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远重视阿弥陀佛, 唯又取较平实的观点,视阿弥陀佛为顺
应世间人所显现的应身佛; 这跟日后净土宗人,自理想的角
度, 力言阿弥陀佛为酬报清净因行而显现的报身佛,立场明
显有异。 还要一提的是阿弥陀佛乃是法藏比丘修行所证得,
而慧远在诠释《大经》“时法藏比丘摄取二百一十亿诸佛妙
土清净之行”一语时,有如下的评语︰
一人具修无量土行,未来还得无量种土,随人异现。
(注 42)
这里说法藏比丘因为具修无量清净行, 故于未来可以随著
应接对象之不同, 作不同的示现;而根据慧远的佛身分类,
能作不同示现的佛身, 要为是法身。如是看,上引数语言下
之意, 是法藏比丘修行所成就的,要为是法身佛,亦即是真
身; 而阿弥陀佛,乃是这法身佛所示现之众多不同应身佛之
一。 ( 注 43)
(三)阿弥陀佛之极乐世界所属的净土类别
阿弥陀佛信仰经典在状述阿弥陀佛的同时, 亦用了不少
笔墨刻划阿弥陀佛的居处。 根据其描写,阿弥陀佛的世界乃
是法藏比丘所许下的弘愿所成就,这世界位处西
──────────────
(39) 参见《大正藏》卷 44,页 838 下~ 839 上。
(40)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所言,参见《大正藏》卷 12,
页357 上~中。
(41) 《大正藏》卷 37,页 173 中~下。
(42) 《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 37,页 103 上。
359 页
方, 清净光明如镜子;其花木楼台,皆是由珍宝造成,其流
泉雀鸟, 皆发出颂法音声。又这世界没有地狱、饿鬼、畜生
这三种恶趣, 生于那里的众生都是寿命无量,具足妙相和神
通力, 并且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永不退转,最终必得证入涅
槃。 由于生于阿弥陀佛的世界的众生没有众苦,唯受诸乐,
故这世界有“极乐”( Sukhavati )的称号。
从本文第一部分之论述所见,慧远根据所证入的众生的
等次, 把净土类别为事、相、真三种;又根据净土自身的体
相和作用, 类别之为法性、实报、圆应三种,并依次把它们
跟法、报、应三种佛身相配对。 本文第一部分在论及第一种
净土分类时, 曾指出慧远把阿弥陀佛的安乐国土归入“事净
土”一类, 以为它是凡夫由修习出世善行所感得的净土;而
在论及第二种净土分类, 当谈到圆应土的因时,曾指出慧远
举出阿弥陀佛所许下的弘愿, 为圆应土的同类因。慧远这样
做, 显示出他视阿弥陀佛之弘愿所成就的极乐世界为圆应土
。 这点从他断定阿弥陀佛为应身佛,亦可推知。慧远把阿弥
陀佛的极乐净土归入“事净土”、“圆应土”这些较低层次
的净土; 跟日后净土宗人主张极乐净土为实报土,处处强调
其崇高性, 立场显然不同。最后要注意是依慧远所说,圆应
土溯本归源乃是法性土和实报土在接应众生时所有的示现。
如是推论, 极乐净土作为圆应土,亦当有其所本的法性土和
实报土。 以下《大乘义章》一节论及应身佛和应土的关系时
,便透露出这意思︰
为(教)化,(应土)差别不等。或土随身,如弥陀
佛未成佛前,国土鄙秽,成佛后国界严净。彼佛现居
,不定境故。( 注 44)
这里说到为了教化众生,圆应土差别不同,并举出阿弥
陀佛的居处为例,指出阿弥陀佛现时所居的圆应土为不固定
。言下之意,是以为阿弥陀佛的居处非仅是极乐世界这一种
圆应土,还包括其它圆应土。换句话说,阿弥陀佛的居处从
其本来说,是法性土
──────────────
(43)又慧远把法藏比丘所许下的众愿分为三类,其中一类
为“摄法身愿”︰于中合有四十八愿,义要唯三 ,
......一摄法身愿、二摄净土愿、三摄众生愿。
(同上注,页 103中)
慧远既然以为法藏比丘所许下的愿有些是跟成就法身
