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6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6课

 

  现在讲的是以法饶益这个科判,第三个颂词是:

  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

  不应舍律行,经咒诳惑人。

  以法饶益应该注意三个内容:第一是“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前面讲过对初学者不能给予深法,反过来,对于利根大器,也不能只传一些简单、浅显的法义,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不应舍律行”。有些人在修行过程当中,认为我是调心的人,我是修心的人,这些外在的戒律好像对我不起什么作用,就开始舍律而行持,这也是要注意的;第三是“经咒诳惑人”,不应该以经咒来诳惑人——宣扬只念一部经、只念一个咒语就能解脱,其他的都没有用。这种说法是一种欺人之谈,以此蛊惑众生是不应该的。

  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三个内容的意义。第一是“于诸利根器,不应与浅法”。为什么对利根器不能以简单、粗浅的法去应对呢?因为既然是利根大器,就完全可以接受一些很甚深的教法:比如广大的菩萨十地、菩萨修持三无数劫、菩萨可以入轮回、菩萨可以修持万法如梦如幻无自性的意义等等,他都完全可以接受,因为可以接受的缘故,就可以给他讲了。不能只给他宣讲一些浅显的因果道理,怎么出离轮回、发出离心等等,不能完全讲这些。

  反过来讲,如果对于利根器只是给浅法,那会产生什么后果?因为他是利根器,可以接受很甚深的教法,如果给他传授很甚深的教法,他就可以很快领悟,领悟之后可以投入修行。所以对于上根利器来讲,如果给他传讲了义的、相合实相的修法,他可以很快解脱,很快和佛法相应,无论对这个人来讲,还是他解脱之后广大利益众生来讲,对自他都有非常重大的利益。

  如果本身是利根器,你只讲一些浅法,对他的根器来讲是一种浪费,如果他只修持一些浅显的法,就没法通过很甚深的法和实相相应,通过很了义的法调伏自己的烦恼,这样他解脱的时间就很慢,对他和其他众生来讲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对于利根器应该给予深广的教法。我们讲过,真正的佛菩萨有智慧,有神通,可以观察众生的根基意乐,而一般凡夫人很难观察得到,但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或者通过试探的方式尽量观察。

  当然,并不是我们讲错了会得到什么惩罚,如果我们的发心是贤善的,就没有很大的过失。有时我们以为他可以接受深法而讲了深法,但实际上他又不能接受,导致了负面效果。还有的时候我们以为他是浅显的法器,只给他传了一些浅法,但实际上他是利根器。实际上如果我们的发心不是故意颠倒,还有已经尽量观察了,对自己来讲应该是没有什么过失的。对于对方,只能说他的因缘可能没有这么殊胜,碰到了像我这样没办法观察根器的人。但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我的确是认真做了观察,或者我以为他就是这种根器,发心是贤善的,也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样过失应该不是很大。当然了,你说对对方是不是一种耽误啊,这倒有可能。但因自己没有想要耽误对方的主观想法,没有这种歪曲的发心,这样只能说对方的因缘还差一些,没有遇到更具有法眼的善知识给他观察根基。不管怎样,只要自己有一个贤善的意乐,又尽量观察了,这样应该不会有特别大的过失。对于利根器不应予浅法,这是一种圆满的、高规格的标准,对我们来讲就是要尽力而为。

  第二是讲“不应舍律行”,我们学菩萨道和了义教法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种现象:在学佛法的过程当中,往往越是学习下乘的人,对于身语的行为越注意。如果只是修学声闻乘、小乘的人,因为在声闻乘当中,佛陀把身体和语言的行为规范都交待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没有做到,犯了什么戒律,你要怎样忏悔;如果不忏悔或者没有办法忏悔会怎样堕恶趣,把戒律讲得很清楚,对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所以一般来讲,只是修学下乘的修行者对于律行、对于身语约束之道,对于别解脱戒等等的行为都是非常注意的,他不会舍下戒律,没有什么能舍弃的,他所修学的道、乘就是这样。

