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大乘二十二问(2)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注解

(注 1) 本卷现存三个写本,其编号及次序如下:
原卷
斯二六七四标题为“大乘二十二问本”,开端残缺
,约缺漏一百五十字,但其他部份甚完整,今以此
为底本。
大正藏卷八十五古逸部,一一八四至一一九二页收
录此卷,但讹误与遗漏甚多,其编号为二八一八。
甲卷
伯二六九○,首全,用补原卷开端残缺部份。缺尾
,只有十九问。其标题为“二十二问”,无“大乘
”二字

104页

乙卷
伯二二八七,开端残缺,其第一问及第二问太破损
,零碎不可辨识,尾全。
凡原卷及其他二卷有错误及讹字未曾改正者,其被
认为适当之字是列于括弧( )之内;其已经改正者
则有小注号码于其侧,表示有所解释,请参看之。

(注 2) 上山大峻在其“昙旷上敦煌?佛教”一文中以“宸
问”代替“深问”。若用其“至教幽深”之意,则
“深问”未可厚非。参看东方学报第三十五卷,一
五一页。

(注 3) 陈荣捷教授认为此处缺漏二字,笔者同意此建议。
所有去之字或许为“恩宠”一类的字。

(注 4) “刀”字不可解释,此亦为陈先生的提议,此应为
“力”之误。

(注 5) 甲方作“可治可坏”。若以世界之“成住坏空”而
论,则“治”应作“住”。

(注 6) 原卷作“是故”。

(注 7) 原卷作“即此是”。并缺漏“此中所作法也”六字
,今从甲卷。

(注 8) 原卷作“本源”,今从甲卷。

(注 9) 原卷多“心”字。

(注 10) 原卷作“云识”。

(注 11) 原卷缺“过失”二字。

(注 12) 原卷缺“如”字。

(注 13) 原卷缺“心”字。

(注 14) 原卷作“无性”。

(注 15) 原卷缺漏“刹刹那那”。

(注 16) 原卷作“多”。

(注 17) 原卷作“法行”。

(注 18) 原卷缺“云”字。

(注 19) 原卷及甲卷均作“修”,乙卷作“终”,今从乙卷
。其“行行”或为“修行”之误。

(注 20) 原卷及乙两甲卷均作“惠”,应作“慧”。

(注 21) 原卷多一“修”字。

(注 22) 原卷缺“定”字。

(注 23) 原卷及乙卷作“见尽结跏……”,甲卷作“见尽跏
……”此处之“尽”字,或为“诸”字之衍?

(注 24) 原卷缺“命”,今从甲乙丙卷。

(注 25) 原卷缺“香”字。

(注 26) 甲乙两卷作“了了知”,原卷作“声闻知”。

(注 27) 原卷作“是即”,今从甲乙两卷。

105页


(注 28) 原卷作“辩”,今从甲乙两卷。

(注 29) 原卷作“命”,今从甲乙两卷。

(注 30) 原卷作“说”,甲乙两卷作“记”,应为“计”之误。

(注 31) 各卷均作“德”,应为“得”之误。

(注 32) 原卷作“尔”,今从甲乙两卷。

(注 33) 乙卷作“德失”,今从有原卷及甲卷。

(注 34) 原卷作“说”,今从甲乙两卷。

(注 35) 原卷作“皆”,今从甲乙两卷。

(注 36) 原卷作“消”,今从甲乙两卷。

(注 37) 原卷及乙卷作“静”,今从甲卷。

(注 38) 原卷作“彼”,今从甲乙两卷。

(注 39) 原卷及甲卷作“照”,今从乙卷。

(注 40) 原卷缺漏“此二涅槃”四字,今据甲乙两卷添入。

(注 41) 原卷及甲卷作“得”,今从乙卷。

(注 42) 原卷及乙卷作“净”,今从甲卷。

(注 43) 甲卷作“众生”,原卷及乙卷作“法”,今从甲卷


(注 44) 原卷缺“依”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45) 原卷多“为”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46) 原卷作“名为”,今从甲乙两卷;甲卷以“册册”
代替“涅槃”。

(注 47) 原卷及甲卷作“以”,今从乙卷。

(注 48) 原卷及乙卷作“心智”,今从甲卷。

(注 49) 参看四七。

(注 50) 原卷缺漏“出障,立四”四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51) 原卷作“幻”,今从甲乙两卷。

