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8课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8课

 

  现在继续学习《入行论》。下面讲第四个科判“成圆满学处之支分”,此科判共分五个科判,宣讲了要变成圆满学处的一些分支。

  癸四(成圆满学处之支分)分五:一、精勤修学学处;二、修学多种知识;三、刻意修学利他;四、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五、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子一、精勤修学学处:

  为自或为他,何时修何行。

  佛说诸学处,皆当勤修习。

  不管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不管在什么时间修持什么样的行为,佛陀说一切学处都应精勤地修学。

  颂词中宣讲了我们要精勤修学学处,也提到不管是为了自己修学,还是发了利他心为了让其他众生获得觉悟、得以成佛,都必须按照佛陀宣讲的学处精进修持;不管在什么时间,过去、现在、未来的修行均须依靠佛所宣讲的学处来进行修学;我们的任何修持行为,不管是修持小乘、修持空性、修持密乘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或者修持供养、持戒等,任何一种行为都应该按照佛陀讲的方式精进观修。

  为什么此处如此强调务必要按照佛陀所讲的学处精进学修呢?因为世间当中,只有佛陀才是真正的最究竟、最圆满、最正确的宣讲者。原因就是:前面我们再再提到,佛陀已经清净了一切的障碍、圆满了一切的资粮、证悟了一切万法的究竟本性。佛陀为了让后学的弟子能够如理如法地修学,在经典当中讲了很多修行方式,因此我们不要以自己或其他人的分别念作为依靠,而应该以佛陀的教言作为依靠。当然,大菩萨所造的、能够了解佛陀教言并加以归摄的殊胜论典,基本上等同于佛陀的经典,都能够成为修行的依靠处。如《入菩萨行论》、《修心七要》、弥勒菩萨所讲的修行方式等,都应该与佛的经典同等对待、同等恭敬。佛陀真正圆满照见了这些学处之后而宣讲,菩萨是通过智慧圆满解释佛陀的密意,然后在论典中如是开显。所以我们真正的依靠处或依止处,就是佛经和论典,为自他都要依靠这些学处来修学,不管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修行的时候都应该如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正确的指引。分别念是靠不住的,其范围有限、能力有限且极不可靠,今天想的事情可能明天早上起来就完全变了,下了决心可能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找不到它的踪迹了,所以只有依靠佛菩萨以智慧在经论当中宣讲的学处,才是后学者值得遵循、并能够在此引导下达到修行目的正道。完全正确可靠的就是佛菩萨的经典、论典。在这里,一方面提到了我们要有一个好的依靠处,第二个方面是我们应该依经典、论典所讲去实行,才能够真正地利益自他。

  子二、修学多种知识: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

  此处讲到作为一个大乘菩萨,不需要学习的知识必定是没有的,如果说不通达一切知识,就无法成为遍智,无法圆满利他。对于智者而言,如果能够如是善巧地学习和运用,所学怎么可能不成为增长福德的因呢?

  “佛子不需学,毕竟皆无有”:佛陀是遍智,能够周遍了知一切万法,从而能够任运自成地利益众生;作为成佛的近取因——菩萨[1],如果要成为遍智,那么在佛子修学的阶段必须要遍学一切法。若给这些知识做个归纳,按照印度的传统可归纳在五明当中,即声明、因明、内明、医方明、工巧明五大类,包括了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学问。

  声明属于语言文字类,关于如何使用文法,怎样写好文章,以及怎样使用正确的语句表达等称之为声明。

  因明是逻辑的思维方式,一方面是逻辑思辨,通过辩论的方式学习知识的方法;另一方面因明当中把世间法有条理地归类、分类之后,对其中的大类再分成若干小类,然后逐一通过详细的法相进行定义,再通过正确的方式去印证等等。所以通过学习因明,可以让一个人的思想变得很有逻辑,他再去学习经论或者利益众生的时候,言谈举止会非常有可信度,这是很有必要的。