  越往上,发生不重视戒律行为的机率就更大了,为什么呢?以菩萨道为例,在菩萨道中,如果发心贤善,身三语四的有些恶行是可以开许的。菩萨道强调以调心为主,以发心、意乐为主。有些人误解了里面的意思,借口发心贤善而舍弃身三语四的取舍之道,忽略了身语的行为,而且到了比较高的层次时,他就说我是发了善心的,我是发了利他心、大悲心的,所以这个事情我就可以做。但实际上就像前面我们所观察的一样,很多时候都是自欺欺人,实际上自己并没有那么清净的悲愿和发心。只不过是为自己做幌子和挡箭牌,掩饰自己不能受持戒律的糟糕行为,故意说我发的是利他心,我在调心等等。

  像这样就是因为大乘的教义本身有开许,但这是在什么情况下开许?对哪种人可以开许?这方面不去观察,只抓住可以开许一句话,就觉得什么事都可以开许。觉得我是一个大乘者,就可以开许,实际上大乘中并没有这样的开许,他只不过是断章取义,用自己的分别念去理解、染污了大乘的清净法义而已。在大乘显宗当中,比较容易出现这种情况。然后到了密乘,讲了很多“一切都是清净”的观点,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密宗的见解和修行原理,更加会觉得守戒是小乘,而我已经到密乘了,小乘的戒律对我不起作用,不需要去守持了,很容易舍弃律行。当然并不是所有大乘修行者、密乘修行者都不守戒律,不是这样的。

  对于没有真正理解大乘、密乘教义的一般凡夫人而言,很容易造成误解,因为这里面的词句不像小乘,小乘的词句就是给你全部封死了,你不能去违背,直接说明没有什么开许的。大乘当中在某种前提之下可以开许,密乘当中也讲了很多这样的教法,但是他就忽略了大乘、密乘的基础到底是什么,把这些正确的教义忽略了,只是抓住其中某一句,就说可以开许自己不需要守戒了,这是很糟糕的发心和行为。

  在《修心七要》这个殊胜的修心窍诀当中,实际上也讲到了,我们不应该说我是调心的人,我是修持大乘调心法门的人,我就可以不守纪律,我就可以随便了,以心为主嘛,我调心就可以了,这样实际上是不对的。

  “不应舍律行”,不管怎样,如果我们是一个凡夫,是一个初学者,戒律对我们是带有强制性的一种约束,通过这种约束来束缚自己的身语意,让我们的行为尽量相合于因果之道,它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前面我们分析过,小乘的行者没有什么可考虑、可分析的,他就是按照这种强制性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身体和语言,不能做的就不做,如果做了就忏悔,有很强的一种纪律性,他安住在这个很强的纪律性中去调伏自己的心,通过这样强制性的约束,让他真正可以保持走在正确的轨道上,如果长时间这样去做,强制性地抛弃了恶业、修了善法,对后面的果来讲,他就可以真正通过这种道让自己的心处在烦恼最轻的状态,然后去修持无我空性和殊胜的教法,帮助他获得解脱。

  有时我们说我是大乘行者,但只是背了一个大乘行者的名字而已,实际上我们的心还没有处于大乘的修法状态。作为一个凡夫人,我们没有办法跳出因果缘起的规律,如果随便把约束身语的戒律舍弃,之后很有可能步入到积累恶业的罪行中。如果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他的心会合乎于戒律,合乎于因果律,合乎于善法,他的行为也就自然相合于戒律,这时就很少带有强制性,因为已经自觉了。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这样,小时候总是需要父母的管教,带有强制性——这个东西你不要碰,不要去碰火,那个地方的水池不要走近!甚至在小孩的腰上拴一根绳子,约束他的行动范围。这是有必要的,因为小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就要强制性地管教他,到他长大之后懂事了,自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的行为自然而然就会符合规范了。

  我们修行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自己的智慧、思想逐渐成熟了,之后我们就会自然相合于戒律,相合于因果之道,相合于修学之道。对有些修行有素的菩萨来讲,戒律已经不带有强制性了。我们看有些已经获得了大觉悟的圣人——哎,怎么还要吃酒啊?还要吃肉啊?显现上好像在做一些非法之事,看起来好像违背了戒律,但实际上只是表面如此,他的内心早已超越了善恶的标准,超越了分别念的束缚。其实他是真正安住在应行的正道当中,真正安住在了义的戒律当中,他的一切所作所为都已经变成了善业,都是与戒律精神相应的。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修行人都应该守持清净的戒律,但是成就者清净戒律的标准和我们具有分别念的标准可能不一样,我们看来犯了戒律的人,但在他的标准看来,他的所做所为没有一个是错误的,一切行持都是安住在实相和清净中,戒律是清净的。