有关,而法藏比丘所许下的愿又已全部完成,则慧远
当是认为法藏比丘所证得的为法身佛。有关这方面的
讨论,参见深贝慈孝︰“诸师净土教?研究──净影
寺慧远?身土观”,页1~22,《佛教大学研究纪要》
第65号,1982年。
(44)《大正藏》卷44,页837上。
360 页
和实报土; 这法性土和实报土在接应众生时,示现为各种不
同圆应土;而极乐世界乃是这些圆应土之一。
(四)往生极乐净土之行因
阿弥陀佛信仰经典把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绘画成一理
想世界,从而促使听受者立志,修诸善行,以求往生这世界
。有关往生所需修习的善行,以《观经》所述最详细。《观
经》举出意欲往生极乐净土者所当修习的“三福”︰
欲生彼(极乐)国(土)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
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
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
因果,读颂大乘,劝进行者。 如此三事,名为净业。
......此三种业,乃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
业正因。(注 45)
所谓“三福”, 是指三种清净业行︰第一种包括孝顺父母
、尊敬师长等道德性行为, 第二种包括归依三宝、遵守戒律
等持戒行为, 第三种包括发菩提心、深信因果等觉己行为、
及劝修佛道等觉他行为。 《观经》又详述十六种跟极乐净土
有关的观想, 包括观极乐净土之方所的“日想”,观极乐净
土之庄严相的“水想”、“地想”、“树想”等, 观极乐净
土之佛和菩萨的“遍观一切色身想”、 “观观世音菩萨真实
色身想”、“观大势至色身想”等, 与观往生极乐净土之众
生的“上辈生想”、“中辈生想”和“下辈生想”。 还有在
叙述观上、中、下三辈往生之想时, 《观经》把三辈的众生
细分为上品上生、 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中品上生、中品中
生、中品下生、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共九品, 一
一申说其得以往生极乐净土的行为, 这也涉及往生极乐净土
之行因的问题。 例如在谈到最高的上品上生众生时,它说︰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
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
心者,必生彼国。(注 46)
这里提到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种心, 指出具有这
三种心,便必定可以往生
──────────────
(45) 《大正藏》卷12,页341下。
(46) 同上注,页344下。
361 页
极乐净土。 如是发这三种心也便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行因。更
值得注意是以下《观经》谈及最低劣的下品下生众生时所说
的话︰
下品下生者,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
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
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
,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