  内明主要是讲调伏内心的殊胜正法。佛法出世之前,内明是指婆罗门教的《吠陀》等教义,佛陀、佛经出世之后,内明主要就是指佛经论典之类的教言,所以现在内明就是指佛法。

  医方明就是指如何医治众生的疾病,每一种疾病的成因、用药、如何治疗、如何康复、如何让身体强壮等等都属于医方明所摄。

  工巧明就是指世间的一些技艺,比如书法、绘画、建筑、造桥、建房子等等都属于工巧明的范畴。

  所以分析之后可以了知,世间的一切学问都可以归纳在五明当中。所以作为佛子,应该要通达五明,一方面可以成为遍智之因,一方面也可以成为圆满利他的因。总体而言,佛子不需要学习的知识是没有的,如果不通达任何一个法,就无法成为遍智,无法成为利他之因。在《经庄严论》[2]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如果没有通达五明的话,圣者也无法成佛。为了调伏、摄受他人,为了自己了知法义,必须要学习五明。在唐译[3]当中就讲“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菩萨学习五明,总的来讲是为了求种智[4]、为了成佛,分别而言也有别别的必要,比如为了解脱相续、为了调伏众生、为了让众生生起信心等等。例如,学习医方明是为了救治众生;学习工巧明是为了摄受众生,倘若某人是一个能工巧匠,知识渊博,就可以摄受很多人;若懂得了声明就可以打消别人的傲慢,让别人对自己生起信心等等,有很多必要性。所以说,一个菩萨必须要通达五明才能够成佛。

  “善学若如是,福德焉不至?”善学指能够善学一切学处的智者,通过发菩提心这个前提,去通达五明绝对会成为广大福德之事。比如说,如果有了菩提心,且通达了这些知识,就可以将其用在积累资粮方面,例如一个菩萨掌握了医术可以救死扶伤,帮助很多人离开病苦,就会成为他圆满功德的一种手段;另一方面对于有这种需求的病人而言,不仅仅像世间的医生一样解除了他的痛苦,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因为菩萨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医生,所以与他结了善缘,以后会成为进入正道的正因,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肯定会成为福德之事。

  再比如,菩萨若成就了工巧明,他可以通过绘画,或者其它的技艺去摄受众生。众所周知,现在世间流行追星族,那么如果一位菩萨通达很多的技巧,例如很擅长唱歌、跳舞,很多人就会将其作为自己的偶像去追逐,那么他们就会对菩萨产生欢喜心,此时菩萨再以他的身份去劝诫众人入正道修学善法是很有力量的。可以看到现在有一些明星,不管是体育明星,还是影视明星,如果他一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力,一方面劝别人修善法、皈依佛法、放生,那么很多人会相信并愿意去做,如此可以利益很多人,或者他能够帮助众生建房、建桥也可以摄受众生,这也能成为他圆满福德之事。这样一来,菩萨积累资粮的手段就非常多。假如我们只有很有限的学识,就无法通过多种方式积累资粮,或者在利益众生的时候,因为我们的学识有限,只能够救度一部分众生,眼睁睁地看着其他的众生受苦而无法救怙。所以不管是从自己圆满福德的角度,还是从利益众生的角度,菩萨都需要通达五明,才可以成为快速成佛、利益有情之因,因此此处教诫菩萨一定要通达五明。

  在学这个颂词的时候,我们想到有些祖师大德的教言,如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中提到,作为一个学佛者应该把心思完全放在修行上,至于其他的世间学问是不需要学习的。所说似乎与颂词相抵触,但经过分析会发现,其必要性可以分为二个阶段来抉择:作为初学者,刚刚进入佛门,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精力应该放在佛法的学习、修行上,因为他的时间、精力有限,见解也有限,所以应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佛法的闻思修上,等到见解、修行稳固之后,其他的知识也不会影响他了,就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的学识,掌握更多的利益众生的手段,让自己圆满更多的资粮;第二个阶段,对于已经有了力量、修行有素的菩萨而言,应该多学五明。上师在讲义当中甚至强调,到达一定阶段的时候,还要学习外道,了解外道的见解,从而了知如何接引外道进入佛法的修持。并不是所有的佛子,完全不分初学还是修行有素的菩萨,学佛法的同时一律要学外道。综合不同论典的观点:初学菩萨基本上应当一门深入学习佛法,学有所成之后应该通过学习五明进而积累资粮、救度众生。这可能是菩萨和上师在宣讲这个内容时的密意,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

