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0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0课

 

  前面已经讲完了第五品。从十品来看,到第五品好像学了一半,其实从篇幅看还没有到一半,后面第六、八、九品的颂词都很多。学这个论典的时间比较长,有人已经开始数颂词是不是过半了?是不是快结束了?上师经常说,这部论学完之后,我们还会学习很多其他内容,并不是学完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关键是我们在学论典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去串习这些对自己有用的法义,这对修学佛法、调伏相续有很大的必要。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第六品《安忍》。安忍属于六度中的安忍度,在修菩萨道的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修学大乘利他心、菩提心的菩萨来讲,安忍的修法非常重要。平时我们提到安忍,总是想到如果别人侮辱自己、欺负自己的时候不能发脾气就是安忍,其实安忍的本体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耐怨敌忍,忍耐怨敌对我们的伤害。如果怨敌或其他人侮辱、打骂我们,或者给自己造成很多不方便、障碍,让自己很不舒服等等,对这些都进行忍受、安忍;

  第二是忍耐苦行忍。它和别人是否欺负自己没有关系,是另一个侧面的安忍,这是什么呢?比如我们在学法过程中,夏天很热,冬天很冷,有时因为天气的缘故我们就不想学法修法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安忍,这是一种苦行;或者讲课的时间比较长、修法过程中出现心烦意乱等种种状态,我们都要安忍;

  第三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对于佛法中比较甚深的内容,如一切万法无自性、一切万法是空性等等能忍受、能接受。不要对无生法产生一种畏惧心,不接受或者没有真正正确地接受空性法,觉得一切因果不存在,然后开始胡作非为。实际上,只要正确地认知了无生法没有不能安忍的,所以菩萨的安忍分为三类。

  我们主要讲第一种耐怨敌忍。耐怨敌忍就是忍受怨敌造成的伤害。安忍还包括苦行和无生法忍,但对耐怨敌忍讲得比较多,为什么有这种必要呢?因为嗔恨心就是修持大乘菩萨道最主要、最大的障碍,它与菩提心、利他心、大悲心是直接矛盾相违的,如果我们产生了嗔恨心,就会导致菩萨道没有办法修持下去。基于以上这些理由,我们对于安忍的教法要认真地学习、实践。

  世间人对安忍有一些错误观念,认为修安忍是胆小怕事或者软弱无能。其实在菩萨道中,安忍是对待事物的一种正确方法。世人不了知安忍的真正意义,当然会产生误解。而我们深入学习安忍后,就知道它不但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且是一种大无畏的表现——对于烦恼、障碍的生起能够忍受,不让自己产生嗔恨的烦恼。安忍其实是非常积极、向上的一种状态;反之如果我们面对逆境马上产生嗔恨心,才是一种消极的表现。通过分析来看,真正的安忍是对于怨敌、障碍表现出的一种非常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无论暂时或长远,安忍对自己有非常积极、正面的作用;对他人也是非常有益的一种表现;对教法或整个世间,都有非常积极的贡献。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世人对安忍教法的误读,担心修安忍会不会让别人认为是软弱。世间人不学佛法,没有深邃的智慧,看问题很偏颇、肤浅。作为修行者,应该以佛菩萨的智慧教言为准绳和方向,不应该听从分别心或者世间人的错误看法——因为他们认为修安忍很消极、很软弱,我们就不修了。实际上,如果我们不修安忍,虽有可能迎合了某些世间人的观念,但其实受损害的还是自己和其他众生,对自他没有任何真正的利益。下面开始学习安忍。

  丁二(安忍)分二:一、当修安忍;二、修持方法。

  第一当修安忍,就是修安忍的必要性;第二讲到修持的方式。

  戊一(当修安忍)分二:一、嗔恨之过患;二、安忍之功德。

  如果我们要修安忍,必须了知嗔恨和安忍是相对、相克的。第一我们要了知嗔恨心有什么过患。生了嗔心对自他有什么伤害,对此必须有非常透彻的了知;第二是安忍的功德。修安忍有什么利益、功德,对自他来讲有什么必要性。了知了嗔恨的过患、安忍的功德之后,我们就会下决心一定要抛弃嗔恨,一定要想方设法生起安忍的功德。