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归命无量寿佛。 ”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
佛名故, 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之时
,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
生极乐世界。( 注 47)
依这里所言, 下品下生众生一生不作善业,具足五逆(杀父
、 杀母、杀阿罗汉、使佛身出血、破和合僧)和十恶(杀生
、 偷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
见)诸重罪; 他们得遇良友,为说佛法,劝令念佛,于临命
终前以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至于十念,乃得往生极乐世界
。 如是看,先前所言及“三福”、“十六观”、“三心”等
, 并非进入极乐净土的必需条件,仅是听闻佛法,诚心称唱
阿弥陀佛名号,亦可往生。 慧远的《观无量寿经义疏》有一
段文字,论述往生极乐净土的因。 在那里慧远分述各种往生
的法门,首先指出诸大乘经所说的往生的因不一; 依《大品
般若》所说是空慧; 依《涅槃经》所说是修戒、修施、修慧
和护法; 依《维摩经》所说是饶益众生等八种法;依《往生
论》所说是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这五种门。 ( 注
48) 慧远继而分四门, 统摄《观经》所陈述诸往生极乐世界
的因,说︰
依此《观经》, 因亦众多,粗要为四︰
一、修观往生︰观别十六,备如上辨。
二、修业往生︰修业有三,亦如上说。
三、修心往生︰如下文说,心有三种︰一者诚心︰
“诚”谓实也,起行不虚,实心求去,故曰“诚心”。
二者深心︰信乐殷至,欲生彼国。三者回向发愿之心︰
直尔趣求,说之为“愿”;挟善趣求,说为“回向”。
愿有二种: 一愿生彼国、二愿见彼佛。......四、归向故生︰
如下文说,自虽无行, 善友为说佛、法、僧名,或为
叹说弥陀
──────────────
(47) 同上注,页 346 上。
(48) 参见《大正藏》卷 37,页 182 下~ 183 上。
362 页
佛德, 或叹观音、劫至, 或叹彼土妙桨胜; 一心归向
, 便得往生。于中或念、或礼、或叹、或称其名,悉
得往生。( 注 49)
这里举出《观经》所提到的众多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 为往
生极乐世界的因, 并归纳之为修观、修业、修心、归向四门
。 第一门“修观”即是修习十六种观想,慧远在同书上文称
这十六种观想为“定善”, 并大别之为两类︰第一类包括前
七种观想,为观极乐净土的依报; 第二类包括后九种观想,
为观极乐净土的正报。( 注 50) 第二门“修业”即是修习三
福, 慧远在同书上文称这三福为“散善”,并指出第一种福
为大乘人和凡夫所共同修习, 第二种福为大乘人和小乘人所
共同修习,第三种福为大乘人所独自修习。( 注 51) 第三门
“修心”即是修习上品往生之人所发的三种心, 慧远在这里
对这三种心作出申述, 以为“诚心”是指真诚地把往生极乐
净土的意愿贯彻于实际行为的心; “深心”是指深切乐求往
生极乐世界的心; “回向发愿心”的“发愿”是指愿求生于
极乐世界, 得见阿弥陀佛的心,“回向”是指把自己所作善
行指向于完成往生之意愿的心。 至于第四的“归向”一门,
即是下品人往生的行门︰下品人虽然没有善行, 但得到善友
为他们讲说佛、法、僧三宝, 赞叹阿弥陀佛及其侍从菩萨、
净土的胜妙, 于是一心归向彼佛,或以心念之,或以身体拜
之, 或以声赞叹之,或以口称唱其名字,由是悉得往生极乐
净土。
从上述《观无量寿经义疏》对往生极乐净土的因的问题
