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分为主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月喻经》的研究──以《瑜伽师地论》有关部分为主
  释惠敏
  日本东京大学印度哲学研究科研究生
  中华佛学学报第二期(1988.10出版)
  页143~154
  --------------------------------------------------------------------------------
  143页
  《瑜伽师地论》所述:“当随月喻,往施主家......”
  之段落,古来注释家并没有意识到是“阿含部”之“月喻经
  ”的引文,因此不能作贴切的诠释。拙论从现存南北传的“
  月喻经”诸本对照研究中,追究“入他家”的“月喻”之本
  意应该是“小心谨慎”、“舍离贪欲”、“惭愧谦虚”。而
  别译杂阿含之“月喻经”却将“善恶知识”之“盈缺月喻”
  混同于中。《瑜伽论记》之注释有将“涅槃经”之“月喻”
  张冠李戴的可能。佛经中之所谓“月喻”有各式各样的种类
  (例如:入他家、善恶知识、如来常住....),须认清真正
  的喻意,不能只从单一角度去解释譬喻之教义。
  一、前言
  在《瑜伽师地论》(以下简称《瑜伽论》)之“声闻地
  ”初瑜伽处,出离地(注1)中, “食知量”以及“正知而住
  ”二个论题处,都提及:
  “当随月喻,往施主家……”(注2)
  所谓“月喻”究竟是何义?窥基法师所撰之《瑜伽师地
  论略纂》云:
  “月能清凉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凉,益于施主,
  亦如月也”(注3)
  此外,遁伦法师集撰之《瑜伽论记》亦说:
  “(神)泰、(窥)基同云:月能清凉益人,入施主
  家,身有清凉,益于施主,亦如月也。今又更解,如
  《涅槃经》说:如
  144页
  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善知识者亦
  复如是,命诸学人渐远恶法,增长善法”(注4)
  可是,详对《瑜伽论》之叙述,应该是《杂阿含经》之
  《月喻经》(Candropama-sutra)的节录。因此,想讨论《
  瑜伽论》如何引用《月喻经》以了解“月喻”之真意;进一
  步比较《月喻经》南北传承与新旧传本之差异,并与《瑜伽
  论》之引文对照研究其异同。最后,顺便讨论在《杂阿含》
  中,被编排于《月喻经》后之《施与经》,同样地它亦在《
  瑜伽论》被引用于《月喻经》之后,可见两经之密切关系。
  二、《月喻经》之传译(注5)
  A. 汉译三本
  (1) 《杂阿含经》第41卷,No?1136(大正2?299下
  ~300 上)。刘宋求那跋陀罗于AD. 435-443年间
  译。以下简称《杂月》。
  (2) 别译《杂阿含经》第六卷No?111 (大正2?414
  上~下)。姚秦间(AD. 350-431)译,译者失名
  。以下简称《别月》。
  (3) 《佛说月喻经》(大正2?544中~545上),宋施
  护(AD.980)译,以下简称《佛月》。
  B. 南传《相应部》Candupamam(月喻经), S?ⅩⅥ
  ?3.P.198-200。日译南传《相应部》卷13 P. 290~
  294 (以下简称《佛月》)。
  C. 梵文断简:Candropama(月喻经),A. F. Rudolf
  Hoernle 于东土耳其斯坦(Eastern Turkestan )
  所发现之写本编号149X/10。
  《月喻经》可说是阿含部中少数梵巴汉同时现存的经典
  之一。但是Hooernle氏写本不完全(仅有1/3), 因此仅就
  《瑜伽论》所引用部份以Shukula 氏所校刊之《声闻地》梵
  文本(注6)来讨论。
  145页
  三、《月喻经》之主旨
  主旨:世尊以“月”、“新学比丘”、“明眼人临深渊
  ”等譬喻,教导比丘们应该以何心态入施主家应供、说法(注7)
  《瑜伽论》:当随月喻,往施主家(Candropama's ca
  kulany upasamkrameyam)
  《杂月》:当如月譬住……而入他家。
  《别月》:汝等皆当勤修善行,渐渐增长,如月初生…
  …往返人间……,比丘亦尔,如月初生,渐
  渐增长,善行日新。
  《佛月》:如世所见,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
