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法空恩师讲《广论》41讲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法空恩师讲《广论》41讲

 

  阿弥陀佛!大家好:又到学习、研讨、讲说《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时间了,首先,让我们做加行。

  (略)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我今发心,为救度尽法界、遍虚空界,一切如母有情,于生死大海中,拔苦予乐而成佛,为求成佛方便,而学此菩提道次第广论,愿广论昌明,正法久住!

  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

  今天,我们又一次殊胜因缘聚在一起,听闻讲说研讨《菩提道次第广论》。首先,叫我们祈请历代传承师长、本尊、诸佛菩萨,加持我们,在学修研讨听闻中破除内外一切障碍,使每个人能迅速生起出离心、菩提心、清净见,为利如母有情,速疾成佛。为使正法久住,发菩提心,学此广论。

  前面我们对善知识的德相和善知识重要性,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已经数数宣讲了,善知识一节,《广论》原文已经给大家讲完了,下面要讲的是弟子德相。

  我们先根据思考题,对善知识这一章重要部分做一下复习:

  50、云何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

  原文:说为自未调伏,而调伏他,无有是处。故其尊重能调他者,须先调伏自类相续。若尔须一何等调伏?谓若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

  意思是说:自己没有调伏而去调伏他人,决无是处。也就是说,在修行当中自己做的还一无是处,再去说别人,别人就不会服你,人家会说:你叫我去掉贪嗔痴,可是你自己还贪嗔痴呢?这样就教化不了众生。故善知识要想调伏他人,必须先调伏自己的身心。善知识是怎么样先调伏自己的呢?随自己相应的多多少少修行了一些,于身心中有一点功夫,但是对于整个佛法来说完全不算,没有益处。也就是只通达一分、二分、少分、多份不行,没有益处。

  51、善知识应具德相,自利德有几?摄他德有几?

  原文:如《经庄严论》云:“知识调伏静近静,德增具勤教富饶,善达实性具巧说,悲体离厌应依止。”是说学人,须依成就十法知识。

  自己本师应该具有的德相有六:戒、定、慧、增上、教富饶、善达实性。

  摄受有情应具有的德相有四:具勤、具窍说、悲体、离厌。

  52、依博多瓦以何德为主要?

  原文:博朵瓦云:“三学及通达实性并悲愍心,五是主要。”

  善知识具备戒定慧三学,通达实性以及具足悲悯心,这五点最主要。

  53、由时运故具全德者难得,将如何择师?

  完全具足十德的善知识,在末法时期不容易碰到,明师难遇,该如果选择老师呢?

  原文:《妙臂请问经》云:“如其仅有一轮车,具马于道亦不行,如是若无修行伴,有情不能获成就。若有具慧形貌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诸能完其如是德,于诤世中极稀故,半德四分或八分,应依如是咒师伴。”

  《妙臂请问经》说:“如果车子仅仅是有一个轮,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马和马路也不行,一个轮子怎么走呢?没法拉车,没法走。同样,如果没有修行助伴(指善知识),有情不能获成就。想得成就的人是不可能没有善知识引导的,自己闭门造车、瞎子摸象,想成就,那是一无是处,如果有了具足智慧形貌端正,洁净姓尊趣注法,大辩勇悍根调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饿渴及苦恼,不供婆罗门余天,精悍工巧知报恩,敬信三宝是良伴。如果完全具备上面所说的德相,在诤世(就是末法时期)中极稀有难得,或者具备德相的一半、或者四分之一、或者八分之一,这已经是稀有难得的了,也应该依止,应该依止这样的善知识为修行的良师益友。

  54、康萨仁波切与帕绷喀仁波切所立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是何?

  康萨仁波切所立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是:具戒及悲悯。

  《略论释》卷2中讲:上师于此曾有要决云:上师德相,于自他二利中,以利他为主。于此生与后世,以重视后世为主。此为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

  帕绷喀大师说:在末法时期依止善知识要记住一下的要点,所依止的上师应该功大于过,重后世轻现世,视别人比自己重要。

  以上是善知识德相方面的思考题,希望大家反复审思。下面就进入弟子相。大家知道了,学佛入门要找的老师的标准是什么了,条件有哪些,但是你还要知道,作为一个徒弟,应该具备那些条件。如果弟子没有弟子的样子,老师没有老师的样子就乱套了,佛法也就衰败了。

  [科]戊二 能依学者之相

  原文:第二能依学者,《四百论》曰:“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释论解》云:“说具三法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说法知识虽极遍净,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于说者过,反执为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

  讲解:能依学者弟子相,在《四百论》中告诉我们:“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释论解》云:“说具三法(正住、具慧、希求)堪为闻器。若具其三,则于法师所有众德,见为功德不见过失。(为什么弟子要具足这三德呢?如果你具备这个德了,就能见到善知识的功德,不见善知识的过失。如果你不具备这三点,你就是拜的师父再好,你也会天天挑毛病,这个师父有毛病,那个师父也有毛病。今天找个师父,后天翻脸了,再拜一个,信心不稳就不会观功德,只能观缺点。)犹非止此,即于德众所有功德,亦即于彼补特伽罗,见为功德非见过失。(你这样时间长不但可以做到不看老师的缺点毛病,就是任何人的缺点都不看。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我们不去挑、不去说、不去看别人的缺点毛病,看所有众生都是功德,不见他们的过失。)若不完具如是器相(如果不完全具备这个器相的话),说法知识虽极遍净(再好的善知识,即使善知识是佛),然由闻者过增上故,执为有过(因为凡夫的缺点毛病,增上慢等等种种习气执着,认为佛都不圆满,都有缺点毛病)。于说者过,反执为德(觉得能说别人缺点的人,反而认为他有修行,认为他是善知识,反执为功德)。”是故纵得完具一切德相知识(获得了完全具足十德的善知识了),然于其师亦难了知(亦难了知就是也难了知所具的德相,你能够以凡夫的量衡量圣人的量吗?以凡夫的心去测度佛菩萨的心那不是天差地别吗?)。若知彼已能亲近者,必须自具是诸德相。(要想亲近善知识必须自己具足这些德相。是诸德相。就是上面讲的三种弟子相,三德必须要明了。)