之论述所见, 慧远所举出的诸往生的因,全部都是一些实践
行门,可见慧远视往生为“自力”修行的结果; 跟日后净土
宗人强调阿弥陀佛的弘愿对众生往生的“他力”作用, 侧重
点明显有异。 又慧远所举出的往生行门范围甚广,当中有难
行的(如上品人所发的“三心”), 也有易行的(如下品人
所习的以口称名); 唯慧远又跟日后的净土宗人不一样,并
没有力求突出难、易两道的分别, 亦没有标举易行道为末法
时代的济渡良方。 还有虽然慧远肯认以口称唱阿弥陀佛的名
, 为往生极乐净土的因,但在他心目中,称名不过是众多往
生之因的一种; 这跟日后善导( 613 ~ 681 )等净土宗人
, 特别强调称名的意义,推许之为往生的“正业”,把其它
往生行门都说为是“助业”,在重视程度上有所不同。
──────────────
(49) 同上注,页 183 上~中。
(50) 同上注,页 178 下。依报与正报,为过去业行所感
得的果报,“正报”指果报正体 ,“依报”指依于
正报而有的依止处所。例如受人间果报者,其正报为
四肢五官,其依报为家居器物等 ;受畜生果报者,
其正报为羽毛齿革,其依报为巢穴等。
(51) 同上注,页 17
363 页
(五)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
阿弥陀佛信仰经典对往生极乐净土的行因的看法, 往往
见于其对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的状述。在状述往生的众生时,
《大经》和《观经》都对他们作出分类,前者提出“三辈”分
类,后者提出“九品”分类。当中“三辈”分类中的“下辈”
,为不能修作功德的人; ( 注 52) 而“九品”中的“下下品
”人则不但不修作功德,更且犯五逆十恶诸重罪。今这两部经
把他们都纳入往生的众生的范围内,充份体现了大乘佛教的慈
悲普渡精神。
慧远在论述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时,把《大经》的“三
辈”分类和《观经》的“九品”分类相结合,说︰
彼(《观经》)中九品, 今(《大经》)合为三︰
上各三人,合为上辈; 中品三人,合为中辈;下品三
人,合为下辈。 然此三辈人位虽殊,至欲往生,齐须
发心求大菩提,专念彼佛,回向发愿, 方得往生。 (
注 53)
慧远指出《大经》所说的三辈包括了《观经》所说的九品,其
中,上辈即是上三品,中辈即是中三品,下辈即是下三品。慧
远又指出这三辈九品人要是想往生,便得发菩提心,专意念佛
,把其心愿意向完全集中于往生之事上,言下肯认就算是最卑
劣下辈、下品众生,亦有往生极乐世界的可能。
慧远既然认为三辈分类无非是九品分类的综合,由是他在
申述各品类的往生众生时,便把注意力集中于九品分类上。慧
远以为九品中的上三品为居于种性住阶位或以上的大乘人,
(注54) 中三品为持守戒律、没有犯罪的小乘人,下三品为犯
了罪的大乘人︰
初定其人,粗分为三,细分有九。 粗分三者,谓上、
中、下。 大乘人中种性己上,说为上品;小乘人中从
凡至圣,持戒无犯,说为中品; 大乘人中外凡有罪,
说为下品。( 注 55)
──────────────
(52) 参见《无量寿经》,《大正藏》卷 12,页 272 下。
(53) 《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 37,页 107 下。
(54) “种性住”为“六种住”之第一种住 。 有关“六种
住”,参见本文注 57 及图表一。
(55) 《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 37,页 182 上。
364 页
关于上三品的大乘人, 慧远有如下申述︰
上辈有三,所谓上上、上中、上下。 大乘人中,四地
己上,说为“上上”。 生彼即得无生忍,故无生地。
理实于中亦有多时得无生者, 经言“即得”,就胜为
