避开病虫扰挠;但是人靠近火,又会引发热恼。贪心如同痳疯病患在火边,本是要止息痛苦,结果是适得反。

  无论是不净行的贪心,或者是贪财、贪权利、贪名声,任何一种贪心,乍看之下,好像能促使我们追求的目标,当达到目标的时候,会觉得很快乐,内心生起暂时的满足;之後看到更可爱的境物,又会想要夺取这个东西了。其实,真正的满足并不是从外在的物质所带来的,而是应从内心培养的,假使没有刻意的让自己从内心培养满足,一味从外在追求,从以往的经验可以了解,我们是从来没有满足过的。【宝鬘论】形容贪心如同抓痒,当下会觉得很快乐,当抓伤皮肤流血,就不会感到快乐;抓痒虽乐,不如没有痒才真正乐。

  贪心的对治是不净观或无常观等,这都只是暂时压抑贪心现起的方法。

  27.能观胜义理,修习如实事,别无有余法,具殊胜功德。

  对治烦恼的根本,是能观胜义理。胜义有两种角度解释,第一种是了解诸法最究竟的性质,我们所见到的现象与实际是不符合的,实际状况是诸法无真实,无真实所指的胜义谛,为了能够断除烦恼种子而观察胜义谛。第二种胜义理的意思,以贪心为例,为了满足暂时的快乐,夺取他物。为了阻止所欲,或使你得不到利益,生起瞋心,报复泄恨,以得到暂时的满足。所以贪心和瞋心所求的就是暂时内心的满足感,不会想到这样做的结果,对未来会造成什麽影响,对真实情况不了解。因此,为了解真实情况,必需知道贪瞋虽然带来暂时的满足,但究竟是痛苦的。

  如同着手一般世间事业,我们会计画得非常仔细,为什麽不肯用心计画我们的後世,甚至於今生所需的快乐因缘呢?所以修习如理观众事,不应该贪着於暂时的满足,应该了知什麽事会带来後世或者是究竟的痛苦,要了解到何谓所断?何谓所取?在大乘经里曾经说过:如对暂时究竟均有利益的事,一定要做;如对暂时有益,究竟无益的事,绝对不要做;暂时虽无多利益,但究竟有益,这事可以做。所以无论做什麽事,都应该如实观察之後,再依理行持。无论是贪心或瞋心,所执着的都是与实际不符合,是一种颠倒执着,因颠倒执着而带来痛苦,不管是决定胜或增上生,都是如理行持善行而获得的,所以了解道理後行善行,才是真正所需要的快乐之因,此外别无他法,能令我们获得真正究竟的快乐。

  28.具色族多闻,无戒智何敬,是故具此二,无德亦礼供。

  这里应该是指舍戒,而不是坏戒,坏戒是先得戒体,而後来衰坏,这里应该不是这个意思。无论他的外表有多麽庄严,族性有多麽高贵,及广学多闻、德行高尚,但远离了智慧与戒行,就不是应该礼敬的对象。反之,如果具足了慧学和戒学,纵使没有其他的功德,我们也应该礼敬。

  说到多闻和具智两者之差别。多闻不一定代表有智慧,因为听了很多,但是不一定吸收很多;如果听了很多,却只是文字上的认识,没有经过深细的思惟,从内心产生胜解,就没有所谓的智慧。虽然听了很多佛教的经典,可以引经据论说出一大堆的道理,用这些道理来证明某些事情,但是自己的大脑没有好好的深思、整理,从内心深处产生决定胜解,就是无智。但是有智舍戒也不行,必须具足慧学和戒学;慧学帮助戒学:戒学帮助慧学,具有智戒二学的人,才是值得我们礼供的对象。

  29.王既了八法,利衰及苦乐,称讥与譭誉,等心离此境。

  现在讲世间八法,苦、乐、利、衰、称、讥、譭、誉。当我们获得利益,或处於优势的时候,会非常的欢喜,反之,则会很痛苦;当我们内心生起痛苦的感受,就会觉得很悲哀;有快乐的感受,则觉得很欢喜;当我们受到别人的称赞,就觉得很快乐,若没有别人称赞,就不快乐;同样的,当别人赞美或说我们优点的时候,就非常的高兴。反之,当别人轻视我们的时候,我们则非常痛苦。故不论外境好坏,心境都不要过分的高兴与痛苦、高昂或低沉,起伏太大,应该要平等的去看待。但这并不表示我们对好坏分不清楚,我们仍然要了解好是好、坏是坏,对好坏分清楚,只足当遇到顺境时,不会过分的高兴,逆境时也不要过分悲哀。假使内心没有过分的起伏,一生就会过得比较快乐。

  西方人和西藏人的个性,有点不同。西方人可能是因为物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缘故,他们遇到好处时,会非常的高兴,高兴到要跳起来;而遇到痛苦时就会很悲哀、很沮丧。西藏人是不会有这种情况,当然也不是说完全不会。一般西藏人快乐时,不会说很高兴很快乐,痛苦的时候也不会很沮丧很痛苦。假如我们能对外境平等视之,人生就不会那样痛苦了。当我们遇到好处过分的快乐,遇到逆境过分的沮丧悲哀,我们的人生会比较痛苦,因为内心时常发生起伏,过分高昂或低沉的情况时,自然而然的贪欲,企望与疑惑就比较容易产生。当企望与疑惑产生的次数增多的同时,谄诳,就是骗人的方法,马上就跟着来;学会了骗人、谄诳,自然由它所带来的痛苦也必定会产生,那末,我们的生活就会愈来愈痛苦了。假设我们内心的起伏,不会过分的高昂或低沉,内心就像水平一样地平稳,我们就不会过分的去企望什麽,或疑惑什麽。当然企望是一定会有的,就像我们有权利能离苦得乐,而且也企望能离苦得乐,但是过分的企望,自然就会带来不需要的疑惑,有了疑惑,为了要保护自己,自然就会去学骗人的方法,谄诳他人了,这种恶劣的行为,所带来的一定是痛苦。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如果在还没有说法之前,我抱着极大的希望,希望大众能欢喜,希望不会损失我的名声,希望我讲得很好,当这样去讲法的时候,往往所获得的回报,并不一定像我所希望的那麽理想,反而愈来愈坏,倒不如在讲法的时候,内心以一个清净的意乐去讲,希望能对大众有帮助就好,我确实也是这种意乐来帮助你们。当然你们内心或许会有讯息暗示我:「你要讲好!不然损坏你的名声!」我觉得这是小事,我的重点是清净意乐,只为帮助你们,这种意乐讲法较安心。有些教理精通,辩才无碍,但在大型辩论时,却不一定辩得好,最主要的是企望与疑惑,疑惑自己的辩才,企望辩得好,正因为内心有这两样东西伸出头看一看,本来会辩得很好,也不会辩了。

  30.沙门婆罗门,父母及妻子,莫为彼造罪,果报他不受:

  31.若造众罪时,非即刀剑割,然待命终时,恶报始彰显。

  不该为那些人而造作恶业,因为自己造罪业,必然由自己承受恶果,他人不会分摊。任何人造罪业时,并不会如刀割,立刻感到苦果。业的力量有强弱,今世感得很强烈的果报,有可能是上半辈造的恶因,下半辈就感果报。一般业不一定马上感果。业分很多层次,有顺生受,後世感果;也有顺後受,後几世感果。但在临终死亡时,因业力所现,恶业感恶趣,善业感善趣,果报全部彰显,由自己承担了。