  原文: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瞋他法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讲解:其中正住者(什么叫正住呢?正住就是质直),谓不堕党类(堕党类就是宗派执。执着宗派见,我的宗派好,他的宗派不好,彼此在法门之间互相排斥、互相诽谤),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一堕党类就认为自己的好,就像卖东西一样,就我的甜,我的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果这样就看不见别人的功德,只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唯我独尊,我字当头,傲慢心上来了。)故不能得善说妙义(不能得到法意)。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由堕党类的烦恼心,总不会获得成就。)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瞋他法派。(赞叹自己的宗派,诽谤他人的宗派)应观自心,舍如是执。《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任何法门都好,都应该随喜赞叹,别人为了解脱而修,都应该给别人打气,给别人一点信心,不要泼冷水去诽谤,甚至给别人说一些邪执邪见,把这些引歪了,将来让这些人堕落那是非常可怕的。

  原文:若念惟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讲解:若念惟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虽然你具足正住了,但是没有抉择善说正道,没有善巧分辨抉择的智慧,连善说正道,恶说似道,善恶都没法抉择分辨,你如何修行?所以必须有观察抉择的智慧。恶说似道,就是恶说相似法、相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二事慧力,若不具备也不是弟子器。)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弟子具慧德相里面告诉我们,如果能够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弃舍非精要处,就是把不重要的地方抛掉,象我们听文章一样,应该听中心思想,也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意思,坚实:心要、精要的意思。)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这两个德具足了),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象画中听闻佛法一样,能受用吗?),仍非其器故须具有广大希求(弟子德相里面的第三点:广大希求。就是对于法要有广大希求,也就是求法的意乐心,如果法不求,随随便便就得到了、求到了、学到了,你就会不尊重,法轻说还有罪过故必须要求:要请、要珍重。法是佛说的,我们不能没有希求心,不能没有意乐心,否则你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会有成就。因为得到容易的原因,你今天念,明天就扔在那里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希求心,意乐心)。释中更加敬法法师(释就是指月称论师造的,对修行人来讲,不但要恭敬法,更要恭敬法师。法师虽然是凡夫,但是法师说的法却是佛说的,恭敬法师就等于恭敬佛。所以要敬法法师,恭敬法和法师),属意二相(属意就是一心贯注的意思),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第一:对法有大希求意乐的心,第二:听闻的时候善住其意,第三:于法法师起大敬重,第四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这就是弟子具备的弟子相、弟子的条件),弃舍违缘谓正直住。

  原文: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应当观察为具不具。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讲解:是诸堪为尊重引导所有之法(引导就是所化之机,引导所有之法,就是弟子能依的德相,随机说法。这个人没文化,你给他讲大经大论他听不进去,听着听着睡着了,这就是不应机。这个人很有文化,你讲半天跟讲故事一样,哄小孩,他觉得没有理论的东西,他也听不进去。所以说法要应机,就像观音菩萨一样,应以何身得度,就现何身说法才行。),应当观察为具不具(应该观察他是否具备这个器,具不具相,要善巧方便,让他法意入心)。若完具者,应修欢慰(修欢慰就是欢喜精进修行);若不具者(他不喜欢修,不相应),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能完因缘就是求全之因,这个弟子具足完全的条件,就应用完全的法来摄受,不具备等将来因缘成熟了再传)。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不觉察,就是你要是不观察,他来了就传给他法,来了就传无上密,来了就传大威德,来了就传给他生圆次第,几天就会把他吓跑了,退失了学法的信心了。引导众生一开始就要方便引导。如:初入佛门的弟子,没有皈依,告诉他你皈依吧,不要求你吃素,他会欢喜地皈依。如果你一开始就说:你别吃肉,你别杀生,你这不能做,那不能动,他一听跑了,不皈依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善巧观察,来引导众生才对。我们慢慢地引导他要吃三净肉、八净肉,其实这些都是方便法,实际上有哪有这样的肉呢?没有。但是不方便他进不来,故开方便门就是要众生进来。所以最后原文告诉我们如果不觉察,会由此退失广大义利,也就是说如果不方便引导弟子,弟子的信心就会退失。退失广大义利也就是难知具德相的师父,再好的师父他不愿意依止,他觉得一学佛法会带来很多的不方便、麻烦,这样就会说:算了吧,我还是别信了,我不信也很好,我不皈依了,不学佛了。这些都是因为你的不善巧引导。)

  下面我们根据思考题了解一下:

  55、能依学者应具何德?一一详述之

  弟子应该具备五种德相:(1)对自宗不贪着,对他派不嗔恚,不堕党执,富有公正;(2)具有分辨善恶的智慧;(3)有大希求心、意乐心;(4)对上师、善知识、师长、法师起大恭敬;(5)专心听法。

  如果这五种德相不具足,你不是一个合格的弟子,摄受你,你也成就不了,也就等于浪费光阴。

  56、具不具如是德相,其利弊为何?