  在上师翻译的《密宗大成就者奇传》中,八十大成就者也有这样的公案:一个在外人看来很懒惰、很懈怠,经常做一些犯戒行为的人,当他说谛实语时:如果我是戒律清净的人,温疫应该消除,天应该降大雨等等,这些话马上都实现了。这就能证明他是一个守持戒律很清净的人,只不过是我们的分别心认定不是而已,我们没办法去猜测菩萨的清净。此处宣讲的主要意思是,如果我们是凡夫人,强制性的戒律对我们一定是有用的。如果我们是一个修行有素的人,更不会去排斥戒律,因为懂得了自然遵守戒律之道,自然相合于因果之道。如果我们是成就者,一切所做所为也会完全符合戒律精神。不管在哪个层次,我们都不应该舍去戒律。

  我们既不是成就者,又不是修行有素者,我们是一个凡夫。假如是一个初学的凡夫,应该用带有强制性的戒律去约束我们的行为。有时候我们的眼很高,手很低,觉得我是一个大乘行者,如何如何,其实内心里充满了世间八法的念头,自己的实际情况就是彻彻底底的一个凡夫、一个初学者、一个充满烦恼诱惑的人,但还不想通过强制性的戒律来约束自己,想要更加自由开放的一种方式,那肯定是不合理的。自己本身所处的状态需要一种约束,不管是五戒、还是菩萨戒、出家戒,戒律对我们完全是有必要的。

  前面说过轨道的比喻,比如火车轨道对于火车是需要的,火车行走在轨道上面就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果火车出了轨道,不再依靠轨道,认为跟着铁轨走太不自由了,那么把火车开到旷野当中,你看能不能前进?根本没办法。我们的实际情况属于儿童的状态,想行持一种成人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从年龄来说我们是成年人,但对于佛法来讲,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智慧可能还是属于婴儿阶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强制性的戒律对于我们来讲真正有必要,的确有必要。

  大乘修行者也需要戒律的规范,这种纪律是规范我们心理的一种必要保护措施,没有它的保护我们容易出轨误入歧途,没法顺利地修行,所以从哪个方面观察,都不应该舍弃戒律的行为。

  第三个问题“经咒诳惑人”。很多地方讲:只念这个经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需要,只是念这个咒语就可以得解脱等等。的确在佛经论典中有这样的讲法——这个经、咒的功德很大很大。上师在讲义中讲了,这些讲法有些了义有些不了义。有的说,如果你念这个佛的名号,你可以获得成佛,其实意思是:你念这个佛名号,终有一天会成佛。或者有的说,你听了阿弥陀佛就不退转。里面有很多意思可以解释,有一种解释方法是:你念了这声佛号,以此作为种子,以后逐渐就可以解脱,往生极乐世界就会不退转。如果针对修了很长时间、仅缺一点点因缘的人,念一句阿弥陀佛真的马上达到不退转的也有,所以它的意思有很多层,我们在理解的时候也要知道。

  比如释迦牟尼佛仪轨当中,就讲了释迦牟尼佛心咒的功德——释迦牟尼佛是依靠这个咒语成佛的,观世音菩萨也是依靠这个咒语成就菩萨果位的,它的功德利益很大,念一句就可以消除很多罪业。我也相似地这样做,能达到佛菩萨那样吗?实际上观世音菩萨也好,或者释迦佛也好,他们已经累积了很长时间的资粮,对他们来讲,的的确确可能只念一句或者少量的咒语,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那么对我们来讲,其他方面的资粮、功德还差得远,所以我们只念一个咒语,没办法在很快时间中达到这个效果,必须依靠其他经典中所开示的修行方式——怎样让自己对轮回产生厌离心,怎样对众生产生菩提心,怎么样来了知万法无自性的空性,怎么样来通过六度累积资粮。那么这些经典、论典和修法我们都要去学习、去修学,修学之后当我们的资粮、功德慢慢地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念这样的咒语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些是这样的情况。有些时候说,你念这样的咒语,念一句之后你得到什么,念两句你得到什么,就是指特定的根基,不带有普遍性,它是针对某些根基来讲的,不是所有根基都如此。