  32.净信戒与施,多闻惭愧慧,七圣财佛说,应知余无义。

  七种圣财,净信,是以清净意乐生信,或以虔诚心也可以归於净信。戒律,最基本就是十善业道,还有别解脱戒,菩萨戒,三昧耶戒。施供,供与上者,供资粮田,或供父母。施是布施,法施以清净意乐为他人教授,传授知识给他人。以自己的力量,清净的意乐对社会贡献,也算是布施。最实际的布施,是帮助贫穷可怜的人,无人照顾的病患,医院做义工,养老院帮助孤苦老人,这些功德无量。

  有一次在日本医院,见到很多生下残障的病患,其中有一小孩,因为大脑快速增长,头盖骨无法容纳不断膨胀的脑,所以眼珠突出快要掉下来,最初我以为戴面具,头很大又重,以致身体无法负荷头的重量,实在很可怜。在那医院中很多义工,我非常随喜赞叹他们功德,真是难得。他们说一星期来一次,感觉没有什麽。不管是一星期来一次,或是每天来,自愿发心当义工,我非常随喜他们功德。

  惭愧,惭是指由自己的原因,反省自己是比丘,是追随佛的弟子,所以防护三门造作恶业。愧是由於他人的原因,想起自己所做对不起他人,因此不该作,由於他人而防护三门恶作。慧,分为了知自相及共相慧,自相是何谓所取所断,共相是四谛及十六行相等。了知五明的世俗智慧,以及了知空性的胜义智慧,都是属於慧。

  信、戒、施、多闻、惭、愧、慧,这七种财宝,是真正有益於我们的。我们的愿望都要离苦得乐,如果具足这七胜财功德,就可以得到最究竟的安乐,可以满足我们的愿望,所以称为财。财又分内财及外财,虽然需要外财,但过分追求外财,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益处,有时反而给自己增加痛苦,财富过多可能树立更多仇人,给自己更多的疑惑与焦虑。如一位噶mb仁波切,时常开玩笑地说:「在我足下皈依的,围绕我的,多数是小偷。」因为他非常有钱,所以说在他足下皈依,围绕他的信徒们多数是小偷。

  美国有位知识份子,拥有一所有名的大学,一个大工厂,他每年净收入百万美元,他却因美金而痛苦,每天只担心钱。有一天跑来见我,开始诉说他的难处,我也跟他一起抱怨。後来我分析内心的苦乐感受,外在的苦乐感受,比较何者重要。後来得知他心情已经好多了。由此可知,经过正理思惟,只要能够控制内心,可以使自己越来越快乐。外财使我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已,但是过多的外财,只会带给内心的痛苦,过分的追求,使我们结下很多不必要的仇怨,惹人嫉妒。如果是乞丐,我相信没有人会嫉妒,因为有钱才有人想法诈骗。这是说笑,我说多财的过患,并不是要你们都去当乞丐(众笑),是劝你们别过份追求钱财,不要视财如命。

  上面所说七圣财,也称为七无垢财,是别人无法夺取的,是内心的庄严功德;内在庄严外表跟着庄严,所以佛说余财无意义。

  33.博奕乐喧杂,懒惰近恶友,饮酒夜游堕,劫善汝应弃。

  博奕就是赌博。赌博时一直想嬴他人的财物,十恶业的贪心就很强烈。虽不是直接抢夺,但很相似;因为他人不是心甘情愿给你,不是以布施心,而是不得已,所以等於夺取他人财物,这与盗相似。因为睹博双方为钱财引起争执,从吵架至打架。所以赌博是不良行为,应该舍弃。

  喧杂境,声色场所,参加这种不是正式活动,容易引生贪瞋。懒惰分多种,有放逸所生,或是沮丧引起的懒惰。恶友,不是好的朋友,不是面目狰狞,是同你相处很好,邪知邪见以身口意影响你,使你善行衰退,恶行渐增,这种恶友应该远离,不可亲近。

  饮酒,伶仁波切有次传在家居士五戒,讲解酒戒时,有位弟子请求:「师父!不要传这条戒给我,因为我需要喝酒!」伶仁波切回答:「好!你不要喝太多,喝一点酒,算你最後一条戒。」他就逃不了,必须减少酒量。当然,不只出家众,在家众也应该避免饮酒。喝酒不但耗财,而且影响健康。

  夜游,就是游荡欢乐场所,出家人当然不可以,在家人也要尽量避免。因为这种活动,遇到恶友的机会较多,自己行为愈来愈恶劣。睡眠也有影响,睡不饱起不来,日夜颠倒。早睡早起对身体有益,而且以修行者而言,时常说工作忙,没有时间修行,如能早睡早起,就可以拨出时间观修。

  饮酒夜游造作众多恶业,堕落恶趣。以今生来说,也会招来非议,所以应该舍弃。尤其毒品之类,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只是一时麻醉生飘飘然的感受,以智慧辨别,暂时的感受,却带来无尽的痛苦。所以吸毒的人应速舍弃,未曾吸毒的人,不要接近毒品。

  菸酒,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死於菸酒的太多病例,如肺癌肝癌等,是健康的杀手。我们应以智慧辨别,暂时的安乐和究竟永恒的乐,应避免求暂时快意的危险。

  34.知足最胜财,佛陀如是说,若能行少欲,无财亦名富。

  35.财厚增诸苦,少欲莫如是,如龙有多首,反遭其苦恼。

  即使无有外财,而能知足常乐,就是最大财富。今天大家所追求的,是钱财带来内心的一时满足,称为快乐,我们以为得了财就会满足,事实并不是。因此为了令内心满足而努力赚钱,但是真正的满足是知足,而不是钱财;谁拥有知足之宝,谁就能得到无量满足的快乐。即使是乞丐,生活条件很差,因为知足,所以他是无财中的大富。

  财厚是针对国王而说,因为财业丰厚,自然会对钱财处理的忧虑,进而带来许多痛苦;但是如果能少欲就不会有贪念,知足就不会有痛苦。如龙头越多,带来的痛苦越多。

  36.性怨如杀者,欺主如泼妇,片物必行偷,弃此三贼妇。

  这是对国王说,三种女眷应舍弃。禀性喜欢抱怨,就是时常抱怨喋喋不休的女性,这种人好像杀者,每天抱怨,脾气不好,如同杀者。欺夫主,轻视夫主,指责仆人。片物必行偷,就是看到东西就想窃取,占为己有。这三种如贼妇应远离。同样的,有些丈夫时常打妻子,如杀者。如上面三种的男性,亦应弃舍。

  37.随顺如姊妹,入意如挚友,助益如母婢,此四当天人。

  男众应找的对象,随顺於自己的个性,如同自己的姊妹。入意是欢喜,如同挚友。对自己有极大帮助,如同母亲。如婢,会把自己当主人一样照顾。如这四种的女性,应如天人一样看待。反之,女性要找对象也一样。

  38.受餐如服药,知量去贪瞋,非为肥憍矜,但欲任持身。

  这个偈颂是饮食知量,应该将饮食视为药物,服食的目的是维持身体才能修法,饮食令身体安住,身体安住是为了住持教法,故视为药物。因此在受餐时不宜太多,也不要太少,应该知量。内心不要计较美味或粗劣而起贪瞋;不为身体娇美强壮炫耀他人而食。