  己一(嗔恨之过患)分三:一、未见之果;二、已见之果;三、概述。

  嗔恨的过患主要分两个方面:第一未见之果,对我们见不到的后世的果或者比较微细的因果进行宣说。未见之果我们没有办法看到,就要依靠佛菩萨的智慧,因为他们能够看到很深远的因果关系。因为佛菩萨的经论是确实可靠的一种依靠处的缘故,所以引用教典来安立未见之果。第二是已见之果。就是我们平常能够观察发现、能够知道的一些过患。比如说我们生起嗔心之后很不舒服、自他关系恶化或者引发战争、争吵,这些后果都是肉眼可见,分别心可以观察到的。把未见之果、已见之果合起来,对嗔恨的过患就有一个全面的认知。第三概述,就是对未见和已见之果的综合性描述。

  庚一、未见之果:

  一嗔能摧毁,千劫所积聚,

  施供善逝等,一切诸福善。

  字面意思是说:生起一个强烈的嗔恨心,能够摧毁我们在一千个大劫中所积累的供养善逝的功德,“等”字也包括持戒的福德,就是可以摧毁布施持戒等一切福善,这是字面上的概述。

  我们进一步看,这个“一嗔”是什么呢?“一嗔”就是嗔心。学习第一品的时候讲到,一个嗔心一个刹那。其实刹那的概念有两种:一种属于时间刹那,就是一弹指之间有六十四个刹那,刹那是比较微细的时间单位;第二种是成事刹那,就是事情从刚发生到结束之间算是一个刹那。这个事情成办了,圆满结束了,就叫做一个成事刹那。在这两种刹那的概念当中,此处“一嗔”属于成事刹那,就是从刚开始生起嗔心到结束之间叫“一嗔”。

  这里讲生起一个嗔心所毁善根的量,是“千劫所积聚”的善根,就是一千个大劫中所积累的福善,包括布施、供养善逝、供佛、供菩萨、供僧众或布施恶鬼等善根。在一千个大劫当中,辛辛苦苦做的这些供养、布施的善根,一刹那之间一个嗔心就摧毁了。“等”字,指我们守持别解脱戒、菩萨戒等戒律的善根,也会在一刹那中以一个嗔心完全摧毁,一切福善都会毁掉。

  为了深入了解,上师引用了无著菩萨《善说海》的观察方式。分三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个是所毁。所摧毁的是什么样一种善法呢?无著菩萨的观点是善法可以分为几类:没有通过方便智慧摄持的,属于一般的随福德分善根,比如世间中没有以发菩提心、空性智慧摄受的供佛、放生或其它善事的善根。总而言之,没有通过菩提心和空性慧摄受的,就是随福德分善根;第二种是以三轮体空、空性摄受的善根,是随解脱分善根;第三种是通过菩提心、大悲心摄受的善根。

  三类善根中所摧毁的是什么善根?按无著菩萨的观点,是第一种随福德分善根,就是没有以菩提心、空性慧摄受的善根会被摧毁。不管是布施还是持戒的善根,如果没有以菩提心、空性摄受,就会被摧毁;以空性和菩提心摄受的善根是不容易被摧毁的。

  还有很多不同观点(当然,不管哪一类观点都承认被空性摄受的善根不被摧毁):有些论师讲,除了以空性摄受的善根,即便是以菩提心摄受的善根,在产生嗔恨心的时候也会被摧毁;有些论师说,回向的善根不会被摧毁,因为已经回向了大菩提,已经回向了众生了,不会被摧毁掉;但部分论师认为,即便是已经回向的善根也可能被摧毁;还有一些观点是:布施和持戒的善根都会被摧毁,但安忍的善根不会被摧毁,因为安忍就是嗔心的对治,所以修安忍的功德不会被摧毁。这里有比较宽松的说法,也有比较严格的讲法。最严格的是:除了被空性摄受的善根之外,其它以菩提心摄受的、已经回向的善根都会被摧毁。还有一些相对没有这么严格的观点:只要你回向了,这个善根就不会被摧毁;或者只要以菩提心摄受了,就不会被摧毁。

  我们遇到各种观念的时候,有时自己不知道到底那种观点是究竟的,一般采取的原则是:平时在预防的时候,我们最好是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尽量不要生嗔心。我们宁可相信回向的善根和菩提心的善根都有可能被摧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地注意:哦,我不能够生嗔心,生了嗔心之后连回向的善根都要摧毁,连发了菩提心的善根都要被摧毁,一定要注意不要产生嗔恨心。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比较好。当然我们在这里只是分析,具体来讲哪一种观点都有理证、教证的依据。作为凡夫,我们尽量以比较严格的方式要求自己,这样对我们也比较保险。这方面讲了所摧毁的善根。

