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强法师:《佛法概论》听课笔记第八讲 |
 
恒强法师:《佛法概论》听课笔记第八讲 修行与解脱 有关原始佛教的一些基本法相和义理,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了。如有情观的三科,原始佛教的世界观,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还有四法印。这些是原始佛教的核心义理和基本思想,非常基础,非常根本。我们要把握它们的精确含义。如果我们对基本义理的理解产生偏差,对修行道次第的理解产生偏差,就会走上歧路。所以对这些内容,大家要不厌其烦地思维,以便正确把握。 没有这样的基础,人们学佛往往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感情、道听途说。对佛教不了解的人,会认为出家修行就是早晚敲木鱼诵经、平时吃素,甚至以为算命看风水的人就是“修行境界很高的人”。停留在这个层次,会对佛教产生偏见,觉得佛教是迷信或精神鸦片,是虚无缥缈的寄托,觉得学佛是放弃世间的一切,消极悲观地虚度光阴。 如果我们对法相义理没有到位的理解,也可能产生以上这样的误解和偏见,在这样的基础上修行解脱是不可能的。仅把吃素当作学佛,很可能是水中捞月,最后一场空。如果我们以为烧香磕头、上殿念经,有空就念几句佛号,这样就是修行了,未免把佛教看得太简单。 所以,大家不要觉得现在所学的东西与修行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太大。想修行解脱的人,必须对这些内容有精确深刻的认识,不能粗心大意或囫囵吞枣。如果觉得四圣谛、十二缘起、四法印等内容与念佛、礼拜、放生、持咒等日常修行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修行不到位、对佛教理解不到位,才会这样认知。 如果我们发心纯正,修行解脱的心非常坚定,深入思维,认真修行,其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障碍和困惑。而把四圣谛、八正道、十二缘起等内容理解到位了,修行过程中的障碍会自然得到消除。 平时我们能在市面上看到的跟佛法有关的书籍,其中也未必对上述这些基本内容都理解到位了。我在这里引经据典地讲课,就是为了让大家能根据《阿含经》来理解。 现在的社会,物质文明非常发达,跟古代的社会区别太大,物欲横流。人们在这种环境中,急功近利,通常希望看一本书、诵一个咒、修一个法门就能解脱。以这种浮躁的心,很难去深入经藏了解原始教法。那样就会仅限于在口头上、形式上修行,不求甚解,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像和感情去谈佛论道。一般信众不了解经藏,往往会陷入这种状态。 这门课与我们生活与修行的关系,是非常深刻的,非常内在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去查相关的经典,理解消化。 我讲的内容,有些地方与《佛法概论》不太一致。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认知呢?希望大家去查一下经典,进行思维、抉择。否则,我讲得口干舌燥,你们却收获甚微。 由于时间关系,我讲课通常是点到为止,但基本上也会把重要的地方拎出来讲清楚。如果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可以根据我的讲纲,或参考西园论坛上录音笔记进一步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修行与解脱”,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以什么样的次第修行,会得到什么样的果、什么样的解脱境界。 (一)三学 无论是原始教法、大乘教法还是密宗教法,无论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还是南传佛教,所有的修行体系都可以概括为戒定慧三学。持戒、修定、发慧,这是一个简单的道次第。 1、戒学 戒学的很多内容,在上学期的《戒律学纲要》课程中,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可简称“五八十具”)已经学过了。 戒:梵语s/i^la,巴利语 si^la。音译尸罗,清凉义。指心防非止恶之警戒性。 (1)声闻戒 在原始教法中,戒指的是声闻戒。 声闻,是相对于菩萨来说的。声闻的字面意思是:听闻佛陀的音声来学习教法,以此来修行解脱。这样的弟子就是声闻弟子。 佛陀在世时,无论是出家弟子还是在家弟子,都有机会去亲近佛陀,听闻佛陀说法。佛缘浅薄的人,有的生在佛陀出世之前,有的生在佛陀灭度之后,不能在佛出世的时候见到佛陀。现在我们就生在佛后的时代,由此造成学佛的障碍,对佛法、对经典有疑惑时,不能倾听佛陀的亲自教诲。 