  佛陀对出家说过午不食,有特别用意,一是对身体健康有益,一是晚餐不用食,避免了琐碎事,可以利用时间精进修行。

  汉人佛教徒大部分素食,我非常随喜,而非佛教徒则吃大鱼大肉,不是很好的。总之,中道不要堕二边就对了。

  39.大王当勤习,度昼初後夜,中夜莫空过,具足正念眠。

  大王您应该精勤修善业,虽是直接对国王,但也间接告诉我们,在白昼及初後夜不该睡眠,中夜因为身体需要睡眠,恢复疲劳。但此时亦不令空无果,在睡前要以缘善心正念睡,如是在睡时这段时间中,也在修善法。总之,昼夜六时都缘善心所。

  以佛教徒来说,不应开设饲养动物场所,如养牛猪羊鸡鸭鱼等,造成大量杀生。有关食肉问题,【中观心论】说:「因在此时,对众生没有伤害。」这是指三净肉可食,如果为自己吃而杀,非三净肉不可食。寺院团体所需量很大,杀生过多,最好不吃荤食。

  40.慈悲喜正舍,应恒常修习,虽未得上品,亦能获梵世。

  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不忍他人痛苦的怜悯心,就是悲心,慈是希望他人获得快乐的心,以及喜和舍。因为所缘无量,功德无量,所以应该常修习。上品是涅槃,虽然未证得涅槃,也能得到暂时的梵世安乐,得到如同梵天王的世间安乐。

  41.欲行喜苦乐,离此修四禅,大梵及光音,遍净广果生。

  四禅的整个修行。欲行欢喜,苦与乐,其中还暗示四寻思。远离了欲界的贪心,也就是欲行时,可得初禅,所以在初禅时,远离欲行(离生喜乐地);在二禅时远离寻伺(定生喜乐地);在三禅时远离欢喜(离喜妙乐地);四禅时远离苦与乐(舍念清净地)。这四支在四禅时,各别远离了,所以离此修四禅。修四禅会得到上界的安乐,大梵天、光音天、遍净天、以及广果天;投生上界天,得上界天的快乐与果报。

  42.深执无对治,具德福田业,恒修五为善,不修为大恶。

  深执,无论意乐、加行、不论善恶,非常强有力的执着。无对治,如果是恶行要以善行对治,平常没有善心的人,恶行对治就善心,修善行的人就是对治恶行。具德,是功德的人如师长。福田,就是尊敬的父母。恒,是长时间的造作。共有这五种要努力修,成为大善,不修成为大恶。

  凡夫面对境时,因为烦恼起贪瞋,恶业很自然生;因此首先应避免对境,生起恶劣及杂染意乐,如努力仍为恶劣意乐所染,加行时不要恶劣,在结行时对已造恶业起後悔心,尽量不让自己造罪业。反之,行善时生强烈的意乐,加行努力去做,结行时回向无上菩提,初中後皆善,如此则行小善也极圆满。

  43.少盐置恒河,岂能令水咸;微恶遇大善,应知亦如是。

  我们如果把一把盐放进少水中,能令清水成盐水;如把同样的盐,放进恒河中,不可能令恒河水变盐。因此平常广行善行,即使犯了轻微恶业,不会受恶业的影响;而平常不行善,即使这轻微恶业,也会受到恶业影响。

  44.贪欲及瞋恚,昏睡掉悔疑,如斯五盖障,当知夺善财。

  掉举是与贪相应,引导内心贪悦意境,令心不能安住。悔有善及恶,悔恶就是善,悔善就是恶,掉悔合一障。瞋心生起是有人正伤害,已伤害,当伤害自己或亲人,於是瞋恚对方,也叫恶作。贪欲是十恶业的贪心,就是当有人已帮助,正帮助,当帮助,自己或亲友;或是他伤害了敌人,心生欢喜欢。昏睡一盖,但昏是提不起心力,指昏沉;睡可分善及恶,善心睡是善,耽乐睡眠是恶。疑是疑惑,对进一步了知的,不能得决定解。贪欲、瞋恚(恶作)、昏睡、掉悔、疑五盖,如同盗贼,能夺取内心善行,障碍行善法,我们应当了解。

  45.五种殊胜法,信进念定慧,应勤作修习,根力感招顶。

  五种殊胜法,信是对业果或四谛的信心;精进是不放逸行;念是正念;定是专注一境;慧是指有决择作用的智慧,称为五根或五力。以下提到三十七道品:四正念、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四正念就是身、受、心、法。四正勤是未生善法速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未生恶法不令生,已生恶法速令断。四神足是欲勤心观。五根在加行道的煖顶位,五力是忍及世第一法。这里的感招顶的顶,是指世第一法的顶,是世间道最殊胜果位。

  46.病老死别离,此皆自业为,如是常寻思,对治勿憍恣。

  为了对治憍恣我慢,病老死及爱别离,一切由自己的业力所现,不要以为没有病老死及爱别离的苦,而生起憍慢。身体健康无病,易生憍慢心,年轻生活过得愉快,因为未死而生憍慢心等。当内心生起憍恣时,应思由业力自在,不是自力能自在,应常思惟对治憍恣心。

  47.若希天解脱,当勤修正见;邪见虽行善,具粗恶异熟。

  这里的希天是增上生,得暂时安乐,解脱是究竟的安乐。我们目的是求安乐,安乐有二,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暂时的安乐是指後世的增上生,究竟的安乐是解脱的安乐。为了增上生,必须守十善业,就要依正见守护,是深信因果的正见,名为世间正见;为了成办增上生,当勤修世间正见。

  为了能得到解脱的安乐,宗大师说从生死系缚中解脱;生死系缚由於烦恼,所以只要从烦恼中得到解脱,就能得到永恒的安乐;要对治烦恼,必须勤修空正见,出世间的正见;因此正见分为世间正见及出世间正见。

  邪见也可分为世间邪见及出世间邪见。世间邪见认为业果是捏造的,下部论师也说无佛性(一阐提)的众生。强烈的邪见,确实会损坏善根。以世间邪见行善,果报不会圆满,是粗劣的善异熟果。出世的邪见,是认为有真实的我,以我执行善,所得只是轮回的果报,不能出离三界获得解脱,是粗劣的善异熟果。经说戒体损坏可以还出,正见坏灭,当然不会守戒。所以邪见是很危险。

  48.人身实无乐,无常我不净,忘念颠倒执,四见成祸根。

  讲苦谛四行相,和四种颠倒执着,主要是针对个人。实际上我是痛苦无乐,我是无常,我是不净,无有真实的我。但由颠倒执着为常乐我净,造成了许多祸根。以外道来说,虽然我是苦,他们却执为乐;我是无常的,他们却执为常我;虽然我是无真实,他们却执着真实自性我;身体虽是不净,他们却执着为净。不止外道四颠倒执,我们常依真实我的我见,认为昨天的同今天的我是一个不变的常执,因此,就会想尽办法占有更多东西,没有渐愧心,身败名裂,因为常见而造成许多不吉祥。如果不正知,生四颠倒执着成为祸根,一切痛苦由此而来。