  第二、能摧毁的嗔心。是什么样的嗔心能摧毁这种善根呢?这方面讲是一念嗔心,一念嗔心也分多种:非常猛烈的、中等的、轻微的。嗔心有时是突然不高心;有时产生的时间比较长;有时是很猛烈地生起。这里讲了,能毁的是非常猛烈、十分强烈的嗔恨心,而且生了之后,没有马上后悔——他觉得生嗔恨心是对的,这样的话善根容易摧毁。

  还有一个条件是缘殊胜的对境。殊胜对境是指上师三宝、发了菩提心的人等等,缘殊胜的对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嗔恨心,后来也没有后悔和对治,善根也容易摧毁。上师讲,以无著菩萨的观点衡量,非常强烈的嗔恨心而且没有后悔,才是能摧毁的嗔心。如果我们的嗔心不是那么强烈,或者生了嗔心马上后悔:觉得大乘行者生嗔心很不好,也不一定能摧毁千劫所累积的资粮。一般来讲,大家都共同认可比较强烈的嗔心是能摧毁的嗔心。很强烈的嗔心对于千劫的善根可从根本上摧毁;如果是中等的嗔心,可能摧毁的是一部分善根,不是连根摧毁。

  我们知道,积累资粮并不容易。不夹杂怀疑、烦恼,清清净净地修善根是很不容易的,这么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资粮,如果我们不注意调伏自心,生起了强烈的嗔恨心,一下子摧毁了千劫百劫的善根,这是不划算的。从这方面考虑,也是为了让我们尽量不要生嗔心,菩萨把因果关系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让我们害怕这个后果,的确也有这种后果。我们知道之后要衡量:我做这个事情后果怎么样,它的代价太大了。

  我们平时要尽量控制自己不生嗔心,如果这个观念深入内心,我们就会加倍小心。好象具有世间所谓的法律意识,比如知道杀人要偿命,坐牢判无期徒刑等等,对这些问题很清楚,知道关入监狱的种种痛苦。把这种观念深入内心、深入骨髓之后,当发生摩擦、争吵的时候,虽然不敢说百分之百能让你不去做这些事情,但这种观念可以有效地阻止你,在紧急关头发挥作用。

  我们对嗔心带给我们的过患要有一个刻骨铭心的认知,在事件发生的时候才可能知道:生嗔的过失和代价太大了,我不要生嗔心,它才能够发挥这个作用。否则我们现在听一遍、浅浅地看一遍,学了之后这个观念没有深入内心,到对境现前的时候,还是该发火就发火,该生嗔心就生嗔心;不管对境是不是上师善知识,是不是发菩提心的菩萨。我们习惯如此之后,对修行是最大的障碍。能摧毁的嗔恨心是这样的。

  第三、摧毁的方式。有些观点认为不是从根本上摧毁善根,只是延迟成熟的时间。比如说这个善根要在后世成熟的,但是生嗔后延迟到第三世、第四世成熟;有些观点是生嗔心让果报变得不殊胜,打个比方讲,本来它的善根要享受十世的安乐,生了嗔心就减弱了,只成熟二、三世,善根就已用尽。

  还有一种观点是从根本上灭掉:嗔心一生起,就好像种子被火烧了,种子被火烧了之后,再没有发芽的功能了。生嗔心相当于把善法的种子用火烧焦一样,再也没有办法生果了,这叫从根本上摧毁。

  关于摧毁的方式,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安立。上师的讲记中说,如果是比较弱的嗔心有可能把成熟的时间延误;中等的可能是减弱;上等则可能从根本上摧毁。这样理解三个方面的观点都可以安立。不管怎样,即使我们生起的是一般的嗔心,可能不从根本上摧毁善根,但对善根的成熟都会有影响。

  关于“千劫所积聚”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观点。《文殊游舞经》讲:嗔心能摧毁一百劫善根;《宝积经》说:嗔心能摧毁千劫的善根;《入中论》讲:摧毁一百劫;此处颂词说摧毁一千劫。其实到底是摧毁一千劫还是摧毁一百劫,一方面有不同经典可作为依据,另外还有一种解释方式:摧毁一百劫还是一千劫是从对境不同而言。比如一个生了菩提心的菩萨,嗔恨比自己修行好的人,比如我是资粮道,或是一个没入道的凡夫,但我嗔恨的对象已经进入加行道了,我的功德不如他,我对他产生嗔恨心,我摧毁的善根就是一千劫的善根;如果是位置高的人嗔恨位置低的人,打比喻讲,如果一个加行道的菩萨嗔恨一个资粮道的菩萨,所摧毁的善根就是一百劫。