  如果具不具足这些德相,他的利益是什么,过患是什么。

  原文:若完具者,应修欢慰;若不具者,须于将来能完因缘励力修作。故应了知能依诸法,若不了知如是德相,则不觉察,由此退失广大义利。

  如果完全具足上面所说的条件,自己应该感到欢喜庆幸,如果不具备以上的条件现在就要修,要慢慢完善弟子的条件,将来能具足的因。故应该了解一个道理,依靠善知识应该具足的条件,如果你不觉察就会损失很大的利益,没有得到的,得不到,已经得到的也退失了。

  [科]戊三 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原文: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如是若自具足器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于具相,受取法益。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亦从听闻。徒众白曰:“从彼听闻,退自威仪。”答云:“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讲解:第三彼应如何依师轨理者,这段原文告诉我们如何依师的轨理,如是若自具足器相(自己具足这个器相--德相),应善观察尊重具否如前说相(应该善于观察善知识是否具足前面所说的德相。弟子具不具足,善知识具不具足,都要从这上面认识观察)。应于具相,受取法益(具相的人受取法意)。是复有二传记不同,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桑朴瓦,一种是仲敦巴两位善知识依师开示。桑朴瓦依止的尊长繁多,繁多指的数量也就是内涵),凡有讲说,即从听闻(凡是有讲法的就到那里听闻)。自康来时,途中有一邬波索迦说法而住(邬波索迦就是指居士,途中遇一居士说法),亦从听闻。徒众白曰(弟子就问):"从彼听闻,退自威仪。"(出家人听居士讲法,有失自己的威仪、德相)答云(他回答说):"汝莫作是言,我得二益。"(你不要这样说,我得二益--闻法、随喜。又听闻了佛法了,又随喜别人讲法的功德了,得到了这二种利益了,怎么能说损害自己的威仪、德相呢?)善知识敦巴者(善知识仲敦巴跟桑朴瓦不一样,他是),尊重鲜少,数未过五。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没有修心就容易观师父的过患),起不信时(信心没生起的时候),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这个是很重要的环节,我们如果不能生起稀有、意乐希求心的时候,那么在修行的道路上就不能进步,而且不能解脱。这就讲述了亲近、依止善知识的功德利益,我们看一下思考题:

  57、依止善知识有二传记不同?宗大师如何评述?

  原文:谓善知识敦巴与桑朴瓦。桑朴瓦者,尊重繁多,凡有讲说,即从听闻。善知识敦巴者,尊重鲜少,数未过五。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彼二谁善。谓于未修心,易见师过,起不信时,善知识敦巴轨理善美,应如是行。现见此说,极为谛实,应如是学。

  桑朴瓦依止的善知识很多,凡是有讲说法的人他都去听闻,而善知识仲敦巴依止的善知识很少,数未过五。就是依止不超过五位。博朵瓦与公巴仁勒喇嘛共相议论,说他们二人的依止法,哪一个好呢?如果未修心之前容易观善知识的过失,生不起信心,那么善知识仲敦巴依师的轨理比较好,应该那样去做。

  这是讲如何依师轨理,传记里面讲到的。

  己一 意乐亲近轨理分三

  原文:如是应知·曾受法恩·特于圆满教授·导心知识·如何依止。其理分二·一 意乐亲近轨理·二 加行亲近轨理。初中分三·一 总示亲近意乐·二 特申修信以为根本·三 随念深恩应起敬重。

  原文:《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即彼九心摄之为四。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如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此亦是说,于其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

  讲解:华严经九种心承事善知识能够包涵一切,思考题58题也问我们:亲近善知识之意乐应如何作?《华严经》说:“以九种心,亲近承事诸善知识,能摄一切亲近意乐所有扼要。”《华严经》告诉我们:“以九种心亲近承事所有的善知识,他含摄了亲近承事善知识的所有纲要。”即彼九心摄之为四。

  1、孝子心:

  弃自自在,舍于尊重令自在者(施供自自在于尊重),如孝子心(作弟子承事善知识,第一个就是孝子心)。谓如孝子自于所作,不自在转,观父容颜,随父自在,依教而行。(就像孩子看父母的脸色一样,父母高兴孩子就去做,父母不高兴的孩子不能做,不能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要依教而行,善知识不高兴不能做,这就是孝子心。)如是亦应观善知识容颜而行。(比喻你应该观善知识的容颜做事,善知识高兴就去做,不高兴不要去做。)现在佛陀现证《三摩地经》中亦云:"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在修行当中,对于自己应该舍去自意,不能随自己的意去做事情,应该放下自我,把自己的心放低,应该随顺善知识的意乐去行,善知识怎么欢喜,如何让你做,你就如何做。)此亦是说,于其德前乃可施行,任于谁前不能随便授其鼻肉。(这个说法在具德善知识前乃可施行,于其德前也就是指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前,乃可施行,可以这样做。任于谁前,不能随便对任何人都这样做,授其鼻肉就是任别人牵着鼻子走。如果那样就不是有智慧之人,故讲对善知识应该有孝子心,不能修傻了,谁叫你怎么走,你就怎么走,变成承事一切,就不行了。)