  49.我非是有色,色非我见我,彼此不相在,应知余四空。

  现在说出世间正见,也就是缘起性空。【四百论】说修行次第:「先遮遣非福,中应遣除我,後遮一切见,知此为智者。」首先应断的是恶业,其次断除我见,後断除我见留下的习气,是智者的作法。法就是涅槃法,修行主要的目标是解脱;但解脱之道不是容易走,必须依次第行持。我们一时无法断除烦恼,但至少先不要受烦恼影响,要避免烦恼所生的三门不善,谨守十善业道,得暇满人身的增上生,然後修习空正见,由空正见对治烦恼的根本,就是无明,最後达到解脱。

  以大乘自续派以下的见解,断除烦恼不需甚深空性,补特伽罗我独立实体空(粗分人无我,可得声闻解脱果),但是断所知障要有甚深的空性(法无我)。以应成的见解,人无我及法无我所执相同,所缘不同而已,并无差别。由方便品菩提心摄持,配合甚深空性道理,断除所知障,而成就一切遍智。整个修行次第如【四百论】所说:首先防护烦恼带来的不善行,进一步以空正见对治烦恼,修六度万行断所知障,成就无上菩提。

  现在谈我是自性空。我执是如何造成?认为我是主人,身心如包袱,我背着包袱;我同身心是分开的,我控制身心,我是享受者,身心被我所利用。【释量论】说在俱生我执中,自然而然对我感受或认识。我有位朋友常生病,一天对我说:「我每一块肉都是病肉。」不知从那里找到的形容词。我相信如果他遇一位健康的人,一定希望把身上的肉,和对方交换。当我们见到一位身体庄严,如果双方同意,一定会想交换。这种想交换的我执,似乎我是不依身心安立而有的,我是独立的。

  如果我同身心分开,是真实存在的,当我们寻找我时,可以发现我及身心,一定是真实的异性;如果是真实异性,就不是互相依赖,因为是完全分开的,这时应该可以看到才对。因此我与身心不是真实的一,也不是真实的异。如前说我与身如果是真实异,就不是互依而有;如果我与身心是真实的一,那么,身心就是我。

  俱生我执,就会很自然的认为我不只是见到,或是名字而已,我必须是真实有。如果执着是真实存在,经由上述离一离异正因破除。如龙树菩萨在【中论】如来品所说:「非蕴不离蕴,此彼不相在,如来不有蕴,何处有如来?」如来与五蕴不是自性一,也不是离自性五蕴有如来,如来中非有自性的五蕴,五蕴中非有自性的如来,如来非具有自性五蕴。五求不得我有自性,这偈颂文开启我们智慧之门,让我们了知无我真理。

  本颂我不是自性的有色蕴,色蕴不是我而见为我,我自性不在色蕴中,色蕴也不在我中。破执色蕴为我四相,其余受想行识四蕴也如是自性空。破二十种萨伽耶见我执。

  【般若经】说从色法至一切遍智,一切法自性空。也说一切性相空,无生无灭。说二十空、十八空、十六空,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是以空性为有法而说性空的意思。【中论说】说:「若有不空法,则应有空法,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破执空法有自性,说明空法也是空。又说:「大圣说空法,是为离诸见,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了知一切自性空後,而执自性空为真实有,这种邪见,诸佛也无药可救了。

  依月称菩萨「入中论」所说,七相寻求补特伽罗我的自性不可得(前说五求加积聚及形状),所以补特伽罗我空(人无我)。如果对缘起性空有所体会,现起性空之相,是以自性空的智慧,虽可获得补特伽罗我空,但寻找空的本身又找不到,称为空空。

  50.蕴非时节生,非自然本性,非自在无因,乃痴爱业生。

  苦蕴不是「时」生,时是指常法,五蕴不是常法。「非自然」是破外道,数论外道建立二十五谛,其中最主要的是共主相,主张一切都是共主相所现,自然是指共主相,非自然是否定五蕴共主相生。「非本性」,数论认为因的本性与果本性一样,因中有果论,都是共主相,非本性是否定外道见解。「非自在」,五蕴不是大自在天所变,大自在天是常性,常性是不生不灭,不可能以常因生无常果。「非无因」,五蕴不是无因而生。

  那麽,苦蕴依何而有呢?人人都有离苦得乐的欲求心,而身体本身就是痛苦性质,可是想要的是快乐,而得到的却是痛苦;因由无明,不了知而颠倒执着,感得苦蕴之身。由无明造业,以爱取滋润,无明、爱、业而生苦蕴,不是外道所说的各种生。

  【缘起经】说:「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一切因缘法是互依而生,因依缘变化而生果,因生果,果必定依於因,有果才说是果的因,所以因依果而显现,同类因果。无着在【大乘阿毗达磨集论】说:由不动摇因而生。外道认为万法由大自在天内心动摇而生,就是大自天起心动念而生万物。无著菩萨为破外道而说不动摇的因缘,是依赖因缘而生,而且是同类因生同类果。

  本颂先破外道的生是无因生,成立一切法由因而生,而且是无常因生的无常果,【集论】说:「由能力有作用的因生」,同类因生同类果,因果同类性质互依的性质,豆芽必须由豆种子生。

  51.戒禁取及疑,身起颠倒见,应知此三结,能障无漏道。

  见道所断的三种烦恼:戒禁取见、疑、萨伽耶我见。萨伽耶见是指由五蕴安立的假名我,执为自性有的。梵文直译为五蕴见。戒禁取见,把邪戒执为正戒而守护,就是非因计因。疑结,是烦恼的疑惑,只是疑不一定是烦恼。由戒禁取见走上错误的解脱道,由萨伽耶我见无法得到解脱之道,由烦恼疑惑,就疑惑解脱道,这三种烦恼结,障碍了解脱道。

  52.解脱必待己,不由他伴成,当具闻戒定,精修四谛生。

  轮回是由内心无明造业,加上贪爱执取的滋润而引生後有,使我们沉溺生死苦海中。要远离生死达到解脱,必须断除无明、爱、业的执取,完全靠自己,不能依赖他人。生死流转是集谛及苦谛,称为染污谛;生死还灭是由道谛及灭谛,称为清净谛。生死及解脱的取舍,是由四谛内容建立;我们要远离生死轮回,得到解脱,就要精勤修习四谛;修习不只听闻而已,要有戒定慧如实修学四圣谛的道理。所以佛说真正的怙主是自己,不是他人代你成办的,「自依止,不余依止」。这是佛法不共的特徵,因为一切快乐与痛苦皆由自己。

  我认识一位老太太,大约九十多岁,每次遇到我都说:「祈求上师不要让我堕地狱!」好像我有权利让她不堕地狱;要是我有权利控制,谁该堕地狱,谁不该堕地狱,那我一定让几个人先下地狱(众笑)。我们了解痛苦和快乐在於自己,内心会充满了强烈的责任感,自己好好做就会快乐。又【相续本母】说如来藏,由这些的认知,会生起难以形容的感触。

  53.增上戒及心,慧三恒修习,百五十诸戒,於此三中摄。

  外道也有戒定慧三学,他们守戒也很严格,他们也同样可证得奢摩他和毗婆舍那止观双运,不过是相应的毗钵舍那。以智慧而言,也有所谓的胜义及世俗,但因为正见不同,意乐不同,所求不同。佛教的戒定慧名为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三学,比外道的戒定慧要殊胜得多。

  有人说百是指二百,五十加三就是二百五十三条,就是比丘诸学处,那为何要说百五十呢?这是问题。我觉得把比丘的戒条二百五十三,比丘尼三百多条,统称百余学处,至於五十余,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五十七学处。【亲友书】和【宝鬘论】写法大致相同,先说增上生,後谈决定胜,同样对国王说。

  54.佛亲作宣说,威仪具正念,共道善守护,失念诸法亡。

  大王啊!佛亲自说过威仪具正念。威仪有身所摄的威仪,就是身语意三业所摄的威仪。另外是思察的意思,观察所作所为,是否以正念正知而行。共道善守护,失念诸法亡。【入行论】中也说应该很专注,不以放逸心造作失念的恶行,失念一切善法会衰败。

  55.寿命多乖违,如风吹水泡,出入息眠间,能醒实希奇。

  我们寿命无常,无有定数,何时毁灭不可得知。寿命多乖违,生存的因缘都可能变成死缘,如风吹水上泡一下破灭;出入息中一口气不来就死去,睡眠也会死,所以能够醒来实在非常希奇!