  有些观点讲,如果嗔恨一般的人,比如说我们嗔恨一个世间人、外道、杀人恶魔,如果我们产生强烈的嗔恨心,那么是一百劫;如果嗔恨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是千劫。我们要了知,这些都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因嗔心摧毁善根的情况。假如说是没有发菩提心的菩萨,就是一个普通人、平凡人,他对菩萨、三宝产生了强烈的嗔恨心,那就不是摧毁千劫百劫的问题了,过失就更大了。

  所以,对摧毁善根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里面有很微细、难于辨别的地方,不同的大论师都有很多互相的辩论,我们就按照讲义和《入行论善说海》的观点去理解。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产生嗔恨心的过患相当大,它可以把我们一千劫积累的布施、持戒的善根统统摧毁。我们平时必须对它的过患认识得很清楚,通过下面安忍品所讲的内容尽量地对治嗔恨心,不要让嗔恨心现行,这是我们学习《入行论》安忍品要达到的目标。

  罪恶莫过嗔,难行莫胜忍,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

  所有罪恶当中,没有超过生嗔心的罪过,所有的难行苦行,没有超过修安忍的,了知了这种问题之后,应该以众多的修行道理努力修安忍。这也属于一种未见之果,不管罪恶还是善根,我们通过肉眼很难现量照见,很难认知辨别,所以以菩萨的经论作为认知的标准。

  此处讲一切罪恶没有超过嗔心的。在别的论典中也有不同的讲法:比如《大圆满前行》中在讲十不善业时,就说十不善业中杀业最重;也有十不善中邪见最重的说法。十不善包括贪心、害心、邪见等,害心就是嗔心,这些地方并没有认为嗔心的罪最重。上师在讲义中分析,不同说法是因为所强调的侧面不同。比如说邪见最重是因为:如果生起了邪见,善根就停止增长,或者戒律的所依就不存在了,从这方面看它的过失非常重;从伤害众生的角度来讲是杀生最重,比如说抢人的钱或者骂人,过失都没有断除别人的命根、剥夺他人生存权的过失重,所以说杀生的过失最重。为什么说罪恶莫过嗔呢?这是从大乘的修行角度来讲的,从大乘修法乃至从一切教法的核心、根本来看,不管是世间道、小乘道还是菩萨道,一切的根本都是菩提心。为何世间道的根本是菩提心呢?因为十善业道是佛陀以遍智观察而宣讲的,所以它的根本是菩提心;同理,小乘四谛十二因缘等修法,也是佛陀为教导声闻弟子讲的,所以根本来源也是菩提心;大乘更不用说了,大乘是佛讲的,菩萨修行大乘都是以菩提心作为根本。

  所以菩提心、大乘道是属于一切善法的核心、根本,而大乘菩提心是以利他、利益有情作为根本的。如果一个菩萨相续中产生了非常强大的嗔心,就直接和悲心相违。悲心是接近众生、利益众生的一种状态,而嗔心和利益众生恰恰是背道而驰的。当我们嗔恨众生的时候,自然就是一种往外排斥的状态:我认为你不好,我要排斥你,抵制你,打击你。实际上这样说,就是我对你这个人不愿意接近,然后我一定要伤害打击你。这种嗔恨的状态和真正的利他的思想完全矛盾,彻底违背了大乘的思想。