相对我们来说,声闻弟子福报很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不能轻视声闻弟子。比如我们熟悉的舍利弗、阿难等声闻弟子,都能在佛陀在世时接受佛陀亲自指导,其知见是佛陀的知见,所学的法是佛陀所说的法,所修行的次第是佛陀指导的。我们不能根据个人的感情和知见,随意批评、轻视这些声闻弟子。 声闻弟子持的声闻戒,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之类。 五戒和八戒主要是在家众受持的。 在家男众持五戒,称为优婆塞;在家女众持五戒,称为优婆夷。 八戒是八关斋戒,是在24小时内持的戒,以过午不食这条戒为主,并持守其他七戒。过午不食这一条是斋戒。吃素不等于吃斋。所有声闻戒都跟吃素没有关系。 沙弥、沙弥尼这些出家众,持十戒。 出家众受十戒后,年满20岁可以受具足戒,具足是圆满的意思。具足戒又称为圆戒,因为它可以导向圆满的解脱。 为什么要年满20岁才可以受具足戒呢?因为人到20岁以后,个人的情感、认知,基本到达了稳定的程度。此前,人的经验不足,情感多变,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成熟,不堪修行解脱。到了20岁,心智比较成熟了,堪忍有关解脱道的修行。 具足戒:依汉地的《四分律》,比丘的戒律有250条,比丘尼的戒律有348条。 戒律主要是为了防非止恶。防非的“非”,是指伤害自己、伤害别人、伤害其他有情的行为。伤害自己称为“障道法”,会障碍自己修行,伤害其他有情,会障碍其他人修行。持戒,是自护护他,基于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五戒中,不杀生主要是基于慈心,不偷盗主要是基于悲心,不邪YIN主要是基于喜心,不妄语主要是基于舍心。八戒、十戒、具足戒,戒律更为微细,更是如此。 有人认为声闻人只保护自己,不照顾别人,这是对声闻人的误解。声闻戒是充满了慈悲心的。 (2)惭愧 有些戒非常微细,对一般人来说非常苛刻。比如对于食量大的人,或重体力劳动者,持八关斋戒就有一定难度。 所以戒,不是绝对不能犯,不是一旦犯了就像触到电网就没救了。佛陀基于智慧和慈悲,根据相应因缘制定这些戒,是为了让我们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别人,是用这些类似道德的规范来防非止恶,使我们能够证入解脱。如果我们离开这些规范,就会背向解脱。但众生烦恼重,因缘成熟时,有时会犯戒,但并不是一旦犯了,就要被处以极刑只有死路一条。戒律是让我们根据道心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而当烦恼炽盛、违缘出现、犯了戒的时候,我们应该基于惭愧心来忏悔。在阿含经或声闻律里面,并没有说过犯了哪条戒就必定会堕入地狱,而可能的严重结果是逐出僧团、不得解脱。所以大家对戒律不要有恐惧心,而使持戒反成为入道修行的障碍。 犯了戒,要有惭愧心。无惭无愧的人,戒律对他没有任何意义。要对自己不善、不足的地方生起惭愧心,以此断恶修善,改往修来。 惭——相对别人,自己有所不足,由此生起向上的心,见贤思齐。 愧——对自己做的不善的行为、伤害了别人的时候,愧对于人。 《成唯识论》六卷二页云:“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 惭是依自法力,依于自己或依于法。 依于自:自己有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自己就能生起惭愧心。 依于法:依于佛法而生起惭愧心。 愧:依于世间力。依于世间的法律或伦理、道德。 如果一个人,自己没有道德,没有责任感,不学佛法,把世间的法律和道德也弃之不顾,那他肯定是个恐怖分子。没有惭愧心,就会无恶不做,甚至做恶事都有借口。比如借口说某人活着是浪费粮食。 所以惭愧是持戒的重要心理基础。 (3)忏悔 人无完人,谁都可能犯错。佛陀虽然制定了戒律规范我们的行止,但也同时给我们认错、改过的机会。这正体现了佛陀的慈悲与智慧。所以戒不在于不犯,而在于犯后能如法地发露忏悔。犯戒后如法忏悔,有些罪就能清净。只要不是极重罪如四根本罪,其它戒罪都可以通过忏悔消除干净。 忏悔二字,乃梵汉双举之词,谓悔谢罪过以请求谅解。忏,为梵语忏摩之略译,乃请他忍恕之义。悔,为追悔、悔过之义,即追悔过去之罪,期达灭罪之目的。 忏悔,是对恶行有追悔之心,发誓后不再犯。认识到过去行为的过错、发誓后不再犯——这两个要件具足了,才是忏悔。必须真正认识到你的行为是错误的,这种承认错误不是虚假的,也不是被迫在口头上承认的,而且要发誓后不再犯。 忏悔有相应的形式。对在家众来说,主要是心念忏和对首忏。对出家众来说,还有众法忏。 A、心念忏 对于轻罪:比如走路踩死蚂蚁这些轻罪,当下心中自我责备,提醒自己不要再犯,这种罪业就清净了,或者到家中、寺院中的佛像面前发露罪业发誓后不再犯,也可以忏悔清净。 B、对首忏 对于中罪:比如有心要杀人,但没有把他杀死。需要对一位戒行清净的出家师父发露、忏悔,发誓不再犯。出家师父首先是比丘,找不到比丘就找比丘尼,其次是沙弥、沙弥尼。 C、众法忏 对出家众来说,对于有些中罪,需要对四位以上的戒行清净比丘忏悔罪业。 