  有些人误解了经典里这样的含义,认为很多人学这个就够了,其他的都不要学,就属于此处所讲的“诳惑人”,以这样的讲法欺骗别人、蛊惑众生。这个讲法对有的众生很相应,对这些人来讲,佛陀就是针对他们而讲的,对他们的确没有什么了义不了义的差别。但这种讲法不是针对多数众生,如果是针对普遍的众生,佛只讲一句法、一句咒语就度尽众生了,其他的都不用了。而众生的根基是千差万别的,每个众生都应该有对应根基的说法,有些众生需要广闻博学,有些必须要了知种种修法。

  如果以这些说法欺骗众生,认为其他修法是不重要的、可以舍弃的,只是这个就够了,自己不注意就会谤法,多少有点谤法的嫌疑,如果观察的话有可能就是谤法。真正来讲,假如他讲的话有很多人推崇,其他的法因此而毁坏了,他也有坏法的过失。对其他众生来讲,如果受其影响没有去修行其他的经论,相续当中生不起智慧,就有可能在中途生烦恼而退失。

  所以,说念一句经、念一句咒有什么样的功德,是针对某些特定的人讲的——必须要具足一些条件:如果有合格的禅定、非常强烈的信心,在这些条件和基础上,念一遍是什么功效、念二遍是什么功效、念三遍是什么功效,这样的话是可以说的。佛经当中的教言,有些是可以直接理解的,有些是间接理解的,有些还有密意和意趣,在经典中这些问题讲得比较多。

  作为一个以法饶益其他人的讲法者来讲,对这个问题必须要清楚,不要说只是念一个经、一个咒就可以了,其他的法完全不用学,要避免出现“经咒诳惑人”的情况。当然也并不是说经典、论典当中没有这样讲,讲是这样讲的,关键是要看我们怎么去理解它的意义。如果理解不了,尽量依靠一些大德的注释,看他们是怎么讲的,因为大德具有更深的智慧,他们容易把握经论的原意,我们如果不能理解,依靠大德的注释肯定要保险得多。以上讲了科判以法饶益的内容。

  丑三、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

  在修持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行为不要成为世间不信之行,要断除成为世间不信之行。如果我们的行为在世间不令人产生信心,得不到信任,就会令人因此产生邪见,所以要注意尽量断除让别人不生信心的行为。

  牙木与唾涕,弃时应掩蔽,

  用水及净地,不应弃屎尿。

  这里讲到,在丢弃平时使用的牙木、唾涕时,应该掩蔽起来,在用水处和清净的地方不应该弃屎尿。这些行为作为菩萨是应该做到的,社会上也提倡公民应该遵守道德规范,此处所言与这些提倡完全相合。菩萨既然在世间修行,世间的高尚行为或者道德规范,菩萨也应该遵守,毕竟这样对自他有利,对环境有利。保持清净的行为,也能够让不相信佛法的人产生认同。首先你必须让别人产生一种认同感,假如别人都不认同你的行为方式,不愿意接近你,谁还愿意跟着你去修习佛法呢?这些方面对自他来讲,都是很必要的清净行为。

  牙木相当于现在的牙刷,现在我们是用牙膏牙刷来清洁牙齿,在古代印度是用牙木,中国古代寺庙当中也有嚼杨枝的习惯,把带浆的粗纤维树枝放在嘴里嚼,可以清洁牙齿。

  前年我们去印度朝圣,专门找过牙木。印度很多地方的人都不习惯用牙膏,在很多城市、乡村中,还保留着用牙木清洁牙齿的习惯。《入行论》里讲过牙木,我们想知道一下牙木到底是什么,所以去市场上专门买了一些。有专做牙木生意的人,去山上砍一些树枝,然后切成小段小段的,一支大概一个巴掌长,跟筷子差不多粗细,皮子是青色的,树枝里面的纤维很粗。比如今天我要清洁牙齿,就先把外面的皮撕掉,用多少撕多少,然后把撕下皮的一头放在牙齿上使劲咬,里面的纤维很粗,就形成了一把刷子的形状,再用这个刷子刷牙,刷十多分钟、半小时、一小时的都有。他们很喜欢用牙木清洁牙齿,用完就咬掉用过的部分,剩下的还可以继续用。有放在嘴里嚼的,还有的用手抓住长柄清洁牙缝。