  56.卒归灰焦烂,不净不具义,当观身必坏,即速而分离。

  我们一直珍惜的身体,最终都会变成灰烬,即使没有火葬,也会焦烂,终究是不净的,身体所留下是令人作呕,不具任何意义。因此不应对身体起贪着,当思惟身体必然会坏灭,最终会离开的。我们应该反覆思惟,决定会死,而死无定期,死时亲友无助。

  到目前为止,无人能够断定有无前後世,如果没有後世,那麽前面所说就毫无意义;但目前为止,尚无足够理由可以证明无有後世。虽然有人不承认有前後世,但也无法否定有後世,科学家无法找到前後世的存在,但不表示已找到无前後世的理由,这点要分别清楚。比较有无前後世,认为有前後世的理由较多,因为确实有回忆前世的例,甚至看到未来要发生的事。再以理由来说,心识有个续流,无有开始,以情器而言,也无有始,虽有住劫及坏劫,有时间的差别,但没有第一个开始的情噐世间,如果有第一个情器世间,那是从何而来,又是一个问题了。总之比较之下,有前後世的理由较多。如果有後世,必然很明显的知道今世的亲友与钱财,绝对无法在临终时帮助我们。

  第七世法王说过:「无论日也好,夜也好,我们都在忙着今世的衣食住行以及名利事,每天都在这个念头上转,所作的是这些无意义的事;因为当你离开世间时,今世辛苦所得的一切无法带走,连身体也带不走!」又说:「死无定期,无法了知明天或後天!祈求菩萨怜悯这些可怜的众生,慈悲的加持他们!」虽然我们有百分之九十九把握,今晚不会死,但是仍少了百分之一的肯定,就是毫无把握百分之百今晚决是不死。因此思惟无常非常重要。对一位初学佛者,因为思惟无常可令心趋於法,修法时减少贪瞋与不必要的疑惑,增进修法缘,顺利走上解脱道。

  思惟无常并非令我们沮丧,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无常的思惟,并非思惟「我要死了」,光是了知我要死了,我会离开世间,畜生也知道。尤其是大象,死时同伴都非常伤心,从畜生表情可以看出牠们知道自己会死。所以绝对不是思惟我要死,何况想是无法避免的痛苦有何用?岂非苦上加苦。思惟无常是今生有难得机缘,可以利用人身来成办究竟的安乐的事,为了不浪费暂有的时间,珍惜这宝贵的时间,做些有益事,广行善法,才是思惟无常的目的。经过无常的思惟,可以过更有意义的人生,死亡时也不会觉得怖畏,因为你有许多的善业可带走,心中自然会有把握;思惟无常的力量,不会浪费时光,死时绝无遗憾。

  噶当派的上师曾说:「修行胜欢喜,中不惧,劣无悔。」修行者在临终时,胜者欢喜,中者不会因死亡而害怕,劣者也不会後悔。就是当临终时,能够完全接受死亡的来临,不会畏惧我会死的事实。我认识一些朋友,平常的确在实践法的内涵,对法有所会意,所以在死亡时内心无任何畏惧,无有任何疑惑与遗憾,他们已经决定自己要死,甚至在医院,医生不敢告诉他已得癌症,但他却有胆量同医生说:「如是癌症,请告诉我!」因为他未死之前已有准备,努力学习,过有意义人生,所以死时用不着疑惑遗憾,他内心可以完全接受事实,一定会很安祥地死。我们是佛教徒,认有轮回,了知生和死只是一世一世的转变,跟换衣服并无两样,又何必执我会死的事。有人无法接受死亡事实,即使快死时,还不能接受事实,一听癌症就会发抖。如果这样怕死,何必承认生命是生生世世,如果承认又何必害怕。我们知道死是人生的一部分,有死必有生,这是法则,并不是说接受死亡,所以会死;既然会死,事先接受事实不是更好,反而死的安祥;假使不接受真实状况,怨天尤人,临终时反而更凄惨。

  57.大地须弥海,七日猛焰烧,灰烬亦无余,况复危脆身。

  我们可以见到坚硬无比的,千百年的岩石都会坏灭,更何况脆弱的身。这个世界生态破坏,终有一天会坏灭。现在的气候,大气层已受损坏,有一天我们居住的地球也会坏灭。佛法中也是依火、水、风灭等。地球形成,从虚空中先起风大,由风现起了火大,火大起了水大,水大形成地大,由五大形成地球。坏灭时从地大溶入於水大,水大溶入於火大,火大溶入於风大,风大溶入於虚空,最後变成五大一个性质;生起与还灭,也在五大中流转。同样我们意识也如是,死亡从粗分意识慢慢溶入最细微的意识,密续中讲的非常清楚;由细微的风托细微意识投胎,生时由细微意识投胎变成粗分的意识。

  地球已有五十亿年历史,在广大的地球上,人类是非常渺小,从长远的眼光看,我们应该了解,在今日的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是互相依赖的,共同和谐相处,而不再分你的国家,我的国家。当今星相家的逻辑,地球正在慢慢接近某一星球,在未来的几十亿年後就会相撞,地球是会毁灭的。

  58.无常亦无我,无怙无自在,如芭蕉无实,王须厌生死。

  身体是无常变坏的,无有真实的我;无明痛苦的众生,无依无怙无有自在,一切世间如同芭蕉无实,大王您应了知生死痛苦,生起厌离心。思惟无常,体会生死流转的痛苦,令我们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59.傍生生人身,较龟趣木孔,更希有难得,行法令有果。

  因无明生烦恼造业,一直在生死中流转,为了早日得到解脱,必须有长久的增上生,一个暇满难得的身,才是修法工具,顺利走上解脱道。暇满人身难得,如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大海,海上有根木块有孔,海底有只盲龟,百年才将头伸出海面一次,刚好将头钻入木孔,这种机率是非常渺少难得。我们得暇满人身的机会亦如是。

  人和畜生比较,数量是少之又少,不谈微细生物,就以鱼类来说,不要以一条计算,以吨为单位,能知有多少,何况比鱼小的生物。所以虽然世界这末多人,同畜生比较,人类确实是少数;有人可能会认为不对,这世界人口有五十亿,还在继续增长,怎麽说人少呢?暂旦勿论人类多寡,观察自己的行为,可否决定自己来生,能够获得如同今世的暇满人身?得暇满人身必须以十善业为根本,六度为助伴,善愿力结合。我们现在的内心,行住坐卧,无一不随烦恼转;烦恼是自然而起,如水往低处流;善心却是那麽难生,如水往高处水流,必须借用其他力量。明知烦恼过患,不让烦恼生却轻易生起,可见我们被烦恼所控制。