  ……入白衣舍(注8)
  《S月》:Candupama bhikkhave kulani upasankama-
  tha//(比丘们,应如月一般地入他家)。
  世尊以月作譬喻之教导,可能是在夜晚为比丘说法时,
  以现况的月作为话端,这种情形在其它的经律中亦常出现,
  例如:《中阿含》卷48、《牛角娑罗林经》记述尊者舍梨子
  (Sariputra)问阿难曰:
  “此牛角娑罗林,甚可爱乐,夜有明月,诸娑罗树皆
  敷妙香,犹若天花。贤者阿难,何等比丘起发牛角娑
  罗林(参考巴利原典:此牛角娑罗林为何等比丘美丽
  地观赏)” (注9)
  即是以现场之美丽的娑罗林之月夜作为话端而问答比丘
  应具备何种功德的经典。
  究竟“月喻”所要表达的心态是什么?《杂月》、《S
  月》中,没有月之特征的说明。《别月》则有说明:“如月
  初生,渐渐增长,善行日新”,《佛月》却认为是“皎月圆
  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至于《瑜伽论》注释方面,如
  前言所介绍的,神泰与窥基两位法师或许没有意识到是《杂
  阿含》的引文而解释为“月能清凉益人,入施主家,身有清
  凉,益于施主,亦如月也”,虽然遁伦法师另外提出“如《
  涅槃经》说,如空中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渐渐增长……
  增长善法”之补充解释,但仍然有商榷的余地。
  要想解明如是等差异,有必要先从《月喻经》的全文结
  构分析开始
  146页
  讨论。
  四、《月喻经》之全文结构
  全经可大分为三段:
  (一)序分A:月喻
  B:月喻之辅助说明与譬喻
  (二)应以何种心态接受施主供养?
  (三)如何区别“清净说法”与“不清净说法”?
  与《瑜伽论》引文有相关的是(一)序分A、B以及(二)
  。因此以下仅就这三点来讨论。
  五、“月喻”
  从文化史来看,月可以说是人类相当熟悉且亲切的自然
  现象之一。月的清凉、盈缺、清净等等种种特征亦多彩多姿
  地反映在神话、诗歌、美术、音乐等不同文化层面。同样地
  在大小乘经论中,以月作譬喻的说法亦是有各式各样的含意
  。今先就差异最显著的《别月》之“盈缺”喻:“如月初生
  ,渐渐增长,善行日新”,与其它佛典的“盈缺月喻”用例
  作比较。
  从其它《阿含》部之用例来看,世尊的“盈缺月喻”几
  乎可说是“善知识(kalyana-mitra) 和恶知识”之定型譬
  喻。
  “云何善男子(善知识)其譬如月,佛告婆罗门:譬
  如明月净分(初一至十五),光明色泽、日夜增明,
  乃至月满一切圆净”《杂阿含》卷四(注10)。
  “云何当观善知识犹如月耶?世尊答曰:梵志!犹如
  月初生,少壮明净,日日增长。梵志!或时月十五日
  ,其殿圆满”《中阿含》卷三十六(注11)。
  “犹如月初生时,随所经过日夜,光明渐增,稍稍盛
  满,便于十五日,具足盛满……若善知识,经历日夜
  ……”《增一阿含》(注12)。
  相反地,恶知识却如月之黑分(十五以后),明净渐减
  乃至月末。
  147页
  此类用月之“盈缺”来比喻“善知识与恶知识”的用例在大
  乘经典亦出现,譬如《华严经》卷77(注13)。因此,《别月
  》中“如月初生,渐渐增长,善行日新”之“月喻”的“盈
  缺”解释,或许是将其它经之“善知识、恶知识”之“盈缺
  月喻”混同于“入他家”之月喻。
  至于《瑜伽论记》所说“如《涅槃经》说:如空中月…
  …增长善法”之解释。《涅槃经》的确是有“月喻品”( 注
  14 ),但它是以人们认为月有出没盈缺,但事实上月是不出
  不没、不增不灭之譬喻,来说明“如来常住”的思想。因此
  ,《瑜伽论记》中,不仅是将“善知识”之盈缺月喻误解“
  入他家”之月喻,有可能亦误引《涅槃经》中“如来常住”
  之“月喻品”。
  究竟“入他家”之月喻应该如何理解呢?这须要研究它
  的辅助说明与譬喻。
  六、“月喻”之辅助说明与譬喻
  《瑜伽论》:荡涤身心,安住惭愧,远离憍傲(vyava-
  krsya kayam vyavakrsya cittam hriman apragalbhah)。
  《杂月》:如新学,惭愧软下,摄心敛形,而入他家,
  如明目士夫,临深登峰,摄心敛形,难速前进。
  《别月》:时有比丘,初始受戒,渐修惭愧,善持威仪
  ,往返人间,柔和恭顺,不为狠戾,能制身心,如明眼人,
  避深空井及山峻岸。
  《佛月》:而诸苾刍,不破威仪,常如初腊者,具足惭