  用完牙木之后应该要隐蔽,按照古印度风俗,是用土把用掉的牙木掩埋起来。现代就是刷牙之后要用水清洗干净牙刷。唾液、鼻涕要用土掩埋起来,按现在的规矩讲,就是不能随便丢唾液鼻涕,要吐在纸巾里扔进垃圾桶。

  在水源之处,我们要注意不应弃屎尿。有些人习惯恶劣,喜欢在水边解大小便,实际上这是不好的行为。还有清净的地方如草地、花园、园林,也不要去染污,以免让别人心生不满和烦恼。

  随便丢弃牙木、在清净的地方弃屎尿这些情况,在佛经中都有先例可循。曾经有些比丘用完牙木之后随便丢弃,导致了一些疾病的发生,佛陀知道后,就规定弟子用完牙木之后应该善加掩蔽。有些出家者曾在清净的草地上乱丢垃圾和屎尿,染污了他人的衣服,令人心生不满,佛陀知道后就要求佛弟子应该保护环境。

  因为有了佛的教诲,所以寺院的环境都非常优雅,很多人不管信不信佛都喜欢去一下。环境清净会让人心里很舒服,人们直接间接都能和佛结缘——能够见到佛像,有时候磕个头、烧烧香。通过这个方法结缘,他至少会对这个道场和环境心生好感,从远的角度来讲,种下了解脱的善根,从近的角度来讲,他没有对修行的道场、修行的方式产生不满,这是非常好的。作为一个修学者、一个菩萨,如果不能够利益众生,也至少不能让众生心生邪见,这是底线。

  食时莫满口,出声与咧嘴,

  坐时勿伸足,双手莫揉搓。

  吃饭应怎样,坐应怎样,洗手应怎样,颂词把细节都交代得很清楚了。吃食物的时候“莫满口”,不能把嘴里塞得太满了,吃相不雅别人会想:这人是不是几天没吃饭啊?或者这些出家人、修行者、佛弟子吃相怎么这么难看,因此心生邪见。虽然有可能你是一个发了菩提心的人,有可能你的心调伏得很好,但一般人看不到这些内在的、精神上的东西,他就是喜欢用这些表面上的细节来对你这个人、对你所信仰、所行持的道去观察、去作结论。所以我们吃饭的时候“莫满口”,不要塞得太多了。

  “出声”,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发出很大的声音。因为每个人的习惯、喜好都不一样,如果吃饭的时候发出声音,有人对你就会看不惯,所以佛陀在戒律中规定,吃饭的时候不能发出太大的声音。

  “咧嘴”,就是说嘴巴不能咧来咧去,不能张得很大。佛弟子在吃饭的时候遵守一些行为规则,更能让人产生一种信心,即便不生信心,也不会对你产生反感。对一个修行者来讲,不管出家在家,吃饭举止优雅也是一种调心的修行方式。如果吃饭时塞得很满,一边吃一边说话,把饭喷得到处都是,或者咧嘴等等,也体现了自己内心不寂静的情况——在吃饭的时候,没有专心吃饭而是在想其他事情。

  禅宗一些大德的教言说,吃饭的时候就是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睡觉,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我们吃饭的时候在想其他事情,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好好睡觉,所以这里说吃饭的时候好好吃,是教导我们吃饭时要安住正念。在修行方面,一方面这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一方面也是一种调心的方便。吃饭专注在吃饭上,不散乱于他事,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走路的时候就要专心走路。我们吃饭的时候,往往没有在吃饭,穿衣的时候没在穿衣,都在想其他事情,所以往往就不能够和自己当下的事情相应,要不然就是妄想未来,要不然就在回忆以前的事情,反正没办法安住当下做的事情,没办法专注,也没办法提起正念。

  在禅宗和佛法中,都说要活在当下,活在当下或者在当下的时间中和实相是最接近的,这个方面如果真正能够习惯,修行者很容易保持正念,保持正念就容易发现实相。这是吃饭的一种行为,当然人和人之间吃饭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所受的教育不同,有文化差异。在吃饭方面真正可以作为楷模的,是汉地的一些标准丛林,他们吃饭的确非常规矩。一些世间媒体去报道时,发现大丛林在吃饭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几十、几百人在里面吃饭,你走到跟前都听不到任何声音,一看才知道都在吃饭。这方面我觉得真正是典范,是真正让你值得敬佩的地方。暂且不说这是修行人的生活方式,但就这种吃饭方式来讲,可能在全世界当中,它都是应该算是排在前列的一种很殊胜的方式。