  今生幸遇正法,无论是遮罪或性罪,都应该努力守持。今生能遇正法,是前世的福德,仔细的思惟,在无量数的前世中,到底造了什麽业?如果在很久以前遇到正法,为何沦落到如此地步。可见从无始来,我们多少世被烦恼所迷。今天难得遇此正法,实在非常欢喜,应该努力奉行才对。如同先贤所说:「由於前世的善知识,获得今世暇满人身;由今世自己的善知识,希望不要让自己堕入三恶道。」总之,无论如何都应观察自己的行为,就会了解暇满人身难得易失。

  60.众宝饰金器,用作呕吐具;生人若造罪,极愚亦如是。

  暇满人身非常难得,利用此身可成大利,因此不应浪费。如同金造的器皿以各种宝物装饰,却用来作为痰吐器具;难得幸得的暇满人身,如果用来造罪,岂不是太愚蠢了。

  61.生中遇善友,发心起善愿,先世造福业,已具四宝轮。

  具有四众弟子,佛法兴盛的地方,称为中地。没有四众及佛法的区域,称为边地,生在中地又遇善知识。以下分两点说明:第一点由以前所造善业,今生得暇满人身,所以今世有机会发起善心。第二点因今生所发善心,有机会累积後世的暇满人身因缘,所以说善愿。大王您已具足四宝轮,应该珍惜啊!

  62.佛言依善士,能满诸梵行,是故依善士,众多证寂灭。

  佛说依止具有条件的善知识,就能圆满梵行,过去许多获得涅槃的圣者,也是依佛及善知识所说而证涅槃。所以大王您也要依止善知识,才能圆满梵行,证得涅槃果。

  63.邪见三恶道,不闻佛教言,边地懱戾车,騃哑长寿天;

  64.於任一受生,名八无暇过;离彼得闲暇,当励断生死。

  八无暇分属於人及非人,各有四种无暇,合计为八。非人的无暇包括三道的地狱、饿鬼、畜生,以及生长寿天;属於人的四种是:一、不闻佛教言,就是佛住世说正法,有听闻正法的机会却没有听,是无暇之一。二、虽然不是在正法时,佛法仍住世,却生边地未生中地。三、虽然生中地,却愚痴騃哑。四、虽然五根具足,而且生在中地,也有机会听闻正法,但因恶友而起邪见。以上是非人四种及人四种无暇,合计称八无暇。

  有人可能认为轮回虽然痛苦,但不是每天都痛苦,有时也有快乐的感受,不是完全痛苦。如有这种疑惑,我们应该思惟,体会轮回的痛苦。如班禅喇嘛说,苦有三种苦苦坏苦行苦。对苦苦生出离心畜生也有,因为牠们也不要痛苦。坏苦是有漏的快乐感受;有漏是由业及烦恼所生的快乐感受,外道也会对这种感受生出离心。如印度外道的一些苦行者,确实厌离五欲的感受,一直修四禅至四无色定。

  佛法不共的出离心,是对行苦生出离心。是现在痛苦及未来痛苦所依,都被烦恼左右。烦恼的根源是无明,当内心生起烦恼的刹那,内心就无法平静。当我们被无明迷惑,痛苦就不断而来。当内心决定改变,经由对治,最後一定可以远离无明,得到解脱。这种欲求解脱的出离心,才是内道不共的出离心。

  行苦是由业及烦恼控制,由烦恼造业而有生,生就是行苦的开始;如果不了知烦恼的过患,自然不会对烦恼带来痛苦生厌离。所以对烦恼的认识非常重要,认识烦恼过患越深,越厌弃烦恼带来的痛苦。如果如实了知烦恼究竟的过患,自然想远离烦恼,如果烦恼无法离开,生出离心也无用。因为烦恼可断,所以就必须有出离心,出离心促使我们对治烦恼。

  65.欲乏病老死,轮回众苦源,汝应生厌离,说过失应听。

  痛苦最主要由烦恼生,所以要了知轮回的痛苦。欲乐缺乏的苦,是想要的无法得到,不要的偏偏碰到。虽然有病老死等,但主要体会生苦,死苦可以看到,老病苦可以体会到,生苦要了知从业及烦恼所带来,自然其他苦就生起。因为生是由业及烦恼所生,业和烦恼本体就是苦因,所以由痛苦生,痛苦死,生的刹那就是不吉祥的开始。因为有了不吉祥的开始,所以生和死中间,就要承受许多不苦祥的痛苦,都是业和烦恼所生。

  66.或父转为子,或母生为妻,怨仇转为亲,生死全无定。

  67.一一饮母乳,量过四海水,今後异生身,多饮过於彼。

  68.身死诸骨聚,超过须弥峰。地丸如柏子,数母未能尽。

  69.帝释世应供,业故复堕地,既满转轮王,复生为奴婢。

  我们一直希望来生得暇满人身,如得了暇满人身,不是同今世一样痛苦,如未得暇满人身,岂不更痛苦。因此应思惟轮回苦,鼓励自己努力精进。轮回苦有那些:一、无定过患。二、无饱足过患。三、数数生死,无量过患。四、数数高下过患。

  70.天女乳腰柔,长受妙触已,後随狱轮中,粗磨割裂触。

  71,长住须弥顶,安足受安乐,後游煻煨中,众苦极难忍。

  72.天女随逐乐,游戏妙欢园,後住剑叶林,截乎足耳鼻。

  73.天趣如金莲,共游徐流池,後堕狱当入,灰水无极河。

  74.虽天界大乐,及梵离欲乐,後堕无间火,受苦无间绝。

  75.或为得日月,身光照世间,後往极黑暗,伸手莫能睹。

  欲乐不决定过患,虽然投生天道,享受种种安乐,当业报享尽时,终将堕地狱受苦。

  当我们脚踏地,也会得到足下的安乐,但当业报享尽时,又会感得地狱的苦报。

  天界大乐就是梵天的安乐,远离苦受和乐受,没有坏苦,长期安住在舍受状态。

  轮回的一切乐受,都是有漏的。不论是有漏的安乐享受,或是长时间在舍受中的安乐,因为无明未断,只要遇到因缘,最终还是痛苦的。所以三界轮回的一切安乐,不是最究竟的,最真实的安乐。总之,再好的身体,或是天上,因为由烦恼所生,当业报尽时,最终仍是痛苦的。

  76.若了如是过,愿取三福灯,独持趣黑暗,日月难破光。

  三福指的是身语意三门,也可以解释为布施、持戒、忍辱三福。无论世间轮回的任何安乐,都是烦恼所生,最终令我们沉海苦海。

  77.等活黑绳热,合叫及无间,斯等狱缠苦,恒烧作恶众。

  78.或如搾胡麻,或捣粉如末,如利斧斫木,暴苦如锯解。

  79.猛火恒煎灸,令饮烊铜汁,炽热之铁钗,逼驱锋剑刃。

  80.铁牙猛狗噉,戕杀高擎天,禽鸟啄爪利,任彼自在啄。

  81.虻蝇及黑蜂,诸虫数十千,噬咬起烂疮,极痛声凄切。

  82.炽热猛火中,恒烧令掀口,倒栽入鼎镬,犹如丸漂浮。

  83.若造众罪业,命只喘息顷;闻地狱极苦,无畏如金刚。

  三恶道的热地狱苦。造恶业不一定是杀人、偷盗、邪淫,如果以极强烈烦恼,即使恶口,本身就具有堕入地狱的力量,最重要是烦恼的强烈,不一定是加行。生邪见也会堕地狱。生命在喘息间,非常短暂,假使恶业未尽,死亡时立刻堕入地狱。地狱虽然极痛苦,因为无明受烦恼自在而造业。