(注 52) 原卷缺“其”字。

(注 53) 甲卷作“之教”,原卷及乙卷作“诸教”今从后二
者。

(注 54) 原卷作“其”,今从甲乙两卷。

(注 55) 甲卷缺漏“令他受用”四字;原卷作“命他受用”
,“令”字系从乙卷。

(注 56) 原卷作“好”,今从甲乙两卷。

(注 57) 原卷作“少”,应为“妙”字之误。

(注 58) 原卷多“故”字,据甲乙两卷删去。

(注 59) 原卷缺“身”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60) 同上。

(注 61) 原卷作“是”,今从甲乙两卷。

(注 62) 原卷作“如”,今从甲乙两卷。

(注 63) 原卷缺漏“及如如”二字,今从甲乙两卷。

106页


(注 64) 原卷缺“身”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65) 原卷缺“化”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66) 乙卷无“即”字,但留一空隙。

(注 67) 原卷缺“说”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68) 原卷缺“之”字。

(注 69) 原卷误将“身”作“即”。

(注 70) 原卷作“现化”。

(注 71) 原卷及乙卷缺“理智”二字,今从甲卷。

(注 72) 原卷缺“周”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3) 原卷缺“言”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4) 原卷缺“于”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5) 原卷缺“一叶”两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6) 原卷缺“坐”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77) 甲卷作“而”,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 78) 参看七三。

(注 79) 原卷缺漏“菩萨所见……有无量佛”第二十四字,
今从甲乙两卷,但甲卷缺“尘”字。

(注 80) 原卷缺“佛”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81) 原卷误将“纵”作“从”。

(注 82) 同上。

(注 83) 原卷缺“行”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84) 甲卷误将“及”作“乃”。

(注 85) 乙卷误将“董”作“薰”。

(注 86) 原卷及乙卷作“重”,今从甲卷。

(注 87) 原卷及乙卷缺“诸”字,今从甲卷。

(注 88) 原卷及乙卷误将“九”作“久”,今从甲卷。

(注 89) 原卷缺“有”,今从甲乙两卷。

(注 90) 原卷多“言”字,据甲乙两卷删去。

(注 91) 甲卷缺“切”字,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 92) 原卷误将“令”作“今”,今从甲乙两卷。

(注 93) 甲卷与乙卷作“贞”,从今原卷。

(注 94) 原卷与乙卷作“真心”,今从甲卷。

(注 95) 原卷缺“名”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 96) 原卷作“菩萨”,今从甲乙两卷。

(注 97) 原卷与甲卷缺“行”字,今从甲卷。

(注 98) 甲卷与乙卷作“想”,今从原卷;乙卷缺“地有”
二字。

107页


(注 99) 甲卷作“想”,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00) 原卷作“相境”。

(注101) 原卷缺“观”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102) 原卷作“由”,今从甲乙两卷。

(注103) 甲卷作“前”,今从原卷与乙卷。

(注104) 甲卷作“须”,今从原卷与乙卷。

(注105) 原卷作“此以知”,乙卷作“此以此故知”,今从

甲卷。

(注106) 甲误作 “菩提道”,今从原卷与乙卷;原卷缺“道
”字。

(注107) 原卷作“即”,今从甲乙两卷。

(注108) 原卷缺“无”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109) 原卷及乙卷作“虽”,今从甲卷。

(注110) 甲卷作“证”,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11) 原卷及乙卷作“具”,今从甲卷。

(注112) 甲卷作“粗”,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13) 原卷作“正”,今从甲乙两卷。

