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金刚禅定的修行次第之我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禅定”称“瑜伽”(禅那),又可译为“静虑”、“思维修”。
  “金刚禅定”,因以金刚法的三密相应为修持形式,故名。
  “金刚禅定”包括了寂定与思虑,即止与观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止观双运为其法要。
  “止”,梵语为“奢摩他”(三摩地),即“心一境性”,“指心持续专注一境而寂定不动,其心寂止之处,心得凝住,依止于定。此定即是凝心住处,故名‘奢摩他’”。(见海空上师《开示心要》)

  “止”的修持,分加行和正行:
  加行:就是在修止之前,行者升起四种“心”性,以保障行者精进勤勉,不懈怠废堕。
    欲求心:指端正修禅的目的,产生欲求心。
    精进心:指奋发追求,勇毅不懈的意志。
    信心:认识修禅的益处,加强对修禅的信心。
    愿心:思察禅定对自他的利益,进而发起修习的志愿。修止的加行阶段,可结合愿菩提心的阐发来进行。
  正行:就是系心专注所缘一境的行持。金刚禅定用“三密相应”的方法,以咒、印、观系心一境。
  金刚禅定修止所缘之境,分内外二种:
  内缘:一、观身:分为二个阶段,
      1)观自身与上师相应;
      2)观自身与本尊相应。
     二,观依身法:指观光明、细相、喜乐。
  外缘:金刚禅定取观殊胜之缘,即上师法像、本尊法像。
  金刚禅定的所缘之境(定向目标),从生起次第到圆满次第,分别而不同。在修“止”时,可结合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 、“五门禅”加以对治,如多贪欲者宜修不净观;多嗔怒者宜修慈悲观;多散乱者多修数息观;无明邪见者多修缘起观;业障丛生者多修界分别观。行者在行持时,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依从上师的指导加以对治习修。
  关于修止的阶段,宗喀巴宗师把它分为“九个住心”,九个住心又分别由六种力成就而成,它详尽地论述了修行者在“修止”时所经历的由低到高的九个阶段:
  (1)内住:由闻知修止法要的“听闻力”入手,即知晓了修止的方法,开始安坐习修,摄心系缘,然定力小,散乱多,杂念生不断,有如河流。
  (2)续住:由“思维力”提起正念,逐渐进步,能于短时间内专注所缘之境,心无散乱。此时,杂念如溪涧水,时隐时现。
  (3)安住:由“忆念力”,时时忆念回想所缘之境,定力渐增,杂念产生时,能较快觉察,系心于所缘之境上。
  (4)近住:由“忆念力”时时摄心,较前更进一步,在产生散乱掉举时,能即时觉察,并予以对治。
  (5)调伏:用“正知力”调伏散乱,掉举之境,摄心不动,可以尝受到入定的喜乐,自然乐于修止。
  (6)寂静:由“正知力”摄心入定,断灭了厌修的情绪,心更寂静。
  (7)最极寂静:由“精进力”鞭策,持续不懈,定力益增,自主情绪的能力增强,坐中能断除贪欲、忧戚、昏沉等情绪。
  (8)专注一境:由“精进力”勤修不懈,能任意入定,虽偶起杂念,但起已即灭。
  (9)等持:由于不断勤修的“串习力”,定功已达到纯熟的程度,不须刻意摄心,便能随意入定。