  子三、刻意修学利他:

  刻意修学非常重要,因为很多内容如果我们随随便便地修学,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效果,但是如果刻意地修学,比如说将菩提心、利他心当作重点刻意地修学,我们相续当中利他的观念就会逐渐占主导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治我们相续当中自私自利的心。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

  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

  我们直接或者间接,所作所为都是唯一利他的,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也需要把善根回向大菩提。

  “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是以利他为终极目标的,所以利他之事不论直接或间接都应当行持。当然也分不同的时间段,比如初学的阶段,可能间接利他多一些,直接利他少一点;如果是一些大菩萨,直接利他比较多,间接利他则较少。但对我们而言,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能够做到的事都要做,而且一定要把目标定在利他上。什么是直接利他?比如说放生、帮助贫困的人、给别人讲解正法,或者劝导别人皈依等都属于直接利他;间接利他是指现在还没有机缘、没有能力直接做某个利他的事情,但我们在内心中发愿,等具备能力之后一定要利他;或者现在开始为以后利他准备资粮:比如观修自他相换的菩提心等等,这方面都可以称为间接的利他。但不管直接利他也好,间接利他也好,我们的所作所为都应该以利他为目标。所以即使是在深山中修行的独修者,如果他在打坐时一心一意考虑的只是自己,这样的修行虽有一定的利益,但利益不大;如果他一心一意地观修、圆满相续当中的菩提心,虽然没有接触很多人,但他的修行完全是有利的。因为当修行到达某种量的时候,他再去接触任何一个众生,都会成为利益众生的因,他在深山里面看到蚂蚁、看到非人、看到其他的人,都会通过利他心来对待,所以他的心完全放在利他上,就可以通过修成的利他心去善待一切众生,当机缘成熟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地利益众生了。所以利他心很重要,不管直接还是间接都要去利他。对我们而言,现在如果还不具备直接利他的条件,自己应当发愿:愿我看到的每一个人得到安乐、获得觉悟、苏醒大乘的种性!和某些人打交道的时候,也可以发愿:愿他得到安乐,愿他能够成就殊胜的佛道!这样也是一种间接的利他,种下了利他的种子。

  “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为了利益一切有情的缘故,我们要回向大菩提。什么是“回向大菩提”?即是把一切所修的善根回向大菩提果。按照《大圆满前行》的观点,善根是无记的,可以用于罪恶方面,也可以用于成佛方面;可以用于世间安乐方面,可以用于自我解脱方面;所以其本身没有定性,但是通过善巧回向就将其定性了。比如说把善根回向大菩提,用于利益有情方面,它就定向在了利益众生的目标上,如果经常如是回向,我们的善根最后就会朝这方面发展、成熟。这样回向就是为了利益一切有情,不管是哪一个众生,不管现在和我的关系再怎么不好,要知道那只是暂时的因缘,即使内心不太愿意,也要强制性地把善根回向给自己不喜欢、厌恶的众生或十恶不赦的坏人,这是必须要做的。这样的修心过程就是以刻意的方式,强制性地把自心转变在一心利他上,所以我们为了利益众生要把善根回向大菩提果。

  当然,有些人喜欢回向人天福报,回向自己相貌庄严、工作顺利、身体健康都是可以的,但是所有的回向当中,回向大菩提的果报是最殊胜的。但一般的众生都患有“近视眼”,看不到远的地方,只看眼前的利益,所以他觉得回向大菩提和自己无关,索性回向自己认为比较实际的方面,比如回向自己身体健康、找到一个好工作、家人能够幸福等等,这些也算是一种善意的回向,但是如果所有的善根都回向在这些方面那就太可惜了。如果我们回向大菩提,这些小的方面的因缘会比较容易满足,但如果只是回向小的方面,那么大方向永远无法实现。所以有时回向善根需要刻意作意,明确地回向。为了打破自己内心当中的对自我的耽执,我们要求自己在回向的时候,对自己一点都不保留,完完全全地回向给一切众生,愿这些善根能够成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正因,成为众生获得究竟觉悟的正因,这样猛烈地回向也是打破我执和自私自利的一个方便。