  2、金刚心:

  原文: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讲解:谁亦不能离其亲爱能坚固者,如金刚心。亲爱就是对善知识要亲近,亲近善知识如金刚心,谓诸魔罗及恶友等,不能破离。(不管是魔,还是恶知识、恶友,都不能破坏你离开善知识。)即前经云:"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应该远离恶友,不管别人怎么说师父不好,自己对自己的师父就是死心塌地,要有金刚心才行。别人再说不好,自己对师父的信心也不动摇,不能受别人挑唆,或者恶友[诽谤师父的人]的言说,就动摇了信心。《略论释》101页说:『遇有谤师者,自心不为动摇,如金刚之坚固以摧毁之。』(遇到有诽谤师父的自己的心不能动摇,如金刚一样的坚固来摧灭它。)亲睦无常,情面无常。就是指世界上一切事情中,人情是变化无常的,要远离,今天他说你好,明天翻脸就说你不好了,这些都是无常的不能听,听这些你就堕落了。)

  3、大地心

  原文: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讲解如下:荷负尊重一切事担者,如大地心。(能够荷担起一切担子、事情如大地心一样)谓负一切担,悉无懈怠。挑一切担子都不能够懈怠。象大地一样,在上面随便建楼、挖掘、刨地挖坑、吃喝拉撒睡等不会烦恼。如大地一样能承担一切重担、事务,均无懈怠。)如博朵瓦教示慬哦瓦诸徒众云:"汝能值遇如此菩萨,我之知识,如教奉行,实属大福,今后莫觉如担,当为庄严。"(博朵瓦教示慬哦瓦那些徒众说:"你们这些徒弟,能够有幸遇见这样一个了不起的菩萨,这是我们真正的善知识,应该如教奉行,要感到是百千万劫修来的福报呀,不要觉得有负担,叫自己做这做那不耐烦,不要有这些心理,应该觉得有这么好的老师摄受我,有这么好的善知识引导我修行,而当成最好的庄严、要感到自豪。)

  4、轮围山心

  原文: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惟今始获,应坚稳住。”讲解:荷负担已应如何行,其中分六。如轮围山心者,任起如何一切苦恼,悉不能动。(不论善知识如何,说好话还是难听话,什么样的事情,悉不能动。善知识骂一句也不烦恼,赞叹几句也不高傲,不生慢心。如果说几句难听话就烦恼,那就不是什么佛子。诸佛菩萨无量劫以来,为了听闻一四偈法,把肉割下来供养善知识。二祖为了向达摩祖师求法而断臂,这些我们都要深思。)慬哦住于汝巴时,公巴德炽因太寒故,身体衰退,向依怙童称议其行住。如彼告云:"卧具安乐,虽曾多次住尊胜宫,然能亲近大乘知识,听闻正法者,惟今始获,应坚稳住。(曾多次,就是曾无量劫多次在三界当中生死轮回。再好的吃的、穿的、用的对我们来说都不稀罕。我们曾多次住在尊胜宫,尊胜宫就是最胜天宫。但是我们能够亲近大善知识,听闻正法,只有今天才能获得,故我们应该坚稳安住。)

  5、世间仆使心

  原文: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意无惭疑,而正行办。昔后藏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讲解:如世间仆使心者,谓虽受行一切秽业(秽业就是贱作),象古代那些仆人一样,怎么说、骂都一样侍奉主人,从不烦恼),意无惭疑,而正行办。(不以为羞耻,不起疑惑心,还能这样做),昔后藏中,(后藏当中),一切译师智者集会之处,有一泥滩,敦巴尽脱衣服扫除泥秽(仲敦巴自己脱去衣服扫除泥秽),不知从何取来干洁白土覆之(不知从何取来干净洁白的土铺好后),于依怙前作一供坛(供养的坛城)。依怙笑曰:"奇哉,印度亦有类似汝者。"

  6、除秽人心

  原文:如除秽人心者,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

  讲解:如除秽人心者(除秽人,在过去印度都是下贱种作的),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这样的人已经没有慢心了,过慢也没有了,这就是尽断一切慢及过慢),较于尊重应自低劣。如善知识敦巴云:"我慢高丘,不出德水。"慬哦亦云:"应当观视春初之时,为山峰顶诸高起处,青色遍生,抑于沟坑诸低下处,而先发起。"(初春的时候,山顶不会先长出东西来,青色是先从山底低洼处遍生的。所以我们常说:要为众生作龙象,先为众生做牛马。你牛马都做不了,不能为众生服务,光想作大善知识能行吗?又如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什么苦都吃不了就想做大老爷,能行吗?出家没几天就要做大修行,大善知识,摆谱是不行的;皈依没有几天,就傲慢的不得了,这个看不起,那个看不起,出家人也看不起,惟我独尊,故我们的习气毛病应该对治)

  7、乘心

  原文: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

  讲解:如乘心者,谓于尊重事,虽诸重担极难行者,亦勇受持。(虽然很难做的事,也勇于受持。只要善知识交代的,都愿意去做。乘心:《略论释》作‘桥梁心’、又是‘车乘’的意思)

  8、犬心

  原文:如犬心者,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每来谒见便降呵责,画师弟子(口加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八千颂》云:“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复应增上希求正法,敬重不厌,随逐师行。”