  愧,若身若心,曾无散乱,如其法仪,入白衣舍,清净无染
  ,亦复如是。诸苾刍,又如明眼人,或入大水深广之中,或
  涉江河险恶之处,或履山岩高下之所,以明眼故,而悉能见
  ,离诸疑惧。
  《S月》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niccan-
  avaka kulesu appagabbha//Seyyathapi bhikkhave puriso
  jarudapanam va olokeyya prabbatavisamam va nadividu-
  ggam va 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 evam eva
  kho bhikkhave candupama kulani upasankamatha apakas-
  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niccanavaka kulessu appa-
  gabbha//(收身摄心,于他家时,常应如新
  148页
  出家者般地谨慎小心。比丘们!譬如有临古井或山崖或深渊
  ,收身摄心,常应如新出家者般地谨慎小心)。
  以《瑜伽论》为主比较上列诸文,相同的部份有二类:
  一《瑜伽论》:荡涤身心(vyavakrsya kayam vyavak-
  rsya cittam)
  《杂月》:摄心敛形
  《别月》:能制身心
  《佛月》:若身若心,曾无散乱。
  《S月》: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收身摄心)
  二《瑜伽论》:安住惭愧,远离憍傲(hriman apraga-
  lbhah)
  《杂月》:惭愧软下
  《别月》:渐修惭愧……柔和恭顺,不为狠戾。
  《佛月》:具足惭愧
  《S月》:appagabbha(谨慎小心)
  至于各本《月喻经》所共有之“新出家者(navaka)”
  (注15 )(新学、初始受戒、初腊)以及如“明眼人临深渊、
  山崖”的二个辅助譬喻,在《瑜伽论》中被省略。但是要表
  达“荡涤身心惭愧谨慎”之“月喻入他家”的主旨是可以共
  通确定的。
  因此,如上节所说《别月》中将“善恶知识”之“盈缺
  月喻”混同于“入他家月喻”的论证将更有力(注16)。另外
  ,《佛月》中进一步将“月”譬喻“清净无碍”,将“如初
  腊者”譬喻“清净无染”,将“明眼人临深渊”譬喻“离诸
  怯惧”,各别对应成三种解释,这可以看出宋朝施护( AD.
  980 )所译之《佛说月喻经》已经有相当的变化了。
  在各本《月喻经》序分之末,世尊都是举出迦叶(Kas-
  sapa)比丘作为榜样,称赞他(虽是长老)能经常如“月喻
  ”、“新出家者”、“人临深渊”般地“荡涤身心,惭愧谨
  慎”入他家。在这以后,有位比丘尼恶骂迦叶尊者的事件发
  生,迦叶尊者即引用世尊曾说“当如月譬住,常如新学,其
  唯摩诃迦叶比丘”(注17)来证明自己的德行。此外,在pali
  注释文献(atthakatha)(注18)中,亦可发现“月喻”与大
  迦叶尊者的关
  149页
  系甚为密切。
  七、应以何种心态接受施主供养
  《瑜伽论》:不自高举,不轻蔑他,如自获得所有利养
  ,心生喜悦,如是于他所得利养,心亦喜悦(anatmotkarsi
  aparpansi yatha svena labhena cittam syam sumanah evam
  parasyapi eabhena cittam syam sumana)
  《杂月》:于他得利,他作功德,欣若在己,不生嫉想
  ,亦不自举,亦不下人。
  《别月》:见他利养,心生欢喜,见他施彼,亦不忿恨
  。于修福者,咸皆随喜。又不自赞己有德行,诸所言说,恒
  为一切。见余比丘同至他家,终不讥毁,于自他所,心无高
  下。
  《佛月》:虽受利养,但欲为彼作诸福事,随自所得分
  量而受。复善作意,于自不高,于他不下。
  《S月》Yatha sakena labhena attamano hoti suma-
  no/evam paresam labhena attamano hoti sumano /(如自
  获得,悦意欢喜,如是于他所得亦悦意欢喜)
  若以《瑜伽论》为主,以A. 表示“不自高举,不轻蔑
  他”,以B表示“如自获得所有利养,心生喜悦,如是于他
  所得利养,心亦喜悦”,分析各本《月喻经》中,A与B之