2、定学 在戒行清净的基础上修定,在持戒的基础上收摄身心,使心保持一境性。 (1)定 “定”为梵语 sama^dhi(三摩地、三昧)之意译。品类足论一卷三页云:“定云何?谓心一境性。”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个对象而不散乱。有近行定、安止定、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等类别。 安止定:又称为根本定。心达到一境性,禅支现前、具足并能很好的保持。 近行定:接近安止定,但没有达到安止定,禅支现前但不显著、不稳定。 四禅如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属于色界的定,加上四无色界定: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合称为四禅八定。 四禅又称为四地,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静地。 禅必然是定,定不一定是禅。四无色界定为什么不称为禅?因为四无色界定中,止多观少。而四禅中,可以止观双运。 九次第定:在八定的基础上再加一个想受灭定(又称灭尽定)。想受灭定没有想行所和受行所。因为九个定之间有次第的关系,所以称为九次第定。 (2)三明六通 在定学的基础上,可以成就神通和三明。 如果没有成就基础禅定,想得神通,那是做无米之炊。有些人念佛,念着念着,有感应了,觉得自己可能有神通了,这很多都是心理作用。如果把这种心理作用夸大了,或执着于它,就变得神神叨叨了,有可能成为神汉、巫婆。 有些人因为过去生中成就过四禅八定,具备过一些神通,这一世可能有一些与生俱来的特异功能,这样的神通因福报所生。 再就是中阴阶段,神识非常强大,这时候可以具备一些神通,比如可以穿墙过壁,可以隐身,所以鬼有鬼通,这样的神通由业报所生。 A、六通 六通又作六神通,这六种超人间而自由无碍之力分别为: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神足通:可以从一个地方消失,立即出现到另一个地方,外道的地遁、水遁、奇门遁甲都属于神足通。可以将身体变大或变小。可以变出多身,并可以再由多身变回一身。可在水里、土里自由出入,乃至整座山都不是障碍。可以穿墙过壁。 天眼通:眼力很厉害,不是凡胎肉眼所能比拟的。远近都能看清。夜间眼力也没有障碍。观色无碍。 天耳通:闻声无碍。听力不受远近距离的限制,不受障碍物的限制。 他心通:对别人心里想什么一清二楚。 宿命通:知道过去世发生的事情,把自己在过去世的情况都能记忆起来。 漏尽通:知道自己已经断除了一切烦恼,也知道别人有没有断尽烦恼。 神通并不是无因而生的。想有神通,就要成就相应的定。比如想得天眼通要修光明遍,想穿墙过壁要修虚空遍,想水上行走、空中飞行要修地遍。想得漏尽通,要用定或慧断尽一切烦恼,成就正解脱,要依八正道、三十七道品,一步一步地修。 即使成就禅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就神通的。也许一百个成就基础四禅的人里,只有一个人能成就神通。即使成就神通,也不一定有自在神通,一作意就能想变什么就变什么。所以成就神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是与外道所共的,外道也可以成就。但漏尽通是佛教独有的。 B、三明 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三者相应之智并称为三明,又作三达,即生死智(天眼智)、宿命智、漏尽智。 得天眼通的人,能够知道有情死后投生到哪一道,看得一清二楚,可断除断见。 得宿命通的人,能够看清自己过去世中在六道里无尽轮回,可断除常见。 得漏尽通的人,一切烦恼都断尽了,依于清净的解脱慧,与中道见相应。 这三者与佛法清净无漏的智慧相应,所以称为三明。而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与佛教的无常见、无我见、中道见没有内在的因果关系,所以不称为明。 3、慧学 在戒的基础上修定,在定的基础上发慧。 (1)慧 《成唯识论》五卷二十页云:“云何为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 《俱舍论》四卷三页云:“慧,谓于法能有简择。” 慧:对种种法能够抉择,确定哪些是善法,哪些是恶法,哪些是真正的解脱法,哪些不是解脱法,哪些是究竟的,哪些是方便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假说的。这样的智慧称之为“慧”,可以破除疑惑。 慧学之慧,与世俗的智慧有差别。世俗的智慧是基于自己的经验来判断事情。而“慧”是出于清净无染的智慧,对法的抉择。世间的智慧与出世间的智慧有相通的,也有不共的。八正道中的正见,也有世俗的正见,也有出世间的正见。世俗的正见是相信因果、相信轮回、相信三世、相信有佛和阿罗汉出世等。出世间的智慧是对苦集灭道四谛的如实认知。 (2)闻思修慧 慧的分类:有闻、思、修三种慧。 