  有时我们的回向总是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受到我执的影响,习惯之后修行难有进展。以前在藏地有一个做生意的人,去拉萨朝拜了觉沃佛像,之后他觉得功德很大,想到要将这个善根回向一切众生,因为很多大德在讲经时,都提到必须要回向众生,他当下发愿:“我将此善根回向一切众生!”然后,顿了一下突然想到:我把善根回向一切众生了,自己好象没有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他又转念一想:我也是属于众生之一,那么我也应该得到了一份。他这样想了之后心里就觉得舒服了。仔细观察,我们可能多多少少也有这样的想法,总是觉得回向众生,那我怎么办?我们要注意啊!在轮回的过程中,“我怎么办?”的确是一个习惯性的思维。有些大德把“我怎么办?”称之为一个魔咒,是我执的咒语,念多了就像持咒很多遍自然相应了一样。平时我们想“我怎么办?”的时候很多:“如果我要利益众生,那我怎么办?”“如果把善根给了众生,我怎么办?”“我进入轮回当中长久地去受苦,我怎么办?”实际上我们经常念这个咒语,就被这个魔咒束缚住无法打破,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刻意地挣脱这个魔咒,故意不管自己,善根就是一点不留、一心一意地利他。刻意地修学利他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如果我们没有刻意修学,我执的思想非常非常地深重,就会阻碍我们修行,所以修自他相换,修持施受法等,就是打破我执魔咒的方法,刻意地不管自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拿出去,不喜欢的东西拿回来;众生的痛苦自己受,快乐奉献给众生,这都是菩萨道的精华。刻意地打破我执就是这样一心一意地修利他,修法、回向都应该这样刻意地观想,有了刻意之后,才能够有效转变内心中的我爱执状态。

  子四、依止善友善知识方式:

  我们在修法过程中依止上师、善知识、依止善友也是一个很大的助缘,否则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修行都会失败的,所以此处宣讲了在修大乘法的过程中如何依止善友善知识。

  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

  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

  我们应该宁可舍去生命,也不离开善巧大乘教义的、能够安住清净律仪的珍贵善知识。应该犹如吉祥生善知识所修学、宣讲的承侍上师的法量去承侍上师,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修行菩萨道的过程如理如法。