  我们也可以说,在所有的过患当中贪心的过患也大,如果产生贪心会有很多的过患:如堕地狱、堕恶趣等等;邪见和其他过患都很大。但从大乘的根本来讲,过患最大莫过于嗔恨。因为它和利益众生是彻底背道而驰的。在大乘经典中讲,一百个贪心的过患不如一个嗔心的过患,怎么理解?就是说,虽然贪心的过患很大,但是即便产生了一百念贪心,也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过失大。虽然你天天贪世间妙欲、贪异性等等,产生很多贪心的过患虽然大,但不如生起一念嗔心的过患大。这个原理我也做过分析,可能有这方面的一些因缘。比如说菩萨对某个有情生贪了,生贪的状态是怎样的呢?就是认为对方好、对方可爱、愿意得到对方。贪心虽然属于一种烦恼,但并没有说我要抛弃你、我不利益你,对于自己所贪的对象,可能还有一种想利益对方的想法,因为贪爱对方,觉得他是可爱的,就会想我要帮助他、要利益他。贪是自己愿意吸引对方、靠近对方的一种心态,所以说虽然产生了贪心,但它和菩提心还没有根本矛盾。从这个角度来讲,贪心就不是大乘当中最严重的状态了。嗔心就不一样了,嗔心就是一种排斥的状态,看到对方的过患不愿意接近。所以贪是自己愿意接近对方,没有和菩提心有原则上的违背,虽然贪也是修菩提心的一个障碍,但不是根本障碍,他毕竟想接近对方。我们观察每一个嗔心,当嗔心产生的时候,自然而然就有一种排斥对方的想法,不愿意接近对方,不愿意理睬,或者说永远不理对方,怎么怎么样。这种心态就是要和众生远离,从这个角度来讲,就与菩萨要利益众生根本矛盾了。所以从这个方面看,虽然你产生了很多的贪心但也不如产生一念的嗔心过失大。为何说嗔心是菩提心、大乘道真正直接的怨敌?可能原因就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分析,是不是有这种原理在里面。

  “罪恶莫过嗔”:从大乘道、修菩提心的角度而言,一切的罪恶当中,最大的莫过于嗔心了。“难行莫胜忍”:所有难行苦行中,也没有办法超胜忍辱。世间中有很多难行苦行,比如有些打工者、做苦力的人、建筑工人、生活在城市底层的人、起早摸黑去耕种的农民、做小生意的人、上班的人,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很多人都在经历自己的苦行。按照《四百论》的观点,贫穷的人主要是身苦,有钱的人主要是心苦,都有各自的苦行。在修行人里,以前有很多苦行仙人折磨自己的身体:五火焚身或者不管冬天夏天,天天在水里沐浴;还有学牛一样吃草的;学狗一样吃大便的;或者金鸡独立、用针穿身等等,这些苦行都是很难忍的,但在所有苦行中最难以行持的,还是没办法超过对治嗔心的安忍。对治嗔心的安忍最难行持。别人辱骂你、或者欺负你,你不生起嗔心,这个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当然有时我们觉得安忍好像很容易啊,比如有些人受了别人的欺负就隐忍不言,表面上不露声色。其实内心已经生起了很强烈的嗔心,只不过是不敢爆发出来,这并不是安忍,不是安忍的根本精神。我们一定要注意啊,强制忍耐自己的嗔恨心,如果爆发出来,可能后果更严重。世间有句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时忍了,但忍是什么原因?后面还有一个十年不晚,想十年之后再报仇,或者有能力再去报仇。他的嗔恨心是很强大的,只是不敢发作而已。佛教中讲安忍不是不敢发作,真正来讲这个安忍心,就是不能生起嗔心。不是外在你不能爆发,你不能怎么样表现,而是你的内心不能对对方产生嗔恨心,这样分析我们就知道到底有多难了,的确太难了。不但不爆发,而且不要让心中产生不利对方的想法、不高兴的念头,不能生起嗔心的想法,这个难不难?大家就知道了。

  有时觉得上师、上级好像给自己穿小鞋,很不高兴,但是不敢发作,这不是安忍。或者古代劳动人民被压榨的时候,他不敢爆发,这也不是安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也不是安忍。真正的安忍是内心中不生嗔心,这是安忍真正的含义。所以说,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真正能够做到安忍的有几人?《金刚经》中佛的前世忍辱仙人就做到了。歌利王用宝剑割下忍辱仙人的耳朵、鼻子,把手脚都砍断了,虽然遭到如此残害,但忍辱仙人的心中没有一点嗔恨,而且充满了慈爱,这是真正难以行持的。我们在世间生活,都知道不生嗔心有多难。表面上的安忍很多人都做得到,因为利益或者恐惧,迫使这个人不敢爆发心中的不乐或厌恶,外在的嗔恨可以不显现,但内心的嗔恨已经充满了,这不是真正的安忍啊。真正的安忍是要想方设法化解我们内心中的嗔心,不让它生起,或者生起之后将它平息下去,这就很困难。为什么说“难行莫胜忍”,就是这样的。这和世间观念的忍辱完全不一样,不但要从内心心平气和地去接受侮辱,而且还要产生利益对方的悲心,就更困难了。当然,在遭到别人辱骂、侮辱的时候,不仅不生嗔心,还对对方产生怜悯心、慈爱心,这个标准是很高的。但是最低限度是在遇到的时候不能生嗔心,对对方产生慈爱心是第二步了。第一个阶段安忍的标准,就是应该不生嗔心。所以对治嗔心的安忍的确很难修。

