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生活实用: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
 
生活实用:生与死的尊严 如何面对死亡?如何使得死亡有尊严?
(一)死亡的三种层次 以禅修者的立场来看,死亡可以分三个层次或三种态度: 1.随业生死-生和死,自己作不了主,迷迷糊糊由他生,由他死;生死茫然,醉生梦死。 2.自主生死-清楚地知道生与死,活要好好的活,死要勇敢的死;活得快乐,死得干脆。 3.超越生死-虽然有生有死,但是对于已经解脱、超越生死、大悟彻底的人来讲,生不以贪为生,死不以怕为死;生与死不仅仅相同,甚至根本没有这样的事。 (二)以感恩、欢喜心面对 能生则必须求生,非死不可则当欢喜地接受;感恩生存,也当感谢死亡。努力求生,生存时能使自己提升生命的品质,净化自己的心灵。但不可求死,也不用怕死,对死亡要存有感谢的心,因为死亡能使自己放下此生千万种的责任,带着一生的功德,迎向一个充满着希望和光明的生命旅程。 (三)对未来充满希望 生死的现象,犹如日出与日没。日没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消失,其本身并不会消失;日出时,只是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其本身一直高悬于太虚空中。 人的肉体虽然有生与死的现象,然而,人人本具之清净佛性,永远如日在中天。因此,死亡不是可怕、可悲的,不必畏惧它;对我们的未来,应该充满着希望。 当以喜悦的心,勇敢地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对于自己一生的行为,不论是善、是恶,都要感谢,因为那是历练的经验,应当无怨、无悔、无瞋、无傲。过去的已成过去,迎向光明的未来,此时最为重要。 (四)修行而随愿、随念往生 往生时的心态,有六种因素,可以决定死亡后未来的前途: 1.随业-善业、恶业,那一种较重,就到那个地方去。 2.随重-受完重业的果报,依次再受轻业的果报。 3.随习-未作大善、大恶,但有特殊强烈的习气,命终时,便随习气的趣向而投生他处。 4.随缘-那一种因缘先成熟,就到那里去。 5.随念-由临命终时的心念倾向,决定去处。 6.随愿-临命终者的心愿是什么,就决定死亡后到那里去。 佛教徒是要修行到随念、随愿,如果变成了随业、随重、随习、随缘,那是非常可怜的。 (五)为临命终者助念 临命终的人,如果已陷入昏迷,失去自主自知的能力,亲友应当以虔诚安定的心,为他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圣号,或者在他旁边禅修,以定力和信力,帮助他的神识免于茫然,免于昏乱,而能得到安定,迎向光明,这样才不会使亡者下堕,而能超生。 (六)在平安、宁静中往生 死亡的尊严,原则是不能违背平安与宁静,不是让临终的人痛苦的走,不论是在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都对死亡的人有害无益;平安的死亡,即是死亡的尊严,切忌慌乱地用器械抢救,不可呼天抢地的哭喊。重要的是,让他平安、宁静、祥和、温馨的离开人间。 (一九九六年十月二十七日,讲于纽约东初禅寺,姚世庄居士整理,本文现收录于《平安的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