闻慧:听闻别人所说而成就的慧,不是自己思维的。 思慧:不是听闻别人所说的,是自己思维所成就的慧。 修慧:基于闻思而持戒修定,由修行所成就的慧。 相应次第:先闻后思再修。闻思是修的基础。 (3)四预流支与四依法 成就闻思修慧,依四预流支。 预流:预入法流。预入:为进入作准备。法流:八正道。预流支:为进入法流做的相应准备。预流支又称为入流分。 四预流支: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依四预流支成就闻思修慧,要与四依法相结合。 四依法: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亲近善知识时要依法不依人,听闻正法时要依义不依语,内正思维时要依智不依识,法次法向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 成就闻慧必须亲近善知识,要依法不依人。对四种来源的经和法(从一位比丘那里得到的、从很多比丘那里得到的、从僧团当中得到的、亲自从佛陀那里得到的),都要根据根本经、根本律、根本法来判断,如果与根本的经、律、法不一致,就要舍弃掉。并不是僧团中地位高、名声大、徒众多的人,他所说的就是金科玉律。如果没有相应的基础,根本就无法判别什么样的人是善知识,什么样的法是真正的解脱法、是佛陀的教法,而哪些法是像法、是颠倒法。这样学佛是相当危险的。也许一个人把所有的财产都布施出去了,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跟随某位知识上了,如果一旦临终时醒悟到他跟随的不是善知识而是恶知识,那他一辈子上了多大的当啊。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地闻思教法,深入经典,才能正确抉择。学佛修行要小心谨慎,不能跟着感觉走。 听闻正法时要依义不依语。看相关书籍、音像资料时,都要如此,不要咬文嚼字,执文害义。如果仅从字面上理解,“无我”就是没有我,那谁在说法、谁在听法呢?就会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不要执着于文字,而妨碍自己对法义的理解。 内正思维时要依智不依识。智,是基于佛法正见正行而得的智慧。所谓不依识,是说不要依据世俗的情感、世俗的知识、个人的经验或基于此所形成的思维定势来思考佛法。比如我们世间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根本无法理解无我的含义、无生的境界。无生的境界是没有任何烦恼和痛苦。如果对无生理解成没有任何感觉,理解为灰身灭智,是不对的。 法次法向要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法:涅槃。次法:为了得到解脱、证入涅槃的方便。法次法向:为了得到解脱、证入涅槃,按照相应的次第修学八正道。了义经:直指解脱、直指涅槃的经。不了义经:不是指向解脱、涅槃而说的一些方便法。 (二)人天善法 在戒定慧三学的基础上,能够成就果位。具体的果位有人天果、声闻缘觉果。人天果和成就人天果的因,我们称为人天善法,或人天乘。 1、人天乘 人乘:以三皈五戒为乘(乘是船的意思),以此善法使我们来世生在人道。 天乘:修学上品十善、四禅八定,导向来世生到天界的果报。 人乘与天乘合称人天乘。 2、在家众的如法生活 (1)经济生活 《杂阿含?九一经》:“佛告婆罗门,有四法,俗人在家得现法安、现法乐。何等为四?谓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A、方便具足 在家信徒应该掌握适应时代、适应社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社会上生存。 有的在家居士道心很好,为了现生成就、即身解脱,甚至放弃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和技能,一心礼拜、诵经、参加法会,而自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与社会格格不入,在经济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出现各种问题,反而造成学佛很大的障碍。 B、守护具足 对于世俗中的既得财产、地位、名誉能够善加维护,避免挥霍浪费,以守护在世俗中的种种合法利益。 在家人和出家人毕竟有不一样的地方。对在家人来说,出离心并不是放弃在世间现在拥有的一切,而是要出离对世间所有的执着。在家人基于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很多时候需要维护自己的世俗利益。 C、善知识具足 “知识”这个词本义是朋友,善知识就是指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对在家居士来说,在社会上遇到的良师益友,不管信不信佛,不管有没有修行,只要对你的生活、事业、健康有帮助,就可以称为善知识。善知识是相对于酒肉朋友、恶友损友来说的。