  “故应以众理,努力修安忍”:寂天菩萨说,应该以众多的理证、道理,千方百计努力地修安忍。说明安忍的确是太难修了,即便印度古代的苦行仙人,如果没有修行也没有办法不生嗔心。他可以忍耐身体方面的苦行,或其他的众生给自己带来伤害,但不生嗔心是很困难的。

  很多修菩萨道的菩萨通过安忍品中的内容,反复观修、实践之后,就可以修安忍了。现在我们接触到这个深奥的教法,到底通过什么方式让自己不生嗔心呢?这里面讲了众多的理证、道理,可以用世俗谛的方法来观修,也可以通过胜义谛观如梦如幻、观空性来观修,有很多道理让自己不生起嗔心,让自己的心一如既往地保持在平静的状态,再生起慈爱众生的心。如果众生百般地欺负自己、伤害自己,都能够对对方产生慈爱心的话,就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们对众生生起悲心了,这个时候我们的利他心、慈爱心、菩提心才可以说真正有了一个比较可靠的保证。否则的话,如果我们对伤害不能接受、不能修安忍,那我们的慈爱心、利他心、菩提心,只能是在风平浪静的前提下才可以存在。遇到众生伤害我们的时候能不能观修呢?就没有人敢打包票了,因为嗔心这个不利益众生的因素,还牢牢地安住在我们的相续中,随时可能爆发,只是因缘不到而已。如果别人尊重自己,自己衣食无忧,什么都很顺利的时候,大家都比较容易产生利他心。但是如果有一个人来伤害你,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百般阻扰,然后经常给自己找麻烦,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反复无数次,这时自己还能够保持利他心就很困难。但困难是困难,我们还是要以众理来努力修安忍,因为前面已经讲了,嗔恨的过失这么大,是修持大乘的一种直接障碍,后面还要讲修安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再困难我们也要修。越困难越要修,如果这么容易,菩萨道不就很容易成就了吗?就是因为难修的缘故。

  在《大智度论》等经论中讲,比如鱼一次产卵几百万颗,但是能够真正成功孵出鱼苗的很少;发菩提心的人很多很多,但是后面真正修成功的也很少。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修法的确很难。我们不说世间中一些成就大事业的人要怎样忍受艰难困苦,这些世间的大事业都是小果,而真正从根本上对治烦恼、对治自己无始以来的习性才是大果。

  一定要认真对待修安忍,不要觉得很容易,不要觉得自己的脾气好,这只是暂时现象,根本上不生嗔心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缘安忍品再再观修串习,力争做到不生嗔心。不管大事小事出现的时候,都有一种对治的智慧,都能想到安忍的教法,会让自己心里风平浪静。不管什么事情出现,都不产生有害菩提心的作意,可算是一种修安忍成功的初级表现。

  庚二、已见之果:

  若心执灼嗔,意即不寂静,

  喜乐亦难生,烦躁不成眠。

  这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果。“若心执灼嗔”:如果我们经常怀有炽盛的嗔恨心。“意即不寂静”:那么我们的心就会不寂静,心烦意乱很痛苦。“喜乐亦难生”:在这种嗔心持续的前提之下,我们的内心很难产生喜乐,而且“烦躁不成眠”。这里讲到了几种过患,前提就是我们的心处于炽热嗔恨的状态就会引发如下的果。