(注114) 原卷作“万”,今从甲乙两卷。

(注115) 甲卷误将“身”作“是”。

(注116) 原卷作“莹莹”,缺“磨”字。

(注117) 原卷缺“磨”字。

(注118) 原卷作“饰”,今从甲乙两卷。

(注119) 原卷作“转”,今从甲乙两卷。

(注120) 原卷作“具”,今从甲乙两卷。

(注121) 原卷作“由”,今从甲乙两卷。

(注122) 原卷误将“侄”作“嫌”。

(注123) 原卷与乙卷作“可”,今从甲卷。

(注124) 乙卷作“想”,今从原卷及甲卷。

(注125) 原卷作“别念”,今从甲乙两卷。

(注126) 原卷误将“善”作“著”。

(注127) 原卷误将“彼”作“被”。

(注128) 原卷缺“心”字。

(注129) 原卷作“心内”。

(注130) 原卷作“世间”。

(注131) 原卷多“何起”二字。

(注132) 原卷作“意取”,今从甲乙两卷。

(注133) 原卷与乙卷作“身”,今从甲卷。

(注134) 原卷遗漏:“由方便得……大乘之法,悲智”等二
十四字,今从甲乙两卷。

108页


(注135) 原卷误将“澄”作“证”。

(注136) 原卷缺“知”,今从甲乙两卷。

(注137) 原卷误将“孝”作“学”。

(注138) 同上。

(注139) 原卷遗漏“菩萨 ”二字,又用“共”来代替之。

(注140) 原卷误将“妄”作“要”。

(注141) 参看一三七。

(注142) 同上。

(注143) 原卷缺“故”,今从甲乙两卷。

(注144) 原卷缺“分”,今从甲乙两卷。

(注145) 原卷多“因”字,今从甲乙两卷。

(注146) 甲卷缺“见染”,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47) 各卷均作“许”,此应为“识”之误。

(注148) 原卷作“达”,乙卷模糊清皙,今从甲卷。

(注149) 原卷缺“信”字。

(注150) 原卷作“即”,今从甲乙两卷。

(注151) 原卷作“即”,甲卷缺漏“则灭”二字,今从乙卷


(注152) 原卷作“若离心妄”,今从甲乙两卷。

(注153) 原卷缺“全”字。

(注154) 原卷之次序为“缘觉,声闻,菩萨”,今从甲乙两
卷。

(注155) 甲卷重述“因缘”二字。

(注156) 甲卷无“性”字,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57) 乙卷作“四生”,应为“死生”之讹。

(注158) 原卷与乙卷作“熏”。

(注159) 原卷缺“发”字。

(注160) 甲卷遣漏“法,发缘觉”四字,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61) 原卷缺“可”字,甲卷作“破怀”,今从乙卷。

(注162) 原卷缺“生”字。

(注163) 原卷缺“行”字。

(注164) 原卷缺“根”字。

(注165) 原卷作“佛闻”,甲乙两卷作“所闻”;乙卷作“
政卷”,应为“正法”之讹

(注166) 各卷皆作“德失”,应为“得失”之误。

(注167) 原卷误将“过”作“遇”。

(注168) 甲卷遗漏:“谓曾闻说……一依唯识渐教说者”等
三十行,约三百字。

(注169) 原卷缺“苦”字。

(注170) 原卷误将“永”作“求”。

109页

(注171) 原卷误将“空”作“定”。

(注172) 原卷误将“身”作“自”。

(注173) 各卷皆作“由”,应为“犹”之误。

(注174) 甲乙两卷无“第”字,今从原卷。

(注175) 甲卷缺“心”字。

(注176) 原卷误将“但”作“俱”。

(注177) 原卷缺“旨”字。

(注178) 原卷与乙卷误将“姓”作“性”。

(注179) 原卷作“不定姓(性) ”,甲乙两卷作“不定”,
今从原卷。

(注180) 甲卷缺“或”字。

(注181) 原卷与乙卷作“须然”。

(注182) 甲卷作“分别者”,原卷与乙卷作“别分别者”。

(注183) 原卷与乙卷作“姓”,今从甲卷。

(注184) 同上。

(注185) 原卷作“姓”,今从甲乙两卷。

(注186) 参看一八三。

(注187) 同上。

(注188) 甲卷误将“性”作“世”,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189) 原卷误将“姓”作“性”。

(注190) 同上。

(注191) 原卷缺“即”字。

(注192) 参看一八三。

(注193) 原卷缺“成”字。

(注194) 原卷与乙卷作“得”,今从甲卷。

(注195) 原卷缺“五”字。

(注196) 乙卷误将“姓”作“性”。

(注197) 原卷缺“说”字。

(注198) 参看一九六。

(注199) 同上。

(注200) 同上。

(注201) 原卷误将“沈”作“沉”。

(注202) 参看一九六。

(注203) 原卷误将“命”作“令”。今从甲乙两卷。

(注204) 甲卷缺“故”;乙卷作“成罗汉”,今从原卷。

(注205) 甲卷遗漏“令观因缘,成缘”六字。

(注206) 甲卷作“佛果”,今从原卷及乙卷。

110页


(注207) 参看二○三。

(注208) 原卷误将“别”作“引”。

(注209) 参看(注202) 。

(注210) 原卷误将“后”作“复”。

(注211) 原卷及乙卷缺“此性”二字。

(注212) 甲卷作“所”,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213) 甲卷于“出世”后多“不”字。

