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 护持 |
嘎玛仁波切:妙宝菩提心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3 |
 
嘎玛仁波切:妙宝菩提心 走在喜乐的大道上3
别有用心 如果一开始学佛,自认为是佛教徒,便拿着香到处拜佛、求佛;对佛的虔诚心还没由衷发出来,可是央求佛陀帮忙做的事情已经是一大堆了。这种修行,倒不如说我们希望的是找个佣人来服务,而不是虔诚的皈依处。在西藏,常常会把这种情形比喻为「邀请国王来扫地」。本来拜佛是做一些功德希望增长自己的福报,但是每次都有求于佛陀,太过度的执着世间,把修行变成了「用自己的虔诚请佛陀来扫地」一样。以这种求法的方式来修行,常常在修佛之前就先修成了魔性;这是不如法的。所以,学佛者一定要非常清楚我们的目的是解脱轮回的痛苦。 站在正确道路的起点——皈依 既然要学佛,当然就要虔诚的皈依佛,接受佛陀指引。佛陀非常伟大,他所传下的深奥广大佛法,在二千五百年当中,利益无数众生成了菩萨、成了佛,也救度了无边的生命。所以,我们以一种既尊敬又感恩的心情来皈依佛法,感恩因为有这样的妙法不间断地传下来,让我们受益;我们愿意接受佛陀教法的加持,也愿意跟随着佛陀学习。 在皈依佛门、追随着佛陀步子而修学佛法的过程里,僧众对我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佛法太深奥广大了,没有法师的教育,光靠我们看一些书本,以摸索的方式,想从书本当中真实地了解佛法中一些究竟的法门,的确不太可能。因此,就必须寻找真正透彻了解佛法的法师们,来带领我们修行,所以我们皈依僧众。简单来说,皈依就是我们为了跟随着佛、法、僧学习,而接受这样入佛门的方式。 在今生,当我们遭遇许多情绪而无法以凡夫心来掌控时,透过对佛法的了解、学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心的来龙去脉;明白了心的来龙去脉,就更有能力时时刻刻的观察自己的身口意,有没有符合佛陀所讲的十善。有,当然就尽量随喜去做;如果没有,就更需要去约束自己,这就是戒律。 增长信心,动力十足 佛陀教育的前提,是让每个众生都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得到解脱的法门。所以佛陀不分贵贱,不论年龄大小,也不管是初学或是老参,只要自己的虔诚足够,得到的加持力,以及对法门的理解能力,是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要具备足够的虔诚心来学佛,首先就要对佛产生强烈的信心。这种信心有一种是宿世因缘,有一种则是透过别人来调伏而慢慢入门的。 我们可以发觉,有些人一看到佛像、佛寺、佛塔或佛经等与佛相关的象征物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强烈的欢喜之心,甚至会掉眼泪或是毛发耸立。这样的反应,表示他前世就已有修行,今生只要接续前世的因缘继续修行就可以。但是,有时候我们没有这么强烈的感受,看到庄严的佛像、庄严的法师,或是庄严的佛堂,虽然没有掉眼泪,也不会毛发耸立,但是会产生欢喜之心,其实也是非常有佛缘的。如果不是上述两种情形,当然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透过了解佛陀广大利益众生的大慈大悲,对佛陀产生虔诚之心;再慢慢培养,让自己的虔诚心渐渐增长,到最后能够成为一种不退转的信仰。 很多佛教徒认为受了皈依戒之后,皈依已经圆满,所以大部分时间都不念诵皈依文,甚至认为念诵皈依文是比较初级的法门,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就好比从一个地方要出发到另外一个地方,时时刻刻都要记得你的目的地,或是记得引领你、让你到达目的地的那条道路。如果忘记了你要走的道路,那要到达目的地就很困难了。如果你忘记了目的地,那就更严重了!不是停留在半途,就是折返原点。所以一个佛教徒,培养自己的虔诚心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功课。虔诚心真正培养出来之后,才能让你经过长时间的摸索、磨练,而成为不退转的信心。 修行者的典范 很多的高僧大德,也是长时间不断地培养虔诚心。就以我的上师来说,他是现今全西藏年纪最大的三藏大法师,虽然已经八十九岁,但是每天都念诵皈依文。从二十六岁到几年前为止,都是一天一千个大礼拜,口中还同时念诵着四皈依文——「皈依上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从来没有断过。如果这样不间断的皈依,对一个三藏大法师,一个西藏有名的大修行者也这么重要的话,那么对初学佛法者就更重要了,因为这是让我们的信心不退转的关键之一。同时,透过这样的虔诚心,可以受到上师、佛、法、僧的加持力;皈依就是让我们的心跟他们的加持力相应的方法。 以闻思修消除五毒 佛陀宣说的一切法,就是引导我们如何走上解脱的道路。学佛并非只是在家里画幅佛像,或是雕塑一尊观音,然后拿着香拜就算学佛。不是的,那是在供佛,是在敬佛,而不是学佛。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必须学习佛陀的思想、思惟的方式和行为。而佛陀的教义非常深奥,简单来说,所传达的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只要是伤害性的恶因,都要避免;但是如果是行善的善因,就尽量去做。然而,重点还是要能「自净其意」,也就是调伏自己的心,而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我们总认为自己已经皈依佛门,家里也供奉佛像,所以是佛教徒,但是却很少去观察自己的身口意,到底有没有如法的在修行,所以往往学佛学久了以后,就成为所谓的「佛油子」。有些佛教徒则认为听佛法感受比较深,可是要实际修行时就难以持之以恒。其实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付诸于行动,所以觉得困难重重。想想看,从生下来,那一件事情是不需要努力学就会的?没有。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好好的观察一下自己,前世所带来的习气和能力,到了今世,好的部分大都已经忘记,最不好的贪、瞋、痴、嫉妒、傲慢却不需要教就会了。为何会这样?因为前世已经薰染了深厚的五毒,再带到今世;而很多好的能力,我们却没有学会,或是忘记了。 我们忘记了如何走路,所以今世要从爬开始,在跌跌撞撞中慢慢学会走路。讲话也是从只会哭闹,慢慢的学会讲「爸爸」、「妈妈」,渐渐地才有更多的语言能力。如果世间上任何一种学问,都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才能学会的话,更何况是要学习脱离轮回、脱离整个苦难跟烦恼所要依赖的殊胜佛法呢? 有时候,闻思修行佛法的确存在着困难度,但只要我们付出和世间法上一样多的努力,佛法上的成就可能就非常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愿意听而不愿意做,问题就出在没有将佛法落实在自己身上。如同学习世间上的各种能力一样,是需要慢慢努力地培养,佛法也必须慢慢地、踏实地去实践、去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