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 密宗 成实宗 地论宗 法相宗 华严宗 律宗 南传 涅盘宗 毗昙宗 三论宗 摄论宗 天台宗 综论 其它护持
 
 

趣说说黔西东郊观音阁

发布人:admin   下载DOC格式文档    微信分享     

 
 
     

  趣说说黔西东郊观音阁
  “神”,自古以来是中国各民族大众都很尊敬的偶像。所以,才称颂自己的祖国为“神州”。神州民众认为:“在天者为天神,在地者为地神,在山者为山神,在水者为水神”。传至后来,“万物皆可为神”。

  “神”,是人们心中想像的、虚拟的,也是被神迷化了的。凡人力做不到者,神都可以做到,无所不通,神妙无比,鬼斧神工,变化莫测,玄炒之处最吸引人信之仰之。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文献上就说:“圣人以神道设教,天下人服矣”(出自《易》书)。

  历代百姓大众说:“神灵保佑,万事安然”。

  由于神的观念,黔西城东郊才有“观音阁”之修建。这个观音阁,曾遭数次兵灾,毁于大火,数毁数修,最后一次修复于民国初年,经本县追随孙中山革命的姜磻溪先生经手复修,开放游览,观者甚多。后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增加设备,扩大景点,改为“水西公园”。从《重修观音阁记事碑》上看,只知“斯阁始建于明季”,究竟建于明朝何年?碑文失记。

  据考所保存的文物——今尚悬吊在观音阁侧面“残钟亭”内的“正德残钟”,此钟乃明朝正德五年(1510),水西彝族上层统治者安氏第七十四代领主,贵州承宣布政使安贵荣等捐资铸造。当时水西城早已修建128年了,城周除六广河畔九龙山上修有“象祠”之外,别无其他寺庙,只有城东郊的观音阁。那么,安贵荣等铸造此钟必然是悬吊于阁的。天启三年(1623)代侄统水西四十八部、十一则溪兵马钱粮的彝族上层人士安邦彦造反,明廷命右佥都御使代理贵州巡抚王三痒率大军进剿,交战数年,观音阁毁于战火。相传:后复修斯阁时,为记兵灾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在庙侧修一亭阁,将被破坏得残缺不全的正德铁钟悬吊于亭内,借之予以警策后世。据此推考,观音阁可能建于复修象祠之前的弘治年间,就以弘治末年(1505)起算,至今已有499年了。

  至于民间口碑资料,比较丰富,都说“观音阁修于明朝中年。”相传“观世音”是佛教的菩萨名字。于后汉明帝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后,人们一致认为“观世音”是个“救苦救难,送财送子,大慈大悲”的菩萨。传至唐代,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有个“世”字,便将“观世音”去掉“世”字改称“观音”了。这样看来,佛法无边的观世音也必须服从人间的皇帝。为考证这一传说,发现权威大辞书《辞源》上记载:“观世音,唐人讳世字,但称观音,后世遂沿用之”。

  黔西城东郊的观音阁,每年农历二、六、九月,举行观音会。

  去年农历九月十九日的观音会,我也应友之邀游览水西公园。跨入园内,一眼就看见香烟袅袅,烧香的人很多,吃斋饭者围满所有桌前……突然,院角有人发生争吵,走去旁听,见一白发老头被几位妇女围着辩沦——

  妇女指责白发老头:“观音菩萨哪里会是由男变女?你这是胡说!”

  白发老头:“这是书上说的,信不信由你,何必发火嘛!”

  “哪本书?快说出来?”

  “一时想不起书名了……”

  妇女们穷追不舍,老头一时答不出来,一下将住了。我看这样僵持下去,可能会发生不礼貌的事情,幸好我前几日翻阅旧报刊时,看见前年5月贵州省政协出版的《文史天地》上载有记述观音菩萨的文章,看后不说十分熟悉,大意倒还记得清楚。于是,走上前替这个老头解围。我说:这位老人没有乱说,世上确实有这本书。

  妇女们听了,很惊奇地问:“当真?!”

  我说:当真。这本书叫《悲华经》……

  话未说完,老头截住我的话,抢说:“对了!叫《悲华经》,上面是:观世音是男性,原本是个王子,成佛以后被提当阿弥陀佛的侍从。在唐宋时代的观世音画像和塑像,都是男子打扮,嘴上还留得有小胡子。”

  我补充说:不单是《悲华经》上有记载,还有《太平广记》、《法苑珠林》上也说观世音是男性。到了元代,皇族中有个叫管夫人的慧女为扩大和深入宣传佛法,她别出心裁地给观世音编了一套所谓的“家谱”——《观世音菩

  萨传略》,出巨资印成书出版,八方赠送,广为流传,自此,佛教中才有了第一个女菩萨。更有甚者,后来又有人发挥想像,把她塑成千手千眼、十分慈祥的模样。又有人附会帮忙,“考证”(实是虚构)出她的“根底”——是中国古代妙庄王的女儿妙善,因不记父恶,挖眼断手制成药丸,救活父亲。其父十分感动,为她塑像,流传至今,人们都说“千手千眼能善度众生,手疾眼快,眼到手到,毫无阻挡。”把观音的形像提得更为高大、更受人尊仰。
  大家听后,不觉“哦”地一声,妇女们原带怒气的脸上,一个个都换成了笑容:“原来菩萨也有这么复杂的历史哟!”(魏绪文)

 
 
 
前五篇文章

东坡诗论中的禅喻

《白居易集》中的北宗文献与北宗禅师

皎然意境论的内涵与意义─从唯识学的观点分析

桑耶论诤中的“大乘和尚见”—“顿入”说的考察

吉藏与大乘《涅槃经》

 

后五篇文章

释延光法师谈净土

药师法门

《成实论》与成实师——中国佛教史话之四十二

关于中国比丘尼二部僧受戒的问题——中国佛教史话之三十

首译《华严》的佛驮跋陀罗——中国佛教史话之十九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五明学佛网,文章总访问量:
华人学佛第一选择 (2020-2030)