(注214) 参看(注202) 。

(注215) 同上。

(注216) 原卷误将“同”作“闻”。

(注217) 参看(注202) 。

(注218) 同上。

(注219) 同上。

(注220) 原卷与乙卷误将“姓”作“性”。

(注221) 同上。

(注222) 参看(注208) 。

(注223) 原卷误将“姓”作“性”。

(注224) 原卷缺“是”字。

(注225) 参看(注222) 。

(注226) 参看(注220) 。

(注227) 甲卷与乙卷误将“蜜”作“密”。

(注228) 原卷与乙卷缺“中”字。

(注229) 原卷与乙卷缺“有”字。

(注230) 参看(注227) 。

(注231) 同上。

(注232) 同上。

(注233) 原卷作“三乘”,今从甲乙两卷。

(注234) 乙卷缺“云”字。

(注235) 甲卷作“心身”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236) 甲卷作“皆”。今从原卷与乙卷。

(注237) 原卷误将“难”作“谁”。

(注238) 甲卷作“唯独佛德”,乙卷作“唯独佛得”,今从原卷。

(注239) 甲卷作“其有”,今从乙卷及原卷。

(注240) 乙卷与原卷作“四生”,今从甲卷。

(注241) 甲卷误将“与”作“异”。

(注242) 甲卷加入“故言三余者”五字,不见于其他二卷

111页


(注243) 甲卷缺“恼”字。

(注244) 原卷作“生”,今从甲乙两卷。

(注245) 各卷皆作“心智”,应为“心知”之误。

(注246) 甲卷误将“想”作“相”。

(注247) 甲卷误将“被”作“彼”。

(注248) 原卷与乙卷作“后”,今从甲卷。

(注249) 甲卷作“障”,今从原卷及乙卷。

(注250) 原卷缺“识”字。

(注251) 原卷误将“段”作“断”。

(注252) 原卷误将“示”作“尔”。

(注253) 甲卷误添入“不识”二字。

(注254) 原卷误将“重”作“熏”。

(注255) 原卷与乙卷作“消”,今从甲卷。

(注256) 原卷多“可”字。

(注257) 甲卷至此而止,缺第十九问末端,第二十一及第二十二问。

(注258) 原卷误将“求”作“未”。

(注259) 原卷作“三乘”,今从乙卷。

(注260) 原卷误将“定”作“言”。

(注261) 原卷误将“示”作“尔”。

(注262) 乙卷误将“蜜”作“密”。

(注263) 同上。

(注264) 原卷作“得”,今从乙卷。

(注265) 原卷误将“灭”作“成”。

(注266) 原卷误将“知”作“智”。

(注267) 各卷均作“由”,应为“犹”之误。

(注268) 原卷缺“故”字。

(注269) 原卷作“熟”,今从乙卷。

(注270) 乙卷缺“谤”字。

(注271) 原卷缺“者”字。

(注272) 乙卷缺“经”字。

(注273) 原卷作“非一异”,今从乙卷。

(注274) 原卷与乙卷“环”与“镮”同用,姑从之。

(注275) 原卷缺“性”字;“静”似为“性”之误。

(注276) 原卷误将“随”作“堕”。

(注277) 乙卷缺“非”,今从原卷。

(注278) 原卷作“因”,今从乙卷。

112页


(注279) 原卷误将“局”作“扇”。

(注280) 原卷误将“段”作“遐”。

(注281) 原卷误将“坏”作“怀”。

(注282) 乙卷作“绕”,原卷作“达”。

(注283) 原卷误将“脚”作“御”。

(注284) 原卷作“法”,今从乙卷。

(注285) 原卷误将“檀”作“擅”。

(注286) 原卷误将“换”作“援”。

(注287) 原卷误将“云”作“之”。

(注288) 原卷缺“说”字。

(注289) 乙卷缺“律”字。

(注290) 原卷误将“各”作“名”。

(注291) 各卷均作“击”,或许为“攀”之误。若不然,则
在“击”字下应有如“击鼓”之类之字?