有些人是因为共有一些不良习气而臭味相投,由此损害自己的正常生活、社会事业与身心健康,这是亲近恶知识带来的烦恼和痛苦。 D、正命具足 为了在社会上生活得更安稳,更幸福,更吉祥,有保障,需要从事正当的职业、行业,对财富对权势对各种利益要取之有道。从事不正当的职业、行业、或者在正当的职业、行业中任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谋取非法利益,这称为邪命。即使一时富得流油,却会生活在自责、不安和焦虑中,或者将来一旦东窗事发,下半辈子都陪进去了。 (2)社会生活 对于父母、妻子、师长、亲友、下属、宗教师等各种社会关系,要本着慈悲的精神、宽容的态度,以四摄法来处理。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阿含经里所说的这方面内容,与四摄的说法有所差别,但意思是一样的。 四摄六度是大乘修行的纲要,但并非大乘的不共法。声闻乘教法也强调这些,也一一具足。 布施:以自己的财产、体力、知识和技能等不求回报地帮助别人。 爱语:说一些宽慰语、激励语、柔软语、正直语、清净语、智慧语来帮助别人。当别人伤心、孤独、无助、无奈乃至绝望的时候,通过我们所说的话,使别人重新树立生活信心,树立基本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以此激励别人。 利行:通过善行来帮助别人获得正当的利益。 同事:跟别人在相同的时间、相同的场合做相同的事情,同甘共苦,以此建立亲密感、信任感。 四摄法,是本着慈悲的精神和宽容的态度来处理一切社会关系。 (3)修学生活 佛在《杂阿含?九二七经》中说在家居士应当具足信、戒、闻、施、慧。 具足信:对三宝坚信不移。 具足戒:持戒,犯了戒要忏悔。 具足闻:在工作之余,有时间和精力就尽可能多地闻思佛法。 具足施:布施对治的是悭贪心。布施的圆满,并不是要把自己所有的财产、头目脑髓乃至性命全都布施出去,而是要对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没有悭贪之心,尽己所能地随缘帮助别人。 具足慧:通过闻思修来成就慧。 出家众由于舍弃了世俗的东西,没有妻儿需要照顾,社会责任相对少一些,有更多的时间修学佛法。对在家众来说,修学时间相对少,此五法可通过六随念来成就。 六随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念佛:不局限于口头上念佛号,更重要的在于心念。心念:可以忆念佛的功德、佛的行持,佛如何修行、如何成就、他说了哪些法等等。念佛,除了持名念佛,还有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思维十八不共法,也是念佛。观察本尊的像,也是念佛。观想念佛,观想的主要是佛的功德。实相念佛:如实地思维观察诸法的真实性相,这也是一种念佛方法。大乘所说的实相: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的。 念法:思维法相义理及其功德利益。 念僧:思维僧是佛的弟子,弘扬行持这些法,可以作为我们的表率,我们想要闻法只有去亲近他们。 念戒:思维戒相、持戒的功德。 念施:思维布施的功德,如理思维布施的方法。 念天:天人福报比我们人类大,在于他们修行上品十善,或者成就了禅定。思维生天之因和生天后得到的果报,以此清净我们的身心。 以上这些内容,在《佛法概论》里比我讲的还要详细。 不过,《佛法概论》里有些内容也有争议。 比如225页,说到出家众持戒多是消极地制止恶行,而在家众持戒是富有积极的同情感。其实,无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是基于慈悲喜舍止恶行善、自护而护他。227页,说到声闻戒是基于无嗔,实际上声闻戒与无嗔、无贪、无痴都是相应的,不光是基于无嗔。 在定方面的一些内容,《佛法概论》里说得非常到位。在持戒的基础上,才能修定发慧。但是印顺法师有“不入深定”的思想,所以他的著作里对定不甚强调,这在《佛法概论》里也很明显。232页,说禅定也是无明和贪欲的产物,这和经教是不相应的。如果禅定是无明贪欲的产物,那么三学里完全可以把定学去掉,变成二学了。 与人天善法相应的内容,在《佛法概论》里的第16章。书中讲到正当的职业,是放在方便具足下面的,其实这应该是正命具足的内容。书中讲到避免悭吝与浪费,是放在正命具足下面的,其实这应该属于守护具足。 部分提问: 1、善知识的标准:一个人能教导我们说,让我们对五蕴身心不要执着,生起出离心、无我心,那么他就是合格的弘法师,是善知识。如果他所说的,不是让我们出离对五蕴身心的执着,那就是与解脱相悖的,他就不是各格的法师,不是善知识。 2、无漏的戒、无漏的定、无漏的慧、解脱、解脱的知见,这五者远离一切痛苦和烦恼,是无漏和清净的,所以称为“五分法身”。 ----------------------------------------------------------------------------------------------------- 更多恒强法师佛教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