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公案禅机简介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公案禅机简介

  张玄祥

  一、前言

  佛教传入中国应在两汉之间,约公元一世纪左右,此时中国早就有道家禅修丹道,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初期,也是如来禅的修证较多,非顿悟法门。直到梁普通元年(520)达摩祖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因与武帝语不相契,遂渡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以待传人。

  达摩祖师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禅修的指导原则,与早期传入中国的禅法有别,后经觅得慧可大师传法后,“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禅宗真是大放异彩,主导中国佛法的命脉。所以唐宋时期禅宗走入中下阶层,以简洁法门“直指人心”,让一般人都能“见性成佛”,此是为顿教之门。若依早期高层次的禅修者,如智者大师等天台宗(华严宗)所弘化者,局限在于出家众,而禅宗传法却要来得广而迅速。

  自菩提达摩大师,将佛禅传入震旦开始,中国始有所谓的禅宗,使行者在修证方法上,多一种选择。若论禅宗,应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年多前,世尊释迦文佛在灵山会上,拈花微笑之公案。自此副传摩诃迦叶尊者,而至菩提达摩大师,已是廿八代矣。

  顿渐二教门本相融通,大乘菩萨根基者,由顿教门契入;声闻、缘觉小乘根基者,亦能由渐教门渐修而转入大乘之顿教门。惟禅宗行者较著重心灵之体悟,亦能在实修与实证上,速有所成,但要有善智识接引较妥当。渐教经论佛弟子,亦应体悟理论与实修要相配合,解脱知见本要自行下手始得。

  佛教禅宗所具有之独特解脱智慧,甚适合现代人,盖其禅定力对现代人之苦闷、烦躁、不安,是最佳精神调适剂。人们透过静坐与禅修训练,不但能调御我等内心之矛盾、焦躁、紧张、不安或不平;进而能靠禅定功力,来开启解脱智慧,超越世俗间森罗万象之迷境,洞彻诸法真实相,达究竟解脱之境地。

  禅宗自达摩祖师来中国后,祖师虽说“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但每一代禅师都有语录流传下来,即有“禅宗公案”的册子流传下来教导后学。禅宗公案到底在说些什么,如不知其门路者,真有如天书,有看没有懂,若百人看有百多种意解。首先来看禅宗祖师对于禅的说明。

  二、禅宗教化内涵

  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曰:“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禅则有浅有深,阶级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禅。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一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之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达摩未到,古来诸家所解,皆是前四禅八定,诸高僧修之,皆得功用。南岳天台令依三谛之理,修三止三观,教义虽圆妙,然其趣入门户次第,亦只是前之诸禅行相。唯达摩所传者,顿同佛体,回异诸门。故宗习者难得其旨,得即成圣,疾证菩提。失则成邪,速入途炭。先祖革味防失,故且人传一人。后代已有所凭,故任千灯千照。洎乎法久成弊,错谬者多。故经论学人疑谤亦众。”

  将上文解释成白话如下: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学人,欲求佛道,则必须修禅。修习禅者,所证得禅定有深有浅,其境界是有不同的。若带有不正当知见,欣求圣境而厌恶俗境而修者,是谓外道禅。虽有正确认知因果,但亦带有欣上厌下之心态而修者,是谓凡夫禅。了悟我体本空无有我相,对法空真理尚有偏差知见而修者,是谓小乘禅。了悟我、法二空理,显示具足佛性真理而修者,是谓大乘禅。若有行者能顿时悟得自己真心本来清净,一切法尘并非烦恼,无漏功德智慧本自具足,此心即是佛毕竟不二,依此而修者,是为上乘禅。此上乘禅又名如来清净禅,也叫一行三昧,也叫真如三昧。如来清净禅是一切禅定的根本,行者若能念念依此修习,自然能渐渐得到百千种三昧定。达摩祖师门下展转相传者,就是此种禅定也。达摩祖师未到震旦中国以前,诸多古来修道者或佛弟子所了解者,皆是前面所说四禅八定之范围,佛门诸高僧大德修之,均能得其功用。就以南岳天台宗而言,虽令其学人依空、假、中道等三谛之理,修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等三止,或修空观、假观、中观等三观,其教义虽然圆而殊妙,但其修行趣入之门户与次第,亦只是前所说世间禅之行相。只有达摩祖师所传者,能顿时悟入,与诸佛相同,此法与一般法门有别。故禅宗修习者,很难得其真正意旨,若真能得之,则立即成为圣人,速证无上菩提。若有所偏差错失,则却沦成为邪魔外道,速入三恶炭途。禅宗先祖特别用心在去除不利处,以防行者有所闪失,故行一人单传。后代已有公案所凭,故任千灯千照,大为流传。但日久生弊,禅宗修行者,每有证入,因不与经典印证,始又肇成弊端,错谬者甚多。故经论学人,疑谤禅宗者甚炽且多矣。