(注292) 原卷之“润”字为笔误,乙卷特别指出之。

(注293) 原卷误将“座”作“坐”。

(注294) 原卷误将“孝”作“学”。

(注295) 乙卷误将“坐”作“座”。

(注296) 同上。

(注297) 原卷误将“序”作“斥”。

(注298) 原卷误将“俺”作“淹”。

(注299) 乙卷作“摩揭□”,今从原卷。

(注300) 原卷误将“冷”作“洽”。

(注301) 原卷误“初”字。

(注302) 原卷缺“大”字。

(注303) 原卷误将“兀”作“儿”。

(注304) 原卷与乙卷均作“贺”,应为“货”字之误?

(注305) 乙卷误将“牡”作“壮”。

(注306) 原卷误将“亟”作“烝”。

(注307) 原卷误将“清”作“请”。

(注308) 原卷缺“断”字。

(注309) 原卷缺“知”字。

(注310) 甲卷有“夜”字,乙卷缺乏。为行文计,“于梦寐
中”似较顺口。

(注311) 原卷作“之”今从乙卷。

(注312) 原卷误将“疾”作“嫉”。

(注313) 原卷误将“发”作“殷”。

113页


(注314) 原卷误将“怪”作“怀”。

(注315) 原卷误将“觉”作“学”。

(注316) 原卷误将“由”作“犹”。

(注317) 乙卷作“谛宝”,原卷作“谛实”,今从原卷。

(注318) 参看(注315) 。

(注319) 原卷误将“设”作“后”。

(注320) 原卷误将“被”作“披”。

(注321) 参看(注315) 。

(注322) 原卷作“能知”,今从乙卷。

(注323) 原卷遗漏“昨”字。

(注324) 原卷作“命”,今从乙卷。

(注325) 原卷误将“告”作“造”。

(注326) 参看(注315) 。

(注327) 同上。

(注328) 原卷误将“我”作“哉”。

(注329) 原卷误将“闻”作“门”。

(注330) 原卷误将“知”作“和”。

(注331) 原卷误将“说”作“诸”。

(注332) 乙卷作“□”,原卷作“接”,今从原卷。

(注333) 各卷均作“陵”,应为“凌”之误。

(注334) 原卷误将“仰”作“迎”。

(注335) 此处或有错误,所云“僧壳”者,殆“僧伽SANGHA
”之译音欤?

(注336) 原卷误将“云”作“之”。

(注337) 原卷误将“定”作“言”。

(注338) 原卷缺“矣”。

(注339) 原卷缺“薪”字。

(注340) 原卷作“然”,今从乙卷。

(注341) 原卷误将“番”作“粪”。

(注342) 原卷误将“遣”作“遗”。

(注343) 乙卷误将“坐”作“座”。

(注344) 同上。

(注345) 原卷缺“破”字。

(注346) 乙卷误将“掣”作“制”。

(注347) 原卷误将“染”作“深”。

(注348) 参看(注343)

(注349) 原卷缺“诸”字。

114页


(注350) 各卷均缺“主”,今按习惯用法加入之。

(注351) 原卷误将“性”作“姓”。

(注352) 各卷误作“姓”,应为“性”之误。

(注353) 原卷缺“且”字。

(注354) 原卷缺“必正”二字。

(注355) 乙卷有“舍客”,似为“含容”之误;原卷缺“含
”有“容”。

(注356) 原卷缺“出”字。

(注357) 乙卷作“弊”。

(注358) 参看(注343) 。

(注359) 乙卷误将“比”作“北”。

(注360) 参看(注343) 。

(注361) 原卷误将“的”作“明”。

(注362) 参看(注343) 。

(注363) 同上。

(注364) 原卷缺第二次之“西方”二字。

(注365) 参看(注343) 。

(注366) 原卷作“□”,今从乙卷。

(注367) 原卷多“法”字。

(注368) 乙卷作“折”,原卷作“析”--有“分析”之意。

(注369) 原卷误以“宣先”作“宜者”。但“宜者”或为“
窄者”之误。

(注370) 原卷误将“增”作“憎”。

(注371) 原卷误将“慊”作“嫌”。

(注372) 原卷缺“荡”字。

(注373) 原卷误将“尔”作“参”。

(注374) 乙卷有“丙申年一月日书记”;原卷有“丁卯年三
月九日写毕,比丘法灯书”。


115页

THE TWENTY TWO DIALOGUES
ON MAHAYANA BUDDHISM

By W. Pachow

Summary

This work was written by Master T'an-kuang of
the T'ang dynasty, who was fairly active till around
785 C.E. However, his definite dates were uncertain.