  讲解:如犬心者(什么是犬心呢?),谓尊重毁骂,于师无忿(师父再骂再打,自己对师父却没有愤怒,没有嗔恨心)。如朵垅巴对于善知识画师(善知识朵垅巴是个格西,画师指的就是特乐巴),每来谒见便降呵责(每次来见他,都得到他的呵骂),画师弟子(口加娘)摩瓦云:"此阿阇黎于我师徒,特为瞋恚。"画师告云:"汝尚听为是呵责耶?我每受师如此赐教一次,如得黑茹迦一次加持。"(黑茹迦加持,就是胜乐金刚的加持)《八千颂》云(《八千颂》就是小品般若):"若说法师于求法者现似毁咨,而不思念(如果说善知识、师父对求法者来了以后毁谤你,或者骂你,或者不搭理你,在世间人看来会说:"这个师父多有架子,多傲慢,目中无人、自高自大。而不思念,就是不理睬。然汝于师不应退舍(师父就是这样对待你,你对师父也不能有舍弃的心),复应增上希求正法(应该觉得这个法真难求呀,善知识难遇,要更加恭敬,发心求法),敬重不厌(不能说碰几颗钉子,请几本书都不给请,"算了,我在哪里都能请到。"马上烦恼心就上来了,那你成就不了,你应该无论怎么骂,怎么打都要求,这样才行),随逐师行。"我们不能认为随顺自己才是善知识,善知识难遇呀!

  9、船心

  原文: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

  讲解:如船心者,谓于尊重事任载几许,若往若来,悉无厌患。(船心就是对于尊重的事情,任载几许,就是任载繁重、极多。不论安排多么大的事情,这里一会叫你,那里一会唤你,不论如何叫、唤,你都不烦恼。最近几天有些人就这样,一叫你干点啥,就觉得这也叫我弄,那些叫我弄,烦恼心上来了,就不愿意承事了。这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不行的,就因为这一点不完善,这辈子也绝对成就不了,这是佛说的话,不是我在这里给你下定义的。所以我们自己不要觉得安排的多,叫自己干这干那,寺院的活多,又重又累,好像是故意刁难你似的,实际上你做再多的事情,也是为了三宝,为了常住,也是消自己的罪业,为自己培福。如果我们什么也不愿意干,就愿意当老爷享受,那么早晚会享受到地狱去。我们应该象船一样,任运什么东西都能往返没有烦恼。如后面原文上讲的若往若来,悉无厌患,不管叫到哪里,都不厌烦。过去我们看的密勒日巴尊者传,他承事玛尔巴尊者,叫他盖楼,盖好了拆,盖了方的盖圆的。如果叫我们看都会说这不是在折腾人吗?早就离开了。现在的善知识也不敢这样对待弟子,要这么对待弟子都跑光了。但是我们要效仿大善知识密勒日巴如何承事善知识。善知识对待弟子如何,有善知识的密意。我们不能以凡夫的心,世俗的知见,觉得师父得罪居士了,他不来护持你了,他跑了,这就是世间法的心,还在指责善知识的缺点,自己的船心有没有呢?我们应该想想,不是叫你来挑善知识的毛病,而是叫你来学作善知识,修善知识,完善自己。可是我们有些人却学了一堆的道理,用来照外面--法外镜照,觉得天下人都是妖魔鬼怪,就是自己不是妖魔鬼怪,这个是坚决不行的)以上讲的就是九心承事善知识,作为弟子应该依上所说去做。