  84.见画狱及闻,读诵造形相,如知己难忍,况复亲受生。

  85.一切安乐中,爱尽为第一,一切痛苦中,无间苦最猛。

  见闻觉知地狱形相,就难以忍受,况复自己堕入地狱中。爱尽即涅槃,涅槃是永恒安乐;最痛苦的是无间地狱。

  86.日以三百矛,贯剌所生苦,於地狱微苦,非喻知少分。

  87.诸苦及粗暴,虽然百俱祇,不善未尽出,与命终不离。

  88.是不善果因,身语意恶行,应勤随力护,微尘亦莫染。

  地狱痛苦非能比喻。过去恶业已造,可以依忏悔净除,未来不再造恶业。先贤说过,恶业有好处,如果忏悔能够净除,今後不让自己再造,最好终身不要造恶业。如果无法立此誓愿,也应尽量减少造恶业。

  89.生往傍生趣,杀缚或鞭挞,离寂灭善净,暴残相食啖。

  现在说明畜生道的痛苦,大吃小,强欺弱,互相残杀。人类更是欺凌畜生残害最厉害,如果人对人有点伤害,人就会立刻抗议,但未曾想到畜生道有情可怜,没有反抗能力,任由人类损恼,应该为他们着想。

  90.为珍珠毛骨,或由皮肉亡,鞭钩及棒捶,践踏任他使。

  这是说明畜生道的痛苦,多是由人类迫害。

  91.饿鬼欲极困,无间相续苦,饥竭寒炎热,劬劳怖苦侵。

  92.口细如针孔,肚大等山丘,饿馋不净物,寻求尚难获。

  93.裸形存皮骨,乾如多罗树,夜口燃炽盛,食噉口中烬。

  94.卑类脓粪血,不净无从获,相殴捶击搏,还餐颈熟脓。

  95.夏夜月热感,严冬日身寒,望树果唯空,瞻川流乾涸。

  96.无间受诸苦,万千五百载,恶行坚业索,系缚命不绝。

  97.如是饿鬼类,罹受如斯苦,贪吝极悭吝,佛说此为因。

  饿鬼道的痛苦,饿鬼的寿命,饿鬼因。

  98.生天虽大乐,死苦尤过彼,诸智应善思,勿贪三有乐。

  99.妙身光泽退,厌座华鬉萎,尘垢沾着衣,液下涔出汗。

  这是指欲界的大乐。天人死时有五衰相现,所生的痛苦,极重於前受的乐。五种衰相:本来胜妙之身,死前光泽退失,原来的座位坐不安稳,身上的花鬘枯萎,衣服垢染,腋下出汗等。

  100.死殁五衰相,居天诸众生,如地居凡人,猝起死先兆。

  101.从天趣堕落,善尽无余存,傍生饿鬼趣,地狱随一居。

  人类快要死亡,也有前兆,如呼吸会喘,表示衰老了,身体虚弱;天人死前,同样也有先兆。当福报享尽,就堕三恶道。

  102.非天意苦重,性瞋天德故,由其趣性障,具慧不见谛。

  非天指阿修罗,瞋天的功德。因为有谄诳的障碍,即使有智慧,也不能见真谛。

  103.生死苦当知,人天鬼地狱,旁生皆非妙,生是苦害器。

  104.如救头燃火,速即起灭除;精进断後有,无有余胜此。

  三界六道轮回,不论是那一趣生,都是由烦恼所生的有漏业,最终一定是痛苦;为了断除这些痛苦,必须速即断除痛苦的因,无明烦恼,达到解脱。

  105.戒慧静虑证,寂静涅槃位,无老死穷尽,离四大日月。

  了解轮回的总苦及别苦後,为了出离生死苦海,必须精进修解脱道。以戒为根本,修习静虑。慧分世俗与胜义,这里是指胜义智慧,静虑证属於止修,缘心一境性,坚固的等持,达到身心轻安,得正奢摩他;有了坚固的奢摩他,依无我空性智慧为所缘,再次得到不共的身心轻安,这时称为毗钵舍那。空性智慧生起时,不是依靠奢摩他,但是要现证毗钵舍那,必须依正奢摩他,就是已得身心轻安。所以由戒成定,由定成就空性的毗钵舍那。

  断除了烦恼种子,寂静是无余涅槃,从性空中断除一切烦恼。另一种解释是现证空性时,远离一切真实戏论,在後得位时观一切法,如梦幻相,内心得到寂静和调伏,证得无余涅槃位。无有老死,得到无穷尽永恒的安乐。佛果位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完全寂静,圆满自他二利的大菩提涅槃果。乃至虚空未尽之前,为了利益有情事业,永无间断。这果位不是地水火风,因为外道认为要到某地方,才是真正解脱;解脱不是地水火风空五大形成的地方,有些外道皈依太阳月亮。所以说离四大日月。

  106择法念精进,喜定舍轻安,七支菩提分,招致妙涅槃。

  七菩提分:正念,不忘所缘境,择法,是智慧抉择法,精进、喜、定、舍、轻安,舍是作意不作意时,自然平等舍,称为等持。轻安是身心轻安,得正奢摩他。

  107.无慧定非有,无定慧亦无,倘若二者具,有海如牛迹。

  这是教我们止观双运。如果没有空正见的智慧,只是禅定的修学,虽然可得无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的定,可是无法得到涅槃果位。没有定虽然可生空正见,不过只是比量智,无法达到现量,现证空性,非正奢摩他无法成办。如果止观双运修持,这三界苦海如牛迹的水,很容易乾涸消失了。

  108.十四无记法,日亲所宣说,於此勿宜思,不能趋寂静。

  十四种邪见。外道内心有常一自性的补特伽罗我,问导师释迦世尊,世尊知道他们用心不回答,因此称为十四无记,就是没有授记。十四无记:一、依涅槃际生四邪见:如来灭後见有如来,无如来,亦有如来亦无如来,非有如来非无如来。二、依未来世所生四种邪见:我与世间见是有边,是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三、依过去世生四种邪见:我与世间见是常,是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四、依身及命有二:对身命见是一体或异体。

  日亲就是佛陀,说这十四种邪见,不要去思惟这邪见内容,生起邪见无法让我们得到解脱。了知自性空,一切戏论灭。

  解脱必须了解空性的道理,才能对治烦恼。烦恼可分二种:一种是见烦恼,一种是非见烦恼。见就是正见,分世间及出世间;非见烦恼如贪心瞋心等,主要依串习而生,而不是见到道理而生。例如贪心是对悦意境,瞋心是对非悦意境。说不定有理,但主要是由串习力所生,不是依理由。见烦恼,不论是萨伽耶见或边执见,见到理由(非理作意的理由)而执着,这种烦恼比较难以对治,而且较坚固。见烦恼的对治力,必须经由道理的认识才能产生。非见烦恼的对治,以慈心悲心对治瞋心,而慈心悲心只是一种思惟,没有直接了解境的实际情况,不是通达了境的证量,所以修持也有差别。