  第一“意即不寂静”:我们心烦意乱很不舒服,没有哪个人觉得自己生嗔心的时候是安乐的。只要生起了嗔心,就会生起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不喜乐?就是自己觉得不舒服,就是一种痛苦的状态,大发雷霆就更加痛苦了。所以我们生起嗔心的时候,本身不是安乐,属于不平静的心态。如果心不平静很痛苦,“喜乐亦难生”。喜乐分两方面:一是属于意识方面的安乐,因为我们当下处于嗔恨中,当然就不舒服了;二是属于身识的安乐。《俱舍论》中讲了心乐和身乐的关系,心是不快乐的,那么身体的快乐也难生。比如在生气、嗔心很强的时候、你去吃再好的东西也感觉不到美味;穿再好的衣服也感觉不到安乐;坐最高档的车,你也感觉不到愉快,怎样都感觉不到快乐。这是我们想要的果吗?每个众生实际上都想得到快乐,即便我们不从修行佛法得到觉悟安乐而言,以世间的标准来看,每个众生都是想获得快乐的,都是想摆脱痛苦的。虽然我们的想法是想摆脱痛苦得到安乐,但是我们的所作所为就如《前行》所言,所想和所行是背道而驰的:所想是离苦得乐,所作却是毁灭安乐、获得痛苦的行为。

  生起强烈的嗔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没好处。因为生起嗔心内心是痛苦的,然后“喜乐亦难生”。即便以世间的标准看,经常不加约束地生嗔心,大发雷霆的脾气也是不应该的,我们暂且不论嗔心会让自己痛苦,或是通过大发雷霆引生一系列恶业,即便就生嗔心而言,它也不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人们都想得到安乐,但是嗔心恰恰是摧毁安乐、得到痛苦的一种根本来源。所以我们对这种嗔心有什么可留念的呢?为什么不能下决心对治?有些人可能还是愿意对治的,但是找不到方法;有些人找到方法但没有持之以恒地修下去,结果都没办法彻底地灭除嗔恨心。只有通过长时间修持菩萨道,内心中才能灭除嗔恨心,心很寂静的话,喜乐就可以持续地生起。这还不是得到了出世间的快乐,从世间的角度而言,如果息灭了嗔心,就是让我们得到持久安乐的根本源泉。

  “喜乐亦难生”可以理解成白天的痛苦还会延续到夜晚睡眠的时候,第四句讲“烦躁不成眠”,如果嗔心持续生起的话,不但白天处在非常不快乐的状态中,到了晚上应该休息的时候,嗔心在相续中盘踞不去,也会导致烦躁不安、夜不成眠,成为身心根本无法堪忍的一种状态。白天痛苦晚上也痛苦,什么时候恢复平静了,什么时候痛苦就减轻一些;什么时候你的嗔心生起了,痛苦又回来了。所以众生就是可怜,总是处在这种反复中,没办法从根本上对治。所以并不是我这辈子很倒霉,好像很多人跟自己作对,经常生起痛苦。实际上只要是没有修持菩萨道的人,这种状态是挥之不去的,只有通过主动的对治,修持断除嗔恨心的方法,才可以一劳永逸地永远灭除嗔心。轮回的可怕就在这里,暂时性地息灭之后还会生起来,原因就是相续中还有种子,它的种子、根本没被触及到,所以还会遇缘再生、遇缘再生。通过前世业力,哪怕是这辈子中我们的脾气很好,不会产生这种强大的嗔心也是暂时的,不可靠的。实际上只要内心有嗔恨心的种子,到了下一世可能还要再再产生,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痛苦。

  作为大乘修行者,如果嗔心很大,要想顺利修持菩萨道非常困难。因为如果嗔心再再生起、持续生起、长时间生起的话,那么你的内心有一种坚固的利他心、菩提心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已见之果。

  纵人以利敬,恩施来依者,

  施主若易嗔,反遭彼弑害。

  嗔令亲友厌,虽施亦不依。

  这里有三大过患:第一个过患是:纵然一个施主通过利敬,恩惠、布施依靠自己的人,如果这个主人特别容易生嗔的话,反而有可能遭到对方的伤害;“嗔令亲友厌”:嗔心大的人令亲友都很讨厌,这是第二大类过患;第三大类过患:“虽施亦不依”,虽然经常布施东西给众生,但众生也不愿依靠你。

  我们再深入讲,有些人显现上比较大方,喜欢把财物、名誉、地位赐给投靠自己的人,因为自己有财力有势力,所以很多人来投靠,自己也很乐意把钱等东西布施给他们。照理来说,如果经常布施别人财物、地位,理应得到对方的尊敬,但前提是,这个施主也需要一种品质——不要经常发脾气。如果施主容易生嗔心的话,即便你经常给对方很多东西,赐予很多恩惠,接受恩赐的人也很难有安全感,很难感到快乐,很难让感恩心持久。如果你经常生嗔,他对你的感激之情慢慢就会消失无余;如果你还是变本加厉地发嗔心、发脾气的话,有可能他根本想不起你给过他什么东西,是对自己有恩德的人,甚至可能反而把你杀死,这是嗔心产生的极端后果。假如我是给予你财物、地位的人,你还反过来杀我,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认为对方忘恩负义。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你虽然给了他一些财富,但你经常发脾气让他不舒服,这种过失产生的后果可能更严重。