  [科]庚二 特申修信心为根本

  原文:第二修信为根本者,《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讲解:这一段文给我们讲了,为什么讲修信为根本?《略论释》102页:《广论》云:"净信为根本"。净信而言为本者,谓对上师生起净信,(就是对上师、善知识、三宝要生起净信,)则大乘万善,(万善根本从师出,你要有清净的信心,)由此而生,(信为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如树之有根者然。净信有三种:一、洁净信仰,二、真实信仰,三、认识信仰,亦云(也叫什么呢?决定信仰)。佛之圆满功德,由精进来,精进由了解来,了解由信来,故说信、解、行、证。此就一般信念三宝者言,必见上师功德而生欢喜,方能谓之净信。(这样你观到善知识的功德了,生信心了,才欢喜。不观他的过失,观他的过失,你能学到什么东西?)以思德生喜,念恩知感,(以思德生欢喜,念恩、知恩、感恩、报恩。)兼此二心(此就是一般的信念三宝,具备这二心),故云为净。《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为前行如母生,信象初生孩子的母亲一样,守护增长一切德,未生者能令生,已生者令安住,辗转增长。德――功德,信是一切德本,暴流――《俱舍论》卷二十:极漂善品故名暴流。依经部解释就是:对于境界当中,烦恼不绝。我们修行人都知道"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这个道理,但是一烦恼了就不愿意做了。或者有一种顾忌心理,什么叫顾忌心理?"唉呀!我做这个事他烦恼了,我不做。"实际上,啥叫诸恶莫做啊?该断的恶绝对断,众善奉行是什么意思啊?不是说去找善事做,有善事就做,管他是谁呢?问心无愧就行,这就叫众善奉行,不是说"我要做了他烦恼怎么办呢?那我不做了"你这样修行怎么行呢?有顾忌心不行,就得我要做就做,这就是善行,善行就得做,这是佛制。恶就得断,这个不对,缺点毛病就得改,不用别人说。比方说,每个人都有习气毛病,接触长了我见到他会有烦恼,他不对,有缺点有毛病,该远离就得远离,当机立断,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就得把持住,不要顾面子:"离开他我们俩就得翻脸啊,不行,翻脸了不行,围着他转吧!"这能行吗?修行就得懂得这个道理:应止则止,应断则断,应行则行。顾忌别人会不会烦恼,别人烦恼就不做了,你修行到底是为自己修解脱,还是为别人修的?是叫别人看的,还是为自己积集资粮的?于境界中,烦恼不绝,说名为漏,若势增上,说名暴流。烦恼不断,说是有漏,如果烦恼不但不断,还一天比一天多,这就叫暴流,象瀑布暴流一样越长越大,越厉害。谓诸有情,若坠于彼,唯可随顺,无能违逆,涌泛漂激,难违拒故。愿意随顺恶因缘、恶知识、恶友不敢违背,随着恶知识的暴流到处漂泊、散慢、到处晃荡。人们都说了:你是我善知识,你是我的一面镜子,你给我提缺点毛病吧。提了以后怎么样呢?提了以后下去就烦恼了:"好家伙,你上师父那里打我小报告去,你去告我的缺点毛病去。"烦恼心马上就来了。这样,有的人时间一长了我就不敢说他了,为什么?一说他他就找我的事,所以就是随着恶因缘、恶友,愿意怎么办就怎么办了,我也不管了,实质上随顺了恶因缘,自己没有正知心。暴流有四: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和无明暴流。《瑜伽师地论》卷十七:暴流有六。谓眼暴流,能见诸色,乃至意暴流,能了诸法。广如彼论(广的象论上说的一样),信能表喻妙乐城。(表喻就是象征的意思,妙乐城就是法报化三身),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略论释》103页:世之欲求财宝者,以其能得安乐故。然有时不惟无乐,且反而因之生苦,甚或至於丧失身命。信佛则不惟能得今生安乐,即後世安乐亦复不失。故《宝炬论》说,信为殊胜宝藏。以世宝藏言,取有尽时,信佛宝藏则加持取之不竭也。世间想求财宝的人,为什么求财宝呢?因为吃的好了,穿的好了,得安乐。没钱的人觉得苦,追求钱、努力挣钱,为了过好一点,吃好一点。但反过来说,有的人有了很多的钱、地位,也觉得很苦恼。为什么?穷人有穷人的苦,富人有富人的苦,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钱的)怕人抢了、夺了、偷了,招来杀身之祸的事有很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啊。学佛则不但能得今生的安乐,就是后世的安乐也不能失去,因为究竟解脱啊。所以《宝炬论》说,信为殊胜的宝藏,世间的宝藏都有取完的时候。就象世间什么都有掏空的时候,煤有挖空的时候,石油有采尽的时候,海里的东西也有掏空的时候,都是有限的。只有信佛的宝藏,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足,就是代表自己能够走向解脱之足。

  原文:《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讲解:《十法》亦云(十法是经的名字):"由何出导师?(《略论释》中讲:“以何到佛地”,引导我们走向佛地。)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具足智慧善根的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善法不能生长),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比喻:种子用火烧了以后,再种到地里后,怎么能长出青苗芽呢?)"由进退门(就是由信与不信两方面来说明信心的重要),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思考题59、云何修信为根本?

  原文:《宝炬陀罗尼》云:“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十法》亦云:“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由进退门,而说信为一切德本。

  《宝炬陀罗尼》中说:"信如前面的加行、基础,就象母亲生出一切,长养并守护一切功德,净除疑虑能够从生死的暴流中渡过去,信就象妙乐城。信心清净污秽就会离去,能够离慢是恭敬的根本,只有信心生起来,慢心才能下去,信心没有,你就高傲自大,信心就生不起来。所以说信是最胜的财的宝库,摄取善时就象手一样。"《十法》中也说:"以何到佛地啊?信为最胜乘,所以具足智慧的人,应当修净信。对于那些没有信心的人,不能生长善法,就象被火烧的种子一样,种到地里后,怎么能够发芽、结果实呢?"所以没有信心的人不能生长善法,有信心就进,没有信就退,所以说"有福方登三宝地,无缘难入解脱门",所以说信为一切的根本,"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原文:敦巴请问大依怙云:“藏地多有修行者,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何耶?”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有于依怙发大声曰:“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

  这段原文教授我们认识信的重要。仲敦巴请问大依怙:"藏地有这么多的修行人,然无获得殊胜德者,(为什么没有获得殊胜成就的人呢?)"依怙答云:"大乘功德,生多生少,皆依尊重,乃能生起。汝藏地人,于尊重所,仅凡庸想,由何能生?"(印光大师常讲:"要想得到佛法中的利益,需向恭敬中求,恭敬一分,得一分福,灭一分罪。恭敬十分,得十分福,灭十分罪。"这些从尊重中生。)有于依怙发大声曰:"阿底峡请教授。"如其答云:"哈哈,我却具有好好耳根,言教授者,谓是信心信信。"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此复弟子于尊重所,应如何观?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信三宝清净信。信上师清净信,又称现实意乐信。信业果,就是认识信。信四谛,就是意乐信,亦名真实信(《略论释》103页)。