言。 初、二、三地信忍菩萨,说为“上中”,经说生
彼过一小劫得无生故。...... 种性、解行,说为“上
下”, 经说此人过三小劫, 得百法明, 到初地故。
...... 前说“上中”经一小劫得无生忍者,就信忍中
终处为语; 所说“上下”过三小劫到初地者,就伏忍
中始处为语。(注 56)
以上对上三品人的界定,牵涉及“五忍”、“十地”、“六种
住”这些关于大乘菩萨修行进程的分析。从慧远著作对这三种
分析之关系的论述,可归纳出以下的比配表。(注57)在上引
文里,慧远首先指出《观经》在谈及上品上生的人时,说他们
在往生极乐
图表一:五忍、十地、六种住比配表
┌────────────────────────────┐
│ 五忍 十地 六种住 │
│ │
│(5)寂灭忍───────第十地───────(6)究竟住 │
│ ┌──── 第九地───┐ │ │ │ │
│ │ ├───(5)决定住 │
│(4)无生忍 ─┤ 第八地───┘ │
│ └──── 第七地───┐ │
│ ┌──── 第六地 │ │
│(3)顺忍 ──┤ 第五地 ├───(4)行道迹住 │ │ │ │
│ └──── 第四地 │ │
│ ┌──── 第三地 │ │ │ ││
│(2)信 ──┤ 第二地───┘ │
│ └──── 第一地───────(3) 净心住 │
│(1) 伏忍 (2) 解行住 │
│ (1) 种性住 │
└────────────────────────────┘
─────────────
(56) 同上注,页182上~中。
365 页
净土后,即时得悟无生法忍;而从无生法忍为进入第七地的菩
萨所证得这点看,则上品上生人当是快要证得第七地的大乘人
,亦即是第“四地以上”、第七地以下的大乘人。慧远继而引
用《观经》说上品中生人“经一小劫得无生法忍”的话,( 注
58) 指出上品中生人当是处于离第七地较远的阶位,亦即是第
一地至第三地。又从上图表一看,这些地相等于“五忍”位中
的信忍位,故慧远称上品中生人为“信忍菩萨”。至于上品下
生人, 慧远以为《观经》说他们“经三小劫,...... 住(第
一)欢喜地”, ( 注 59) 可见他们还未进入第一地,是处于
十地之前的阶段,亦即相当于“五忍”位中的伏忍位、“六种
住”中的种性住和解行住。
关于中三品的小乘人的分齐,慧远有如下解说︰
中辈亦三,所谓中上、中中、中下。 分齐何处?小乘
人中, 前三果人,说为中上,生彼即得阿罗汉(果)
故。...... 见前已前内、外二凡,精持净戒,求出离
者, 说为中中,经说生彼七日,闻法得须陀洹,过半
劫已得罗汉故。...... 见道已前世俗凡夫,修余世福,
求世离者,说为中下,经说生彼过一小劫得罗汉故。(
注 60)
慧远在这里界别中品上生人,借助了“四果”的观念。“四果
”为小乘修行人所证得的果, 它们自下至上, 分别为须陀
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慧远根据《观经》说
中品上生人在进入极乐世界后,“应时即得阿罗汉道”的话,
( 注 61) 主张中品上生人为快将证得最终极的阿罗汉果的小
乘人,亦即已证得前三果的小乘人。至于中品中生人,《观经
》说他们在进入极乐世界后,“闻法欢喜,得须陀洹,经半劫
已成阿罗汉”, ( 注 62) 可见他们仍然未证得第一的须陀洹
果,离证得阿罗汉果的阶位较中品上生人为远;由是慧远遂主
张中品中生人为未证得四果的内凡人和外凡人;( 注 63) 而
──────────────
(57) “五忍”、“十地”和“六种住”都是菩萨入道阶位的
分析,分别见于《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华严经》
〈十地品〉和《菩萨地持经》。慧远曾将“十地”跟“
五忍”、“六种住”比配,参见《观无量寿经义疏》,
《大正藏》卷 37,页179上;《大乘义章》〈人四依义〉