  “舍命亦不离”:其实,依止善知识是我们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助缘。就像在一个激烈拼杀的战场上,我们迷失其中,很难分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怎么样脱离险地,此时就需要依靠一位战士引导、保护我们,逐渐远离战场。整个轮回就是一个战场,我们迷失其中深受伤害、感受恐怖,那如何才能离开轮回的战场呢?这就要依靠善知识,他如一位善巧的战士,非常懂得如何保护自他,引导迷失的人离开轮回战场,我们如果得到他的指引和帮助就能够找到远离轮回的正确的方式。我们依止上师的一个必要主要是到上师处求学佛法,而另一个很大的必要是长期依靠上师的指引,逐渐认清楚轮回的实相,脱离轮回。我们就像处在一个噩梦当中无法脱离,此时在梦中遇到了善知识,他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梦,应当从中醒来,并且告诉我们很多方法,如果按照这些方法一步一步地去做,逐渐能从梦中醒来,当所有的梦境消失之后,所有的恐怖就消失了。其实轮回就是幻象,是我们业的变幻,但是我们困在其中把它当成真实的了,此时就需要一位善知识告诉我们一切万法的真相,于是如佛一般的善知识告诉我们:轮回是苦的、虚假的,要从中出离,正在经历的轮回,其本性就是清净的状态,这就是学习佛法的次第。我们最初根本不知道轮回是可以被抛弃并值得抛弃的对境,所以贪恋轮回当中的各种快乐;即使现在很苦、非常贫穷的人也寄希望于人生的某个转折点:运气好了就可以脱贫致富,获得一个好的生活;可能再闯荡几年就有快乐了;或者认为下一辈子应该会快乐吧?有些人慕恋天上的生活,总是觉得这个轮回是快乐的。此时上师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自性,通过各种观察就会发现轮回充满了痛苦,我们才知道轮回的确是痛苦的。上师又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这一点的确是无法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出离,当我们发现这么苦的环境居然可以出离的时候,就生起了出离心想要解脱。然后,上师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解脱,心量要更广大一些,还要帮助所有的人都获得解脱。此时我们通过上师的指引,引发了利他心、菩提心,愿一切众生都能够解脱,都能够觉悟。当我们通过修行把这些很粗重的烦恼、障碍去掉之后,可能上师会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最究竟的秘密:其实我们一直想要摆脱的轮回,只是一个幻象、一个噩梦而已,它是虚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如果刚开始就告诉我们这个实相,我们有可能会接受不了,但是当修行到了某个层次的时候,上师再告诉我们轮回是虚幻的,我们不但不会接受不了,而且还会很高兴——因为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梦,只要觉悟了,清醒过来,一切都会消失。没有实实在在的烦恼要抛弃,没有实实在在的轮回要远离,其实这一切都是虚假的,不仅自己是虚假的,这里面的一切人事物都是虚假的,众生沉迷其中,都是在做梦而已。这就相当于上师告诉我们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都是虚妄的,再进一步告诉我们:和空性双运的有清净的如来藏。通过上师的指引,我们一步一步地走下来,最后就会发现在上师的指引之下我们获得了觉悟,之后为了感恩上师,我们再返回轮回战场中帮助其他人觉悟这场噩梦。所以,如果没有上师的指引,我们会永远沉迷其中,有了上师的指引,我们慢慢开始要出离轮回。以学习《入行论》为例,如果没有上师善知识摄受我们,怎么会发现这么殊胜的修法呢?怎么会发现刻意修持利他心的重要性?怎么会认识自私自利心的毒害呢?都是没有办法的。因此,不管我们现在学得怎么样,不管是否已经解脱,应该知道一点:如果没有依止上师善知识,没有依靠善友,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办法走到这一步。所以我们应该产生很深的感恩之心,虽然上师并不需要我们感恩,但是对于自己而言,在五浊恶世中,在最昏暗的轮回战场上,在铺天盖地的尘烟中,能够有一个人来到我们身边,帮助我们、告诉我们如何修行,的确是非常庆幸的。现在我们已经遇到了这样一位犹如战士一样的善知识,告诉我们要修持殊胜的法,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弘扬出离轮回的《入菩萨行论》,告诉我们生起菩提心的方式,我们应当不仅依止上师听法,还要在上师的带领之下,一步一步地走出轮回迷雾,从噩梦当中觉醒,这是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最大的一个必要性。所以,为什么说“舍命亦不离”呢?就是因为有这样大的必要性,自己可以舍弃生命,但是不能够离开善知识。连菩萨都要依止佛、依止善知识继续修行,何况是作为凡夫人的我们,依止上师两、三年甚至十几年根本不算什么,乃至没有离开轮回之前,都要一直依止善知识。

  那么善知识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条件?此处宣讲了两个条件:第一是“善巧大乘义”,第二是“安住净律仪”。

  “善巧大乘义”是说善知识对大乘的教义很善巧,通达大乘的本体,清楚怎样才符合大乘的修法,了知大乘的诸多窍诀等等。否则,如果他对大乘的意义不善巧,又怎么引导你对大乘的教义产生信心呢?如果你不懂大乘的修法,怎么样能够和菩萨道相应呢?所以第一个条件,上师本身要善巧大乘义。

  第二,善知识要安住清净的菩萨戒。他的菩萨戒本身守持得很清净可以给我们授戒,并且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安住净律仪。或者说,他本身安住净律仪,我们可以进一步地相信他,有这些必要性。