  宗密禅师继曰:“原夫佛说顿教渐教,禅开顿门渐门,二教二门各相符契。今讲者偏彰渐义,禅者偏播顿宗。禅讲相逢,胡越之隔。宗密不知宿生何作,薰得此心,自未解脱,欲解他缚,为法亡于身躯,愍人切于神情。每叹人与法差,法为人病。故别撰经律论疏,大开戒定慧门,显顿悟资于渐修,证师说符于佛意。”

  将上文解释成白话如下:原先世尊说经教法,有顿教与渐教二教,禅也开有顿门与渐门二门,故二教与二门本互相符合契如。观现今讲经说论者,却偏重宣达渐教之义理,而禅宗行者却偏重传播顿宗。禅之行者与讲经说论者相见时,却变成陌路,有如胡人与越人之分隔。我宗密不知前世造何因,薰得此心业重,自己未得解脱,却想为他人解开束缚,真是为佛法亡却身躯,愍诸人之情甚为殷切。常常叹诸行者与佛法不能契如,有所误差,佛法却成诸人之病源。故特别撰写经、律、论疏等,大大敞开戒、定、慧三学之门,显示顿悟源诸于渐修之理,也证明禅师所说,均能与世尊所说之义相契符。

  三、禅的意义

  禅者有人说:不可说。禅是不可说,但不是有意境而不能说,因一说就有法执,所以才说不可说。真正的禅是谓“心之动相”,此心起动相而觉知一切境,能感知而不屑去说,所以说不可说;若心不起念、觉知,此是住涅槃境,这当真是本无所说。

  佛门禅宗之禅,有别于色界之禅,非仅思惟、静虑,行者应得自证入涅槃妙心。涅槃者,清净心也,禅之体也;妙心者,禅之相也。有法始有相,有物始有境。境、相显者即性之照用也,由是禅而生焉。而有相、有境,均依他起自性,即心法之始也。故由清净心体所生起之法尔现象,即谓之禅机。反之,若由不清净心而起之心念,即为妄想。

  1.世间禅定:

  禅是梵语,禅那(Dhyana)之略语。对初机行者而言,译为弃恶、思惟修、静虑,此三句译言先后代表著禅修者的境界。初基者主要在调伏行者之见、思惑,去除粗大之业识、习气,尚言不及禅定。行者对此妄心加以调治,而成就的心体即为寂静。惟此心体因未达毕竟空体,是为世间禅定。

  2.出世间禅定:

  行者修证中,能确实了知心之动相,此始谓之禅。而行者对此心之动相不执著,即所谓定。《六祖坛经》坐禅品云:“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六祖所言,行者在坐禅中,定来自于自性对于内、外境界感知而不起妄想执著,这才是外离相内不乱,故称为定。

  3.禅定解脱:

  行者能在实相无相中,了悟性空缘起之道理,了知一切诸法皆从业缘而得,以因缘故,生诸法也。所以在日常行住坐卧间,自性清净而自在,不为一切因缘法所缚,这即是佛法解脱禅定,不必与世间禅行者一样于坐中修禅定。《宗镜录》曰:“真心以灵照为心,不空无住为体,实相为相。”故知实相者即是非相,实相者即是有境不黏,得解脱知见,故实相者即是三世诸佛之母。大乘禅者以实相之心体,观一切法尔,而不执著,是谓禅定、是谓解脱。终南山圭峰宗密禅师曰:“六波罗蜜中,禅定一行最为神妙,能发起性上无漏智慧。一切妙用万行万德,乃至神通光明,皆从定发。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

