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正法眼藏:怀让禅师 |
 
正法眼藏:怀让禅师 让禅师十岁就喜欢接近佛书,十五岁于荆州玉泉寺,依宏景律师出家;受具足戒后,即专习毗尼(律藏)。 有一天,他忽然有了感悟,认为: 「夫出家者,当为无为法。」 于是,邀同学相偕赴嵩山,到达嵩山之后,经安大师的指引,往曹溪参礼六祖。 得见六祖能大师之时,二人似是机缘遇合,一见投和;从下面的一段对话中,便可看出他们的思想是相的: 让禅师见到六祖时,当即虔诚礼拜。 祖曰:「甚么地方来?」 让答:「嵩山。」 祖曰:「什么物?恁么来!」 让答:「说似一物即不中!」 祖曰:「还可修证否?」 让答:「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 六祖能大师是「中国祖禅」的鼻祖,虽然「禅那」来自印度,由菩提达摩传到中国;但,禅的精神却是六祖发明「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之后,而正式发扬光大的。同时,当六祖广传禅法,接引十方之时,他曾标出了: 「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 无住为本。」 这是禅那之学,在中国佛教史上独特的创作,是六祖前,而至佛教的源头──印度所没有的。 让禅师在六祖处亲近了一十五年,耳濡目染,为六祖的思想所熏染,并且完全地承受而消化;下面有一例证,便是很好的说明。 有一个修行人名叫道一,住在衡岳常习「坐禅」让禅师知他将来必有成就,便趋往诘究,他趁开导他: 师问:「大德坐禅图甚么?」 一答:「图作佛。」 师闻言,便取一块砖在道一的庵前石上磨动;道一见了深感奇怪。 一问:「磨作甚么?」 师答:「磨作镜!」 一云:「磨砖岂得成镜耶?」 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作佛?」 一曰:「如何即是?」 师曰:「如牛驾车,车若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 道一听了,无言以对。 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 由于言一次开导,使得道一如饮醍醐,获益非浅;当下的道一见良机得 ,于是复又求示法要。 一问:「如何用心,即合无相三昧?」 师曰:「汝学心地法门如下种子,我说法要譬彼天泽,汝缘合故,当见其道。」 又问:「道非色相,云何能见?」 师曰:「心地法眼,能见乎道,无相三昧,亦复如然矣!」 又问:「有成坏否?」 师曰:「若以成坏聚散而见道者,非见道也!」 从上面的这些言论辩驳中,禅师们的思想不仅具有哲学的思想,而且有着哲学的法则;说得夸张一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诚然,哲学不可舍弃佛学 ,而佛学的最上乘境界,唯禅学莫属。 (安大师即慧安国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