,《大正藏》卷44,页677下~678上。
(58) 参见《大正藏》卷12,页345上。
(59) 同上注,页345中。
(60) 《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37,页182中~下。
(61) 参见《大正藏》卷12,页345中。
(62) 同上注。
366 页
根据慧远的说法, 内凡人、外凡人的特点是注重持戒,以求
出离生死。 关于中品下生人,《观经》说他们在进入极乐世
界后,“过一小劫成阿罗汉”,( 注 64) 可见他们离证得阿
罗汉果的阶位比中品中生人又要为远。 由是慧远遂主张中品
下生人为凡夫; 而根据慧远,凡夫的特点是修习可以感得人
界、天界福乐的善行,以求出离苦恼。 关于下三品的大乘人
,慧远有如下综述︰
下辈亦三,所谓下上、下中、下下。于彼大乘始学人
中,随过轻重,分为三品。未有道位,难辨阶□ 。
(注 65)
根据这里所言, 下三品人为初习大乘法的修行者,他们之间
的上、中、下, 分别是按照其先前所犯过失的轻重而划分;
而不像上三品和中三品人的品次, 可就证道阶位的高下来界
别。这是由于下三品人还未入道,没有证道阶位可言。
慧远对《观经》之往生众生九品分类的解说,把九品分类
跟“四果”、“十地”等有关证道阶位的传统佛教观念连结,
明确地界定各品类往生众生在成佛过程中所达至的阶段;日后
各《观经》注释家,处理九品分类这问题莫不受这方法影响。
(注 66) 不过“四果”、 “十地”都是一些高层次的阶位,
慧远以九品位次比配它们,遂招致判位“太高”的讥评。
( 注 67) 尤其是净土宗人,他们力主弥陀净土教学是为末世
钝根所设, 由是对慧远把往生众生品次比配“四果”、“十
地”这些小、大二乘之贤圣阶位的做法, 非常不满,提出了
猛烈批评。 ( 注 68)
──────────────
(63) “外凡”和“内凡”为小乘修行人见道前的阶位,前
者包括七贤位中的前三位(五停心、别相念处、总
相念处), 后者包括七贤位中的后四位( 暖、顶、
忍、世第一法)。 参阅《大乘义章》〈 贤圣义〉
,《大正藏》卷 44 ,页 789 中。
(64) 同上注,页 345 下。
(65)《观无量寿经义疏》,《大正藏》卷 37,页 182 下。
(66) 有关日后注释家援用证道阶位的观念,来解说 《观
经》的往生众生九品分类 , 参阅 Kenneth K .
Tanaka,前引书,页 90 ~ 91。
(67) 例如唐朝迦才《净土论》说 ︰“如古来大德远法师
等,观果判人,位则太高。”(《大正藏》卷 47,
页 87 中)
(68) 善导便是典型例子。善导在其《观无量寿佛经》中,
对慧远把三辈九品众生比配诸大乘小乘贤圣阶位的做
法,作出强烈批评,逐一指出其不当之处,最后表示
《观经》所教授的观法为“但为常没众生 ,不干大小
圣也”,言下之意是三辈九品众生全部是凡夫,内中
并无大乘小乘的贤圣。参见《大正藏》卷 37,页 24
8 中~ 249 下。
367 页
除了对三辈和九品的分析,慧远对阿弥陀信仰经典之间的
歧义的解释,亦牵涉到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的品类的问题。《
观经》所述的往生众生中,包括犯五逆十恶这些重罪的下品下
生人; 而《大经》却有以下一节话︰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
法。(注 69)
经文说众生只要对阿弥陀佛起信乐之心,以至一念,亦可往生
,唯有犯了五逆、诽谤佛法之罪者除外;言下之意,是认为造
五逆罪者不能往生。如是,岂非跟《观经》之言矛盾?慧远在
《无量寿经义疏》就此有如下解释︰
释有两义︰
一、约人分别︰人有二种︰一者久发大乘心人, 遇缘
造逆,如阇王等。 此虽造逆,必有重悔,发心求出,
能灭重罪,为是得生。 《观经》据此。二者先来不发
大心, 现造逆罪,多无重悔,不能决定发菩提心,为
是不生。此经据此。