  这样的善知识的确是很珍贵的,其本性远远超胜世间的如意宝,所以我们能遇到这样的善知识,不要认为很容易,实际上真正能够告诉我们怎么样修持大乘佛道的善知识才是最珍贵的。阿底峡尊者也是这样示现的。尊者曾依止过很多位上师,但当他提到金洲上师的时候,合掌顶上开始哭泣,他说:“我的其他一切善知识上师都是证悟者,功德没有差别,但是我心相续当中的菩提心,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才得到的。”所以提起金洲上师的名字就情不自禁流下眼泪。对我们而言其实也是一样的,如在第一品中所说,这么多的善法当中,最珍贵、最殊胜的就是菩提心、利他心,现在上师通过他的大智慧、大善巧引发我们相续当中的菩提心,不管是已经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还是总相的菩提心、相似的菩提心,都完完全全依靠上师的恩德而来。所以从这个方面观察,这并不是一位普通的上师,他是我们修大乘道的过程中,最殊胜的一位上师,因为他直接开启了我们菩提心的大门,让菩提心生起来,所以应该长期依止。从方方面面观察,上师的的确确是一位具相的善知识,他通过制作光盘、建立共修小组等很多善巧方便,让我们有机会接触殊胜珍贵的教言、学习菩提心的修法,的确对我们恩德很大。我们要感恩,但最主要的是不能辜负上师对我们的期望。上师并不是为了获得感恩而摄受我们,关键是希望我们学习之后,在自己的相续中能够生起菩提心,修学大乘菩萨道的确真正有所帮助,上师希望我们长久地修持下去,最好能够在短时间当中生起菩提心,并将其传递给其他的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菩提心,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它的价值。假如能像我们一样通过学习大乘的教义,了知了它的价值,每个人都是会希求的。有一个道友给我开了一个玩笑,他说:学习佛法就相当于世间的广告一样,将我们不知道的产品性能、功效通过介绍广而告之,我们看完广告之后,动心了就会购买产品。他说其实学习佛法也有这样的功效,比如说菩提心可以遣除相续中的这种烦恼、那种烦恼等等,功效这么多,我们通过学习《入行论》这个广告会知道菩提心的功德好大,有这么多的利益,可以遣除这么多的障碍,就会想要拥有菩提心这个“产品”。我们的确需要学习佛法的广告,深入观看了知之后就自愿学习了,再把菩提心推荐给别人,让别人也来修学,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善友很重要,善知识也很重要,我们要宁舍生命也不离开能够教导我们生起菩提心的善知识,长期地认真依止,而不只是两三年短短的时间,或者时间长了之后,没什么新鲜感了,想要换一位上师。其实换不换是自己的自由,但是如果换了之后有可能要接受一套新的思想,是不是和大乘的菩提心真正相应也不一定,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位具相善知识的时候,还是尽量长时间地依止,因为他可以给我们菩提心的教授,能够引导我们的相续走向修持菩提心的正轨,这个方面对我们来讲真是最重要的。

  “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华严经》中讲善财童子所依止的五十三位善知识,其中之一就是吉祥生童子。吉祥生童子告诉他依止上师的很多方式,比如应具有犹如金刚一样的心,犹如铁围山的心,犹如奴仆一样的心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修学、依止大乘善知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依教奉行”。曾经我看过一句教言,将所有的依止善知识的教法归纳成一句话就是:“舍己自在,随师而转”。舍弃自己的自在,跟随殊胜上师的意乐而转,这就是真正的依止法的核心所在。什么叫舍弃自己的自在呢?我们有很多的分别心,自己想要这样做,想要那样做,好像才有自在一样,我们要舍弃自己的这种想法,随师而转。当然这个上师一定是要经过认真观察,是具相的上师,否则如果随邪师而转就完了。如果遇到一位内心当中有菩提心的上师,他真正一心一意想要帮助我们生起菩提心,一定要随他的意而转。因为,比较而言我们的相续是很生硬的,而上师的相续很调柔;我们的心遍满自私自利,上师的相续遍满菩提心;再从高一点的角度来讲,我们是凡夫心,上师是圣者心,具有圣者的智慧,所以,我们的心是不可靠的,上师的心才是可靠的。“依教奉行”就是通过依止上师的教言,引导我们逐渐地修持菩提心,走出轮回。我们要舍弃自己的想法,依止上师的教言,随上师的智慧而转,这才是真正的捷径。我们在修行过程中总是被很多因缘左右,真正观察时让我们误入歧途的因缘很多,其中一个最大的因缘就是自己的分别念,一会儿想干脆不修了,一会儿又想不如换个其他的修法吧,我们的想法很多,但是真正有用的基本上没有。总是不信任上师的智慧,怀疑上师为我安排的修行方式对不对?可能我应该这样修、那样修,其实如果对上师的功德智慧没有信心,就很容易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而“师心自是”,很可能会误入歧途。我们的我执分别念很严重,要彻彻底底地信任另外一个人很困难。要做到无条件地、完全地信赖一位上师,他告诉我们该怎么修持,我们就怎么修持,不夹杂自己的分别念是很困难的,但如果一旦做到了,的确就是一种成道的捷径。因为上师在教导我们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纯粹是以智慧观察、在悲心摄持之下指出的道路,对我们而言是最快捷的方式,可以避免很多的障碍或歧途。有些我们自认为正确的方向,走到底才发现是死胡同;上师指引的方向,有时候不随顺我们的喜好,好像觉得不能适应,但是如果慢慢走下去,总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师就这样引导我们渐入佳境。因为,上师是过来人,是已经通达整个轮回实相的圣者,他非常懂得应该如何行持,我们才能够更快地从噩梦中醒来,所以我们要完全信任他,这就是平时强调的对上师要有信心。