  在以上九个阶段中,听闻力、思维力、忆念力、正知力、精进力、串习力这六种力是修止得以按次第顺利进行的保证。
  在第(1)、(2)个阶段中,行者散乱多,定力小,须用力摄心,被称为“力励运转作意位”。
  在第(3)、(4)、(5)、(6)、(7)个阶段中,虽然能持续入定,然定心尚有被散乱、掉举间断之时,故称为“有间缺运转作意位”。
  在第(8)个阶段中,虽然仍须鞭策其心,然而散乱与掉举已不成障碍,定心恒常相续,故称为“无间缺运转作意位”。
  在第(9)个阶段中,定功纯熟,已达到了不须刻意摄心,便能随意入定,达恒久不动之境界,故称为“无功用运转作意位”。
  当行者达到第九个阶段“等持”时,虽然能长时间入定,得定心相应,具备“心一境性”。但若未得“轻安”仍属佛教所讲的低层次的“欲界定”,尚未达到“奢摩他”--止的境界。
“轻安”包括身心两个方面:
  “身轻安” --指入定时,自然有一种气从身中生起,渐渐气溢全身,身体极为舒适快乐,轻松宽坦。
  “心轻安” --指入定时,心如止水,明净无波,安定愉悦,自然摆脱了贪欲、嗔怒等不良情绪的纷扰。
  “身轻安”与“心轻安”是同时发生的。“心轻安”时,自然随生身轻安;身轻安时,能使心轻安更为增长。
  “心一境性”和“轻安”是判断是否达到“奢摩他”(止)的两大标准。要达到断除烦恼,转识成智的目的均须以“止”作为起码的基础。“止”(奢摩他)是佛教显密各派及至佛法以外的修炼者所必由的共同路径。然而仅修“止”是不能达到出离轮回,脱离生死的目的,还须在修“止”的基础上修“观”,达到“无色界定”,这也是佛法有别于其它修行方法的一个重要特征。行者行持时可结合行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的阐发来进行。

  观:梵语为“毗钵舍那”,即正观察,指用如实的智慧,观析真实。(见海空上师《开示心要》)《瑜伽师地论》云:“依止内心奢摩他故,于诸法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择,周遍伺察,是四种毗钵舍那。”在此“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定性,被称为“无色界定”,入此定者,已无物质身体存在与不存在的意识,故称为 “无色界定”,它是行者能够出离生死轮回的保证。
  “欲界定”与“无色界定”的根本区别在于:
  欲界定虽有“心一境性”,但未得“轻安”
  无色界定已达“心一境性”与“轻安”兼具的“奢摩他”(止)。
  欲界定未有进行“毗钵舍那”(观)
  无色界定则要在“奢摩他”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观”。具备四种毗钵舍那。

  有关四种“毗钵舍那”的次第如下:
  正思择:以无“我执”正见的全方位观察,一心观想广大虚空,心念明净,远离苦乐,唯见虚空无边,不见有自身及世界,脱离了“色界”身体与物质的束缚,又被称为“空处定”。
  最极思择:指思择诸法“如所有性”、“尽所有性”。(见海空上师《开示心要》),以灭除虚空无边的观念来观察,不见一切,唯见最细微的心识念念不住,过去心识已灭,未来心识将起,心识在时间上无限,在空间上广大无垠。故被成为“识处定”。
  周遍寻思择:指用有分别智慧思择诸相。观心识亦无所有,人亦无所有处定中,一心内净,空无所依,故被称为“无所有处定”。
  周遍伺察:指深度的、微细的观察,思考对象的真如。进一步观察“无所有”的观念亦空,已离“无所有”的念想,故名“非想”,但又有“非有非无”的微细观念存在,故名“非非想”。因此此定又被称为“非想非非想处定”。此乃禅之大成。

  “止”是“观”的基础,“观”是“止”的保障。没有止观双运的“无色界定”,就不能达到出离生死轮回的目的。“无量诸法的功德,一切皆从禅定中生。”故金刚禅定的止观双运为“总摄一切之宗要”。

 
 
 
前五篇文章

金刚禅定的修止与修观,以及“止观双运”

为什么要学习《上师五十颂》?

上师相应法略

能海上师永怀录(1)

能海上师永怀录(2)

 

后五篇文章

密法中关于修心的理论和实践是如何的?什么是菩提心?如何

密宗中的修身理论与实践方法是怎样的? (含关于“拙火定

如何理解“三身成就”?密宗与显宗在修证上有何区别?

学修密法能否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密法有哪些仪轨(程序)?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