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化解瞋恨,转「成所作智」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化解瞋恨,转「成所作智」

   我们来看看三毒「贪、瞋、痴」中的「瞋」是如何影响我们的心。瞋恨有两种:一种是会掉入「地狱道」的瞋,还有一种是会变成「修罗道」的瞋。

  修罗道的瞋心是从「不平」来的,这种瞋会让人觉得自己是正义的,我们看江湖道上的人就是这样,所谓的江湖道义其实就是他们以为的正义,他们要追求的是一种公平。另外一种则是从恐惧而来的瞋心,并没有追求正义。

  不管「瞋」是起因于比较、认定、分别、恐惧……,最源头还是从分别来的,因为有了分别就会有比较,而在比较中就会有一些认定。所谓「人人心中有一把尺」,而这把尺就是每个人心中的某种认定、某种执着所形成的,形成后就会转化成不平,再变化成没有安全感,因而变成恐惧,这时就会演变成「瞋恨心」,做出偏激的行为。最激烈、极端的时候,就会把对方摧毁、杀害……。从这里我们也可以见识瞋恨心的可怕。

  至于如何解心中的瞋恨?我以为欣赏、赞美不但可以解除自己的瞋心;别人的瞋心连带的也会被你的笑脸攻破。而培养宽恕的心,增加宽恕的能力,瞋恨也会渐渐的消除。如果一个人已经穷凶极恶,不知从何欣赏他,那用宽恕也很有效。欣赏、赞美固然可以消除瞋心,但是在面对瞋恨心时,有时宽恕会让你更容易做到。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那个「恕」就是我们讲的宽恕,当我们在宽恕的时候,心的状况就会松掉;而在瞋恨的时候,心是很紧的。当我们的心调到能够宽恕的时候,即使面对恶劣的、不公平的状况,我们的心都会松掉。心一松掉,瞋恨心就会淡化,渐渐地就消掉了。然后再来练习欣赏、赞美,就比较有效;而欣赏、赞美的心会让你的瞋恨心彻底的消除,但程序上要先用宽恕。

  瞋恨也是有轻重强弱之分的,如果说某人「瞋心很重」,他可能不会承认,他顶多承认自己偶尔会埋怨,我想「怨」比「瞋」轻一点。怨就是比较弱的瞋恨心,瞋恨心出来后会附带有行动的,埋怨大概没有肢体的行动,只有口头的。这里还必须说一件事,瞋恨心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是可以拿来用的,可以转为「成所作智」!因为有时候愤怒、生气是有用的,可以消除很多不好、不正常的状况,像「文王一怒而安天下」就是最好的例证。

  从瞋恨心的源头来看,最开始是分别心,就是发觉了不正义、不公平,于是心里有了不平,之后在某种状态下演变成不满、生气、愤怒,那就是瞋恨心了。这个状况的瞋恨心是可以拿来用的,但要先检讨是否真的正义?检讨的方法可以采用耶稣的办法:例如有个妇女不贞洁,众人要拿石头把她打死。耶稣就问群众:「你们先要扪心自问有没有这样做过?如果也曾想这样做或已经做了,就没有资格拿石头打她。」这样一说,众人都走掉了。如果你说是要执行正义了,首先你自己是不是真的正义?你要执行公平,那你自己是不是真的公平?如果经过了反省,确实是正义的、公平的,那你运用瞋心时,瞋心就被你转成「成所作智」了,这个世界就会真的增加了正义。如果不能这样自我检讨,那「瞋」还只是「瞋」而已!之所以能这样转,是因为瞋来自对不平、不正义的反抗。

  佛法是很伟大的,不只能把瞋恨心化掉,还能用它,化腐朽为神奇,把瞋化为「成所作智」。(摘录整理自2003年12月7日连线法会)

 
 
 
前五篇文章

阿松活佛·利乐心语:如理奉行

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跟着心走,永远不能领悟法

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要完全知晓戒律是不可能的

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死背所有的戒律是不可能的

阿姜查尊者:关于这颗心 只借由听闻,无法真的了解戒律

 

后五篇文章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真爱在哪里?(如何庄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拥有真爱的人生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爱见大悲」及爱的四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入解脱门」与「出菩

梁乃崇: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实修实证,无有定法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