  存否(以十,一表示),结果如下:
  A B
  《杂月》十 十
  《别月》十 十(增加许多解释)
  《佛月》十 一
  《S月》一 十
  虽然《S月》缺少A,但主要部份B仍是相同。因此《
  瑜伽论》之引文是符合于《杂月》、《别月》与《S月》的
  。至于《佛月》缺少B,而代之以“但欲为彼作诸福事,随
  自得分量而受”,这并不像B是讨论:当施主供养其它同行
  比丘时亦应心生喜悦,如同自己获得般
  150页
  喜悦(同行比丘间之自他一体的修养);《佛月》却把重点
  放在说明一应以是让施主种福田、作功德的心情,随自得分
  量、随缘而受供养。就这一点来说,《S月》中亦有类似的
  观念:labhanbu labhkama punnakama karontu punnaniti
  //(想得供养者得供养,想作功德者作功德)。但是《杂月
  》、《别月》与《瑜伽论》都没提到。诸本之差异,值得注
  意。
  此外,各本,《月喻经》都有世尊以手扪虚空而不著不
  缚不染于空的譬喻来说明入他家接受供养时,应保持不著不
  缚不染之心态。
  八、《施与经》
  于现存的《杂阿含》,别译《杂阿含》以及南传《相应
  部》之《月喻经》之后,紧接著是《施与经》( 南传称为
  Kulupagam )(注19)。同样地,在《瑜伽论》中引用《月喻
  经》后,紧接著亦引用《施与经》:
  “又应如是自持其心往施主家:岂有出家往诣他所,
  (1) 要望他施,非不惠施。(2)要望他敬,非不恭敬。
  (3) 要多非少。(4)要妙非粗。(5)要当速疾而非迟缓
  ”。……(注20)(经文中(1)~(5)之编号是笔者附加)。
  evamcittas ca punah kulany upasamkrameyam/
  tat kuta etallabhyam pravrajitena parakulesu
  yad
  (1)dadatu me pare ma na dadatu/(2)satkrtya ma-
  satkrtya, (3)prabhutam ma stokam, (4) pranitam
  ma luham, (5)tvaritam ma gatvam/
  所谓《施与经》之经题是根据别译《杂阿含》之摄颂 (
  注21)而称呼的;南传则称为《Kulupagam(入施主家)经。
  世尊所要教导的主旨是与《月喻经》异曲同工,教诫比丘们
  入施主家应供时,不应该有的五种心态,并且仍然是举出大
  迦叶尊者为榜样,要求比丘们向他学习。但是各本所叙述及
  顺序稍有不同。(不同点以※表示,《瑜伽论》之顺序对照
  于后)
  《杂阿含》
  (1) 彼当施我,莫令不施 (1)
  (2) 顿施非渐施 ※
  151页
  (3) 多施非少施 (3)
  (4) 胜施非陋施 (4)
  (5) 速施非缓施 (5)
  别译《杂阿含》
  若有所施 ※ (1)
  (1) 当速与我勿令迟晚 (5)
  (2) 至心施我非不至诚 (2)
  (3) 愿使多得勿令寡少 (3)
  (4) 惠我精细勿得粗涉 (4)
  南传《相应部》
  (1)dentu yeva me ma adamsu (1)
  (要施与我勿令不施)
  (2)bahukanneva me dentu ma thokam (3)
  (要施我多勿令寡少)
  (3)Panitanneva me dentu ma lukham (4)
  (要施我妙勿令粗陋)
  (4)Sighanneva me dentu ma dandham (5)
  (要速施我勿令迟缓)
  (5)Sakkaccanneva me dentu ma asskkaccanti (2)
  (要恭敬施我勿令不敬)
  其中,《杂阿含》之(2) 顿施非渐施,与诸本比较,或
  许原是“要恭敬施我勿令不敬”之意思或者是其它原因而造
  成差异。但是《杂阿含》之顺序与《瑜伽论》相合。
  九、结语
  在佛典中,讨论到比丘应如何入施主家应供时,代表性
  的教诫除《月喻经》、《施与经》外,还有《法句经》中之
  “如蜂采华”的譬喻,它经常被引用于《阿含》(注22)、律
  部(注23)等而被称为“过去七佛教诫”之第四尊佛拘留孙(
  Krakucchanda)如来之教诫偈:
  “譬如蜂采华,不坏色与香
  152页
  但取其味去,比丘入聚然”(注24)
  将以上三部教诫合在一起来叙述的,譬如《毗尼母经》
  之“入白衣舍”(注25)之第一部份即符合《月喻经》:
  “比丘若入白衣舍时,如月光喻摄心,若入聚落行时