  “坐时勿伸足”,坐的时候一般来讲是盘腿而坐。古代印度人、中国人都喜欢盘腿而坐,听法、打坐都是这样。我们平时和听法时“勿伸足”,不要把脚伸得太长。现在汉地主要是坐沙发、椅子、凳子,坐的时候要规矩,假如翘个二郎腿、伸来伸去就不合适。很多地方听法的时候都是盘腿,你就不能把腿伸得很长,这是一种不恭敬的行为,所以说“坐时勿伸足”。“坐时勿伸足”主要是印度的习惯,因为寂天菩萨是印度人,他造论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情况。像这样你坐时就不要把脚伸得很直、很开,应该大家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如果现在是坐板凳,就规规矩矩地坐在板凳上面,不要动来动去,没有约束。

  “双手莫揉搓”主要指洗手的时候不要搓来搓去,如果养成习惯,一个人在家倒可能对其他人没什么影响,但在公共场合中动作很大去搓手,别人看起来就觉得这个人缺乏教养,或者如果旁边有人在洗手,你把脏水溅到别人身上,也会令人心生不满。这是教导我们洗手的时候不要有很大的动静,溅起很多水花,应该以比较文雅的方式洗手,不要揉搓。

  车床幽隐处,莫会他人妇,

  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

  作为一个菩萨,不管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尤其是出家人,在车里面(当然以前是马车,现在是汽车),或者床垫之处这些比较隐蔽的地方时要注意,不要和女人单独在一起。因为这是从古代到现在,很多闲人最喜欢观察、谈论和传播的消息。你说哪个地方在讲法,某个菩萨的功德很超胜,人们没有兴趣去谈论、观察,但是如果出现了这些敏感的话题,很多人都会喜欢看、喜欢讲、喜欢传播、喜欢报道,比如现在就是喜欢报道明星的绯闻和出格的行为。但是一般的人,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或者不是夫妻关系、情侣关系的人单独坐在一个很幽静的地方,大家就会开始浮想联翩,就开始观察、开始讲。如果是一个菩萨和其他女人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别人看见的时候,因为他观察的习惯和思维模式已经定型了,他很自然就想到,这两个人坐在一起肯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就开始胡思乱想,甚至乱说。这样对他和菩萨来讲都是不好的,对教法也有不好的影响。而且对一个修行者来讲,如果是个凡夫,在这种幽静、隐蔽的环境当中,实际上,凡夫人都有贪欲心,他如果没有调伏烦恼,单独和异性处在这种环境中也非常容易生贪念,导致自己失坏修行、造下恶业。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最初在环境的选择上就应该注意,当然如果是迫不得已处于这样的环境当中,那么自己也应该注意观察自己的心,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这是很必要的。总而言之,最初的时候尽量避免在车床、幽静的地方,或者隐蔽的地方和其他女人单独相处,如果是不得已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应该观察自己的心。

  “世间所不信,观询而舍弃”,只要是世间不产生信心的行为都首先要观察,观察之后要舍弃不合法之处。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行为习惯,世间有世间的行为规范,虽然佛法的智慧、修行超越世间,但是,修行者还必须在世间中修行,需要在世间中修行菩萨道,和世间人呆在一起。大多数人的行为习惯有时就会成为一种道德规范,针对这种道德规范和行为举止,我们要看这个地方的人对什么样的行为生信心,什么样的行为不生信心,首先观察,观察好了之后,生信心的就做,不生信心就舍弃,这是从整个世间来讲。菩萨在世间修行,如果是倒驾慈航的、真正的圣者菩萨,他回到世间利益众生,为了利益众生的缘故,他还是要遵随这种行为习惯。即便是在净土成就了佛果的佛陀,他来到我们这个城市度化众生的话,还是要遵随习惯。比如佛陀开一辆车在马路上走,还是要知道交通规则是什么,红灯亮要停车,他也会遵守,不会因为他是佛陀的缘故就不遵守。不遵守规则,大家就会说他的行为是错误的,很多人就会心生不满,就无法达到救度众生的目的。佛陀为利益众生而显现为凡夫人的身相,也是遵随世间的规律。