  帕绷喀大师说:信心有三种,这里所要修的信心,是指观师为真佛的「澄净信」。就是象水一样澄清、清净的信心。《掌中解脱》325页:雍增·耶协坚赞所著《心与心所释·明慧颈严》一书中解释说:『(1)澄净信,见三宝等具功德者之功德故,自心澄净,(2)胜解信,思惟佛所说缘起、业果理等,获得胜解,(3)希求信,如思惟四谛道理已,决定苦、集二谛为应断,灭、道二谛为应得,且知若如理勤修即能获得而生决定当得之念。』《成唯识论》第六卷第一页说:"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然信差别,略有三种。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净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由斯对治不信彼心,爱乐修证世出世善。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此信自相……心净为性,……此性澄清,能净心等,以心胜故,立心净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又诸染法,各别有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故净为相。有说信者,爱乐为相,应通三性,体应即欲,又应苦集,非信所缘。

  以上都是《成唯识论》卷六,关于信方面的解释,大家可以去看。

  如《金刚手灌顶续》云:"秘密主(就是指金刚手菩萨),弟子于阿阇黎所应如何观,如于佛薄伽梵即应如是(弟子对善知识应该如何观呢?应该象佛一样看待)。其心若如是,其善常生长,彼当速成佛,利一切世间。" 诸大乘经亦说应起大师之想,毗奈耶中亦有是说(毗奈耶就是指律藏。泛指根本乘的经典。)

  思考题:60、信有几种?此中之信为何等信?

  原文:信为极要,其信总之亦有多种,谓信三宝、业果、四谛。然此中者,谓信尊重。

  总而言之信有多种,比如说信三宝、业果、四谛等等,但是这里所说的信,是指信善知识。

  原文: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复应于其具诸净戒,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讲解:此诸义者,谓若知是佛,则于佛不起寻求过心,起思德心于尊重所,特应弃舍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我们知道是佛了,我们肯定不起烦恼,不观过失。但是如果他不是佛,是善知识,如果不拿善知识作佛想,拿他作凡夫想,这时候就会观他的缺点毛病。所以拿善知识作佛想,就舍弃了一切寻察过失的心,应该修观恩德的心)。

  比如我们在修行当中,佛菩萨化现来考验我们,也不可能化现一个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骑着大象而来。如果这样你一看就知道是善知识、是佛,你会马上认识而恭敬。佛菩萨就得化现一个与你习气毛病相应的一个境,就像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故事一样:中南山一个老修行,在山上闭关二十年修悲心,觉得自己修的差不多了,这个时候弥勒菩萨来考验他,化现一个农夫,扛着一个扁担,拿着一个烟袋,上山看见老和尚坐在树底下打坐,对老和尚说:"借个火抽一颗烟。"老和尚说:"我身上没有火,你要借火的话,茅棚内有火,在那里借火抽烟吧。"他说:"不,你身上就有火。""我身上没火,火在屋里。""你讨厌我抽烟,你不借给我。你没有慈悲心。""我身上真没有火。""你就是有火。"两个人就急了,这个时候老农夫拿着烟袋锅照着他脑袋"梆"地一下子,老修行脑袋上起了一个包,于是他坐不住了,追着农夫就打:"我身上没火你非跟我要火,你是不是有病呀?"追至悬崖处,农夫往悬崖底下一跳不见了。弥勒菩萨坐在空中就说:"你身上有火没火呀?""哎呀!有火!"于是赶快忏悔。所以善知识考验我们的时候,不可能现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都是化现凡夫来考验我们的修行。如果现一个法相,你一看就是佛菩萨,你绝对不可能没有恭敬心,就得化现一个与你的习气毛病相应的相,来验证你的修行。所以在我们修行当中处处都是善知识,不要看是谁考验你,说不定是观音菩萨在考验你,这些不是从外表上能看出来的。所以我们说信为根本,一切众生都不可轻视,应该欢喜、赞叹、随喜。所以为什么对善知识作佛想,就是为了不寻求过失,能够起到思德心,思德的德就是指功德,于尊重所,可以舍弃一切寻察过心,修观德心。寻察过心,修观德心。寻察是两个概念,就是寻粗、伺细。《瑜伽师地论》卷30:『云何名为周遍寻思,谓即于彼所缘境界,由慧俱行有分别作意,取彼相状,周遍寻思。云何名为周遍伺察。谓即于彼所缘境界。审谛推求,周遍伺察。』这就是寻察过失心的概念。此复应如彼续所说,依之而行。(彼续就是指:《金刚手灌顶续》)"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你对于善知识应该取善知识的德,不应该观他的过失,如果你取他的功德,向他的优点学习,包括我们同修善友也一样,你向他好的地方学习你就成就,如果找缺点,找毛病,你就成就不了。所以原文说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宗大师有耳传要诀,传给东登仁波卿,"若见师过失,当认为乱识所见。"所以我们观过,失成就不了,观功德,才可成就。谓其尊重虽德增上,若仅就其少有过处,(少有一点缺点毛病)而观察者,则必障碍自己成就(观察善知识的一点缺点毛病,必定障碍自己成就)。虽过增上若不观过,由功德处而修信心(虽然他过失很大,但是你不观过失,就会由功德处而修信心),于自当为得成就因。是故凡是自之尊重,任其过失若大若小(对于善知识,不管他的过失大小),应当思惟,寻求师过所有过患,多起断心而灭除之。设由放逸烦恼盛等之势力故(为什么不观善知识的过失、缺点毛病呢?就是因为容易放逸和烦恼炽盛),发起寻觅过失之时,亦应励力悔除防护,若如是行,力渐微劣(慢慢地观过失的心就少了,没有了)。复应于其具诸净戒(其就是指善知识),或具多闻,或信等德(信就是具信。全部的《朗忍》有两个铁槛,一个是通达上师即佛心,第二个为生起菩提心,此二极不容易跃过。《金刚大续部》:“有云:谁为金刚持,为利有情故,而现凡俗相”。又云:“最后五万劫,我现闍黎相,应即于彼相,视为金刚持,而作诸恭敬”。上师即佛乃《金刚大持》所许,上师本来是佛,不过我们凡夫不认识,此处所修即在此,上师本来就是佛,非为上师本非佛,乃勉强观之为佛。不能勉强地把他看成佛,修法的时候他是佛,下来他不是佛了,他是凡夫,那就不行了。应该时时刻刻把他看成佛。萨迦班智达有云:“佛如红日当空,师如聚火之镜,日光虽盛,非假镜不能燃物,佛力虽大,非假上师不能利生,佛所做事业,今师亦能做,师宁非佛耶”?佛的事业,师父都能做,师父是不是佛呢?世间的人欲取一物,近者以手,远者即须假钩钳,我们人的业力,距佛很远,不能亲乘佛度,则应自假上师以作钩钳,这是《略论释》194页给我们开示的。),令心执取,思惟功德。如是修习,设见若有少许过失,由心执取功德品故,亦不能为信心障难。譬如自于所不乐品,虽见具有众多功德,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如果你总是找别人的缺点毛病,人家就是再有优点你也看不到,你把他看得一分不值了。我们常说:人没有十全十美的,没有完全的好人,也没有完全的坏人。如果你总是看别人的缺点毛病,而对别人产生反感,就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了。所以如原文所说:然由见过心势猛故,而能映蔽见德之心)。又如于自虽见众过,若见自身一种功德,心势猛利,此亦能蔽见过之心。(如果自己总看自己的功德,这个心强盛了,时间长了,自己的缺点一点也看不到了,总觉得自己有修行,慢心一旦生起,哪会见缺点毛病呢?我们常说:"谦受益,满招损。"要知道"我慢高山焉能容德水"呀。太傲慢不行,修行人应该认识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这些都要通过学佛法才能明了。)原文: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由见门中虽有胜劣,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讲解:复次如大依怙持中观见(大依怙,就是指阿底峡尊者),金洲大师持唯识宗,实相分见(他们两个虽然持的见不同。实相分见,就是指唯识宗两大派:一个是实相派,也就是名为实相唯识派。对根识中,粗现之境,即如所现,许为实有。二是假相派,也名假相唯识派,对根识中,粗现之境,即如所现,不许为实有。)由见门中虽有胜劣(虽然他们在见门中有高的低的),然大乘道总体次第及菩提心,是由依彼始得发起(从他这开始得到发起的),故执金洲为诸尊重中无能匹者(阿底峡尊者认为金洲大师在所有善知识当中,没有人能比的上)。这就是《菩提道次第广论》第一卷所开示的全部内容,道前基础里面亲近善知识,我们还没有总结完,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先讲到这里。