It consists of twenty-two dialogues entitled
"Ta- cheng erh-shih-erh `wen` 大乘二十二问 ", or
"The twenty-two dialogues on `Mahayana` Buddhism".
The questions were put to him by a king of Tibet on
various aspects of both Theravada and `Mahayana`
Buddhism, such as Buddha nature, `dharmakaya`,
`nirvana` , `sunyata` , bodhicitta, `alayavijnana` ,
`bhutatathata` , the difference of attainment of
`nirvana` between a `sravaka` and a bodhisattva and
so forth. As a guide to these dialogues, we have
classified them into seven sub-divisions:

I. The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This
consists of six questions: No. 1, 2, 9, 10,
12 and 13.
II. The religious cultivation of the ordinary
people--This consists of four questions: No.
3, 4, 8 and 14.
III. The var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yanas` --This consists of four questions:
No. 15, 16, 17 and 18.
IV.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Buddha--This
consists of three questions: No. 5, 6, and 7.
V. The `dharmakaya` and `nirvana` --This consists
of three questions: No. 11, 19 and 20.
VI. The `alayavijnapa` and perfect wisdom--This
consists of one question: No.21.
VII.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hools--This
consists of one question: No.22.

116页

The present version was edited and collated on
the basis of three imperfect and fragmentary
manuscripts bearing No. S2674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and Nos. P2690 and P2674 from the
`Bibliotheque` Nationale, Paris. There are nearly
400 footnotes explaining the various readings,
errors, omissions, corre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anuscripts.

There is an editorial 'Preface' featuring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nature, contents,
history and other areas of the text. It is hoped
that one may be enabled to better understand its
importance in Buddhist studies.

This work was written by Master T'an-kuang of
the T'ang dynasty, who was fairly active till around
785 C.E. However, his definite dates were uncertain.

It consists of twenty-two dialogues entitled
"Ta- cheng erh-shih-erh `wen` 大乘二十二问 ", or
"The twenty-two dialogues on `Mahayana` Buddhism".
The questions were put to him by a king of Tibet on
various aspects of both Theravada and `Mahayana`
Buddhism, such as Buddha nature, `dharmakaya`,
`nirvana` , `sunyata` , bodhicitta, `alayavijnana` ,
`bhutatathata` , the difference of attainment of
`nirvana` between a `sravaka` and a bodhisattva and
so forth. As a guide to these dialogues, we have
classified them into seven sub-divisions:

I. The practices of a Bodhisattva--This
consists of six questions: No. 1, 2, 9, 10,
12 and 13.
II. The religious cultivation of the ordinary
people--This consists of four questions: No.
3, 4, 8 and 14.
III. The var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yanas` --This consists of four questions:
No. 15, 16, 17 and 18.
IV. The accomplishments of the Buddha--This
consists of three questions: No. 5, 6, and 7.
V. The `dharmakaya` and `nirvana` --This consists
of three questions: No. 11, 19 and 20.
VI. The `alayavijnapa` and perfect wisdom--This
consists of one question: No.21.
VII.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schools--This
consists of one question: No.22.

The present version was edited and collated on
the basis of three imperfect and fragmentary
manuscripts bearing No. S2674 from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 and Nos. P2690 and P2674 from the
`Bibliotheque` Nationale, Paris. There are nearly
400 footnotes explaining the various readings,
errors, omissions, corre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anuscripts.

There is an editorial 'Preface' featuring a
brief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nature, contents,
history and other areas of the text. It is hoped
that one may be enabled to better understand its
importance in Buddhist studies.

 
 
 
前五篇文章

禅的诡论和逻辑

三坛大戒的意义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2)

游戏三昧:禅的美学情调

 

后五篇文章

大乘二十二问(1)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分为主

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特色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

菩萨戒本羯磨校勘说明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