  四、禅宗公案典籍

  有关禅宗公案书籍甚多,诸如宋道原禅师之《景德传灯录》,雪窦禅师之《碧岩录》,宋圆悟禅师评唱《碧岩录》之《碧岩集》,北宋驸马都尉李遵勖之《广灯录》,宋惟白之《续灯录》,南宋晦翁悟明之《联灯会要》,宋雷庵正受禅师之《普灯录》,南宋普济禅师之《五灯会元》(《景德传灯录》、《广灯录》、《续灯录》、《联灯会要》、《普灯录》)及清霁仑超永之《五灯全书》,明朝瞿汝稷之《指月录》,清聂先之《续指月录》。其他尚有甚多传述公案之著作,不胜枚举。

  所谓传灯者主要在以一灯点接无数灯,让其灯火不灭,广为流传。唯禅宗公案之记载均甚简洁,又无说明,非真具道眼者,不得窥其堂奥。又如《碧岩录》,号称佛心宗之一大宝典,可谓宗门之第一书。纵有圆悟克勤禅师之评唱或注解,奈近代几人能真了解其意义,更难窥其真实之意境。故使古人以灯传灯之美意,至此更有戚戚焉。

  五、认识禅宗公案之内涵

  禅宗公案可说是中土佛法,禅宗古僧大德,崇尚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语句,而教导学人,令其自行开悟。故谓妙机言句,尽皆不当宗乘中事。惜今佛法适值末法时期,禅宗宗乘已无古风,善知识更难觅。习禅者唯有从禅宗古德公案中,得知古僧大德如何教授学人。

  福州鼓山兴圣国师神晏禅师云:“经有经师,论有论师,律有律师,有函有号,有部有帙,各有人传持。且佛法是建立教,禅道乃止啼之说。他诸圣兴来,盖为人心不等,巧开方便,遂有多门。受疾不同,处方还异。在有破有,居空叱空,二患既除,中道须遣。鼓山所以道:‘句不当机,言非展事。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不唱言前,宁谭句后,直至释迦掩室,净名杜口。’”

  将上文解释成白话如下:经、律、论等三藏共有十二部经或分教,如:(1)契经(2)应颂、重颂(3)记别、授记(4)孤起、讽颂(5)自说(6)因缘(7)譬喻(8)本事(9)本生(10)方广(11)希法(12)论议等十二部。对上述而言,经有经师来讲经,论有论师来阐述论说,律有律师来讲戒说律法。此三藏诸师,均有其函言及名称,有所属分教及书帙,且各有所传承受持。从另一角度来说,佛法是建立一切教法,由所教一切法来治其一切心病;而禅道却是制心浮动、口离言说之道者。所以有诸多圣人出世,仅因众生有众等心,故诸圣师巧开方便法门,遂产生多种功用法门。对学禅者来说,禅师对众生心所受毛病不同,对其个别症状给予不同处方。若有众生患执有相,禅师即破其所执之有相;若行者已悟入自性,且已证入悟空境界时,则禅师乃叱骂呵责他,不应堕入空亡。空、有二端之敝病均除后,行者已能悟到中道观,最后连此中道观之意境,亦要加以遣除。如此,即能契入即心即佛之果地境界。故本道场鼓山宗旨言:“语句不得当对其机,言语并非推展其疑情。若参者承其所言,则丧其禅师之机锋,或滞于其语句上,则将迷失其禅机。禅师不兴唱于语言之意,宁愿谈那文句背后之义理。如此,直到释迦掩室于摩竭陀国,净名杜口于毗耶城,行者才悟入体性空,再能了知诸法实相,及一切因缘法。”(注:“释迦掩室”谓像释迦牟尼佛于摩竭陀国成道之初,三七日住入空境而不落于言说,有如释迦掩室密而音静。“净名杜口”言维摩诘居士于毗耶示疾,世尊示文殊菩萨等问候,居士乃与诸菩萨谈论不二法门,维摩诘居士默然无言以示其入不二法门,故言净名杜口于毗耶。)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师备云:“夫佛出世者,元无出入,名相无体,道本如如。法尔天真,不同修证。只要虚闲不昧作用,不涉尘泥。个中纤毫道不尽,即为魔王眷属。句前句后,是学人难处。所以一句当天,八万门永绝生死,直饶得似秋潭月影,静夜钟声。随扣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道人行处,如火销冰,终不却成冰。箭既离弦,无返回势。所以牢笼不肯住,呼唤不回头。古圣不安排,至今无处所。若到这里,步步登玄,不属邪正,识不能识,智不能知,动便失宗,觉即迷旨。二乘胆颤,十地魂惊。语路处绝,心行处灭。直得释迦掩室于摩竭,净名杜口于毗耶。须菩提唱无说而显道,释梵绝听而雨花。若与么见前,更疑何事没栖泊处?离去来今,限约不得,心思路绝。不因庄严,本来真净。动用语笑,随处明了,更无欠少。”