  真正有信心是很难的,但如果一旦完全信任上师,我们就可以以最快的方式走出迷雾。就像我们在迷魂阵中已经完全迷失方向,这时来了一位向导,如果我们怀疑他:他把我们往东引我们偏要往西走,或者怀疑他而不想走,就会耽误自己的时间;但如果我们对向导非常地信任,他怎么引导我们就怎么走,就可以通过最快的方式出离迷魂阵。

  信心包含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上师本身有引导众生出离轮回的能力;第二个是我们要信任上师,可以付出一生去实践上师的教导,完全可以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上师善知识。只有这样,他才可以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引导我们出离轮回。所以说我们要做到“应如吉祥生,修学侍师规。”

  侍师规有很多,《事师五十颂》、《大圆满前行》、《菩提道次第广论》当中都讲了侍师规,此处也有宣讲,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逐一介绍了。总而言之,归纳起来就是:舍弃自己的自在,随师而转。依教奉行就是最殊胜的依止上师的方式。

  子五、为了知学处而参阅经典等:

  此及余学处,阅经即能知,

  经中学处广,故应阅经藏。

  为了了知菩萨的学处,应该参阅经典。经典中对菩萨的种种学处有很深广的宣说,本论当中所宣讲的学处以及其他的学处,通过参阅经典就能够了知,所以作为学佛者,应该经常阅读经藏。

  现在我们遇到一个问题:很多的经典是古代翻译的。对于习惯现代白话文的我们而言,可能不太容易读懂。有人会想:“为什么不把经典翻译得直白一些?”按一般的说法,当时大德在翻译经书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了当时最直白的文字,如果按当时的古文来翻译,可能现在无人能看懂了,但即便是当时的白话文,现在看来也已经变成难懂的古文了。还有一种说法是:佛陀在宣说经典的时候,绝对不会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都是用众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宣讲。但如果我们不懂得法义,就觉得非常抽象而难以理解,所以阅读经典需要有一定的善根,再加上一定古文的基础,以及锲而不舍的精神。通过经常参阅、找到规律之后,还是多多少少能够理解,这对于了知各种学处、菩萨的修行,的确有很大的利益。所以我们应当尽量地多学习经典,因为在经典当中讲了很多对菩萨修行有非常殊胜利益的学处,所以此处寂天菩萨鼓励我们多参阅经典。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

  -------------------

  [1] 菩萨所修的法就是佛陀的近取因,即直接的因,因为佛是以菩萨修道而获得。

  [2]《大乘庄严经论》卷第五:“菩萨习五明,总为求种智。解伏信治摄,为五五别求。”

  [3]《大乘庄严经论 (13卷)》无著菩萨造,大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

  [4](术语)佛之一切种智也。佛智知一切种种之法,名为一切种智。智度论二十七曰:“一切种智是佛事,声闻辟支佛,但有总一切智,无有一切种智。”辅行一曰:“觉者大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也。”——《佛学大辞典》

----------------------------------------------------------------------------------------------------

更多生西法师佛学内容

----------------------------------------------------------------------------------------------------

 
 
 
前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9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70课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增强出离心 坚固信愿行(念西)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职业伦理大家谈

佛教期刊文章选读:重阳忆父(释觉玄)

 

后五篇文章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7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6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5课

生西法师:《入菩萨行论》讲记 第64课

禅修的要领:圣严法师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