  应卑恭惭愧而行……摄心之法,譬如人足蹈高山悬岩
  绝险方寸之处,念念生布,更无余念……佛问比丘:
  汝等入聚落如月徐行不?有惭愧不?”
  “月喻”在此说明为“摄心”、“徐行”。而“摄心之
  法”如“人临深渊”般“念念生布,更无余念”。从《瑜伽
  论》之“荡涤身心”的梵语“vyavakrsya kayam vyavakrs-
  ya cittam ”或者《S月》之巴利语“apakasseva kayam
  apakassa cittam ”来检讨,“vyavakrsya”( vy-ava-√
  dkrs)是“舍离(draw or tear away), 疏外(alienate
  )”(注26)、“隐遁、闲静(solitary, secluded)(注27)
  之意,而巴利语“apakassa”亦有“谨慎地远离(modestly
  drawing back, keeping aloof”(注28)等意义。 而所谓“
  舍离”是舍离贪欲等杂念,而《毗尼母经》所说“念念生布
  ,更无余念”与此符合,这应该才是《瑜伽论》之“荡涤身
  心”或诸本《月喻经》所说“摄心敛形”、“能制身心”之
  意义。
  因此,关于世尊以“月喻”教诫比丘们应该小心谨慎?
  如临深渊般舍离贪欲与憍傲的行为(荡涤身心,摄心敛行)
  而入施主家之“月喻经”泰、基二位法师之“月能清凉益人
  ”的解释,《别月》之“盈缺月喻”或《佛月》(注29)之“
  清净无碍”等著眼点与“月喻”的本意是有差异的。
  注解
  (注1) “声闻地”分为四阶段来论,即初瑜伽处乃至第四瑜
  伽处。初瑜伽处再分为种姓地、趣入地,出离地三阶
  段。
  (注2) 大正31正?409上,415下。(607 下有提到“月喻经”)
  (注3) 大正43?111中。
  (注4) 大正42?434下。讹作“只如月也”。
  153页
  (注5) 参照《佛书解说大辞典》卷2.P78、卷7.PP61-62。山
  田龙城《梵语佛典囗诸文献》P.39
  (注6) K.Shukla, sravakabhumi of Acarya Asanga, Tibe-
  tan Sanskrit work series, vol  Ⅴ,patna, 1973
  。 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之“声闻地研究会”从
  1981年起再就Shukula 之刊本重新比对写本并将残缺
  部份以藏译本补足,并予日译,科判之后陆续发表于
  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年报(No-3,4,6,7,8,
  9 )。拙文所用的梵文部份即是采用该研究会之校订
  本[No.8-PP(72)~(74)]
  (注7) 比丘接受施主供养后,经常随后为信徒说法。这种场
  合常出现于经律中。世尊即是针对这种状况而说《月
  喻经》。
  (注8) 大正2.544中。讹作“入日衣舍”。
  (注9) 大正1.727上。
  (注10) 大正2.25下
  (注11) 大正1.660中
  (注12) 大正2.584下─585上
  (注13) 大正10.422上l 20
  (注14) 大正12.657上─658中,890上─891中
  (注15) Hoernle 氏将 navaka 误译为“新月”。
  (注16)《别月》中“渐修惭愧”,仍然有受到“如月初生,
  渐渐增长”盈缺“月喻”之影响。
  (注17) 大正2.302中─下,417中。
  (注18) 增支部之注释 Manorathapurani I.P.183 of 乃川真
  介译“大迦叶”(法华文化研究 No.13 1987.3) P21
  上。Dhammapada atthakatha II P169 (PTS版)
  (注19) 大正2.300上─中,414下─415上。S.16.4 PP200-202。
  日译南传《相应部》卷13 PP294─297
  (注20) 大正30.409中.415─下
  (注21) 大正2.419下
  (注22) 大正2.787上
  (注23) 《五分诫本》大正22.P200上。《四分戒本》大正.
  22.P1022中.1030上等。
  (注24) 《四分戒本》大正22.P1022中,1030上
  (注25) 大正24.836 上─下
  154页
  (注26) M.Monier-Willian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P.1032