  将上文解释成白话如下:说到一佛若出世时,本来其佛心无所谓出入,一切名相亦均是差别现象之文句,并无实无体,而吾佛道本自能以如实空之体性,面对一切如实不空之现象界诸境能不动心,此面对诸境能不为所动,不起妄想心相应者,即谓如如。若行者能证得空性,依此空性而起之感知心念,是谓法尔,此法尔因真心所现故,故自然真实,不必假藉修证才能获得。行者只要让汝体性虚而闲,不生暗昧不明来障碍其体性之性用,不污涉到法尘污垢,若所言微尘者纵虽仅一纤一毫而已,若行者不能净尽,即是魔王或魔王之眷属。行者面对著禅师所言句,当句之前或当句后之言义,能有所了解,却是困难之处。行者若能取禅师一句擎住挡天,以八万四千法门与生死永绝。若只饶知似秋潭中之月影,寂静夜时之钟声,则此钟随扣击而无不韵,触波澜而不能消散。如此,犹是生死岸边之事。修道人所有行法作为,如火能销冰,终不再使它形成冰。箭既然离弦,则无让其又还回之势。若能如此,则行者牢笼内不肯住,一经呼唤时,却也能不回头相应。古圣、先贤不能加以安排左右,至此境界即无有一行处、无一心所。行者若到此境界,步步登入幽玄之境,所有作为已不属邪或正之分别执著,心识不能识之,智不能知之,所有动念即失去宗趣,所有觉知即迷失本旨。如此,声闻、缘觉二乘人之胆发起颤抖,十地菩萨魂起惊怕。语言因心不动而断绝,微细之心思不引发十八处之境而趋寂灭。直如释迦掩室密于摩竭陀国,又如维摩居士杜口于毗耶城。须菩提唱言空而显其道,释梵诸天绝音声后,始现佳境而由天雨下诸天华。行者若也能如前之见证工夫,更疑何处没有凄泊地方。远离过去、现在、未来诸法,限制约范诸法而能无所得,则心思绪路断绝。不必加以些许庄严,本自真性清净。如此,再重新动用笑语文字,随一切处、一切境而能明了不差,原来空体性用功能并不欠缺一点。

  以上神晏禅师所言,可以窥知禅师教导学人之概括内涵。师备宗一禅师所言为证圣之路程。初习禅者,对禅宗公案内涵苦于不能理解,兹依《景德传灯录》、《指月录》、《五灯会元》及诸语录等公案书籍,选择与禅宗行者,修行过程境界中相关之公案数百则,阐述如后。此依修行次第所作分门别类之公案,希望习禅者能理解禅宗公案禅机之一斑,以利宗门学人自行参证、悟入,并能圆满菩提自性,而不走入诳妄之途径。

 
 
 
前五篇文章

五溪禅灯录(清代民国)

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读“高峰禅要”随记

禅宗哲学的开悟论(二)

禅在日常茶饭间

 

后五篇文章

《楞严经》不是伪经

焰口召请文

净土八料简

洪江嵩云山大兴禅寺禅师

五溪禅林拾萃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