  所以,作为菩萨来讲,对于世间不信的地方要“观询而舍弃”。到一个地方,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上师也教导我们,最初应尽量打听这个地方有什么忌讳,行为习惯有什么不同,观察之后,知道某个事情他们不喜欢做,就不要做。

  我看到一些介绍旅游的书,对于少数民族的习惯是什么、忌讳是什么都有介绍。你要是去那个地方旅游的话,最好先了解。比如介绍去西藏旅游的杂志就告诫游客:到了寺庙中对经书要恭敬,不要反时针转绕佛塔,不要随便去摸别人的经书等等。这些方面就是首先教我们要注意,否则别人不高兴惹出麻烦来。

  作为一个菩萨修行者来讲更应该注意,不能说我是个修行者,我就可以随便了,不是这样的。你是个修行者更加要调伏自己的心,更加要维护他人的心。所以,你到了一个地方首先要观察、询问,他们有什么忌讳的、不喜欢的尽量避免。不要由着自己的性子,而应该随顺其他人,这样比较好一些。

  下面颂词中说:

  单指莫示意,心当怀恭敬,

  平伸右手掌,示路亦如是。

  这里讲到了我们示意、指路的一些方式。“单指莫示意”就是说,在示意某个东西的时候,我们不要用手指去指。“心当怀恭敬”,我们应该怀着恭敬的心。“平伸右手掌”,手心朝上,手背朝下。“示路亦如是”,要这样指路。我们要注意,这也是印度的习惯。伸食指给别人指路,在我们这个地方没问题,但在印度的习惯中,用一个手指给别人指示(寂天菩萨是印度人)是不恭敬的行为,这方面要注意。

  “心当怀恭敬”,不管在哪个地方,印度、汉地、藏地、美国,只要内心真诚恭敬,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平伸右手掌”,为什么是右手掌?也有背景:在印度,用左手拿东西递给别人、左手指路都是不恭敬的,他们认为用右手恭敬。这是以前的风俗习惯,现在也仍然有。印度的风俗习惯和现在的有些生活方式不一样,比如说解大便不是用手纸,而是用左手手指擦掉,然后再用水洗手,现在还是这样,不习惯用卫生纸。这个习惯在很多介绍印度旅游的书中、在佛经的戒律中都有提到。为什么有些戒律要求,上厕所后要洗七次才没有过失?在内地这个情况不一定存在,因为大家用手纸,洗手一两次就够了。但是为什么要规定洗七次呢?因为他是直接用手指去擦的,擦完之后再用水洗,一两次肯定洗不干净,所以要洗很多次。因为是用左手擦大便,所以用左手递东西、给别人指路肯定是不恭敬的。

  当然我们这个地方不存在这个问题,没这个习惯。如果你是左撇子,习惯用左手都无所谓。关键是印度有这个习惯,虽然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一样,但是首先要很恭敬。比如我受《入行论》教育的影响很深,假如谁用手指去指佛像,我就觉得不对,认为应该平伸右手掌去指佛像。现在很多西藏人指佛像,都是平伸右手掌,有这样的习惯,估计和学了《入行论》有关,这个习惯当然很好,是一种恭敬的行为。

  如果到其他地方,没有认为一个手指去指有什么不对,上师在讲义当中讲,这也没有问题,关键是你要恭敬。如果你觉得一个手指指就是很恭敬的,那就可以。所以我们学这个教法要知道这个颂词的背景是什么,然后再结合现在的行为来理解。我们在用这个颂词的时候,就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别人。

  比如说我养成习惯了,谁用手指去指佛像,我就觉得不恭敬,其实别人很恭敬。只不过我先入为主,觉得应该平伸右手掌去指佛像才恭敬——这是释迦佛,这是文殊菩萨。别人用手指去指戳,好象就觉得不恭敬。但这不一定,上师在讲义中也讲得很清楚,别人如果心很恭敬用手指去指,不会有大的问题,主要是习惯不一样。关键问题是“心当怀恭敬”,以恭敬的一种态度,给别人做一些指示,指人、指物、指路怎么走,怀着恭敬心都是对的。菩萨的修行以心为主,如果是令别人生起信心的行为,都可以去随顺。

  今天的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7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8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0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5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4课

禅修的要领:圣严法师

五戒的作用:仁焕法师

大安法师:微教言 佛对所有众生的念头,悉知悉见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