  (注27) F.Edgerton《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dictionary》
  P.515
  (注28)《A Critical Pali Dictionary》vol 1, COPENHAGEN
  1924,P.261
  (注29)《佛月》之“明眼人临深渊”的“离诸疑惧”的说明
  显然与原来的意味有相当的距离了。
  (付记:本稿承蒙大正大学综合佛教研究所“声闻地研
  究会”、及川真介老师、指导教师江岛惠教博
  士、斋藤明助教等给与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记
  之以致万分谢意)。
  155页
  A Study on the Simile of Moon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Yogacara-bhumi and Related Sources
  by Shi Hui-Min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commentators of the
  `Yogacara-bhumi` have not been conscious of the fact
  that the passage stating how "one should proceed
  towards the donor's home in compliance with the
  simile of the moon" refers to the Agama version of
  this simile, and as a consequence, their
  interpretations missed the point made.
  In the present paper it was discovered,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ll extant versions of the
  simile in both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Traditions,
  that in the context of "entering another one's
  home", the simile originally should have meant "very
  cautious", "having abandoned greed", and "with shame
  and care". The version in the Variant `Agama`
  Translation, however, confused this with the idea of
  good and bad friends expressed through the simile of
  the waxing and waning mo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given in the Yu-chie-lun ji seems to have the simile
  wrongly identified as that in the `Nirvana-sutra`.
  As Buddhist sutras contain many different
  similes of the moon it is essential to grasp their
  real meaning in each individual case. One must not
  explain every instance from just one point of view.

 
 
 
前五篇文章

大乘二十二问(1)

大乘二十二问(2)

禅的诡论和逻辑

三坛大戒的意义

明末禅宗在浙东兴盛之缘由探讨(1)

 

后五篇文章

大慧宗杲禅师禅法之特色

宗喀巴“现观庄严论金鬘疏”“大乘廿僧”释义

菩萨戒本羯磨校勘说明

临济独承拈花之旨

净土是律教禅密的归宿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