二、约行分别︰行有定散。 有人虽复造作逆罪,能修
十六正观善根,深观佛德,除灭重罪,则得往生。 《
观经》据此。 若人造逆,不能修习观佛三昧,虽作余
善,不能灭罪,故不往生。此经据此。(注 70)
慧远分人、行两方面, 解释《观经》和《大经》之间的分歧
。 在人方面,慧远指出在造五逆的人中,有久远以来发大乘
心者,亦有从前未发大乘心者。 前者在造五逆罪后,必会深
生后悔,其后悔的心能消灭重罪,由是前者得以往生; 后者
在造五逆罪后,多不会后悔,由是便不能往生。 《观经》所
说,能往生的造五逆罪众生,即是前者; 《大经》所说不能
往生的造五逆罪众生,即是后者。 在行方面,慧远指出善行
有定、散两种, 前者专指《观经》所言的十六种观想,后者
泛指“三福”等一般修行方法,( 注 71) 而前者有除灭重罪
,叫人往生极乐世界的作用。 如是造五逆罪的人,要是能依
《观经》的训示,修习十六种观,便可往生; 而《观经》便
是以此为据,宣说造五逆罪者得以往生。 至于那些未能修习
十六种观的造五逆罪的人,便不能往生; 而《大经》便是以
此为据,宣称造五逆罪者不能往生。 以上慧远的解释,肯认
犯五逆罪的
──────────────
(69)《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卷 12,页 272 中。
(70)卷下,《大正藏》卷 37,页 107 中。
(71) 有关定、散两种善,参见本文〈 往生极乐净土之行因 〉
一节的阐述。
368 页
人,只要发大乘心,或是修习十六种观,便得往生。 至于是
否有犯五逆罪的人, 是永远不会发大乘心,或是永远不会修
习十六种观,从而永远不会往生,这点慧远没有清楚表明。
以阿弥陀佛及其极乐世界为主题的汉译佛典,除了净土
三部经外,还有相传为世亲所作的《往生论》。 此论详细阐
述欲往生者当修习的“五念门”, 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有
精细刻划, 是公认净土三部经以外的最重要阿弥陀佛信仰佛
典; 不过论中有“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的偈语,( 注
72) 似乎主张女人、 六根残缺者及小乘人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跟三部经所说有异。 慧远亦很重视《往生论》,( 注 73)
对它所提出“二乘种不生”的说法, 在《观无量寿经义疏》
有如下解说︰
问曰︰依如《往生论》中,说二乘种不得往生,此经
何故宣说中辈学小得生?释言︰弥陀菩萨正处,唯修
小行,不得往生,要由乘终发菩提心,种大乘种,方
乃得生。 ...... 彼《往生论》据终为言,故说二乘
种子不生;此经就始,故说中辈学小得生。( 注 74)
这解说假设有人提问︰何以《往生论》说二乘种不得往生,
而《观经》所举出的往生九品人中的中三品人为学习小乘法
的人, 但《观经》却说他们可以往生?慧远的答覆指出阿弥
陀佛所在之处并非修习小乘法者所能进入, 小乘人最“终”
要发菩提心,种下大乘种子,方才能往生。 今《往生论》说
二乘种不得往生, 便是要表明要是小乘人到最“终”还是不
发菩提心,他们便不能往生。 至于《观经》说学习小乘法的
中三品人可以往生, 则是就开“始”为言,盖小乘人“开”
始时习行小乘道, 并不排除他们不会于将来发菩提心,转习
大乘道,从而得以往生。 慧远这答覆引入“终”“始”一对
观念, 化解《往生论》和《观经》在小乘人往生的问题上的
分歧, 明确地肯认小乘人只要最“终”能归心大乘,便得以
往生。 慧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继而这样处理《往生论》
“女人及根缺不生”的判语︰
问日︰依如《往生论》中,宣说女人、根缺不生。此
经宣说韦提希等五百侍女同皆往生。是义云何?