  回向:

  寒冬、界恒恭敬整理

  起始页数:第28页  起始行数:第02行  停止页数:第33页  停止行数:第03行(《广论》第一卷终)

  内容:

  我们先根据思考题,对善知识这一章重要部分做一下复习:

  50、云何随宜略事修行?于相续中有假证德名,全无所益?

  51、善知识应具德相,自利德有几?摄他德有几?

  52、依博多瓦以何德为主要?

  53、由时运故具全德者难得,将如何择师?

  54、康萨仁波切与帕绷喀仁波切所立最低限度之上师德相是何?

  讲解广论原文:

  [科]戊二 能依学者之相

  “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科]戊三 彼应如何依师之理

  己一 意乐亲近轨理分三

  [科]庚二 特申修信心为根本

  根据思考题了解一下41讲所授受的内容:

  55、能依学者应具何德?一一详述之56、具不具如是德相,其利弊为何?

  57、依止善知识有二传记不同?宗大师如何评述?

  59、云何修信为根本?

  58、亲近善知识之意乐应如何作?

  九心承事善知识:1、孝子心,2、金刚心,3、大地心,4、轮围山心,5、世间仆使心,6、除秽人心,7、乘心,8、犬心,9、船心60、信有几种?此中之信为何等信?

  广论原文偈子:

  1、“说正住具慧,希求为闻器,不变说者德,亦不转听者。”

  2、“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

  3、“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4、“彼于一切应舍自意,随善知识意乐而转。”

  5、“应当远离,亲睦无常,情面无常。”

  6、“信为前行如母生,守护增长一切德,除疑度脱诸暴流,信能表喻妙乐城。信无浊秽令心净,能令离慢是敬本,信是最胜财藏足,摄善之本犹如手。”

  7、“由何出导师?信为最胜乘,是故具慧人,应随依于信。诸不信心人,不生众白法,如种为火焦,岂生青苗芽?”

  8、“应取轨范德,终不应执过,取德得成就,执众过不成。”

 
 
 
前五篇文章

法空恩师讲《广论》42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3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4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5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46讲

 

后五篇文章

法空恩师讲《广论》40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9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8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7讲

法空恩师讲《广论》36讲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