  见所生的烦恼比较难断,而烦恼的根源,是从无明执着的非理,就是萨迦耶见。萨伽耶是坏灭的意思,指五蕴的坏灭,所以萨伽耶见也称为坏聚见,由坏灭的五蕴所安立的我,认为是真实有,这种我见,或萨伽耶见是属於见烦恼中的一种。认为我是真实有,自然会执着我的身体,或者我五蕴是真实有,进而拓展我所享受,我所接触的一切,都是真实有,产生了法我执。总之,一切烦恼都来自无明,要对治依见所生的无明,必须对正理的认识,就能破除无明实执。

  109.无明所生业,由业复生识,识缘於名色,复生六处触,

  110.触受为爱因,由爱招诸取,其取生後有,有复缘於生,

  111.从生感老死,忧悲诸怖恼,无量众苦聚,生尽余皆灭。

  上面所说的烦恼,就是补特伽罗独立实体有的我执,是由分别无明所生,是见烦恼。我执分为粗细不同的执着,粗分的我执,由烦恼的分别无明所生,并不是与无明相应;与无明相应的烦恼,如细微的贪瞋,本身会执着这是真实有。这种执着真实的贪瞋,是属於非见烦恼,执着真实时,是俱生无明,造作善恶业,而由业生起的心识。

  十二因缘的第三支识,意识分二,因位识及果位识,造业时是因位识,而业生起第二刹那坏灭,因此产生了业灭。业是有为法,业灭而能力不灭,遇因缘而现。如梦,梦醒犹能忆念梦境。如昨天的东西坏灭了,因它的灭,造成今天对它好坏的影响。这是因它灭而带来的能力。所谓习气是依心识而取名,因此以前造业当下即灭,但由业灭的能力,能使我们来生感果,未来以业灭的能力,令我们结生相续,这时意识称为果位识。

  由意识及父母为缘生起名色,色是指色蕴,受想行识四蕴归类为名。

  六处生起时,根就生起,识也生起了,境本身就有根境识三和合,所以生诸触,眼触耳触等触。由触让我们对好境、坏境、不好不坏境,生起快乐、痛苦、中庸的感受。想要快乐不要痛苦的贪爱心,就是第八支爱。取是一种贪着心,比爱欲心要强烈,也就是由爱造成强烈的贪心,由贪心引发以前业的能力,使业能力成熟,已成熟的业称为有;由已成熟的业带来後世的生,所以说有缘生。

  因为有生,自然要接受老病死等苦,发起忧悲种种怖恼。这一切痛苦来自生,来自五蕴,五蕴由业,业由於烦恼,烦恼由於无明。因此澈底断除无明,生尽就不生,其余皆灭。

  112.最胜言教藏,深妙缘起理,若能正见此,即观无上尊。

  佛陀甚深微妙法,就是缘起理。所以佛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以上以情器世间来说,主要是说明有情世间这部分。

  我们的心识是唯明唯知的体性,是由近取因,而感得唯明唯知的体性。以器世间来说,器世间的地水火风四大,是由业力产生的吗?我想不是。如外在的地水火风空五大,与内在五大有关系。内在五大可分粗分及细分。内在粗分的五大,是依细微的内在五大所生,细微的内在五大,则是依赖最细微的俱生原始光明而有。因此由於内心未调伏,影响内在细微五大;内在细微五大,影响了内在的粗分五大,内在粗分五大,再次影响外在的五大,因此感器世间的变化。

  所以说外在五大的存在,不是业力所感,因为这是法则法性。如同意识是存的,不是业力所感,意识本来是存在的,这是法则法性。为什么有意识之法?为什麽有非意识之法?这完全依法则法性才能解释,不是以业力所感解释。

  因为内心未调伏,影响了内在五大,内在五大受影响,而影响外在的五大,由此影响器世间的五大,自然给人们造成某种感觉,器世间的某种形状,或是大地本身的变化,都是内心未调伏而生。至於变化性质,由因生果,果依因而生,互相依赖的原则,是一种法性,不是业力所感而变化。

  什麽才算是由业力所感?什麽叫做业?在这么多的因缘变化中,有一些是因果互相依赖,不需经过人的思想,本身就在变化,这法是因果法。有些因果法,是经人的思想、意乐,制造某种因而产生某种变化,这个别的因果法,同人的意乐有关,这种造作叫做业。所以业是因果的一部分而已。

  113.正见命念定,正勤业语思,八支圣道者,求寂可修治。

  114.生为真实苦,贪爱则是集,灭除名解脱,宜修八圣道。

  正见、正命、正念、正定、正勤、正业、正语、正思惟是八支圣道。是求解脱者修持的。

  轮回的痛苦是生,称为苦谛。集谛分为业集谛,烦恼集谛,业由烦恼所生,烦恼主要由爱带来後世,所以贪爱为集谛。能够完全净除苦谛和集谛的痛苦,可以获得解脱。为了达到解脱,应该勤修八圣道。

  115.为见四圣谛,常时勤精进,虽居华屋舍,智渡烦恼流。

  为了能了解四圣谛的整个道理,应该常时精进修学,如同四圣谛所说的应取应舍。大王您虽是在家人,过在家的生活,但为了能渡脱苦海,应该以智慧渡过烦恼流。

  116.不从虚空坠,不似地生谷,现证诸先贤,凡皆具烦恼。

  要解脱必须精进,因为以前的阿罗汉,这些断除烦恼的大成就者,他们的果位,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他人让他们获得,如同稻谷由地生长。大成就者所得果位,都是自己修持证悟,由认识教理对治烦恼而获得的。

  117.何需多赘述,是乐法要,佛说心是源,应力净自心。

  我何需阐述这麽多,因为真正的快乐来自於法,法来自於心,就是内心的调伏。因此大王您应该努力精进,净化自己的内心。

  118.如上所说法,苾蒭难总行,能随修一事,此生不虚行。

  上面所述的一切功德,连比丘也无法很圆满做到这一切功德。但大王您应该努力修行,千万不要浪费今生啊!

  119.众善皆随喜,自修三妙行,回向正等觉,而此善福聚。

  120.常生人天趣,瑜伽众德具,圣者观世音,度脱诸有情。

  回向。一切功德我先随喜,为了有情的安乐回向正等觉,由此回向如实的遵守,从今以後我就已经进入快乐之道。会得到人天趣,具修瑜伽行的功德。在遵守菩萨行时,如同观世音菩萨般,济渡可怜的有情,由此功德,让我们登上大地菩萨果位。

  121.生老病死三毒除,佛国托生为世父,

  寿命长时量叵知,如同彼无量寿佛。

  不只断除生老病死而已,连生死的根源三毒等烦恼皆断除,托生佛国,我们寿命将会无量,而且生在佛国遇到无量寿佛,无量寿佛将亲自为我们教授。

  122.施戒忍起无垢名,遍彰天地虚空中,

  大地居人及天众,令息少女贪爱求。

  由布施、持戒、智慧所生的美名,可以遍扬天地间。

  123.烦恼羁缠有情众,绝生死流登正觉,

  超度世间亦唯名,获得无生离尘垢。

  愿一切有情成就佛果位。

 
 
 
前五篇文章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有缘人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赠郑先生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鸡足山老僧诗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遣兴

鸡足山随缘诗话生活禅:品茗联

 

后五篇文章

法海集五 第二部分:亲友书 1 前言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4 问答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3 初中后善祈愿文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2 解脱之道

法海集五 第一部分:解脱之道 1 前言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