──────────────
(72) 参见《大正藏》卷26,页231上。
(73) 有关慧远重视《往生论》,参见Kenneth K. Tanaka,
前引书,页48~51及页63。
(74)《大正藏》卷37,页184中。
369 页
释言︰论说女人、根缺不得生者,就后为言。生彼国
者,净报离欲,故无女人;身报精土,故无根缺。若
论此(经)者,但有善心,一切不简。( 注 75)
这里假设上文的发问者, 继续追问何以《往生论》说女人和
六根残缺者不得往生, 而《观经》却预言韦提希皇后及其五
百侍女于未来往生极乐世界?慧远的答覆指出《观经》持“
但有善心, 一切不简”的观点,以为只要有善心便可以往生
, 此外不作简别,故此《观经》并不排除女人和根缺者可以
往生。 至于《往生论》谓“女人及根缺不生”,这是就往生
之“后”的情况说︰盖极乐净土的众生是清净的果报, 没有
欲望,因此不会是女人; 又极乐净土是精妙之地,因此那里
的众生不会是六根残缺。 如是看,《往生论》其实并没有否
认极乐净土的众生在往生“前”, 可以是女人和六根残缺者
,故跟《观经》的立场没有矛盾。 综观以上的讨论,可见慧
远把往生极乐净土众生之范围尽量扩阔︰最上包括证得第六
地这大乘贤圣阶位的修行者; 最下包括造五逆十恶之犯重罪
者, 以及女性和肢体残缺这些在古代社会普遍受到歧视的人
。 在把往生众生的范围向上扩阔方面,慧远的做法无疑是跟
净土宗人有别; 但是在把往生众生的范围向下扩阔方面,慧
远采取的进路则是跟净土宗人相同。 又慧远标举“但有善心
, 一切不简”为《观经》的宗旨,显示出他对阿弥陀信仰的
普济精神,有深切的体会。( 注 76)
结论
“净土”为中国佛教教学的主要课题之一, 而净影寺慧远
在其著述里一再论及净土问题, 对中国净土教理的形成,作
出了贡献。 从上文的阐述所见,慧远所说的“净土”,有广
狭两义︰广义泛指所有清净居处, 包括凡夫所居的事净土、
三乘人所居的相净土和初地以上菩萨和佛所居的真净土; 狭
义专指佛的居处,亦即真净土中的纯净土。 在这两义净土中
, 慧远较偏重第二义,这点从他对“净土”一词所作的释义
, 以及他所提出的净土分类,例如真、应二土分类,法性、
实报、圆应三土分类,都是第
──────────────
(75) 同上注。
(76) 近人有关净影寺慧远的弥陀净土观的论述, 除了上
文一再提到的 Kenneth K.Tanaka 的 The Dawn
of Chinese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一
书外, 具参考价值者还有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
理史》, 前引书,页 98 ~ 103,与及深贝慈孝︰
〈 净影寺慧远?弥陀净土观〉,页 133 ~ 164,》
佛教大学研究纪要》第 55 号,1971 年。
370 页
二义净土的分类,便可看出来。又慧远把法性、实报、圆应
三种佛土, 分别比配法、报、应三种佛身,清楚说明其间的
关系; 并且在探讨前两种佛土的行因时,提出法性如来藏为
净土正因的观念, 显示出会通净土思想和如来藏思想的意图
。 还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慧远有关弥陀净土方面的主张。
慧远曾为《大经》和《观经》这两种重要的阿弥陀佛信仰经
典造注释, 书内对阿弥陀佛的身位、弥陀净土的类别、往生
弥陀净土的行因、 往生弥陀净土的众生的品类等阿弥陀信仰
的中心问题,一一提出意见。 其见解容或不及净土宗人所持
的富有创意, 但基本上能做到忠于原经,而且陈义清晰,观
点首尾一贯,足以自成一家之言,甚具参考价值。
371 页
The Pure Land Teaching of Ching-ying Hui-yuan
Liu Ming-Wood
Lecturer,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ummary
Modern studies of Chinese prue land teaching
tend to focus on the Pure Land School.Howeve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of pure land was in actuality
not confined to this School.Time and again, we come
across detailed discussions on the question of pure
land in writings of various Chinese Buddhist
traditions, such as the Ti-lun, She-lun, San-lun,
T'ien-t'ai and Hua-yen traditions.This essay examines
the pure land thought of Ching-ying Hui-yuan
( 523 ~ 592 ),a well-known Ti-lun master and a
pioneering figure in Chinese pure land teaching.The
essay comprises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Hui-yuan's definition of the term "pure land",
his classifications of pure lands into different
types, and his attempt to connect various types of
pure lands with various forms of Buddha-bodies, Part
two describes Hui-yuan's opinions on a number
of questions connected with the pure land of the
Buddha Amitabha,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ose held
by the Pure Land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