  在这样的前提下,经常给别人东西都会被杀死,所以我们可以推知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很容易生嗔心。一个经常生嗔心的人,会让手下的人、周围的人非常不舒服、非常难相处。再加上生嗔心之后还斥责、打骂等等,下面的人就觉得非常不安全,难以适应,所以时间长了之后,有可能把你杀死。历史上很多暴君被推翻杀死了,虽然原因很多,经常容易发怒就是比较突出、明显的原因之一。如果我们容易生嗔的话,谁喜欢你?别人都想干脆把这样的人,想方设法从团体中驱逐出去,或者实在难忍就伤害对方,让他不能继续以嗔心去伤害别人,这样的情况是很容易出现的。

  有权势有地位的人在这个方面要非常注意,不能因为我高高在上,经常给人恩惠,我就可以随便打骂、嗔恨别人。《入行论》中讲,如果不注意的话,很有可能事情的发展会适得其反,往往自己的所想所愿背道而驰。通过这样的事例,我们知道如果容易生嗔的话,会得到这种极端的后果。

  第二大类过患:嗔令亲友厌,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发脾气、生嗔心的话,甚至于亲友都会厌烦他。本来亲友之间是最不容易生嗔、最不容易厌烦的,亲友之间对对方的过失能达到最大的容忍。我们通过很多事例可以知道,比如我的父母、我的三朋四友或者我的儿女等等,虽然他们的过患很明显,很讨别人厌,但作为一个亲友来讲,我们可以包容他,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是个小问题,也许在别人看来已经是大问题了。我们平常对亲友都是最容易包容的,但是如果某个亲人很容易生嗔心的话,甚至亲友都会很讨厌他。

  上师讲家庭中也是这样,父子关系也好,夫妻关系也好,如果父亲或者丈夫嗔心很大,经常打骂妻子儿女,那么谁都不会喜欢他,很厌烦他。亲友都搞成这样,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以此为例我们就知道,嗔心很大的人,亲友都厌烦他。不要说修菩萨道,即便从世间做人的角度看,一个人嗔心很大,就会让亲人厌烦。这是第二大类过患。

  第三大过患:虽施亦不依。有时通过布施摄集很多有情,让他们靠近自己,但是那些嗔心很大的人,即便布施东西给别人,别人也不会亲近你、交往你。别人会思考:我拿了你的钱,经常和你在一起,但你经常发火打骂我。他情愿不要这个钱,也不愿跟你接近。这样的事是我们可以见到的过患。

  从修菩萨道的角度讲,如果我们经常生嗔的话,就不能够和众生亲近,不能和道友亲近,不能和自己的家人亲近,修菩萨道的根本也就没有了,根本没法修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完全成了名词,成为一个总相,没有实际的意义。这些是可见之果。

  庚三、概述:

  若心有嗔恚,安乐不久住。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

  归纳前面的意思:如果我们有嗔恚心,“安乐不久住”,不管是今生的安乐还是后世的安乐,世间的安乐还是出世间的安乐,没得到的得不到,已经得到的也不会久住。(当然出世间的安乐,不可能现在得到。)

  “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嗔恨的敌人能招致如上苦患。世间中有很多敌人是假立、假名的,有时我认为对方是敌人,但对方没认为我是敌人;但嗔恨的敌人是了义的敌人、真实的敌人。只要我们内心有嗔恨,它就是我们的怨敌。经常和怨敌在一起相处,或者我内心中盘踞着这种怨敌,那么我们绝对不会快乐的。“嗔敌能招致,如上诸苦患”:能够见到的过患和不能够见到的过患都会招致。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下决心灭掉嗔恨心呢?一定要下决心。我们首先对这个问题要认知,认知之后通过学习具体的方式、方法,千方百计地去灭掉嗔恨心。有了这样的认知,再加以不断地修持,我们就可以真实地灭掉嗔恨心,顺利地修持菩萨道。

  今天的课程就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职业伦理大家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重阳忆父(释觉玄)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要进娱乐圈 先过地狱关——我亲历的电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一个税务局公务员的办公室弘法之路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8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7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6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5课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